論積極性,中國車企絕對是全球之最。但凡市場出現了某個新熱點,幾乎所有中國車企都會蜂擁而至地追趕。

幾年前二胎政策開放,短時間內就冒出了不計其數的7座SUV;去年10萬級MPV開始興起,不到半年時間,這級別的車型數量已經翻了一倍;不知道什麼時候人們開始在乎加速,於是一眾以“破百”成績為賣點的車型開始出現。

在競爭越發激烈的市場環境下,能命中市場痛點,就等於打開了銷路,也難怪中國車企們如此積極。

增程式電動已被淘汰,理想ONE卻要藉此挑戰特斯拉 ?

能解決續航問題,電動車就有更大的生存空間。

傳統車企如此,那徘徊在存亡之際的“新勢力”車企們就更不用說了。他們以純電動車為命根,卻受到各方面的質疑,其中,續航距離和充電便利性是人們吐槽最多的地方。能解決這個痛點,說不定能找到新的發展生機。

增程式電動已被淘汰,理想ONE卻要藉此挑戰特斯拉 ?

作為眾多“新勢力”中的一員,理想製造給出了一個看似嶄新的解決方案——增程式電動車。

光從數據去看,確實理想

從“PPT狀態”到首款車型理想ONE開啟預定,“沒有續航焦慮”一直是理想製造的宣傳重點。在NEDC工況下,理想ONE的綜合續航里程能超過700km,其中180km以純電行駛,剩下里程依靠增程器(1.2T發動機)支持。

在油耗方面——沒想到新勢力也有談油耗的一天——理想ONE在匱電狀態下的綜合油耗為7.9L/100km,比官方對標的寶馬X5(11.3L/100km)更為優秀。

增程式電動已被淘汰,理想ONE卻要藉此挑戰特斯拉 ?

電耗低於特斯拉Model X,油耗低於3.0T的寶馬X5,理想ONE的數據確實好看。

這組數據,比其6.5秒的“破百”成績、車內4塊大屏幕,以及超過5米的車身長度都更吸眼球。畢竟,理想ONE的續航距離已經超過了大部分燃油車,也超過了目前特斯拉旗下的任何一款車型。

更重要的是,這車除了常規的慢充和快充之外,還能通過“加油發電”的方式進行充電,以達到與燃油車想無疑的便捷程度。

增程式技術這麼好,為何寶馬、通用都放棄了?

對於理想ONE的續航里程數據,筆者並不懷疑。

從工作原理上看,增程式電動車依然靠電動機驅動車輛,但在低電量的情況下,內置發動機可以向電池充電,但不參與車輛的驅動,也即實現燃油能源向電能的轉換。其本質更像一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理論上,增程式電動車僅加油不充電,也能實現無限長的續航。

增程式電動已被淘汰,理想ONE卻要藉此挑戰特斯拉 ?

驅動車輛的動力全部來自電機,發動機在任何工況下都不會直接參與驅動。

不過,增程式電動車並不被市場看好。在理想ONE之前,已有不少車企做過增程式電動車,例如寶馬i3、雪佛蘭VOLT、日產NOTE,還有傳祺GA5增程版。正如大家所見,這些車型都未獲得市場的認可,更多都是曇花一現地出現,寶馬、通用已先後停產旗下所有增程式電動車。

增程式電動已被淘汰,理想ONE卻要藉此挑戰特斯拉 ?

雪佛蘭VOLT是增程式電動車的代表,目前已面臨停產。

其原因有很多方面。與電動車相比,增程式電動車加入了發動機模塊充電系統,而且這臺發動機必須保證有足夠低的排量和足夠高的能效,才能提高充電效率同時降低油耗,要專門開發一臺這樣的發動機,在成本上會比純電動車高得多。作為廠家,當然更願意將這部分成本投入到電池的優化上,而不是再花精力再搞一臺專用的發動機。

增程式電動已被淘汰,理想ONE卻要藉此挑戰特斯拉 ?

增程式電動系統高效與否,很大程度在取決於其所搭載的發動機。

與市場主流的插電混動車相比,增程式電動車的工作方式並不先進。雖然兩者都具備電動機和電機,同樣可實現“無續航里程焦慮”,但插電混動車的發動機既可以向電池充電,又能參與驅動車輛,在電機輸出相同功率前提下,插電混動車的整體動力水平會比增程式電動車更高,而且發動機和電機的耦合程度也更高,這是新能源車型發展的一大趨勢。

增程式電動已被淘汰,理想ONE卻要藉此挑戰特斯拉 ?

增程式電動車的工作方式更為原始,燃油機和電池之間只是單純的串聯式結構,更像是插電混動車發展成熟前的一個過渡產物。

與豐田、本田為主的油電混動車相比,增程式電動車的劣勢就更明顯了。發動機既不能參與驅動車輛,整套系統又不能徹底擺脫對充電樁的依賴。以本田i-MMD混動系統為例,其工作原理與增程式電動較為相似,系統中的發動機主要用於為電池和電機供電,但在高速巡航時卻可以直接驅動車輛,能彌補電機高速工況效率下降的缺點,這是增程式電動系統無法辦到的事情。

增程式電動已被淘汰,理想ONE卻要藉此挑戰特斯拉 ?

與純電動車、插電混動車、油電混動車相比,增程式混動車在技術上並不先進。

這也難怪為為何寶馬、通用在內的眾多廠家都紛紛放棄增程式電動車,轉而發展純電或混動車型。

理想獨闢蹊徑,卻遇到攔路石

在理想這邊,是否真能依靠並不先進的增程式技術在一眾新勢力中獲得突破?從車型理念上看,理想ONE確實能達到“獨闢蹊徑”的效果,在行業已經摒棄的增程式技術上發力,不難獲得某幾項指標的突出。

然而,作為一個新勢力車企,一旦涉足到燃油機的範疇,很容易出現各種不適應症。比如發動機的熱效率是多少?採用哪些新技術?可靠性如何?振動控制如何?這都是嚴重影響其能耗表現以及行駛品質,然而,目前理想尚未公開有關其發動機的詳細技術指標。這對廣大消費者而言都是一大隱憂。

增程式電動已被淘汰,理想ONE卻要藉此挑戰特斯拉 ?

關於理想ONE的“增程器”,依然是個迷。

另一方面,與大多數傳統車企的插電混動車型相比,理想ONE存在較大的技術重疊,使其優勢也難以凸顯。

以搭載插電混動技術(1.8L插混)的豐田雷凌E+為例,在低電量狀態下依然可以做到與混動版本持平的油耗水平,解決了PHEV長期以來的缺陷。那將相同技術應用在7座SUV漢蘭達身上,對於豐田而言並不存在技術難度(2.5L插混)——不外乎將電池容量加大罷了。

增程式電動已被淘汰,理想ONE卻要藉此挑戰特斯拉 ?

解決了電量匱乏時的油耗問題,插電混動技術有更大的實用性。

由雷凌E+的售價(雷凌1.8L燃油版13.98萬起,雷凌E+補貼後19.06萬起)可以推測,“插電版漢蘭達”起售價可以控制在30萬左右,而在油耗方面,也會低於燃油版漢蘭達(8.2L/100km)的水平。

增程式電動已被淘汰,理想ONE卻要藉此挑戰特斯拉 ?

新一代漢蘭達已確認會加入混動系統,在其身上推出插電混動版本也是輕而易舉的事。

在售價、用途、油耗以及燃油補充方式都相近的情況下,面對由成熟混動車型演變而來的插混車型,理想ONE不但嘗不到任何甜頭,而且被替代的可能性極大。這並不意外,畢竟放眼整個行業,傳統車企在技術、研發、生產等領域上的優勢,都不是新勢力們可以隨便逾越的。

結語:

看來,理想ONE獨闢出來的增程式道路,似乎並不理想。他們能依靠的,也就只剩車身設計、座椅佈局、屏幕數量以及相對優秀的加速能力等拉不開絕對性差異的地方。

當然,少不了的還有政策這座大靠山。根據發改委最新發布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增程式電動汽車已被列為純電動車投資項目。

增程式電動已被淘汰,理想ONE卻要藉此挑戰特斯拉 ?

但於消費者而言,他們沒任何理由為一款陌生的品牌買賬,在品牌、渠道、服務等環節尚未穩固之前,理想必須讓用戶切實認識到增程式電動車的優勢所在,並且將他們從傳統燃油車市場上吸引過來。但要做到這一點,又談何容易?

文 | 超人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earAuto、青主評車立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