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段時間,熱劇《長安十二時辰》霸屏網絡。

服飾扮裝精美絕倫、景觀場面宏大瑰麗、故事情節跌宕起伏...

"

這段時間,熱劇《長安十二時辰》霸屏網絡。

服飾扮裝精美絕倫、景觀場面宏大瑰麗、故事情節跌宕起伏...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在這個故事裡~

上元節前夕,長安城危機四伏。

主人公們必須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

於是,我們彷彿跟著他們,走過長安城108坊。

走進那繁華盛世,走上路邊的街角巷~

十二時辰,主食天下,只爭朝夕

現在一天24小時,古代分為為12時辰,一個時辰正好是今天的兩小時。

十二時辰在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辰時,吃朝食的時候。早在秦漢時期,生產力低下,人們一天只食兩餐。餅,是最為重要的主食~

"

這段時間,熱劇《長安十二時辰》霸屏網絡。

服飾扮裝精美絕倫、景觀場面宏大瑰麗、故事情節跌宕起伏...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在這個故事裡~

上元節前夕,長安城危機四伏。

主人公們必須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

於是,我們彷彿跟著他們,走過長安城108坊。

走進那繁華盛世,走上路邊的街角巷~

十二時辰,主食天下,只爭朝夕

現在一天24小時,古代分為為12時辰,一個時辰正好是今天的兩小時。

十二時辰在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辰時,吃朝食的時候。早在秦漢時期,生產力低下,人們一天只食兩餐。餅,是最為重要的主食~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餅類食物,做法達幾十種之多

在唐朝人的主食中,“餅”佔據了很大的比例。要注意,這所說的餅,是麵粉類食物,並非我們日常中常見的“烙餅”。

史料記載唐朝餅類有蒸餅、煎餅、胡餅、薄夜餅、喘餅、渾沌餅、夾餅、截餅、燒餅、湯餅、煮餅、索餅、鳴牙餅、糖脆餅等等,多達幾十種~

其中,唐人最喜歡的莫過於:蒸餅、胡餅、湯餅和煎餅。

胡餅

唐朝飲食,受胡人影響很多。胡餅,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主食。

這種餅看起來很像現在的新疆烤饢。在近似爐這種炊器中烤熟,餅面上戳上花紋紋路,再撒上芝麻。新烤制的胡餅外焦裡嫩,麵粉的香氣四溢。存放時間久了,表面水分散發,更顯韌勁。

"

這段時間,熱劇《長安十二時辰》霸屏網絡。

服飾扮裝精美絕倫、景觀場面宏大瑰麗、故事情節跌宕起伏...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在這個故事裡~

上元節前夕,長安城危機四伏。

主人公們必須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

於是,我們彷彿跟著他們,走過長安城108坊。

走進那繁華盛世,走上路邊的街角巷~

十二時辰,主食天下,只爭朝夕

現在一天24小時,古代分為為12時辰,一個時辰正好是今天的兩小時。

十二時辰在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辰時,吃朝食的時候。早在秦漢時期,生產力低下,人們一天只食兩餐。餅,是最為重要的主食~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餅類食物,做法達幾十種之多

在唐朝人的主食中,“餅”佔據了很大的比例。要注意,這所說的餅,是麵粉類食物,並非我們日常中常見的“烙餅”。

史料記載唐朝餅類有蒸餅、煎餅、胡餅、薄夜餅、喘餅、渾沌餅、夾餅、截餅、燒餅、湯餅、煮餅、索餅、鳴牙餅、糖脆餅等等,多達幾十種~

其中,唐人最喜歡的莫過於:蒸餅、胡餅、湯餅和煎餅。

胡餅

唐朝飲食,受胡人影響很多。胡餅,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主食。

這種餅看起來很像現在的新疆烤饢。在近似爐這種炊器中烤熟,餅面上戳上花紋紋路,再撒上芝麻。新烤制的胡餅外焦裡嫩,麵粉的香氣四溢。存放時間久了,表面水分散發,更顯韌勁。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這時,考驗牙齒的時候到了~如果拼不過麵餅的韌性,可以把並掰成小塊兒,浸泡在羊肉湯中。待餅面吸收湯汁後,浮在湯麵上,咬一口,糯軟香甜,又帶著羊肉的鮮美與芳香。

直至今日,人們依然不能忘卻這種舌尖上的美味。羊肉泡饃,遍佈西安的大街小巷~

"

這段時間,熱劇《長安十二時辰》霸屏網絡。

服飾扮裝精美絕倫、景觀場面宏大瑰麗、故事情節跌宕起伏...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在這個故事裡~

上元節前夕,長安城危機四伏。

主人公們必須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

於是,我們彷彿跟著他們,走過長安城108坊。

走進那繁華盛世,走上路邊的街角巷~

十二時辰,主食天下,只爭朝夕

現在一天24小時,古代分為為12時辰,一個時辰正好是今天的兩小時。

十二時辰在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辰時,吃朝食的時候。早在秦漢時期,生產力低下,人們一天只食兩餐。餅,是最為重要的主食~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餅類食物,做法達幾十種之多

在唐朝人的主食中,“餅”佔據了很大的比例。要注意,這所說的餅,是麵粉類食物,並非我們日常中常見的“烙餅”。

史料記載唐朝餅類有蒸餅、煎餅、胡餅、薄夜餅、喘餅、渾沌餅、夾餅、截餅、燒餅、湯餅、煮餅、索餅、鳴牙餅、糖脆餅等等,多達幾十種~

其中,唐人最喜歡的莫過於:蒸餅、胡餅、湯餅和煎餅。

胡餅

唐朝飲食,受胡人影響很多。胡餅,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主食。

這種餅看起來很像現在的新疆烤饢。在近似爐這種炊器中烤熟,餅面上戳上花紋紋路,再撒上芝麻。新烤制的胡餅外焦裡嫩,麵粉的香氣四溢。存放時間久了,表面水分散發,更顯韌勁。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這時,考驗牙齒的時候到了~如果拼不過麵餅的韌性,可以把並掰成小塊兒,浸泡在羊肉湯中。待餅面吸收湯汁後,浮在湯麵上,咬一口,糯軟香甜,又帶著羊肉的鮮美與芳香。

直至今日,人們依然不能忘卻這種舌尖上的美味。羊肉泡饃,遍佈西安的大街小巷~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餺飥與冷陶

餺飥又叫湯餅,近似於我們現在吃的麵條或者面片湯。

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一書中記錄了湯餅的製作方法:把細絹篩過的面用冷肉湯調和,揉搓到筷子粗細的條,切成一尺長的段,在盤裡盛水浸著。然後在鍋邊上揉搓到韭菜葉那樣薄,下水煮。

如果說熱乎乎的湯餅適合秋冬時節,那麼夏日,來一碗冷陶,清涼又舒爽~

杜甫在《槐葉冷淘》一詩中,對其讚不絕口:“青青高槐葉,採掇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此珠”。

槐葉冷淘就是將槐樹葉壓榨成汁液,用來和麵,然後製成冷麵。在沒有空調的古代,一碗涼麵消暑,再好不過~

盛唐甜點

朝食過後,到了午時,抱歉,還沒到午餐時間~

為了撫慰飢腸轆轆的肚皮,來份兒甜點也不錯。

"

這段時間,熱劇《長安十二時辰》霸屏網絡。

服飾扮裝精美絕倫、景觀場面宏大瑰麗、故事情節跌宕起伏...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在這個故事裡~

上元節前夕,長安城危機四伏。

主人公們必須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

於是,我們彷彿跟著他們,走過長安城108坊。

走進那繁華盛世,走上路邊的街角巷~

十二時辰,主食天下,只爭朝夕

現在一天24小時,古代分為為12時辰,一個時辰正好是今天的兩小時。

十二時辰在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辰時,吃朝食的時候。早在秦漢時期,生產力低下,人們一天只食兩餐。餅,是最為重要的主食~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餅類食物,做法達幾十種之多

在唐朝人的主食中,“餅”佔據了很大的比例。要注意,這所說的餅,是麵粉類食物,並非我們日常中常見的“烙餅”。

史料記載唐朝餅類有蒸餅、煎餅、胡餅、薄夜餅、喘餅、渾沌餅、夾餅、截餅、燒餅、湯餅、煮餅、索餅、鳴牙餅、糖脆餅等等,多達幾十種~

其中,唐人最喜歡的莫過於:蒸餅、胡餅、湯餅和煎餅。

胡餅

唐朝飲食,受胡人影響很多。胡餅,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主食。

這種餅看起來很像現在的新疆烤饢。在近似爐這種炊器中烤熟,餅面上戳上花紋紋路,再撒上芝麻。新烤制的胡餅外焦裡嫩,麵粉的香氣四溢。存放時間久了,表面水分散發,更顯韌勁。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這時,考驗牙齒的時候到了~如果拼不過麵餅的韌性,可以把並掰成小塊兒,浸泡在羊肉湯中。待餅面吸收湯汁後,浮在湯麵上,咬一口,糯軟香甜,又帶著羊肉的鮮美與芳香。

直至今日,人們依然不能忘卻這種舌尖上的美味。羊肉泡饃,遍佈西安的大街小巷~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餺飥與冷陶

餺飥又叫湯餅,近似於我們現在吃的麵條或者面片湯。

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一書中記錄了湯餅的製作方法:把細絹篩過的面用冷肉湯調和,揉搓到筷子粗細的條,切成一尺長的段,在盤裡盛水浸著。然後在鍋邊上揉搓到韭菜葉那樣薄,下水煮。

如果說熱乎乎的湯餅適合秋冬時節,那麼夏日,來一碗冷陶,清涼又舒爽~

杜甫在《槐葉冷淘》一詩中,對其讚不絕口:“青青高槐葉,採掇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此珠”。

槐葉冷淘就是將槐樹葉壓榨成汁液,用來和麵,然後製成冷麵。在沒有空調的古代,一碗涼麵消暑,再好不過~

盛唐甜點

朝食過後,到了午時,抱歉,還沒到午餐時間~

為了撫慰飢腸轆轆的肚皮,來份兒甜點也不錯。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長安》一劇中,雷佳音吃的火晶柿子,據說吸粉兒不少~

"

這段時間,熱劇《長安十二時辰》霸屏網絡。

服飾扮裝精美絕倫、景觀場面宏大瑰麗、故事情節跌宕起伏...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在這個故事裡~

上元節前夕,長安城危機四伏。

主人公們必須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

於是,我們彷彿跟著他們,走過長安城108坊。

走進那繁華盛世,走上路邊的街角巷~

十二時辰,主食天下,只爭朝夕

現在一天24小時,古代分為為12時辰,一個時辰正好是今天的兩小時。

十二時辰在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辰時,吃朝食的時候。早在秦漢時期,生產力低下,人們一天只食兩餐。餅,是最為重要的主食~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餅類食物,做法達幾十種之多

在唐朝人的主食中,“餅”佔據了很大的比例。要注意,這所說的餅,是麵粉類食物,並非我們日常中常見的“烙餅”。

史料記載唐朝餅類有蒸餅、煎餅、胡餅、薄夜餅、喘餅、渾沌餅、夾餅、截餅、燒餅、湯餅、煮餅、索餅、鳴牙餅、糖脆餅等等,多達幾十種~

其中,唐人最喜歡的莫過於:蒸餅、胡餅、湯餅和煎餅。

胡餅

唐朝飲食,受胡人影響很多。胡餅,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主食。

這種餅看起來很像現在的新疆烤饢。在近似爐這種炊器中烤熟,餅面上戳上花紋紋路,再撒上芝麻。新烤制的胡餅外焦裡嫩,麵粉的香氣四溢。存放時間久了,表面水分散發,更顯韌勁。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這時,考驗牙齒的時候到了~如果拼不過麵餅的韌性,可以把並掰成小塊兒,浸泡在羊肉湯中。待餅面吸收湯汁後,浮在湯麵上,咬一口,糯軟香甜,又帶著羊肉的鮮美與芳香。

直至今日,人們依然不能忘卻這種舌尖上的美味。羊肉泡饃,遍佈西安的大街小巷~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餺飥與冷陶

餺飥又叫湯餅,近似於我們現在吃的麵條或者面片湯。

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一書中記錄了湯餅的製作方法:把細絹篩過的面用冷肉湯調和,揉搓到筷子粗細的條,切成一尺長的段,在盤裡盛水浸著。然後在鍋邊上揉搓到韭菜葉那樣薄,下水煮。

如果說熱乎乎的湯餅適合秋冬時節,那麼夏日,來一碗冷陶,清涼又舒爽~

杜甫在《槐葉冷淘》一詩中,對其讚不絕口:“青青高槐葉,採掇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此珠”。

槐葉冷淘就是將槐樹葉壓榨成汁液,用來和麵,然後製成冷麵。在沒有空調的古代,一碗涼麵消暑,再好不過~

盛唐甜點

朝食過後,到了午時,抱歉,還沒到午餐時間~

為了撫慰飢腸轆轆的肚皮,來份兒甜點也不錯。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長安》一劇中,雷佳音吃的火晶柿子,據說吸粉兒不少~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皮薄似紙、汁液如蜜,用吸管吸食,慢慢享受之下,好不愜意~

"

這段時間,熱劇《長安十二時辰》霸屏網絡。

服飾扮裝精美絕倫、景觀場面宏大瑰麗、故事情節跌宕起伏...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在這個故事裡~

上元節前夕,長安城危機四伏。

主人公們必須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

於是,我們彷彿跟著他們,走過長安城108坊。

走進那繁華盛世,走上路邊的街角巷~

十二時辰,主食天下,只爭朝夕

現在一天24小時,古代分為為12時辰,一個時辰正好是今天的兩小時。

十二時辰在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辰時,吃朝食的時候。早在秦漢時期,生產力低下,人們一天只食兩餐。餅,是最為重要的主食~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餅類食物,做法達幾十種之多

在唐朝人的主食中,“餅”佔據了很大的比例。要注意,這所說的餅,是麵粉類食物,並非我們日常中常見的“烙餅”。

史料記載唐朝餅類有蒸餅、煎餅、胡餅、薄夜餅、喘餅、渾沌餅、夾餅、截餅、燒餅、湯餅、煮餅、索餅、鳴牙餅、糖脆餅等等,多達幾十種~

其中,唐人最喜歡的莫過於:蒸餅、胡餅、湯餅和煎餅。

胡餅

唐朝飲食,受胡人影響很多。胡餅,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主食。

這種餅看起來很像現在的新疆烤饢。在近似爐這種炊器中烤熟,餅面上戳上花紋紋路,再撒上芝麻。新烤制的胡餅外焦裡嫩,麵粉的香氣四溢。存放時間久了,表面水分散發,更顯韌勁。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這時,考驗牙齒的時候到了~如果拼不過麵餅的韌性,可以把並掰成小塊兒,浸泡在羊肉湯中。待餅面吸收湯汁後,浮在湯麵上,咬一口,糯軟香甜,又帶著羊肉的鮮美與芳香。

直至今日,人們依然不能忘卻這種舌尖上的美味。羊肉泡饃,遍佈西安的大街小巷~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餺飥與冷陶

餺飥又叫湯餅,近似於我們現在吃的麵條或者面片湯。

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一書中記錄了湯餅的製作方法:把細絹篩過的面用冷肉湯調和,揉搓到筷子粗細的條,切成一尺長的段,在盤裡盛水浸著。然後在鍋邊上揉搓到韭菜葉那樣薄,下水煮。

如果說熱乎乎的湯餅適合秋冬時節,那麼夏日,來一碗冷陶,清涼又舒爽~

杜甫在《槐葉冷淘》一詩中,對其讚不絕口:“青青高槐葉,採掇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此珠”。

槐葉冷淘就是將槐樹葉壓榨成汁液,用來和麵,然後製成冷麵。在沒有空調的古代,一碗涼麵消暑,再好不過~

盛唐甜點

朝食過後,到了午時,抱歉,還沒到午餐時間~

為了撫慰飢腸轆轆的肚皮,來份兒甜點也不錯。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長安》一劇中,雷佳音吃的火晶柿子,據說吸粉兒不少~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皮薄似紙、汁液如蜜,用吸管吸食,慢慢享受之下,好不愜意~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待汁液剩餘不多,直接掰開吸吮粘稠的果肉。一個小柿子,兩種吃法。可婉約優雅,又可豪邁灑脫。

"

這段時間,熱劇《長安十二時辰》霸屏網絡。

服飾扮裝精美絕倫、景觀場面宏大瑰麗、故事情節跌宕起伏...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在這個故事裡~

上元節前夕,長安城危機四伏。

主人公們必須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

於是,我們彷彿跟著他們,走過長安城108坊。

走進那繁華盛世,走上路邊的街角巷~

十二時辰,主食天下,只爭朝夕

現在一天24小時,古代分為為12時辰,一個時辰正好是今天的兩小時。

十二時辰在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辰時,吃朝食的時候。早在秦漢時期,生產力低下,人們一天只食兩餐。餅,是最為重要的主食~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餅類食物,做法達幾十種之多

在唐朝人的主食中,“餅”佔據了很大的比例。要注意,這所說的餅,是麵粉類食物,並非我們日常中常見的“烙餅”。

史料記載唐朝餅類有蒸餅、煎餅、胡餅、薄夜餅、喘餅、渾沌餅、夾餅、截餅、燒餅、湯餅、煮餅、索餅、鳴牙餅、糖脆餅等等,多達幾十種~

其中,唐人最喜歡的莫過於:蒸餅、胡餅、湯餅和煎餅。

胡餅

唐朝飲食,受胡人影響很多。胡餅,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主食。

這種餅看起來很像現在的新疆烤饢。在近似爐這種炊器中烤熟,餅面上戳上花紋紋路,再撒上芝麻。新烤制的胡餅外焦裡嫩,麵粉的香氣四溢。存放時間久了,表面水分散發,更顯韌勁。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這時,考驗牙齒的時候到了~如果拼不過麵餅的韌性,可以把並掰成小塊兒,浸泡在羊肉湯中。待餅面吸收湯汁後,浮在湯麵上,咬一口,糯軟香甜,又帶著羊肉的鮮美與芳香。

直至今日,人們依然不能忘卻這種舌尖上的美味。羊肉泡饃,遍佈西安的大街小巷~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餺飥與冷陶

餺飥又叫湯餅,近似於我們現在吃的麵條或者面片湯。

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一書中記錄了湯餅的製作方法:把細絹篩過的面用冷肉湯調和,揉搓到筷子粗細的條,切成一尺長的段,在盤裡盛水浸著。然後在鍋邊上揉搓到韭菜葉那樣薄,下水煮。

如果說熱乎乎的湯餅適合秋冬時節,那麼夏日,來一碗冷陶,清涼又舒爽~

杜甫在《槐葉冷淘》一詩中,對其讚不絕口:“青青高槐葉,採掇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此珠”。

槐葉冷淘就是將槐樹葉壓榨成汁液,用來和麵,然後製成冷麵。在沒有空調的古代,一碗涼麵消暑,再好不過~

盛唐甜點

朝食過後,到了午時,抱歉,還沒到午餐時間~

為了撫慰飢腸轆轆的肚皮,來份兒甜點也不錯。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長安》一劇中,雷佳音吃的火晶柿子,據說吸粉兒不少~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皮薄似紙、汁液如蜜,用吸管吸食,慢慢享受之下,好不愜意~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待汁液剩餘不多,直接掰開吸吮粘稠的果肉。一個小柿子,兩種吃法。可婉約優雅,又可豪邁灑脫。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火晶柿子盛產於現在西安市臨潼區。果實熟後,個頭大小似火球,便面光滑透亮,因此形容為火晶。

隨著電視劇的播出,想必賣柿子的商家,今年要有個好收成了~

除了火晶柿子,盛唐時期,人們對甜點的需求很高。

乳製品與水果的結合,演繹了許多種甜蜜美味。

酪櫻桃”作為一種廣受貴族女子喜愛的奶製品,堪稱春日的主打甜品。

這裡所說的“酪”是未經風乾的鮮奶酪,呈半固態、凝凍的樣子,近似我們現在吃的酸奶~

唐人嗜甜。吃櫻桃的時候,把乳酪像澆滷一樣,澆到鮮紅的櫻桃上。紅白之間,水果的清甜與奶製品濃郁的芳香相融,滿足了一個個舌尖與胃。

"

這段時間,熱劇《長安十二時辰》霸屏網絡。

服飾扮裝精美絕倫、景觀場面宏大瑰麗、故事情節跌宕起伏...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在這個故事裡~

上元節前夕,長安城危機四伏。

主人公們必須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

於是,我們彷彿跟著他們,走過長安城108坊。

走進那繁華盛世,走上路邊的街角巷~

十二時辰,主食天下,只爭朝夕

現在一天24小時,古代分為為12時辰,一個時辰正好是今天的兩小時。

十二時辰在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辰時,吃朝食的時候。早在秦漢時期,生產力低下,人們一天只食兩餐。餅,是最為重要的主食~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餅類食物,做法達幾十種之多

在唐朝人的主食中,“餅”佔據了很大的比例。要注意,這所說的餅,是麵粉類食物,並非我們日常中常見的“烙餅”。

史料記載唐朝餅類有蒸餅、煎餅、胡餅、薄夜餅、喘餅、渾沌餅、夾餅、截餅、燒餅、湯餅、煮餅、索餅、鳴牙餅、糖脆餅等等,多達幾十種~

其中,唐人最喜歡的莫過於:蒸餅、胡餅、湯餅和煎餅。

胡餅

唐朝飲食,受胡人影響很多。胡餅,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主食。

這種餅看起來很像現在的新疆烤饢。在近似爐這種炊器中烤熟,餅面上戳上花紋紋路,再撒上芝麻。新烤制的胡餅外焦裡嫩,麵粉的香氣四溢。存放時間久了,表面水分散發,更顯韌勁。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這時,考驗牙齒的時候到了~如果拼不過麵餅的韌性,可以把並掰成小塊兒,浸泡在羊肉湯中。待餅面吸收湯汁後,浮在湯麵上,咬一口,糯軟香甜,又帶著羊肉的鮮美與芳香。

直至今日,人們依然不能忘卻這種舌尖上的美味。羊肉泡饃,遍佈西安的大街小巷~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餺飥與冷陶

餺飥又叫湯餅,近似於我們現在吃的麵條或者面片湯。

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一書中記錄了湯餅的製作方法:把細絹篩過的面用冷肉湯調和,揉搓到筷子粗細的條,切成一尺長的段,在盤裡盛水浸著。然後在鍋邊上揉搓到韭菜葉那樣薄,下水煮。

如果說熱乎乎的湯餅適合秋冬時節,那麼夏日,來一碗冷陶,清涼又舒爽~

杜甫在《槐葉冷淘》一詩中,對其讚不絕口:“青青高槐葉,採掇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此珠”。

槐葉冷淘就是將槐樹葉壓榨成汁液,用來和麵,然後製成冷麵。在沒有空調的古代,一碗涼麵消暑,再好不過~

盛唐甜點

朝食過後,到了午時,抱歉,還沒到午餐時間~

為了撫慰飢腸轆轆的肚皮,來份兒甜點也不錯。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長安》一劇中,雷佳音吃的火晶柿子,據說吸粉兒不少~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皮薄似紙、汁液如蜜,用吸管吸食,慢慢享受之下,好不愜意~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待汁液剩餘不多,直接掰開吸吮粘稠的果肉。一個小柿子,兩種吃法。可婉約優雅,又可豪邁灑脫。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火晶柿子盛產於現在西安市臨潼區。果實熟後,個頭大小似火球,便面光滑透亮,因此形容為火晶。

隨著電視劇的播出,想必賣柿子的商家,今年要有個好收成了~

除了火晶柿子,盛唐時期,人們對甜點的需求很高。

乳製品與水果的結合,演繹了許多種甜蜜美味。

酪櫻桃”作為一種廣受貴族女子喜愛的奶製品,堪稱春日的主打甜品。

這裡所說的“酪”是未經風乾的鮮奶酪,呈半固態、凝凍的樣子,近似我們現在吃的酸奶~

唐人嗜甜。吃櫻桃的時候,把乳酪像澆滷一樣,澆到鮮紅的櫻桃上。紅白之間,水果的清甜與奶製品濃郁的芳香相融,滿足了一個個舌尖與胃。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如果還不夠甜,加一勺冰鎮的蔗漿。琥珀色的甜蜜四溢~

甘蔗是繼麥芽糖和蜂蜜之後,南北朝時期傳入我國的。由甘蔗榨取的蔗糖,經反覆晾晒、熬煎做成濃縮的甜漿,稱為“蔗漿”。

蔗漿保存在缸、罐類容器裡,存入地窖、冰窖深處,以便長期保存。可以說,講究的甜品都是靠澆上蔗漿形成。

“蔗漿菰米飯,蒟醬露葵羹”一詩中,王維所描述的,即是蔗漿食用方法。

盛唐時期,奶製品作為重要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大型宴會上,“酥”質甜品備受推崇。

其中最流行的是酥山,其製作工藝稱為“滴酥”。

將酥微微加熱到近乎融化,拌入蔗漿或蜂蜜,然後由侍女拿著,向食器上滴淋,一邊淋一邊做出造型。甜酥“淋”成山巒起伏的形狀之後,經冷凍定型,便會牢牢地凍黏在盤子上。

在連盤端上宴席之前,還會用食物雕刻成假花、樹木,用作裝飾擺盤。

酥本身是呈乳白色質地,唐人喜歡用天然香料將其製成五顏六色。

唐中宗時期,韋巨源拜尚書令,向中宗、韋后進獻“燒尾宴”。其中有一道“貴妃紅”,便是用摻有香料的紅酥製成的甜點。名字叫做“玉露團”的甜點,則是把凍酥加以雕刻,呈現精美的造型。

如果對這些不感冒,那麼,糯米餈是不是能夠吸引你的興趣?

據說,楊貴妃的三姐,虢國夫人熱衷一種名為:透花餈的甜點。府上一位姓鄧的廚師,將豆子煮熟後,與豆皮分離,製成豆沙,還起了個高大上的名字叫做:“靈沙臛”。

這比我們現在吃的糯米餈、草莓大福等甜品,早了近千年~腦洞大開地想一想,這位是不是穿越過去的?

羊肉盛宴,站在C位的羊肉

甜點對於飲食來說,只能算是錦上添花~對於食肉者來說,這都是塞牙縫的小糕點~

申時,第二餐開始的時間~

"

這段時間,熱劇《長安十二時辰》霸屏網絡。

服飾扮裝精美絕倫、景觀場面宏大瑰麗、故事情節跌宕起伏...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在這個故事裡~

上元節前夕,長安城危機四伏。

主人公們必須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

於是,我們彷彿跟著他們,走過長安城108坊。

走進那繁華盛世,走上路邊的街角巷~

十二時辰,主食天下,只爭朝夕

現在一天24小時,古代分為為12時辰,一個時辰正好是今天的兩小時。

十二時辰在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辰時,吃朝食的時候。早在秦漢時期,生產力低下,人們一天只食兩餐。餅,是最為重要的主食~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餅類食物,做法達幾十種之多

在唐朝人的主食中,“餅”佔據了很大的比例。要注意,這所說的餅,是麵粉類食物,並非我們日常中常見的“烙餅”。

史料記載唐朝餅類有蒸餅、煎餅、胡餅、薄夜餅、喘餅、渾沌餅、夾餅、截餅、燒餅、湯餅、煮餅、索餅、鳴牙餅、糖脆餅等等,多達幾十種~

其中,唐人最喜歡的莫過於:蒸餅、胡餅、湯餅和煎餅。

胡餅

唐朝飲食,受胡人影響很多。胡餅,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主食。

這種餅看起來很像現在的新疆烤饢。在近似爐這種炊器中烤熟,餅面上戳上花紋紋路,再撒上芝麻。新烤制的胡餅外焦裡嫩,麵粉的香氣四溢。存放時間久了,表面水分散發,更顯韌勁。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這時,考驗牙齒的時候到了~如果拼不過麵餅的韌性,可以把並掰成小塊兒,浸泡在羊肉湯中。待餅面吸收湯汁後,浮在湯麵上,咬一口,糯軟香甜,又帶著羊肉的鮮美與芳香。

直至今日,人們依然不能忘卻這種舌尖上的美味。羊肉泡饃,遍佈西安的大街小巷~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餺飥與冷陶

餺飥又叫湯餅,近似於我們現在吃的麵條或者面片湯。

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一書中記錄了湯餅的製作方法:把細絹篩過的面用冷肉湯調和,揉搓到筷子粗細的條,切成一尺長的段,在盤裡盛水浸著。然後在鍋邊上揉搓到韭菜葉那樣薄,下水煮。

如果說熱乎乎的湯餅適合秋冬時節,那麼夏日,來一碗冷陶,清涼又舒爽~

杜甫在《槐葉冷淘》一詩中,對其讚不絕口:“青青高槐葉,採掇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此珠”。

槐葉冷淘就是將槐樹葉壓榨成汁液,用來和麵,然後製成冷麵。在沒有空調的古代,一碗涼麵消暑,再好不過~

盛唐甜點

朝食過後,到了午時,抱歉,還沒到午餐時間~

為了撫慰飢腸轆轆的肚皮,來份兒甜點也不錯。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長安》一劇中,雷佳音吃的火晶柿子,據說吸粉兒不少~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皮薄似紙、汁液如蜜,用吸管吸食,慢慢享受之下,好不愜意~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待汁液剩餘不多,直接掰開吸吮粘稠的果肉。一個小柿子,兩種吃法。可婉約優雅,又可豪邁灑脫。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火晶柿子盛產於現在西安市臨潼區。果實熟後,個頭大小似火球,便面光滑透亮,因此形容為火晶。

隨著電視劇的播出,想必賣柿子的商家,今年要有個好收成了~

除了火晶柿子,盛唐時期,人們對甜點的需求很高。

乳製品與水果的結合,演繹了許多種甜蜜美味。

酪櫻桃”作為一種廣受貴族女子喜愛的奶製品,堪稱春日的主打甜品。

這裡所說的“酪”是未經風乾的鮮奶酪,呈半固態、凝凍的樣子,近似我們現在吃的酸奶~

唐人嗜甜。吃櫻桃的時候,把乳酪像澆滷一樣,澆到鮮紅的櫻桃上。紅白之間,水果的清甜與奶製品濃郁的芳香相融,滿足了一個個舌尖與胃。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如果還不夠甜,加一勺冰鎮的蔗漿。琥珀色的甜蜜四溢~

甘蔗是繼麥芽糖和蜂蜜之後,南北朝時期傳入我國的。由甘蔗榨取的蔗糖,經反覆晾晒、熬煎做成濃縮的甜漿,稱為“蔗漿”。

蔗漿保存在缸、罐類容器裡,存入地窖、冰窖深處,以便長期保存。可以說,講究的甜品都是靠澆上蔗漿形成。

“蔗漿菰米飯,蒟醬露葵羹”一詩中,王維所描述的,即是蔗漿食用方法。

盛唐時期,奶製品作為重要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大型宴會上,“酥”質甜品備受推崇。

其中最流行的是酥山,其製作工藝稱為“滴酥”。

將酥微微加熱到近乎融化,拌入蔗漿或蜂蜜,然後由侍女拿著,向食器上滴淋,一邊淋一邊做出造型。甜酥“淋”成山巒起伏的形狀之後,經冷凍定型,便會牢牢地凍黏在盤子上。

在連盤端上宴席之前,還會用食物雕刻成假花、樹木,用作裝飾擺盤。

酥本身是呈乳白色質地,唐人喜歡用天然香料將其製成五顏六色。

唐中宗時期,韋巨源拜尚書令,向中宗、韋后進獻“燒尾宴”。其中有一道“貴妃紅”,便是用摻有香料的紅酥製成的甜點。名字叫做“玉露團”的甜點,則是把凍酥加以雕刻,呈現精美的造型。

如果對這些不感冒,那麼,糯米餈是不是能夠吸引你的興趣?

據說,楊貴妃的三姐,虢國夫人熱衷一種名為:透花餈的甜點。府上一位姓鄧的廚師,將豆子煮熟後,與豆皮分離,製成豆沙,還起了個高大上的名字叫做:“靈沙臛”。

這比我們現在吃的糯米餈、草莓大福等甜品,早了近千年~腦洞大開地想一想,這位是不是穿越過去的?

羊肉盛宴,站在C位的羊肉

甜點對於飲食來說,只能算是錦上添花~對於食肉者來說,這都是塞牙縫的小糕點~

申時,第二餐開始的時間~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水盆羊肉

在《長安十二時辰》一劇中,羊肉作為重要食物道具,妥妥的佔據著C位。

劇情中,雷佳音作為劇中吃播,為觀眾演示了羊肉的各種吃法~

唐朝,牛不可輕易屠宰,因而難得,豬肉供應也比較少。因此,羊肉和雞肉是日常肉食供應最多的。

唐代法律規定,親王以下至二品官每月供給羊20只,三品官每月供給羊12只,四品至五品官每月供給羊9只...因此,“磨刀霍霍向豬羊”的情景,天天在上演。

水盆羊肉,作為最長食用的平民菜餚,味道瀰漫在長安城的大街小巷~

"

這段時間,熱劇《長安十二時辰》霸屏網絡。

服飾扮裝精美絕倫、景觀場面宏大瑰麗、故事情節跌宕起伏...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在這個故事裡~

上元節前夕,長安城危機四伏。

主人公們必須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

於是,我們彷彿跟著他們,走過長安城108坊。

走進那繁華盛世,走上路邊的街角巷~

十二時辰,主食天下,只爭朝夕

現在一天24小時,古代分為為12時辰,一個時辰正好是今天的兩小時。

十二時辰在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辰時,吃朝食的時候。早在秦漢時期,生產力低下,人們一天只食兩餐。餅,是最為重要的主食~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餅類食物,做法達幾十種之多

在唐朝人的主食中,“餅”佔據了很大的比例。要注意,這所說的餅,是麵粉類食物,並非我們日常中常見的“烙餅”。

史料記載唐朝餅類有蒸餅、煎餅、胡餅、薄夜餅、喘餅、渾沌餅、夾餅、截餅、燒餅、湯餅、煮餅、索餅、鳴牙餅、糖脆餅等等,多達幾十種~

其中,唐人最喜歡的莫過於:蒸餅、胡餅、湯餅和煎餅。

胡餅

唐朝飲食,受胡人影響很多。胡餅,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主食。

這種餅看起來很像現在的新疆烤饢。在近似爐這種炊器中烤熟,餅面上戳上花紋紋路,再撒上芝麻。新烤制的胡餅外焦裡嫩,麵粉的香氣四溢。存放時間久了,表面水分散發,更顯韌勁。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這時,考驗牙齒的時候到了~如果拼不過麵餅的韌性,可以把並掰成小塊兒,浸泡在羊肉湯中。待餅面吸收湯汁後,浮在湯麵上,咬一口,糯軟香甜,又帶著羊肉的鮮美與芳香。

直至今日,人們依然不能忘卻這種舌尖上的美味。羊肉泡饃,遍佈西安的大街小巷~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餺飥與冷陶

餺飥又叫湯餅,近似於我們現在吃的麵條或者面片湯。

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一書中記錄了湯餅的製作方法:把細絹篩過的面用冷肉湯調和,揉搓到筷子粗細的條,切成一尺長的段,在盤裡盛水浸著。然後在鍋邊上揉搓到韭菜葉那樣薄,下水煮。

如果說熱乎乎的湯餅適合秋冬時節,那麼夏日,來一碗冷陶,清涼又舒爽~

杜甫在《槐葉冷淘》一詩中,對其讚不絕口:“青青高槐葉,採掇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此珠”。

槐葉冷淘就是將槐樹葉壓榨成汁液,用來和麵,然後製成冷麵。在沒有空調的古代,一碗涼麵消暑,再好不過~

盛唐甜點

朝食過後,到了午時,抱歉,還沒到午餐時間~

為了撫慰飢腸轆轆的肚皮,來份兒甜點也不錯。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長安》一劇中,雷佳音吃的火晶柿子,據說吸粉兒不少~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皮薄似紙、汁液如蜜,用吸管吸食,慢慢享受之下,好不愜意~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待汁液剩餘不多,直接掰開吸吮粘稠的果肉。一個小柿子,兩種吃法。可婉約優雅,又可豪邁灑脫。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火晶柿子盛產於現在西安市臨潼區。果實熟後,個頭大小似火球,便面光滑透亮,因此形容為火晶。

隨著電視劇的播出,想必賣柿子的商家,今年要有個好收成了~

除了火晶柿子,盛唐時期,人們對甜點的需求很高。

乳製品與水果的結合,演繹了許多種甜蜜美味。

酪櫻桃”作為一種廣受貴族女子喜愛的奶製品,堪稱春日的主打甜品。

這裡所說的“酪”是未經風乾的鮮奶酪,呈半固態、凝凍的樣子,近似我們現在吃的酸奶~

唐人嗜甜。吃櫻桃的時候,把乳酪像澆滷一樣,澆到鮮紅的櫻桃上。紅白之間,水果的清甜與奶製品濃郁的芳香相融,滿足了一個個舌尖與胃。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如果還不夠甜,加一勺冰鎮的蔗漿。琥珀色的甜蜜四溢~

甘蔗是繼麥芽糖和蜂蜜之後,南北朝時期傳入我國的。由甘蔗榨取的蔗糖,經反覆晾晒、熬煎做成濃縮的甜漿,稱為“蔗漿”。

蔗漿保存在缸、罐類容器裡,存入地窖、冰窖深處,以便長期保存。可以說,講究的甜品都是靠澆上蔗漿形成。

“蔗漿菰米飯,蒟醬露葵羹”一詩中,王維所描述的,即是蔗漿食用方法。

盛唐時期,奶製品作為重要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大型宴會上,“酥”質甜品備受推崇。

其中最流行的是酥山,其製作工藝稱為“滴酥”。

將酥微微加熱到近乎融化,拌入蔗漿或蜂蜜,然後由侍女拿著,向食器上滴淋,一邊淋一邊做出造型。甜酥“淋”成山巒起伏的形狀之後,經冷凍定型,便會牢牢地凍黏在盤子上。

在連盤端上宴席之前,還會用食物雕刻成假花、樹木,用作裝飾擺盤。

酥本身是呈乳白色質地,唐人喜歡用天然香料將其製成五顏六色。

唐中宗時期,韋巨源拜尚書令,向中宗、韋后進獻“燒尾宴”。其中有一道“貴妃紅”,便是用摻有香料的紅酥製成的甜點。名字叫做“玉露團”的甜點,則是把凍酥加以雕刻,呈現精美的造型。

如果對這些不感冒,那麼,糯米餈是不是能夠吸引你的興趣?

據說,楊貴妃的三姐,虢國夫人熱衷一種名為:透花餈的甜點。府上一位姓鄧的廚師,將豆子煮熟後,與豆皮分離,製成豆沙,還起了個高大上的名字叫做:“靈沙臛”。

這比我們現在吃的糯米餈、草莓大福等甜品,早了近千年~腦洞大開地想一想,這位是不是穿越過去的?

羊肉盛宴,站在C位的羊肉

甜點對於飲食來說,只能算是錦上添花~對於食肉者來說,這都是塞牙縫的小糕點~

申時,第二餐開始的時間~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水盆羊肉

在《長安十二時辰》一劇中,羊肉作為重要食物道具,妥妥的佔據著C位。

劇情中,雷佳音作為劇中吃播,為觀眾演示了羊肉的各種吃法~

唐朝,牛不可輕易屠宰,因而難得,豬肉供應也比較少。因此,羊肉和雞肉是日常肉食供應最多的。

唐代法律規定,親王以下至二品官每月供給羊20只,三品官每月供給羊12只,四品至五品官每月供給羊9只...因此,“磨刀霍霍向豬羊”的情景,天天在上演。

水盆羊肉,作為最長食用的平民菜餚,味道瀰漫在長安城的大街小巷~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小菜、大蒜、月牙餅,就著熱騰騰的羊肉湯,雷佳音一吃就是兩碗...

這風捲殘雲地看得觀眾都直咽口水~

"

這段時間,熱劇《長安十二時辰》霸屏網絡。

服飾扮裝精美絕倫、景觀場面宏大瑰麗、故事情節跌宕起伏...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在這個故事裡~

上元節前夕,長安城危機四伏。

主人公們必須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

於是,我們彷彿跟著他們,走過長安城108坊。

走進那繁華盛世,走上路邊的街角巷~

十二時辰,主食天下,只爭朝夕

現在一天24小時,古代分為為12時辰,一個時辰正好是今天的兩小時。

十二時辰在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辰時,吃朝食的時候。早在秦漢時期,生產力低下,人們一天只食兩餐。餅,是最為重要的主食~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餅類食物,做法達幾十種之多

在唐朝人的主食中,“餅”佔據了很大的比例。要注意,這所說的餅,是麵粉類食物,並非我們日常中常見的“烙餅”。

史料記載唐朝餅類有蒸餅、煎餅、胡餅、薄夜餅、喘餅、渾沌餅、夾餅、截餅、燒餅、湯餅、煮餅、索餅、鳴牙餅、糖脆餅等等,多達幾十種~

其中,唐人最喜歡的莫過於:蒸餅、胡餅、湯餅和煎餅。

胡餅

唐朝飲食,受胡人影響很多。胡餅,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主食。

這種餅看起來很像現在的新疆烤饢。在近似爐這種炊器中烤熟,餅面上戳上花紋紋路,再撒上芝麻。新烤制的胡餅外焦裡嫩,麵粉的香氣四溢。存放時間久了,表面水分散發,更顯韌勁。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這時,考驗牙齒的時候到了~如果拼不過麵餅的韌性,可以把並掰成小塊兒,浸泡在羊肉湯中。待餅面吸收湯汁後,浮在湯麵上,咬一口,糯軟香甜,又帶著羊肉的鮮美與芳香。

直至今日,人們依然不能忘卻這種舌尖上的美味。羊肉泡饃,遍佈西安的大街小巷~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餺飥與冷陶

餺飥又叫湯餅,近似於我們現在吃的麵條或者面片湯。

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一書中記錄了湯餅的製作方法:把細絹篩過的面用冷肉湯調和,揉搓到筷子粗細的條,切成一尺長的段,在盤裡盛水浸著。然後在鍋邊上揉搓到韭菜葉那樣薄,下水煮。

如果說熱乎乎的湯餅適合秋冬時節,那麼夏日,來一碗冷陶,清涼又舒爽~

杜甫在《槐葉冷淘》一詩中,對其讚不絕口:“青青高槐葉,採掇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此珠”。

槐葉冷淘就是將槐樹葉壓榨成汁液,用來和麵,然後製成冷麵。在沒有空調的古代,一碗涼麵消暑,再好不過~

盛唐甜點

朝食過後,到了午時,抱歉,還沒到午餐時間~

為了撫慰飢腸轆轆的肚皮,來份兒甜點也不錯。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長安》一劇中,雷佳音吃的火晶柿子,據說吸粉兒不少~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皮薄似紙、汁液如蜜,用吸管吸食,慢慢享受之下,好不愜意~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待汁液剩餘不多,直接掰開吸吮粘稠的果肉。一個小柿子,兩種吃法。可婉約優雅,又可豪邁灑脫。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火晶柿子盛產於現在西安市臨潼區。果實熟後,個頭大小似火球,便面光滑透亮,因此形容為火晶。

隨著電視劇的播出,想必賣柿子的商家,今年要有個好收成了~

除了火晶柿子,盛唐時期,人們對甜點的需求很高。

乳製品與水果的結合,演繹了許多種甜蜜美味。

酪櫻桃”作為一種廣受貴族女子喜愛的奶製品,堪稱春日的主打甜品。

這裡所說的“酪”是未經風乾的鮮奶酪,呈半固態、凝凍的樣子,近似我們現在吃的酸奶~

唐人嗜甜。吃櫻桃的時候,把乳酪像澆滷一樣,澆到鮮紅的櫻桃上。紅白之間,水果的清甜與奶製品濃郁的芳香相融,滿足了一個個舌尖與胃。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如果還不夠甜,加一勺冰鎮的蔗漿。琥珀色的甜蜜四溢~

甘蔗是繼麥芽糖和蜂蜜之後,南北朝時期傳入我國的。由甘蔗榨取的蔗糖,經反覆晾晒、熬煎做成濃縮的甜漿,稱為“蔗漿”。

蔗漿保存在缸、罐類容器裡,存入地窖、冰窖深處,以便長期保存。可以說,講究的甜品都是靠澆上蔗漿形成。

“蔗漿菰米飯,蒟醬露葵羹”一詩中,王維所描述的,即是蔗漿食用方法。

盛唐時期,奶製品作為重要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大型宴會上,“酥”質甜品備受推崇。

其中最流行的是酥山,其製作工藝稱為“滴酥”。

將酥微微加熱到近乎融化,拌入蔗漿或蜂蜜,然後由侍女拿著,向食器上滴淋,一邊淋一邊做出造型。甜酥“淋”成山巒起伏的形狀之後,經冷凍定型,便會牢牢地凍黏在盤子上。

在連盤端上宴席之前,還會用食物雕刻成假花、樹木,用作裝飾擺盤。

酥本身是呈乳白色質地,唐人喜歡用天然香料將其製成五顏六色。

唐中宗時期,韋巨源拜尚書令,向中宗、韋后進獻“燒尾宴”。其中有一道“貴妃紅”,便是用摻有香料的紅酥製成的甜點。名字叫做“玉露團”的甜點,則是把凍酥加以雕刻,呈現精美的造型。

如果對這些不感冒,那麼,糯米餈是不是能夠吸引你的興趣?

據說,楊貴妃的三姐,虢國夫人熱衷一種名為:透花餈的甜點。府上一位姓鄧的廚師,將豆子煮熟後,與豆皮分離,製成豆沙,還起了個高大上的名字叫做:“靈沙臛”。

這比我們現在吃的糯米餈、草莓大福等甜品,早了近千年~腦洞大開地想一想,這位是不是穿越過去的?

羊肉盛宴,站在C位的羊肉

甜點對於飲食來說,只能算是錦上添花~對於食肉者來說,這都是塞牙縫的小糕點~

申時,第二餐開始的時間~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水盆羊肉

在《長安十二時辰》一劇中,羊肉作為重要食物道具,妥妥的佔據著C位。

劇情中,雷佳音作為劇中吃播,為觀眾演示了羊肉的各種吃法~

唐朝,牛不可輕易屠宰,因而難得,豬肉供應也比較少。因此,羊肉和雞肉是日常肉食供應最多的。

唐代法律規定,親王以下至二品官每月供給羊20只,三品官每月供給羊12只,四品至五品官每月供給羊9只...因此,“磨刀霍霍向豬羊”的情景,天天在上演。

水盆羊肉,作為最長食用的平民菜餚,味道瀰漫在長安城的大街小巷~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小菜、大蒜、月牙餅,就著熱騰騰的羊肉湯,雷佳音一吃就是兩碗...

這風捲殘雲地看得觀眾都直咽口水~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吃完水盆羊肉還不夠,還得來盆手抓羊肉~

羊肉到底有多重要?唐人喜愛吃羊肉,蒸、煮、烤是最常見的烹飪方式~據歷史記載,長安城裡最為火爆的燒尾宴58種菜點中有8種與羊肉有關。

"

這段時間,熱劇《長安十二時辰》霸屏網絡。

服飾扮裝精美絕倫、景觀場面宏大瑰麗、故事情節跌宕起伏...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在這個故事裡~

上元節前夕,長安城危機四伏。

主人公們必須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

於是,我們彷彿跟著他們,走過長安城108坊。

走進那繁華盛世,走上路邊的街角巷~

十二時辰,主食天下,只爭朝夕

現在一天24小時,古代分為為12時辰,一個時辰正好是今天的兩小時。

十二時辰在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辰時,吃朝食的時候。早在秦漢時期,生產力低下,人們一天只食兩餐。餅,是最為重要的主食~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餅類食物,做法達幾十種之多

在唐朝人的主食中,“餅”佔據了很大的比例。要注意,這所說的餅,是麵粉類食物,並非我們日常中常見的“烙餅”。

史料記載唐朝餅類有蒸餅、煎餅、胡餅、薄夜餅、喘餅、渾沌餅、夾餅、截餅、燒餅、湯餅、煮餅、索餅、鳴牙餅、糖脆餅等等,多達幾十種~

其中,唐人最喜歡的莫過於:蒸餅、胡餅、湯餅和煎餅。

胡餅

唐朝飲食,受胡人影響很多。胡餅,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主食。

這種餅看起來很像現在的新疆烤饢。在近似爐這種炊器中烤熟,餅面上戳上花紋紋路,再撒上芝麻。新烤制的胡餅外焦裡嫩,麵粉的香氣四溢。存放時間久了,表面水分散發,更顯韌勁。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這時,考驗牙齒的時候到了~如果拼不過麵餅的韌性,可以把並掰成小塊兒,浸泡在羊肉湯中。待餅面吸收湯汁後,浮在湯麵上,咬一口,糯軟香甜,又帶著羊肉的鮮美與芳香。

直至今日,人們依然不能忘卻這種舌尖上的美味。羊肉泡饃,遍佈西安的大街小巷~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餺飥與冷陶

餺飥又叫湯餅,近似於我們現在吃的麵條或者面片湯。

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一書中記錄了湯餅的製作方法:把細絹篩過的面用冷肉湯調和,揉搓到筷子粗細的條,切成一尺長的段,在盤裡盛水浸著。然後在鍋邊上揉搓到韭菜葉那樣薄,下水煮。

如果說熱乎乎的湯餅適合秋冬時節,那麼夏日,來一碗冷陶,清涼又舒爽~

杜甫在《槐葉冷淘》一詩中,對其讚不絕口:“青青高槐葉,採掇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此珠”。

槐葉冷淘就是將槐樹葉壓榨成汁液,用來和麵,然後製成冷麵。在沒有空調的古代,一碗涼麵消暑,再好不過~

盛唐甜點

朝食過後,到了午時,抱歉,還沒到午餐時間~

為了撫慰飢腸轆轆的肚皮,來份兒甜點也不錯。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長安》一劇中,雷佳音吃的火晶柿子,據說吸粉兒不少~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皮薄似紙、汁液如蜜,用吸管吸食,慢慢享受之下,好不愜意~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待汁液剩餘不多,直接掰開吸吮粘稠的果肉。一個小柿子,兩種吃法。可婉約優雅,又可豪邁灑脫。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火晶柿子盛產於現在西安市臨潼區。果實熟後,個頭大小似火球,便面光滑透亮,因此形容為火晶。

隨著電視劇的播出,想必賣柿子的商家,今年要有個好收成了~

除了火晶柿子,盛唐時期,人們對甜點的需求很高。

乳製品與水果的結合,演繹了許多種甜蜜美味。

酪櫻桃”作為一種廣受貴族女子喜愛的奶製品,堪稱春日的主打甜品。

這裡所說的“酪”是未經風乾的鮮奶酪,呈半固態、凝凍的樣子,近似我們現在吃的酸奶~

唐人嗜甜。吃櫻桃的時候,把乳酪像澆滷一樣,澆到鮮紅的櫻桃上。紅白之間,水果的清甜與奶製品濃郁的芳香相融,滿足了一個個舌尖與胃。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如果還不夠甜,加一勺冰鎮的蔗漿。琥珀色的甜蜜四溢~

甘蔗是繼麥芽糖和蜂蜜之後,南北朝時期傳入我國的。由甘蔗榨取的蔗糖,經反覆晾晒、熬煎做成濃縮的甜漿,稱為“蔗漿”。

蔗漿保存在缸、罐類容器裡,存入地窖、冰窖深處,以便長期保存。可以說,講究的甜品都是靠澆上蔗漿形成。

“蔗漿菰米飯,蒟醬露葵羹”一詩中,王維所描述的,即是蔗漿食用方法。

盛唐時期,奶製品作為重要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大型宴會上,“酥”質甜品備受推崇。

其中最流行的是酥山,其製作工藝稱為“滴酥”。

將酥微微加熱到近乎融化,拌入蔗漿或蜂蜜,然後由侍女拿著,向食器上滴淋,一邊淋一邊做出造型。甜酥“淋”成山巒起伏的形狀之後,經冷凍定型,便會牢牢地凍黏在盤子上。

在連盤端上宴席之前,還會用食物雕刻成假花、樹木,用作裝飾擺盤。

酥本身是呈乳白色質地,唐人喜歡用天然香料將其製成五顏六色。

唐中宗時期,韋巨源拜尚書令,向中宗、韋后進獻“燒尾宴”。其中有一道“貴妃紅”,便是用摻有香料的紅酥製成的甜點。名字叫做“玉露團”的甜點,則是把凍酥加以雕刻,呈現精美的造型。

如果對這些不感冒,那麼,糯米餈是不是能夠吸引你的興趣?

據說,楊貴妃的三姐,虢國夫人熱衷一種名為:透花餈的甜點。府上一位姓鄧的廚師,將豆子煮熟後,與豆皮分離,製成豆沙,還起了個高大上的名字叫做:“靈沙臛”。

這比我們現在吃的糯米餈、草莓大福等甜品,早了近千年~腦洞大開地想一想,這位是不是穿越過去的?

羊肉盛宴,站在C位的羊肉

甜點對於飲食來說,只能算是錦上添花~對於食肉者來說,這都是塞牙縫的小糕點~

申時,第二餐開始的時間~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水盆羊肉

在《長安十二時辰》一劇中,羊肉作為重要食物道具,妥妥的佔據著C位。

劇情中,雷佳音作為劇中吃播,為觀眾演示了羊肉的各種吃法~

唐朝,牛不可輕易屠宰,因而難得,豬肉供應也比較少。因此,羊肉和雞肉是日常肉食供應最多的。

唐代法律規定,親王以下至二品官每月供給羊20只,三品官每月供給羊12只,四品至五品官每月供給羊9只...因此,“磨刀霍霍向豬羊”的情景,天天在上演。

水盆羊肉,作為最長食用的平民菜餚,味道瀰漫在長安城的大街小巷~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小菜、大蒜、月牙餅,就著熱騰騰的羊肉湯,雷佳音一吃就是兩碗...

這風捲殘雲地看得觀眾都直咽口水~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吃完水盆羊肉還不夠,還得來盆手抓羊肉~

羊肉到底有多重要?唐人喜愛吃羊肉,蒸、煮、烤是最常見的烹飪方式~據歷史記載,長安城裡最為火爆的燒尾宴58種菜點中有8種與羊肉有關。

12道盛唐風味,為你揭開《長安十二時辰》中美食的面紗


可見,羊肉堪稱唐朝的國民肉食啊!

如果說飲食也可分階層,那麼由胡餅、水盆羊肉、槐葉冷淘、杏酪、青精飯、庾家粽子、防風粥、長生面、五福餅、古樓子等大眾美食組成的街頭美食,充分反映了唐代飲食習俗的豐富多彩。

而士大夫階層,享受的中檔菜有隋代流傳下來的魚乾膾、玉膾,以及生羊膾、飛鸞膾、紅虯脯、湯丸、葫蘆雞、鯢魚炙、剔縷雞、清風飯、無心炙等美食,在色香味的基礎上,更顯精緻擺盤與高超的烹飪手法。

高檔菜是宮廷貴胄享用的美食佳餚,如燒尾宴所展示的58種美味佳餚外,還有李林甫的”甘露羹“、張易之嗜好的“鵝鴨炙”、安祿山進獻的“鹿尾醬”等。

同樣的食材,不同的做法。食物譜寫了盛唐時期,飲食文化的奢華。

從朝食到甜點,又從小吃到主食。這是長安人的一天飲食12時辰~

願我們的24小時,不再被外賣包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