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珍惜身邊總是“餓”的人,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得了這幾種病'

"

一個“餓”字,讓多少人時不時冒出負罪感:沒到飯點兒就餓了,剛吃完飯又餓了,越想控制飲食越覺得餓……

"

一個“餓”字,讓多少人時不時冒出負罪感:沒到飯點兒就餓了,剛吃完飯又餓了,越想控制飲食越覺得餓……

請珍惜身邊總是“餓”的人,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得了這幾種病

明明當時吃得很飽,但是沒過多久就餓了,這到底是怎麼了?

其實,吃得多餓得快,還可能是疾病信號。

《生命時報》採訪專家,提醒你哪些疾病會讓人感覺餓,並教你合理控制食量。

受訪專家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範志紅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陳洪

吃得多餓得快,可能是病了

"

一個“餓”字,讓多少人時不時冒出負罪感:沒到飯點兒就餓了,剛吃完飯又餓了,越想控制飲食越覺得餓……

請珍惜身邊總是“餓”的人,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得了這幾種病

明明當時吃得很飽,但是沒過多久就餓了,這到底是怎麼了?

其實,吃得多餓得快,還可能是疾病信號。

《生命時報》採訪專家,提醒你哪些疾病會讓人感覺餓,並教你合理控制食量。

受訪專家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範志紅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陳洪

吃得多餓得快,可能是病了

請珍惜身邊總是“餓”的人,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得了這幾種病

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狀腺合成釋放過多的甲狀腺激素,從而造成了機體代謝亢進和交感神經興奮,引起高興奮、高代謝、高消耗。

高興奮往往是患者特別興奮但是又愛發脾氣;高代謝是指患者吃得多但是排便也多,總覺得餓;高消耗則是指這類患者特別瘦,患病一兩個月後體重明顯下降。

血糖控制異常

很多的糖尿病患者或者血糖控制不好的人,會比正常人更容易出現飢餓現象。

這是因為他們體內的胰島素分泌比較紊亂,過多的胰島素分泌會導致血糖下降,從而產生飢餓、頭暈、無力、心悸等症狀。

腸胃消化問題

食物進入腸胃中,若胃酸大量分泌,加快了腸胃消化吸收的速度,就會導致餓得快。

此外,還有可能是由於腸胃消化系統不良,致使食物進入腸胃後,其中的營養物質無法被吸收,因此就導致其無法為機體供能。

肝功能異常

當人體肝功能異常時,也會容易飢餓。

這是因為當血糖濃度降低時,肝不能做出正確的生理反應來分解肝糖原,以維持正常的活動能量。於是,繼續消耗血液中不多的糖原,往往更容易導致飢餓。

過度食用甜品

如果長期喜歡吃甜食,比如蛋糕、餅乾、巧克力等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很容易餓得快。

雖然甜食會帶來短時間的心情愉悅,但是容易很快就形成血糖低谷,從而惡性循環。

吃太撐,帶給你的5種傷害

"

一個“餓”字,讓多少人時不時冒出負罪感:沒到飯點兒就餓了,剛吃完飯又餓了,越想控制飲食越覺得餓……

請珍惜身邊總是“餓”的人,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得了這幾種病

明明當時吃得很飽,但是沒過多久就餓了,這到底是怎麼了?

其實,吃得多餓得快,還可能是疾病信號。

《生命時報》採訪專家,提醒你哪些疾病會讓人感覺餓,並教你合理控制食量。

受訪專家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範志紅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陳洪

吃得多餓得快,可能是病了

請珍惜身邊總是“餓”的人,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得了這幾種病

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狀腺合成釋放過多的甲狀腺激素,從而造成了機體代謝亢進和交感神經興奮,引起高興奮、高代謝、高消耗。

高興奮往往是患者特別興奮但是又愛發脾氣;高代謝是指患者吃得多但是排便也多,總覺得餓;高消耗則是指這類患者特別瘦,患病一兩個月後體重明顯下降。

血糖控制異常

很多的糖尿病患者或者血糖控制不好的人,會比正常人更容易出現飢餓現象。

這是因為他們體內的胰島素分泌比較紊亂,過多的胰島素分泌會導致血糖下降,從而產生飢餓、頭暈、無力、心悸等症狀。

腸胃消化問題

食物進入腸胃中,若胃酸大量分泌,加快了腸胃消化吸收的速度,就會導致餓得快。

此外,還有可能是由於腸胃消化系統不良,致使食物進入腸胃後,其中的營養物質無法被吸收,因此就導致其無法為機體供能。

肝功能異常

當人體肝功能異常時,也會容易飢餓。

這是因為當血糖濃度降低時,肝不能做出正確的生理反應來分解肝糖原,以維持正常的活動能量。於是,繼續消耗血液中不多的糖原,往往更容易導致飢餓。

過度食用甜品

如果長期喜歡吃甜食,比如蛋糕、餅乾、巧克力等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很容易餓得快。

雖然甜食會帶來短時間的心情愉悅,但是容易很快就形成血糖低谷,從而惡性循環。

吃太撐,帶給你的5種傷害

請珍惜身邊總是“餓”的人,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得了這幾種病

1、肥胖

晚上人體代謝速度明顯減慢,如果晚餐吃太多,代謝不掉,就容易產生脂肪堆積,導致肥胖。

2、糖尿病

吃得太多或過於油膩,會導致胰島素過度分泌。如果胰臟長期負擔過重,會致使它不能很好地調節血糖,繼而引發糖尿病。

3、急性胰腺炎

晚上大吃一頓,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表現為上腹疼痛,陣發性加劇,並可放射至左腰、左肩和左臂,有時還會伴有噁心、嘔吐。

4、胃腸癌風險

吃太多會加重胃腸道負擔,對腸道菌群也是一種破壞,久之會增加患胃癌、腸癌的風險。

"

一個“餓”字,讓多少人時不時冒出負罪感:沒到飯點兒就餓了,剛吃完飯又餓了,越想控制飲食越覺得餓……

請珍惜身邊總是“餓”的人,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得了這幾種病

明明當時吃得很飽,但是沒過多久就餓了,這到底是怎麼了?

其實,吃得多餓得快,還可能是疾病信號。

《生命時報》採訪專家,提醒你哪些疾病會讓人感覺餓,並教你合理控制食量。

受訪專家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範志紅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陳洪

吃得多餓得快,可能是病了

請珍惜身邊總是“餓”的人,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得了這幾種病

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狀腺合成釋放過多的甲狀腺激素,從而造成了機體代謝亢進和交感神經興奮,引起高興奮、高代謝、高消耗。

高興奮往往是患者特別興奮但是又愛發脾氣;高代謝是指患者吃得多但是排便也多,總覺得餓;高消耗則是指這類患者特別瘦,患病一兩個月後體重明顯下降。

血糖控制異常

很多的糖尿病患者或者血糖控制不好的人,會比正常人更容易出現飢餓現象。

這是因為他們體內的胰島素分泌比較紊亂,過多的胰島素分泌會導致血糖下降,從而產生飢餓、頭暈、無力、心悸等症狀。

腸胃消化問題

食物進入腸胃中,若胃酸大量分泌,加快了腸胃消化吸收的速度,就會導致餓得快。

此外,還有可能是由於腸胃消化系統不良,致使食物進入腸胃後,其中的營養物質無法被吸收,因此就導致其無法為機體供能。

肝功能異常

當人體肝功能異常時,也會容易飢餓。

這是因為當血糖濃度降低時,肝不能做出正確的生理反應來分解肝糖原,以維持正常的活動能量。於是,繼續消耗血液中不多的糖原,往往更容易導致飢餓。

過度食用甜品

如果長期喜歡吃甜食,比如蛋糕、餅乾、巧克力等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很容易餓得快。

雖然甜食會帶來短時間的心情愉悅,但是容易很快就形成血糖低谷,從而惡性循環。

吃太撐,帶給你的5種傷害

請珍惜身邊總是“餓”的人,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得了這幾種病

1、肥胖

晚上人體代謝速度明顯減慢,如果晚餐吃太多,代謝不掉,就容易產生脂肪堆積,導致肥胖。

2、糖尿病

吃得太多或過於油膩,會導致胰島素過度分泌。如果胰臟長期負擔過重,會致使它不能很好地調節血糖,繼而引發糖尿病。

3、急性胰腺炎

晚上大吃一頓,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表現為上腹疼痛,陣發性加劇,並可放射至左腰、左肩和左臂,有時還會伴有噁心、嘔吐。

4、胃腸癌風險

吃太多會加重胃腸道負擔,對腸道菌群也是一種破壞,久之會增加患胃癌、腸癌的風險。

請珍惜身邊總是“餓”的人,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得了這幾種病

5、冠心病

吃得太多、太油膩,易攝入過多膽固醇,並逐漸堆積在血管壁上,形成動脈硬化,最終可能發展成冠心病。

吃得太多還會使血液集中於胃腸道,導致心臟供血相對不足,也可能誘發心絞痛。

學幾招,合理控制飯量

俗話說“每餐七分飽,健康活到老”。

現代科學也證實,吃七分飽就可以保證營養攝入,只要長期堅持,不僅有助控制體重,還有利於頭腦保持清醒。

吃到七分飽到底是個怎樣的感覺?

應當是這樣一個感覺:胃裡還沒覺得滿,但對食物的熱情已有所下降,主動進食的速度也明顯變慢,但習慣性地還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換個話題,很快就會忘記吃東西。

專傢俱體指出其他幾個級別的飽腹感,供大家參考:

  • 八分飽時,胃裡感覺滿了,但再吃幾口也不痛苦;
  • 九分飽時,還能勉強吃幾口,但每一口都是負擔,覺得胃裡已經脹滿;
  • 十分飽時,就是一口都吃不下了,多吃一口都痛苦。

如果吃飯時間相對規律、固定,這頓吃了七分飽,第二餐之前是不會提前飢餓的。如果提前餓了,就意味著沒吃到七分飽,可以適當再增加一點飯量。

"

一個“餓”字,讓多少人時不時冒出負罪感:沒到飯點兒就餓了,剛吃完飯又餓了,越想控制飲食越覺得餓……

請珍惜身邊總是“餓”的人,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得了這幾種病

明明當時吃得很飽,但是沒過多久就餓了,這到底是怎麼了?

其實,吃得多餓得快,還可能是疾病信號。

《生命時報》採訪專家,提醒你哪些疾病會讓人感覺餓,並教你合理控制食量。

受訪專家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範志紅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陳洪

吃得多餓得快,可能是病了

請珍惜身邊總是“餓”的人,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得了這幾種病

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狀腺合成釋放過多的甲狀腺激素,從而造成了機體代謝亢進和交感神經興奮,引起高興奮、高代謝、高消耗。

高興奮往往是患者特別興奮但是又愛發脾氣;高代謝是指患者吃得多但是排便也多,總覺得餓;高消耗則是指這類患者特別瘦,患病一兩個月後體重明顯下降。

血糖控制異常

很多的糖尿病患者或者血糖控制不好的人,會比正常人更容易出現飢餓現象。

這是因為他們體內的胰島素分泌比較紊亂,過多的胰島素分泌會導致血糖下降,從而產生飢餓、頭暈、無力、心悸等症狀。

腸胃消化問題

食物進入腸胃中,若胃酸大量分泌,加快了腸胃消化吸收的速度,就會導致餓得快。

此外,還有可能是由於腸胃消化系統不良,致使食物進入腸胃後,其中的營養物質無法被吸收,因此就導致其無法為機體供能。

肝功能異常

當人體肝功能異常時,也會容易飢餓。

這是因為當血糖濃度降低時,肝不能做出正確的生理反應來分解肝糖原,以維持正常的活動能量。於是,繼續消耗血液中不多的糖原,往往更容易導致飢餓。

過度食用甜品

如果長期喜歡吃甜食,比如蛋糕、餅乾、巧克力等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很容易餓得快。

雖然甜食會帶來短時間的心情愉悅,但是容易很快就形成血糖低谷,從而惡性循環。

吃太撐,帶給你的5種傷害

請珍惜身邊總是“餓”的人,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得了這幾種病

1、肥胖

晚上人體代謝速度明顯減慢,如果晚餐吃太多,代謝不掉,就容易產生脂肪堆積,導致肥胖。

2、糖尿病

吃得太多或過於油膩,會導致胰島素過度分泌。如果胰臟長期負擔過重,會致使它不能很好地調節血糖,繼而引發糖尿病。

3、急性胰腺炎

晚上大吃一頓,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表現為上腹疼痛,陣發性加劇,並可放射至左腰、左肩和左臂,有時還會伴有噁心、嘔吐。

4、胃腸癌風險

吃太多會加重胃腸道負擔,對腸道菌群也是一種破壞,久之會增加患胃癌、腸癌的風險。

請珍惜身邊總是“餓”的人,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得了這幾種病

5、冠心病

吃得太多、太油膩,易攝入過多膽固醇,並逐漸堆積在血管壁上,形成動脈硬化,最終可能發展成冠心病。

吃得太多還會使血液集中於胃腸道,導致心臟供血相對不足,也可能誘發心絞痛。

學幾招,合理控制飯量

俗話說“每餐七分飽,健康活到老”。

現代科學也證實,吃七分飽就可以保證營養攝入,只要長期堅持,不僅有助控制體重,還有利於頭腦保持清醒。

吃到七分飽到底是個怎樣的感覺?

應當是這樣一個感覺:胃裡還沒覺得滿,但對食物的熱情已有所下降,主動進食的速度也明顯變慢,但習慣性地還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換個話題,很快就會忘記吃東西。

專傢俱體指出其他幾個級別的飽腹感,供大家參考:

  • 八分飽時,胃裡感覺滿了,但再吃幾口也不痛苦;
  • 九分飽時,還能勉強吃幾口,但每一口都是負擔,覺得胃裡已經脹滿;
  • 十分飽時,就是一口都吃不下了,多吃一口都痛苦。

如果吃飯時間相對規律、固定,這頓吃了七分飽,第二餐之前是不會提前飢餓的。如果提前餓了,就意味著沒吃到七分飽,可以適當再增加一點飯量。

請珍惜身邊總是“餓”的人,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得了這幾種病

有了七分飽的意識,就是好的開始。專家總結5招,讓你在不知不覺中“管住嘴”。

選擇高纖低脂的食物

高纖維食物,像蔬菜、菌類、水果、粗雜糧等,都能讓人產生較強的飽腹感,也是公認的低熱量食品。

此外,還要避開高脂肪的食物。肉類裡魚、蝦、雞等白肉,或是瘦的紅肉,都含有較低的脂肪和很高的蛋白質,令飽腹感持續時間變長。

專心吃飯

對不同級別飽的感受,一定要在專心致志進食的情況下才能感覺到。

如果邊吃邊聊,或邊吃邊看電視,就很難感受到飽感的變化,從而不知不覺地飲食過量。

改變進餐順序

對於腸胃健康的人來說,可以先吃清爽的新鮮水果,然後喝一小碗開胃湯,再吃蔬菜類菜餚,把胃填充一部分。

這時再上主食,最後上魚肉類菜餚。既能保證攝入充足的膳食纖維,又能避免油脂等過量,保證膳食平衡。

放慢吃飯速度

細嚼慢嚥能延長用餐時間,刺激飽腹感神經中樞,反饋給大腦“我已經飽了”的信號,就會較早出現飽腹感並停止進食。

另一個衡量細嚼慢嚥的指標是每口飯咀嚼的次數,一般來說最好保證每口不少於5次,不易咀嚼的食物要相應增加次數。

"

一個“餓”字,讓多少人時不時冒出負罪感:沒到飯點兒就餓了,剛吃完飯又餓了,越想控制飲食越覺得餓……

請珍惜身邊總是“餓”的人,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得了這幾種病

明明當時吃得很飽,但是沒過多久就餓了,這到底是怎麼了?

其實,吃得多餓得快,還可能是疾病信號。

《生命時報》採訪專家,提醒你哪些疾病會讓人感覺餓,並教你合理控制食量。

受訪專家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範志紅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陳洪

吃得多餓得快,可能是病了

請珍惜身邊總是“餓”的人,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得了這幾種病

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狀腺合成釋放過多的甲狀腺激素,從而造成了機體代謝亢進和交感神經興奮,引起高興奮、高代謝、高消耗。

高興奮往往是患者特別興奮但是又愛發脾氣;高代謝是指患者吃得多但是排便也多,總覺得餓;高消耗則是指這類患者特別瘦,患病一兩個月後體重明顯下降。

血糖控制異常

很多的糖尿病患者或者血糖控制不好的人,會比正常人更容易出現飢餓現象。

這是因為他們體內的胰島素分泌比較紊亂,過多的胰島素分泌會導致血糖下降,從而產生飢餓、頭暈、無力、心悸等症狀。

腸胃消化問題

食物進入腸胃中,若胃酸大量分泌,加快了腸胃消化吸收的速度,就會導致餓得快。

此外,還有可能是由於腸胃消化系統不良,致使食物進入腸胃後,其中的營養物質無法被吸收,因此就導致其無法為機體供能。

肝功能異常

當人體肝功能異常時,也會容易飢餓。

這是因為當血糖濃度降低時,肝不能做出正確的生理反應來分解肝糖原,以維持正常的活動能量。於是,繼續消耗血液中不多的糖原,往往更容易導致飢餓。

過度食用甜品

如果長期喜歡吃甜食,比如蛋糕、餅乾、巧克力等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很容易餓得快。

雖然甜食會帶來短時間的心情愉悅,但是容易很快就形成血糖低谷,從而惡性循環。

吃太撐,帶給你的5種傷害

請珍惜身邊總是“餓”的人,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得了這幾種病

1、肥胖

晚上人體代謝速度明顯減慢,如果晚餐吃太多,代謝不掉,就容易產生脂肪堆積,導致肥胖。

2、糖尿病

吃得太多或過於油膩,會導致胰島素過度分泌。如果胰臟長期負擔過重,會致使它不能很好地調節血糖,繼而引發糖尿病。

3、急性胰腺炎

晚上大吃一頓,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表現為上腹疼痛,陣發性加劇,並可放射至左腰、左肩和左臂,有時還會伴有噁心、嘔吐。

4、胃腸癌風險

吃太多會加重胃腸道負擔,對腸道菌群也是一種破壞,久之會增加患胃癌、腸癌的風險。

請珍惜身邊總是“餓”的人,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得了這幾種病

5、冠心病

吃得太多、太油膩,易攝入過多膽固醇,並逐漸堆積在血管壁上,形成動脈硬化,最終可能發展成冠心病。

吃得太多還會使血液集中於胃腸道,導致心臟供血相對不足,也可能誘發心絞痛。

學幾招,合理控制飯量

俗話說“每餐七分飽,健康活到老”。

現代科學也證實,吃七分飽就可以保證營養攝入,只要長期堅持,不僅有助控制體重,還有利於頭腦保持清醒。

吃到七分飽到底是個怎樣的感覺?

應當是這樣一個感覺:胃裡還沒覺得滿,但對食物的熱情已有所下降,主動進食的速度也明顯變慢,但習慣性地還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換個話題,很快就會忘記吃東西。

專傢俱體指出其他幾個級別的飽腹感,供大家參考:

  • 八分飽時,胃裡感覺滿了,但再吃幾口也不痛苦;
  • 九分飽時,還能勉強吃幾口,但每一口都是負擔,覺得胃裡已經脹滿;
  • 十分飽時,就是一口都吃不下了,多吃一口都痛苦。

如果吃飯時間相對規律、固定,這頓吃了七分飽,第二餐之前是不會提前飢餓的。如果提前餓了,就意味著沒吃到七分飽,可以適當再增加一點飯量。

請珍惜身邊總是“餓”的人,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得了這幾種病

有了七分飽的意識,就是好的開始。專家總結5招,讓你在不知不覺中“管住嘴”。

選擇高纖低脂的食物

高纖維食物,像蔬菜、菌類、水果、粗雜糧等,都能讓人產生較強的飽腹感,也是公認的低熱量食品。

此外,還要避開高脂肪的食物。肉類裡魚、蝦、雞等白肉,或是瘦的紅肉,都含有較低的脂肪和很高的蛋白質,令飽腹感持續時間變長。

專心吃飯

對不同級別飽的感受,一定要在專心致志進食的情況下才能感覺到。

如果邊吃邊聊,或邊吃邊看電視,就很難感受到飽感的變化,從而不知不覺地飲食過量。

改變進餐順序

對於腸胃健康的人來說,可以先吃清爽的新鮮水果,然後喝一小碗開胃湯,再吃蔬菜類菜餚,把胃填充一部分。

這時再上主食,最後上魚肉類菜餚。既能保證攝入充足的膳食纖維,又能避免油脂等過量,保證膳食平衡。

放慢吃飯速度

細嚼慢嚥能延長用餐時間,刺激飽腹感神經中樞,反饋給大腦“我已經飽了”的信號,就會較早出現飽腹感並停止進食。

另一個衡量細嚼慢嚥的指標是每口飯咀嚼的次數,一般來說最好保證每口不少於5次,不易咀嚼的食物要相應增加次數。

請珍惜身邊總是“餓”的人,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得了這幾種病

三餐定時定量

三餐的用餐時間應儘量保持規律。一般情況下,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8∶00~19∶00。

因為人在進食時,消化系統會被調動起來,分泌消化液。長期如此,大腦和腸胃都會開啟記憶功能,到了飯點就開始工作。

本期編輯:王曉晴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