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責怪孩子尿床了,教你如何解決,速速接招!

睡眠 文章 嬰幼兒護理 心理 媽咪知道 媽咪知道 2017-10-18

上篇文章我們聊了孩子尿床的可能原因,今天我們來看看如果擔心孩子尿床,我們可以怎麼做。

具體討論行為調整以前,我們首先要排除疾病因素。如果孩子6歲之後還有頻繁尿床的情況;或者如果孩子在夜間停止尿床半年後突然頻發尿床,而家長又無法在生活中找到明顯的應激因素,都建議帶孩子去找專業的醫師諮詢,以排除孩子有沒疾病原因造成的尿床。針對身體疾病造成的尿床情況,家長要配合醫生為孩子進行積極的治療。

別再責怪孩子尿床了,教你如何解決,速速接招!

在排除疾病因素以後,作為家長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01 對於孩子停止尿床的年齡期望值是否合理?

面對孩子尿床,在排除疾病影響的情況下,家長要認真考慮自己對於孩子尿床的容忍的時間,建立合理的期望值。有些家長在孩子兩歲以後,甚至兩歲以前就開始擔心晚上孩子還需要排尿的問題,希望能尋求晚上進行排便訓練的方法,讓孩子晚上能無需排尿;而3歲以後對孩子尿床問題開始擔心的父母就愈發增加了。

如同我們在上一篇文章裡所說,每個孩子的發育水平,睡眠質量不同,對身體信號的感知敏感度和判斷準確性不同,也會導致每個孩子停止夜尿的年齡會各不相同。我們家小包子四歲的時候晚上還需要使用尿不溼,而小糰子2歲半晚上就已經不需要。如果因為看到別的孩子晚上不尿床,就擔心自家娃,則大可不必。

02 孩子尿床應該半夜喊起還是應該使用尿不溼?

有的家長接受不了孩子在一定年齡以後晚上仍然需要使用尿不溼,或者有些家長更喜歡晚上喊孩子起床排便,這是沒有問題的。

對於我來講,孩子五歲之前如果都需要使用尿不溼過夜,我能接受,也會會順其自然,不做任何干預。 因為我覺得如果夜裡喊孩子起床排便的話,孩子有半夜醒來難以再次入睡的可能,孩子睡眠的完整性也多少會受到影響。另外,我也覺得我自己估計半夜是起不來的,更不想因為記掛著要半夜喊孩子起來而影響我的睡眠質量。所以,我會更傾向於在孩子仍然有夜尿的時候,晚上給孩子使用尿不溼。

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使用尿不溼以後會延遲夜尿停止的時間,其實這是沒有依據的。當然,決定孩子夜間使用尿不溼的時間長短,是家長們非常私人化的決定,家長應事先想好自己可以接受的時間,以及如果接受不了可以怎麼做。當其它孩子夜間不再使用尿不溼也不尿床,而自己的孩子尚未做到這點時,預先設定好期望值的家長不會太焦慮。

別再責怪孩子尿床了,教你如何解決,速速接招!

03 發現孩子尿床以後,家長怎麼怎麼處理?

在上一篇文章後有朋友留言說自己小時候的經歷,大家對比一下:

A:小時候尿床,因為怕父母生氣捱罵,所以即使溼的被子不舒服睡不著,也不敢告訴父母,而是繼續躺著,直到被子被烘乾……

B:小時候尿床父母不但沒有責怪,還很語氣輕鬆愉快地幫自己換了衣物,所以不覺得尿床是一個很有心理負擔的事情……

設身處地想一想,尿床又不是孩子故意的(故意尿床行為, 在孩子中是非常少見的,也涉及更多精神心理治療,不在我們今天討論的範疇),而尿床這件事本身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容易導致沮喪和羞愧的,這個時候父母一通責罵,一頓羞辱,可想而知會給孩子留下什麼。

那麼具體怎麼做呢?

(1)如果半夜發現尿床,就像上面朋友B所說的那樣,平靜輕快地幫孩子換好衣被就好。

我明白半夜孩子尿床,父母的煩躁一方面源於對孩子依然尿床的擔心,另一方面也源於半夜被迫醒過來換衣被時的睏倦。但是,孩子往往對大人的語氣比較敏感的。

比如有一天小包子到我們房間說自己尿溼了,爸爸迷迷糊糊甩了一句:“怎麼又尿溼啦?”小包子的表情瞬間就變了,直到我說:“尿溼沒關係,我們來把衣服換掉就可以接著舒服睡覺了”,他才重新輕鬆起來。

(2)如果是第二天早上才發現孩子尿床了,家長同樣要對孩子的感受要保持敏感性。

家長可以在言行中和孩子坦誠溝通交流他的尿床問題,儘量以客觀和中立的語氣和態度去跟孩子解釋尿床可能的成因,並根據孩子的理解力,講解一定生理知識,告訴孩子絕大多數尿床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停止,不用擔心。

這樣對尿床的孩子就營造了一個比較寬鬆和接納的環境,不讓尿床成為孩子的創傷性心理事件。同時注意沒有必要對這個問題過度關注,既不能責備打罵,也無需特意呵護和安慰,當家長真的從心裡面覺得這不是個大問題,通常孩子也不太會因為這個問題感覺壓力或困擾。

家長也可以很平靜讓孩子跟你一起去把尿溼的床單,被套等換掉。 這個過程一方面可以建議孩子的責任感,另一方面有些孩子在尿床後會有強烈的自責和內疚,這個時候家長讓孩子去做一些具體的清理,孩子心裡反而會因為自己做出了“補償”而舒服一些。

要注意的是,如果家長內心無法保持平靜,感覺很憤怒和焦慮,即使嘴上不說,但是表情或者眼神等身體語言對孩子的尿床表現責備或者厭煩,其實孩子是能感受的。這個時候,孩子可能會把換床單視為一種懲罰。如果是這種情況,得知孩子尿床後的第一件事情不推薦家長和孩子一同換床單,家長應先對自己進行情緒疏導,然後繼續和孩子溝通。

(3)與家人溝通

家有尿床娃,家長還需要和家人做好溝通。家人需要理解尿床並不是孩子的錯,孩子並不是故意尿到床上,尿床後孩子心理也不輕鬆。確保當孩子尿床時,不會受到家裡人,特別是兄弟姐妹的嘲笑,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

別再責怪孩子尿床了,教你如何解決,速速接招!

04 一些實用的和尿床相關的具體措施

(1)建立良好作息

導致尿床最常見的一個原因是晚上睡覺之前喝的湯水較多,所以,建議睡覺之前讓孩子上廁所排空膀胱,晚上睡前兩個小時之內要控制液體的攝入量。

(2)使用隔尿墊

市場上有很多隔尿墊出售,選擇質地好,防水性強的墊在床墊上,起到保護床墊的作用。萬一孩子尿床了,只需更換被褥,床墊保持清潔不會留下味道。

(3)尿床報警器

尿床警報器的原理是一旦感受到潮溼,它就會發出警報,把孩子吵醒然後讓他去廁所排尿,在遺尿症的兒科臨床治療中是被廣泛使用的。所以如果孩子已經到了學齡期,家長希望通過警報器來幫助孩子的話,最好是找醫生諮詢一下,看哪一種更適合自己的孩子。

(4)使用藥物

六歲以上的孩子,如果還有尿床的情況,可以適當使用相關的藥物。比如孩子聚在一起去朋友家玩耍過夜,學校組織夏令營等,孩子如果尿床的話,就會比較尷尬。但是,在使用之前要諮詢醫生的意見。

(5)緩解焦慮

研究發現一個人的焦慮抑鬱情緒和夜間尿床之間存在很強的關聯,而且認為這種關聯是雙向的。焦慮抑鬱的情緒會影響到大腦對身體一些感覺的感知, 也會影響孩子的睡眠模式以及睡眠中的代謝水平和尿液產生。所以,如果孩子生活中有因素導致了很顯著的焦慮,建議調整。

最後,願每個孩子及其家長在成長過程中,都能輕鬆跨越孩子的尿床關。

【作者介紹】

徐桂鳳:工作於美國愛荷華兒童醫院兒童發展與障礙中心,擅長兒童生長髮育諮詢及指導、兒童心理行為問題評估、諮詢及治療、家庭親子關係諮詢及指導。

  • 本文版權歸【媽咪知道】和作者所有

  •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需轉載請聯繫授權:[email protected]

【媽咪知道】母嬰健康諮詢互聯網醫療APP,三甲醫院醫生隨時問,600萬媽媽的信賴選擇。

【媽咪知道兒科診所】你身邊的私人兒科診所,提供專業、貼心的就醫體驗。

別再責怪孩子尿床了,教你如何解決,速速接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