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健開闊 大氣磅礴——書法家張天德作品鑑賞

書法 藝術 蘇軾 顏真卿 藝術苑 藝術苑 2017-10-27

雄健開闊 大氣磅礴——書法家張天德作品鑑賞

書法家張天德

藝術簡歷:

張天德,1963年7月生於陝西省大荔縣。空軍工程大學理學院社科部政委,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任陝西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陝西開明書畫院副院長、陝西省教育書法研究會副祕書長、陝西省慈善書畫研究會理事、陝西省書法家協會硬筆藝術委員會副主任、陝西廣電網絡傳媒集團書畫協會名譽主席。

作品入選“首屆中國書法藝術節”等大型展覽;在中國美術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以及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澳門等地展出;作品和藝術成就入選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中心編輯的《影響中國的100位藝術家》《永恆的豐碑》,入編《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華人物辭海·當代文化卷》《中國當代藝術名家》《藍天翰墨大觀》等大型典籍,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書法報》《書法導報》《文化藝術報》《名家書畫報》《中國鋼筆書法》《2016“兩會”特刊——決勝開局》等報刊專題介紹;中國郵政發行2016年“中國當代書法名家——張天德”明信片;由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推薦為《環球熱點》2016年第3期封面人物;出版有《實用硬筆書法藝術》等多部教材、專著以及多種檯曆、掛曆;為《熱土軍魂》《關門弟子》等多部電視片題寫片名;藝術成就在CCTV《寫意人生》欄目專題報道。

雄健開闊 大氣磅礴——書法家張天德作品鑑賞

入古出新 跌宕風流

——張天德書法品鑑

董維東

中國的書法藝術,從獸蹄鳥跡的象形文字,發展到今天的真草隸篆等各種書體,已經形成了一種特有的藝術規律。在書法傳統藝術寶庫中,前人留下了大量的財富。凡學習書法,總以臨帖入古為第一步驟。前人說:“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得。”又說:“張帖於壁間,朝夕諦觀,思其用筆之理。”可見,臨摹古人法書,是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

雄健開闊 大氣磅礴——書法家張天德作品鑑賞

當然,隨著時代的變遷,學習書法的形式也有所變化。近代以來,人事日繁而書跡日簡,特別是鋼筆等硬筆工具以其書寫便利等優勢,在日常生活中逐漸代替了毛筆而被廣泛使用。

雄健開闊 大氣磅礴——書法家張天德作品鑑賞

軍旅書法家張天德,從青少年時代起,先學習硬筆書法,繼而上溯傳統筆墨,這也是許多現代書家都曾有過的經歷。張天德之所以能走出自己的學書之路,更在於他能師法古人,取法乎上。蘇軾曾說:書法備於正書。正書(即真書、楷書)是書法的基礎,未能正書而放言行草,只能為世人所譏。張天德學習書法,以誠對書,以平實之心潛心習楷,尤其對王羲之的《樂毅論》、顏真卿的《多寶塔》以及鍾紹京的《靈飛經》等法帖情有獨鍾,後又對《蘭亭序》、《聖教序》、《蜀素貼》、《苕溪詩卷》等法帖用功尤深。二十餘載,不捨不棄,為書藝之飛躍,打下了堅實基礎。其楷書點畫精到,體態端莊,質地堅麗,風格俊朗。觀其書作,盡顯穩健誠實之德,而無輕躁淺滑之意,故而步入書家殿堂,水到渠成。

雄健開闊 大氣磅礴——書法家張天德作品鑑賞

雄健開闊 大氣磅礴——書法家張天德作品鑑賞

古人云:書者抒也,意思是書法是內心情感的抒發。書出於手而始於心,手心相隨,情必相伴,故書為情物。以情作書,是為抒也。張天德處事率真、熱情豪放,所以他的行書雖蒙生於楷法,但更多借鑑米芾八面出鋒的筆法,點畫飛動,身姿婀娜,行筆果決,欹側勁健,顯出豪邁恣肆之意,富有筋骨雄毅的藝術美感。

雄健開闊 大氣磅礴——書法家張天德作品鑑賞

據傳,有一次蘇軾和黃庭堅論書時,蘇認為黃字如“死蛇掛樹”,黃庭堅則說,蘇軾的書法雖不敢妄加評論,但有時太扁,像“壓扁的蛤蟆”。蘇黃二人相互指責,其實也恰恰說明他們書法自成面目所追求的特點。張天德的書法,也在追求自己更加“險絕超逸”的面目。他用筆更突出跌宕起伏的變化,字與字之間呼應連貫,自有一種綿綿不絕的氣勢和天然質樸的神采意蘊。

雄健開闊 大氣磅礴——書法家張天德作品鑑賞

值得一提的是,張天德書法的出新有入古的基礎,較少沾染以黑為渾厚,以亂為多變,以怪誕為奇險,以劍拔弩張為雄強豪放的時弊,這無疑得益於他長期立身高校,注重自身文化修養的深厚積澱。陸游教子作詩,說過“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這句至理名言。鑑之於書法,只有不斷加強藝術修養,才能創作出耐人尋味、給人美感的藝術作品,而這也正是品讀張天德書法作品留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雄健開闊 大氣磅礴——書法家張天德作品鑑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