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紀80年代以來,馮兆華為近百部香港電影題寫片名。

《倩女幽魂》、《阿飛正傳》、《一代宗師》……他所題寫的電影片名耳熟能詳。今年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的《無雙》,片名書法亦出自他手。

他合作過的導演包括王家衛、杜琪峰、徐克、洪金寶等。香港迴歸後,他與內地導演合作也越來越多,最近合作的項目包括張藝謀的新片。

他表示,他的工作就像醫生,需要對症下藥,根據不同劇情需要、電影風格來創造字體。在他的回憶中,王家衛追求極致,“《2046》拍攝時,我去幫他寫字,待了一個多星期……他對一些字體的要求很多。”

8年前,馮兆華開設書法課,現在他的學生有400多人。

“中國書法承載的文化內涵是最重的。”2019年6月以來,71歲的馮兆華看到自己書法班上,有些年輕人時常缺課。他表示,內地跟香港青年的溝通應該更多,溝通、交流是化解誤解的契機。

"

上世紀80年代以來,馮兆華為近百部香港電影題寫片名。

《倩女幽魂》、《阿飛正傳》、《一代宗師》……他所題寫的電影片名耳熟能詳。今年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的《無雙》,片名書法亦出自他手。

他合作過的導演包括王家衛、杜琪峰、徐克、洪金寶等。香港迴歸後,他與內地導演合作也越來越多,最近合作的項目包括張藝謀的新片。

他表示,他的工作就像醫生,需要對症下藥,根據不同劇情需要、電影風格來創造字體。在他的回憶中,王家衛追求極致,“《2046》拍攝時,我去幫他寫字,待了一個多星期……他對一些字體的要求很多。”

8年前,馮兆華開設書法課,現在他的學生有400多人。

“中國書法承載的文化內涵是最重的。”2019年6月以來,71歲的馮兆華看到自己書法班上,有些年輕人時常缺課。他表示,內地跟香港青年的溝通應該更多,溝通、交流是化解誤解的契機。

“港產片御用書法家”馮兆華:香港年輕人應該學習書法

9月12日,馮兆華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 新京報特派香港報道組 攝

在砵蘭街買下檔口寫字

新京報:你是哪年來的香港?為什麼會專注書法?

馮兆華:1979年,我從廣東順德到的香港,當時31歲,不懂英文,只能跟大家一起打工,工資30塊錢一天。

寫書法是我從小的愛好,平時沒事就寫寫。小時候只有一支筆,姐姐她們用完給我,我就用廢棄的報紙鋪開寫字。來香港後,看到很多外國遊客對中國書法感興趣,我覺得這是個契機,可以賺些外快,於是就開始幫人寫字了。

1980年,香港要組織一個書法比賽,很多朋友慫恿我去參加,我當時覺得自己很不入流,但最後拿到全港青年學藝比賽公開組的優異獎,這成為了我人生的轉折點。

新京報:為何說這次獲獎是你人生的轉折點?

馮兆華:獲獎後,很多人通過傳呼機呼我去給他們寫字,對聯、店鋪招牌之類的,機會就這樣來了。當時我還有自己的工作,禮拜天去做這些事。

後來客人給太多機會給我,我應付不來了,就把工作辭掉。在朋友介紹下,花了2800港元買下了位於旺角砵蘭街的一個檔口,專營寫字生意,口碑傳開後,單子一個接一個來。

新京報:書法從愛好變成謀生手段,會不會覺得藝術變味了?

馮兆華:我覺得要去理解商業性和藝術性的衝突問題,我現在仍然很喜歡寫字,依然是我的愛好。工作之餘,我仍然會寫自己想寫的東西。

“王家衛對字體要求多,追求極致”

新京報:你為電影題寫片名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馮兆華:上世紀80年代早期,很多演員會來旺角一帶體驗生活,學習模仿。得此機會,我認識很多影視方面的人。但一開始人家不是讓我寫片名的,是從片場的道具開始,電影裡會有些武館之類的,需要寫招牌名。

最開始,這些道具運到我的店鋪來寫,後來因為佔地太大,我的檔口小,就邀請我去片場寫。後來人家就邀請我為電影題寫片名。當時沒有數碼製作,都是膠片,片名、字幕都需要人工手寫添加。印象中,第一部我題寫的片名是劉德華1989年主演的電影《愛人同志》。

新京報:你曾題寫過王家衛的《2046》片名,你還記得當時合作的情景嗎?

馮兆華:《2046》是在澳門拍攝的,當時我停下店鋪的工作,去片場寫字,待了一個多星期。王家衛導演對字體的要求很多,也追求極致,後來我也為他導演的《一代宗師》寫了片名,有過多次合作。

新京報:合作這麼多導演,有沒有印象很深的?

馮兆華:這些年,我跟徐克、王家衛導演合作的次數很多。

其實,每位導演的要求都很高,只不過是他們性格不同,合作、磨合方式有所區別,包括杜琪峰,他們都是很認真的人。一般我都會給他們的片名寫三套。

我覺得這個工作就像醫生,需要對症下藥,根據不同劇情需要、電影風格來創造字體,片名應該是什麼樣的風格,別人看了會有什麼感受,這是個藝術活兒。比如我給恐怖片寫片名,你必須要寫到恐怖的感覺,但也不能太恐怖讓人家不敢看,“剛剛好”這種感覺很重要。

新京報:你跟內地導演合作也很多嗎?

馮兆華:1997年香港迴歸後,我們與內地聯繫更緊密。第一位合作的導演我都記不得了,時間太久。最近合作的導演是張藝謀,他有部新片,片名不太方便講出來。

"

上世紀80年代以來,馮兆華為近百部香港電影題寫片名。

《倩女幽魂》、《阿飛正傳》、《一代宗師》……他所題寫的電影片名耳熟能詳。今年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的《無雙》,片名書法亦出自他手。

他合作過的導演包括王家衛、杜琪峰、徐克、洪金寶等。香港迴歸後,他與內地導演合作也越來越多,最近合作的項目包括張藝謀的新片。

他表示,他的工作就像醫生,需要對症下藥,根據不同劇情需要、電影風格來創造字體。在他的回憶中,王家衛追求極致,“《2046》拍攝時,我去幫他寫字,待了一個多星期……他對一些字體的要求很多。”

8年前,馮兆華開設書法課,現在他的學生有400多人。

“中國書法承載的文化內涵是最重的。”2019年6月以來,71歲的馮兆華看到自己書法班上,有些年輕人時常缺課。他表示,內地跟香港青年的溝通應該更多,溝通、交流是化解誤解的契機。

“港產片御用書法家”馮兆華:香港年輕人應該學習書法

9月12日,馮兆華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 新京報特派香港報道組 攝

在砵蘭街買下檔口寫字

新京報:你是哪年來的香港?為什麼會專注書法?

馮兆華:1979年,我從廣東順德到的香港,當時31歲,不懂英文,只能跟大家一起打工,工資30塊錢一天。

寫書法是我從小的愛好,平時沒事就寫寫。小時候只有一支筆,姐姐她們用完給我,我就用廢棄的報紙鋪開寫字。來香港後,看到很多外國遊客對中國書法感興趣,我覺得這是個契機,可以賺些外快,於是就開始幫人寫字了。

1980年,香港要組織一個書法比賽,很多朋友慫恿我去參加,我當時覺得自己很不入流,但最後拿到全港青年學藝比賽公開組的優異獎,這成為了我人生的轉折點。

新京報:為何說這次獲獎是你人生的轉折點?

馮兆華:獲獎後,很多人通過傳呼機呼我去給他們寫字,對聯、店鋪招牌之類的,機會就這樣來了。當時我還有自己的工作,禮拜天去做這些事。

後來客人給太多機會給我,我應付不來了,就把工作辭掉。在朋友介紹下,花了2800港元買下了位於旺角砵蘭街的一個檔口,專營寫字生意,口碑傳開後,單子一個接一個來。

新京報:書法從愛好變成謀生手段,會不會覺得藝術變味了?

馮兆華:我覺得要去理解商業性和藝術性的衝突問題,我現在仍然很喜歡寫字,依然是我的愛好。工作之餘,我仍然會寫自己想寫的東西。

“王家衛對字體要求多,追求極致”

新京報:你為電影題寫片名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馮兆華:上世紀80年代早期,很多演員會來旺角一帶體驗生活,學習模仿。得此機會,我認識很多影視方面的人。但一開始人家不是讓我寫片名的,是從片場的道具開始,電影裡會有些武館之類的,需要寫招牌名。

最開始,這些道具運到我的店鋪來寫,後來因為佔地太大,我的檔口小,就邀請我去片場寫。後來人家就邀請我為電影題寫片名。當時沒有數碼製作,都是膠片,片名、字幕都需要人工手寫添加。印象中,第一部我題寫的片名是劉德華1989年主演的電影《愛人同志》。

新京報:你曾題寫過王家衛的《2046》片名,你還記得當時合作的情景嗎?

馮兆華:《2046》是在澳門拍攝的,當時我停下店鋪的工作,去片場寫字,待了一個多星期。王家衛導演對字體的要求很多,也追求極致,後來我也為他導演的《一代宗師》寫了片名,有過多次合作。

新京報:合作這麼多導演,有沒有印象很深的?

馮兆華:這些年,我跟徐克、王家衛導演合作的次數很多。

其實,每位導演的要求都很高,只不過是他們性格不同,合作、磨合方式有所區別,包括杜琪峰,他們都是很認真的人。一般我都會給他們的片名寫三套。

我覺得這個工作就像醫生,需要對症下藥,根據不同劇情需要、電影風格來創造字體,片名應該是什麼樣的風格,別人看了會有什麼感受,這是個藝術活兒。比如我給恐怖片寫片名,你必須要寫到恐怖的感覺,但也不能太恐怖讓人家不敢看,“剛剛好”這種感覺很重要。

新京報:你跟內地導演合作也很多嗎?

馮兆華:1997年香港迴歸後,我們與內地聯繫更緊密。第一位合作的導演我都記不得了,時間太久。最近合作的導演是張藝謀,他有部新片,片名不太方便講出來。

“港產片御用書法家”馮兆華:香港年輕人應該學習書法

9月12日,馮兆華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 新京報特派香港報道組 攝

“我主張年輕人應該學習書法”

新京報:你現在還帶很多學生,作書法老師。

馮兆華:書法教育的工作,是從8年前開始的。最開始就教兩個孩子,後來慢慢學生越來也多。我現在的學生有400多人,多是大學畢業的年輕人,有設計師、醫生、律師、老師等,各年齡段都有。

新京報:目前香港青少年學習書法的人多嗎?

馮兆華:學習書法的香港青年、學生並不太多,不像內地。內地有很多小孩,家長會送他去學習書法。我也有學生,會專門從內地飛來香港上課。

新京報:你覺得書法的意義是什麼呢?

馮兆華:從我個人認知角度來講,中國書法承載的文化內涵是最重的,或者說是藝術含金量最高的。有個概念需要撇清,中國書法不是中國文字。現在,文字可以被電腦取代,根據你的需要變換不同字體。電腦被髮明以後,一些沒有生命的東西都可以被取代,但書法不行。

我現在寫的信,跟我稍後寫的信,肯定是不同的,就像我的每幅作品,每個字都不一樣,部首、落筆力度都不一樣,書法寫到哪裡變到哪裡,非常靈活。

音樂會有評判,你唱出來,會知道你唱得好不好,功夫也是一樣,動作招數都有規律。但書法沒有,長、粗、寬、細都不太一樣。所以現在很多外國人會把小孩帶到中國來學習書法,它可以增加一個人的內涵和底蘊。我主張香港年輕人應該學習書法。

“溝通交流是化解誤解的契機”

新京報:你覺得現在香港青年有什麼特點?

馮兆華:香港青少年接觸國際社會的機會很多,生長、學習環境都很好,但是中國傳統文化是需要從小學習的。沒有這種基礎,談何理解呢?所以,內地跟香港青年的溝通應該更多,溝通、交流是化解誤解的契機,多多相互瞭解。

新京報:你如何看待最近香港出現的暴力事件。

馮兆華:這件事首當其衝的傷害,就是衝擊了香港旅遊業。上週六(9月7日),有暴徒破壞港鐵油麻地站,我當時在現場,看著他們打碎站內玻璃,看到這個場景,真的很心痛。

對我的影響也有,一些學生這一個月很少來上課了。不過,只要有學生來,我都會用心去教。

新京報:在授課時,你們會談論當下的事情嗎?

馮兆華:其實不只是我,周圍很少有人會當面聊這些,包括夫妻間、父母與孩子間,都會盡量避免,因為意見分歧是很容易翻臉的。

我的學生全部都是年輕人,80後為主,而且是有一定文化水平。他們大學畢業,也會參與到街頭運動當中,雖然平時大家不會當面談論,但是各自立場,你能感覺得到。

新京報:你希望香港未來的走向是怎樣的?

馮兆華:肯定是希望香港現在的風波能儘快平息下來,年輕人面臨的現實問題也一定要解決。

新京報特派香港報道組

編輯郭琛 校對 劉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