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州張氏《逵公家史春秋》

張逵公家史春秋

族旺寬賢德 家和萬世興

樹木千枝,遮天蔽日,大棵樹到底有多大?

萬里江河,奔流滾湧,有誰知道那滴滴清泉的源頭在哪裡?

自軒轅黃帝之孫揮公引弓賜姓至今,我祖同根,支蔓天下,有誰瞭解先祖之淵源?

我國早在先秦時期,皇宗貴族為了宗族清純,就用族譜也稱(家乘、玉牒、譜牒),來理順家族分支世系。隋唐五代以後,整修宗譜之風,由皇宗貴族盛傳於民間。宋朝開始各大家族廣泛使用詩句,來規範族域世系輩分。

為弘揚家族文化,敬祖睦族,需隔三五十載,族譜予以修繕。若不修族譜,恐後分遷移居,祖孫叔侄相見不知,兄弟姊妹遇視途人。

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逵公十世孫——培軒字· 小軒、逵公十一世孫——家聲字· 子揚編撰的族譜基礎上。啟動續修《壽州逵公張氏宗譜》支族譜。

參照宗譜,引文綜述。漫話逵公家史,謹以饗本族人、族親、族友及讀者。

一:逵公入駐壽州

逵公按譜中世系稱謂,惠明是我們存字輩的鼻祖,惠明乃逵公的曾孫,所以我們存字輩對逵公還有一個美麗的稱呼——鼻祖曾祖父。

族譜記載先祖逵公字· 定軒,於明末萬曆二年以仕官衛民,調衛於壽州(協助政府工作)。話說萬曆二年(1574年),當年並非風調雨順,四季平和。

有文史資料記載:“萬曆二年秋,山西應州、朔州、山陰、馬邑、大同等縣及安東、中屯、陰和、高山等上報災情。南直隸高郵州以東兩淮所轄呂四等大旱之後,又發生狂風暴雨,廬舍傾圮萬餘區,溺死居民一千六百餘人,家畜死無數,倉庫鹽場漂盪無存,饑饉無食。徐州、揚州等大雨成災,海嘯河溢”。

由此可見,長江淮河流域大面積水災氾濫,壽州緊鄰淮河,更是難以倖免。同年八月二十八、二十九日皇帝下詔減免山西及淮、揚等處田租,賑濟災民,年景十分惡劣。大批災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均由官方及民間組織,舉家紛紛遷往平原及丘嶺地區。

那時壽州南部的保義集,除零星的本地人外,已被明初外來遷移戶,比如洪氏、張氏(百忍堂)、夏氏、黃氏、王氏、畢氏和戴氏開墾了一百多年。土地只剩下部分旱地,低窪草湖等,野草叢生的荒地沒有開墾。而保義集(俗稱晒網灘,比壽縣城北的四頂山還高三尺三)四周低窪不怕水災,東臨瓦埠湖,不懼旱災。

為輔助政府工作,逵公常往返於城鄉,數月後勘定了這個優於故土的晒網灘。由於這裡的地理位置優越,確實是耕種的好地方,將來必成富庶良田——魚米之鄉。逵公在此落戶的想法油然而生... ...

於是,逵公棄職成民。夫妻興致勃勃地在位於保義東約三公里的地方(東經E116°46分12.20″,北緯N32°14分44.84″),找到了一片土地。就此搭建一個小茅草屋,築路開始造田。不久在茅草屋前後植滿青柳,周邊開挖圩溝。

數年後,逵公為這所茅草屋正名——張家小圩(現保義鎮東樓村村部南側)。

族譜序文:吾遷壽始祖逵公字定軒,為明紀萬曆二年調衛,是衛民。

二:逵公安享晒網灘

逵公夫妻先後育有三子,大鵬、大遠和大舉。

夫妻惜地如金,披星戴月,從春種到秋收,不辭勞苦地耕耘著自己開墾的土地。雖然生產力原始十分薄弱,但是,人勤地不懶。每當夕陽西下,逵公夫婦總是會露出欣慰的笑容,因為這片土地終於給了他們衣食寢安。

在萬曆十七年(1589年)也就是逵公定居的第十五年頭,晒網灘相繼發生不可逆轉的災難年份。

據六安志記載: 萬曆十七年,壽州春秋不雨,井泉枯、草木萎、升米值百錢,人相食、餓殍遍野。可以想象,那樣的生活真讓人不寒而慄,無米之炊極為普遍。

族譜中大鵬與大舉音訊消失,很有可能與這個時段有關。

歲月如梭,斗轉星移。大約在十七世紀初時候,張家小圩周邊的土地已初步適宜耕種。此時的逵公年事已高,後因積勞成疾,不久謝世。大遠在家南一公里處(東經E116°46分21.22秒,北緯N32°14分26.13秒)為父親選擇了一塚墓地。

墓地南北分別有兩條至西向東的曲徑小溪,常年溪水涓涓。這裡東方日出隱約可見瓦埠湖面,時而碧波浩渺,時而風平如鏡。四周村莊炊煙裊裊,樹木蔥蘢,農田環繞。

我們的鼻祖曾祖父——逵公就此長眠於自己的土地上,千古庇佑著自己子孫後代。

三:逵公之子大遠與災難抗爭

後來的變化讓大遠的子孫們始料未及,家族歷經無數次兵荒馬亂,依舊躲不過頻發的自然災害,瘟疫連綿。

晒網灘焉連心草,

一葉青萍一葉凋。

春夏無雨河生煙,

秋冬斷糧童鬧天。

大遠生桂若,桂若生惠明,惠明生麟貴,麟貴生憲章。

大遠至憲章五代人,在這個極為封建社會裡,度過了一個多世紀,幾經戰亂加之盜匪猖獗,躲不完的病魔與饑荒,歷經千難萬苦,家族人丁發展十分緩慢。只有大遠及其子孫們繼續留守在這片貧瘠的晒網灘上繁衍生息。

四:烈祖典公修建祠堂

到了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逵公七世孫——烈祖典公時已風華正茂,憨厚淳樸。乃保義鎮五大戶之一常氏之胥。烈祖典公夫妻先後育有三子,分別是天祖父崇高、崇義和崇山。

張家小圩距保義集西行偏南有條曲徑的小大路,晴天可供獨輪車、牛車通行,這是烈祖典公趕集的必經之路。

歷年保義集農曆二月二日廟會都會如期舉行,五戶庵前五大戶(張、常、夏、洪、黃)老老少少,紅男綠女紛紛前來祭祀。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舞龍觀燈,熱鬧非凡。為祈求當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些大戶人家群族雲集,虔誠祭拜,互相鼓勵,族睦贏和的精神深深地觸動了烈祖典公。

又過了幾多春秋,逵公九世孫——高祖父兆合、兆祥、兆魁、兆貞、兆端兄弟五位相繼來到人間。為了提升家族地位,典公不停地將自己列祖相傳的家史家訓等信息,不斷地灌輸與子孫。

烈祖典公極力結族親邦,集族力量,整理族譜,籌建祠堂理想孕育而生。

年逾古稀的烈祖典公,早已看好距家西南方向兩公里的地方,東經E116°44分28.35秒,北緯N32°14分8.73秒風水宜人,四方大利。便買下了這塊土地,用於修建逵公張氏祠堂。

經過幾番籌劃,兩年後一座磚木結構的祠堂便大功告成。家譜蠟臺香爐牌位,一一陳列擺放整齊,所有的設施一應俱全。

家族經過烈祖典公的精心整合後,大大的加強了幾代人的凝聚力。

此時的張家小圩人多地少早已顯現,向外拓展耕地已時不待旦。因此,五位高祖由張家小圩分別向梳頭郢、大門東、汪莊和安豐塘東各守一方。

我高祖母洪張氏孃家在保義西南方大約3公里(洪家牌坊),已有六七十畝陪嫁土地。高祖兆貞又以契約形式,寫下的一百多畝旱地加爛泥衝。在今金祠村張家大莊(百度地圖誤注楚郢村)自然組(北緯N32°12分42.88秒東經E116°42分26.50秒)。從此,高祖兆貞是第一個離開張家小圩,在張家大莊生根開花結果。

五位高祖合力調整土地資源,擴大耕地面積。其重要的經濟來源,多半來自耕種、紡織等,徹底的改變了整個家族世代平庸的生活環境。使得家族正步走向富強。

五:家族典範十六位曾祖父

縱觀宗譜的世系演變,家族人口分佈。十六位培字輩曾祖父出生時間大約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那個時期大清帝國一樣多災多難。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國內局勢動盪,封建社會矛盾尖銳複雜,百姓生活依舊苦難重重。

然而,我們不難發現十六位曾祖父當年留下的富庶良田,美麗的村莊,林木溝渠錯落有致,崗衝梯田隨形即彎,井井有條,全然獨具匠心。至今還風貌無限,惠及後代。

張家大莊高祖兆貞帶領六位兒子,合開油坊近半個世紀。嫁接各類果樹,杏、桃、梨、柿、棗植滿莊園(直到二十世紀末,還有十幾棵老梨樹,至今果實依然掛滿枝頭),其各類果樹品種,至今仍是個謎,實屬壽州境內罕見。

然誠雲瑤 高天月,

友富宏勤 儉辛耕。

升軒秀林 輝錦繡,

元長璐謨 世示燈。

浩蕩乾坤雲追月,風骨崢嶸綻芳菲。心齊是力量的源泉,合謀乃智慧的搖籃。十六位曾祖父僅靠勤勞的雙手,肩挑背扛。開豐衣足食,創家業興旺,得家庭富裕,育後人積極向上,贏家族不斷強大。努力實現自己的美好願景,將整個家族再度推至鼎盛時期。

六:兩代驕子培軒、家聲

曾祖培軒簡歷:上海復旦大學學歷,生卒、學屆不詳。職務:教師兼律師。

民國時期,他一邊教書,一邊幫窮人打官司。因為那個時代文盲多,法律意識淡薄,窮人打不起,也很難打贏官司。

傳說曾祖培軒看不慣鄉間欺凌窮人的地主、小富豪,常常免費代理窮人走進縣衙。每當在法庭上看到那些倚仗權勢的惡棍,時有情緒激動,淚眼縱橫,瑟瑟發抖。便向法庭憤恨陳詞,逐條駁回那些無理荒謬的理由,基本都能勝訴。

曾祖父們論文化暫且不清楚,論智慧相當精明,幹勁十足,兄弟十六位都是精兵強將。他們不僅僅能夠規劃莊園藍圖,且悉通官府,在大事件上做的有模有樣。話說逵公十一世孫家聲,天資聰明,二十世紀初壽州以南三面官之一,與常恆芳、柏文蔚皆為建國創始人。

祖父家聲簡介:十九世紀末,幼年被清政府推薦送日本留學,在日本因品學優異,又送往法國、 德國 、美國、 英國等國繼續深造。學習西方政治、工業、科學領域等等尖端技術。於二十世紀初學成回國。

祖父家聲帶著一顆精忠報國之心,回國後時常穿梭在省城府縣政府,創建同盟會同學會,支持倡導辛亥革命運動。

傳說受孫中山部下的委託,曾經與袁世凱同宿一晚,其意動員一起加入辛亥革命。祖父家聲當年有多個省府官位聘職,一直未能如願,故壽州志裡也沒有詳情記載。

聽長輩說過不完整的留洋生趣事(“留洋生”是那個時代壽州方言),今後用無限長的鐵絲兩端,接上一個像“彈綿花的弓錘”一樣的東西,就能互相說話等,曾經被家裡的兄弟們“譏笑”。他極力借鑑西方的生活方式,要求家組成員儘快解放舊思想,積極捍衛男女權利一定要平等。還要求家族男性立即剃掉辮子,號令家族出生女孩與男孩一樣正確取名,不許再裹腳,她們將來都要與男同志一樣,下地參與多項田間勞動作業等等。

沒有雄厚的實力,能在清朝不足千名的留學生中,贏得一個名額,並且留學六國。可想而知當年十六位高祖,在保義鎮上確實影響非凡,不可低估。

七:培軒、家聲續修壽州逵公張氏支譜

在公元一九二三年年底的一個家族酒會上,由高祖培軒提議續修家譜,得到了所有家族成員的一致贊同。因此,十六位兄弟合議,由高祖培軒、祖父家聲負責編撰修譜之事,緊接著開始籌劃修譜各項工作。

於是,培軒、家聲叔侄倆備足盤纏,選在民國十三年(1924)的春天,踏上了千里溯宗的征途。他們分別走訪了江蘇常州、金壇 、安徽鳳陽等地。得到各方宗親的大力支持,列清了京江南渡一世主定公、二世主慶安、三世主祖元珪,以及元珪治好了宋高宗趙構唯一的皇太子“蝦蟆疳疾”病,得到宋高宗高度讚賞。並賜予金蛤蟆獎一尊、絲絹、老酒等禮品數件。並加封御醫御鑑等職。

族普中承續1845年秉和公與樂樵公編寫的族譜,其中六公(淳公、仁公、僎公、伸公、漢公和淪公)居住地分佈。六公與遠祖麟貴平輩(逵公五世),。各系分支分別在安徽鳳陽,江蘇常州、金壇等地定居概況,在族譜裡一一羅列,詳盡載入族譜。

歷經四年收集整理,手工抄寫大量的有關張氏族譜資料,成功地完成了族譜編寫工作,他們叔侄倆在崇兆、培、家、典、如六世還沒有續完的基礎上,從家字輩重新續出《逵公四十世》。這四十世平仄對仗押韻,吟誦流暢,字寓致精,萬載閃光。

家守存仁義

祥國慶明良

詩禮光前法

儉勤裕後方

公朝多雨露

民業永安康

祖德千年盛

宗功萬載長

八:先鋒大莊興衰

自從高祖兆貞定居張家大莊以後,老六房一直如魚得水,年年六畜興旺,歲歲五穀豐登。於十九世紀九十年代,由六位曾祖父兄弟六位(培秀、培林、培元、培長、培璐、培謨)合開榨油作坊,最後又添置一臺喜轎,對外營業。

油磨坊各項工作由曾祖父們各負其責,石碾日夜嗡嗡作響,油味順風十里飄香。幾臺織布機由祖奶奶掌管,紡紗織布,幾代人忙的不也樂乎。喜轎不時地穿梭在鄉間營生,實現多種經營。四十多年家族企業,生意興隆,財源滾滾。

當歲月劃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時候,歷經幾代人的心血,打造出的企業,因多種原因而關閉,只剩一抬喜轎,時而還在鄉間繼續運作。後來由於多年抗戰,國民黨兵源緊缺,整個家族被“壯丁”不斷地侵擾。使得一部分祖輩,父輩投親靠友四處離家避難。從而,逐步解散了曾祖父創下的所有家業。由於社會局勢動盪,從而導致家族再次衰敗。

數代積澱的兩位家族巨星(培軒、家聲),先後身患重疾,因醫療條件落後無法醫治,叔侄倆相繼隕落。

九:銘記抗美援朝烈士守香

逵公十二世孫——守香(生於1936.6--卒於1954),於1951年3月響應政府號召,16歲替換哥哥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編制在50軍148師,在朝參加過抗擊美軍第一、二、三、四次戰役。在第三次戰役中一舉解放漢城,其中著名的高陽戰鬥,全殲英國重型坦克營。在第四次戰役漢江50晝夜狙擊戰中,浴血混戰,無數次躲過敵人的炮火。後因年齡過輕體力不支,轉到後勤部門協助前方繼續作戰。1954年跟隨車押運軍需用品,途中因搬運貨物,不幸被車碰撞犧牲。為國捐軀時年僅十九歲。一九五五年,戰友含淚將英雄的遺物,數枚軍功章帶回家鄉,移交給他的父母,至今還珍藏在家中。

十:逵公家族初見曙光

德水迤千年,

厚道闊萬丈。

勤耕納日月,

金誠立滄桑。

逵公十二世孫——玉典(培軒之孫),於一九五六年響應毛主席“時刻準備打仗”的號召,當年一月應徵入伍,為安徽宿縣3807部隊戰士,一九五七年升職為南京軍區防化團班長。後來參加貴州《大三線》建設,在中國人民解放軍3336工程籌建處,2394工程籌建處等單位,分別擔任祕書、科長。一九八六年任總後勤部第八職工醫院副院長,一九八八年任總後勤部信陽軍需倉庫主任、經濟師,一九九七年報經總後勤部批准,安置到廣東珠海光榮退休。

入伍四十多年來,盡職盡責,勤懇紮實地為部隊服務。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人民軍隊,獻給了繁重的後勤建設。

現在已是祖孫四代,本人在珠海頤養天年。

逵公十三世孫——純厚生於1944年。四歲成孤兒,飢寒交迫,少小時度日如年。

七歲入校讀書,因品學兼優,獲甲等助學金。曾任學習委員、班長。安徽大學數學系畢業,在中學執教十餘年。壽縣經委三年,任科長。在淮南市委打經辦,市紀委工作20年。縣級公務員,高級經濟師。

妻洪紹珍合工大畢業。家中八位大學生,其中兩博士,其中逵公十四世孫女——立立,同濟大學博士,現職國家稅務官員。

逵公十三世孫——純昌生於1955年,五歲喪父,由母親撫養成人。幼年家貧,九歲始得入學,在校品學兼優。1974年入伍當兵,歷任班長、排長、指導員、團政治處股長、副主任等職。1995年轉業至山東泰安中級人民法院工作,高級法官。

妻子王盛菊,高中校友。育有一子,逵公十四世孫——鬆,法學博士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十一:簡話九十年(1928年——2018年)

族譜從戊辰年到戊戌年,整整九十個春秋。然而,這九十個春秋社會動盪,很不平凡。筆者將這九十年劃分為三個三十年,三個階段。

前三十年,從打土豪分田地,抗戰加內戰,直到解放。家族已被社會動盪整的四分五裂,七零八落。

中間三十年,新中國的農業剛剛走出薄弱的經濟環境,又遇上浮誇風、四清、大躍進和十年動亂。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整個家族老老少少,才從饑荒的魔圈中漸漸甦醒。

幾十年來,散落他鄉的族親,雖枝葉繁茂,但猶如浮萍,飄蕩不知根。時值計劃經濟盛行,吃飯穿衣都要用糧票、布票,食肉需肉票。深受經濟貧困、大集體制約,人口幾乎不能流動。正如祖孫叔侄不相識,兄弟姊妹遇視途人,形成多代生疏不相往來。

後三十年,由於十一屆三中全會將社會徹底變,改變了“大鍋飯”體制,農業實行土地責任制。由計劃經濟轉為市場經濟,結束了世世代代牲畜耕地,結束肩挑背扛的勞動模式,初步實現了農業機械化耕作。住房環境也有較大改變,扒掉土坯房,基本住上磚瓦結構的及兩層樓房,村村修通水泥路。扔掉煤油燈,用上交流電,家用電器從無到有,且逐步更新,應有盡有。

家族大批青壯年走出農村,進入各大城市謀生。由務工到經商,資產房產遍及長三角。文化由過去的文盲半文盲,現普及提高到初、高中以上文化水平。大學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共有百位之多,各行各業大小老闆不計其數。跨世紀將終止了千古原始的一切生產力及生活模式,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改變了世世代代先祖未曾享有過的新變化、新生活。各行各業在新的高科技條件下,取得飛速發展。

參天大樹必有其根,萬里江河必有其源。逵公定居壽州444年,家族人才輩出,舉不勝舉,施善積德,血流良道,骨纏忠誠。敦行求致遠,吃虧當授福。劫劫築長存,生生永不息。晒網灘這片熱土上,浸透了我們十六代人(至祥字輩)辛勞與汗水。

我族心得:秉族旺則厚德,持家和乃萬事興!

家史根據一九二八年曾祖父培軒、祖父家聲撰寫的族譜,三頁譜序、譜文及我高祖兆貞世系一頁,共四頁殘譜為據。筆者參閱大量史料,結合縣誌,分社會時段不贅虛構,真實敘述,同步配文。十六代人歷經數代帝王執政,漣漪波折較多,興衰起伏較大。因文化於限,難免遺漏、偏述等不當之處,煩請族人、族友、讀者多多海涵。

為完善逵公家史,今後凡是發現逵公家史遺漏的史料,能夠補充或者推翻上述部分章節,後生有權對自己的家史予以續寫或糾正。

逵公十三世孫——張新純 戊戌年十二月於江蘇常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