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喬達摩·悉達多的請舉手!

釋迦牟尼 菩提達摩 雞湯 佛學 南瞻部道場 2017-07-16

知道喬達摩·悉達多的請舉手!

喬達摩·悉達多

佛學以精微廣大聞於世。其成立因緣,自漢迄宋累有譯本。事蹟互有出入,要節尚稱符契。譯文詳略不一,類涉奧衍,未便初學。爰薈萃精意,表以顯易之詞。智者或有取焉。

民國三十一年釋尊誕日,著者志

——馮達庵

一、發端篇

知道喬達摩·悉達多的請舉手!

雲岡石窟佛雕像

“佛”為梵語Buddha的譯音。本作“佛陀”。因避繁趨簡,於是省略“陀”字。如果論其意義,深奧之極,難以詳細開展;舉要言之,就是已經證得大覺之人。佛學,就是參究大覺真理,依法求實證的學問。

佛學自古有之。不論是興盛還是衰落,都依賴當時的時勢。三千年前固然曾經中斷,僅僅留存名目在“外道”書中。此後印度有悉達太子出世,於是就重新發明佛學。所以說到起源,應該算作從這時開始。

知道喬達摩·悉達多的請舉手!

悉達太子生於印度迦毗羅國,父王名為白淨,母后名為摩耶,本來屬於釋迦族。太子誕生之時出現很多祥瑞,所以名為悉達。當時距今大約已2969年了。白淨王珍愛太子勝過任何國寶。所提供的物質享受極其珍貴。而太子的容貌、德性、智力確實出類拔萃,世上沒有能比得上的。太子十二歲的時候,對於世間學問、技藝都已經通曉。他優遊終日,悅目賞心,卻從來沒有遇到悲傷的事。

有一天,太子隨父王郊外遊覽觀光。烈日之下,見有人驅牛墾田,身體裸露,十分羸瘦,氣喘汗流。牛的動作如果慢了,就會受到鞭撻;牛的脖子上束著軛,皮膚破了血流出來。人和牛都很累,飢渴不堪。

犁具鋒刃所過之處,隨時都能看到被割傷的蟲子。飛鳥發現了,很快就過來吃掉了。太子非常憐憫地說:“眾生苦惱,以前只是聽說,原來就是諸如這般慘烈呀!有解救之道嗎?”因此避入閻浮樹下,端坐思維。

這就是太子探究佛學的動機。最後能發揮光大,則是因為成年以後的種種感觸促成。

二、業感篇

知道喬達摩·悉達多的請舉手!

白淨王在太子初生之時,曾經召集很多善於看面相的人觀太子相貌,大家都說:“這個孩子福德智慧無人能比。如果繼承王位,一定作轉輪王,統轄四海;如果出家學道,定成大覺王,普度眾生。”

白淨王大喜,但是他期待太子成為轉輪王,自己隨之成為太上轉輪王,一點都不願太子出家學道。自從郊外遊覽歸來,白淨王察覺太子有了修道的氣息,心裡很鬱悶。

於是白淨王就為太子廣造宮殿,巧設園林;其中點綴裝飾,都是人間最美麗最珍貴的。衣服之華麗,飲食之精緻,僮僕之眾多,侍奉之周到,就不必說了。

太子十七歲的時候,就娶了王妃。正妃耶輸陀羅、第二妃摩奴陀羅、第三妃瞿多尼,分別居住三宮,各領綵女無數,日夜歌舞。白淨王一定要使太子迷於聲色犬馬,無暇思維眾生苦惱之事。

有一天,諸綵女忽然唱出歌聲:城外園林,景緻宜人,遊之耳目一新。

太子聽到歌聲,就動了遊覽的興致。第一次是出東門,見一人手扶竹杖,匍匐而行。仔細一看,這個人彎著背,低著頭,皮膚又皺又黑,牙齒也掉了很多,頭髮鬍子都白了,瘦骨嶙峋,氣喘吁吁,全身顫巍巍的,一會兒咳出痰,一會兒流出淚。太子驚訝居然有如此醜陋的人,又憐憫這個人的老邁,就問侍從說:“這是誰啊?衰老成這樣?”侍從回答說:“這是老人,到處都有。殿下天天在宮裡,當然沒有見到過。”

太子問:“老是因為什麼引起的呢?”侍從回答說:“凡人生下來,都是從嬰兒長成兒童,又從壯年變成老年,這是必然的趨勢,沒有人能避免。”太子驚問:“不久之後我也會像老人這樣困頓老邁啊!有沒有解決的辦法呢?我回去一定好好思考。”於是就返回宮裡。

國王聽說了這個事情,就更擔心太子出家學道,於是就增加了許多物質享受給太子,期待他不再發心求道。

過了不多久,太子又出南門遊覽,途中遇到一人,骨瘦如柴,肚子大的像鍋。面色痿黃,喘氣微弱。身子戰慄,不能起身,口中哀嚎不止。太子看到之後又是大吃一驚。侍從對他說:“這是病苦。飲食不謹慎,不控制慾望,起居沒有規律,也不知道調養身體,這都是致病的原因。再加上風雨侵蝕,飢寒交迫以及種種意外,人的病態很多。病一旦來了,就是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也不能請人代受,這也無法避免。”太子說:“如果我也不能避免,那該如何是好?”於是太子就返回宮裡,思考解脫的道路。

這樣好幾次出遊,國王越來越擔憂。覺得太子太悲觀,不是物質享受所能迷住的。就選擇了一名優秀的婆羅門弟子,名字叫做優陀夷,伴隨太子左右。隨時寬慰太子。並且教宮女們迷惑糾纏太子。

沒過多久,太子又外出遊覽,這次從西門出,又遇到一件從未見過的事情。 一個人躺在床上,身上穿著彩色衣服,被各種花圍繞,四個人抬著床,眾人簇擁相送,有的披頭散髮,有的捶胸頓足,都哭泣悲哀,淚如雨下。太子十分感傷,但不知道原因。就問隨從:“躺著的人是誰?送行的人為何這麼酸楚?” 侍從回答說:“這就是死屍啊。人的壽命終結了,神識遠去了,遺體雖然在,但是什麼都不知道了。平時的親戚朋友,不管如何恩愛,這時都要捨棄。一生積累的財產,隨便你怎麼珍愛,都要割捨放棄。這就是送行人悲傷的原因啊。”太子說:“所有人都會死嗎?有沒有不死的人呢?”侍從告訴他,沒有不死的人。

太子非常感慨,說道:“我好害怕,不如回去吧。”太子感覺到光陰如流水,人不久也會死去;而慢慢悠悠享受世間的歡樂,也不過就是盆子裡面游水而戲的魚而已。

太子回宮之後思考這個道理,認為眾生之所以老,之所以病,之所以死,就是因為有生。生從哪裡來呢?這件事需要仔細研究,如果能夠徹底明白這件事情,所有的痛苦都有避免的辦法。於是太子終日端坐,對一切娛樂享受都沒有興趣了。諸妃子也非常擔憂,就暗中告訴了國王。國王非常恐懼,就派很多人去勸太子。又想到東西南門,民眾複雜,每次都讓太子悲傷;而城北地處幽靜,於是就重新翻修了園林,更加富麗堂皇,預備太子游覽,並且命令衛兵提前戒嚴道路。一切老人,病人,死人,都不允許接近。

此後太子騎馬城北出遊,在園中休息,還是端坐在樹下思考問題。突然見到一個人,身披法服,手持法器,右手持錫杖左手持缽盂,安詳而來。

太子就問:您是什麼人呢?

對方回答說:我是比丘。

太子又問:什麼是比丘呢?

對方回答:求解脫生老病死的人。

太子問:您的方法是怎麼樣的呢?

對方回答:當然需要研究,但是更要實踐。在家人很多糾纏束縛,恐怕很難見效;而出家修道的好處可就多了。

太子欣然讚歎,再三頂禮比丘,而後起馬回宮。宮女偷偷看到太子高興的樣子,很慶幸,但是不知道太子已經有了堅決出家修道的志向了。

三、實習篇

知道喬達摩·悉達多的請舉手!

出家的意思就是要長久離開家庭,避居山林。這其中有消極出家和積極出家的分別。消極出家指的是,特別討厭人事紛擾,只求自身的安閒舒適,就是所謂的厭世一派。積極出家指的是,藉助清淨的環境,來修習專一禪定,學成之後要廣度眾生,這是所謂的救世一派。

悉達太子在十九歲那年,於二月初七夜半時分,悄悄的逃離了繁華的王宮,住在山林之下,和麋鹿同遊。悉達太子出家修道純粹出於救世的偉大志向,本來是最可喜的大事。但是呢,別離之苦,屬於正常人情,據經典記載,王宮裡當時悲傷的情景,令人不忍卒讀。

太子是封建社會制度下的階層名稱。既然已經出家,這個名字就應該不用了。成道以後,舉世都尊稱太子為佛,但是成道之前,既不能稱之為佛,也不能稱之為太子,就以菩薩稱之。菩薩二字,梵文是Bodhisattva,翻譯為菩提薩埵,菩提的意思為大覺,薩埵的意思為眾生,合起來就是願成大覺度眾生。

婆羅門外道,當時多有出家實踐的,有一些勤奮修行,稍微有點神通的,世人往往視作仙人。菩薩進入深山之後,到達跋伽仙人所居住處,仙人景仰菩薩的儀容,率領眾人迎入林中,殷勤招待。菩薩住了一段時間,觀察他們的修行,他們穿的衣服,有的是草,有的是樹皮,有的是樹葉。他們吃的食物,有的是花,有的是果子,有的是草木。有時一天一餐,有時兩天一餐,有時三天一餐。要麼睡在地上,要麼睡在荊棘叢中。他們所禮拜的,要麼拜水火,要麼拜日月。

於是菩薩就問仙人:你們這樣苦行,究竟為了什麼呢?

仙人回答說:我們想要生天上。

菩薩就問:天上雖然比人間快樂,但是福享盡了,還是要墮落苦道。而且生天上並不是單單苦行就能做到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苦於沒有衣食的窮人,來世就會一律投生天界,真是這樣的嗎?

菩薩憐憫這些外道盲修瞎練,於是告別而去。眾人送行的時候說:您志願廣大,不是這個地方能留住的。由此向北,有大仙人名叫阿羅邏,那是一個得道高人,您可以參訪他。

菩薩按照他們說的去參訪,阿羅邏仙人率眾歡迎。仙人盛讚菩薩身為太子而能毅然出家,極其難能可貴。他就問菩薩:色聲香味觸五欲很容易讓人迷戀,年輕人尤其如此,您是怎麼厭離這些而逃出來的呢?而且和家人分別最讓人心酸,您又怎麼捨得呢?

菩薩說:別人就是喜歡五欲,所以覺得那個很快樂,就被它迷住了。我只求解脫眾生。而且五欲就像夢一般,不好也不壞,人生不免於死,親人總歸要分離,一定會有心酸。不如早日出家。

接下來說到解脫生老病死的方法,阿羅邏說:眾生本體常住不變。因為不能穩定地守住,所以趨於流動,所以就會顯現出生滅無常的身體,受生老病死的痛苦,輪迴不息。要避免這種痛苦,就需要制止這個流動,才能回覆到常住本體。

方法上,就是要先離開煩擾之地,隱居山林,持戒修行,諸惡莫作,謙下忍辱,修習禪定。定力成就了,五欲不能誘惑,這就是初禪。

但依然有尋求、伺察之心,漸漸深入,尋伺都沒有了,這就是第二禪。

但還有歡喜之心,浮動之跡。如果再加收斂,歸於恬靜,這就是第三禪。

但是還有悅樂之心,享受之念。如果再加遣散,歸於清靜,這就是第四禪。

如果能維持這個清淨的念頭,就能生於最高之處。大千世界一一明見,心常自在,不隨諸世界變遷。

有人認為這就是回到本體真相了,但是按照我的體驗,還是不徹底。因為形體和色法還存在,還是有覆蓋。應該進修空觀,使大千色相皆等於虛空 ,這就是“空處”定。但是虛空之見,還是遮蔽。追求實質,就是察覺這個無邊虛空相狀的心識。專注於識,則空相自亡,這就是“識處”定。但是心中遍滿識量,所顯現的並非純寂。再掃除此識,就是“無所有處”定。功夫至此,即與本體相契,壽量無盡,不用擔心忽生忽死了。生死既然沒有了,老病又哪裡會存在?

阿羅邏每次談到這裡,自己認為已經實證這個境界,不是想象可比。就勸菩薩效仿實行。菩薩就按照這個方法修習,不久就一一證到了。他告訴仙人說:雖然真的有“無所有處”這個定境,但是不過是壓制心識不起現行,好比石頭壓住草,將來這個壓制力量衰弱了,機緣和合,心識還是要起現行的。可以稱之為長壽,但是如果說壽命無量就不合適了。本體自在,不是這樣的。

菩薩於是辭別去了其他地方,聽說有一個人叫做優陀羅,是大導師羅摩之子,承襲了父親“非想非非想處”定的修法,境界絕高,因此就去參訪他。

優陀羅對菩薩說:凡是執著相或者否定相的,這都是大問題。偏重有心識的修法,就像長了個大瘡。偏重於無所有的修法,就像患了大癰疽。都不是可以得道的方法。我的非想非非想定,是在有無之間微細參究所得到的,如果證這個境界,過去現在未來都會寂滅,所謂不生不滅的本體就是這個。

菩薩就按照這個方法修習,不久就證得了這個境界,但認為還不是究竟的解脫,不能避免輪迴,不能叫做不生不滅。於是就仔細追究這個方法的根據點,還是建立在我執之上。如果不從根本斷除我執,即便是勇猛精進,能長期進入大定之中,煩惱好像是沒有了;一旦勇猛消失了,煩惱還是隨機出來的。菩薩於是就告別而去。

光陰如水流逝,菩薩已經出家幾年了。菩薩以極其深入的參究功夫,如同探驪得珠,直達大道根源。菩薩雖然證明了道理,但是因為往生往世的習氣沒有經過磨練,神通妙用不能顯現。菩薩就在尼連禪河之側找了個地方,晝夜修行,廢寢忘食。總共過了六年,往生習氣終於磨盡了,但是由於缺乏營養,身體太瘦弱,氣力不充沛,不能徹底證悟。於是菩薩恢復了正常飲食,調養身心,最後在菩提樹下,結草端坐其上,發誓“不成正覺,不起此座”。

這個大雄猛精神驚動十方,有魔王起來作難,於是就有了後來降魔之事。

知道喬達摩·悉達多的請舉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