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林屋公子“文物裡的早期中國”系列019:宜侯夨簋

在國家博物館@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基本陳列”展廳裡,常年擺設著一件叫“宜侯夨簋”的青銅重器。這件宜侯夨簋,於1954年出土於江蘇丹徒煙墩山西周墓,後藏於國家博物館。鎮江博物館有個“古吳神韻:吳文化青銅器精品展”,其中也陳列了宜侯夨簋的複製品。這件宜侯夨簋儘管在眾多青銅器中似乎不太起眼,但實際上意義非常巨大,因為它很可能證明了吳國的分封。

太史公在《史記·世家》中,以《吳太伯世家》為第一,尚在齊太公、魯周公、燕召公之前。吳國作為春秋後期曇花一現的霸主,為何能享此殊榮?

在《周本紀》《吳太伯世家》裡,詳細記錄了吳國建國的故事。他們的始祖是周太王的兒子太伯(大伯、泰伯)、仲雍(虞仲),兩兄弟為了避位於弟弟季歷、侄子昌,南奔到荊蠻地區建立吳國。太伯無子,傳位於仲雍,吳國就是仲雍之後;季歷即位後,子昌後來就是周文王。到周武王滅商後,正式冊封仲雍的曾孫周章為諸侯。這樣一來,齊、魯、燕等諸侯始祖一比全部是晚輩了。而且,這樣的說法不會太晚,至少在春秋就定型了。

《史記》為何把吳國列為周朝第一諸侯?答案或許就在這件青銅器裡

宜侯夨簋

太伯、仲雍奔吳的故事,在《左傳》至少被提過三次。第一次是晉國大夫士蒍說“不如逃之,無使罪至,為吳大伯,不亦可乎”,認為太子申生應像吳太伯這樣逃走才不禍及自身;第二次是虞國大夫宮之奇說“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從,是以不嗣”,點明太伯和虞仲都是周太王的兒子,太伯因為不從才沒即位;第三次是孔子弟子子貢說“大伯端委以治周禮,仲雍嗣之,斷髮文身,裸以為飾”,稱太伯建國時傳播周禮,到仲雍時即斷髮紋身遵從蠻俗。

此外,孔子本人對太伯讓國也盛讚,稱“三以天下讓,民無德而稱焉”。

其他證據也支持吳王是周天子的親戚。比如,春秋中期吳王壽夢去世,牌位進入了周廟,表示是姬姓宗族;吳國宗女孟姬嫁給魯昭公做夫人,因為吳、魯觸犯同姓不婚的禁忌,所以魯國史《春秋》改成“孟子”為避諱,出土青銅器也能證明吳國姬姓;最明顯就是周天子稱其他同姓諸侯都為“叔父”,而在《國語·吳語》裡,卻稱吳王夫差為“伯父”。這些都表明,至晚在春秋時期,吳國被認為是確鑿無疑的太伯仲雍之後、姬姓諸侯。

但是,這看似確鑿無疑的證據,卻從古至今都有人質疑,分歧焦點在於奔吳原因和地望。

《史記》為何把吳國列為周朝第一諸侯?答案或許就在這件青銅器裡

太伯像

對於太伯讓賢說,其實在孔子之前,還不是很明顯;根據士蒍的語氣,甚至有點被逼迫。清人崔述在《豐鎬考信錄》就指出:“大王何以預知其有聖孫,而大伯又將讓之於誰乎?”周文王當時還是小孩子,誰知道他未來的賢能呢?其實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一部《穆天子傳》,說太王亶父“封其元子吳太伯於東吳”,看來吳國似乎又是被封的。近人徐中舒、顧頡剛亦持此主張,認為太王封太伯於吳國,正是“居岐之陽,實始翦商”的開始。

對於奔吳的地望,古文獻一致主張就是春秋吳國,最早立國在今江蘇無錫一帶。不過近現代許多學者倒是表示質疑,不管是讓位還是分封,有必要跑這麼遠嗎?所以就有了多種意見,錢穆、童書業、楊寬等,從“吳”“虞”二字通用出發,認為太伯南奔到今山西平陸一帶的虞國;田昌五、尹盛平等,又從“吳”“夨”通用出發,認為是今陝西寶雞一帶的夨國;董楚平、任偉等,則根據寧鎮一帶的西周考古發現,認為是今江蘇鎮江一帶的宜國。

宜國又是什麼呢?這就要回到宜侯夨簋了。

《史記》為何把吳國列為周朝第一諸侯?答案或許就在這件青銅器裡

宜侯夨簋銘文

宜侯夨簋的銘文,經過郭沫若、唐蘭等考釋,大意是說,周康王在查閱武王伐商、成王伐東夷的地圖後,認為要搞好對東方的統治,就將虞侯夨轉封到了宜。作為分封的內容,宜侯夨得到了一系列人口、土地、器物。宜侯夨為了感謝王恩,並且紀念其父親丁,所以製造了這個青銅器。

眾多學者傾向認為,這件青銅器證明了吳國受封的歷史:原來吳國是周康王時期,才從北方的虞國轉封到江南的嘛!顧頡剛先生就認為“疑吳始立國於江漢,其後遷於鄱陽湖濱,最後乃遷至無錫、蘇州也”,高強則把夨、虞、吳串聯起來,認為“太伯、仲雍為了周族利益,也為了自身安全避往寶雞吳山”“武王克商後封太伯之後於‘河東之虞’,成康時又封太伯後裔於蘇南”。這種遷徙說似乎容易讓人接受,而且也符合周族擴張的情況。

然而仍有不少學者表示質疑,宜侯夨簋是否真是吳器。比如郭沫若就認為宜國是被吳國滅亡的鄰國;陳夢家釋“虞”為“虔”,曹錦炎釋“虞”為“虎”,均切斷了宜侯夨簋與“虞”的關係。黃盛璋則比較宜侯夨簋與墓葬其他青銅器,認為其他明顯偏向更晚土著風格,所以認為宜侯夨簋是後來才帶進墓葬的。李伯謙認為:“吳文化的主要內涵還是應由當地某種新石器文化、早期青銅文化發展演變而成。”總之,宜侯夨簋似與吳地主流青銅文化無關。

《史記》為何把吳國列為周朝第一諸侯?答案或許就在這件青銅器裡

太伯仲雍畫像

如果這段證據鏈條不能建立,這就容易指向另一個問題:吳國到底是真正的太伯後裔,還是隻是冒認的太伯後裔?

歷史學者王明珂以西方後現代族群理論分析。他認為,新石器時代晚期以來,江南與中原的往來頻繁是潮流,所以宜侯夨簋不能證明周人移民,宜侯夨簋出土的煙墩山,也是比較典型的江南土墩墓;這件青銅器被土著吳人獲得後,獲得商周的文化價值與集體記憶。在春秋中期吳國壯大後,急於需要華夏認同,尋找華夏祖源;而華夏國家為了聯吳抗楚,也傾向把失落的太伯奔吳傳說移植給吳國。實際上,太伯奔吳只可能到夨。

總之,圍繞宜侯夨簋尚有諸多爭議,因為證據不足的緣故,故我們仍不能下定論,太伯仲雍究竟奔向何處?吳國究竟是否他們後人?但毫無疑問,到春秋中後期的時候,不管是中原還是吳人,都把太伯奔吳作為吳國建國了,反映的正是華夏民族的發展與中國疆域的擴大。所以不妨跳出這兩個西周史實問題,而從春秋思想史的角度去考察,正是顧頡剛先生主張的“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確的狀況,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傳說中的最早的狀況”。

參考文獻:

高強:《淺議“太伯奔吳”》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

周寶宏:《西周青銅重器銘文集釋》

文物裡的早期中國系列:

國家博物館這件與司母戊鼎並列的青銅器,證明商朝真的存在龍族!

紂王酒池肉林,妲己惡貫滿盈?周初文獻揭露這些都是後人潑的髒水

這件文物證明周朝諸侯沒有五等、只分三等,中間這個您可能沒聽過

出土的兩篇《尚書》竹簡與傳世經典《尚書》不同,到底誰真誰假?

商代王后婦好生前是女中豪傑,為何去世後被商王主持與先祖冥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