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化營銷背後的黑色產業鏈

如今,互聯網營銷圈最紅火的,莫過於社會化媒體營銷。無論是傳統廠商還是新銳互聯網廠商,都忙不迭地在各類微信公眾號上投放了大量的資金。無論微信營銷,還是微博營銷,背後都隱藏著龐大的黑色產業鏈條。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社會化營銷的江湖,精彩紛呈,比之香港黑社會電影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更多的鬥智鬥勇,更多的創新顛覆,讓這個不合法的產業鏈越來越精彩。

微信自媒體為了抬高廣告價格,製造好看的數據,紛紛進行數據造假,淘寶上的微信刷閱讀量僅僅是這個黑色產業鏈條的冰山一角。微博上也是亂象叢生,看似獨立的草根大號們,背後往往互相關聯,歸屬不同的“幫派”,形成了一股股隱祕、強大且無處不在的微博“利益鏈”。

在這個產業中,每一個細節都有各種複雜模式我們不一一敘述,在此我們更多是希望給大家展示出這個產業鏈的面貌。

社會化營銷背後的黑色產業鏈


微信數據造假產業鏈

上游:招募微信推廣員手動刷量

鑑於微信對營銷公司的技術反攻,於是營銷公司採取了更為穩妥的手動刷量辦法,在萬能的淘寶以外,分類信息網站也開始發揮作用,在58和趕集上都能看到類似的招募信息。一開始寫的比較直接,而當騰訊開始打擊後,往往會變成微信推廣員或其他類似職位,而在其後還會附上一句:“我希望你能看懂我們的事業。”

一些個人從業者開始囤積手機號或者微信號(這兩個賬號還可以在多個電商或其他互聯網體系中享受初次使用優惠,手機號7元1個,微信號1元1個),來進行手動刷閱讀量。

其衍生的辦法則是建立多個訂閱號的大群,互相點擊刷閱讀量。

  中游:建立網站微信刷量體系

現在,刷量在很多公眾號和訂閱號裡是公開的祕密,但相比以前,刷量速度慢了很多,添加一百個粉絲需要大概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閱讀量的速度也大致相當。主要就是為了規避風險。

關於微信刷量業務,還可以刷區域粉或者性別粉,但是這樣的粉絲數量更慢,一百個可能要兩週到一個月的時間。

在營銷公司內部,網站微信刷量體系和傳銷體系類似,在申請金牌代理之後就可以往下給級別,每一級都有返點的結算。

  下游:在線客服專業指導用戶

現在微信每個賬號每天每篇文章最多可以加5個有效閱讀量。目前微信訂閱號大多數的訂單需求為幾百到幾千不等,上萬的造假跡象明顯幾乎沒有訂單需求。從這個數據可以簡單推算出如果同時擁有幾十到幾百個微信賬號就可以滿足刷訂閱量的需求,

雖然騰訊號稱打擊微信刷量營銷行為,但刷閱讀量公司依然在正常運作。例如一家深圳的公司,號稱可以通過微信開放的接口對所有微信數據進行操作,有視頻課件教用戶操作,還有在線客服進行指導。

  微博黑色公關產業鏈

  第一步:談好攻擊目標,開始惡意造謠

現在微博平臺上有影響力的賬號主要分為三類:媒體及機構官微、名人微博及草根大號,前二者因為自身品牌和身份約束,發佈消息相對較負責任,不會亂來;但草根大號基本沒有人知道這些賬號背後是誰。這些草根賬號最初都是用網上找來的各種諸如美食、八卦、段子、語錄等內容來吸引用戶,積累粉絲量。

它們以往的生財之道,是通過收費發佈一些帶諸如淘寶等站外鏈接的廣告微博,或者轉發企業微博帳號的抽獎活動來牟利,每年收入高的可達數百萬。但自從新浪官方開始整治微博營銷環境,禁止惡意鏈接和騷擾用戶後,一部分草根大號開始轉移陣地。它們利用了用戶給予的注意力,頻頻炮製一些“攻擊性負面新聞”來要挾、訛詐企業,或者充當惡意公關中的“打手”角色。而這樣的微博“惡意公關”的參與方包括競爭企業、公關公司以及草根大號背後的運營公司或個人。

第二步:多個賬號聯動,傳播企業負面謠言

在微博中,日常的“負面新聞”與 “背後黑手”操縱的“攻擊新聞”在傳播特徵上有明顯差別。

日常企業負面新聞多發自於媒體,由媒體官微進行傳播,如果沒有新的話題和二次傳播,自然傳播週期大概在一週左右;而微博惡意攻擊較多利用草根大號,傳播週期也更長,內容上多有“掐頭去尾,斷章取義”,同一內容會被不斷重新發布。其次,日常企業負面新聞多由一家或數家媒體發佈,其他媒體跟進,彼此之間並無聯繫;但在微博惡意攻擊中,參與賬號明顯互有關聯:譬如互相關注,互相轉發,若仔細調查,就能看出操控的痕跡。

而之所以選擇草根大號進行“惡意公關”,則是因為其具有“便宜、隱蔽而且效果立竿見影”的特點。譬如,草根大號一般不會審查內容真偽,只要給錢就發,而且雙方接觸方式一般是“先通過私信聯繫,然後QQ談合作細節,支付則用支付寶,很多時候壓根不用知道交易雙方都是誰”,甚至他們的QQ與支付寶賬號也會經常變化,目的就是為了不叫別人知道他真正是誰,以免“出事”。

第三步:企業花錢消災,草根大號收錢刪貼

從已有案例來看,這些草根大號“偏好”的攻擊目標,主要是上市公司或者食品等日常消費品企業。食品企業和上市公司是最怕出事的。因為大家對食品安全已經到了杯弓蛇影的程度,而上市公司任何波動都會引起股價的波動,草根賬號發佈這樣的信息都是有目的的,一般而言,這對這兩類企業的負面信息最易引起關注,形成較強殺傷力,而一般企業遇到這樣的事情因為無法找到這些草根背後究竟是誰,因此也只能“破財”以期迅速“滅火”。

企業遇到這樣的突然襲擊,往往會面臨與之談判,希望將這個微博內容刪掉。“前提是籤一個合作的協議,相當於是一個收保護費的形式。微博黑色產業鏈的目的不是讓企業生存不下去,而是在其保護下才能經營,黑色產業鏈為其提供的保護是免於其騷擾的保護。

結語:在互聯網已經步入商品化的時代,所有的實物、可操控的虛擬物品都湊成了可用於交易的商品,但目前商品交易與營銷所形成的生態出現惡性循環,這加重了互聯網營銷的泡沫化。真實總叫人憂傷,儘管互聯網的營銷正處於一種虛假的繁榮,我們還是滿懷希望地等待2019這行業或許更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