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會改變粵港澳深圳人貧瘠的文化沙漠

深圳國際 藝術 經濟 虛擬現實 圖騰鏡 2017-05-13

很多人都認為深圳人只會賺錢,一切向錢看,深圳成為文化沙漠的典型,為此,深圳人立志在文化領域製造更多的動作。

文博會改變粵港澳深圳人貧瘠的文化沙漠

第十三屆深圳文博會於5月11日開幕,早上開館人潮如湧,參展單位有2302個,全國31個省、區、市及港澳臺地區全部參展,國外參展單位117個,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

過往,“首屆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由大芬油畫村發起,僅有大芬一個會場。如今“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已經譽滿世界,具有68個各具文化特色的大規模分會場,80%以上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基地,涵蓋文化創意產業各重點領域和“文化+”新領域。

在第十三屆文博會期間,各類活動預計超過500項,藝術節活動20場,其他專項活動120項。

文博會改變粵港澳深圳人貧瘠的文化沙漠

文博會改變粵港澳深圳人貧瘠的文化沙漠

文博會活躍的市場交易平臺,強勁輻射多領域行業,發佈新技術、新產品、新項目、新文化,堅持不懈地鍛造文化品牌,成就“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的文博會。

既是中國人展示文創產品的重要舞臺,也是跨界融合的全新孵化器,更是鍛造文化品牌、引導消費升級的重要文化經濟引擎。

文博會改變粵港澳深圳人貧瘠的文化沙漠

今年文博會上,雅昌藝術中心以國家文物局“互聯網+中華文明”三年行動計劃為藍本,推出“點亮科技之光、傳承中華文明”系列活動;深圳南山大學城創意園今年立足“學府之地、創意之門”,推出全球首屆無人機大會影像展,其他社會的全景VR虛擬現實體驗館體驗、KUWA機器人等展館,也是大放異彩。

文博會改變粵港澳深圳人貧瘠的文化沙漠

文博會場館內爭奇鬥豔,徜徉在文博會場館中,從中體會文創產品開發者的匠心,閱讀其中蘊含的文化信息,感知文創產品開發的未來風向,值得中國多行業、特別是文化產業的觀賞。

文博會改變粵港澳深圳人貧瘠的文化沙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