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
"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誠然關於文化這個東西,重視的人和不重視的人都是一樣的活著,沒了難道就不吃飯了嗎?當然要吃,誰能阻止列位不進食呢?

江陽沽酒客常常自詡是民俗文化的研究者,其實也是個人自娛自樂罷了。有人鼓勵,有人無視。有人附和幾句算是有心人,有人嘲諷幾句也無關痛癢。兩者都沒有好與壞,只是站的角度不同。

今天想給大家聊聊小市一座最近幾年才徹底消失的莊園“達園”。它歷史並不長,不到百年,比起小市的歷史來說,不過是滄海一粟。

"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誠然關於文化這個東西,重視的人和不重視的人都是一樣的活著,沒了難道就不吃飯了嗎?當然要吃,誰能阻止列位不進食呢?

江陽沽酒客常常自詡是民俗文化的研究者,其實也是個人自娛自樂罷了。有人鼓勵,有人無視。有人附和幾句算是有心人,有人嘲諷幾句也無關痛癢。兩者都沒有好與壞,只是站的角度不同。

今天想給大家聊聊小市一座最近幾年才徹底消失的莊園“達園”。它歷史並不長,不到百年,比起小市的歷史來說,不過是滄海一粟。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今天我們談小市,印象就是破破爛爛,而且相信小市大多數的原住民都期盼儘快改造,甚至包括大多數瀘州人也希望它能煥然一新,沽酒客亦是如此,畢竟這裡曾經是瀘州的繁華地。小市從明清以來,因鹽運繁榮、商賈雲集、冠蓋絡繹、居民殷阜、第宅蟬聯、甲於江陽。誰希望它從此就是衰敗頹廢呢?

回顧歷史,清光緒中期,四川總督丁寶楨改革川鹽運務,官督官運。小市各碼頭雲集運鹽大小船隻4000餘艘,瀘州運鹽船幫成為朝廷認可的川楚八大船幫之首,船家、船工上萬人。運鹽船隻又分計岸、邊岸、楚岸之鹽船。鹽船也就成了官船,凡出川士大夫、大賈鉅商、行旅無不從小市搭乘運鹽出川的船而下吳楚,達揚州轉運河入京,所以才有趙熙筆下的“歲歲官船出故鄉”之說。

"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誠然關於文化這個東西,重視的人和不重視的人都是一樣的活著,沒了難道就不吃飯了嗎?當然要吃,誰能阻止列位不進食呢?

江陽沽酒客常常自詡是民俗文化的研究者,其實也是個人自娛自樂罷了。有人鼓勵,有人無視。有人附和幾句算是有心人,有人嘲諷幾句也無關痛癢。兩者都沒有好與壞,只是站的角度不同。

今天想給大家聊聊小市一座最近幾年才徹底消失的莊園“達園”。它歷史並不長,不到百年,比起小市的歷史來說,不過是滄海一粟。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今天我們談小市,印象就是破破爛爛,而且相信小市大多數的原住民都期盼儘快改造,甚至包括大多數瀘州人也希望它能煥然一新,沽酒客亦是如此,畢竟這裡曾經是瀘州的繁華地。小市從明清以來,因鹽運繁榮、商賈雲集、冠蓋絡繹、居民殷阜、第宅蟬聯、甲於江陽。誰希望它從此就是衰敗頹廢呢?

回顧歷史,清光緒中期,四川總督丁寶楨改革川鹽運務,官督官運。小市各碼頭雲集運鹽大小船隻4000餘艘,瀘州運鹽船幫成為朝廷認可的川楚八大船幫之首,船家、船工上萬人。運鹽船隻又分計岸、邊岸、楚岸之鹽船。鹽船也就成了官船,凡出川士大夫、大賈鉅商、行旅無不從小市搭乘運鹽出川的船而下吳楚,達揚州轉運河入京,所以才有趙熙筆下的“歲歲官船出故鄉”之說。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然而今非昔比,當年的老大哥,變成了糟老頭子,瀘州城早就不是三山九廟不出城的那個年代,如今的東南西北,擴建開來,疆域更加廣闊,只是高樓大廈,商戶聚集都不在老城區了。雖然水井溝還頑強的佔領著瀘州商圈的第一把交椅,但是老城始終是最應該保留傳統和人情味的地方。因為老瀘州所有的記憶都在這座古城被日益沉澱。

當年瀘州過河——小事(市)的諺語,整個四川都通用,影響頗深。河水對岸是大市,小市可不簡單。據史載,南宋以來,臨安的糧食、軍馬以及朝廷的物資全憑四川水運,每年運送的軍糧達150萬石,從瀘州、小市各碼頭髮運的糧船達千艘,運量數萬石之多。

"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誠然關於文化這個東西,重視的人和不重視的人都是一樣的活著,沒了難道就不吃飯了嗎?當然要吃,誰能阻止列位不進食呢?

江陽沽酒客常常自詡是民俗文化的研究者,其實也是個人自娛自樂罷了。有人鼓勵,有人無視。有人附和幾句算是有心人,有人嘲諷幾句也無關痛癢。兩者都沒有好與壞,只是站的角度不同。

今天想給大家聊聊小市一座最近幾年才徹底消失的莊園“達園”。它歷史並不長,不到百年,比起小市的歷史來說,不過是滄海一粟。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今天我們談小市,印象就是破破爛爛,而且相信小市大多數的原住民都期盼儘快改造,甚至包括大多數瀘州人也希望它能煥然一新,沽酒客亦是如此,畢竟這裡曾經是瀘州的繁華地。小市從明清以來,因鹽運繁榮、商賈雲集、冠蓋絡繹、居民殷阜、第宅蟬聯、甲於江陽。誰希望它從此就是衰敗頹廢呢?

回顧歷史,清光緒中期,四川總督丁寶楨改革川鹽運務,官督官運。小市各碼頭雲集運鹽大小船隻4000餘艘,瀘州運鹽船幫成為朝廷認可的川楚八大船幫之首,船家、船工上萬人。運鹽船隻又分計岸、邊岸、楚岸之鹽船。鹽船也就成了官船,凡出川士大夫、大賈鉅商、行旅無不從小市搭乘運鹽出川的船而下吳楚,達揚州轉運河入京,所以才有趙熙筆下的“歲歲官船出故鄉”之說。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然而今非昔比,當年的老大哥,變成了糟老頭子,瀘州城早就不是三山九廟不出城的那個年代,如今的東南西北,擴建開來,疆域更加廣闊,只是高樓大廈,商戶聚集都不在老城區了。雖然水井溝還頑強的佔領著瀘州商圈的第一把交椅,但是老城始終是最應該保留傳統和人情味的地方。因為老瀘州所有的記憶都在這座古城被日益沉澱。

當年瀘州過河——小事(市)的諺語,整個四川都通用,影響頗深。河水對岸是大市,小市可不簡單。據史載,南宋以來,臨安的糧食、軍馬以及朝廷的物資全憑四川水運,每年運送的軍糧達150萬石,從瀘州、小市各碼頭髮運的糧船達千艘,運量數萬石之多。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從沱江上游金堂運來的菸葉,資中、內江的糖,鄧關下來的鹽,都在小市碼頭集散中轉。永寧河下來的雲貴山貨、土特產品及朝廷貢品也在小市轉上川江中鹽棒大船。運往鄧關、自流井的竹木年達數十萬根,各地牛賣往鹽井、鹽場年過數千頭。發達的水運成為小市經濟的支撐,在沱江口為小河第一大碼頭,在川江上已是36大碼頭中全國性的商業集鎮。

小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憑藉一江水運托起小市數百年的繁榮,瀘州木船鹽運和鹽關稅收造就一大批大賈鉅商。

當年小市商賈有錢以後,自然不甘心被人叫做土老肥或者暴發戶,在封建禮制和傳統道德觀念的驅動下,為光宗耀祖、流芳百世、樂善好施之名,鹽商、士紳紛紛解囊出資,倡修寺廟、道觀、宗祠、牌坊,以祭神靈先賢,以傳世顯榮。

"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誠然關於文化這個東西,重視的人和不重視的人都是一樣的活著,沒了難道就不吃飯了嗎?當然要吃,誰能阻止列位不進食呢?

江陽沽酒客常常自詡是民俗文化的研究者,其實也是個人自娛自樂罷了。有人鼓勵,有人無視。有人附和幾句算是有心人,有人嘲諷幾句也無關痛癢。兩者都沒有好與壞,只是站的角度不同。

今天想給大家聊聊小市一座最近幾年才徹底消失的莊園“達園”。它歷史並不長,不到百年,比起小市的歷史來說,不過是滄海一粟。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今天我們談小市,印象就是破破爛爛,而且相信小市大多數的原住民都期盼儘快改造,甚至包括大多數瀘州人也希望它能煥然一新,沽酒客亦是如此,畢竟這裡曾經是瀘州的繁華地。小市從明清以來,因鹽運繁榮、商賈雲集、冠蓋絡繹、居民殷阜、第宅蟬聯、甲於江陽。誰希望它從此就是衰敗頹廢呢?

回顧歷史,清光緒中期,四川總督丁寶楨改革川鹽運務,官督官運。小市各碼頭雲集運鹽大小船隻4000餘艘,瀘州運鹽船幫成為朝廷認可的川楚八大船幫之首,船家、船工上萬人。運鹽船隻又分計岸、邊岸、楚岸之鹽船。鹽船也就成了官船,凡出川士大夫、大賈鉅商、行旅無不從小市搭乘運鹽出川的船而下吳楚,達揚州轉運河入京,所以才有趙熙筆下的“歲歲官船出故鄉”之說。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然而今非昔比,當年的老大哥,變成了糟老頭子,瀘州城早就不是三山九廟不出城的那個年代,如今的東南西北,擴建開來,疆域更加廣闊,只是高樓大廈,商戶聚集都不在老城區了。雖然水井溝還頑強的佔領著瀘州商圈的第一把交椅,但是老城始終是最應該保留傳統和人情味的地方。因為老瀘州所有的記憶都在這座古城被日益沉澱。

當年瀘州過河——小事(市)的諺語,整個四川都通用,影響頗深。河水對岸是大市,小市可不簡單。據史載,南宋以來,臨安的糧食、軍馬以及朝廷的物資全憑四川水運,每年運送的軍糧達150萬石,從瀘州、小市各碼頭髮運的糧船達千艘,運量數萬石之多。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從沱江上游金堂運來的菸葉,資中、內江的糖,鄧關下來的鹽,都在小市碼頭集散中轉。永寧河下來的雲貴山貨、土特產品及朝廷貢品也在小市轉上川江中鹽棒大船。運往鄧關、自流井的竹木年達數十萬根,各地牛賣往鹽井、鹽場年過數千頭。發達的水運成為小市經濟的支撐,在沱江口為小河第一大碼頭,在川江上已是36大碼頭中全國性的商業集鎮。

小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憑藉一江水運托起小市數百年的繁榮,瀘州木船鹽運和鹽關稅收造就一大批大賈鉅商。

當年小市商賈有錢以後,自然不甘心被人叫做土老肥或者暴發戶,在封建禮制和傳統道德觀念的驅動下,為光宗耀祖、流芳百世、樂善好施之名,鹽商、士紳紛紛解囊出資,倡修寺廟、道觀、宗祠、牌坊,以祭神靈先賢,以傳世顯榮。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瀘縣誌》載,僅臨街牌坊就有9處之多,佔瀘州城中牌坊總數的七分之一。小市先後興修九宮十八廟,寶蓮寺、定水寺、觀音閣、洞賓亭、川主宮、桓侯宮、王爺廟、玉龍宮、葆貞觀、陳公祠、水神祠,真武宮、文江館、三教洞、撫琴臺、觀鳳亭、宿雲寓、歸子寺。並從明正德十三年為舉人何其賢在大街建奎光牌坊,嘉靖十六年為進士李繼賢建戊戍進士坊,明萬曆二十年為贈副使吳鵬翼,參政吳謙呈頭在大街建欽承三分坊,萬曆二十九年為御史王藩臣建御史坊。清雍正五年建馬曾氏節孝坊,乾隆五十六年楊世俊妻奉旌建楊肖氏節孝坊,僅在光緒年間就先後建節孝總坊、孫宋氏節孝坊、陳毛氏節孝坊等。

小市作為瀘州歷史文化之城的一部分,無論經濟、政治、文化、軍事諸方面,先哲們都在此留下蔚然可觀的歷史遺存。但展示在今天世人面前的小市卻感受不到杜甫、唐子西、楊升庵、王士禎、趙熙之後的氣韻與書香,除老窖酒池、葆貞觀、寶蓮街、凌子街、中鹽巷以及撫琴臺、洞賓亭、純陽洞外,其他地方,人們已呼吸不到應有的歷史文化氣息。

"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誠然關於文化這個東西,重視的人和不重視的人都是一樣的活著,沒了難道就不吃飯了嗎?當然要吃,誰能阻止列位不進食呢?

江陽沽酒客常常自詡是民俗文化的研究者,其實也是個人自娛自樂罷了。有人鼓勵,有人無視。有人附和幾句算是有心人,有人嘲諷幾句也無關痛癢。兩者都沒有好與壞,只是站的角度不同。

今天想給大家聊聊小市一座最近幾年才徹底消失的莊園“達園”。它歷史並不長,不到百年,比起小市的歷史來說,不過是滄海一粟。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今天我們談小市,印象就是破破爛爛,而且相信小市大多數的原住民都期盼儘快改造,甚至包括大多數瀘州人也希望它能煥然一新,沽酒客亦是如此,畢竟這裡曾經是瀘州的繁華地。小市從明清以來,因鹽運繁榮、商賈雲集、冠蓋絡繹、居民殷阜、第宅蟬聯、甲於江陽。誰希望它從此就是衰敗頹廢呢?

回顧歷史,清光緒中期,四川總督丁寶楨改革川鹽運務,官督官運。小市各碼頭雲集運鹽大小船隻4000餘艘,瀘州運鹽船幫成為朝廷認可的川楚八大船幫之首,船家、船工上萬人。運鹽船隻又分計岸、邊岸、楚岸之鹽船。鹽船也就成了官船,凡出川士大夫、大賈鉅商、行旅無不從小市搭乘運鹽出川的船而下吳楚,達揚州轉運河入京,所以才有趙熙筆下的“歲歲官船出故鄉”之說。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然而今非昔比,當年的老大哥,變成了糟老頭子,瀘州城早就不是三山九廟不出城的那個年代,如今的東南西北,擴建開來,疆域更加廣闊,只是高樓大廈,商戶聚集都不在老城區了。雖然水井溝還頑強的佔領著瀘州商圈的第一把交椅,但是老城始終是最應該保留傳統和人情味的地方。因為老瀘州所有的記憶都在這座古城被日益沉澱。

當年瀘州過河——小事(市)的諺語,整個四川都通用,影響頗深。河水對岸是大市,小市可不簡單。據史載,南宋以來,臨安的糧食、軍馬以及朝廷的物資全憑四川水運,每年運送的軍糧達150萬石,從瀘州、小市各碼頭髮運的糧船達千艘,運量數萬石之多。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從沱江上游金堂運來的菸葉,資中、內江的糖,鄧關下來的鹽,都在小市碼頭集散中轉。永寧河下來的雲貴山貨、土特產品及朝廷貢品也在小市轉上川江中鹽棒大船。運往鄧關、自流井的竹木年達數十萬根,各地牛賣往鹽井、鹽場年過數千頭。發達的水運成為小市經濟的支撐,在沱江口為小河第一大碼頭,在川江上已是36大碼頭中全國性的商業集鎮。

小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憑藉一江水運托起小市數百年的繁榮,瀘州木船鹽運和鹽關稅收造就一大批大賈鉅商。

當年小市商賈有錢以後,自然不甘心被人叫做土老肥或者暴發戶,在封建禮制和傳統道德觀念的驅動下,為光宗耀祖、流芳百世、樂善好施之名,鹽商、士紳紛紛解囊出資,倡修寺廟、道觀、宗祠、牌坊,以祭神靈先賢,以傳世顯榮。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瀘縣誌》載,僅臨街牌坊就有9處之多,佔瀘州城中牌坊總數的七分之一。小市先後興修九宮十八廟,寶蓮寺、定水寺、觀音閣、洞賓亭、川主宮、桓侯宮、王爺廟、玉龍宮、葆貞觀、陳公祠、水神祠,真武宮、文江館、三教洞、撫琴臺、觀鳳亭、宿雲寓、歸子寺。並從明正德十三年為舉人何其賢在大街建奎光牌坊,嘉靖十六年為進士李繼賢建戊戍進士坊,明萬曆二十年為贈副使吳鵬翼,參政吳謙呈頭在大街建欽承三分坊,萬曆二十九年為御史王藩臣建御史坊。清雍正五年建馬曾氏節孝坊,乾隆五十六年楊世俊妻奉旌建楊肖氏節孝坊,僅在光緒年間就先後建節孝總坊、孫宋氏節孝坊、陳毛氏節孝坊等。

小市作為瀘州歷史文化之城的一部分,無論經濟、政治、文化、軍事諸方面,先哲們都在此留下蔚然可觀的歷史遺存。但展示在今天世人面前的小市卻感受不到杜甫、唐子西、楊升庵、王士禎、趙熙之後的氣韻與書香,除老窖酒池、葆貞觀、寶蓮街、凌子街、中鹽巷以及撫琴臺、洞賓亭、純陽洞外,其他地方,人們已呼吸不到應有的歷史文化氣息。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臨江岸的倒退街(今稱半邊街)的灰瓦粉牆、吊腳樓和青石板老街本來還依稀可尋當年鹽碼頭的影子,當然因為改建,影子都已經成為歷史,“達園老宅”的石牌坊、石門之前還殘存建築符號。如今已經變成一塊荒地。

“達園”位於龍馬潭區魚塘街道望山坪社區,為民國乙亥(一九三五年)年建成的傳統青磚灰瓦古民居建築。莊園叫達園,達者,闊也。莊園主譚若泉先生,達園建於民國乙亥年,即1935年。

民國初時莊園主譚若泉先生是律師,家闊氣,莊園主兩兒兩女,解放後譚若泉律師不夠地主,房沒被分給貧下中農。聽說莊園主的一個兒子當過魚塘小學校長,一個兒給酒廠打工。一個女在新疆工作。後來達園老房垮了些,賣了些給王家。

"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誠然關於文化這個東西,重視的人和不重視的人都是一樣的活著,沒了難道就不吃飯了嗎?當然要吃,誰能阻止列位不進食呢?

江陽沽酒客常常自詡是民俗文化的研究者,其實也是個人自娛自樂罷了。有人鼓勵,有人無視。有人附和幾句算是有心人,有人嘲諷幾句也無關痛癢。兩者都沒有好與壞,只是站的角度不同。

今天想給大家聊聊小市一座最近幾年才徹底消失的莊園“達園”。它歷史並不長,不到百年,比起小市的歷史來說,不過是滄海一粟。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今天我們談小市,印象就是破破爛爛,而且相信小市大多數的原住民都期盼儘快改造,甚至包括大多數瀘州人也希望它能煥然一新,沽酒客亦是如此,畢竟這裡曾經是瀘州的繁華地。小市從明清以來,因鹽運繁榮、商賈雲集、冠蓋絡繹、居民殷阜、第宅蟬聯、甲於江陽。誰希望它從此就是衰敗頹廢呢?

回顧歷史,清光緒中期,四川總督丁寶楨改革川鹽運務,官督官運。小市各碼頭雲集運鹽大小船隻4000餘艘,瀘州運鹽船幫成為朝廷認可的川楚八大船幫之首,船家、船工上萬人。運鹽船隻又分計岸、邊岸、楚岸之鹽船。鹽船也就成了官船,凡出川士大夫、大賈鉅商、行旅無不從小市搭乘運鹽出川的船而下吳楚,達揚州轉運河入京,所以才有趙熙筆下的“歲歲官船出故鄉”之說。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然而今非昔比,當年的老大哥,變成了糟老頭子,瀘州城早就不是三山九廟不出城的那個年代,如今的東南西北,擴建開來,疆域更加廣闊,只是高樓大廈,商戶聚集都不在老城區了。雖然水井溝還頑強的佔領著瀘州商圈的第一把交椅,但是老城始終是最應該保留傳統和人情味的地方。因為老瀘州所有的記憶都在這座古城被日益沉澱。

當年瀘州過河——小事(市)的諺語,整個四川都通用,影響頗深。河水對岸是大市,小市可不簡單。據史載,南宋以來,臨安的糧食、軍馬以及朝廷的物資全憑四川水運,每年運送的軍糧達150萬石,從瀘州、小市各碼頭髮運的糧船達千艘,運量數萬石之多。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從沱江上游金堂運來的菸葉,資中、內江的糖,鄧關下來的鹽,都在小市碼頭集散中轉。永寧河下來的雲貴山貨、土特產品及朝廷貢品也在小市轉上川江中鹽棒大船。運往鄧關、自流井的竹木年達數十萬根,各地牛賣往鹽井、鹽場年過數千頭。發達的水運成為小市經濟的支撐,在沱江口為小河第一大碼頭,在川江上已是36大碼頭中全國性的商業集鎮。

小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憑藉一江水運托起小市數百年的繁榮,瀘州木船鹽運和鹽關稅收造就一大批大賈鉅商。

當年小市商賈有錢以後,自然不甘心被人叫做土老肥或者暴發戶,在封建禮制和傳統道德觀念的驅動下,為光宗耀祖、流芳百世、樂善好施之名,鹽商、士紳紛紛解囊出資,倡修寺廟、道觀、宗祠、牌坊,以祭神靈先賢,以傳世顯榮。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瀘縣誌》載,僅臨街牌坊就有9處之多,佔瀘州城中牌坊總數的七分之一。小市先後興修九宮十八廟,寶蓮寺、定水寺、觀音閣、洞賓亭、川主宮、桓侯宮、王爺廟、玉龍宮、葆貞觀、陳公祠、水神祠,真武宮、文江館、三教洞、撫琴臺、觀鳳亭、宿雲寓、歸子寺。並從明正德十三年為舉人何其賢在大街建奎光牌坊,嘉靖十六年為進士李繼賢建戊戍進士坊,明萬曆二十年為贈副使吳鵬翼,參政吳謙呈頭在大街建欽承三分坊,萬曆二十九年為御史王藩臣建御史坊。清雍正五年建馬曾氏節孝坊,乾隆五十六年楊世俊妻奉旌建楊肖氏節孝坊,僅在光緒年間就先後建節孝總坊、孫宋氏節孝坊、陳毛氏節孝坊等。

小市作為瀘州歷史文化之城的一部分,無論經濟、政治、文化、軍事諸方面,先哲們都在此留下蔚然可觀的歷史遺存。但展示在今天世人面前的小市卻感受不到杜甫、唐子西、楊升庵、王士禎、趙熙之後的氣韻與書香,除老窖酒池、葆貞觀、寶蓮街、凌子街、中鹽巷以及撫琴臺、洞賓亭、純陽洞外,其他地方,人們已呼吸不到應有的歷史文化氣息。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臨江岸的倒退街(今稱半邊街)的灰瓦粉牆、吊腳樓和青石板老街本來還依稀可尋當年鹽碼頭的影子,當然因為改建,影子都已經成為歷史,“達園老宅”的石牌坊、石門之前還殘存建築符號。如今已經變成一塊荒地。

“達園”位於龍馬潭區魚塘街道望山坪社區,為民國乙亥(一九三五年)年建成的傳統青磚灰瓦古民居建築。莊園叫達園,達者,闊也。莊園主譚若泉先生,達園建於民國乙亥年,即1935年。

民國初時莊園主譚若泉先生是律師,家闊氣,莊園主兩兒兩女,解放後譚若泉律師不夠地主,房沒被分給貧下中農。聽說莊園主的一個兒子當過魚塘小學校長,一個兒給酒廠打工。一個女在新疆工作。後來達園老房垮了些,賣了些給王家。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之前達園還有大門

這位譚若泉先生是民國瀘州大律師,但是江陽沽酒客手頭資料有限,實在無從考證此公生平,只是當我來到今天的譚園山莊(農家樂),只看到一副廣告畫面,這也算是這個農家樂的老闆有心,沒能力把它維護下來,還拍了照片留作紀念。

從照片上依稀能看到大門上方石牌扁額上面雕有:主人若泉先生題、民國乙亥、達園等字體。由於石質風化較為嚴重,部分字體已消失或模糊不清,無法辨認。青磚黛瓦的達園、門前的石質階梯、石砌小橋和黃桷樹……歷經近80年風雨滄桑,古韻中散發出醇厚的文化氣息,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誠然關於文化這個東西,重視的人和不重視的人都是一樣的活著,沒了難道就不吃飯了嗎?當然要吃,誰能阻止列位不進食呢?

江陽沽酒客常常自詡是民俗文化的研究者,其實也是個人自娛自樂罷了。有人鼓勵,有人無視。有人附和幾句算是有心人,有人嘲諷幾句也無關痛癢。兩者都沒有好與壞,只是站的角度不同。

今天想給大家聊聊小市一座最近幾年才徹底消失的莊園“達園”。它歷史並不長,不到百年,比起小市的歷史來說,不過是滄海一粟。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今天我們談小市,印象就是破破爛爛,而且相信小市大多數的原住民都期盼儘快改造,甚至包括大多數瀘州人也希望它能煥然一新,沽酒客亦是如此,畢竟這裡曾經是瀘州的繁華地。小市從明清以來,因鹽運繁榮、商賈雲集、冠蓋絡繹、居民殷阜、第宅蟬聯、甲於江陽。誰希望它從此就是衰敗頹廢呢?

回顧歷史,清光緒中期,四川總督丁寶楨改革川鹽運務,官督官運。小市各碼頭雲集運鹽大小船隻4000餘艘,瀘州運鹽船幫成為朝廷認可的川楚八大船幫之首,船家、船工上萬人。運鹽船隻又分計岸、邊岸、楚岸之鹽船。鹽船也就成了官船,凡出川士大夫、大賈鉅商、行旅無不從小市搭乘運鹽出川的船而下吳楚,達揚州轉運河入京,所以才有趙熙筆下的“歲歲官船出故鄉”之說。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然而今非昔比,當年的老大哥,變成了糟老頭子,瀘州城早就不是三山九廟不出城的那個年代,如今的東南西北,擴建開來,疆域更加廣闊,只是高樓大廈,商戶聚集都不在老城區了。雖然水井溝還頑強的佔領著瀘州商圈的第一把交椅,但是老城始終是最應該保留傳統和人情味的地方。因為老瀘州所有的記憶都在這座古城被日益沉澱。

當年瀘州過河——小事(市)的諺語,整個四川都通用,影響頗深。河水對岸是大市,小市可不簡單。據史載,南宋以來,臨安的糧食、軍馬以及朝廷的物資全憑四川水運,每年運送的軍糧達150萬石,從瀘州、小市各碼頭髮運的糧船達千艘,運量數萬石之多。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從沱江上游金堂運來的菸葉,資中、內江的糖,鄧關下來的鹽,都在小市碼頭集散中轉。永寧河下來的雲貴山貨、土特產品及朝廷貢品也在小市轉上川江中鹽棒大船。運往鄧關、自流井的竹木年達數十萬根,各地牛賣往鹽井、鹽場年過數千頭。發達的水運成為小市經濟的支撐,在沱江口為小河第一大碼頭,在川江上已是36大碼頭中全國性的商業集鎮。

小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憑藉一江水運托起小市數百年的繁榮,瀘州木船鹽運和鹽關稅收造就一大批大賈鉅商。

當年小市商賈有錢以後,自然不甘心被人叫做土老肥或者暴發戶,在封建禮制和傳統道德觀念的驅動下,為光宗耀祖、流芳百世、樂善好施之名,鹽商、士紳紛紛解囊出資,倡修寺廟、道觀、宗祠、牌坊,以祭神靈先賢,以傳世顯榮。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瀘縣誌》載,僅臨街牌坊就有9處之多,佔瀘州城中牌坊總數的七分之一。小市先後興修九宮十八廟,寶蓮寺、定水寺、觀音閣、洞賓亭、川主宮、桓侯宮、王爺廟、玉龍宮、葆貞觀、陳公祠、水神祠,真武宮、文江館、三教洞、撫琴臺、觀鳳亭、宿雲寓、歸子寺。並從明正德十三年為舉人何其賢在大街建奎光牌坊,嘉靖十六年為進士李繼賢建戊戍進士坊,明萬曆二十年為贈副使吳鵬翼,參政吳謙呈頭在大街建欽承三分坊,萬曆二十九年為御史王藩臣建御史坊。清雍正五年建馬曾氏節孝坊,乾隆五十六年楊世俊妻奉旌建楊肖氏節孝坊,僅在光緒年間就先後建節孝總坊、孫宋氏節孝坊、陳毛氏節孝坊等。

小市作為瀘州歷史文化之城的一部分,無論經濟、政治、文化、軍事諸方面,先哲們都在此留下蔚然可觀的歷史遺存。但展示在今天世人面前的小市卻感受不到杜甫、唐子西、楊升庵、王士禎、趙熙之後的氣韻與書香,除老窖酒池、葆貞觀、寶蓮街、凌子街、中鹽巷以及撫琴臺、洞賓亭、純陽洞外,其他地方,人們已呼吸不到應有的歷史文化氣息。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臨江岸的倒退街(今稱半邊街)的灰瓦粉牆、吊腳樓和青石板老街本來還依稀可尋當年鹽碼頭的影子,當然因為改建,影子都已經成為歷史,“達園老宅”的石牌坊、石門之前還殘存建築符號。如今已經變成一塊荒地。

“達園”位於龍馬潭區魚塘街道望山坪社區,為民國乙亥(一九三五年)年建成的傳統青磚灰瓦古民居建築。莊園叫達園,達者,闊也。莊園主譚若泉先生,達園建於民國乙亥年,即1935年。

民國初時莊園主譚若泉先生是律師,家闊氣,莊園主兩兒兩女,解放後譚若泉律師不夠地主,房沒被分給貧下中農。聽說莊園主的一個兒子當過魚塘小學校長,一個兒給酒廠打工。一個女在新疆工作。後來達園老房垮了些,賣了些給王家。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之前達園還有大門

這位譚若泉先生是民國瀘州大律師,但是江陽沽酒客手頭資料有限,實在無從考證此公生平,只是當我來到今天的譚園山莊(農家樂),只看到一副廣告畫面,這也算是這個農家樂的老闆有心,沒能力把它維護下來,還拍了照片留作紀念。

從照片上依稀能看到大門上方石牌扁額上面雕有:主人若泉先生題、民國乙亥、達園等字體。由於石質風化較為嚴重,部分字體已消失或模糊不清,無法辨認。青磚黛瓦的達園、門前的石質階梯、石砌小橋和黃桷樹……歷經近80年風雨滄桑,古韻中散發出醇厚的文化氣息,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但是今天沽酒客看到的實際是坍塌後的遺址,聽周圍的老人說,此處花園並不想之前聽人說的就是譚律師的,譚律師是在高家人手裡買的。高家人又是誰,當年是此處的地主還是大戶?這些就無從考證了,只知道譚律師買了這裡後,開始興建,在望山坪這塊獨樹一幟的呈現了一座雅緻別趣的私人莊園。

沽酒客想,譚先生應該是一個風雅的人,雖然是律師,但是可能更向往當一個文人,鮮明古代隱者的歲月,要不然怎麼不居住在城裡,反而選擇這江上的山壁。不過此地風水極佳,不僅僅可以俯瞰長江,而且不遠處還與瀘州古八景琴臺霜操的撫琴臺相鄰,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絕妙之處。

"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誠然關於文化這個東西,重視的人和不重視的人都是一樣的活著,沒了難道就不吃飯了嗎?當然要吃,誰能阻止列位不進食呢?

江陽沽酒客常常自詡是民俗文化的研究者,其實也是個人自娛自樂罷了。有人鼓勵,有人無視。有人附和幾句算是有心人,有人嘲諷幾句也無關痛癢。兩者都沒有好與壞,只是站的角度不同。

今天想給大家聊聊小市一座最近幾年才徹底消失的莊園“達園”。它歷史並不長,不到百年,比起小市的歷史來說,不過是滄海一粟。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今天我們談小市,印象就是破破爛爛,而且相信小市大多數的原住民都期盼儘快改造,甚至包括大多數瀘州人也希望它能煥然一新,沽酒客亦是如此,畢竟這裡曾經是瀘州的繁華地。小市從明清以來,因鹽運繁榮、商賈雲集、冠蓋絡繹、居民殷阜、第宅蟬聯、甲於江陽。誰希望它從此就是衰敗頹廢呢?

回顧歷史,清光緒中期,四川總督丁寶楨改革川鹽運務,官督官運。小市各碼頭雲集運鹽大小船隻4000餘艘,瀘州運鹽船幫成為朝廷認可的川楚八大船幫之首,船家、船工上萬人。運鹽船隻又分計岸、邊岸、楚岸之鹽船。鹽船也就成了官船,凡出川士大夫、大賈鉅商、行旅無不從小市搭乘運鹽出川的船而下吳楚,達揚州轉運河入京,所以才有趙熙筆下的“歲歲官船出故鄉”之說。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然而今非昔比,當年的老大哥,變成了糟老頭子,瀘州城早就不是三山九廟不出城的那個年代,如今的東南西北,擴建開來,疆域更加廣闊,只是高樓大廈,商戶聚集都不在老城區了。雖然水井溝還頑強的佔領著瀘州商圈的第一把交椅,但是老城始終是最應該保留傳統和人情味的地方。因為老瀘州所有的記憶都在這座古城被日益沉澱。

當年瀘州過河——小事(市)的諺語,整個四川都通用,影響頗深。河水對岸是大市,小市可不簡單。據史載,南宋以來,臨安的糧食、軍馬以及朝廷的物資全憑四川水運,每年運送的軍糧達150萬石,從瀘州、小市各碼頭髮運的糧船達千艘,運量數萬石之多。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從沱江上游金堂運來的菸葉,資中、內江的糖,鄧關下來的鹽,都在小市碼頭集散中轉。永寧河下來的雲貴山貨、土特產品及朝廷貢品也在小市轉上川江中鹽棒大船。運往鄧關、自流井的竹木年達數十萬根,各地牛賣往鹽井、鹽場年過數千頭。發達的水運成為小市經濟的支撐,在沱江口為小河第一大碼頭,在川江上已是36大碼頭中全國性的商業集鎮。

小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憑藉一江水運托起小市數百年的繁榮,瀘州木船鹽運和鹽關稅收造就一大批大賈鉅商。

當年小市商賈有錢以後,自然不甘心被人叫做土老肥或者暴發戶,在封建禮制和傳統道德觀念的驅動下,為光宗耀祖、流芳百世、樂善好施之名,鹽商、士紳紛紛解囊出資,倡修寺廟、道觀、宗祠、牌坊,以祭神靈先賢,以傳世顯榮。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瀘縣誌》載,僅臨街牌坊就有9處之多,佔瀘州城中牌坊總數的七分之一。小市先後興修九宮十八廟,寶蓮寺、定水寺、觀音閣、洞賓亭、川主宮、桓侯宮、王爺廟、玉龍宮、葆貞觀、陳公祠、水神祠,真武宮、文江館、三教洞、撫琴臺、觀鳳亭、宿雲寓、歸子寺。並從明正德十三年為舉人何其賢在大街建奎光牌坊,嘉靖十六年為進士李繼賢建戊戍進士坊,明萬曆二十年為贈副使吳鵬翼,參政吳謙呈頭在大街建欽承三分坊,萬曆二十九年為御史王藩臣建御史坊。清雍正五年建馬曾氏節孝坊,乾隆五十六年楊世俊妻奉旌建楊肖氏節孝坊,僅在光緒年間就先後建節孝總坊、孫宋氏節孝坊、陳毛氏節孝坊等。

小市作為瀘州歷史文化之城的一部分,無論經濟、政治、文化、軍事諸方面,先哲們都在此留下蔚然可觀的歷史遺存。但展示在今天世人面前的小市卻感受不到杜甫、唐子西、楊升庵、王士禎、趙熙之後的氣韻與書香,除老窖酒池、葆貞觀、寶蓮街、凌子街、中鹽巷以及撫琴臺、洞賓亭、純陽洞外,其他地方,人們已呼吸不到應有的歷史文化氣息。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臨江岸的倒退街(今稱半邊街)的灰瓦粉牆、吊腳樓和青石板老街本來還依稀可尋當年鹽碼頭的影子,當然因為改建,影子都已經成為歷史,“達園老宅”的石牌坊、石門之前還殘存建築符號。如今已經變成一塊荒地。

“達園”位於龍馬潭區魚塘街道望山坪社區,為民國乙亥(一九三五年)年建成的傳統青磚灰瓦古民居建築。莊園叫達園,達者,闊也。莊園主譚若泉先生,達園建於民國乙亥年,即1935年。

民國初時莊園主譚若泉先生是律師,家闊氣,莊園主兩兒兩女,解放後譚若泉律師不夠地主,房沒被分給貧下中農。聽說莊園主的一個兒子當過魚塘小學校長,一個兒給酒廠打工。一個女在新疆工作。後來達園老房垮了些,賣了些給王家。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之前達園還有大門

這位譚若泉先生是民國瀘州大律師,但是江陽沽酒客手頭資料有限,實在無從考證此公生平,只是當我來到今天的譚園山莊(農家樂),只看到一副廣告畫面,這也算是這個農家樂的老闆有心,沒能力把它維護下來,還拍了照片留作紀念。

從照片上依稀能看到大門上方石牌扁額上面雕有:主人若泉先生題、民國乙亥、達園等字體。由於石質風化較為嚴重,部分字體已消失或模糊不清,無法辨認。青磚黛瓦的達園、門前的石質階梯、石砌小橋和黃桷樹……歷經近80年風雨滄桑,古韻中散發出醇厚的文化氣息,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但是今天沽酒客看到的實際是坍塌後的遺址,聽周圍的老人說,此處花園並不想之前聽人說的就是譚律師的,譚律師是在高家人手裡買的。高家人又是誰,當年是此處的地主還是大戶?這些就無從考證了,只知道譚律師買了這裡後,開始興建,在望山坪這塊獨樹一幟的呈現了一座雅緻別趣的私人莊園。

沽酒客想,譚先生應該是一個風雅的人,雖然是律師,但是可能更向往當一個文人,鮮明古代隱者的歲月,要不然怎麼不居住在城裡,反而選擇這江上的山壁。不過此地風水極佳,不僅僅可以俯瞰長江,而且不遠處還與瀘州古八景琴臺霜操的撫琴臺相鄰,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絕妙之處。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如今的達園還剩下個梯子

可惜這些都只能通過圖片和自我的臆想,有人說這些大房子不就是修來住的嗎?年歲久遠,自然經不起風霜,能維修就維修,不能就是危房不再安全。從住建的道理來說沒有錯,可是從時代的縮影來看,民居建築,恰恰反應了那個年代獨有的氣質和工藝。它們已經自帶了文化屬性和民俗氣質,這些東西,這些歷史建築是體現城市歷史文化發展的生動載體,是城市風貌特色的具體體現,更是不可再生的寶貴文化資源。

如果你不曾有這樣的意識,那麼當年百年之後,子孫後代問我們有何遺留和饋贈,是會被責罵的。

"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誠然關於文化這個東西,重視的人和不重視的人都是一樣的活著,沒了難道就不吃飯了嗎?當然要吃,誰能阻止列位不進食呢?

江陽沽酒客常常自詡是民俗文化的研究者,其實也是個人自娛自樂罷了。有人鼓勵,有人無視。有人附和幾句算是有心人,有人嘲諷幾句也無關痛癢。兩者都沒有好與壞,只是站的角度不同。

今天想給大家聊聊小市一座最近幾年才徹底消失的莊園“達園”。它歷史並不長,不到百年,比起小市的歷史來說,不過是滄海一粟。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今天我們談小市,印象就是破破爛爛,而且相信小市大多數的原住民都期盼儘快改造,甚至包括大多數瀘州人也希望它能煥然一新,沽酒客亦是如此,畢竟這裡曾經是瀘州的繁華地。小市從明清以來,因鹽運繁榮、商賈雲集、冠蓋絡繹、居民殷阜、第宅蟬聯、甲於江陽。誰希望它從此就是衰敗頹廢呢?

回顧歷史,清光緒中期,四川總督丁寶楨改革川鹽運務,官督官運。小市各碼頭雲集運鹽大小船隻4000餘艘,瀘州運鹽船幫成為朝廷認可的川楚八大船幫之首,船家、船工上萬人。運鹽船隻又分計岸、邊岸、楚岸之鹽船。鹽船也就成了官船,凡出川士大夫、大賈鉅商、行旅無不從小市搭乘運鹽出川的船而下吳楚,達揚州轉運河入京,所以才有趙熙筆下的“歲歲官船出故鄉”之說。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然而今非昔比,當年的老大哥,變成了糟老頭子,瀘州城早就不是三山九廟不出城的那個年代,如今的東南西北,擴建開來,疆域更加廣闊,只是高樓大廈,商戶聚集都不在老城區了。雖然水井溝還頑強的佔領著瀘州商圈的第一把交椅,但是老城始終是最應該保留傳統和人情味的地方。因為老瀘州所有的記憶都在這座古城被日益沉澱。

當年瀘州過河——小事(市)的諺語,整個四川都通用,影響頗深。河水對岸是大市,小市可不簡單。據史載,南宋以來,臨安的糧食、軍馬以及朝廷的物資全憑四川水運,每年運送的軍糧達150萬石,從瀘州、小市各碼頭髮運的糧船達千艘,運量數萬石之多。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從沱江上游金堂運來的菸葉,資中、內江的糖,鄧關下來的鹽,都在小市碼頭集散中轉。永寧河下來的雲貴山貨、土特產品及朝廷貢品也在小市轉上川江中鹽棒大船。運往鄧關、自流井的竹木年達數十萬根,各地牛賣往鹽井、鹽場年過數千頭。發達的水運成為小市經濟的支撐,在沱江口為小河第一大碼頭,在川江上已是36大碼頭中全國性的商業集鎮。

小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憑藉一江水運托起小市數百年的繁榮,瀘州木船鹽運和鹽關稅收造就一大批大賈鉅商。

當年小市商賈有錢以後,自然不甘心被人叫做土老肥或者暴發戶,在封建禮制和傳統道德觀念的驅動下,為光宗耀祖、流芳百世、樂善好施之名,鹽商、士紳紛紛解囊出資,倡修寺廟、道觀、宗祠、牌坊,以祭神靈先賢,以傳世顯榮。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瀘縣誌》載,僅臨街牌坊就有9處之多,佔瀘州城中牌坊總數的七分之一。小市先後興修九宮十八廟,寶蓮寺、定水寺、觀音閣、洞賓亭、川主宮、桓侯宮、王爺廟、玉龍宮、葆貞觀、陳公祠、水神祠,真武宮、文江館、三教洞、撫琴臺、觀鳳亭、宿雲寓、歸子寺。並從明正德十三年為舉人何其賢在大街建奎光牌坊,嘉靖十六年為進士李繼賢建戊戍進士坊,明萬曆二十年為贈副使吳鵬翼,參政吳謙呈頭在大街建欽承三分坊,萬曆二十九年為御史王藩臣建御史坊。清雍正五年建馬曾氏節孝坊,乾隆五十六年楊世俊妻奉旌建楊肖氏節孝坊,僅在光緒年間就先後建節孝總坊、孫宋氏節孝坊、陳毛氏節孝坊等。

小市作為瀘州歷史文化之城的一部分,無論經濟、政治、文化、軍事諸方面,先哲們都在此留下蔚然可觀的歷史遺存。但展示在今天世人面前的小市卻感受不到杜甫、唐子西、楊升庵、王士禎、趙熙之後的氣韻與書香,除老窖酒池、葆貞觀、寶蓮街、凌子街、中鹽巷以及撫琴臺、洞賓亭、純陽洞外,其他地方,人們已呼吸不到應有的歷史文化氣息。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臨江岸的倒退街(今稱半邊街)的灰瓦粉牆、吊腳樓和青石板老街本來還依稀可尋當年鹽碼頭的影子,當然因為改建,影子都已經成為歷史,“達園老宅”的石牌坊、石門之前還殘存建築符號。如今已經變成一塊荒地。

“達園”位於龍馬潭區魚塘街道望山坪社區,為民國乙亥(一九三五年)年建成的傳統青磚灰瓦古民居建築。莊園叫達園,達者,闊也。莊園主譚若泉先生,達園建於民國乙亥年,即1935年。

民國初時莊園主譚若泉先生是律師,家闊氣,莊園主兩兒兩女,解放後譚若泉律師不夠地主,房沒被分給貧下中農。聽說莊園主的一個兒子當過魚塘小學校長,一個兒給酒廠打工。一個女在新疆工作。後來達園老房垮了些,賣了些給王家。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之前達園還有大門

這位譚若泉先生是民國瀘州大律師,但是江陽沽酒客手頭資料有限,實在無從考證此公生平,只是當我來到今天的譚園山莊(農家樂),只看到一副廣告畫面,這也算是這個農家樂的老闆有心,沒能力把它維護下來,還拍了照片留作紀念。

從照片上依稀能看到大門上方石牌扁額上面雕有:主人若泉先生題、民國乙亥、達園等字體。由於石質風化較為嚴重,部分字體已消失或模糊不清,無法辨認。青磚黛瓦的達園、門前的石質階梯、石砌小橋和黃桷樹……歷經近80年風雨滄桑,古韻中散發出醇厚的文化氣息,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但是今天沽酒客看到的實際是坍塌後的遺址,聽周圍的老人說,此處花園並不想之前聽人說的就是譚律師的,譚律師是在高家人手裡買的。高家人又是誰,當年是此處的地主還是大戶?這些就無從考證了,只知道譚律師買了這裡後,開始興建,在望山坪這塊獨樹一幟的呈現了一座雅緻別趣的私人莊園。

沽酒客想,譚先生應該是一個風雅的人,雖然是律師,但是可能更向往當一個文人,鮮明古代隱者的歲月,要不然怎麼不居住在城裡,反而選擇這江上的山壁。不過此地風水極佳,不僅僅可以俯瞰長江,而且不遠處還與瀘州古八景琴臺霜操的撫琴臺相鄰,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絕妙之處。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如今的達園還剩下個梯子

可惜這些都只能通過圖片和自我的臆想,有人說這些大房子不就是修來住的嗎?年歲久遠,自然經不起風霜,能維修就維修,不能就是危房不再安全。從住建的道理來說沒有錯,可是從時代的縮影來看,民居建築,恰恰反應了那個年代獨有的氣質和工藝。它們已經自帶了文化屬性和民俗氣質,這些東西,這些歷史建築是體現城市歷史文化發展的生動載體,是城市風貌特色的具體體現,更是不可再生的寶貴文化資源。

如果你不曾有這樣的意識,那麼當年百年之後,子孫後代問我們有何遺留和饋贈,是會被責罵的。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歷史古建築是一種文化精神的載體,通過古建築,可理解豐富的文化內涵。在一定意義上,它們是某個城市“歷史記憶的符號”和“城市文化發展的鏈條”,因為,它們見證了這個城市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曆史的滄桑變化。一旦破壞,就再難以恢復和接續。

一座古代的建築無論如何破舊,其內在的文化內涵與千年的歷史痕跡是無法被替代的。反之,一座當代的仿古建築無論在外形上做的多麼神似,但如果其內在的歷史遺蹟幾乎為零,其文化內涵肯定無法達到與古蹟相同的高度。記錄歷史,展示文化,載託靈魂,就是古建築的真正意義和價值。將古建築的歷史因素進行完整的傳承與表達,便是今天古建築保護的真正意義。因此,我們再去欣賞古建築時不應只關注其外在的美學特徵,更應透過古建築的磚牆看到其內在的文化魅力。

"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誠然關於文化這個東西,重視的人和不重視的人都是一樣的活著,沒了難道就不吃飯了嗎?當然要吃,誰能阻止列位不進食呢?

江陽沽酒客常常自詡是民俗文化的研究者,其實也是個人自娛自樂罷了。有人鼓勵,有人無視。有人附和幾句算是有心人,有人嘲諷幾句也無關痛癢。兩者都沒有好與壞,只是站的角度不同。

今天想給大家聊聊小市一座最近幾年才徹底消失的莊園“達園”。它歷史並不長,不到百年,比起小市的歷史來說,不過是滄海一粟。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今天我們談小市,印象就是破破爛爛,而且相信小市大多數的原住民都期盼儘快改造,甚至包括大多數瀘州人也希望它能煥然一新,沽酒客亦是如此,畢竟這裡曾經是瀘州的繁華地。小市從明清以來,因鹽運繁榮、商賈雲集、冠蓋絡繹、居民殷阜、第宅蟬聯、甲於江陽。誰希望它從此就是衰敗頹廢呢?

回顧歷史,清光緒中期,四川總督丁寶楨改革川鹽運務,官督官運。小市各碼頭雲集運鹽大小船隻4000餘艘,瀘州運鹽船幫成為朝廷認可的川楚八大船幫之首,船家、船工上萬人。運鹽船隻又分計岸、邊岸、楚岸之鹽船。鹽船也就成了官船,凡出川士大夫、大賈鉅商、行旅無不從小市搭乘運鹽出川的船而下吳楚,達揚州轉運河入京,所以才有趙熙筆下的“歲歲官船出故鄉”之說。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然而今非昔比,當年的老大哥,變成了糟老頭子,瀘州城早就不是三山九廟不出城的那個年代,如今的東南西北,擴建開來,疆域更加廣闊,只是高樓大廈,商戶聚集都不在老城區了。雖然水井溝還頑強的佔領著瀘州商圈的第一把交椅,但是老城始終是最應該保留傳統和人情味的地方。因為老瀘州所有的記憶都在這座古城被日益沉澱。

當年瀘州過河——小事(市)的諺語,整個四川都通用,影響頗深。河水對岸是大市,小市可不簡單。據史載,南宋以來,臨安的糧食、軍馬以及朝廷的物資全憑四川水運,每年運送的軍糧達150萬石,從瀘州、小市各碼頭髮運的糧船達千艘,運量數萬石之多。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從沱江上游金堂運來的菸葉,資中、內江的糖,鄧關下來的鹽,都在小市碼頭集散中轉。永寧河下來的雲貴山貨、土特產品及朝廷貢品也在小市轉上川江中鹽棒大船。運往鄧關、自流井的竹木年達數十萬根,各地牛賣往鹽井、鹽場年過數千頭。發達的水運成為小市經濟的支撐,在沱江口為小河第一大碼頭,在川江上已是36大碼頭中全國性的商業集鎮。

小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憑藉一江水運托起小市數百年的繁榮,瀘州木船鹽運和鹽關稅收造就一大批大賈鉅商。

當年小市商賈有錢以後,自然不甘心被人叫做土老肥或者暴發戶,在封建禮制和傳統道德觀念的驅動下,為光宗耀祖、流芳百世、樂善好施之名,鹽商、士紳紛紛解囊出資,倡修寺廟、道觀、宗祠、牌坊,以祭神靈先賢,以傳世顯榮。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瀘縣誌》載,僅臨街牌坊就有9處之多,佔瀘州城中牌坊總數的七分之一。小市先後興修九宮十八廟,寶蓮寺、定水寺、觀音閣、洞賓亭、川主宮、桓侯宮、王爺廟、玉龍宮、葆貞觀、陳公祠、水神祠,真武宮、文江館、三教洞、撫琴臺、觀鳳亭、宿雲寓、歸子寺。並從明正德十三年為舉人何其賢在大街建奎光牌坊,嘉靖十六年為進士李繼賢建戊戍進士坊,明萬曆二十年為贈副使吳鵬翼,參政吳謙呈頭在大街建欽承三分坊,萬曆二十九年為御史王藩臣建御史坊。清雍正五年建馬曾氏節孝坊,乾隆五十六年楊世俊妻奉旌建楊肖氏節孝坊,僅在光緒年間就先後建節孝總坊、孫宋氏節孝坊、陳毛氏節孝坊等。

小市作為瀘州歷史文化之城的一部分,無論經濟、政治、文化、軍事諸方面,先哲們都在此留下蔚然可觀的歷史遺存。但展示在今天世人面前的小市卻感受不到杜甫、唐子西、楊升庵、王士禎、趙熙之後的氣韻與書香,除老窖酒池、葆貞觀、寶蓮街、凌子街、中鹽巷以及撫琴臺、洞賓亭、純陽洞外,其他地方,人們已呼吸不到應有的歷史文化氣息。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臨江岸的倒退街(今稱半邊街)的灰瓦粉牆、吊腳樓和青石板老街本來還依稀可尋當年鹽碼頭的影子,當然因為改建,影子都已經成為歷史,“達園老宅”的石牌坊、石門之前還殘存建築符號。如今已經變成一塊荒地。

“達園”位於龍馬潭區魚塘街道望山坪社區,為民國乙亥(一九三五年)年建成的傳統青磚灰瓦古民居建築。莊園叫達園,達者,闊也。莊園主譚若泉先生,達園建於民國乙亥年,即1935年。

民國初時莊園主譚若泉先生是律師,家闊氣,莊園主兩兒兩女,解放後譚若泉律師不夠地主,房沒被分給貧下中農。聽說莊園主的一個兒子當過魚塘小學校長,一個兒給酒廠打工。一個女在新疆工作。後來達園老房垮了些,賣了些給王家。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之前達園還有大門

這位譚若泉先生是民國瀘州大律師,但是江陽沽酒客手頭資料有限,實在無從考證此公生平,只是當我來到今天的譚園山莊(農家樂),只看到一副廣告畫面,這也算是這個農家樂的老闆有心,沒能力把它維護下來,還拍了照片留作紀念。

從照片上依稀能看到大門上方石牌扁額上面雕有:主人若泉先生題、民國乙亥、達園等字體。由於石質風化較為嚴重,部分字體已消失或模糊不清,無法辨認。青磚黛瓦的達園、門前的石質階梯、石砌小橋和黃桷樹……歷經近80年風雨滄桑,古韻中散發出醇厚的文化氣息,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但是今天沽酒客看到的實際是坍塌後的遺址,聽周圍的老人說,此處花園並不想之前聽人說的就是譚律師的,譚律師是在高家人手裡買的。高家人又是誰,當年是此處的地主還是大戶?這些就無從考證了,只知道譚律師買了這裡後,開始興建,在望山坪這塊獨樹一幟的呈現了一座雅緻別趣的私人莊園。

沽酒客想,譚先生應該是一個風雅的人,雖然是律師,但是可能更向往當一個文人,鮮明古代隱者的歲月,要不然怎麼不居住在城裡,反而選擇這江上的山壁。不過此地風水極佳,不僅僅可以俯瞰長江,而且不遠處還與瀘州古八景琴臺霜操的撫琴臺相鄰,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絕妙之處。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如今的達園還剩下個梯子

可惜這些都只能通過圖片和自我的臆想,有人說這些大房子不就是修來住的嗎?年歲久遠,自然經不起風霜,能維修就維修,不能就是危房不再安全。從住建的道理來說沒有錯,可是從時代的縮影來看,民居建築,恰恰反應了那個年代獨有的氣質和工藝。它們已經自帶了文化屬性和民俗氣質,這些東西,這些歷史建築是體現城市歷史文化發展的生動載體,是城市風貌特色的具體體現,更是不可再生的寶貴文化資源。

如果你不曾有這樣的意識,那麼當年百年之後,子孫後代問我們有何遺留和饋贈,是會被責罵的。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歷史古建築是一種文化精神的載體,通過古建築,可理解豐富的文化內涵。在一定意義上,它們是某個城市“歷史記憶的符號”和“城市文化發展的鏈條”,因為,它們見證了這個城市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曆史的滄桑變化。一旦破壞,就再難以恢復和接續。

一座古代的建築無論如何破舊,其內在的文化內涵與千年的歷史痕跡是無法被替代的。反之,一座當代的仿古建築無論在外形上做的多麼神似,但如果其內在的歷史遺蹟幾乎為零,其文化內涵肯定無法達到與古蹟相同的高度。記錄歷史,展示文化,載託靈魂,就是古建築的真正意義和價值。將古建築的歷史因素進行完整的傳承與表達,便是今天古建築保護的真正意義。因此,我們再去欣賞古建築時不應只關注其外在的美學特徵,更應透過古建築的磚牆看到其內在的文化魅力。

瀘州小市有座“達園”,曾經是一種文化象徵,如今幾人知曉?

《威尼斯憲章》說:“世世代代人民的歷史文物建築飽含著過去歲月傳下來的信息,是人民千百年傳統的活的見證……。”保護古建築便是保護人民千百年傳統的見證,不保護古建築便是自毀國家和地方歷史文明的見證。

沽酒客愛這座城市,不排斥新的事物進入,不反對家鄉變成現代化都市,但是我們的文明和歷史遺蹟為什麼不可以和現代文明和諧相處呢?我相信事在人為,當我們真的重視自身的歷史和文化的時候,就是一個地方開始發軔和崛起的時候。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