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脈,你是不是有什麼誤解?

職場上,論重要性,與人相處=務實做事。

如何贏得他人的信賴和支持,和做好本職工作比起來,不分伯仲。

實話說,我年輕時和如今很多剛入職場的年輕人有著一樣的想法,不屑於在職場“搞關係”,感覺這種事情非常low。

雖然,先做事再做人,倒也不是不行,但如果年近三十依舊抱著這樣的想法,只埋頭做事,不善於建立人脈,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會是很嚴重的打擊。

想弄明白什麼是人脈、如何積累人脈,首先你得走出這三大關於「人脈」的誤解......

01、你認識的人=你的人脈?

其實,你認識的人再牛再多,只要你用不上,都不是人脈。

很多職場人以微信加過哪個投資人,或者哪位公司高管為榮,但是,事實上,你除了過年給人群發一條消息,可能再也沒有其他機會和你心目中的高人細聊,更別說在高人心目中留下一個好印象了。甚至還有一些搜索課程,教普通職場人如何加到大咖的微信,我看完還是很無語的。

這種在我看來都是無效人脈。

所謂人脈,是在你需要的時候,你能夠用起來的人際關係。如果沒法用到,甚至對方都不記得你,那就別自以為結交了人脈了。

很多小夥伴經常線上線下看到一位牛人,立馬會想:這個人很厲害,我要把他納入我的人脈圈。

這種想法大概率會失敗的。

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我每天能夠收到的加微信邀約和線下見面邀約起碼有一次。但是我沒有精力去見一下我不認識的人,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見這些人,他們很熱情,但對不起我真的沒興趣。

案例一

得到創始人羅振宇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年輕人,在他羅輯思維的公眾號下,說買手機差1000多塊錢,請羅振宇幫忙,反正羅振宇不差錢。羅振宇自然沒有搭理他。

還有一個年輕人,在自己的微博上,每天把羅輯思維公眾號上的語音,轉換成文字,還加上自己的點評,堅持做了一年多。

雖然他從來沒有聯繫過羅振宇,但有人把他的微博推送給了羅振宇,羅振宇看完他的微博後特意去找到這個大學生,加了微信想要了解他。就這樣這個大學生反向鏈接到他一直想要接觸的牛人。

案例二

善於自我營銷的Doris(公眾號:刀姐Doris),和我講過自己的一個故事。

她在美國參加一場中國留學生的活動,當晚的晚會上有一個重頭人物,一位在當地很有影響力的哈佛學長,大家都搶著上去和他認識。

Doris一看,人太多,自己就算是自我介紹,對方也留不下任何印象,怎麼辦?

她反其道而行之,找到機會上前自我介紹的時候,直接對學長說:「這個活動很棒,但是在宣傳方面做得很糟糕,還在用最傳統的Email方式邀請大家參與,我在中國和美國都有豐富的營銷工作經驗,也很善於社交媒體營銷,如果您不介意,我可以為您設計一套新的宣傳方案。」

就這幾段話,就讓學長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隨後她幫助學長重新梳理了活動的宣傳計劃,成為這個中國留學生組織的董事會成員。

這兩個案例說明,人脈必須符合幾個條件:

1. 對方瞭解你,起碼知道你的幾個核心標籤;

2. 對方願意幫助你,或者願意把好的機會提供給你。

實現這兩點,有一個重要的前提,你們能夠為你的人脈做些什麼?

人脈和朋友不同。

朋友是有情感聯繫的,當有啥好事情的時候,朋友會第一時間想到你,但是人脈不會,人脈是赤裸裸的利益關係。

人脈會想到你的原因,是你能把這件事做得很好(符合他對你的標籤認知),或者是你曾經幫助過他,他希望能夠有所回報。

02、人脈是比你厲害的人?

不一定,而且正相反,你一定要比你的人脈厲害,至少在某方面比他厲害。

關於人脈,你是不是有什麼誤解?

文壇巨匠沈從文,早年北漂到北京,當時叫北平,想靠寫文章為生,但是一直沒有得到發表的機會。他萬般無奈向當時名滿天下的郁達夫求助。郁達夫去沈從文那裡一看,大冬天沒有炭火,沈從文只穿著兩件夾衣。腳縮在被子裡。用凍得通紅的手,堅持寫作,當時他已經三天沒吃過飯了。

當時的郁達夫也有自己的苦惱,他在文壇雖很有名氣,但在大學教會計學,創辦的雜誌被停刊,很是鬱悶。

看到沈從文之後,他很快被這個年輕人的堅持感染,他馬上解下自己的羊毛圍巾,給沈從文圍上,又拉著沈從文去飯館大吃了一頓,那頓飯花了1塊7,郁達夫掏了五塊錢,買完單剩下的都給了沈從文。

不久之後郁達夫又把沈從文介紹給徐志摩,幫助沈從文發稿,實現了自己的作家夢。

講這個故事,我想說明兩個道理:

第一,我們也一定會有某方面的長處,會幫上別人,尤其是我們希望成為其人脈的牛人們。儘可能挖掘自己的核心能力或標籤,用這種方式得到的人脈資源非常穩固。

當時的沈從文相比郁達夫可以說是全面劣勢,並沒有什麼資格成為郁達夫的人脈,但是當郁達夫踏入沈從文的住處時,郁達夫感受到了鼓舞,年輕人這麼苦都在創作,我自己的鬱悶相比起來又算什麼?

即使是這一點精神力量,都讓郁達夫願意挺身相助。

你要在某個方面非常強,強到能夠幫助到別人,強到別人在遇到類似問題或者機會時第一時間想到你。充分利用這一點,培養自己的核心技能,成為某一個領域的專家,那麼人脈會自己去找你的。

第二,很多人在談論人脈時,都是勢利的,都看著那些能夠立刻幫到自己的人,卻想不到去幫助那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

有些人脈關係,你覺得根本沒用,因為他們年輕沒有你想要的資源,但是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事物:未來他可能做得非常出色,還有我們需要反向求助他們的事情。

而郁達夫去世後能在國內文壇依然保持這樣的名氣,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創作功底深厚,另一方面也和沈從文等小輩朋友們大力宣傳推廣很有關係。

在郁達夫女兒在文革後拜訪沈從文,離開時沈從文知道她處境困難,也馬上拿出五塊錢給她。須知70-80年代的五塊錢,可不像如今的五塊錢,而當時的沈從文也並不算寬裕。

拿我自己來說,我也有類似經歷。

曾經我還在獵頭公司工作,有一位年輕的記者朋友苦於請我幫忙給些職業規劃的建議,推薦份工作。我當然是努力幫了他,幫助他接到了互聯網公司的offer。

多年後他在互聯網越做越好,跳槽到更牛的公司擔任管理崗。而在我2018年計劃轉型互聯網時,他反過來幫我打聽了圈內的很多消息,也幫我在創業項目上給了很多有用的建議。

放在多年前,我實在想不到一個年輕的記者能夠怎麼幫到我,但是本著「幫幫這個很上進的年輕人」的想法,我去幫了他,沒想到,6-7年後他卻成為了我在互聯網圈子的引路人。

對於我們30+歲的職場人來說,已經有了不少職場資源,去幫助一些努力上進的年輕人,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同時,也說不準,這些年輕人什麼時候就能成為我們有價值的人脈。

沈從文一輩子受到過禮遇很多,被人請吃飯送禮物,也不算是少見。但是他這一輩子都記得郁達夫的一飯之恩和送給他的羊毛圍巾,當他年邁時,每當有人來訪,他都會講這個故事。

為什麼?因為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如果我們幫助那些目前急需幫助的年輕人,他們往往會一直記得,也會想找機會回報幫助過他的人。

如果你覺得這些幫不上你的人,是無效人脈,那也需要意識到一點:

只願意給別人錦上添花的人,也很難得到別人的雪中送炭。

03、我很內向,所以沒法搭建人脈?

實話實說,我也是內向的人,如果在聚餐和酒會上你往往會看到我縮在一個角落裡,悶頭吃飯。甚至,我都不願意參加陌生人的聚會和派對,對我來說充滿彆扭。

那內向的我是如何搭建人脈的呢?

李笑來在《把時間當作朋友》這本書裡寫過一句我很認可的話:打造人脈,不如打造自己。

在我看來,所謂的人脈關係中,三分靠人脈,七分拼實力,靠自身核心能力的積澱。

首先,雖然不擅長和人聊天,但我很擅長寫。通過寫字,我把自己的觀點積累起來,搭建了自己的認知體系。

另外,我的核心能力標籤一方面是人力資源的知識,另一方面是新媒體營銷的能力,同時在這兩個領域有所建樹的人並不算多,所以我很僥倖的脫穎而出,成為了這個圈子裡有點話語權的自媒體。

別人看到了我的能力,所以在有創業項目的時候,他們能想到我,覺得我是適合的能解決問題的人才。

創業大半年來,很多機會都是別人送到手邊的,我並沒有舔著臉去找別人要,甚至大家在一起溝通的機會也是有限的,但我的標籤在別人眼中深入人心,他們意識到我確實能夠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而且作為一個內向的人,我還有一個優勢,我願意傾聽。

正常人的普遍的溝通訴求是表達,我告訴你我是誰。但是我比較內向,不太願意在各種場合宣傳自己的成績,所以大部分時間裡,我在傾聽,傾聽別人的觀點,瞭解別人的成就或者困難。

而作為一個出色的傾聽者,我也有所回報,我有更多的時間思考,我能夠體會到對方的感受,也讓我之後更好地幫助對方。

嘮了這麼多,總結一下。

人脈是什麼?

說通俗一點,人脈就是讓別人知道你是什麼人?有什麼擅長的地方?有什麼利用價值?

所謂的有效人脈,往往是三分人脈,七分自身價值。

對於30+的職場人來說,首先要清楚知道自己的強項,自己的價值。給自己找好合適的標籤,宣傳出去,讓別人在遇到合適的機會時第一時間想到你。

其次是學會雪中送炭。

錦上添花的價值永遠不會讓人脈感覺到意義重大,而只有雪中送炭讓人難忘,如果你有幫助別人的機會,不要錯過,未來說不準對方也能夠回報你。

最後不要擔心內向就沒法積累人脈。

內向的人可以從打造自己的價值出發,善於發現自己的優勢,比如勤于思考,比如善於傾聽,通過這種方式幫助他人,一樣能夠積累優秀的人脈。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眾號:imciow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