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的硬能力,從0開始設計智能硬件產品

AI產品經理需要具備哪些硬能力?本文作者為大家分享了從0開始設計智能硬件產品的經驗,提供給AI行業的產品經理作為提升硬能力的參考。

產品經理的硬能力,從0開始設計智能硬件產品

多年前受到浙大信電一位師兄引路,開始接觸智能硬件產品,第一個是低功耗藍牙系列產品,產品方向也是今天火熱的IoT,而當年並沒有熱,當時筆者LineLian以高級產品顧問的身份參與產品需求、產品定義、產品設計、產品交互、BOM製作、產品開發、產品測試、產品上線、軟硬件協同、產品智能化、產品運營等等。

由此便做了多款AI助力的軟硬件協同產品,像智能電視機、語音識別+遙控器、智能魔鏡、智能視覺識別試衣鏡、智能家居類產品等等智能硬件產品。

一路為了平凡的產品而奔波,下來發現在AI助力下、在物聯網暢行下智能且軟硬件協同的產品才是真的能夠帶給用戶:溫度、個性、與人的關係更融洽、收藏價值更高等功效,體驗到智能硬件產品經理的知識域比純軟件更豐富一些。

第一個智能硬件產品部分草稿圖如下:

產品經理的硬能力,從0開始設計智能硬件產品

那麼筆者緣何覺得智能硬件更有:溫度、個性、與人的關係更融洽、收藏價值更高等功效呢?溫度是指智能硬件比純軟件更能夠體現出產品的視覺、觸覺、味覺、聽覺、嗅覺。個性是指硬件的工業設計,結構設計你買了他更能體現您個人的性格特點。

與人的關係一款智能硬件產品好比一個與你對話的人,你可以跟他語音交流,也可以把他放在傍邊不理他。收藏價值是指需多智能硬件是採用稀有資源材料製作而成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所以智能硬件產品帶給用戶的體驗是更加豐滿的5感體驗。

於是想梳理一遍過往的AI助力軟硬件協同的產品經驗:幫產品經理從0開始設計智能硬件產品,增強產品經理的硬能力。

一、前期準備

智能硬件產品設計中,前期準備工作是否充分,將直接影響到設計合理性和市場競爭優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前期準備工作期間,主要包括項目規劃和對應準備工作,集合不同類別劃分不同區域,針對性搭設和完善。

例如:筆者LineLian在負責智能試衣魔鏡產品時,一開始定好2B的是按照服裝品牌公司的客戶需求定製,2C的是按照產品經理對用戶的調研理解來定製。那麼2B的需求可以請外觀設計師和工業結構設計師接到一個硬件設計的工作時候,就需要對客戶的需求進行分析,並對功能的模塊進行有規律的劃分,將每一個功能模塊都進行電路的選擇,儘可能的要選擇市場上主流的器件。

在這個過程中,模塊搭設需要根據圖紙選擇元件,儘可能選擇壽命長的元件,並對元件進行測試,測試正常後方可使用,並做好記錄工作,為後續相關審核提供依據。前期準備工作是否完善直接關乎到後期工作的順利展開,需要予以高度重視。

例如:當時筆者師兄造的智能防丟器在選擇硬幣形狀電池時,一方面要考慮電池的耐用性還要考慮電池的成本、同時要支持產品應用的場景,在需要防水的場景防水層如果層數太多就會阻擋電磁通信,如果防水層不嚴實,防水效果會大打折扣。

2C的智能硬件產品要提早定位好產品的用戶畫像、產品價格、產品生命週期、產品差異化競品的亮點。

產品經理在前期準備工作中的工作是:

  1. 梳理需求、確定需求、定義產品方案、尋找適合的工業結構設計師、工程結構設計師、配合元器件、原理圖工程師進行元器件測試敲定產品的功能和性能;
  2. 輸出產品MRD、競品分析、客戶用戶需求feature list。

二、參與原理圖,賦予原理圖以產品的功能內容

在元件原理圖繪製中,結合不同區域和元件來繪製功能塊原理圖,標記審核無誤後封裝起來。原理圖繪製是AI助力的硬件設計的核心內容,並對整體設計進行剖析,挖掘其中潛在的漏洞,及時有效的予以修改。所以,原理圖的繪製十分重要,客觀反映出電子產品硬件設計功能性。

產品經理在信息電子工程師繪製原理圖工作中的工作是:

  1. 產品經理協同信息電子工程師在原理圖上將每一個功能模塊的原理圖進行畫出確認,不同的部分需要用不同的網絡符號進行表示,也要用不同的標記來進行連接,在原理圖畫完之後,要保證沒有錯誤之後才可以對每個元件進行確認和封裝。
  2. 產品經理再次確定原理圖的功能、性能。
  3. 輸出確定的產品原理功能性能表。如下圖:
產品經理的硬能力,從0開始設計智能硬件產品

三、PCB圖繪製

PCB 圖繪製是電子產品硬件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前期工作的最後步驟,原理圖元件封裝導入 PCB 圖中,放置元件。需要注意的是,應該把握元件和順序之間的聯繫,結合實際佈局來確定元件尺寸,優化硬件設計。合理硬件設計,儘可能避免重疊連接問題出現,影響到硬件設計合理性。不同的智能硬件產品需求不同,需要從整體角度進行分析和檢查,避免不必要的誤差出現。

產品經理在PCB圖繪製過程中一般的工作是:

  1. 監督:佈局的時候,要先放需要進行定位的元器件,這些需要進行機械定位的部件要按照相關的要求來進行防止讓每個功能塊的元器件都能夠確保放置在一起,並且按照部件的規範,手動的將關鍵部分進行佈置;
  2. 驗證PCB板的功能性能;
  3. 參與尋找確認OEM供應鏈開啟板卡加工製造;
  4. 輸出:根據PCB板輸出功能文檔,輸出系統、軟件需求。

四、關注可維修性,建議產品經理遵循極簡主義思維

智能硬件與軟件產品的運營不同,最大不同在於智能硬件涉及售後實體運維。銷售產品所產生利潤的條件需要開源節流,開源就是要讓產品有更多的附加值能夠增加產品的價值,讓產品可以更多的進行銷售。這種需求需要產品能夠讓實用性進行強化,通過舒適和便捷的操作讓客戶的體驗度進行增強,讓外觀變的更時尚,讓電子產品的外表以及應用性能得到客戶的青睞,引起客戶購買的慾望。

節流就是可維修性,以此為核心,讓生產成本都成為產品的純利潤,花費也包含了維修人員的薪資以及差旅費等各種人工費用,同時還包括備品“備件以及庫存費用,維修的工具”一起等,所以可維修性的設計,需要從費用的降低來進行考慮,產品的維修性不僅靠考慮定性的要求,同時要進行功能的權衡分析,讓相同或者類似的功能進行合併,將沒有必要的功能進行剔除,讓產品更加簡化,維修性更強。

例如:筆者LineLian在上市公司負責創新產品孵化中心產品工作的時候,其中一款人體測量魔鏡售賣給山東榮成市某單位系統後,對方使用的場景是在廣場搭建的棚子裡面,那麼夏日榮成的高溫環境很容易使體側魔鏡的線路提前老化,和板卡在40度以上的高溫環境下連續工作的性能打折扣及其他元件損壞,那麼這就會產生非常高的維修成本。

所以,產品經理早期在對功能進行滿足的前提下,需要整改構造更加簡潔,能夠讓產品的層次以及組成的單元數量更少,對零件的形狀也需要進行簡化,同時產品的設計調整結構也要進行簡約化設計。需要對磨損或者漂移等原因引發的故障來進行排除,讓其更加簡單方便,同時,設計可以進行調整,將組合件也可以進行拆卸,讓局部能夠更加方便被修復,減少相互之間的牽連,並可以進行反覆的調試。

五、輸出CMF

在經過上述智能硬件的基礎搭建以後,產品經理需要安排內部或者外部的工業設計師進行CMF(Colour/Material/Finish)的深度設計。既要輸出滿足客戶/用戶需求的工業設計稿,又要確認好產品的顏色、工藝和材料。

下圖是筆者LineLian曾經負責的產品的CMF一角圖:

產品經理的硬能力,從0開始設計智能硬件產品

六、用AI助力硬件產品

軟件件協同產品要想與競爭對手有差異化主要還是靠產品的智能化,以及智能化能購給客戶/用戶帶來的產品體驗。例如筆者LineLian的試衣魔鏡產品區別於其他魔鏡的差異化的點在於深度體感攝像頭不僅能做人臉識別還能做人體三維測量後生成人體3D模型,然後根據機器學習訓練好的體型大數據推薦複合體型特徵的服裝。

產品經理在AI助力軟硬件協同產品時的工作:

  1. 策劃差異化競爭對手產品的人工智能版本功能點;
  2. 算法、數據、模型準備;
  3. 確認需求實現方案;
  4. 安排開發、關注硬件層之間的驅動。

下圖是智能硬件中的集成算法和傳感器的關鍵部件之一:

產品經理的硬能力,從0開始設計智能硬件產品

七、輸出軟硬協同的PRD

在這一步與以上六步作為這個智能硬件產品負責人的產品經理,需要:

  1. 整體以上六步中的文檔,梳理確定第一個版本的需求;
  2. 查缺補漏設計好軟硬件系統的產品的交互體驗;
  3. 輸出完成的AI助力的軟硬件協同的產品需求文檔(PRD)含BOM;
  4. 監督供應鏈工廠對智能硬件的測試報告,直至合格;
  5. 撰寫智能硬件上對應市場的資質認證,例如:3C、CE等等認證。

八、部分智能硬件行業術語FOR非智能硬件產品經理

  1. 存儲器,是智能硬件產品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計算機系統中的記憶設備,存儲器有一定的記憶功能,ROM 就是用來進行存儲啟動的應用程序,在進行供電以後,計算機就會首先開始進行程序的啟動,整個操作系統的軟件就會通過硬盤進行內容的存儲,用來進行固定存儲的數據表,會通過一定的數學運算,讓整個運算的速度進行加快,並且通過函數,再預先的進入ROM 系統中。
  2. 集成電路,就是微型的電子器件或者是小型的部件,並利用一定的工藝,將電路中需要的晶體管“極管”電阻以及電容電感等原件,和佈線進行相互的聯繫,並且在製作的過程中,一小塊或者幾塊的導體片以及介質上,需要進行封裝一個管殼之中,需要電路功能的結構有一定的構成。
  3. 繼電器是電控制器件的一個類型,輸入量的變化達到了一定要求的時候,在電氣進行輸出電路的時候,能夠讓前期預定的階躍變化成為電氣的控量,並且能夠對系統進行控制,將系統控制和被控制形成一定的互動,在一般情況下,繼電器是在自動化的控制電路中進行應用的。最簡單的理解繼電器是小電流控制大電流的設備。在AI和IoT大環境背景下。繼電器在許多機器人中均有運用。

九、總結

從0開始設計AI助力的硬件產品,AI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硬能力核心流程如下圖:

產品經理的硬能力,從0開始設計智能硬件產品

另外:產品經理從0開始搭建智能硬件產品有多種提升產品經理能力的地方。

其一、往產品經理的行業深度發展,紮實自己的產品功底,因為世界上的產品不僅有軟件產品,當然也有硬件產品,而在AI大環境下,軟硬件協同還需要運用好AI,讓AI助力軟硬件協同產品智能化,更加人性化。

其二、拔高產品經理的認知格局,當產品經理負責AI助力的軟硬件協同產品時,一般還需要負責這款產品的市場運營,甚至資本市場的事宜,當您負責資本市場事宜的時候,您會發現智能硬件產品啟動的時候變現能力往往很強,但是到B論融資以後往往沒有軟件類好融資,這就需要智能硬件產品經理,拔高產品視覺,拓展產品生態,例如:做大智能硬件的供應鏈、同時2B/2C客戶用戶發展。

其三、做AI助力的軟硬件協同產品能夠磨鍊產品經理的軟件能力、硬件能力和AI能力等多種產品經理的能力。

#專欄作家#

連詩路,公眾號:LineLian。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產品進化論:AI+時代產品經理的思維方法》一書作者,前阿里產品專家,希望與創業者多多交流。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