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如何打好“需求評審”這場仗'

"

上篇文章《產品功能調研,需要注意的3個要點》我們討論了產品功能調研的相關知識,這一次我們來談談產品經理如何打好“需求評審”這場仗。

"

上篇文章《產品功能調研,需要注意的3個要點》我們討論了產品功能調研的相關知識,這一次我們來談談產品經理如何打好“需求評審”這場仗。

產品經理如何打好“需求評審”這場仗

在產品經理崗位的能力要求中,其中兩項是強大的心理抗壓能力和良好的溝通能力。

因為產品經理很重要的一個職責就是與公司的各個部門協調溝通,保證項目進展的有效性。工作中接觸的場景和同事涉獵面越廣,就越容易被懟,在各部門同事雲集的需求評審會中更是如此。

需求評審是產品經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它決定著我們的想法是否能夠落地實現,也是產品經理被懟可能性最大的時候。

若準備不夠充分,需求評審會可能演變成群起而攻之的批鬥大會,而被掛在十字架的對象就是產品經理和原型圖。

以下列舉了一些本人被懟的血和淚:

  • “在XX情況下,你沒有做條件限制呀,能不能考慮的全面點?”
  • “你這個流程太麻煩了,用戶能被你繞暈,能不能簡單點?”
  • “現有的數據庫結構不支持,要實現只能重構,太麻煩了!有時候你產品的一句話,開發要做一個月呀,兄嘚!”
  • “這樣開發難度很大,最好基於現有的數據庫結構考慮業務拓展性,”
  • “這個功能操作好奇葩,哪有產品像你這麼設計的”

需求評審的目的是讓相關人員(開發、設計、測試、運營、老闆等)理解需求背景、需求目的以及具體的需求描述,並認可原型設計和解決方案。

在需求評審中多多少少會碰到被懟的情況,那麼作為產品經理,怎麼才能使需求評審會保持高效,並在評審會中降低被懟的可能性呢?

一、需求評審前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想要在需求評審會的有限時間內,保持高效且不被懟,必須做好充分的提前準備工作。

1. 充分準備原型和PRD

首先充分理解自己所負責的需求,不要一拿到需求,頭腦一熱就開始畫原型。

先做需求分析和產品調研,梳理出功能架構和業務邏輯,最好輸出“業務流程圖”和“功能結構圖”,圖表比文字更容易讓人理解需求。

另外儘可能輸出邏輯嚴密,表達清晰的原型和文檔,儘量考慮到所有的邊界場景,並提前和開發人員溝通,就需求的實現方案達成一致。

如果評審會中被挑出各種疏漏問題,不僅影響會議的效率,而且會讓同事質疑自己的專業能力,也會成為以後工作中同事不積極配合的誘因。

針對同一問題給出多個解決方案,這樣在評審中,哪怕開發表示方案A不能實現,還可以補充提出方案B。

需求文檔的表達要簡潔,邏輯要嚴謹。有的公司需求文檔和原型是分開各一份;而有的公司是需求文檔直接寫在Axure裡面,直接備註在原型頁面旁邊(我目前用的後者)。

很多產品新人都會問哪種方式更好,其實不管哪種形式,要學會因地制宜。

說到底需求文檔是給開發和測試人員看的,他們是需求文檔的核心用戶,產品經理要傾聽用戶的訴求,多詢問他們的意見,如何能讓他們更有效率的閱讀需求文檔,以及更容易理解需求文檔中的表述。

2. 產品組內評審

在真正的需求評審會之前,一般情況下,要先對原型初版進行組內評審,原型初版一般不需要完整的需求文檔,只需要標註出重點的交互和功能邏輯。

組內評審的目的是讓組內產品同僚幫自己擦漏補缺,提前檢查出疏漏和不合理之處。

另外產品組內評審是基於用戶體驗5層要素(戰略、範圍、結構、框架、表現層)來審視原型和PRD,檢視產品設計的合理性

比如有時候在組內評審時,判斷需求不符合當前產品的戰略方向,應該暫緩或不實現。這是開發、設計、測試、運營都不太重視的維度。

3. 提前告知

在通過組內評審之後,接下來就應該修改並完善原型和prd。

在需求評審會的前一天把原型和prd發送給參會的相關人員,目的是讓其提前熟悉需求,達成目標上的一致性。

如果有問題及時收集,在需求評審之前向提問者解答,能大大提高需求評審會的效率。

二、需求評審中

需求評審會是一個極度頻繁的場景,除了早上晨會,應該是初級產品經理開過最多的會議。

只要我們提前做好了充分準備,就可以當作是個人的小型“產品分享會”。只有放鬆了,在講解原型時也不會因為太緊張出現磕巴的狀況。

1. 切記闡明背景和緣由

會議首先要向大家闡明需求背景、需求目的,讓他們瞭解這個需求是怎麼產生的,需求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讓參會者瞭解並達成目標上的一致性,有助於理解業務。

切忌一上來就講功能、講交互,導致參會者一臉懵逼,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會影響會議的效率和後續的項目進展過程。

2. 產生互動

目的是為了讓參會者更專注的聽評審,減少會議室玩手機的情況。

分享一個不成熟的小技巧,原型中的名稱和內容示例,可以使用周遭同事的名字(他們不介意的前提下),並在講解中念出名字,這樣被Q到的的同事會放下手機專心看投影儀,提高互動性和趣味性。

比如評論模塊中的評論示例,可以這樣在原型中標註:

運營廖小驪:昨晚吳亦凡被爆戀情了,你們看新聞了麼?

開發楊因:誰?

測試朱序:聽說了,好大一個瓜,不過很快爆了另一個瓜!

設計雪琳:吳亦凡被套路了,好可憐

開發蘇馳:誰……?

另外當講到某個開發同事負責的功能時,可以與其產生互動,一個眼神示意或提及名字

比如評審時可以這樣說:

  • “後端同學楊因注意一下,CMS後臺新增了2個字段。需要配合前端超哥調你的接口。”
  • “UI同學瓜瓜注意下,這個抽獎頁面要有酷炫吊炸天的動效,足夠吸引用戶的眼球”
  • “任務系統新增1個觸發操作,需要後端同學蘇馳在數據庫加一下。”

這樣互動可以很自然的打斷玩手機的同事,使其更專注,畢竟我們不能禁止評審中玩手機,萬一別人是在回覆領導消息呢~

溝通協調本就是產品經理工作中的常態,如果善用溝通技巧,可以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3. 權衡輕重

講解具體的頁面、功能點和交互時,可以按照大綱結構依次講解,事無鉅細,不要有任何遺漏。

但由於評審會的時間有限,遇到不重要的點可以一句話概括,比如某個頁面怎麼排版,顯示哪些字段。遇到重點的功能和業務邏輯時就需要詳細講解。

注意!每講解完一個模塊,都要停頓下讓大家提問,全部講完時,也要簡單回顧所有頁面,讓大家提問。

有的話當場提出當場解決,儘量讓所有參會者在會上理清大致的業務流程。可以大概率避免在開發、測試過程中,他們再來問自己講過的邏輯,導致過多的打擾自己正常的工作。

想象一個場景,某天自己正在梳理思路,畫原型時,一會兒開發A來確認某個會上講過的邏輯,一會兒測試B來確認另一個問題。

如此一來,不僅我們要做很多次打斷思路再連接的額外操作。結果可能是一天感覺原型沒什麼進展,時間基本都花在和開發測試確認問題了。

至於一些排版、交互的細節問題,如該頁面內容最多顯示幾行。可以會後再確認。

4. 把控時間節奏

評審中,有一種不幸,是參會人員對產品經理的解決方案提出質疑,就會進入“需求的討論期”,沒參與討論的人員可能就會玩手機。

若討論期過久(建議最多不超過10分鐘)仍沒有達成一致,說明自己的解決方案多少是有問題的。這時候要主動提出停止討論,會後考慮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同時與對應人員進行溝通。

另外,開發都會在評審會上討論技術實現方案,我們要允許開發人員展開討論,因為要確保需求是可以實現的。

有時候開發會下意識的將討論延伸到具體開發細節,比如用H5,還是原生開發。從而導致討論時間過長,我們要審時度勢,及時制止,提醒開發可以會後再討論。不要讓需求評審會變成了技術研討會!

最後,需求評審涉及的人比較多,討論經常會“跑題”,有時候話匣子一打開關不上,又扯到其他業務上去,導致評審的效率很低。產品經理應該適當制止,把大家的思維拉回來。

5. 需求是領導提的

在評審中,產品經理的內心活動幾乎都是“希望一切順利,沒有人唱反調就完美了”。但往往事與願違,產品經理時常會遇到有人唱反調的情況(對事不對人)。

比如,技術人員發出“這個實現起來太麻煩了”、“開發難度很大”的聲音,這種情況一般都代表著巨大的開發量。

因為需求評審前都會先通過領導或老闆的審核,但也不建議直接丟出一句“這個需求是老闆提的”,用老闆這個靠山來反駁。這是不充分理解需求的表現,不做需求分析,拿到需求就埋頭畫原型。雖然這句話如尚方寶劍般,效果可能很好,但是不能讓開發信服。

首先我們要權衡會否值得這麼大的開發量。如果確實值得,可以給開發人員“洗腦”,強調需求的重要程度,實現這個需求可以創造什麼用戶價值,給產品帶來什麼收益。

以理服人,讓開發人員沒有理由拒絕。或者可以做適當的讓步,表明需求必須實現,但可以接受較長的開發週期。

最好的結果就是需求沒被砍,開發人員無奈的丟出一句:“可以實現,只是要排期……”。

6. 做好會議記錄

敲黑板啦,這裡是重點,在會議中一定一定一定要記錄下爭論的遺留問題。

或者讓同事幫自己記錄也可以。不然過後靠自己回憶或者找別人問,會很麻煩。有可能別人也想不起來就尷尬了。

三、需求評審後

1. 整理遺留問題,給出解決方案

評審結束後,整理並解決會議中的遺留問題,若遺留問題太多,有必要進行二次評審。

檢視並修改原型和PRD,然後把最終版發送給相關人員。

2. 督促排期,跟蹤進度

督促項目經理進行排期,確認預估的開發週期和測試周期。

接下來不要以為就沒事了,都說產品是產品經理的孩子,我們這些當爹媽的,難道我們懷了ta,給ta做了體檢,就不負責把ta健康的生下來嗎?

後續要持續跟進開發測試進度,直到上線。在跟進過程中,大概率上還有未考慮到的問題逐一浮現出來,產品要和開發測試緊密合作,討論新的解決方案,並同步修改原型和PRD。

四、反思

人類在很多時候分不清自己是“堅持真理”還是“固執己見”,產品經理亦是如此。

在需求評審中遇到反對觀點,我們常常會不自覺產生自我保護意識,一味的進行反駁,卻忘了需求評審的目的,決不妥協和輕易妥協似乎都不是好辦法。

產品經理應當具備同理心,用我爸常教育我的話就是“換個板凳坐”,學會在他人立場思考同一個問題,或許會有額外的收穫。

需求評審對產品經理樹立威信很有幫助,想要打好這場仗,就踏踏實實做好每一步。希望自己能在每一次需求評審後,都有一點點的進步。

感謝你的閱讀!如果有不同想法,歡迎交流討論。

作者:Zss;微信公眾號:產品自省

本文由 @Zss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