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板腔是流行於陝西關中以西的一個地方劇種,你瞭解嗎?

弦板腔,是流行於陝西關中乾縣、禮泉、永壽、興平、武功、咸陽、戶縣、周至一帶的傳統地方劇種。據《乾縣縣誌》記載:“該劇種起源於宋代,由民間流傳的‘隔簾說書’發展而來”,是在西路皮影戲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弦板腔的主要樂器有“弦”(二絃和三絃)、“板”(又叫“呆呆”,分蚱板、二板兩種),加上唱腔,故稱“弦板腔”。其唱腔既豪放悲壯,高昂激揚,又委婉細膩,柔和清亮,能夠表現各種人物的不同性格和感情,具有濃郁的田園牧歌式的觀眾特色和民歌韻味。

2006年5月20日,弦板腔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弦板腔的歷史沿革

弦板腔據王紹猷先生考證,弦板腔、皮影戲源於秦中乾縣、興平、禮泉、咸陽等地。其乾縣植根最深、流傳最廣,1800年前後弦板腔曾與“道情”同臺演唱,以後逐漸演變為獨臺演唱,在不斷完善發展中成為獨特劇種。

弦板腔早期是從隔簾說書的皮影戲開始的。藝人們將用羊皮、牛皮刻製成的各類戲劇人物,在撐展的紗簾上通過燈光挑動皮影,映像表演。最早的弦板腔皮影總是隻有四個人說唱,被群眾稱之為“四人忙”。當時在關中流傳著一首歌謠:“一輛大車四個人,繩子四條椽四根”。四人分為兩部分,在紗簾“亮子”前操作挑動皮影兼演唱的叫前手。後面“三人”叫後手,其中一人敲帶鼓彈硬三絃,一個拉二絃折鐃鈸,一人甩呆呆(板子)兼大鑼、嗩吶、大號、小號。後來發展刻有四手、五手、六手等,加入板胡、二胡、笛子等多種樂器。

弦板腔是流行於陝西關中以西的一個地方劇種,你瞭解嗎?

乾縣馬連村皮影戲老藝人郝正發回憶:原來的皮影子工藝粗糙,沒有色彩,型體較大,人稱皮影戲為“四人忙”。四個人分作兩部分,在“亮子”前耍皮影兼唱一人的叫“前手”,後面樂隊的三人叫“後手”,其中一人打鼓帶彈三絃,一人拉二絃帶拍鐃鈸,一人甩呆呆帶大鑼、嗩吶、大號和小鑼。自宋以來一直以皮影戲演唱形式在民間世代傳承。過去關中農村一般農閒結社,過節和過年歡慶。求神祈雨,鄉間廟會或祝壽祭奠等活動時,大多都演唱闆闆腔(弦板腔)影戲,在民間久演不衰。不斷向藝術化發展。

在封建社會,由於官方文化機制薄弱,造成岐視民人俗文化,民間很少有人專司記載,因此除留傳有少量的劇本外,很少有音樂表演等方面文獻資料。據老藝人郝振安(已故)回憶,近代弦板腔主要發祥於乾州(即陝西的乾縣),後波及周邊的禮泉、興平一帶,並形成東西兩路流派。東路以禮泉王元德為代表,其班社

擅長演武打戲,以演唱《封神榜》、《西遊記》等劇目著稱;西路以乾縣著名老藝人郝振安、馬懷玉、陳文蔚、王正友等為代表,以演唱三國戲而著名。其中郝振安(乾縣馬連鄉人),後期多演傳奇戲,在演唱中融入了纏綿抒情的細膩唱腔,彌補了早期弦板腔以剛健昂揚為主之不足。

西路皮影弦板腔(東路是阿宮腔)曾盛行於清代雍正、乾隆、嘉慶年間。當時走紅關中的就有“致和”、“楊五”、“換印子”、“天訓子”四大皮影弦板腔名班社。“一掛牛四個人,繩子四條椽四跟”是當時的演出場面。牛車用作舞臺,四根大椽撐在車廂四周,朝觀眾的一面掛上亮子(帳幕),亮子後面掛一盞亮燈,隨著樂聲響起,坐在前面的一人按照劇情舞動手中皮影,後面三人奏樂唱詞,戲就開演了。

弦板腔是流行於陝西關中以西的一個地方劇種,你瞭解嗎?

弦板腔現代情況

新中國成立後,弦板腔搬上了大舞臺,逐漸發展成為優秀的地方劇種。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1954年7月,組織舊藝人建起了“燈塔劇社”。1955年1月易名“和平劇社”,有演職人員62名。1956年4月,省人民劇團向乾縣調撥青年演員20餘名,演員陣容大為改觀,演出水平有所提高,改名“乾縣人民劇團”。

1959年乾縣、禮泉、永壽三縣合併,又改為“乾縣第二劇團”。在劇本、板路、唱腔、身段、道白、音樂、場景各方面進行了改革,所排《紫金簪》、《九連珠》、《十二寡婦徵西》等劇目走紅關中,享譽陝甘,參加陝西省國慶十週年獻禮演出,頗得各界讚譽,並改名為“乾縣弦板腔劇團”。乾縣弦板腔劇團的劇目創作成果頗豐,在省、地富有聲望的優秀編劇丁明、張漢等先後改編和創作了《武則天》、《白馬血盟》、《借驢》等古代劇和現代劇。成長起了李育亭等弦板腔獨有的音樂設計人才,在名導演惠濟民、郭景民等熱情栽培下,湧現出劉智民、楊巧言、丁碧霞、徐俊鋒、車秀花、王碧雲等優秀演員。

弦板腔是流行於陝西關中以西的一個地方劇種,你瞭解嗎?

弦板腔的變革

“文化大革命”中傳統系禁演,改演“樣板戲”與新編現代戲。1970年咸陽地區“樣板戲”匯演,改團所排弦板腔《智取威虎山》獲獎多項。1978年傳統劇目解禁,乾縣弦板腔劇團在繼續演弦板腔的前提下,兼演秦腔。1979年改編後重新排演的弦板腔古典劇《紫金簪》,由稅小玲主演高寄玉,上演後,以其俊美的扮相,動聽的唱腔和絃板腔優美的旋律受到廣泛稱讚,每每演出,場場爆滿,曾被陝西省文化局列為“陝西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週年獻禮演出”劇目,並在陝西電視臺和陝西人民廣播電臺多次播放。

1982年劇團分為一、二隊。1983年初定名為“乾縣第一劇團”與“乾縣第二劇團”,多活動在甘肅一帶。1984年將一部分演職人員轉業,只留一個團。因受電影、電視、錄像等多元文化的衝擊,乾縣及周邊地區在大舞臺上演弦板腔大戲的現象已不復存在。現在在乾縣影劇院掛牌的乾縣人民劇團是自負盈虧的演出團體,在縣城還有一家以乾縣弦板腔劇團老演員丁碧霞為首的演出隊,這兩個演出團體已經不再具有上演弦板腔全本大戲的條件,多以秦腔清唱服務於城鄉的紅白喜事,偶爾也唱弦板腔唱段。

弦板腔是流行於陝西關中以西的一個地方劇種,你瞭解嗎?

弦板腔的演奏特徵

弦板腔作為皮影形式演出,樂隊少而精,文武場面互相兼顧,音樂形式比較單調,唱腔通常都是上下兩句反覆,“二次板”與緊板更似說唱性的“板殼子”。其相同板式的“板頭”和“放板”後的長過門,多為同一主體曲調的加花變異,句中的小過門,基本是吹腔旋律的反覆變化和延長。弦板腔板式有10多種,正板(即慢板)是核心板路。

此外,使用較多的還有“緊板”、“滾白”、“撇板”等。“氣死人”(即“陰死板”、“提頭”等)實際是變化局部唱腔的正板;“傷音子”是在緊板的首句加上拖腔,基本屬於帶字叫板的唱法。其餘的“尖板”、“二六”、“三不齊”、“三偕一”、“七偕一”等,都是短暫插入性板式,很少單獨使用。弦板腔的唱詞,主要是7字句和10字句,也有6字句、8字句和9字句的。其音樂伴奏,除部分模擬唱腔或襯托節奏外,一般只伴奏句中或句尾的過門,宛如曲子戲的演唱形式。“扎板子”在唱腔中起主擊節作用,所以唱腔清新晰,雅而易懂。

弦板腔是流行於陝西關中以西的一個地方劇種,你瞭解嗎?

弦板腔的最大特徵是,音樂唱腔優美愉悅。唱腔特點,悅耳高昂,具有激情,富於表達劇情人物感情,展示喜、怒、衰、樂的多種情感。它不僅具有我國北方戲劇的豪邁剛鍵,也具有我國南方戲劇委婉的特點,在託腔上長短適中,為戲曲愛好者適聽和欣賞,甚至對偏愛歌曲,不喜戲曲的人群大多能接受。

它的唱腔已基本具有九種固定板路。即:導板、上音子板、正板、緊板、二流板、氣死人、三不齊、流板、撒板。弦板腔所表演的劇目相當豐富,歷來以表演列國戲和三國戲最多,如《桃園結義》、《三請諸葛》、《回荊州》等以及《紫金簪》、《武則天等》;新編劇《借驢》、《十三姐妹闖三關》、《七星劍》;移植劇有《窮人恨》、《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

其劇目主要特點是語言通俗、故事內容豐富,劇目取材於歷史演義、民間生活故事。音樂豪邁奔放、慷慨激昂,具有西北群眾傳統的樂觀氣質和明快開朗的性格風度,表現英雄豪傑一類的武打戲最為適宜。

弦板腔是流行於陝西關中以西的一個地方劇種,你瞭解嗎?

弦板腔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丁碧霞

乾縣2018年春節文藝晚會的舞臺上,74歲高齡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弦板腔代表性傳承人丁碧霞登臺演出。她演出的新作《弦板搖滾大叫板》將古老弦板腔與現代搖滾巧妙融合,賦予了弦板腔嶄新的時代魅力,觀眾掌聲如潮。

記得2018年見到丁碧霞時,記者很難將眼前這個聲音洪亮、神采奕奕的她與74歲的老人畫上等號。16歲開始與弦板腔結緣,近60年來,丁碧霞見證了弦板腔的輝煌與沉寂,她說:“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把弦板腔傳承下去。”

丁碧霞至今仍清晰記得,1960年,乾縣文化藝術學校成立並招收首批學員,當時年僅16歲的她樂壞了,立刻報了名。她從小愛聽戲,喜歡模仿臺上的演員唱戲,成為一名戲曲演員是她夢寐以求的願望。可當時的校長嫌她比別的學員大三四歲,並不是很想收她。她懇求校長給她3個月的考驗期。

丁碧霞回憶說:“我起早貪黑,廢寢忘食地苦練,真是什麼都豁出去了,一門心思就想留下來。才1周時間,校長就告訴我被正式錄取了。”原來,校長被這個看似柔弱,卻特別能吃苦,學習能力又極強的學生所打動,提前結束了對她的考驗期。

在這所學校的兩年多時間裡,她主攻小生、鬚生。在郝振安、馬懷玉、陳文宇等弦板腔老藝人手把手地傳授下,丁碧霞進步飛快,熟練掌握了弦板腔的吐字、發聲、歸韻等特點和規律,而且在表達方式上實現了秦腔和絃板腔的合理轉換,這為她後來既能成功唱弦板腔,又能熟練唱秦腔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目前弦板腔劇團已經排演了不少的新劇目,很受觀眾的喜愛!

弦板腔是流行於陝西關中以西的一個地方劇種,你瞭解嗎?

弦板腔是流行於陝西關中以西的一個地方劇種,你瞭解嗎?

弦板腔是流行於陝西關中以西的一個地方劇種,你瞭解嗎?

弦板腔是流行於陝西關中以西的一個地方劇種,你瞭解嗎?

弦板腔是流行於陝西關中以西的一個地方劇種,你瞭解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