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壘》:是《小時代》,還是《後會無期》?'

"

在觀看完《上海堡壘》之後,我難掩驚詫之感。作為江南自己操刀編劇的作品,何以將原作中最精華/最具感染力的部分完全刪除/改動殆盡?

這似乎再一次證明了那個觀點:一個好的小說創作者不一定都是一個好的編劇。同時,看上去門檻低的工作,真正要做好的門檻都極高。

我曾在《流浪地球》影評中說過,《流浪地球》電影的成功首先在於劇本的紮實。《上海堡壘》的原著當然不能跟《流浪地球》相比,但《流浪地球》電影相對原著做出了大幅度的改編,最終的呈現也非常符合科幻商業大片的創作規律(詳細請見文章《《流浪地球》《復仇者聯盟》之後,再看《三體》的影視化問題》)。

而《上海堡壘》的問題在於,雖然很多人說原著是個“披著科幻皮的愛情故事”,認為該片可能的短板就在於“科幻不夠硬”。可現實是,《上海堡壘》電影真正的短板恰恰在情感部分。尤其這是在原作者自己改編的情況下,就更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了。

綜上,這篇文章某種意義上不是一篇影評,而是將原作與電影做對照分析,並用自己的邏輯來還原,為何電影最終的呈現會是這樣。

"

在觀看完《上海堡壘》之後,我難掩驚詫之感。作為江南自己操刀編劇的作品,何以將原作中最精華/最具感染力的部分完全刪除/改動殆盡?

這似乎再一次證明了那個觀點:一個好的小說創作者不一定都是一個好的編劇。同時,看上去門檻低的工作,真正要做好的門檻都極高。

我曾在《流浪地球》影評中說過,《流浪地球》電影的成功首先在於劇本的紮實。《上海堡壘》的原著當然不能跟《流浪地球》相比,但《流浪地球》電影相對原著做出了大幅度的改編,最終的呈現也非常符合科幻商業大片的創作規律(詳細請見文章《《流浪地球》《復仇者聯盟》之後,再看《三體》的影視化問題》)。

而《上海堡壘》的問題在於,雖然很多人說原著是個“披著科幻皮的愛情故事”,認為該片可能的短板就在於“科幻不夠硬”。可現實是,《上海堡壘》電影真正的短板恰恰在情感部分。尤其這是在原作者自己改編的情況下,就更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了。

綜上,這篇文章某種意義上不是一篇影評,而是將原作與電影做對照分析,並用自己的邏輯來還原,為何電影最終的呈現會是這樣。

《上海堡壘》:是《小時代》,還是《後會無期》?

一、關於上海堡壘的先入為主

先入為主這件事情,幾乎在任何一個公共事件上都無法避免,不論它本身所帶來的影響是好是壞。

在年初《流浪地球》火爆後,關於“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到來幾乎已成為共識。在這種情況下,普遍的輿論對即將上映的《上海堡壘》似乎有一種不看好的態度。這種態度並不像《流浪地球》上映之前的那種,因為沒有成功的先例所以對前景不看好,而更多表現為一種反感情緒。這種反感主要體現在:

將《上海堡壘》作為過去若干年某些影視資本著力打造的“IP+小鮮肉”的粗製濫造的圈錢作品的代表,尤其是對主演鹿晗的批評幾乎縈繞著整個輿論空間。

對於這種批評,我有這樣一些看法。

第一,自《戰狼2》、《流浪地球》以及《紅海行動》這些影片火爆後,輿論中似乎流行一種將影視界劃分為“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兩個陣營較量的二元對立非黑即白的敘事方法。這種情況在《流浪地球》上映之後達到頂峰,包括對所謂“戰狼PTSD”、“恨國黨”的征討等。

這種批評我認為有一種簡單化和過激的傾向。原因在於以下幾點:

一、電影產業是一個與資本深度糾結的產業,尤其是科幻電影題材,不可能離開深層的“資本驅動”邏輯。因此,將一部分作品作為所謂“壞”資本愚弄觀眾的圈錢之作,而將另一部分作為主創者體現理想主義價值觀的主題作品,顯然是一種一廂情願的想法,無視了科幻電影根本上的資本屬性。

就拿《上海堡壘》和《流浪地球》來說,《流浪地球》是中影股份出品的,而中影股份也是《上海堡壘》的第二齣品方。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這兩部電影也是出自同門的師兄弟,並不是什麼“好資本”與“壞資本”隔空叫板的PK之作。

"

在觀看完《上海堡壘》之後,我難掩驚詫之感。作為江南自己操刀編劇的作品,何以將原作中最精華/最具感染力的部分完全刪除/改動殆盡?

這似乎再一次證明了那個觀點:一個好的小說創作者不一定都是一個好的編劇。同時,看上去門檻低的工作,真正要做好的門檻都極高。

我曾在《流浪地球》影評中說過,《流浪地球》電影的成功首先在於劇本的紮實。《上海堡壘》的原著當然不能跟《流浪地球》相比,但《流浪地球》電影相對原著做出了大幅度的改編,最終的呈現也非常符合科幻商業大片的創作規律(詳細請見文章《《流浪地球》《復仇者聯盟》之後,再看《三體》的影視化問題》)。

而《上海堡壘》的問題在於,雖然很多人說原著是個“披著科幻皮的愛情故事”,認為該片可能的短板就在於“科幻不夠硬”。可現實是,《上海堡壘》電影真正的短板恰恰在情感部分。尤其這是在原作者自己改編的情況下,就更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了。

綜上,這篇文章某種意義上不是一篇影評,而是將原作與電影做對照分析,並用自己的邏輯來還原,為何電影最終的呈現會是這樣。

《上海堡壘》:是《小時代》,還是《後會無期》?

一、關於上海堡壘的先入為主

先入為主這件事情,幾乎在任何一個公共事件上都無法避免,不論它本身所帶來的影響是好是壞。

在年初《流浪地球》火爆後,關於“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到來幾乎已成為共識。在這種情況下,普遍的輿論對即將上映的《上海堡壘》似乎有一種不看好的態度。這種態度並不像《流浪地球》上映之前的那種,因為沒有成功的先例所以對前景不看好,而更多表現為一種反感情緒。這種反感主要體現在:

將《上海堡壘》作為過去若干年某些影視資本著力打造的“IP+小鮮肉”的粗製濫造的圈錢作品的代表,尤其是對主演鹿晗的批評幾乎縈繞著整個輿論空間。

對於這種批評,我有這樣一些看法。

第一,自《戰狼2》、《流浪地球》以及《紅海行動》這些影片火爆後,輿論中似乎流行一種將影視界劃分為“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兩個陣營較量的二元對立非黑即白的敘事方法。這種情況在《流浪地球》上映之後達到頂峰,包括對所謂“戰狼PTSD”、“恨國黨”的征討等。

這種批評我認為有一種簡單化和過激的傾向。原因在於以下幾點:

一、電影產業是一個與資本深度糾結的產業,尤其是科幻電影題材,不可能離開深層的“資本驅動”邏輯。因此,將一部分作品作為所謂“壞”資本愚弄觀眾的圈錢之作,而將另一部分作為主創者體現理想主義價值觀的主題作品,顯然是一種一廂情願的想法,無視了科幻電影根本上的資本屬性。

就拿《上海堡壘》和《流浪地球》來說,《流浪地球》是中影股份出品的,而中影股份也是《上海堡壘》的第二齣品方。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這兩部電影也是出自同門的師兄弟,並不是什麼“好資本”與“壞資本”隔空叫板的PK之作。

《上海堡壘》:是《小時代》,還是《後會無期》?

二、《上海堡壘》的導演滕華濤並不是一個不靠譜的導演,而是一個創作過諸多優秀作品的、既能把握嚴肅題材也能創作商業題材的有能力的導演。要說這樣的導演會受資本的影響,那也並不稀奇,有幾個導演能完全獨立於資本之外呢?但要說他會因為資本需求完全放棄自己的藝術追求和職業操守,這我也不相信。

三、對於主演鹿晗的非議。這一點還是因為這些年“小鮮肉”霸屏、審美娘化所帶來的一種普遍的反感情緒。應該說這種情緒有其合理性,筆者自身也對這些年影視界的跟風潮流深惡痛絕。不過具體到這部電影和鹿晗這個演員身上,我還真的要說上幾句。

首先,江南原作中的主人公江洋,就不是一個《流浪地球》中劉培強式的拯救地球的人類英雄,而恰恰是一個在肩負拯救人類重任的時候還要單獨飛出去找自己心愛姑娘的有點孟浪的人物。原著中的江洋,有點優柔寡斷、為情所困、方向感並不明確,是世紀初人們對於那時代年輕人的普遍印象。包括這部書在結尾時,曾形容過戰爭結束之後流行的影視劇裡的主角,就是“很白麵的“、“膩得跟塊小糖果似的”,在我看來簡直就是對鹿晗的直接寫照。所以怪不得滕華濤說見了鹿晗的照片就覺得很符合他心中的形象。

因此,單從演員形象上來說,鹿晗這個演員本身並沒有偏離原作太遠。然而,充滿黑色幽默的反轉是,如果鹿晗真的演了一個如人們預料的那樣為情所困的公子哥兒角色,那麼最終的效果反而可能比現在更好。

接下來,我們繼續深入分析《上海堡壘》的得與失。

二、被消失的上海氣質

《上海堡壘》電影與原作的第一個區別,就是“上海氣質”的丟失。

什麼是上海氣質?是國際化大都市的高大上與市民氣息煙火氣並行不悖、相得益彰的氛圍。原作中的上海人就是那種大難臨頭還要保持優雅和體面的,要將精緻生活繼續過下去的人們。正如原著中寫道:

即使外星文明壓境,上海作為國際化的大都市,依然能夠心不驚肉不跳,面不改色微微一笑,斃強虜於泡防禦圈之外。所以南京西路依舊繁華,各種奢侈品店燈火輝煌,紅男綠女川流不息,光流轟擊在泡防禦圈上濺起耀眼紫光的夜晚,還有街舞團隊在恆隆廣場前的露天舞臺上隨著音樂歡蹦,伴著圍觀人群轟天的喝彩。

雖然說電影的背景發生在任何一個大都市都是可以的,但既然是叫“上海堡壘”,那麼自然應該將上海的面貌和上海的氣質融入其中,不然怎麼為什麼不叫“北京堡壘”、“成都堡壘”或“武漢堡壘”呢?原著中反覆出現的中信富泰廣場、南京西路、金茂大廈等地標自然是上海特色的體現,但那些原著中鮮活的配角人物,卻幾乎都被刪除了。

為什麼原作中的上海氣質很重要?首先,大家都知道這個故事是江南在上海開會時的一個腦洞。將故事背景設定在上海,不僅因為這個大都市具有科幻故事所需要的未來感、科技感和美感,還因為其特殊的時代背景。

《上海堡壘》原作發表於2006年,故事背景發生在2008年。原作中的主人公江洋是得到了理工科文憑,希望靠數理方面的優勢在華爾街謀求職位,從此走上分析理財崗位的幸福人生,卻誤打誤撞進入了軍隊,並碰到了心中的女神。

而2006年的那個時代,外企在大學畢業生心目中還是最理想的去處,而華爾街的金融崗位也是一個打工仔能想象的職業巔峰了。這種職場崇拜,我們從當時流行的《杜拉拉昇職記》就能一見分曉。

而甚為詭異的是,江南似乎是出於一個作者的自覺,不僅原作中故事發生在2008年,並且文中人類第一個被認為無堅不摧的“紐約堡壘”,卻最終被外星人摧毀而陸沉,看上去正是在預言後來發生的金融危機。

而上海堡壘作為地球最後的希望,看上去承載了對抗外星文明和延續人類文明的重任。這似乎又承啟了2008年奧運之後中國的“大國崛起”敘事。當然我需要指出的是,江南對這種敘事的感情是非常複雜的。

具體來說,在2008年之前,中國的年輕一代沉浸在兩種敘事裡,一是過去若干年的“追趕西方先進文明”,二是逐漸興起的“走中國人自己的路”。在2008之前,至少我們跟西方在經濟科技文化方面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而這種差距也體現在原作中:

紐約大炮的功率大約是上海大炮的120倍,它一次轟擊中毀滅了兩艘德爾塔次級母艦和215只捕食者。這個好消息一度被誇大到地球已經掌握了威懾德爾塔技術文明的核心技術。可是僅僅兩週後,紐約堡壘就沉入了地下。

對曾在美國求學的海歸而言,江南對東西方文明都有過近距離的體會和觀察,一方面固然體會到了“西方也許不是最終的答案”,但同時,“我們該怎麼發展”這個問題也縈繞在不止一代人的心中。《致命的敗局》一文中說:

後發者借鑑別人來減少“試錯成本”,是為“後發優勢”。可進入相持階段,又會出現“後發劣勢”:一方面,未經試錯,社會就缺乏訓練,無法化解高速增長帶來的集體浮躁心態。另一方面,後發者天然有方向感,只需跟著強國就行,可一旦持平或領先,就會出問題,因為其發展不是內生的,是模仿而來的,是在“與別人比”中獲得的,比的對象一旦消失或者被屏蔽掉了,就可能走向盲目。

而當金融危機真正來臨,西方真的不再“看上去很美”的時候,中國人的焦慮反而越發的放大了。文學評論家邵燕君說:

對於那些深懷“美國夢”的民眾尤其是知識分子而言,歷史真正終結並不在1991年的劇變,而是在資本主義的深刻危機以全球性金融危機形式爆發出來的2008年。當那個貪婪又古老的“金融帝國”從冰山下浮出水面時,我們對德里達的批評才有更深刻的體會。他說,福山鎮定自若地大講“福音”,“就是為了掩蓋,首先是對自己掩蓋這一事實:即這種勝利從來沒有這樣病入膏肓、這樣搖搖欲墜、這樣危機四伏過,甚至在某些方面它已大難臨頭,而在總體上已經滅亡”。然而,“歷史終結”之“福音”的破滅並沒有給中國社會人群帶來反思、反抗、創新的契機,反而加固了歷史的“板結”。人們更加心灰意懶,更加安之若命。既然美國都是這樣,我們又能怎樣?(《中國當代青春文化中的犬儒主義》)

這種方向感的迷失和既自信又不那麼自信的狀態,是金融危機之前時代的真實寫照。正因為如此,《上海堡壘》不僅是一個科幻作品,也同樣是一個現實性的作品。這個作品裡的人們在末日當頭、人類隨時可能被滅絕的情況下,仍然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世俗生活。原著中不乏這樣的描寫,如林瀾第一次登場,就是幾個主角在上海歌城K歌之後忽然接到緊急任務,在拼車時偶遇。

而在災難背景下的人物關係,更是原作中傾力描繪的重點。比如將軍生命中的兩個女人等。遺憾的是,這些閃光的情節卻完全被當做與科幻無關的部分被割捨掉了。對於世俗生活的描繪僅僅剩下幾個小夥伴在天台上喝酒,而原作的路依依從女朋友被改成了戰友,更是完全削弱了這個角色原有的魅力(熟悉《太空堡壘/超時空要塞》的都知道這個人設來源於林明美)。

我不知道這些改動是江南本人作出的還是導演所為。但作為原作和編劇,這些改動顯然得到了他的認可。

三、“LV是必需品,愛情是奢侈品”

《上海堡壘》電影對原著做出的第二個改變,是主角的人設變動。

電影一開始就將江洋設置為“人類精英”、“三好學生”式的角色,而這與原作大相徑庭。原作中的江洋,雖然畢業於北京大學,堪稱天之驕子,但無論從表現還是性格來說,都是一個有些迷茫的、方向感缺失但重情重義的有些中二的角色,與好萊塢與日漫中的“迷途少年”人設相重合。

那麼為何電影會將主角的人設做如此的變動?從戲的角度看,一個需要成長的角色與一個登場就是精英的角色,誰更有戲自不待言。這也是好萊塢劇情片的基本套路,幾乎成為約定俗成的範式。

更為重要的是,這個人設的改變直接影響了片中的情感線。原作中,江洋與林瀾的感情線非常的曖昧且糾纏,遠不像電影裡體現的發乎情止乎禮。這也造成了男女主角的CP感不強,如果不是片尾彩蛋中幾個細節的加入,此片中的男女主角之間幾乎沒有情感火花而言。

說白了,《上海堡壘》原作的情感線依然基於一個最常見的範式“屌絲與女神”。這個範式從金庸小說發揚光大起,幾乎屢試不爽。雖然我們沒有做過直接統計,但網絡文學中大部分都基於這個範式,幾無疑問。

原作的江洋雖然也算同齡人中的優秀者,但比起“情敵”楊建南來說,差距仍不可以道里計。有趣的是,像很多其他作品一樣,這個人物設定也擺脫不了作者本人的投射:

大概是05、06年左右,在未名BBS的九州版經常看江南灌水,看他寫一些自說自話的心事,那時他才28歲,博士沒畢業就回國,九州幻想剛剛草創,正是一窮二白,幾條槍桿子鬧革命的時候。他會時而躊躇滿志,時而洋洋自得地抒發一些感想。也許因為那時他還年輕,也許因為在網上灌水沒有太多雕琢,那時我還能從他的字裡行間讀出一種不自信,以及拼命想要證明自己的願望。
無論是作為一個作家,還是一個商人,在江南身上始終存在著一對矛盾,其實也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就是他的自卑和自戀。基本上在他的每部作品裡,你都會讀到「一直不起眼的衰小孩終於咆哮起來,以金剛忿怒之相征服世界」這種情感。 ——血統優勢和不甘。你能在很多作品中讀出他的這種二元對立。最典型的就是《上海堡壘》中的江洋和楊建南。從名字中就可以看出這兩個人都是江南的一半(他本姓楊),老楊佔了血統優勢,讓人羨慕嫉妒恨得牙癢癢,佔盡風光,把定女神,最後死咗(看到了嗎凱撒大哥,這就是你的命了)。 (如何評價江南的《縹緲錄》?李鬆蔚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050803/answer/24907462來源:知乎)
"

在觀看完《上海堡壘》之後,我難掩驚詫之感。作為江南自己操刀編劇的作品,何以將原作中最精華/最具感染力的部分完全刪除/改動殆盡?

這似乎再一次證明了那個觀點:一個好的小說創作者不一定都是一個好的編劇。同時,看上去門檻低的工作,真正要做好的門檻都極高。

我曾在《流浪地球》影評中說過,《流浪地球》電影的成功首先在於劇本的紮實。《上海堡壘》的原著當然不能跟《流浪地球》相比,但《流浪地球》電影相對原著做出了大幅度的改編,最終的呈現也非常符合科幻商業大片的創作規律(詳細請見文章《《流浪地球》《復仇者聯盟》之後,再看《三體》的影視化問題》)。

而《上海堡壘》的問題在於,雖然很多人說原著是個“披著科幻皮的愛情故事”,認為該片可能的短板就在於“科幻不夠硬”。可現實是,《上海堡壘》電影真正的短板恰恰在情感部分。尤其這是在原作者自己改編的情況下,就更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了。

綜上,這篇文章某種意義上不是一篇影評,而是將原作與電影做對照分析,並用自己的邏輯來還原,為何電影最終的呈現會是這樣。

《上海堡壘》:是《小時代》,還是《後會無期》?

一、關於上海堡壘的先入為主

先入為主這件事情,幾乎在任何一個公共事件上都無法避免,不論它本身所帶來的影響是好是壞。

在年初《流浪地球》火爆後,關於“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到來幾乎已成為共識。在這種情況下,普遍的輿論對即將上映的《上海堡壘》似乎有一種不看好的態度。這種態度並不像《流浪地球》上映之前的那種,因為沒有成功的先例所以對前景不看好,而更多表現為一種反感情緒。這種反感主要體現在:

將《上海堡壘》作為過去若干年某些影視資本著力打造的“IP+小鮮肉”的粗製濫造的圈錢作品的代表,尤其是對主演鹿晗的批評幾乎縈繞著整個輿論空間。

對於這種批評,我有這樣一些看法。

第一,自《戰狼2》、《流浪地球》以及《紅海行動》這些影片火爆後,輿論中似乎流行一種將影視界劃分為“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兩個陣營較量的二元對立非黑即白的敘事方法。這種情況在《流浪地球》上映之後達到頂峰,包括對所謂“戰狼PTSD”、“恨國黨”的征討等。

這種批評我認為有一種簡單化和過激的傾向。原因在於以下幾點:

一、電影產業是一個與資本深度糾結的產業,尤其是科幻電影題材,不可能離開深層的“資本驅動”邏輯。因此,將一部分作品作為所謂“壞”資本愚弄觀眾的圈錢之作,而將另一部分作為主創者體現理想主義價值觀的主題作品,顯然是一種一廂情願的想法,無視了科幻電影根本上的資本屬性。

就拿《上海堡壘》和《流浪地球》來說,《流浪地球》是中影股份出品的,而中影股份也是《上海堡壘》的第二齣品方。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這兩部電影也是出自同門的師兄弟,並不是什麼“好資本”與“壞資本”隔空叫板的PK之作。

《上海堡壘》:是《小時代》,還是《後會無期》?

二、《上海堡壘》的導演滕華濤並不是一個不靠譜的導演,而是一個創作過諸多優秀作品的、既能把握嚴肅題材也能創作商業題材的有能力的導演。要說這樣的導演會受資本的影響,那也並不稀奇,有幾個導演能完全獨立於資本之外呢?但要說他會因為資本需求完全放棄自己的藝術追求和職業操守,這我也不相信。

三、對於主演鹿晗的非議。這一點還是因為這些年“小鮮肉”霸屏、審美娘化所帶來的一種普遍的反感情緒。應該說這種情緒有其合理性,筆者自身也對這些年影視界的跟風潮流深惡痛絕。不過具體到這部電影和鹿晗這個演員身上,我還真的要說上幾句。

首先,江南原作中的主人公江洋,就不是一個《流浪地球》中劉培強式的拯救地球的人類英雄,而恰恰是一個在肩負拯救人類重任的時候還要單獨飛出去找自己心愛姑娘的有點孟浪的人物。原著中的江洋,有點優柔寡斷、為情所困、方向感並不明確,是世紀初人們對於那時代年輕人的普遍印象。包括這部書在結尾時,曾形容過戰爭結束之後流行的影視劇裡的主角,就是“很白麵的“、“膩得跟塊小糖果似的”,在我看來簡直就是對鹿晗的直接寫照。所以怪不得滕華濤說見了鹿晗的照片就覺得很符合他心中的形象。

因此,單從演員形象上來說,鹿晗這個演員本身並沒有偏離原作太遠。然而,充滿黑色幽默的反轉是,如果鹿晗真的演了一個如人們預料的那樣為情所困的公子哥兒角色,那麼最終的效果反而可能比現在更好。

接下來,我們繼續深入分析《上海堡壘》的得與失。

二、被消失的上海氣質

《上海堡壘》電影與原作的第一個區別,就是“上海氣質”的丟失。

什麼是上海氣質?是國際化大都市的高大上與市民氣息煙火氣並行不悖、相得益彰的氛圍。原作中的上海人就是那種大難臨頭還要保持優雅和體面的,要將精緻生活繼續過下去的人們。正如原著中寫道:

即使外星文明壓境,上海作為國際化的大都市,依然能夠心不驚肉不跳,面不改色微微一笑,斃強虜於泡防禦圈之外。所以南京西路依舊繁華,各種奢侈品店燈火輝煌,紅男綠女川流不息,光流轟擊在泡防禦圈上濺起耀眼紫光的夜晚,還有街舞團隊在恆隆廣場前的露天舞臺上隨著音樂歡蹦,伴著圍觀人群轟天的喝彩。

雖然說電影的背景發生在任何一個大都市都是可以的,但既然是叫“上海堡壘”,那麼自然應該將上海的面貌和上海的氣質融入其中,不然怎麼為什麼不叫“北京堡壘”、“成都堡壘”或“武漢堡壘”呢?原著中反覆出現的中信富泰廣場、南京西路、金茂大廈等地標自然是上海特色的體現,但那些原著中鮮活的配角人物,卻幾乎都被刪除了。

為什麼原作中的上海氣質很重要?首先,大家都知道這個故事是江南在上海開會時的一個腦洞。將故事背景設定在上海,不僅因為這個大都市具有科幻故事所需要的未來感、科技感和美感,還因為其特殊的時代背景。

《上海堡壘》原作發表於2006年,故事背景發生在2008年。原作中的主人公江洋是得到了理工科文憑,希望靠數理方面的優勢在華爾街謀求職位,從此走上分析理財崗位的幸福人生,卻誤打誤撞進入了軍隊,並碰到了心中的女神。

而2006年的那個時代,外企在大學畢業生心目中還是最理想的去處,而華爾街的金融崗位也是一個打工仔能想象的職業巔峰了。這種職場崇拜,我們從當時流行的《杜拉拉昇職記》就能一見分曉。

而甚為詭異的是,江南似乎是出於一個作者的自覺,不僅原作中故事發生在2008年,並且文中人類第一個被認為無堅不摧的“紐約堡壘”,卻最終被外星人摧毀而陸沉,看上去正是在預言後來發生的金融危機。

而上海堡壘作為地球最後的希望,看上去承載了對抗外星文明和延續人類文明的重任。這似乎又承啟了2008年奧運之後中國的“大國崛起”敘事。當然我需要指出的是,江南對這種敘事的感情是非常複雜的。

具體來說,在2008年之前,中國的年輕一代沉浸在兩種敘事裡,一是過去若干年的“追趕西方先進文明”,二是逐漸興起的“走中國人自己的路”。在2008之前,至少我們跟西方在經濟科技文化方面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而這種差距也體現在原作中:

紐約大炮的功率大約是上海大炮的120倍,它一次轟擊中毀滅了兩艘德爾塔次級母艦和215只捕食者。這個好消息一度被誇大到地球已經掌握了威懾德爾塔技術文明的核心技術。可是僅僅兩週後,紐約堡壘就沉入了地下。

對曾在美國求學的海歸而言,江南對東西方文明都有過近距離的體會和觀察,一方面固然體會到了“西方也許不是最終的答案”,但同時,“我們該怎麼發展”這個問題也縈繞在不止一代人的心中。《致命的敗局》一文中說:

後發者借鑑別人來減少“試錯成本”,是為“後發優勢”。可進入相持階段,又會出現“後發劣勢”:一方面,未經試錯,社會就缺乏訓練,無法化解高速增長帶來的集體浮躁心態。另一方面,後發者天然有方向感,只需跟著強國就行,可一旦持平或領先,就會出問題,因為其發展不是內生的,是模仿而來的,是在“與別人比”中獲得的,比的對象一旦消失或者被屏蔽掉了,就可能走向盲目。

而當金融危機真正來臨,西方真的不再“看上去很美”的時候,中國人的焦慮反而越發的放大了。文學評論家邵燕君說:

對於那些深懷“美國夢”的民眾尤其是知識分子而言,歷史真正終結並不在1991年的劇變,而是在資本主義的深刻危機以全球性金融危機形式爆發出來的2008年。當那個貪婪又古老的“金融帝國”從冰山下浮出水面時,我們對德里達的批評才有更深刻的體會。他說,福山鎮定自若地大講“福音”,“就是為了掩蓋,首先是對自己掩蓋這一事實:即這種勝利從來沒有這樣病入膏肓、這樣搖搖欲墜、這樣危機四伏過,甚至在某些方面它已大難臨頭,而在總體上已經滅亡”。然而,“歷史終結”之“福音”的破滅並沒有給中國社會人群帶來反思、反抗、創新的契機,反而加固了歷史的“板結”。人們更加心灰意懶,更加安之若命。既然美國都是這樣,我們又能怎樣?(《中國當代青春文化中的犬儒主義》)

這種方向感的迷失和既自信又不那麼自信的狀態,是金融危機之前時代的真實寫照。正因為如此,《上海堡壘》不僅是一個科幻作品,也同樣是一個現實性的作品。這個作品裡的人們在末日當頭、人類隨時可能被滅絕的情況下,仍然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世俗生活。原著中不乏這樣的描寫,如林瀾第一次登場,就是幾個主角在上海歌城K歌之後忽然接到緊急任務,在拼車時偶遇。

而在災難背景下的人物關係,更是原作中傾力描繪的重點。比如將軍生命中的兩個女人等。遺憾的是,這些閃光的情節卻完全被當做與科幻無關的部分被割捨掉了。對於世俗生活的描繪僅僅剩下幾個小夥伴在天台上喝酒,而原作的路依依從女朋友被改成了戰友,更是完全削弱了這個角色原有的魅力(熟悉《太空堡壘/超時空要塞》的都知道這個人設來源於林明美)。

我不知道這些改動是江南本人作出的還是導演所為。但作為原作和編劇,這些改動顯然得到了他的認可。

三、“LV是必需品,愛情是奢侈品”

《上海堡壘》電影對原著做出的第二個改變,是主角的人設變動。

電影一開始就將江洋設置為“人類精英”、“三好學生”式的角色,而這與原作大相徑庭。原作中的江洋,雖然畢業於北京大學,堪稱天之驕子,但無論從表現還是性格來說,都是一個有些迷茫的、方向感缺失但重情重義的有些中二的角色,與好萊塢與日漫中的“迷途少年”人設相重合。

那麼為何電影會將主角的人設做如此的變動?從戲的角度看,一個需要成長的角色與一個登場就是精英的角色,誰更有戲自不待言。這也是好萊塢劇情片的基本套路,幾乎成為約定俗成的範式。

更為重要的是,這個人設的改變直接影響了片中的情感線。原作中,江洋與林瀾的感情線非常的曖昧且糾纏,遠不像電影裡體現的發乎情止乎禮。這也造成了男女主角的CP感不強,如果不是片尾彩蛋中幾個細節的加入,此片中的男女主角之間幾乎沒有情感火花而言。

說白了,《上海堡壘》原作的情感線依然基於一個最常見的範式“屌絲與女神”。這個範式從金庸小說發揚光大起,幾乎屢試不爽。雖然我們沒有做過直接統計,但網絡文學中大部分都基於這個範式,幾無疑問。

原作的江洋雖然也算同齡人中的優秀者,但比起“情敵”楊建南來說,差距仍不可以道里計。有趣的是,像很多其他作品一樣,這個人物設定也擺脫不了作者本人的投射:

大概是05、06年左右,在未名BBS的九州版經常看江南灌水,看他寫一些自說自話的心事,那時他才28歲,博士沒畢業就回國,九州幻想剛剛草創,正是一窮二白,幾條槍桿子鬧革命的時候。他會時而躊躇滿志,時而洋洋自得地抒發一些感想。也許因為那時他還年輕,也許因為在網上灌水沒有太多雕琢,那時我還能從他的字裡行間讀出一種不自信,以及拼命想要證明自己的願望。
無論是作為一個作家,還是一個商人,在江南身上始終存在著一對矛盾,其實也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就是他的自卑和自戀。基本上在他的每部作品裡,你都會讀到「一直不起眼的衰小孩終於咆哮起來,以金剛忿怒之相征服世界」這種情感。 ——血統優勢和不甘。你能在很多作品中讀出他的這種二元對立。最典型的就是《上海堡壘》中的江洋和楊建南。從名字中就可以看出這兩個人都是江南的一半(他本姓楊),老楊佔了血統優勢,讓人羨慕嫉妒恨得牙癢癢,佔盡風光,把定女神,最後死咗(看到了嗎凱撒大哥,這就是你的命了)。 (如何評價江南的《縹緲錄》?李鬆蔚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050803/answer/24907462來源:知乎)
《上海堡壘》:是《小時代》,還是《後會無期》?

而在電影文本中,男女主角的設置成了“優秀學生與女班主任/輔導員”的格局。從文學改編影視的邏輯來說,做這樣的改動也許有一定的合理性,可能創作者認為當今的觀眾更願意帶入一個優秀學生的模板,而不是男屌絲。而原作中林瀾遊走於幾個追求者之間的曖昧態度,也可能被冠之以“三觀不正”的批評。

但這個改動,將原作中情感鋪設的氛圍和格調完全破壞了。經典的情感敘事,從本質上是需要提出(解決)這三個問題:

1. 她是否讓男主角認識到世界的真相?

2. 她是否讓男主角真正獲得了成長?

3. 他們的情感是否真正體現了愛情中的美和價值?在結果不確定的情況下,愛情是否還值得追求?

原作中引用了《天方夜譚》中的一則《終生不笑者的故事》,隱喻主人公碰見了自己不應碰見的女子,併產生了念想,對他的人生是一種折磨,“因為有些東西你不該看見,看見就回不去了。”

這種“屌絲守望女神”的敘事,是情感小說和電影中百看不厭的萬能靈藥。但《上海堡壘》原作中,主人公和女主角之間的情感糾葛,確實體現出了跟以往的經典範式有所不同的地方。

江南言道,他寫《上海堡壘》的源出發點就是最後那條輾轉了十三年的短信。而無數讀者被感動也是源於這個情節點。

歌德說:永恆的女性,指引我們上升。從原作來說,主人公最終確實實現了成長,在大戰中承擔起了責任,並最終晉升為將軍,“可以配得上女主了”。但作者並未讓兩人成為眷屬,而是用一個悽美的“擦肩而過”讓這段愛情成了無疾而終的追悔和遺憾。從審美的角度來說,這個處理並沒有讓兩人的愛情黯淡和遜色,並且女主遊走於幾個男性之間的曖昧態度甚至也沒有傷害女主的人物魅力。

相比較而言,電影中兩人的情感處理就顯得非常單薄且疲軟。兩人的初次相識在最後以彩蛋的方式呈現,讓觀眾對男女主角的情感建立一頭霧水。江南似乎默認看電影的觀眾都看過他的原著,包括原作中最重要的科幻設定“泡防禦”在片中也是一帶而過,不知是江南對觀眾的解讀能力過於自信,還是覺得這些不重要(作為對比,《流浪地球》在片頭六分鐘就將所有重要的科幻設定和故事背景交代的一清二楚)。

並且最重要的兩人培養感情的場景:小麵館,僅僅在片中和片尾出現了兩次,越發讓兩人的感情基礎顯得薄弱。不管其作為一部“披著科幻外衣的愛情片”,還是一部如主創所說的“科幻戰爭片”,這樣的文戲根本達不到原作的水平,也達不到滕華濤過往作品的水平線。

四、科幻不重要:交個女朋友,還是養條狗

之前很多科幻迷批評“上海堡壘故事不夠硬”。江南則很霸氣地回懟說:

我不是特別認可硬科幻這個概念,……我並不認為自己的文章稱得上硬科幻,但是執著於硬科幻我以為沒有意義,《上海堡壘》是為了寫那個結尾而開始的,我並不覺得這樣的結尾很happy.

《上海堡壘》連載於2006年的九州雜誌。同是2006年,劉慈欣開始在《科幻世界》上連載後來大紅大紫的《三體》。

在年初《流浪地球》火爆的情況下,《上海堡壘》不被拿來比較是不可能的。但是如前所述,我在意的並不是兩部影片“誰更硬”,或者“誰代表正義,誰更邪惡”這樣的非黑即白問題。

對於“中國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科幻電影”這樣的問題,我們已經有了一個像樣的答案。但我並不認為後續的科幻電影都需要像《流浪地球》一樣。簡單地說,即便真的是一個“披著科幻外皮的愛情片”,我認為也完全可以接受,前提是故事要講好。

那麼,為什麼《上海堡壘》這個文本從十三年前(正好也是十三年)尚算優秀的通俗愛情故事退化到了如今這個如此尷尬的、上不上下不下的境地呢?作為原作者的江南和擅長情感題材的滕華濤導演,難道一點都意識不到這個故事的“崩壞”,沒有應對的方案?

回到情感敘事的第一個問題:她是否讓男主角認識到世界的真相?我們需要先問一下自己:這些年來,世界的真相是否發生了變化?

答案是顯然的,世界確實發生了深刻而且不可逆的變化。第一個變化就是在江南書中預言的,西方世界從頂峰的衰落。

這個在原作中重要的故事背景在電影中被淡化,似乎大家默認了中國崛起的大背景,是不需要特別去凸顯的。

而另一個重要的背景,則更為隱晦和“不可言說”,那就是社會結構的變化。相對於國家實力的此消彼長來說,似乎主創者對社會結構的表達態度更為隱晦和“不可言說”。這或許是由於題材的敏感性。

然而我們知道,自古以來無數動人的愛情故事均與社會階層有關。事實上,原作中對於當時上海這座城市的社會階層描寫正是這部作品的亮點之一。作者對於災難來臨時各階層的不同反應和情感的描繪,是這部作品重要的底色,使它沒有流於一部簡單的“披著科幻外皮的愛情故事”。

並且,作者沒有囿於簡單的“批判或頌揚”的二元對立模式,而是確實深入了每個階層的心靈層面,從平實的角度做出了符合一箇中二青年年齡和價值觀的解讀與感知。因此,江南稱這部作品為自己最好的作品,並不算完全的自賣自誇。

但到了電影《上海堡壘》,這些所有的相關情節和細節全被刪除一空,電影本身成了一個純粹的“打外星人”的乾巴故事。如何理解這種存蕪去菁的行為?

2017年,根據今何在小說改編的電影《悟空傳》上映,激起了一片批評之聲,尤其是原著書粉,更是不能容忍自己的心頭所愛被改編成這樣。很多人批評今何在失去初心,有人尖銳地說:

二十歲叛逆圈粉,四十歲圓熟圈錢。少年時,無羈無絆,自然可以說出“生我何用?不能歡笑。滅我何用?不減狂驕”。中年了,有車有房,自然可以說出“要評分不能和那部只存在於想象中的完美悟空傳比,得和其他電影比”。(作者:謝明宏(來自豆瓣)來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662767/《《悟空傳》,是空傳;今何在,已不在》)

今何在作為與江南同一時期崛起的網絡作家的代表,並且兩人在《九州》系列故事的開發中的恩怨情仇也為廣大書迷所津津樂道,甚至被作為一個角色寫入了《上海堡壘》中(曾煜)。而兩人的際遇也如此相似,根據他們作品改編的影視劇(《九州縹緲錄》《九州海上牧雲記》《上海堡壘》《悟空傳》)均反響平平。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這裡又要回到一個我之前一直在強調的概念:時代精神。黑格爾說:

時代精神是每一個時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實質,是一種超脫個人的共同的集體意識。體現著時代精神的英雄們主宰著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們的視野,當他們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新的英雄再用新的更合乎時代精神的武器佔領他們的寶座。

回到作品所描寫的時代,我們發現,在2006-2008那幾年間,儘管年輕人仍然處於普遍的迷茫狀態,儘管社會對於未來的趨勢還沒有普遍的共識,但大家仍然相信“生活一定會越過越好”。這從《上海堡壘》的原作文本中也能得窺一斑。原作中,雖然外星人的威脅如達摩克里斯之劍一樣倒懸於頂,但文中的人們依然不緊不慢的按各自的節奏生活著。他們既沒有對未來絕望,也沒有對現實太多抱怨和不滿。

唯一的困惑,其實就是文中的年輕人一直在念叨的“我要幹什麼,我該愛一個怎樣的人”。這其實是每一個時代的年輕人都會面臨的問題。

而當時的年輕人的困惑的特殊性,或者說與時代精神糾結的點在於,他們的人生選擇,無論事業還是愛情,與他們試圖在社會體系中實現的階層跨越深度相關。原作中,既有對官二代富二代的描寫,也有對普通市民階層的描繪,甚至對跨越階層的愛情也多有著墨。文中將軍對兩個女人的愛,以及江洋對林瀾的眷戀和對富二代路依依(原作中)的曖昧,都是源於對階層跨越的困惑。

另一個我們需要深入認識的現實是,在人類歷史上大多數時期,階層跨越都是一個機率極小,且充滿風險的行為。也就是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這幾十年中,才實現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和最大跨度的階層躍遷。這個階段持續時間如此之長,以至於在大眾的意識層面成了習以為常、天經地義的常識。

然而這並不是常態,當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分工進一步細化後,形成了新的社會分化問題,而階層跨越的難度則呈指數上升,窗口進一步收窄。這時候,年輕人的夢想逐漸從階層跨越的自我實現變成了“小確幸”、“佛系青年”,實際上默認了自己對改變社會結構的無能和無力。

而這首先體現在對愛情的態度上。如果說,《上海堡壘》原作中的江洋和林瀾雖然因為社會階層的差距在現實中無法廝守,但女神至少在心中給了他一片天地,在原作中愛情是可以對抗社會規則的。

而到了電影《上海堡壘》中,這種愛情只能在職場和體制關係中被嚴格束縛在“發乎情止乎禮”的層面。注意,在此片中江洋和林瀾的階層差距實際上已經被大幅縮小化了。而所謂的“情敵”楊建南在影片中實際上也並不強大,甚至被弱化了(原著中的楊建南可以為了建立功勳而剛愎自用不顧及大局,是個非常強勢的角色)。

所以,如果說原作中江南對愛情的解讀可以穿越階層和社會世俗的偏見,達到人性的美好與永恆,而電影中的愛情則就像江洋送給林瀾的塑料玫瑰花一樣,只能遠觀而不可褻玩。

我們不知道現實中是什麼讓江南對愛情做出瞭如此讓人喪氣的解讀,一個說出“小說不就是描寫人與人的感情麼,而且男女之間的感情最曲折和富於變化,具有幾乎無限的可能性”的作家,筆下的愛情怎麼會如此無力?也許,片中的一個細節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片中江洋第一次在戶外參與拯救行動是因為一個小女孩丟失了心愛的小狗。也許這正像何勇唱的那樣,交個女朋友,還不如養條狗?

五、你以為是“小時代”,其實它是“後會無期”

我把江南視為與本世紀初成名的那一批80後作家一體的“泛80後作家”,因為他們的成長曆程非常相似。

這些年來,80後作家的影視化趨勢也愈演愈烈。從郭敬明的《小時代》系列豪取20億票房開始,到韓寒的文青三部曲,80後作家的影視化至少在票房上的表現是非常成功的。

然而,在口碑層面,這些作品就非常尷尬了。《小時代》系列被認為是這幾年風靡銀屏的“大IP+小鮮肉”模式的鼻祖,韓寒的最新作《飛馳人生》在今年春節檔大戰中也敗下陣來。

而《上海堡壘》在還未上映時,就被作為另一部“IP+鮮肉”的代表作被吐槽許久。現在看來,這部影片的票房和口碑的頹靡已成事實。中國的科幻電影祭壇上不多這麼一件祭品,但我們仍需要弄清楚,這個事實是怎麼造成的。

網友評價江南說:

他筆下的人物在征服世界,他自己也在征服世界。他征服的方式就是寫作。有點諷刺的是,屈辱感本身是他最趁手的兵器。他最擅長的事,就是把這份屈辱感描寫得栩栩如生,每一個英雄初登場時都是一個衰小孩,一文不名,而女主角又多半是一個又美又辣,萬人仰望的正妹,如果女主角居然在一開始就對男主角表現出興趣(羽然、黃蓉、諾諾、路依依),那麼毫無疑問,這是個精靈一樣的小公主,她對你一笑,踩你一腳,又嘻嘻笑著跑遠了,你追不上她也猜不透她的心思。——從這個簡單的角色代入可以看到作者的邏輯:作為一個又窮又弱,渾身上下除了嘴欠(其實這是江南最可愛的地方)就沒有其它優點的男屌絲,我們那看似快樂的少年生活,其實是多麼的屈辱啊。(如何評價江南的《縹緲錄》?李鬆蔚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050803/answer/24907462來源:知乎)

與之相較,韓寒筆下的主人公其實也是類似的,玩世不恭而嘴欠,羈傲不遜卻實則憋屈。而他的三部電影作品《後會無期》、《乘風破浪》和《飛馳人生》,幾乎都在描繪那些與現實磕碰的文藝青年、中二中年。

但現實中的這些80後作家,都紛紛依靠自己的筆實現了階層跨越和財富自由,可他們筆下的人物卻為什麼沒有呈現出一點進步呢?

也許,是因為他們不想放棄主力讀者的閱讀愛好和趣味。為了這批讀者,韓寒甚至開發出了專屬於他們的“文青電影”。

對我而言,我對“文青電影”這一類型並無多少好感,但對韓寒的《後會無期》卻有一點純屬個人的愛好。在我看來,《後會無期》是一個文藝中二青年站在青春的尾巴上回望過去,試圖對現實和理想的鴻溝做出的最後一聲吐槽,很有些“最後一搏”的味道(某文學家評論《廢都》語)。

而如今的《上海堡壘》,對於很多人來說也許以為它是另一部科幻版的《小時代》,而我認為它更接近於《後會無期》。

邵燕君說:

2014年暑期檔的精彩大戲是韓寒的《後會無期》PK郭敬明的《小時代·3》,一向被認為“文化層次較高”的韓寒粉絲期待著一次精神俯視。結果恐怕令不少人失望。在我看來,在這場PK 中,韓寒徹底敗給了郭敬明,不是輸在票房,不是輸在編導水準,而是輸在了韓寒最看重的價值觀上。韓寒拿什麼和郭敬明的“金錢法則”對抗?離開了“公知”的話語體系,褪掉了“憤青”的反抗性,所謂的“另類”就只剩下港臺腔包裹的“文青腔”,支持“公路小說”架子的,只是波西米亞式的骯髒邋遢和“二逼青年”的不靠譜。“亞文化”最核心的特徵是抵抗性,從十九世紀中期的波斯米亞人,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嬉皮士,“文藝青年”的反抗一直是以資本主義主流價值為明確目標的,並且有烏托邦理想的支持。他們知道自己反抗什麼,也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後會無期》裡的“文藝青年”到底想要什麼呢?恐怕他們連自己想反抗什麼都不知道。

有趣的是,雖然《小時代》因為宣揚紙醉金迷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被吐槽,郭敬明的心裡卻也隱隱有一個反抗的欲求。在原作和影片中,一場隱晦的大火將豪宅付之一炬,而主要人物也大多葬身火海。郭敬明似乎在以一種另類的方式反抗他筆下所渲染的那個浮華世界。有意思的是,那裡也是上海。

這就是這一批80後作家所陷入的尷尬迷局,他們先後投入了這個資本驅動的市場遊戲,在其中成為了令人羨慕的人生贏家。同時,這也限制了他們的自由,使他們無法成為“更好的自己”。但同時,他們也無法抱怨別人,因為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在我看來,如果不重視這些創作者的精神困境,我們遲早還會繼續陷入類似的困局。已經有人在說“中國科幻元年始於《流浪地球》終於《上海堡壘》”,我認為這不是一句抖機靈或者危言聳聽之語。

很多人認為有了《流浪地球》,中國的科幻電影之路就可以無往而不利,問題只是在於要繞開一些“PTSD”或者“壞資本”的障礙。他們恰恰沒有意識到,《流浪地球》也沒有繞過科幻類型電影的價值難題。很少有人注意到,《流浪地球》所展現的也一樣是一個社會結構固化的未來,只是影片用“大災變下的人類視角”繞過了這個主題。(作為對比,《流浪地球》片中也一樣“毀滅”了上海,這是否是一個讓人驚悚的巧合?)

而好萊塢實際上從二十年前就陷入了這個困局(層出不窮的災難電影),從那時起直到今天的《復仇者聯盟》,除了在視效和投資規模上的升級以外,在價值命題上其實一直在原地打轉。而從《流浪地球》的火爆到《上海堡壘》從小說到電影文本的“抽筋拔髓”,只是用一種高倍速的方式將這個過程加速呈現而已。如果我們希望《流浪地球》的輝煌能夠再現,恰恰要重視《上海堡壘》的經驗教訓。否則,中國的科幻電影事業就真像那首歌唱的那樣:

當一艘船沉入海底

當一個人成了謎

你不知道

他們為何離去

那聲再見竟是他最後一句

當一輛車消失天際

當一個人成了謎

你不知道

他們為何離去

就像你不知道這竟是結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