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在上海扔錯垃圾也要被罰,這些注意事項和分類指南請查收

最近,全國人民都在關注上海的垃圾分類。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外地遊客到上海來出差或旅遊,違反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垃圾扔錯地方了,會被執法部門處罰嗎?

遊客在上海扔錯垃圾也要被罰,這些注意事項和分類指南請查收

答案是肯定的。在上海,要進行垃圾分類的,並不只有本地市民,還包括外地遊客、外籍遊客。因為《條例》屬於地方性法規,具有屬地原則。也就是說,任何人只要進入上海的行政區域,都要遵守《條例》規定。拒不改正的,同樣要被處罰。

對遊客而言,這些也需要注意:

從7月1日起,上海旅館不得主動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包括牙刷、梳子、浴擦、剃鬚刀、指甲銼、鞋擦。餐飲服務提供者、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不得主動提供免費的一次性筷子、調羹等餐具。也就是說,飯店和外賣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

旅遊的時候,一些人喜歡在公共場所邊走邊吃隨手買來的特色小吃,吃不完就扔掉。從7月1日起,也不能亂扔了。

《條例》實施後,如果再把吃剩的食物隨意扔進街邊垃圾桶,最高可能被罰款200元。因為上海公共場所設置的垃圾桶,一般情況下將只有幹垃圾和可回收兩種。大部分食物都屬於溼垃圾,如果把沒吃完的食物,隨包裝袋一起扔進這些垃圾桶,就是違法行為了。

那麼,吃剩的食物該怎麼辦?用過的紙巾、塑料袋、一次性餐具,扔到幹垃圾桶;倒掉液體的飲料瓶、廢塑料、廢紙塑鋁複合包裝,扔可回收物箱;果蔬肉類等等溼垃圾,要帶到有溼垃圾桶的地方再扔。

不過,一些餐飲業態較多的商業區或旅遊景區,會在路邊等公共場所增設溼垃圾桶。來上海遊玩的時候,注意一下身邊的垃圾桶標識,記得垃圾正確分類即可。

這些行為都會被認定為“拒不改正”,可處罰款

《條例》規定,個人若將有害垃圾與可回收物、溼垃圾、幹垃圾混合投放,或者將溼垃圾與可回收物、幹垃圾混合投放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那麼,什麼情況算“拒不改正”?

《查處規定》明確,城管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的,當事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認定為拒不改正:拒絕、阻撓城管執法部門現場調查取證的,拒不簽收《責令改正通知書》的,當場拒絕改正違反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規定行為的,30日內被發現同一違法行為3次以上的。

另外,《條例》中還多次提到“逾期不改正”。那麼,什麼情況算“逾期不改正”?

《查處規定》明確,城管執法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的,當事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認定為逾期不改正:拒不簽收《責令改正通知書》的,拒絕、阻撓城管執法部門實施複查的,城管執法部門複查發現仍有違反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置規定行為的。責令限期改正的期限一般不超過10日。

對於整改前置類違法行為,當事人拒不改正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城管執法部門應當依法予以罰款。

《查處規定》還明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城管執法部門應當根據《上海市社會信用條例》相關規定,將單位和個人違反生活垃圾管理規定的信息歸集到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並依法對失信主體採取懲戒措施:不履行生活垃圾分類義務且拒不改正,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的;阻礙執法部門履行職責,造成嚴重後果的等。

延伸閱讀:

垃圾桶賣斷貨被限購,上百元的分類垃圾桶受熱捧

上海垃圾分類新規,意外帶火了分類垃圾桶。上海某淘寶店負責人潘先生稱,6月份店鋪的垃圾桶銷量快速上升,分類垃圾桶的銷量翻了近20倍,目前已經實行限購政策,每人只能買一件。網友:連垃圾桶都限購了!

天府早報記者調查發現,垃圾分類引發垃圾桶市場全面變革,以前幾塊錢的垃圾桶如今升級換代,某購物平臺一款日本分類垃圾桶最低售價178元,月銷量竟然高達2萬多筆。

價格差別大

●普通紙簍式垃圾桶:一般售價10元以內,有的售價甚至才三四元一個,且通通包郵

●分類垃圾桶:·動輒幾十上百元,有的售價甚至高達數百元一個,其中尤其以乾溼分類的垃圾桶頗為受歡迎

火爆到限購

店鋪老闆霸氣寫著,“因最近訂購量比較大,為保障普通客戶的購買利益,同地址和同ID限購一個,批量採購(2個及以上)請與客服聯繫協商發貨時間。”

網上賣得火

一款日本進口家用垃圾桶,店鋪打出廣告語“雙層分類垃圾桶帶蓋大號乾溼分離”,售價178元-208元,月銷量高達2萬多筆

一款雙層分類大號廚房家用腳踏乾溼分離垃圾桶,售價高達528元,月銷量也達到了1500多筆

容量比較大

不少分類垃圾桶的容量都非常大,普通垃圾桶的容量一般是10升左右,而分類垃圾桶則一般都是幾十升的容量。比如月銷量高達2萬多筆的那種垃圾桶,其容量分為兩種,一種是32升,一種是45升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澎湃新聞 天府早報 萬家熱線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