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有一片地方叫梅隴

老上海喜歡用地名指代一片地方

它和區的概念關係不是太大

有時候是地標建築物的名稱

有時候取自新村的名字

有時候是歷史沿襲下來的叫法

既不用追究為什麼這樣叫

也不用具體描述它到底覆蓋多大的區域

“梅隴”就是其中之一

老早它算是偏遠的一塊地方

現在地鐵不斷擴寬城區範圍

它已經不是那麼偏了

走到那裡你會發現

有些大馬路通往新村的小路別有風情

小橋流水一樣不少

而且這裡的生活氣息非常的濃厚

上海男籃和梅隴基地

就在前兩天,上海大鯊魚男籃全隊告別梅隴訓練基地、搬入東方綠舟訓練基地。許多人在這裡一待就是二三十年,梅隴基地就是他們的家。

老上海有一片地方叫梅隴

6月1日早上吃完早飯,主帥李秋平招呼大家合影留念。他自己特意在寫有“上海體育職業學院”和“百色路1333號”的大門口拍照留念,“我從1986年就住進來,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以後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再回來了。”

梅隴訓練基地1985年建成,當時還是隊員的李秋平第二年從江灣基地搬了過來。“我記得剛搬來時,周圍還都是農田,只有兩趟公交車從市區開過來,附近的石龍路那邊當時還是牧場,而且旁邊還有鐵路,有時候不巧趕上路口過火車,一等就是半個多小時。”

老上海有一片地方叫梅隴

不少隊員都寫了小卡片留在宿舍裡。“25年了,梅隴就是我的青春。”劉煒的留言言簡意賅。1994年,劉煒進入上海青年隊,就此搬入梅隴基地,宿舍樓的5層樓除了一樓他每層都住過。“我在4樓住過好幾個房間,當年和大姚(姚明)當室友時,是住在304。”劉煒說,梅隴基地住了這麼多年,已經非常有感情了,“25年啊,人生能有幾個25年。”

梅隴始於明清時期

梅隴,舊名梅家弄,相傳因明成化年間,徽州梅姓在此經商,其後裔建宅第形似街弄而名。興起於清嘉慶年間,為梅家弄市。又因與上海市南梅家弄同名,1933年經上海市政府批准,改名梅隴。

老上海有一片地方叫梅隴

1980年代初的梅隴公社地圖(局部)

1940年代,米業興起。抗日戰爭勝利後,肉莊生意興隆,形成豬市,小有繁盛,1949年上海解放時已有50家商店。其中米店6家、煙什店13家、豆腐店5家、鮮鹹肉莊3家。1984年有鄉辦梅隴工藝品廠、農業機械廠、玻璃纖維廠。

在大規模城市建設前,梅隴老街佈局呈“豐”字形,主街南北向,約長200米,寬三四米,平房居多。

老上海有一片地方叫梅隴

1980年代梅隴鎮老街

1980年代老鎮改造,舊街全部拆除,建新街。從行政規劃上講,1949年後梅隴地區屬於上海縣的梅隴公社,後隨著上海縣的建制調整及撤銷,其中一部分成為現閔行區的梅隴鎮,另一部分劃歸徐彙區,屢次沿革最後成為現在的凌雲街道。

“梅家弄”得名

據說這“梅家弄”,早在北宋年間就已得名,其來歷與著名文學家梅堯臣有關。梅堯臣,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他在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中與歐陽修、蘇舜欽齊名,並稱“梅歐”、“蘇梅”。劉克莊在《後村詩話》中稱其為宋詩的“開山祖師”。

相傳梅堯臣早年即隨其叔父定居青龍鎮(今上海市青浦縣),其身後有一房子孫遷居至“梅家弄”,並長期定居於此。“梅家弄”自北宋一直沿用到今天,成為上海可考究的最早以姓氏命名的地方。如今依然有不少姓梅的人家在此居住,但由於戰爭等因素,人口更迭頻繁,此處的梅姓人家是否為梅堯臣的後裔,已很難確切考證了。

梅隴地區的發展,1935年通電,1964年用自來水,1967年通煤氣,1973年建造新工房。鎮南有年產12萬噸啤酒的上海益民啤酒廠,鎮北有上海最大的遊藝場錦江樂園。

交通設施的發展

當年修建完以後,滬閔路上跑的是“長途汽車”,這條公路連通了市郊,其中也包括梅隴鎮。而住在這裡的老上海還記得,這裡有一個火車站。

老上海有一片地方叫梅隴

1

滬閔路,上海西南最重要的幹道之一,國人在上海境域內修築的第一批市郊公路。距今已近百年。現今道路全長20餘公里,北起滬閔路一號橋(徐彙區內康健路與滬閔路交會處,跨龍華港),與漕溪路相接,南訖閔行渡口,與滬杭公路相接。莘莊以南一般稱為滬閔路,已建成高架道路與內環和中環相連。莘莊以北仍舊為地面道路,稱為滬閔公路。

老上海有一片地方叫梅隴

修築中的滬閔南柘路

20世紀20年代初,上海到閔行的交通,僅靠班輪、小船維持。民國9年(1920年)8月上海人士李顯謨、黃申錫等人集資修築滬閔南柘汽車路——連接上海-閔行-南橋-柘林,各取地名一字,亦稱滬閔南柘路。也就是滬閔路的前身。

民國10年(1921年)8月成立籌備處,11月召開創立會,成立滬閔南柘長途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經營上海至閔行地區的長途客運。李顯謨任總經理,公司集股50萬銀元,在交通部註冊,公司設於南柘路(今斜土東路),分辦事處設於閔行。

老上海有一片地方叫梅隴

1997年的滬閔路梅隴段擁堵場景

1958年,市規劃院作了徐家彙至漕河涇及顓橋至閔行首尾兩段老路拓寬改建規劃。中間段,漕河涇經莘莊至顓橋報規劃新建,1959年完工,皆為柏油路面。於是,中間段新路,實際上截彎取直改經莘莊鎮,而原龍華-華涇-顓橋段的部分老公路改稱老滬閔路。

2

大鯊魚隊的主帥李秋平也提到,當年他到梅隴基地的時候,還經常遇到鐵路道口過火車。

老上海有一片地方叫梅隴

這張圖就是20世紀70年代末的滬閔路漕溪路接合處及鐵路道口。當年乘坐滬閔線公交車過了這個道口,路兩邊基本就是鄉間的感覺。

老上海有一片地方叫梅隴

梅隴站始建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後一度廢棄,於1983年時重設。1996年,為滿足上海軌道交通3號線建設的需要,當時開行的上海-金山4趟列車、上海-嘉善3趟列車、上海-杭州的5趟列車全部由長寧站轉至梅隴站辦理客運業務。

老上海有一片地方叫梅隴

1999年12月28日,梅隴站暫停辦理客運業務,2006年6月25日,新上海南站建成試運行,梅隴站退出歷史舞臺

從華化到華理

1954年,華東化工學院從江灣遷址梅隴。1993年,學校更名為華東理工大學。有不少老人還會習慣性地稱學校為華化。

老上海有一片地方叫梅隴

這裡的人回憶說,以前華理校園的地理位置有些偏,車從滬閔路輾轉開進來,半途還會碰上鐵路道口。那時的梅隴路上似乎只有華化一座校,南邊是一望無垠的農田。

老上海有一片地方叫梅隴

建於建校初期的兩棟“教授樓”(化工四村)

那時的梅隴路只有現在的一半寬,從西門出去的梅隴路就是一個天然的露天大菜場,自家菜地裡種的蔬菜、新鮮的魚、肉、活禽。早市與晚市的時候,梅隴路上熙熙攘攘,叫賣聲、討價還價聲,聲聲不息。梅隴路最熱鬧的時候是每年5、6月草莓上市季節,滿大街的草莓,還有新鮮蔬果,一地果香。

老上海有一片地方叫梅隴

化工四村圍牆

那個時候,地鐵一號線錦江樂園站還沒有開通,滬閔路虹梅路立交橋還沒有建。只有交錯的鐵軌。每次信號燈亮起,警示音起,道口欄杆就會緩緩落下,攔住一眾車輛與行人,靜等遠處的列車通過。

道口周邊就是梅隴鎮。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在上海西南的這一隅,梅隴鎮依然安安靜靜、紮紮實實。像一幅木刻版畫,一板一眼,整齊的房屋,清幽的河道,窄小甚至逼仄的小弄,露天的菜場,碧綠的莊稼和蔬菜,古老和現代的氣息在這裡得到了不露聲色的交融。

老上海有一片地方叫梅隴

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時候,梅隴地區開始改造。農田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居民樓。首批過來的居民多數是從金陵路那一塊拆遷而來。所以後來梅隴四村有“梅隴地區的仁恆濱江”這一戲謔的代號。

上海人都知道錦江樂園

1985年2月1日,上海第一家大型現代化遊樂園在梅隴鎮正式開業,這也是改革開放後上海創辦的第一家大型專業化遊樂園——錦江樂園。

老上海有一片地方叫梅隴

1986年,建成不久的錦江樂園,一牆之隔就是滬閔路

它由錦江聯營公司、上海縣農工商聯合公司、中國銀行上海分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上海分行、上海市投資信託公司聯營,投資1500萬元,佔地183畝餘。是當時國內最大的現代化遊樂場所。18種遊樂設備,大部分從日本進口,其中以單環過山車最具特色。

老上海有一片地方叫梅隴老上海有一片地方叫梅隴

2017年初,錦江樂園最老過山車“雲霄飛車”宣告暫停運行,等待第二次徹底改造。

老上海有一片地方叫梅隴

錦江樂園仍是閔行旅遊的一大地標,而當年穿梭其中的70後、80後也開始為人父母,帶著00後、10後的娃娃們重溫兒時簡單的快樂。

(綜合:新民晚報、方誌上海、《聽說華理差點變為梅隴大學》)

點擊回顧上海各區縣老照片:

老上海有一片地方叫梅隴

《老早底額浦東新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南市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閘北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楊浦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虹口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黃浦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普陀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長寧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靜安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盧灣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徐彙區 儂還認得伐?》

《那些老上海耳熟能詳的地名》

老上海有一片地方叫梅隴

看懂上海粉絲群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員”申請入群(申請時請註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樣)。

等儂來喫一杯老上海的茶!

點擊“閱讀原文”還可下載看看新聞APP

覺得好看

請點這裡

老上海有一片地方叫梅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