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小區垃圾分類直擊

上海 高能小子終極裝備 環境保護 技術 南方都市報 2019-07-06
上海一小區垃圾分類直擊

“奶奶,這碗豆腐花有點鹹,吃不掉了,粢飯糕已經吃掉了”。2019年7月3日,姜美娣的孫子享用著上海風味的早餐,想起了上海已經進入了垃圾分類的時代,問奶奶,“豆腐花是溼垃圾吧,扔在哪兒?”“儂放在那兒,我來踱(上海話”扔“),塑料碗是幹垃圾,要分開的。”姜美娣對孫子說。今年70歲的姜美娣每天看電視新聞,對乾溼垃圾的分類已小有研究,這點小麻煩對熱心社區事務的她而言,更像是增加了一些生活的小情趣。

“分個類,感覺垃圾少了很多”

姜美娣所在的潼港一村小區位於上海浦東新區外環內的高橋鎮,是上世紀90年代初上海浦東開發早期建設的“老式公房”。小區內的居民,尤其是老年人都是原先未城鎮化之前生產大隊裡的老鄰居,彼此熟門熟路。

姜美娣在這裡生活近30年。50多歲的時候,她成為社區的保潔員,負責清掃樓道,一日兩次清掃小區的三處垃圾投放點。

那時,上海尚未推行垃圾分類。居民全天候24小時可以投放生活垃圾,也不做分類。垃圾箱是混亂、骯髒、惡臭的滋生地,蚊蟲聚集,碩大的老鼠豎著硬毛穿梭在垃圾堆裡。

姜美娣先是把硬板紙和飲料瓶挑出來,另外分裝“賣錢”,有人會來收,然後用鐵鍬把散落在蛇皮袋外滿地的垃圾撬進袋子裡,最後用水管沖洗垃圾站裡的瓷磚,清潔牆面地面。

姜美娣居住的一樓兩居公寓就在小區其中一處垃圾投放點的邊上,客廳的窗戶就對著垃圾站的方向。“以前客廳的窗戶是不敢開的,味道太大”,姜美娣說。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下稱條例)從2019年7月1日開始實施。對於垃圾分類,姜美娣發自內心支持。70歲的她很想穿上綠馬甲,成為垃圾分類的志願者,她擔心的是,居委會會因為她超過70歲拒絕她。

垃圾分類第二天,姜美娣說,感覺這樣分個類,垃圾少了很多。

“幹垃圾是拿去燒的”

根據條例,上海市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制度。小區一般會設定2個時間段允許居民投放生活垃圾:早晨的6點-8點(有的是7-9點)以及傍晚的6點到8點。每個小區可以設定自己的投放時間,並不統一。

姜美娣大概是全小區每天第一個去倒垃圾的居民。每天清早,她聽見負責指導居民收垃圾的王阿姨開了生活垃圾分類箱房的鐵門,就去把垃圾倒了。

令人吃驚的是,沒怎麼讀過書的姜美娣知道,幹垃圾是拿去焚燒的,而溼垃圾的用途是生物肥料等資源化利用。她以及其他居民的自我教育全都是靠上海電視臺6點半一檔收視率最高的《上海新聞》實現的。

幹垃圾的末端處理方式主要是用於焚燒發電。目前,上海乾垃圾焚燒能力每天達1.93萬噸,約佔幹垃圾產生量的90%.

溼垃圾是指易腐性的菜葉、果殼、食物殘渣等有機廢棄物,包括從生活垃圾中分離出來的溼垃圾和農貿市場廢棄的菜葉、果殼及其它農產品初加工下腳料等。

據上海市政協委員、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可持續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史吉平介紹,目前上海市生活垃圾日清運量2.6萬噸至2.7萬噸左右,其中約4400多噸為溼垃圾,佔生活垃圾總量的17%.

“但如果生活垃圾都得到有效分離,溼垃圾的量將達到1.56萬噸。由於溼垃圾熱值低,採用焚燒方法處理成本高、效益低,因此只能走其它資源化路徑,比如通過生化處理方法生產能源產品或肥料產品。”

“你是乾的,還是溼的?”

在小區負責一處垃圾箱房定點回收垃圾的王阿姨來自河南,來上海25年,已經落戶這裡,成為上海市民。相比十多年前的垃圾站工作,垃圾清理的工作輕鬆了很多。和網絡上調侃的靈魂拷問“你是什麼垃圾?”不同,王阿姨問得更直接,“你是乾的,還是溼的?”“乾的扔這裡,溼的扔這裡。”

王阿姨告訴南都記者,很多居民本身就有區分可回收垃圾的習慣,比如易拉罐、硬板紙會賣給可回收物回收經營者。有害垃圾量也不多。據上海媒體報道,上海全市有害垃圾每天產生不到1噸,由相關部門進行無害化處置。

每天定點回收的時間,王阿姨會放3個幹垃圾桶,1個溼垃圾桶在垃圾箱房外。“溼垃圾量少,幹垃圾多。”溼垃圾比較重,通常裝滿2/3個桶,王阿姨就會換新桶。

上崗之前,保潔員都接受了培訓。她發現大部分社區居民,即使是年紀大的人也已經開始慢慢學會幹溼分類,並主動配合。

由於塑料袋屬於幹垃圾,一些居民已經會主動在傾倒完溼垃圾後,將垃圾袋扔到幹垃圾桶裡。還有一些不太瞭解的居民,會把好幾個裝著溼垃圾的塑料袋套在一個大袋子裡一起扔。這時候,王阿姨會告訴居民,溼垃圾不要裝這麼多塑料袋。“袋子也不要扎太緊了,這樣方便傾倒。”

姜美娣想的辦法更加環保,她用一個塑料桶統一裝溼垃圾,傾倒完後,用水沖洗一下,垃圾袋也省下來了。

不過,也有居民對定時投放垃圾還不習慣。“過點了就不能扔垃圾,自覺的人就等到點再扔,不自覺的人就直接扔這了”,王阿姨告訴南都記者,“現在還沒有開始逮,以後逮住了就要罰款了。”

“年紀輕的人都會分的”,王阿姨說,年紀大的人只能跟他們說。萬事開頭難,推動垃圾分類還是有一點難度的。王阿姨每月領取上海市的最低薪水2480元,但她的工作時間是早上6點半到崗,晚上8點才結束,十分辛苦。居委會劉主任這兩天也在各垃圾投放點巡查,聽取居民、保潔員、社區志願者的意見。她說,正考慮在垃圾箱房安裝攝像頭,還見人就鼓勵來當志願者。

“垃圾分類成為社區一道風景線”

垃圾分類第二天,居民們對於垃圾分類這種新的生活方式也充滿好奇。

“尿片是有害垃圾嗎?”一位年輕女性扔完了溼垃圾問。“用過的尿片也是幹垃圾”,王阿姨跟她解釋。

居民還彼此分享其他社區的做法。浦東新區高東鎮的一些小區垃圾箱房是有掃碼功能的。社區給居民發了帶有二維碼的鑰匙扣,居民扔垃圾的時候要掃二維碼。還有的社區給居民直接發了有二維碼的垃圾袋,必須掃了二維碼才能彈開垃圾箱房的門。還有小區,垃圾分類做得好的居民有獎品可以領。

上海閔行區古美街道古美四村的垃圾桶更加高科技。垃圾桶前端有感應探頭,當它感應到有人站在它面前時,就會說話。居民可以手動輸入,或者對著垃圾桶報上門牌號,說上海話它也能聽懂。

6月,復旦大學可持續行為研究課題組也發佈了針對社區垃圾分類行為的研究成果:與居民有著情感交流的“上門宣傳/上門拜訪”,對居民垃圾分類的意願提高明顯,而乾淨、彩色的垃圾桶也會讓居民更接受垃圾分類。

潼港一村已經決定在垃圾箱房安裝照明燈,招募更多志願者。7月3日,居委會劉主任向姜美娣發出了志願者的口頭邀請。

一位居民告訴南都記者,“每天的垃圾分類成為社區一道風景線”,不少居民就像“看戲一樣”在定時扔完垃圾後聚集在垃圾箱房邊上討論一會各自的分類心得。

“廚房裡的垃圾都屬於溼垃圾”,一位大叔在現場總結自己的經驗。

“你講的不對的!”70多歲的黃大媽指出他的錯誤,“我在電視裡看到的,廚房裡溼垃圾多,但大的肉骨頭就是幹垃圾,溼垃圾是要打碎去做生物肥料的,肉骨頭打不碎,會把處理器搞壞的。”

另一位阿姨在一邊補充道:貝殼類的廚餘也是幹垃圾。

採寫/攝影:南都記者吳斌

實習生宋承翰發自上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