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屬企業這麼多,大眾日報為何蹲點這家國企?'

"

山東共有28戶省屬企業,其中不乏一些耳熟能詳的企業。可是,大眾日報“魯企調研行”的第二站,我們來到了一家很多人並不知曉的省屬企業——山東國惠投資有限公司。

這家企業有何特別之處?

——“要耳目一新,為山東國企帶來新氣象。”國惠成立之初,省委、省政府這樣要求。

——成立三年多,初始資金僅1.7億元。但,在山東混改首單、鹽業體制改革、佈局氫能源全產業鏈等一系列標誌事件中,山東國惠已是操盤手。

——作為地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國惠是我省深化國企國資改革的產物。因改革而生的它,而今又成改革弄潮兒,協同全省省屬企業不斷將改革引向深入。

數字顯示,2018年,省屬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2707億元,實現利潤總額66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40%;資產總額達到29303億元,同比增長18%,主要經營指標創歷史新高。

“首秀”背後,是一連串的博弈與堅守

2017年初,山東交運70%股權由省國資委劃轉至國惠,9月,交運混改完成,成為山東省屬一級企業混改第一單。國惠在資本市場上完成“首秀”。混改完成後的交運,國惠持股37%,四家員工平臺持股30%,三家戰投基金平臺持股33%。

看似三個普通數字背後,是一連串的博弈與堅守。

最大困難是缺少針對各種歷史遺留問題、相關利益調整的具體政策配套。在此背景下,規定時間內能否完成“規定動作”,首先看擔當,其次是能力。以土地處置為例,國惠創新探索出“預評估”方式,掛牌時進行充分信息披露,之後再對最後結果做估值調整,在國有資產不流失、股東利益不受損間找到微妙平衡點,也為混改及時落地掃清了一大障礙。

“承擔著以市場化手段貫徹省政府意圖的特殊使命,唯有拿出勇氣和智慧,將改革任務堅決落實到底。”國惠董事長於少明表示。

今年初,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通報,國有資本向“十強”產業和基礎設施集聚,多個領域國資重組整合取得實質性進展。可三年前,還是另一番景象。

長期路徑依賴中,山東國資國企暴露出明顯的佈局結構缺陷,靠企業自身力量無力扭轉,亟須在省國資委層面集中一批優勢資源,用市場化手段去推動存量優化。這便是國惠自呱呱墜地起被賦予的使命,當中涉及併購重組、混改、不良資產處置等任務,都是難涉的險灘。

國惠相繼在資本市場祭出收購國泰租賃、控股魯銀投資等“代表作”。如果說,這當中國惠自身也能獲得成長機會,那殭屍企業處置則是更急難險重的任務。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在殭屍企業處置上,國惠同樣交出一份滿意答卷:掛牌轉讓、協議轉讓、破產清算、公司化改制,抓住時機、一企一策、快速處置,一個個看似無解的死結被成功破解:華新石膏,閒置近十年的土地重新流轉進入市場,實現資源有效配置;山東公路機械廠,改製為全員持股企業後重新煥發活力……目前,國惠已完成18戶殭屍企業出清任務。

“自己搭臺,別人唱戲,這恰恰是國惠要做的”

蹲點採訪期間,國惠“智惠通”數據平臺試驗版本上線。

這個平臺,不一般。它聚焦山東落地需求,平臺將全面整合國內外科創、資本等資源。

“自己搭臺,別人唱戲,很多企業不願幹,但從全局性、戰略性角度出發,這恰恰是國惠要做的。”國惠副總經理王東凱說。

這種思路下,國惠形成了一套特殊的項目考核體系,從下面兩個項目便可見一斑:

不以投資額論英雄,引入獨角獸“優客工場”,在城市核心區域打造科技金融和雙創孵化平臺;

“結親”英國ARM,但並非瞄準引進一個項目、一項技術,而是設立合資公司引入ARM大學和合作夥伴群,在山東打造智能經濟生態系統。

在為省內企業資金賦能、技術賦能、管理賦能、戰略賦能的過程中,資本運作起家的國惠,逐漸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招引合作模式,並藉此構建起核心市場競爭力,即“股權投資+基金+項目”一體化,藉助資本紐帶建立互信,讓地方政府、企業、科研院所等不同主體間形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

奇芯光電項目,就是很好的一例——國惠與中科院西光所孵化的奇芯光電公司達成合作意向,作為股東將其引入濟南,消除奇芯光電核心團隊及孵化機構中科院西光所對合作方層次、信用的擔心。而有國惠參與,地方政府也更有底。目前,該項目光電子集成電路先導技術研究院、產業園項目已開建,模塊組裝廠、封測廠預計將在明年上半年投產。

2018年,國惠承接26家省屬企業約20%的股權。參照當年5月數據,藉由這次股權充實及之前多輪資本運作,國惠註冊資本達到300億元,資產規模突破1000億元。

這宣告國惠另一項歷史使命的開啟——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省級服務平臺。相較存量處置,該平臺將更注重增量拓展,服務對象由國企拓展為各類創新創業主體。

少為人知的氫能源產業佈局幕後推手

6月26日下午,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濰柴動力工業園,一場發佈會正在進行:全國首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發佈。

放在山東發佈,是因為我省在全國最早從省級層面成立相關產業聯盟,並率先佈局氫能全產業鏈。

少為人知的是,國惠全程參與推動了將氫能源納入山東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並作為中間人及參與者,串聯起濰柴、山東高速等省屬企業及全國氫能源領域的權威科研機構和知名企業。

於少明透露,國惠已基本形成共識,未來“一門心思瞄準新興產業投資”,包括氫能源產業這步棋在內,與其發展戰略密切相關:這就是,用五年左右時間,從普通的投融資平臺轉型為“投資+實業”雙輪驅動的產業發展集團。

2018年底,為幫助山東民營企業渡過資金難關,緩解上市公司流動性風險及股東股權質押風險,國惠和中泰證券聯合相關金融機構組建總規模100億元的上市公司紓困基金群。目前,成功發行10億元紓困債,投資紓困8家上市公司。看似階段性的紓困任務,同樣被國惠與產業發展結合起來。

首先,在救助對象的選擇上“救急不救窮”。其次,主要針對符合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方向、有前景的民營企業進行必要財務救助。利用自身融資成本低的優勢,國惠抓住A股市場低迷時機,推進上市公司併購業務。

“已實際控制兩家A股上市公司,正推進某創業板公司的股權收購。”國惠相關負責人透露。瞄準這三家高端裝備製造、精細化工、生物醫藥領域的公司,國惠將進一步圍繞上下游產業展開併購,同時聚焦“十強”產業,再參股3-5家企業。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