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這家超市為何成“網紅店”?看完店主張貼的“小紙條”,所有人都淚目……'

"

“人在外遇到困難是難免的,如果你真有需要,請你小聲告訴我,我能解決你一頓溫飽……”近日,揚州廣陵區荷花池南街一家超市成了“網紅店”,不是因為店裡的商品新奇特,而是因為店主張貼出的一張暖心“小紙條”,這張“小紙條”感動了眾人。

"

“人在外遇到困難是難免的,如果你真有需要,請你小聲告訴我,我能解決你一頓溫飽……”近日,揚州廣陵區荷花池南街一家超市成了“網紅店”,不是因為店裡的商品新奇特,而是因為店主張貼出的一張暖心“小紙條”,這張“小紙條”感動了眾人。

揚州這家超市為何成“網紅店”?看完店主張貼的“小紙條”,所有人都淚目……

貼在超市玻璃門上的暖心紙條。陳晨 攝

超市門上有張暖心紙條

困難人群可來尋求幫助

“老闆,店門口貼的紙條,算數嗎?我能拿一盒泡麵嗎?”昨天中午,一位老人話音未落,店老闆潘在芳從貨架上拿下一盒泡麵和一杯牛奶,遞到對方手中,並輕聲細語道:“阿姨,以後餓了,就來我這裡。”

在廣陵區荷花池南街18號,一家名為“潘食記”的超市,每天都會迎來一些特殊顧客,他們不需花一分錢,就能在店裡解決一頓溫飽。

“人在外遇到困難是難免的,如果你真有需要,請你小聲告訴我,我能解決你一頓溫飽。不求回報,只希望你有能力的時候再去幫助他人。”這家超市門前醒目位置張貼的小紙條,引起了不少行人的關注。有附近居民用手機將之拍下,發在社區微信群和朋友圈,收穫了一片點贊聲。不少網友留言,要來這家店一探究竟,看看小紙條上的內容是不是真的。

“這張紙條就是我的承諾,言出必行。”今年42歲的潘在芳說,她獨自經營這家超市已有4年時間,由於超市靠近蘇北醫院,平時前來光顧的病人家屬較多,久而久之,她發現,不少家庭因病致貧,一些病人家屬購物時不是神情凝重,就是隻挑最便宜的商品購買。

前不久,一位60多歲的病人家屬走進這家超市,遲遲沒有離去,最後走到收銀臺,膽怯地詢問:“有沒有過期的食品,我還沒有吃飯。”

潘在芳頓時眼眶溼潤,送上面包、牛奶和一些生活用品,並叮囑這位老人:“今後遇上困難,就來找我。” 這件事過後,潘在芳便打印了小紙條貼在店門口。在潘在芳看來,張貼小紙條,是為了讓一些困難群眾能從容地走進超市尋求幫助。

"

“人在外遇到困難是難免的,如果你真有需要,請你小聲告訴我,我能解決你一頓溫飽……”近日,揚州廣陵區荷花池南街一家超市成了“網紅店”,不是因為店裡的商品新奇特,而是因為店主張貼出的一張暖心“小紙條”,這張“小紙條”感動了眾人。

揚州這家超市為何成“網紅店”?看完店主張貼的“小紙條”,所有人都淚目……

貼在超市玻璃門上的暖心紙條。陳晨 攝

超市門上有張暖心紙條

困難人群可來尋求幫助

“老闆,店門口貼的紙條,算數嗎?我能拿一盒泡麵嗎?”昨天中午,一位老人話音未落,店老闆潘在芳從貨架上拿下一盒泡麵和一杯牛奶,遞到對方手中,並輕聲細語道:“阿姨,以後餓了,就來我這裡。”

在廣陵區荷花池南街18號,一家名為“潘食記”的超市,每天都會迎來一些特殊顧客,他們不需花一分錢,就能在店裡解決一頓溫飽。

“人在外遇到困難是難免的,如果你真有需要,請你小聲告訴我,我能解決你一頓溫飽。不求回報,只希望你有能力的時候再去幫助他人。”這家超市門前醒目位置張貼的小紙條,引起了不少行人的關注。有附近居民用手機將之拍下,發在社區微信群和朋友圈,收穫了一片點贊聲。不少網友留言,要來這家店一探究竟,看看小紙條上的內容是不是真的。

“這張紙條就是我的承諾,言出必行。”今年42歲的潘在芳說,她獨自經營這家超市已有4年時間,由於超市靠近蘇北醫院,平時前來光顧的病人家屬較多,久而久之,她發現,不少家庭因病致貧,一些病人家屬購物時不是神情凝重,就是隻挑最便宜的商品購買。

前不久,一位60多歲的病人家屬走進這家超市,遲遲沒有離去,最後走到收銀臺,膽怯地詢問:“有沒有過期的食品,我還沒有吃飯。”

潘在芳頓時眼眶溼潤,送上面包、牛奶和一些生活用品,並叮囑這位老人:“今後遇上困難,就來找我。” 這件事過後,潘在芳便打印了小紙條貼在店門口。在潘在芳看來,張貼小紙條,是為了讓一些困難群眾能從容地走進超市尋求幫助。

揚州這家超市為何成“網紅店”?看完店主張貼的“小紙條”,所有人都淚目……

超市女老闆潘在芳。

女店主有顆善良的心

助人為樂成生活一部分

很多時候人們會將生意人與一些詞劃上等號,比如“無利不起早”“唯利是圖”“無商不奸”,可潘在芳這個生意人卻給人別樣的感受。

“從小父母就告訴我,做人不能太自私,面對有困難的人,能幫一定要幫一把。”潘在芳甚至“放權”給營業員,當她不在超市時,可由營業員代為送上食物。

在超市收銀臺下方,擺放著一個籃子,裡面存放了許多事先準備好的水果、麵包和牛奶,只要有“客”到,直接免費送上。

看到潘在芳言出必行,網友們紛紛晒出在店裡的所見所聞,吸引了更多人來為愛心“拔草”,“潘食記”一時成了“網紅店”。

潘在芳為人憨厚,做善事有點“上癮”:連續六次攙扶摔倒老人,從不畏懼被訛;流浪小動物,見一隻收養一隻;碰上困難人群,捐款救助是常事……

“5年前,得知一名高中同學得了白血病,我可急壞了,治病要用錢,我就幫她募捐。”潘在芳回憶道,當時她還是一名業務員,為了尋找當年班級的同學一起募捐,她幾乎跑遍了揚州。

跑派出所查居住地、憑印象挨家敲門、打電話聯繫國外同學,潘在芳花了大半個月時間,最終將失聯20年的50名同學全部找齊,牽頭組織募捐,為患病的同學雪中送炭,解決了10多萬元的治療費用。

潘在芳已經將助人為樂當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我老家在公道,家裡還有五六畝田,平時這些田的邊角地會用來種植當季果蔬,我會定期回去一次,採摘回來送人。”採訪時,潘在芳的超市裡還擺放著幾筐南瓜和韭菜,等待貧困家庭前來領取。

助人,單憑一己之力遠遠不夠,需要大家一起參與,正如她在這張“小紙條”上寫道:“希望你有能力的時候再去幫助他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