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縣:生態農莊的產業融合

三農 林業 農業 種植業 中國農業信息網 2017-05-11

沿著通往馬龍縣馬鳴鄉瓦窯村委會中塘林場的柏油路駛去,四周青山環繞、重巒疊嶂;走進林場,籬笆院落,小徑幽深,幾間清一色的鄉間小木屋別緻新穎,與寧靜、清新、獨特的田園風景遙相呼應;幾座現代全鋼架結構的房屋框架已拔地而起,其間部分區域已勾勒出房屋建成後的大概模樣;一排排磚瓦房寬敞明亮,圈舍裡不時傳出牲畜的歡叫聲……不遠處,工人們正忙著安裝排水管道、修人工湖、建自助燒烤房。在這裡,你可以盡情呼吸大自然賜予的新鮮空氣;聽鳥語、聞花香、看綠色;品清香四溢的小黑藥燉雞;嘗獨具特色的紅石酒……

“為保證項目具有前瞻性、專業性和可操作性,公司專門邀請雲南農業大學的專家做了《可行性研究報告》。”馬龍縣紅石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沈瓊芬告訴記者。

馬龍縣紅石生態農莊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項目佈局於馬鳴鄉中塘林場,規劃建設特色中藥材生態種植產業、林下生態養殖產業、特色農產品加工物流產業和生態農業休閒觀光、農產品展示產業四大板塊。其中特色中藥材生態種植產業包括小黑藥種苗繁育基地(中心)、生態藥食蔬菜產業基地和生態經果林產業基地;林下生態養殖產業包括生態雞產業、種豬產業、梅花鹿生態養殖產業、虹鱒魚生態養殖產業和生態蜜蜂產業;特色農產品加工物流區包括紅石酒業產業加工基地和倉儲物流產業;生態農業休閒觀光、農產品展示產業包括生態農業休閒度假、特色農產品展示中心,四個功能區通過遠程控制、景觀軸線、道路交通等聯繫在一起。

項目共分兩個階段,概算總投資4.19億元,建設期為8年:第一階段(2011年1月—2015年12月)已完成紅石生態農莊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核心區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開始動工各基地的建設,初步形成一定的規模,已經形成以生豬、保健酒、梅花鹿、野豬為主的農業產業,能夠實現小批量的生產與運作;第二階段(2016年2月—2019年2月)全面建設馬龍縣紅石生態農莊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完成產品研發與加工中心、物流中心、生態種植與養殖等一系列設施建設。

馬龍縣紅石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厚成介紹說,項目採取“公司+基地+科研技術+農戶+政府”、建立特色中藥材產業聯盟、林下生態養雞專業合作社等現代農業運行模式,通過農產品“保底收購+利潤”二次分配,促進農村產業融合與精準扶貧相結合,帶動馬鳴鄉瓦窯村周邊農村2000餘戶農民開展小黑藥中藥材的林下生態種植、林下生態養雞等產業建設,對農業產業發展和精準扶貧相結合將起到示範帶動作用。

截今年4月底,馬龍縣紅石生態農莊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建設項目已完成建設投資1.2億元,基本完成水、電、路及輔助工程建設;梅花鹿養殖場完成升級改造,建設圍欄100畝,引進純種西豐梅花鹿進行擴繁,年飼養量達630只;建設標準化豬舍及附屬設施7500平方米,每年可為市場提供1.2萬頭優質仔豬;配套建設蓄水池、沼氣池、道路、綠化等附屬工程,各類豬飼養管理儀器設備設施277套(臺),600立方米大型沼氣工程;建設佔地面積1800平方米的生產用房,實現年產純糧白酒168噸,鹿系列酒1000餘噸;建設3000餘畝核桃、蘋果、蔬菜種植;建設瓦窯片區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新增灌溉面積4300畝;建成有機肥生產及汙水處理系統;建成1800畝林下土雞養殖基地,年養殖土雞9萬羽;2016年8月開工建設度假、養生、休閒觀光農業農莊,計劃總投資4240萬元,現已完成投資650萬元,預計2019年完工。

本報記者 張譯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