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星火,點亮農業轉型之路

三農 農業 種植業 農民 新華網 2017-06-17
科技星火,點亮農業轉型之路

圖為枝江市寶筏寺村村民在採收“苕尖子”。(視界網 吳瑋瑋 攝)

科技星火,點亮農業轉型之路

圖為遊客在安陸市趙棚鎮伍欣甸園採摘藍莓。(視界網 葉耀東 攝)

當前,國內大宗農產品價格低迷,而農業生產成本持續上升,雙重擠壓下,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難度加大,傳統農業模式已捉襟見肘。

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科技創新至關重要。近年來,省農科院等農業科研部門,以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為主線,與農業經營主體深度合作,駐村開展科技培訓和服務,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模式,推動傳統農業向高端、精緻、高效轉變。近日,記者深入枝江、安陸、襄州等地,採訪了科技助力農業轉型增效的幾個典型。

一片薯葉,鋪開致富路

5月24日,中國農科院、湖北省農科院等單位甘薯專家深入到枝江市顧家店鎮人和垸村,考察“鄂菜薯1號”種植情況。

這種甘薯作葉菜用,收穫物為薯葉,枝江人稱“苕尖子”。

人和垸村村民杜豔華籌資40多萬元自建27個大棚,應用“兩段法”甘薯種苗繁育技術,今年已採收薯葉4批次,預計還將採收10多次。杜豔華介紹,每畝每次可採收800-1200斤,田頭售價早春每斤5元,目前每斤2元,預計全年每畝可採收8000斤,按均價2元計算,每畝收入高達1.6萬元。27個棚,全年毛收入40餘萬元。

馬家店街辦寶筏寺村村民姚志剛是枝江種植菜薯第一人。姚志剛原本在武漢做裝修工程,看到家鄉多年來變化不大,迴歸創業,率先種苕尖子,帶領鄉親脫貧致富。

過去,人們種紅薯(甘薯),是收穫其塊根,葉子用來餵豬。薯葉變身時尚蔬菜,離不開省農科院楊新筍研究員等專家,他們於2010年培育出甘薯新品種“鄂菜薯1號”。

“這種菜薯,塊根長不大,只長葉子,和本地紅薯不一樣。本地紅薯葉子有毛,而菜薯葉子沒毛,吃起來脆嫩。”姚志剛說。

2012年,姚志剛得知農業部門在尋找試種“鄂菜薯1號”的合作農戶,認識到這是個機會。他到武漢找省農科院專家求購種苗,尋求技術合作。“我第一年扦插1分多地,賣了5000多元。第二年又到武漢找楊新筍專家要種苗,栽種了1畝多地,賣了5萬多元。種菜薯比種糧食和其他蔬菜賺錢多得多。”他回憶說。

菜薯種植迅速在當地傳播開來,成為農民脫貧致富支柱產業。枝江市農業局負責人介紹,如今,菜薯種植已經從馬家店發展到顧家店、安福寺、百里洲、董市等多個鄉鎮,產品遠銷廣東、北京等10多個省市區。今年,該市菜薯種植面積超過4000畝,年產值有望突破8000萬元。

一枝“苕尖子”,是省農科院助力枝江農業提質增效、發展現代農業的一個縮影。

枝江市百里洲鎮,土壤適宜種梨,曾經有梨園近10萬畝。但後來由於品種老化,銷售受阻,不少老百姓砍掉梨樹改種其他農作物。

給百里洲砂梨產業帶來轉機的,正是省農科院的專家團隊。

2012年,省農科院果茶所專家到百里洲調研後,給出梨園改造路徑:棄種“黃花”“湘南”等老品種,引進“豐水”“園黃”“晚秀”等新品種,並採用“寬行密株矮化”新型栽培模式。

省農科院和雙紅砂梨合作社簽訂協議,助力百里洲形成面積2萬畝、產量1億斤、產值5億元的優質砂梨產業。

三洲村種梨大戶李充榮在省農科院專家指導下,高位嫁接“園黃”3畝,兩年後畝產量達到4000多斤,售價每斤達到5元。百里洲砂梨走出了“3斤梨子1斤米”的賤價窘境。

一粒藍莓,引來四方客

初夏時節,安陸市趙棚鎮伍欣甸園2000畝藍莓園,果實由綠轉紫,開始成熟。

5月18日,這裡迎來了首屆中國·安陸藍莓採摘節,遠近數千人前來觀光品嚐。一位美國留學生回家探親,一眼就認出這是從美國引進的品種,她品嚐後說味道更比美國產的甜潤。

省農科院藍莓專家、37歲的楊夫臣博士介紹,該院從美國阿拉巴馬州引進了47個品種藍莓,篩選出10個,在趙棚基地種植8個,其中的南高叢藍莓適應性強,長勢旺,果實成熟期早,每株產量可達7斤,是南方表現最好的品種之一。

品種是基礎,配套栽培技術是關鍵。藍莓喜歡富含有機質的酸性土壤,還要有充足的微量元素補充。楊夫臣採用了土壤改良、肥水一體化滴灌、配方施有機肥等技術,讓藍莓產量達到每畝2000斤以上。“這裡的土壤PH值原來是6.5,我將其調低到5.5;有機質原來是0.9%,我將其增高到3%,為藍莓營造最優生長土壤環境。”楊博士說。

基地業主、鑫農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葉小伍回憶,當初專家幫他們進行土壤改良,公司農民工不認同,說他們種田一輩子也沒有這樣瞎折騰的。農民工不願拌土,當場對抗楊博士,搞得楊博士吃不下飯。反覆做工作,農民工才勉強動手。

事實證明,土壤改良到位,藍莓種植成活率高,第二年掛果品質好,每斤賣到百餘元。當地農民工由衷地感嘆說:“專家就是專家,水平高!”

今年伍欣甸園藍莓產量達到15萬斤,保守估計收入在800萬元左右。基地與生態農業旅遊結合,帶動了55戶貧困戶脫貧。

該基地成為院企科技合作的典範,吸引著孝昌、孝南等周邊縣市區老闆前來觀摩。

藍莓頭年栽種,第二年就可掛果,第三年進入豐產期,生產週期不長。楊夫臣博士建議鑫農生態公司開展深加工,製作藍莓酒、乾果等,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

一枚土豆,撐起大產業

陽光明媚,襄陽現代農業示範區內的張家集鎮韓集村,上千畝沙土地裡,土豆枝繁葉茂,青翠碧綠。有的農戶開始收穫,挖出碩大的土豆裝進塑料袋裡。土豆一袋接一袋,一條線碼放在田頭,準備運出銷售。

2組村民榮街生開著土豆收穫機來收穫。他告訴記者,今年的行情不如去年,雙膜土豆市場上一斤一元,他種植了50畝,已經收穫5畝,平均畝產5000多斤,每畝毛收入5000元。去年行情好,每斤賣到2-2.5元,毛收入每畝達到1.2萬元。

他感慨地說:“我種了20多年土豆,原來產量每畝只有1000多斤,現在產量翻了幾倍,還是科技威力大啊!”

省農科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專家汪華在韓集村蹲點有兩年,他把該所自主研發的微生物菌肥“高氏15號”應用到土豆生產中。

該菌肥原為菌劑,以噴霧方式預防病蟲害,但植物根部問題沒法解決,於是汪華他們將菌劑變成菌肥,在栽培土豆等作物時直接施到地裡,既防土傳病蟲害,又為作物提供了營養。施用菌肥後,不僅出苗率提高了10%至15%,植物根部病蟲害防效也達到60%至70%。正常情況下每畝節本增收400元左右。

王四清,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襄陽綜合試驗站站長。2009年他來到韓集村調研,發現這裡土豆品種老化單一,沒有采用先進的脫毒種薯,種植也沒有挖溝起壟,而是沿用土地平整耕作。王四清決定從多方面改進韓集土豆生產方式。

一是品種更新。王四清和襄州區農業局技術人員一起,引進40多個早熟品種進行篩選,最後選中了中薯5號。中薯5號不僅增產,而且品相好,市場俏銷。

二是推廣產量高、病害少、長勢好的脫毒種薯。專家組織村民觀摩學習,對比脫毒與不脫毒兩者的差距。村民看到脫毒種薯的好處,慢慢接受了。

三是推廣雙行起壟、覆膜栽培技術。先讓種植大戶、種植能手示範,村民跟著學。如今90%以上的村民都採用了這種先進種植模式。再加上普及測土配方施肥、機械化生產等,土豆生產效益實現了飛躍。

韓集村2600畝沙土地全部種上了土豆,還帶動周邊村種植土豆3萬餘畝。小土豆在當地快速發展為大產業。

靠土豆,韓集村一批種田大戶致富,47家貧困戶實現精準脫貧。

三農新語

科技支撐創新引領

省農科院黨委書記 劉曉洪

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

科技創新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引擎。農業科研單位及農技推广部門,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應農業調結構轉方式的新要求,聚焦聚力科技研發。以湖北特色產業、優勢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以保障有效供給和綠色發展為目標,圍繞產業鏈上中下游技術創新需求,協同農業科技力量聯合攻關,著力破解制約我省現代農業發展的重大技術瓶頸。

要加強產學研結合,著力提高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水平。大力推廣農業高效種養模式、先進適用技術和高產優質品種,培育“互聯網+成果轉化”機制和新型農技推廣服務模式。

創新管理機制,釋放創新活力。以考核評價和經費使用管理為突破口,加快推進農業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有效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高農業科技成果的創新性和轉化率。

去年以來,湖北省農科院開展農業科技“五個一”行動,組織農業科技工作者開展100項重大項目研發,與全省100家以上農業企業深度合作,進駐1000個村進行科技培訓和服務,深入1萬戶農家開展精準扶貧脫貧工作,培養1000名農業科技精英。“五個一”行動已取得初步成效,為我省現代農業發展、農業結構調整和農產品提檔升級輸送源源不斷的動力,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去年在全省示範推廣新品種(新產品、新技術)215個,科技服務輻射面積6421萬畝,助推11752人口精準脫貧。下一步將加強院市、院縣科技合作共建,把科技服務滲透到農業各個方面。記者 胡祥修 劉自賢 通訊員 姚紅 魯國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