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巴山夜雨(巴孤)、石壺、阿呆

一、演義的“十八路諸侯”歷史上是否都參加了會盟?

《三國演義》中,“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是開場的熱鬧大戲。未來爭奪漢家天下的群雄大部分在此戰亮相,18位刺史、太守共同參與了會戰。作為諸侯之一的曹操在此顯示自己不同尋常的一面;當時尚且只是公孫瓚部下的劉備、關羽、張飛三人也通過“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等嶄露頭角。最後十八路諸侯的會盟雖然失敗,卻也揭開了這一場群雄逐鹿的序幕。

三國演義中的“十八路諸侯”真的有那麼多嗎?

那麼,歷史上真的存在“十八路諸侯”這麼大的聲勢麼?

讓我們先看看《三國演義》中的十八路諸侯:

操發檄文去後,各鎮諸侯皆起兵相應: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

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

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

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

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鎮,濟北相鮑信。

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

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

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

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三國演義第五回)

上面17鎮諸侯,再加上曹操自己,一共十八路諸侯。

這18路諸侯,歷史上是否都曾起兵討伐董卓呢?《三國志.武帝(曹操)本紀》記載了當時的情況:

太祖至陳留,散家財,合義兵,將以誅卓。冬十二月,始起兵於己吾,

初平元年春正月,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同時俱起兵,眾各數萬,推紹為盟主。太祖行奮武將軍。

這裡,一共列舉了10位諸侯起兵討伐董卓,再加上曹操,共計11人。

三國演義中的“十八路諸侯”真的有那麼多嗎?

其餘七個諸侯,即孔融、張超、陶謙、馬騰、公孫瓚、張楊、孫堅,他們是否參加了會盟呢?

按照目前的史料記載,張超、張楊、孫堅三人是參加了反董的,其餘四人沒有。

先看廣陵太守張超:

臧洪字子源,廣陵射陽人也。……靈帝末,棄官還家,太守張超請洪為功曹。

董卓殺帝,圖危社稷,洪說超曰……超然其言,與洪西至陳留,見兄邈計事。……乃設壇場,方共盟誓,諸州郡更相讓,莫敢當,鹹共推洪。洪乃升壇操槃歃血而盟曰:“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懼淪喪社稷,翦覆四海。兗州刺史岱、豫州刺史伷、陳留太守邈、東郡太守瑁、廣陵太守超等,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殞首喪元,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頃之,諸軍莫適先進,而食盡眾散。(三國志.臧洪傳)

這裡寫廣陵太守張超在部下臧洪的建議下參加了會盟。會盟時臧洪負責念誓詞,裡面提到了劉岱、孔伷、張邈、喬瑁、張超的名字。所以張超參加會盟的事情證據充足。

再看張楊:

進敗,董卓作亂。楊遂以所將攻上黨太守於壺關,不下,略諸縣,眾至數千人。山東兵起,欲誅卓。袁紹至河內,楊與紹合,復與匈奴單于於夫羅屯漳水。(三國志張揚傳)

張楊帶兵數千人,與盟主袁紹匯合,當然也算是參加了討伐董卓的了。

至於孫堅就更不用說了。在歷史上,討伐董卓孫堅是絕對主力,先後打敗了董卓的部將胡軫、呂布、華雄,把董卓給趕出洛陽地區。演義中“溫酒斬華雄”是羅貫中把孫堅的功勞挪給關羽了:

初堅討董卓,到樑縣之陽人。卓亦遣兵步騎五千迎之,陳郡太守胡軫為大督護,呂布為騎督,其餘步騎將校都督者甚眾。……軫等不能攻而還。(英雄記)

堅復相收兵,合戰於陽人,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等。……卓憚堅猛壯,乃遣將軍李傕等來求和親,今堅列疏子弟任刺史、郡守者,許表用之。堅曰:“卓逆天無道,蕩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縣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豈將與乃和親邪?”復進軍大谷,拒雒九十里。……卓尋徙都西入關,焚燒雒邑。堅乃前入至雒,脩諸陵,平塞卓所發掘。(三國志孫破虜傳)

三國演義中的“十八路諸侯”真的有那麼多嗎?

而其餘4鎮諸侯,史書確實沒有參加討伐董卓的記載。甚至有的人還和董卓勾結:

董卓之亂,州郡起兵,天子都長安,四方斷絕,謙遣使間行致貢獻,遷安東將軍、徐州牧,封溧陽侯。(三國志陶謙傳)

董卓遷都長安後,陶謙專門派人到長安進貢,因此被董卓加官進爵。

由此可見,《三國演義》中的18路諸侯,歷史上有14人蔘加了討伐董卓,4人沒有參加。

不過,雖然公孫瓚並沒有參加會盟,但他的部下兼同學劉備,倒確實是參與其中的:

靈帝末年,備嘗在京師,後與曹公俱還沛國,募召合眾。會靈帝崩,天下大亂,備亦起軍從討董卓。(英雄記)

二、十八路諸侯的官職問題

需要提醒的是,三國志裡記載的這各位諸侯的官職,與演義中描述的官職有一些出入。

袁術,演義記載為“後將軍南陽太守”,實際上袁術的官職只是後將軍。南陽太守則是在他的同黨孫堅殺了原南陽太守張諮之後,袁術趁機佔據富饒南陽之地,然後由劉表向朝廷奏袁術為南陽太守。可惜隨後袁術就和劉表翻臉了。

三國演義中的“十八路諸侯”真的有那麼多嗎?

董卓之將廢帝,以術為後將軍;術亦畏卓之禍,出奔南陽。會長沙太守孫堅殺南陽太守張諮,術得據其郡。(三國志袁術傳)

時董卓將欲廢立,以術為後將軍。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會長沙太守孫堅殺南陽太守張諮,引兵從術。劉表上術為南陽太守,術又表堅領豫州刺史,使率荊﹑豫之卒,擊破董卓於陽人。(後漢書.袁術列傳)

韓馥,演義記載為“冀州刺史”,歷史上韓馥為“冀州牧”。州牧的權限比州刺史大很多,軍政合一。一個州下屬的幾個郡,原則上州牧能完全管轄郡太守,州刺史不能。

袁紹,演義記載為“祁鄉侯渤海太守”,歷史上袁紹為“邟鄉侯渤海太守”。這裡大約是羅貫中或者後世抄小說的人一不留神把生僻字給抄錯了。類似的,陳留孝廉衛茲被演義寫成了衛弘。

卓以為然,乃拜紹勃海太守,封邟鄉侯。(三國志袁紹傳)

三國演義中的“十八路諸侯”真的有那麼多嗎?

孔融,演義記載為“北海太守”,歷史上應為“北海相”。太守和相其實一個意思,漢朝的地市級行政單位,有的是“郡”,有的是“國”。郡的長官是太守,國的長官是相,職權一樣而稱謂不同。北海在東漢末年屬於國而不是郡,所以孔融是北海相而非北海太守。當然,稱一句“太守”也不算錯誤就是。

司徒大將軍辟舉高第,累遷北軍中候、虎賁中郎將、北海相。(續漢書)

三國演義中的“十八路諸侯”真的有那麼多嗎?

馬騰,演義記載為“西涼太守”,實際上馬騰當時的職務是徵西將軍或徵東將軍。而且由於馬騰的地盤在西部,直接被董卓罩著,所以馬騰完全可能是董卓的部下或盟友。其實想想也知道,按演義中馬騰是西涼太守,就算真的參加討董,他的地盤軍隊都在董卓西邊,怎麼可能越過董卓控制的關中和洛陽地區,飛到東邊來跟其他17路諸侯會盟?

討賊有功,拜軍司馬,後以功遷偏將軍,又遷徵西將軍,常屯汧、隴之間。初平中(190-193年),拜徵東將軍。(典略)

公孫瓚,演義記載為“北平太守”,實際上公孫瓚當時的職務是“奮武將軍”並封薊侯,還是董卓封的。有趣的是,曹操在起兵討伐董卓後,也自封為奮武將軍。再則,東漢末年沒有“北平”這個地方,只有“右北平”這個郡,大致在今天天津、唐山一帶,到西晉時候才改名“北平”。

會董卓至洛陽,遷虞大司馬,瓚奮武將軍,封薊侯。(三國志公孫瓚傳)

然後最不幸的是參加了討伐董卓的張楊。演義中記載張楊是“上黨太守”,實際上呢?

幷州刺史丁原遣楊將兵詣碩,為假司馬。靈帝崩,碩為何進所殺。楊復為進所遣,歸本州募兵,得千餘人,因留上黨,擊山賊。進敗,董卓作亂。楊遂以所將攻上黨太守於壺關,不下,略諸縣,眾至數千人。山東兵起,欲誅卓。袁紹至河內,楊與紹合,復與匈奴單于於夫羅屯漳水。(三國志張揚傳)

可見,張楊之前的職務僅僅是“假司馬”,相當於團營長一類的中級軍官,被何進派去募兵,得到一千餘人。後來董卓起兵後,張楊趁機帶著所部進攻原先的上黨太守。因為攻不下壺關,只能轉戰周邊縣城,擁有數千兵馬。所以他在一群刺史、太守等級的諸侯隊伍中顯得比較低谷。當然,人家畢竟有數千人馬,實力和曹操相當。加上還拉著匈奴單于這個有來頭的搭檔,二合一算一鎮諸侯也湊合。

三、到底能不能湊齊18路諸侯?

既然演義中列舉的18路諸侯,正史中公孫瓚、陶謙、馬騰、孔融都沒有參加,那是否就只剩14路諸侯了呢(而且張楊和曹操兩人還有點勉強)?14,多不吉利的數字啊,哪有18這麼威風。

這倒也未必。除了演義中描寫的18路諸侯,歷史上還有好幾路諸侯也參與了討伐董卓。其中有人還做出了比多數諸侯都要大的犧牲,可惜演義中沒有記下他們的姓名和事蹟。

當然,這裡的“諸侯”也必須有等級要求。起碼要是實權太守或者正牌將軍這種職位。

首先一位,潁川太守李旻:

時長沙太守孫堅亦率豫州諸郡兵討卓。卓先遣將徐榮、李蒙四出虜掠。榮遇堅於樑,與戰,破堅,生禽潁川太守李旻,亨之。卓所得義兵士卒,皆以布纏裡,倒立於地,熱膏灌殺之。(後漢書董卓列傳)

這位潁川太守李旻,跟隨孫堅一起迎戰董卓,結果被徐榮生擒之後,活活煮死了。這是諸侯中為討伐董卓而送命的唯一一人。其餘諸侯,孫堅、曹操、王匡損兵,鮑信死了弟弟,都不如他的犧牲大。值得欣慰的是,在後續戰爭中,他的盟友孫堅終於打敗董卓,也算讓李旻九泉之下得以安心。

三國演義中的“十八路諸侯”真的有那麼多嗎?

當然,由於史書上對李旻的記載僅有這一處,所以不排除李旻原本是孫堅的部將,被孫堅擅自封為潁川太守(袁術表薦孫堅為豫州刺史,和孔伷搶地盤)。看在他都壯烈犧牲了,還是算他一鎮諸侯吧。

其次一位,陳國相許瑒,也是許靖的堂兄:

(董卓)拜尚書韓馥為冀州牧,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潁川張諮為南陽太守,陳留孔伷為豫州刺史,東郡張邈為陳留太守,而遷靖巴郡太守,不就,補御史中丞。馥等到官,各舉兵還向京都,欲以誅卓。卓怒……靖從兄陳相瑒,又與伷合規,靖懼誅,奔伷。(三國志許靖傳)

這裡提到,董卓任命的一批名士,紛紛起兵來反對董卓,而許靖的堂兄陳相(相當於太守)許瑒,又與豫州刺史孔伷聯合,一起參加討伐董卓。這不但使得董卓大怒,也讓許靖擔心被董卓殺掉,於是逃到孔伷那邊。

從這裡看到,許瑒確實是參加了反董的。但或許並未出兵,只是參與了後勤支持等。

順便,這裡列舉董卓拜的韓馥、劉岱、張諮、孔伷、張邈五個人,除了張諮,其他四個都在曹操本紀中明說參加了會盟,而史書又說他們“各舉兵還向京都”,似乎隱隱有張諮也參與其中。可惜的是,張諮還在南陽本地,就被另一位參加會盟的孫堅給宰了:

(孫堅)比至南陽,眾數萬人。南陽太守張諮聞軍至,晏然自若。堅以牛酒禮諮,諮明日亦答詣堅。酒酣,長沙主簿入白堅:“前移南陽,而道路不治,軍資不具,請收主簿推問意故。”諮大懼欲去,兵陳四周不得出。有頃,主簿復入白堅:“南陽太守稽停義兵,使賊不時討,請收出案軍法從事。”便牽諮於軍門斬之。(三國志孫破虜傳)

所以張諮算不算進諸侯,都可以吧。

還有一位青州刺史焦和,也在史書記載中參與了討伐董卓:

初平中,焦和為青州刺史。是時英雄並起,黃巾寇暴,和務及同盟,俱入京畿,不暇為民保障,引軍逾河而西。未久而袁、曹二公卓將戰於滎陽,敗績。黃巾遂廣,屠裂城邑。(九州春秋)

和欲與諸同盟西赴京師,未及得行,而賊已屠城邑。(後漢書臧洪列傳)

青州刺史焦和亦起兵討董卓,務及諸將西行,不為民人保障,兵始濟河,黃巾已入其境。(資治通鑑)

三處史料指向一致(當然也可能是後漢書抄九州春秋,資治通鑑抄後漢書),青州刺史焦和帶兵參加討伐董卓,而且看樣子是把手下精銳部隊傾巢出動,以至於他剛剛渡過黃河,黃巾軍就在青州猖獗起來,“青州黃巾”從此縱橫數年,直到被曹操鎮壓。而焦和因為前後兩頭失算,也很快去世。

還有一位西河太守崔鈞,是東漢末“五百萬太尉”崔烈的兒子,也參與了會盟:

鈞少交結英豪,有名稱,為西河太守。獻帝初,鈞與袁紹俱起兵山東,董卓以是收烈付郿獄,錮之,鋃鐺鐵鎖。(後漢書崔鈞列傳)

三國演義中的“十八路諸侯”真的有那麼多嗎?

順便說下,這位崔鈞,很多人認為就是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如果真是,崔鈞的年齡至少得比諸葛亮大二十歲左右,算是忘年交了。

甚至劉表,雖然他的荊州刺史是在山東起兵後才由董卓任命的,而且赴任途中就遭到了袁術的阻截。但到任之後,也曾起兵響應討伐董卓。雖然很快就和袁術、孫堅打起來了:

是時山東兵起,表亦合兵軍襄陽。(三國志劉表傳)

最後,還有一位重量級人物:漢室宗親,幽州牧劉虞。

他是當時漢朝這幫宗室裡人望最高、才能最強的,安撫北國,功勳卓著。可惜後來因為太過仁慈,死在桀驁不馴的部將公孫瓚手下。

三國演義中的“十八路諸侯”真的有那麼多嗎?

關東義兵起,卓遂劫帝西遷,徵虞為太傅,道路隔塞,信命不得至。袁紹、韓馥議,以為少帝制於奸臣,天下無所歸心。虞,宗室知名,民之望也,遂推虞為帝。遣使詣虞,虞終不肯受。紹等復勸虞領尚書事,承製封拜,虞又不聽,然猶與紹等連和。

虞子和為侍中,在長安。天子思東歸,使和偽逃卓,潛出武關詣虞,令將兵來迎。和道經袁術,為說天子意。術利虞為援,留和不遣,許兵至俱西,令和為書與虞。虞得和書,乃遣數千騎詣和。(三國志公孫瓚傳)

史書並沒有記載袁紹等人初次起兵的時候,劉虞有沒有參加進去。但是在初戰失利後,袁紹、韓馥等曾經打算立劉虞為皇帝,遭到劉虞嚴詞拒絕。但是,劉虞依然與袁紹聯合,並且曾打算派出騎兵迎接漢獻帝。從這個角度說,也可以認為劉虞參加了盟軍一方——雖然可能是遲到的盟約了。

這樣,雖然演義中的18路諸侯,有孔融、陶謙、公孫瓚、馬騰四人歷史上缺席,但另外卻有潁川太守李旻、陳國相許瑒,青州刺史焦和、西河太守崔鈞補缺,還有南陽太守張諮、荊州刺史劉表和幽州牧劉虞候補。這麼算來,歷史上的諸侯別說十八路,連二十路也能數出來啊!

值得一提的是,兩邊虛虛實實加起來的21路諸侯,除了李旻死在董卓手裡,另有幾個下落不明或死在黃巾手中外,大部分是死於自相殘殺的。被曹操直接間接搞死的,更是佔了差不多三分之一:袁紹、袁術、張邈、張超、孔融、馬騰、張楊等。

三國演義中的“十八路諸侯”真的有那麼多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