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還原孔子為真人,惹怒孔家人,驚動蔣介石

儒家 林語堂 孔子 國學 中國近代史 非常道畢延河 2018-11-29

林語堂是現代著名的文學家,留學美國德國,海歸博士,名氣很大,兩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林語堂博學多才談吐詼諧熱衷幽默,積極提倡幽默文學,而被稱為幽默大師。。林語堂在自己的《八十自敘》中說:"並不是因為我是第一流的幽默家,而是在我們這個假道學充斥而幽默則極為缺乏的國度裡,我是第一個招呼大家注意幽默的重要的人罷了"。林語堂幽默了一下聖人孔子,掀起一場軒然大波,引出一個民國公案。

林語堂還原孔子為真人,惹怒孔家人,驚動蔣介石

1928年,林語堂在《奔流》第一卷第六號發表《子見南子》獨幕悲喜劇。林語堂依據《論語》《史記·孔子世家》中的部分史實,發揮想象力戲說孔子,幽了老夫子一默。他讓聖人孔子與衛靈公貌美如花風流多情的夫人南子相見,讓聖人接受美色禮法的考驗,讓人們看到一個有七情六慾的普通人的孔子。

林語堂還原孔子為真人,惹怒孔家人,驚動蔣介石

"子見南子"是兩幹多年來諸多儒家都竭力避諱或極力為之辯解的故事,"子見南子"在論語中只有一句話,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聖人去見美而淫的南子,連他的學生子路都不高興了,聖人急的連連發誓自己什麼也沒幹。

"子見南子"成了聖人孔子的桃色緋聞千古公案,一個聖人一個蕩婦說什麼做什麼誰也說不清楚。漢儒孔安國首先說:"其事有之,可疑!",王充在《問孔》:"子路不悅,謂孔子淫亂也!",大儒朱熹則說:"此是聖人出格事",褒者認為子見南子是"侮聖"的"不經之談"(劉寶楠:《論語正義》),總之褒貶不一,各有說法。

林語堂還原孔子為真人,惹怒孔家人,驚動蔣介石

林語堂用藝術的手法再現子見南子的情景,把聖人孔子的形象變成一個多情的普通人。話劇發表以後影響並不大,因為經過五四時期的新文化運動以後,神聖不可侵犯的孔子早已被打倒孔家店反對舊禮教的思想拉下神壇,林語堂喜劇的反孔的批判性戰鬥性並不突出。引起巨大反響的是曲阜山東省立第二師範學校師生於1929年6月8日將這個劇本搬上了舞臺,他們對該劇進行了修改,增加了反對孔府的內容,使之成為既具有很強的反對舊禮教的戰鬥性,又具有對孔子行為進行諷刺的喜劇性。劇中的孔子拜見南子,"為南子的嬌豔美色所動,魂不守舍",用諷刺、幽默的筆調描述了孔子見南子過程中的窘相和緊張心態,一本正經的孔聖人成了一個滑稽可笑之人。

林語堂還原孔子為真人,惹怒孔家人,驚動蔣介石

1929年6月8日,《子見南子》在曲阜山東省立第二師範正式公演。演出以後,孔子的滑稽形象惹怒了孔家氏族。孔教會會長孔繁璞、孔氏族長孔傳堉、孔府首領執事官孔繼倫等,以"孔氏60戶族人"名義,向國民黨南京政府教育部控告曲阜二師校長及學生會"侮辱宗祖孔子","願以全體六十戶生命負罪誠懇",通過國民政府工商部部長孔祥熙將控告狀轉呈蔣介石,要求查辦。蔣介石命令"嚴究"此事,教育部派參事朱葆勤,會同山東省教育廳廳長何思源辦理.結論是孔府所控"查無實據","該校職教員、學生似無故意侮辱孔子事實",教育部宣佈"應免予置議"。孔府不服,再次上告,蔣介石再次命令"嚴究",其結果是二師校長宋還吾被調走,兩任學生會會長王宗佩、劉子衡被開除學籍。

林語堂的戲劇不過是一個文學家從幽默的角度演繹了一下聖人孔子普通人的一面,沒想到卻引起這麼大的風波。經過兩千多年儒家的尊崇,孔子已經被尊為完美無瑕的"大成至聖先師",神聖不可侵犯的聖人形象。林語堂認為:"當今世人只認孔子做聖人,不讓孔子做人,不許有人之常情。然吾思豈嘗板板六十四寒酸道學若孺悲哉!儒家以近情自許,獨不許孔子近情,是豈以崇孔及所以認識人之道哉!孔子一多情人也","惟我覺得孔子,由活活潑潑的世故先生老練官僚變為考古家,由考古家變為聖人,都是漢朝經師之過。今日吾輩之職務,乃還孔子之真面目,讓孔子做人而已"。林語堂的戲劇《自見南子》不過就是賦予孔子七情六慾常人思想,還原為食人間煙火的真人而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