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實際上是一門“人”的哲學,'

"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篡,故謂之《論語》。”可見《論語》書名之意,“論”為“論篡”,“語”為“言語”,當記孔子之言行,以見儒家之義。《論語》一書,不同於先秦《韓非》、《老子》、《莊子》等書,或為“政”,或為“思”,筆者以《論語》為華夏之書,處處見“人”之哲學:有“德”、“義”、“忠”、“恕”、“孝”、“禮”者,皆非形而上之說,其內涵之者,當具恆久之價值。論孔子,當以《論語》,談《論語》,不可不言“仁”。儒者也,“仁”者也,仁者見仁,小以“修身”為約束,大以“天下”為己任,其內涵,當不容小視。

"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篡,故謂之《論語》。”可見《論語》書名之意,“論”為“論篡”,“語”為“言語”,當記孔子之言行,以見儒家之義。《論語》一書,不同於先秦《韓非》、《老子》、《莊子》等書,或為“政”,或為“思”,筆者以《論語》為華夏之書,處處見“人”之哲學:有“德”、“義”、“忠”、“恕”、“孝”、“禮”者,皆非形而上之說,其內涵之者,當具恆久之價值。論孔子,當以《論語》,談《論語》,不可不言“仁”。儒者也,“仁”者也,仁者見仁,小以“修身”為約束,大以“天下”為己任,其內涵,當不容小視。

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實際上是一門“人”的哲學,

“仁”的幾種書法字體

一、以“天命”見“仁”之心

1、何為“天命”?

古之“天命”者,為殷商朝以降,信天、信命、信鬼神之說,更有甚者,以活人為祭祀,春秋之際,亦然不乏以“迷信”為“天命”者,以《國語·晉語》為例證:“國之存亡,天命也,童子何知焉”。是乃人之不可抗之因素

自有“周”以來,禮樂興,有眾樂之首“古琴”六、七絃為周文、武王所添置。既有“禮”,便有“德”,“禮樂”者,人之活動,重在“人”,故講“德”不講“鬼神”,如《周書》言“皇天無親,唯德是輔”,天命尚在,而天命離人遠,唯務力於當下。此為第二天命觀,大有人定勝天之意。

2、儒家“樂知天命”之視野下的“仁”

“天命”為當時可以認知的最高力量,其力量有高於堯、舜。然而孔子卻信仰周禮,推崇堯、舜,言“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唯大,唯有堯則之。”此為人,順應天,而不唯天是舉,故追求“人”之力,以達到極致,為社會之理想狀態——“大同”。可以說,孔子的哲學,在範圍上,是天命之下,與社會現實齊肩,一切人的活動所包含在內的哲學,有別於老莊之人與自然

第一,順應“天命”:據《論語》中記載,孔子說過,“天和言哉?四時之行,百物生焉,天和言哉”,講的是對於自然這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在孔子的世界觀中,是“默”,就是非強加之意識,不言,所以人無法察覺,在這種情況下,四時之變,都和人息息相存,所以,人不可以違背。

第二,敬而遠之:《論語·八佾》言“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又《論語》有言“未能人事,焉能事鬼”,這是兩句鮮明的對比,孔子的態度一個唯心,一個唯物,看似矛盾,實則有一定的聯繫——何為第一性。

在前提條件之下順應“天命”的前提之下,儒家,講求的是現實意義,所謂天道遠,人事近,以眼下為當務之急,對那些自己無法知曉的神祕保持敬意,這邊是“人”和“天”之間的關係

第三,如何“盡人事”:其實縱觀《論語》全書,“天”出現的次數相當之多,最為鮮明的就是孔子遭到挫折時候的言語:如“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吾誰欺,欺天乎!”、“噫!天喪予!天喪予!”等等,這裡孔子的情感態度明顯是不穩定的,但是孔子講自己的受挫,一併推卸給天,來證明自己的行為是規範的,進而進行批判,那麼,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儒家,以“人”之意志,即是心,順應天,即人力之外種種,又改變人類社會,排除各種阻礙,最終,實現理想社會

而“仁”的目標,在《論語》中有所提及:“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也是實現天下的大治,二者是一個道理。

"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篡,故謂之《論語》。”可見《論語》書名之意,“論”為“論篡”,“語”為“言語”,當記孔子之言行,以見儒家之義。《論語》一書,不同於先秦《韓非》、《老子》、《莊子》等書,或為“政”,或為“思”,筆者以《論語》為華夏之書,處處見“人”之哲學:有“德”、“義”、“忠”、“恕”、“孝”、“禮”者,皆非形而上之說,其內涵之者,當具恆久之價值。論孔子,當以《論語》,談《論語》,不可不言“仁”。儒者也,“仁”者也,仁者見仁,小以“修身”為約束,大以“天下”為己任,其內涵,當不容小視。

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實際上是一門“人”的哲學,

“仁”的幾種書法字體

一、以“天命”見“仁”之心

1、何為“天命”?

古之“天命”者,為殷商朝以降,信天、信命、信鬼神之說,更有甚者,以活人為祭祀,春秋之際,亦然不乏以“迷信”為“天命”者,以《國語·晉語》為例證:“國之存亡,天命也,童子何知焉”。是乃人之不可抗之因素

自有“周”以來,禮樂興,有眾樂之首“古琴”六、七絃為周文、武王所添置。既有“禮”,便有“德”,“禮樂”者,人之活動,重在“人”,故講“德”不講“鬼神”,如《周書》言“皇天無親,唯德是輔”,天命尚在,而天命離人遠,唯務力於當下。此為第二天命觀,大有人定勝天之意。

2、儒家“樂知天命”之視野下的“仁”

“天命”為當時可以認知的最高力量,其力量有高於堯、舜。然而孔子卻信仰周禮,推崇堯、舜,言“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唯大,唯有堯則之。”此為人,順應天,而不唯天是舉,故追求“人”之力,以達到極致,為社會之理想狀態——“大同”。可以說,孔子的哲學,在範圍上,是天命之下,與社會現實齊肩,一切人的活動所包含在內的哲學,有別於老莊之人與自然

第一,順應“天命”:據《論語》中記載,孔子說過,“天和言哉?四時之行,百物生焉,天和言哉”,講的是對於自然這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在孔子的世界觀中,是“默”,就是非強加之意識,不言,所以人無法察覺,在這種情況下,四時之變,都和人息息相存,所以,人不可以違背。

第二,敬而遠之:《論語·八佾》言“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又《論語》有言“未能人事,焉能事鬼”,這是兩句鮮明的對比,孔子的態度一個唯心,一個唯物,看似矛盾,實則有一定的聯繫——何為第一性。

在前提條件之下順應“天命”的前提之下,儒家,講求的是現實意義,所謂天道遠,人事近,以眼下為當務之急,對那些自己無法知曉的神祕保持敬意,這邊是“人”和“天”之間的關係

第三,如何“盡人事”:其實縱觀《論語》全書,“天”出現的次數相當之多,最為鮮明的就是孔子遭到挫折時候的言語:如“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吾誰欺,欺天乎!”、“噫!天喪予!天喪予!”等等,這裡孔子的情感態度明顯是不穩定的,但是孔子講自己的受挫,一併推卸給天,來證明自己的行為是規範的,進而進行批判,那麼,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儒家,以“人”之意志,即是心,順應天,即人力之外種種,又改變人類社會,排除各種阻礙,最終,實現理想社會

而“仁”的目標,在《論語》中有所提及:“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也是實現天下的大治,二者是一個道理。

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實際上是一門“人”的哲學,

《孔子聖蹟圖》

二、以“德”為政,見“人之本”

“德治”是儒家孔子提出的政治觀,《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這是原汁原味的儒家政治觀,此話如何以“人”去解?——以“德”治國,治在民,而非君,以法家權、術、勢為最好的鮮明對照。“德”如北極星,居於中心,“民”,也就是“人”,為組成部分,這樣子的政治,可以算得上是“人”的政治,治於人,以人為準治之人。

天之下,為國家,為政治,孔子是如何以“德”治國,實現如同堯舜的“仁”之社會?

1、德,人心也:“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在這裡可以看出一對反義的詞語:“德”和“刑”。這裡,我們不討論治理的效果長久,但是從手段看,刑法,是一種對於人的傷害,通過外力去壓迫人,是儒家所不贊同的,以“德”去感化人的內心,達到停止的行為,是處於人自身道德品質提高來看,是站在人的角度考慮。為政者,處於人的角度去思考,是愛人也。《論語》有言:“仁者愛人”,這是用在政治上的表現。故在此基礎上,孔子又提出君主的自我苛求,《論語·為政》言“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起善而教不能,則勸。”除了對於他人,領導者更應該從自己的著手,上行下效。

"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篡,故謂之《論語》。”可見《論語》書名之意,“論”為“論篡”,“語”為“言語”,當記孔子之言行,以見儒家之義。《論語》一書,不同於先秦《韓非》、《老子》、《莊子》等書,或為“政”,或為“思”,筆者以《論語》為華夏之書,處處見“人”之哲學:有“德”、“義”、“忠”、“恕”、“孝”、“禮”者,皆非形而上之說,其內涵之者,當具恆久之價值。論孔子,當以《論語》,談《論語》,不可不言“仁”。儒者也,“仁”者也,仁者見仁,小以“修身”為約束,大以“天下”為己任,其內涵,當不容小視。

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實際上是一門“人”的哲學,

“仁”的幾種書法字體

一、以“天命”見“仁”之心

1、何為“天命”?

古之“天命”者,為殷商朝以降,信天、信命、信鬼神之說,更有甚者,以活人為祭祀,春秋之際,亦然不乏以“迷信”為“天命”者,以《國語·晉語》為例證:“國之存亡,天命也,童子何知焉”。是乃人之不可抗之因素

自有“周”以來,禮樂興,有眾樂之首“古琴”六、七絃為周文、武王所添置。既有“禮”,便有“德”,“禮樂”者,人之活動,重在“人”,故講“德”不講“鬼神”,如《周書》言“皇天無親,唯德是輔”,天命尚在,而天命離人遠,唯務力於當下。此為第二天命觀,大有人定勝天之意。

2、儒家“樂知天命”之視野下的“仁”

“天命”為當時可以認知的最高力量,其力量有高於堯、舜。然而孔子卻信仰周禮,推崇堯、舜,言“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唯大,唯有堯則之。”此為人,順應天,而不唯天是舉,故追求“人”之力,以達到極致,為社會之理想狀態——“大同”。可以說,孔子的哲學,在範圍上,是天命之下,與社會現實齊肩,一切人的活動所包含在內的哲學,有別於老莊之人與自然

第一,順應“天命”:據《論語》中記載,孔子說過,“天和言哉?四時之行,百物生焉,天和言哉”,講的是對於自然這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在孔子的世界觀中,是“默”,就是非強加之意識,不言,所以人無法察覺,在這種情況下,四時之變,都和人息息相存,所以,人不可以違背。

第二,敬而遠之:《論語·八佾》言“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又《論語》有言“未能人事,焉能事鬼”,這是兩句鮮明的對比,孔子的態度一個唯心,一個唯物,看似矛盾,實則有一定的聯繫——何為第一性。

在前提條件之下順應“天命”的前提之下,儒家,講求的是現實意義,所謂天道遠,人事近,以眼下為當務之急,對那些自己無法知曉的神祕保持敬意,這邊是“人”和“天”之間的關係

第三,如何“盡人事”:其實縱觀《論語》全書,“天”出現的次數相當之多,最為鮮明的就是孔子遭到挫折時候的言語:如“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吾誰欺,欺天乎!”、“噫!天喪予!天喪予!”等等,這裡孔子的情感態度明顯是不穩定的,但是孔子講自己的受挫,一併推卸給天,來證明自己的行為是規範的,進而進行批判,那麼,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儒家,以“人”之意志,即是心,順應天,即人力之外種種,又改變人類社會,排除各種阻礙,最終,實現理想社會

而“仁”的目標,在《論語》中有所提及:“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也是實現天下的大治,二者是一個道理。

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實際上是一門“人”的哲學,

《孔子聖蹟圖》

二、以“德”為政,見“人之本”

“德治”是儒家孔子提出的政治觀,《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這是原汁原味的儒家政治觀,此話如何以“人”去解?——以“德”治國,治在民,而非君,以法家權、術、勢為最好的鮮明對照。“德”如北極星,居於中心,“民”,也就是“人”,為組成部分,這樣子的政治,可以算得上是“人”的政治,治於人,以人為準治之人。

天之下,為國家,為政治,孔子是如何以“德”治國,實現如同堯舜的“仁”之社會?

1、德,人心也:“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在這裡可以看出一對反義的詞語:“德”和“刑”。這裡,我們不討論治理的效果長久,但是從手段看,刑法,是一種對於人的傷害,通過外力去壓迫人,是儒家所不贊同的,以“德”去感化人的內心,達到停止的行為,是處於人自身道德品質提高來看,是站在人的角度考慮。為政者,處於人的角度去思考,是愛人也。《論語》有言:“仁者愛人”,這是用在政治上的表現。故在此基礎上,孔子又提出君主的自我苛求,《論語·為政》言“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起善而教不能,則勸。”除了對於他人,領導者更應該從自己的著手,上行下效。

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實際上是一門“人”的哲學,

《論語》書簡

2政治之手段:上述內容可以說是“內”之角度,是文化的軟實力,那麼,具體實踐措施是什麼?《論語·學而》提出:“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可以看出,即使是實踐手段,也是和“人”的生產活動息息相關。節約用度,是從客觀實際出發,使民以時,可以說是順應客觀規律,信,是講求客觀事實,可見,儒家的政治手段,是在現實基礎之上,從人的角度出發。

“仁”,是孔子政治之理想,“人”,又是政治之根本,“德”主內,尊重現實為外,二者為途徑。“仁”和“人”,是一種包含和被包含的關係。

"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篡,故謂之《論語》。”可見《論語》書名之意,“論”為“論篡”,“語”為“言語”,當記孔子之言行,以見儒家之義。《論語》一書,不同於先秦《韓非》、《老子》、《莊子》等書,或為“政”,或為“思”,筆者以《論語》為華夏之書,處處見“人”之哲學:有“德”、“義”、“忠”、“恕”、“孝”、“禮”者,皆非形而上之說,其內涵之者,當具恆久之價值。論孔子,當以《論語》,談《論語》,不可不言“仁”。儒者也,“仁”者也,仁者見仁,小以“修身”為約束,大以“天下”為己任,其內涵,當不容小視。

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實際上是一門“人”的哲學,

“仁”的幾種書法字體

一、以“天命”見“仁”之心

1、何為“天命”?

古之“天命”者,為殷商朝以降,信天、信命、信鬼神之說,更有甚者,以活人為祭祀,春秋之際,亦然不乏以“迷信”為“天命”者,以《國語·晉語》為例證:“國之存亡,天命也,童子何知焉”。是乃人之不可抗之因素

自有“周”以來,禮樂興,有眾樂之首“古琴”六、七絃為周文、武王所添置。既有“禮”,便有“德”,“禮樂”者,人之活動,重在“人”,故講“德”不講“鬼神”,如《周書》言“皇天無親,唯德是輔”,天命尚在,而天命離人遠,唯務力於當下。此為第二天命觀,大有人定勝天之意。

2、儒家“樂知天命”之視野下的“仁”

“天命”為當時可以認知的最高力量,其力量有高於堯、舜。然而孔子卻信仰周禮,推崇堯、舜,言“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唯大,唯有堯則之。”此為人,順應天,而不唯天是舉,故追求“人”之力,以達到極致,為社會之理想狀態——“大同”。可以說,孔子的哲學,在範圍上,是天命之下,與社會現實齊肩,一切人的活動所包含在內的哲學,有別於老莊之人與自然

第一,順應“天命”:據《論語》中記載,孔子說過,“天和言哉?四時之行,百物生焉,天和言哉”,講的是對於自然這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在孔子的世界觀中,是“默”,就是非強加之意識,不言,所以人無法察覺,在這種情況下,四時之變,都和人息息相存,所以,人不可以違背。

第二,敬而遠之:《論語·八佾》言“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又《論語》有言“未能人事,焉能事鬼”,這是兩句鮮明的對比,孔子的態度一個唯心,一個唯物,看似矛盾,實則有一定的聯繫——何為第一性。

在前提條件之下順應“天命”的前提之下,儒家,講求的是現實意義,所謂天道遠,人事近,以眼下為當務之急,對那些自己無法知曉的神祕保持敬意,這邊是“人”和“天”之間的關係

第三,如何“盡人事”:其實縱觀《論語》全書,“天”出現的次數相當之多,最為鮮明的就是孔子遭到挫折時候的言語:如“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吾誰欺,欺天乎!”、“噫!天喪予!天喪予!”等等,這裡孔子的情感態度明顯是不穩定的,但是孔子講自己的受挫,一併推卸給天,來證明自己的行為是規範的,進而進行批判,那麼,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儒家,以“人”之意志,即是心,順應天,即人力之外種種,又改變人類社會,排除各種阻礙,最終,實現理想社會

而“仁”的目標,在《論語》中有所提及:“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也是實現天下的大治,二者是一個道理。

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實際上是一門“人”的哲學,

《孔子聖蹟圖》

二、以“德”為政,見“人之本”

“德治”是儒家孔子提出的政治觀,《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這是原汁原味的儒家政治觀,此話如何以“人”去解?——以“德”治國,治在民,而非君,以法家權、術、勢為最好的鮮明對照。“德”如北極星,居於中心,“民”,也就是“人”,為組成部分,這樣子的政治,可以算得上是“人”的政治,治於人,以人為準治之人。

天之下,為國家,為政治,孔子是如何以“德”治國,實現如同堯舜的“仁”之社會?

1、德,人心也:“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在這裡可以看出一對反義的詞語:“德”和“刑”。這裡,我們不討論治理的效果長久,但是從手段看,刑法,是一種對於人的傷害,通過外力去壓迫人,是儒家所不贊同的,以“德”去感化人的內心,達到停止的行為,是處於人自身道德品質提高來看,是站在人的角度考慮。為政者,處於人的角度去思考,是愛人也。《論語》有言:“仁者愛人”,這是用在政治上的表現。故在此基礎上,孔子又提出君主的自我苛求,《論語·為政》言“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起善而教不能,則勸。”除了對於他人,領導者更應該從自己的著手,上行下效。

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實際上是一門“人”的哲學,

《論語》書簡

2政治之手段:上述內容可以說是“內”之角度,是文化的軟實力,那麼,具體實踐措施是什麼?《論語·學而》提出:“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可以看出,即使是實踐手段,也是和“人”的生產活動息息相關。節約用度,是從客觀實際出發,使民以時,可以說是順應客觀規律,信,是講求客觀事實,可見,儒家的政治手段,是在現實基礎之上,從人的角度出發。

“仁”,是孔子政治之理想,“人”,又是政治之根本,“德”主內,尊重現實為外,二者為途徑。“仁”和“人”,是一種包含和被包含的關係。

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實際上是一門“人”的哲學,

電影《孔子》劇照:顏回求孔子

三、從“克己復禮為仁”引發出的思考

儒家講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由上文得知:仁,是儒家的終極目標。此外,自然之力和政治之力,都以仁為目標,以“仁”為導向。但是“仁”是怎麼組成的呢?眾所周知,一個自然,由萬物組成,一個國家,由萬千百姓組成。“仁”,當時由人之“仁”組成,第一個“仁”,是理想社會之“仁”

孔子是如何做的呢?筆者從“我”——“他人”的邏輯來整理:

1、克己復禮:《論語·顏淵》裡講到“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是說,一個人達到“仁”,每個人如此,天下就是“仁”,為“仁”在於個人。強調的是個體角度,由小到大,那麼怎麼做到了呢?

就是忠恕之道。這出自《論語·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何為“忠”?何為“恕”?

第一,就積極而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的的提高,帶動其他的人的提高,這也是為什麼說,實踐“仁”在於個人,從這個道理可以看出,儒家“人”是緊密聯繫的群體,不存在脫離獨立生存的個體,所以一個的提高,必定能帶動周圍人,一群人,則帶動更多人

第二,就消極而言,則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從自己的角度去“推己及人”,這樣子,從“人”這一角度看,其實也是個人各群體關係的表現。

那麼,回到原來的話題——克己復禮,我們可以得出的是“忠恕”是內在的一種品質,那麼對於外在呢?這就是“禮”,我們必須承認孔子的思想有當時時代的侷限,比如“人”和“民”之間細微區別,“禮”之下的等級觀念就是如此,但是這不妨礙總體思想的優越性,為什麼?“禮”除了周禮,還可以這麼解釋:“禮雲禮雲,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這裡得“禮”,是一種約束的表現,而絕非物質這麼簡單,或者說,物質的“禮”是內涵的“禮”的物化。所以“禮”以“仁”為內在,“仁”以“禮”為表現。克己復禮,也就可以解釋了。

"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篡,故謂之《論語》。”可見《論語》書名之意,“論”為“論篡”,“語”為“言語”,當記孔子之言行,以見儒家之義。《論語》一書,不同於先秦《韓非》、《老子》、《莊子》等書,或為“政”,或為“思”,筆者以《論語》為華夏之書,處處見“人”之哲學:有“德”、“義”、“忠”、“恕”、“孝”、“禮”者,皆非形而上之說,其內涵之者,當具恆久之價值。論孔子,當以《論語》,談《論語》,不可不言“仁”。儒者也,“仁”者也,仁者見仁,小以“修身”為約束,大以“天下”為己任,其內涵,當不容小視。

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實際上是一門“人”的哲學,

“仁”的幾種書法字體

一、以“天命”見“仁”之心

1、何為“天命”?

古之“天命”者,為殷商朝以降,信天、信命、信鬼神之說,更有甚者,以活人為祭祀,春秋之際,亦然不乏以“迷信”為“天命”者,以《國語·晉語》為例證:“國之存亡,天命也,童子何知焉”。是乃人之不可抗之因素

自有“周”以來,禮樂興,有眾樂之首“古琴”六、七絃為周文、武王所添置。既有“禮”,便有“德”,“禮樂”者,人之活動,重在“人”,故講“德”不講“鬼神”,如《周書》言“皇天無親,唯德是輔”,天命尚在,而天命離人遠,唯務力於當下。此為第二天命觀,大有人定勝天之意。

2、儒家“樂知天命”之視野下的“仁”

“天命”為當時可以認知的最高力量,其力量有高於堯、舜。然而孔子卻信仰周禮,推崇堯、舜,言“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唯大,唯有堯則之。”此為人,順應天,而不唯天是舉,故追求“人”之力,以達到極致,為社會之理想狀態——“大同”。可以說,孔子的哲學,在範圍上,是天命之下,與社會現實齊肩,一切人的活動所包含在內的哲學,有別於老莊之人與自然

第一,順應“天命”:據《論語》中記載,孔子說過,“天和言哉?四時之行,百物生焉,天和言哉”,講的是對於自然這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在孔子的世界觀中,是“默”,就是非強加之意識,不言,所以人無法察覺,在這種情況下,四時之變,都和人息息相存,所以,人不可以違背。

第二,敬而遠之:《論語·八佾》言“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又《論語》有言“未能人事,焉能事鬼”,這是兩句鮮明的對比,孔子的態度一個唯心,一個唯物,看似矛盾,實則有一定的聯繫——何為第一性。

在前提條件之下順應“天命”的前提之下,儒家,講求的是現實意義,所謂天道遠,人事近,以眼下為當務之急,對那些自己無法知曉的神祕保持敬意,這邊是“人”和“天”之間的關係

第三,如何“盡人事”:其實縱觀《論語》全書,“天”出現的次數相當之多,最為鮮明的就是孔子遭到挫折時候的言語:如“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吾誰欺,欺天乎!”、“噫!天喪予!天喪予!”等等,這裡孔子的情感態度明顯是不穩定的,但是孔子講自己的受挫,一併推卸給天,來證明自己的行為是規範的,進而進行批判,那麼,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儒家,以“人”之意志,即是心,順應天,即人力之外種種,又改變人類社會,排除各種阻礙,最終,實現理想社會

而“仁”的目標,在《論語》中有所提及:“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也是實現天下的大治,二者是一個道理。

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實際上是一門“人”的哲學,

《孔子聖蹟圖》

二、以“德”為政,見“人之本”

“德治”是儒家孔子提出的政治觀,《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這是原汁原味的儒家政治觀,此話如何以“人”去解?——以“德”治國,治在民,而非君,以法家權、術、勢為最好的鮮明對照。“德”如北極星,居於中心,“民”,也就是“人”,為組成部分,這樣子的政治,可以算得上是“人”的政治,治於人,以人為準治之人。

天之下,為國家,為政治,孔子是如何以“德”治國,實現如同堯舜的“仁”之社會?

1、德,人心也:“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在這裡可以看出一對反義的詞語:“德”和“刑”。這裡,我們不討論治理的效果長久,但是從手段看,刑法,是一種對於人的傷害,通過外力去壓迫人,是儒家所不贊同的,以“德”去感化人的內心,達到停止的行為,是處於人自身道德品質提高來看,是站在人的角度考慮。為政者,處於人的角度去思考,是愛人也。《論語》有言:“仁者愛人”,這是用在政治上的表現。故在此基礎上,孔子又提出君主的自我苛求,《論語·為政》言“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起善而教不能,則勸。”除了對於他人,領導者更應該從自己的著手,上行下效。

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實際上是一門“人”的哲學,

《論語》書簡

2政治之手段:上述內容可以說是“內”之角度,是文化的軟實力,那麼,具體實踐措施是什麼?《論語·學而》提出:“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可以看出,即使是實踐手段,也是和“人”的生產活動息息相關。節約用度,是從客觀實際出發,使民以時,可以說是順應客觀規律,信,是講求客觀事實,可見,儒家的政治手段,是在現實基礎之上,從人的角度出發。

“仁”,是孔子政治之理想,“人”,又是政治之根本,“德”主內,尊重現實為外,二者為途徑。“仁”和“人”,是一種包含和被包含的關係。

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實際上是一門“人”的哲學,

電影《孔子》劇照:顏回求孔子

三、從“克己復禮為仁”引發出的思考

儒家講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由上文得知:仁,是儒家的終極目標。此外,自然之力和政治之力,都以仁為目標,以“仁”為導向。但是“仁”是怎麼組成的呢?眾所周知,一個自然,由萬物組成,一個國家,由萬千百姓組成。“仁”,當時由人之“仁”組成,第一個“仁”,是理想社會之“仁”

孔子是如何做的呢?筆者從“我”——“他人”的邏輯來整理:

1、克己復禮:《論語·顏淵》裡講到“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是說,一個人達到“仁”,每個人如此,天下就是“仁”,為“仁”在於個人。強調的是個體角度,由小到大,那麼怎麼做到了呢?

就是忠恕之道。這出自《論語·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何為“忠”?何為“恕”?

第一,就積極而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的的提高,帶動其他的人的提高,這也是為什麼說,實踐“仁”在於個人,從這個道理可以看出,儒家“人”是緊密聯繫的群體,不存在脫離獨立生存的個體,所以一個的提高,必定能帶動周圍人,一群人,則帶動更多人

第二,就消極而言,則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從自己的角度去“推己及人”,這樣子,從“人”這一角度看,其實也是個人各群體關係的表現。

那麼,回到原來的話題——克己復禮,我們可以得出的是“忠恕”是內在的一種品質,那麼對於外在呢?這就是“禮”,我們必須承認孔子的思想有當時時代的侷限,比如“人”和“民”之間細微區別,“禮”之下的等級觀念就是如此,但是這不妨礙總體思想的優越性,為什麼?“禮”除了周禮,還可以這麼解釋:“禮雲禮雲,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這裡得“禮”,是一種約束的表現,而絕非物質這麼簡單,或者說,物質的“禮”是內涵的“禮”的物化。所以“禮”以“仁”為內在,“仁”以“禮”為表現。克己復禮,也就可以解釋了。

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實際上是一門“人”的哲學,

君子如蘭

2、友朋思想:如前文所描述,除了自己的,周圍的人呢也十分重要,誰?當然是朋友,所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所謂“仁”的實踐者,當然有著與眾不同的友朋思想,鮮明的對比就是和“小人”以“利”為主導的人際關係。

第一,普通朋友,《論語》言“友直,友諒,友多聞”,又“見賢思齊焉”,朋友是相互幫助,提升自己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以仁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既然一個士,有“仁”的理想,那麼一群“士”,也是如此,這一群人會“周而不比”,以品質相互認識,結交,促進,共同走向“仁”

第二,善兄弟為友:《論語》言“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在儒家思想裡,不是每個人都是仁人君子,但是每個人都是子女,如果遵守“孝悌”,也就是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那麼就不會有作亂,社會就會安定。可是如果兄弟關係都是如“象和舜”一樣,其中一個想殺死另一個,可以麼?所以要做到“兄友弟敬”。也是不可缺少的。

第三,君臣之間。儒家思想在先秦時期,是一個以構建理想社會為終極目標的學說,所以才會有後來“民貴君輕”的說法,君主,和上述為政方式一樣,是人民意志的代表,而非獨裁者。所以“人”和“人”之間的社會關係,君臣也是一方面,雖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級鮮明,但是也要“愛人”,於君臣,也是一樣。

綜上,“仁”,是一門“人”之哲學,包含社會、人際、個人品質三大模塊,這便是筆者理解“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