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推崇的王道思想為什麼打不贏法家的霸道思想?

“王道”一詞出於《尚書》,其言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王道最初用來代指堯舜、周公等古代聖王的治世之道,即先王之道,後來經孔子孟子等儒學大家的總結歸納,演變為君主以仁義治理天下的儒家治世思想。

孔子推崇的王道思想為什麼打不贏法家的霸道思想?

作為王道學說的擁躉,孔子提出的仁被認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所謂“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儒家主張以仁愛之心實行仁政,在政治層面就表現為:德治。

在儒家看來,治世是一個推廣仁德的過程,主政者應該通過修煉仁德之心,進而推廣到天下,最終實現“仁治”。為此,執政者應該具有高尚的品德,只有這樣才能繼承和發揚仁愛精神,並作為榜樣教化萬民,實現社會的和諧統一,所謂“仁者愛人”,就是將仁愛之心推及天下,內聖而外王,“ 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君王有德,則天下歸心!

禮義被確定為實行德治的保障條款,通過禮義的訓練,來調節人的慾望,所謂 “道之以德 , 齊之以禮 ”,再通過將社會劃分為不同的等級,並明確不同等級的權利與義務,讓不同等級的人依據自身等級的行為規範來約束自身的行為,以此來引導和調節人們的行為,保障社會的穩定。“人之命在天,國之命在禮”。

孔子推崇的王道思想為什麼打不贏法家的霸道思想?

孔子的理念源於周朝,周以武力取殷商而代之,本質上來說是霸道思想的體現,為了明確自身政權的合法性和正當性,周在殷禮的基礎上,去除了部分神鬼思想,引入天道的概念,強調殷商失天下,是天道循環的結果,而所謂的天道,就是聖王之道,與之相對應,周效仿三代,自然不會重蹈殷商覆轍。

周的做法,可以看做是分封制時代,統治者為了安撫封國,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一次革命,為此,周拋棄了夏商以來天命神授的王朝興衰機制,把重心轉移到統治者的作為上來,從起源的合法性,轉變為過程的合理性,既為自己的篡逆行為找到了依據,也為其統治確立了道義上的靠山。

周朝的這套理論解決了政權誕生的問題,卻無法保障政權的長期維持,無論是仁,還是德,其載體最終還是要落到人身上,人的問題不解決,一切都是夢幻泡影。雖然周公編造了一套複雜的禮儀制度來教化人性,但效果卻十分有限,周公以後,昏君輩出,周王室逐漸衰微,至平王動遷,周天子名為天下共主,實則名存實亡。

孔子推崇的王道思想為什麼打不贏法家的霸道思想?

孔子繼承和發展了周禮學說,並將其與普通人的生活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儒家學說中的仁智禮義信忠孝悌便是這一理念的產物,如果說孝、悌是基於倫理所確定的概念,那麼仁義禮智信忠則是道德層面的概念,透過兩者的結合,把血緣倫理道德融為一體,建立起君臣父子的政治關係。

在孔子的理論譜系中,孝道是根本,《禮記》就論及 :“ 親親故尊祖, 尊祖故敬宗, 敬宗故收族 ”,把孝從小家庭擴展到祖先,最後蔓延到整個宗族,這種由小及大的感情很容易擴展到國家領域,通過這種邊際模糊的巧妙擴展,將國家倫理和個人道德綁定起來,進而構築君權社會統治的基礎。

《孝經》對這點寫的很清楚:“ 君子之事親孝, 故忠可移於君 ; 事兄悌, 故順可移於長 ; 居家理, 故治可移於官 ” 。至此,血緣倫理、道德和政治倫理結為一體,構成了孔子仁的理論世界。

孔子推崇的王道思想為什麼打不贏法家的霸道思想?

當然,儒家學說也沒有停留在禮一棵樹上,在經濟領域,儒家思想提出養民富民的概念,孔子認為社會首先應該能夠保證人們的物質生活, 使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所謂 “先富後教 ”,只有讓百姓填飽肚子,才能做進一步的教化,民無恆產, 因無恆心,無恆心,則不會遵守禮儀道德。

在軍事上,儒家提出仁義之戰和仁義之兵,所謂仁義之戰,就是保衛國家保衛百姓的戰爭,體現對百姓利益的保護和禮儀制度的捍衛,荀子認為王道社會的戰爭是“禁暴除害”以推行仁義的戰爭,而士兵作為戰爭的主體,自然也必須是仁義之兵,為此,儒家強調對士兵進行教化,以滿足仁義的要求。

儒家的這套理論看似完美,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即過於理想化,所謂的內聖外王理論,實質上是自守禮的範圍內選拔賢人,孔子認為:人性本善。但人格的培養卻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為此孔子提出“ 無慾速, 無見小利。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 則大事不成” 。可在崇尚叢林法則的政治世界中,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尤其是進入戰國時期,諸侯之間追求的是領土的擴張和軍事上的優勢,人性向善的仁義理論在長矛大刀面前毫無說服力,仁義之兵也沒有超越虎狼之兵的戰鬥力,王道被拋棄就變的理所當然。

孔子推崇的王道思想為什麼打不贏法家的霸道思想?

而與之相對應的霸道學說則趁勢崛起。不同於孔子的仁,霸道學說從一開始就認定:人性本惡!所謂禮崩樂壞,周王室的衰微就是王道衰落的產物,在血淋淋的現實面前,大談理想,毫無幫助。韓非子說道“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而霸道對道德沒有特別的要求 ,注重具體的功利目標 , 主張強力威懾,為政以刑,為政以力,為政在君,認為嚴刑峻法是治國理政最有效的手段和工具,“威勢可以禁暴, 而德厚不足以止亂”。

不僅如此,崇尚霸道的法家大佬們,還從孔子學說中總結出一些自相矛盾的理念,例如《韓非子》中提到這樣一個案例:“ 楚之有直躬, 其父竊羊而渴之吏, 令尹曰 : 殺之, 以為直於君而曲於父, 報而罪之。 以是觀之, 夫君之直臣, 父之暴子也 … …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 ”。

孔子推崇的王道思想為什麼打不贏法家的霸道思想?

以父子關係與君臣關係的對立,將親情與忠君割裂開來,進而打擊儒家學說的立論基礎,是戰國時期法家最常用的做法,而此時的儒家學說毫無抵抗力,韓非據此認為,王道學說徘徊於過去與將來之間,無法解決現世問題,“處多事之時,用寡事之器, 非智者之備也。當大爭之世,而循揖讓之軌,非聖人之治也”。從這段語句可以看出,韓非為孔子留了情面,他不認為孔子的那套思想就是錯誤的,但卻不合時宜。“禮者,禁於將然之前;而法者,禁於已然之後”,所以在王道學說被淘汰後,霸道學說就成為各諸侯國最為青睞的執政方式。

但王道卻沒有因此消失,而是以另外一種形式存留下來。譬如春秋五霸中的齊桓公就聲稱: 修善政以贍貧窮;而晉文公也說:修政, 施惠百姓;秦穆公更是腆著老臉聲稱:施德諸侯。幾位大佬一手拿大棒,一手拿胡蘿蔔,說的比唱的好聽,所謂的王道,變成了他們稱王稱霸的宣傳工具,當然,也有將王道身體力行的霸主,比如宋襄公就把“修行仁義”當成真的,非等著楚軍過河再動手,結果就是搭上老命。

孔子推崇的王道思想為什麼打不贏法家的霸道思想?

但霸道也並非無懈可擊,秦國以此的天下,卻陷入嚴刑峻法的快感中無法自拔,把諸侯爭霸的那套理論引入到治理天下的日常決策中,最終“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

有了秦國的前車之鑑,後世不再將王霸之道割裂開來,而是相互融合,成為駕馭政權的兩把利劍,漢武帝就推崇王霸之道,漢宣帝更是直接說出“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由此可見,中國古代的君主社會,雖然推崇儒術,卻早已背叛了儒家最初的理想,王霸夾雜的治世理念因為其強大的適用性和現世理念,成為歷朝歷代君王統治的不二法門。

日慕點評:

我們現在在看王道與霸道,應該站在歷史的角度,王道,強調以德為本,藉助外來的教化來改變人的內心,進而藉助人的精神力量來維持統治,所有與之配套的理論都是為了統治階級服務,所謂的以民為本,不過是個美好的託詞,其立論和落腳點,都是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以今時今日的眼光來看,這種治世思想並不可取,但其推崇的道德教育,仁義感化,對於今天的治國理政,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和研究價值。

而與之相對應的霸道,則走上了另一個極端,所有的政策和做法,都是建立在人性本惡的基礎上,否定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進而沉迷於法、術、勢,賈誼提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可謂一針見血,點出了霸道治世的弊病。

參照:《尚書》,《禮記》,《韓非子》,《孝經》,《論語》,《史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