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0年代後期,日本進入了泡沫經濟期,無限膨脹的金融假象,造成了人民瘋狂投入投機性商業行為的景象;在最瘋狂的時候,曾經有一度把東京地區的地皮價格,炒到與整個美國國土等值,實在驚人。另一方面,獲利者也大手筆的購進勞斯萊斯、法拉利與保時捷等名車,呈現出一片歌舞昇平的盛景;不過這個假象在1990年初期,被突然施行的土地控制政策給打破,立刻造成經濟幻滅。

不過許多在80年代後期就開始醞釀的大型GT風格跑車,無論是新設計或改款,都已經來不及踩剎車,因此也在90年前後陸續現身,而成為日本車在近期最令人回味的黃金年代。特別是曾經叱吒風雲的幾位天王包含日產Skyline GT-R、豐田Supra、本田NSX、馬自達RX-7與三菱GTO,迄今仍擁有眾多粉絲,為人津津熱道。

泡沫經濟下的日本GT車狂潮 成為日系車最令人回味的黃金年代

在1989年復出的第三代Skyline GT-R(建立於第八代Skyline之上,不是每一代都有),離前代GT-R車型退出市場的1977年,已經有長達12年的時間。在當時日產積極參與Group A的賽事,並計劃生產一部能兼顧比賽與市場的作品,因而開始了R32的誕生計劃;官方原本預計投入4000cc的級別賽事,而依照規則,增壓引擎的排氣量應該要乘以1.7才能夠換算成級別規範,因此初始設定三代GT-R的排氣上限是4000/1.7=2352.94 cc,日產也在這個規範下,設計出了一具2350 cc的引擎。然而在評估之後,設計團隊認為R32賽車的重量/馬力比例不佳,因此決定參加高一級的4500 cc比賽,排氣上限也因而改成2647 cc,也造就出了RB26DETT這具名震車界的雙渦輪高輸出引擎。

由於擁有濃厚的賽車血統與強悍的引擎、底盤設定,三代GT-R被認為是最具運動風格的車型,除了基礎車型銷售甚佳,原廠也推出了紀念Group N與Group A雙料冠軍的Skyline GT-R V-Spec (Victory SPECification)、NISMO Group A Evolution與N1 Race Version等特別版車型,43934的總銷量也是歷代Skyline GT-R中最優。在當代,本車的運動血統可以說是睥睨全日本,特別是為賽道所刻畫的引擎與4WD底盤,更具有相當強的潛力,經過簡易的電腦升級就可以釋放出約320hp,要改裝到500hp以上也十分簡單;尤有什者,部分瘋狂的熱血或直線車迷,更能將RB26DETT壓榨到1000hp上下。可惜的是由於市場屬性與政策,歷代Skyline GT-R都沒有生產左駕車型,因此日本海外想要見到的機率相當低。

泡沫經濟下的日本GT車狂潮 成為日系車最令人回味的黃金年代

其實在R32 GT-R醞釀的當下,日產還積極研究另一部超級跑車MID4的可行性,它的名稱結合了中置與四輪驅動之意,並以挑戰法拉利、保時捷之流的歐系超跑為目標,這部車先後在1985的日內瓦車展與1987的東京車展以一、二代的面目現身,最高輸出曾一度達到330ps,就字面數字看來其實已經有當代歐系超跑決勝的實力,不過最終仍由於市場評估而未正式量產。

相較之下,本田的作法就顯得大膽許多,他們不顧一切的在1990年推出了中置引擎的NSX,併成為日本車史上,第一部堪與歐洲強權並論的高端超跑。在那個暴力盛行的年代,堅持自然進氣的本田,即便有最強悍的引擎技術,但想要與渦輪大軍對抗,也必需尋求其他周邊條件的幫助;在這個環境下,鋁合金車體就成為面面俱到的籌碼,它除了有更高的抗鏽、輕量與話題性外,也得以讓頂級跑車NSX能減少在車重上的動力損耗。與其他車型相比較,NSX呈現出的是一種層次上的優越;事實上,它的初始設計就是以法拉利328為目標,因此使用了超跑專屬的中置引擎設定,而在國際賽事上,它也有著相當卓越的成績。由於本田在當時是唯一具有F1背景的日本車廠,因此NSX在建造的過程中,也增添了許多光環,包含知名冠軍塞納與日本車手中鳩 悟都曾經參與設計工作。

泡沫經濟下的日本GT車狂潮 成為日系車最令人回味的黃金年代

在NSX造成震撼的當下,本田也推出了堪稱縮小版的Beat,以中置引擎搭配手動擋、敞篷的設定,吸引都會型買家,這類小排量、精簡尺寸的車型,在稅制與都市停車方面都有優惠,因此發售初期也吸引了相當多的注目。本車在1991年開始發售是氣勢極高,隨後隨著話題性降低而逐漸沉寂,並在1996年隨著日本的輕型車法規變更而退出市場。

泡沫經濟下的日本GT車狂潮 成為日系車最令人回味的黃金年代

另一位日本名家豐田則在1992年底開始製造第四代的Supra(A80);從外觀上可以看出本車的設定與先前有相當大的不同,除了以豪氣線條雕琢的更醒目之外,引擎排氣量也加大,產品的層級有相當明顯的提升感。這款Supra雖然看似龐大,但除了寬度以外,其實車身各部份尺寸,都較前代車型精簡,加上2JZ引擎的強力加入,讓它重量/馬力的部份,有更佳的比例。與同期的日系頂級跑車相較,Supra的後驅底盤,有輕量與低耗損的優勢,因此在直線加速的競技場上,特別受到歡迎,甚至出現過RB26DETT搭配Supra車體,是相當經典的組合。當然這並不代表它本身的動力表現不彰,而是車主的習慣不同。

泡沫經濟下的日本GT車狂潮 成為日系車最令人回味的黃金年代

除了Supra之外,豐田也在1989年發佈了性能大爆炸的MR2,本車的中置引擎與運動化設定,原本具有相當深厚的性能潛力,然而官方卻沒有預賦予它應有的底盤與升級空間,格外令人好奇;當然最主流的說法是為了避免本車去攻擊到老大哥Supra,不過也有評論認為是為了避開與歐系傳統強權的正面衝突。

泡沫經濟下的日本GT車狂潮 成為日系車最令人回味的黃金年代

1992登場的FD型RX-7則將轉子引擎提升到前所未有境界,除了以渦輪增壓提升動力到當時日本車廠自主上限到280ps之外,也成功的投入許多國際性的比賽,澄清了轉子引擎耐用度不佳的傳言。除了動力優勢,RX-7的車重配置也是有名的優異,特別是介於1218~1320kg間的車重,更是較其他競爭對手輕上許多,讓它成為彎道中的劊子手。

泡沫經濟下的日本GT車狂潮 成為日系車最令人回味的黃金年代

當然MX-5的地位與成功無可比擬,不過曾經在1992~1994(銷售到1995)年間的Autozam AZ-1則更有趣,它是馬自達與鈴木(Suzuki Cara)合作的產品,採用與Beat相似的中置引擎與三缸引擎,不過由於外型與底盤設定平平,因此雖然推出了許多特別版本,銷售卻始終未見高峰(4,392輛)。

泡沫經濟下的日本GT車狂潮 成為日系車最令人回味的黃金年代

講到重量問題,則不得為1990年現身三菱GTO感到些許可惜,因為就動力架構看來,它所裝的3.0升V6渦輪增壓引擎在當時其實相當先進也具潛力,搭配的四輪傳動與轉向系統也十分具有科技感,可惜這些配備的總重加起來竟達到1710kg,加上長車身的設定卻搭配了較短的軸距,與現今跑車的四輪外廓概念相左,因而較少在改裝市場或賽道發聲;不過很有趣的它的市場生命卻最久,一直到2001年才完全退市,堪稱常青樹。

泡沫經濟下的日本GT車狂潮 成為日系車最令人回味的黃金年代

它們另一部令人感到有趣的小跑車,則是1994年的FTO,它以精簡的車體搭配輕量設計(1,100~1,210kg),在當時曾有相當高的呼聲,並一度被稱為日本最快的國產前驅車;不過在1990年中期之後,隨著其他三門車型的發威,六缸設定的FTO也開始顯現出了引擎升級不易的弱勢,最後於2000年停產。另外,對年輕朋友而言可能略顯老態的Eclipse MK1,在1989年初登場時也稱得上震天撼地,非僅銷售驚人,其頂級車型Eclipse GSX甚至一度曾經與克爾維特、 911相提並論,風光一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