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兩次侵略朝鮮,套路相同,明清為何會有不同結果?

對比明朝的萬曆朝鮮戰爭和清朝的甲午戰爭我們會驚奇的發現,這兩次日本對朝鮮和中國的入侵都是如出一轍,有相當多的共同點,但為何最終明清的結果卻截然不同呢?

是清朝武器裝備落後嗎?並不是!清朝當時有著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還有著日本畏之如虎的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雖然缺乏速射炮和開花彈,但是武器沒有拉開差距。

日本兩次侵略朝鮮,套路相同,明清為何會有不同結果?

定遠艦

陸軍的裝備甚至還要比日本先進很多,當時中國軍隊甚至已經裝備了11.43毫米的早期馬克沁機槍,火炮不說優於日本,那也要比日本更強。更別說還有亞洲永不陷落的旅順要塞中的克虜伯巨炮了。

分析這兩次日軍入侵我們能發現,兩次日本都是不宣而戰,在戰役的前半部分掌握了絕對的主動權,每次都一戰摧毀了朝鮮的基本防禦力量。明朝時,日軍佔據了朝鮮絕大部分的戰略要地,清朝日軍則是在豐島海戰中擊沉中國運兵船,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佔據了朝鮮。可以說兩次戰爭的開局都不利於中國。

日本兩次侵略朝鮮,套路相同,明清為何會有不同結果?

明朝剿倭軍隊

在是戰是和的問題上,明清也是一樣的搖擺不定,明朝兵部尚書石星始終反對對日宣戰,甲午戰爭時,西太后和李鴻章也曾嚴令“釁不可自我開”。明清都將戰爭的主動權交給了日本,自己則是在搖擺不定中匆忙參戰,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抗倭援朝和甲午戰爭結果不同呢?

日本兩次侵略朝鮮,套路相同,明清為何會有不同結果?

旅順要塞中的克虜伯巨炮

明朝抗倭援朝能勝利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最高統治者,一向昏庸的萬曆皇帝堅持要將戰爭繼續到底,哪怕祖承訓剛一入朝就全軍覆沒,哪怕兵部尚書石星從頭到尾一直堅決反對。

在戰爭初期失敗後,萬曆皇帝很快就重整兵馬,派遣遼東主力入朝參戰,挽回敗局。

反觀清朝,雖然光緒皇帝是很堅決的主戰派,但是慈禧太后卻始終左搖右擺,在日本入侵朝鮮後沒能做出一個肯定的決策,甚至在戰爭爆發後也沒有宣佈作戰的目的,就這樣一群前線將領們打的不知所措,在朝陸軍一潰千里,鴨綠江也沒有依靠天險佈置防線,讓日軍直接長驅直入殺進了國土。

日本兩次侵略朝鮮,套路相同,明清為何會有不同結果?

黃島西南海面,靖遠艦(中)被日軍利用繳獲的清軍重炮擊中擱淺

除了領導層面,清軍各自為戰也是失敗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海陸兩軍沒有任何配合,北洋海戰中放棄了地理優勢和海陸配合,在日軍猛攻威海炮臺的時候,北洋艦隊殘部躲在了劉公島,導致最後被圍困在了劉公島全軍覆沒。可以說整個甲午戰爭中,清軍的軍事指揮系統幾乎失效,一直都處在被動挨打的階段。

而明朝軍隊呢?不僅陸軍配合有度,主動進攻將朝鮮的日軍圍困在了沿海的幾大堡壘之中,海軍還不停襲擾日軍運輸線,最終逼得日軍狗急跳牆,在露樑海域一舉殲滅。

日本兩次侵略朝鮮,套路相同,明清為何會有不同結果?

最讓人覺得可惜的是,如果清朝能夠像明朝一樣,集合全部實力,再將南北洋艦隊合二為一,日本艦隊絕對不是對手,可清朝到頭來想的都是如何保全北洋海軍,從來不想如何殲滅日本艦隊。最終,清朝不僅失去了自己的艦隊,還背上了鉅額賠款。

兩次戰爭中,日本對中國的戰術都是一樣的,即奪取制海權,搶先佔領東亞跳板朝鮮半島,進而進攻東北和山東半島,這是一種帶有賭博性的戰爭,如果在一處失敗,面對強大的中國,日本最終只會滿盤皆輸。

日本兩次侵略朝鮮,套路相同,明清為何會有不同結果?

被定遠艦擊毀的日軍繳獲清軍的克虜伯大炮

在抗日戰爭中,毛主席等人就看出了日本的本質,提出了持久戰計劃,事實也如他們所料,只要堅持抗日的信念,日本賭國運式的戰爭只能是以失敗告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