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的日本紅白歌會中,有一部劇竟然獲得了一段接近半小時的特別企劃時間,它既不是當年最為火爆的堺雅人的《半澤直樹》,也不是擁有一臉高知相的福山雅治的《神探伽利略2》,而是一部每集僅有15分鐘的晨間劇——《海女》。為此它的主要演員們都得到了足夠多的機會,在有日本春晚之稱的紅白上蹦躂了好一會。

"

2013年的日本紅白歌會中,有一部劇竟然獲得了一段接近半小時的特別企劃時間,它既不是當年最為火爆的堺雅人的《半澤直樹》,也不是擁有一臉高知相的福山雅治的《神探伽利略2》,而是一部每集僅有15分鐘的晨間劇——《海女》。為此它的主要演員們都得到了足夠多的機會,在有日本春晚之稱的紅白上蹦躂了好一會。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當然能年犬的青春活力,日本北國的歷史人文,精巧的劇情,節奏良好的剪輯構成了《海女》大火的基本元素,不過除此之外類似於逃離北上廣的情緒更加能感染到那些被城市的鋼筋混凝土森林,被張開了大嘴的格子間所吞噬的渺小個體。

局部發展的霓虹,佔地14%的三大都市圈,住了超過一半的日本人

我們知道日本是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早在2005年它的城市化水平就已經達到了86.3%,

"

2013年的日本紅白歌會中,有一部劇竟然獲得了一段接近半小時的特別企劃時間,它既不是當年最為火爆的堺雅人的《半澤直樹》,也不是擁有一臉高知相的福山雅治的《神探伽利略2》,而是一部每集僅有15分鐘的晨間劇——《海女》。為此它的主要演員們都得到了足夠多的機會,在有日本春晚之稱的紅白上蹦躂了好一會。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當然能年犬的青春活力,日本北國的歷史人文,精巧的劇情,節奏良好的剪輯構成了《海女》大火的基本元素,不過除此之外類似於逃離北上廣的情緒更加能感染到那些被城市的鋼筋混凝土森林,被張開了大嘴的格子間所吞噬的渺小個體。

局部發展的霓虹,佔地14%的三大都市圈,住了超過一半的日本人

我們知道日本是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早在2005年它的城市化水平就已經達到了86.3%,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而為這個數字貢獻最大就是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截止到2018年,日本總人口達到1.265億(數據來自世界銀行),相比於戰後百廢待興的1955年,增加了3642萬,而三大都市圈的人口則從1955年的3321萬增加到了6618萬,也就是說在這60多年裡,日本總人口的增量中有90.5%是土地面積僅佔全國14.4%的三大都市圈貢獻的。

即是在三大都市圈內部,其人口分佈也是高度集中的,在不到70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了超過5000萬的人。而且在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中,GDP超過平均值的僅有12個,不在三大都市圈的僅有北海道(面積大)、福岡縣(九州地區的扛把子)、廣島縣(帝國時代就已經是重要軍港)這三個地方。

"

2013年的日本紅白歌會中,有一部劇竟然獲得了一段接近半小時的特別企劃時間,它既不是當年最為火爆的堺雅人的《半澤直樹》,也不是擁有一臉高知相的福山雅治的《神探伽利略2》,而是一部每集僅有15分鐘的晨間劇——《海女》。為此它的主要演員們都得到了足夠多的機會,在有日本春晚之稱的紅白上蹦躂了好一會。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當然能年犬的青春活力,日本北國的歷史人文,精巧的劇情,節奏良好的剪輯構成了《海女》大火的基本元素,不過除此之外類似於逃離北上廣的情緒更加能感染到那些被城市的鋼筋混凝土森林,被張開了大嘴的格子間所吞噬的渺小個體。

局部發展的霓虹,佔地14%的三大都市圈,住了超過一半的日本人

我們知道日本是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早在2005年它的城市化水平就已經達到了86.3%,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而為這個數字貢獻最大就是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截止到2018年,日本總人口達到1.265億(數據來自世界銀行),相比於戰後百廢待興的1955年,增加了3642萬,而三大都市圈的人口則從1955年的3321萬增加到了6618萬,也就是說在這60多年裡,日本總人口的增量中有90.5%是土地面積僅佔全國14.4%的三大都市圈貢獻的。

即是在三大都市圈內部,其人口分佈也是高度集中的,在不到70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了超過5000萬的人。而且在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中,GDP超過平均值的僅有12個,不在三大都市圈的僅有北海道(面積大)、福岡縣(九州地區的扛把子)、廣島縣(帝國時代就已經是重要軍港)這三個地方。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

也正是這種資源嚴重向三大都市圈的傾斜,才造成了《海女》中的矛盾主線——城市和故鄉的選擇。

進不去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

在亞洲沿海地區,尤其是高緯度的日韓沿海地區,將不帶輔助呼吸裝置、隻身潛入海底捕撈龍蝦、扇貝、鮑魚、海螺、海膽等海產品的女性稱為海女。而故事就從老一代海女夏婆婆與女兒天野春子(小泉今日子飾,少女時期由有村架純飾演),就留在村子裡成為下一代海女還是前往東京追夢的爭執開始,而後在這個基礎上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故事線。

"

2013年的日本紅白歌會中,有一部劇竟然獲得了一段接近半小時的特別企劃時間,它既不是當年最為火爆的堺雅人的《半澤直樹》,也不是擁有一臉高知相的福山雅治的《神探伽利略2》,而是一部每集僅有15分鐘的晨間劇——《海女》。為此它的主要演員們都得到了足夠多的機會,在有日本春晚之稱的紅白上蹦躂了好一會。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當然能年犬的青春活力,日本北國的歷史人文,精巧的劇情,節奏良好的剪輯構成了《海女》大火的基本元素,不過除此之外類似於逃離北上廣的情緒更加能感染到那些被城市的鋼筋混凝土森林,被張開了大嘴的格子間所吞噬的渺小個體。

局部發展的霓虹,佔地14%的三大都市圈,住了超過一半的日本人

我們知道日本是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早在2005年它的城市化水平就已經達到了86.3%,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而為這個數字貢獻最大就是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截止到2018年,日本總人口達到1.265億(數據來自世界銀行),相比於戰後百廢待興的1955年,增加了3642萬,而三大都市圈的人口則從1955年的3321萬增加到了6618萬,也就是說在這60多年裡,日本總人口的增量中有90.5%是土地面積僅佔全國14.4%的三大都市圈貢獻的。

即是在三大都市圈內部,其人口分佈也是高度集中的,在不到70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了超過5000萬的人。而且在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中,GDP超過平均值的僅有12個,不在三大都市圈的僅有北海道(面積大)、福岡縣(九州地區的扛把子)、廣島縣(帝國時代就已經是重要軍港)這三個地方。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

也正是這種資源嚴重向三大都市圈的傾斜,才造成了《海女》中的矛盾主線——城市和故鄉的選擇。

進不去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

在亞洲沿海地區,尤其是高緯度的日韓沿海地區,將不帶輔助呼吸裝置、隻身潛入海底捕撈龍蝦、扇貝、鮑魚、海螺、海膽等海產品的女性稱為海女。而故事就從老一代海女夏婆婆與女兒天野春子(小泉今日子飾,少女時期由有村架純飾演),就留在村子裡成為下一代海女還是前往東京追夢的爭執開始,而後在這個基礎上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故事線。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村花版的春子

當離家24年的春子因為被小時候的好友大吉告知母親病危再度踏上了北三陸的土地後,她那個長在東京的女兒秋(能年玲奈飾)也從此與海女這個名字產生了聯繫。從中產生的故事恰恰催生了作為看客的日本人對到底是選擇老家的山水靜好,還是東京大阪的人生夢想的思考。

一邊是艱難卻可以追逐絢爛的花火,一邊是穩定卻能看到盡頭的人生之路,許多人也往往會在各種各樣因素的推動下,作出春子一般的選擇,去東京、去北京、去紐約,目的地雖然不同,目的卻是類似的。而背後的父母雖然會迎來長久的寂寞,卻往往也會像夏婆婆一般用去者不追的態度表達默默的支持。

"

2013年的日本紅白歌會中,有一部劇竟然獲得了一段接近半小時的特別企劃時間,它既不是當年最為火爆的堺雅人的《半澤直樹》,也不是擁有一臉高知相的福山雅治的《神探伽利略2》,而是一部每集僅有15分鐘的晨間劇——《海女》。為此它的主要演員們都得到了足夠多的機會,在有日本春晚之稱的紅白上蹦躂了好一會。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當然能年犬的青春活力,日本北國的歷史人文,精巧的劇情,節奏良好的剪輯構成了《海女》大火的基本元素,不過除此之外類似於逃離北上廣的情緒更加能感染到那些被城市的鋼筋混凝土森林,被張開了大嘴的格子間所吞噬的渺小個體。

局部發展的霓虹,佔地14%的三大都市圈,住了超過一半的日本人

我們知道日本是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早在2005年它的城市化水平就已經達到了86.3%,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而為這個數字貢獻最大就是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截止到2018年,日本總人口達到1.265億(數據來自世界銀行),相比於戰後百廢待興的1955年,增加了3642萬,而三大都市圈的人口則從1955年的3321萬增加到了6618萬,也就是說在這60多年裡,日本總人口的增量中有90.5%是土地面積僅佔全國14.4%的三大都市圈貢獻的。

即是在三大都市圈內部,其人口分佈也是高度集中的,在不到70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了超過5000萬的人。而且在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中,GDP超過平均值的僅有12個,不在三大都市圈的僅有北海道(面積大)、福岡縣(九州地區的扛把子)、廣島縣(帝國時代就已經是重要軍港)這三個地方。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

也正是這種資源嚴重向三大都市圈的傾斜,才造成了《海女》中的矛盾主線——城市和故鄉的選擇。

進不去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

在亞洲沿海地區,尤其是高緯度的日韓沿海地區,將不帶輔助呼吸裝置、隻身潛入海底捕撈龍蝦、扇貝、鮑魚、海螺、海膽等海產品的女性稱為海女。而故事就從老一代海女夏婆婆與女兒天野春子(小泉今日子飾,少女時期由有村架純飾演),就留在村子裡成為下一代海女還是前往東京追夢的爭執開始,而後在這個基礎上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故事線。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村花版的春子

當離家24年的春子因為被小時候的好友大吉告知母親病危再度踏上了北三陸的土地後,她那個長在東京的女兒秋(能年玲奈飾)也從此與海女這個名字產生了聯繫。從中產生的故事恰恰催生了作為看客的日本人對到底是選擇老家的山水靜好,還是東京大阪的人生夢想的思考。

一邊是艱難卻可以追逐絢爛的花火,一邊是穩定卻能看到盡頭的人生之路,許多人也往往會在各種各樣因素的推動下,作出春子一般的選擇,去東京、去北京、去紐約,目的地雖然不同,目的卻是類似的。而背後的父母雖然會迎來長久的寂寞,卻往往也會像夏婆婆一般用去者不追的態度表達默默的支持。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傲嬌的夏婆婆在海邊為去往遠方的春子加油

三大都市圈形成的背後藏著日本的黃金時代

日本戰後這種大規模人口聚集其實也是伴隨著日本經濟的恢復和爆發性增長密切相關,《海女》裡面也暗藏了日本不同時代的故事,80年代的日本處於昭和晚期,是日本經濟坐二望一,野蠻增長的時代,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業勞動力需求的降低,廣大農村家庭中沒有繼承權的次子、三子紛紛前往遍地是機會的城市。

在bling bling的80年代,日本的汽車和半導體產量甚至超過了美國,東京證券交易所指數突破1萬日元變成了日常,眼看就要成為世界經濟的執牛耳者。日本經濟的快速增長甚至連一部分美國人都開始擔心日本在經濟層面征服美國的可能。從1985年以後,美國人開始作出反擊,x迅速簽訂了新的貿易協定,並且美元與日元的匯率也從1比250跌倒了1比120,這顯然使得日本的出口貿易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其經濟的重心開始從製造業轉向了股票和房產,經濟的泡沫就此越滾越大。1983年,日經平均股價還在8000日元左右;到了1987年受到日本政府經濟政策的影響竟然漲到了27000日元;甚至在1989年末,更是快看到了40000日元的紅線。

"

2013年的日本紅白歌會中,有一部劇竟然獲得了一段接近半小時的特別企劃時間,它既不是當年最為火爆的堺雅人的《半澤直樹》,也不是擁有一臉高知相的福山雅治的《神探伽利略2》,而是一部每集僅有15分鐘的晨間劇——《海女》。為此它的主要演員們都得到了足夠多的機會,在有日本春晚之稱的紅白上蹦躂了好一會。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當然能年犬的青春活力,日本北國的歷史人文,精巧的劇情,節奏良好的剪輯構成了《海女》大火的基本元素,不過除此之外類似於逃離北上廣的情緒更加能感染到那些被城市的鋼筋混凝土森林,被張開了大嘴的格子間所吞噬的渺小個體。

局部發展的霓虹,佔地14%的三大都市圈,住了超過一半的日本人

我們知道日本是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早在2005年它的城市化水平就已經達到了86.3%,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而為這個數字貢獻最大就是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截止到2018年,日本總人口達到1.265億(數據來自世界銀行),相比於戰後百廢待興的1955年,增加了3642萬,而三大都市圈的人口則從1955年的3321萬增加到了6618萬,也就是說在這60多年裡,日本總人口的增量中有90.5%是土地面積僅佔全國14.4%的三大都市圈貢獻的。

即是在三大都市圈內部,其人口分佈也是高度集中的,在不到70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了超過5000萬的人。而且在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中,GDP超過平均值的僅有12個,不在三大都市圈的僅有北海道(面積大)、福岡縣(九州地區的扛把子)、廣島縣(帝國時代就已經是重要軍港)這三個地方。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

也正是這種資源嚴重向三大都市圈的傾斜,才造成了《海女》中的矛盾主線——城市和故鄉的選擇。

進不去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

在亞洲沿海地區,尤其是高緯度的日韓沿海地區,將不帶輔助呼吸裝置、隻身潛入海底捕撈龍蝦、扇貝、鮑魚、海螺、海膽等海產品的女性稱為海女。而故事就從老一代海女夏婆婆與女兒天野春子(小泉今日子飾,少女時期由有村架純飾演),就留在村子裡成為下一代海女還是前往東京追夢的爭執開始,而後在這個基礎上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故事線。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村花版的春子

當離家24年的春子因為被小時候的好友大吉告知母親病危再度踏上了北三陸的土地後,她那個長在東京的女兒秋(能年玲奈飾)也從此與海女這個名字產生了聯繫。從中產生的故事恰恰催生了作為看客的日本人對到底是選擇老家的山水靜好,還是東京大阪的人生夢想的思考。

一邊是艱難卻可以追逐絢爛的花火,一邊是穩定卻能看到盡頭的人生之路,許多人也往往會在各種各樣因素的推動下,作出春子一般的選擇,去東京、去北京、去紐約,目的地雖然不同,目的卻是類似的。而背後的父母雖然會迎來長久的寂寞,卻往往也會像夏婆婆一般用去者不追的態度表達默默的支持。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傲嬌的夏婆婆在海邊為去往遠方的春子加油

三大都市圈形成的背後藏著日本的黃金時代

日本戰後這種大規模人口聚集其實也是伴隨著日本經濟的恢復和爆發性增長密切相關,《海女》裡面也暗藏了日本不同時代的故事,80年代的日本處於昭和晚期,是日本經濟坐二望一,野蠻增長的時代,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業勞動力需求的降低,廣大農村家庭中沒有繼承權的次子、三子紛紛前往遍地是機會的城市。

在bling bling的80年代,日本的汽車和半導體產量甚至超過了美國,東京證券交易所指數突破1萬日元變成了日常,眼看就要成為世界經濟的執牛耳者。日本經濟的快速增長甚至連一部分美國人都開始擔心日本在經濟層面征服美國的可能。從1985年以後,美國人開始作出反擊,x迅速簽訂了新的貿易協定,並且美元與日元的匯率也從1比250跌倒了1比120,這顯然使得日本的出口貿易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其經濟的重心開始從製造業轉向了股票和房產,經濟的泡沫就此越滾越大。1983年,日經平均股價還在8000日元左右;到了1987年受到日本政府經濟政策的影響竟然漲到了27000日元;甚至在1989年末,更是快看到了40000日元的紅線。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日本時代鉅變下,《海女》人物的去留選擇

可惜好景不長,1990年1月4日,牛頓從天堂請了假遛彎到了日本,那個已經高高飄向天際的股票泡沫狠狠的砸在了牛頓頭上,東京的證券交易所全線飄綠,到了十月,日經平均股價已經縮水到了最高值時期的一半。

而《海女》中春子隻身前往東京追尋歌手夢想的1984年正處於日本經濟黃金時代的尾巴,這個時代充斥著夢想、野心、奮鬥、遠方等字眼,每一個人都按捺不住心中的活力。就連搭載著春子離開的北鐵也是偏遠鄉下對於振興的希望,在那個時代,那個車廂數字都不能用幾去形容的北鐵火車也承載了留在家鄉的春子好友——大吉對未來的期待,似乎有了老家附近的這個小站臺,去到哪裡都不是難事。

"

2013年的日本紅白歌會中,有一部劇竟然獲得了一段接近半小時的特別企劃時間,它既不是當年最為火爆的堺雅人的《半澤直樹》,也不是擁有一臉高知相的福山雅治的《神探伽利略2》,而是一部每集僅有15分鐘的晨間劇——《海女》。為此它的主要演員們都得到了足夠多的機會,在有日本春晚之稱的紅白上蹦躂了好一會。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當然能年犬的青春活力,日本北國的歷史人文,精巧的劇情,節奏良好的剪輯構成了《海女》大火的基本元素,不過除此之外類似於逃離北上廣的情緒更加能感染到那些被城市的鋼筋混凝土森林,被張開了大嘴的格子間所吞噬的渺小個體。

局部發展的霓虹,佔地14%的三大都市圈,住了超過一半的日本人

我們知道日本是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早在2005年它的城市化水平就已經達到了86.3%,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而為這個數字貢獻最大就是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截止到2018年,日本總人口達到1.265億(數據來自世界銀行),相比於戰後百廢待興的1955年,增加了3642萬,而三大都市圈的人口則從1955年的3321萬增加到了6618萬,也就是說在這60多年裡,日本總人口的增量中有90.5%是土地面積僅佔全國14.4%的三大都市圈貢獻的。

即是在三大都市圈內部,其人口分佈也是高度集中的,在不到70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了超過5000萬的人。而且在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中,GDP超過平均值的僅有12個,不在三大都市圈的僅有北海道(面積大)、福岡縣(九州地區的扛把子)、廣島縣(帝國時代就已經是重要軍港)這三個地方。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

也正是這種資源嚴重向三大都市圈的傾斜,才造成了《海女》中的矛盾主線——城市和故鄉的選擇。

進不去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

在亞洲沿海地區,尤其是高緯度的日韓沿海地區,將不帶輔助呼吸裝置、隻身潛入海底捕撈龍蝦、扇貝、鮑魚、海螺、海膽等海產品的女性稱為海女。而故事就從老一代海女夏婆婆與女兒天野春子(小泉今日子飾,少女時期由有村架純飾演),就留在村子裡成為下一代海女還是前往東京追夢的爭執開始,而後在這個基礎上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故事線。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村花版的春子

當離家24年的春子因為被小時候的好友大吉告知母親病危再度踏上了北三陸的土地後,她那個長在東京的女兒秋(能年玲奈飾)也從此與海女這個名字產生了聯繫。從中產生的故事恰恰催生了作為看客的日本人對到底是選擇老家的山水靜好,還是東京大阪的人生夢想的思考。

一邊是艱難卻可以追逐絢爛的花火,一邊是穩定卻能看到盡頭的人生之路,許多人也往往會在各種各樣因素的推動下,作出春子一般的選擇,去東京、去北京、去紐約,目的地雖然不同,目的卻是類似的。而背後的父母雖然會迎來長久的寂寞,卻往往也會像夏婆婆一般用去者不追的態度表達默默的支持。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傲嬌的夏婆婆在海邊為去往遠方的春子加油

三大都市圈形成的背後藏著日本的黃金時代

日本戰後這種大規模人口聚集其實也是伴隨著日本經濟的恢復和爆發性增長密切相關,《海女》裡面也暗藏了日本不同時代的故事,80年代的日本處於昭和晚期,是日本經濟坐二望一,野蠻增長的時代,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業勞動力需求的降低,廣大農村家庭中沒有繼承權的次子、三子紛紛前往遍地是機會的城市。

在bling bling的80年代,日本的汽車和半導體產量甚至超過了美國,東京證券交易所指數突破1萬日元變成了日常,眼看就要成為世界經濟的執牛耳者。日本經濟的快速增長甚至連一部分美國人都開始擔心日本在經濟層面征服美國的可能。從1985年以後,美國人開始作出反擊,x迅速簽訂了新的貿易協定,並且美元與日元的匯率也從1比250跌倒了1比120,這顯然使得日本的出口貿易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其經濟的重心開始從製造業轉向了股票和房產,經濟的泡沫就此越滾越大。1983年,日經平均股價還在8000日元左右;到了1987年受到日本政府經濟政策的影響竟然漲到了27000日元;甚至在1989年末,更是快看到了40000日元的紅線。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日本時代鉅變下,《海女》人物的去留選擇

可惜好景不長,1990年1月4日,牛頓從天堂請了假遛彎到了日本,那個已經高高飄向天際的股票泡沫狠狠的砸在了牛頓頭上,東京的證券交易所全線飄綠,到了十月,日經平均股價已經縮水到了最高值時期的一半。

而《海女》中春子隻身前往東京追尋歌手夢想的1984年正處於日本經濟黃金時代的尾巴,這個時代充斥著夢想、野心、奮鬥、遠方等字眼,每一個人都按捺不住心中的活力。就連搭載著春子離開的北鐵也是偏遠鄉下對於振興的希望,在那個時代,那個車廂數字都不能用幾去形容的北鐵火車也承載了留在家鄉的春子好友——大吉對未來的期待,似乎有了老家附近的這個小站臺,去到哪裡都不是難事。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可惜20多年的經濟停滯,使得這個小站喪失了最初的活力,大都市對人的臉色也不再友善。而同時,當故鄉的人們比如足立結衣(橋本愛飾)的哥哥足立洋(小池徹平飾)難以適應大城市的生活落荒而逃時,春子也漸漸在東京迷失了自己,婚姻的不鹹不淡,事業的不痛不癢,想離開而又心有不甘,想堅持而又傷痕累累,這種掙扎的心理想必不僅會出現在春子心裡,也會出現在所有心有所圖卻迷茫不知方向的城市遊民心中。

"

2013年的日本紅白歌會中,有一部劇竟然獲得了一段接近半小時的特別企劃時間,它既不是當年最為火爆的堺雅人的《半澤直樹》,也不是擁有一臉高知相的福山雅治的《神探伽利略2》,而是一部每集僅有15分鐘的晨間劇——《海女》。為此它的主要演員們都得到了足夠多的機會,在有日本春晚之稱的紅白上蹦躂了好一會。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當然能年犬的青春活力,日本北國的歷史人文,精巧的劇情,節奏良好的剪輯構成了《海女》大火的基本元素,不過除此之外類似於逃離北上廣的情緒更加能感染到那些被城市的鋼筋混凝土森林,被張開了大嘴的格子間所吞噬的渺小個體。

局部發展的霓虹,佔地14%的三大都市圈,住了超過一半的日本人

我們知道日本是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早在2005年它的城市化水平就已經達到了86.3%,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而為這個數字貢獻最大就是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截止到2018年,日本總人口達到1.265億(數據來自世界銀行),相比於戰後百廢待興的1955年,增加了3642萬,而三大都市圈的人口則從1955年的3321萬增加到了6618萬,也就是說在這60多年裡,日本總人口的增量中有90.5%是土地面積僅佔全國14.4%的三大都市圈貢獻的。

即是在三大都市圈內部,其人口分佈也是高度集中的,在不到70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了超過5000萬的人。而且在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中,GDP超過平均值的僅有12個,不在三大都市圈的僅有北海道(面積大)、福岡縣(九州地區的扛把子)、廣島縣(帝國時代就已經是重要軍港)這三個地方。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

也正是這種資源嚴重向三大都市圈的傾斜,才造成了《海女》中的矛盾主線——城市和故鄉的選擇。

進不去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

在亞洲沿海地區,尤其是高緯度的日韓沿海地區,將不帶輔助呼吸裝置、隻身潛入海底捕撈龍蝦、扇貝、鮑魚、海螺、海膽等海產品的女性稱為海女。而故事就從老一代海女夏婆婆與女兒天野春子(小泉今日子飾,少女時期由有村架純飾演),就留在村子裡成為下一代海女還是前往東京追夢的爭執開始,而後在這個基礎上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故事線。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村花版的春子

當離家24年的春子因為被小時候的好友大吉告知母親病危再度踏上了北三陸的土地後,她那個長在東京的女兒秋(能年玲奈飾)也從此與海女這個名字產生了聯繫。從中產生的故事恰恰催生了作為看客的日本人對到底是選擇老家的山水靜好,還是東京大阪的人生夢想的思考。

一邊是艱難卻可以追逐絢爛的花火,一邊是穩定卻能看到盡頭的人生之路,許多人也往往會在各種各樣因素的推動下,作出春子一般的選擇,去東京、去北京、去紐約,目的地雖然不同,目的卻是類似的。而背後的父母雖然會迎來長久的寂寞,卻往往也會像夏婆婆一般用去者不追的態度表達默默的支持。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傲嬌的夏婆婆在海邊為去往遠方的春子加油

三大都市圈形成的背後藏著日本的黃金時代

日本戰後這種大規模人口聚集其實也是伴隨著日本經濟的恢復和爆發性增長密切相關,《海女》裡面也暗藏了日本不同時代的故事,80年代的日本處於昭和晚期,是日本經濟坐二望一,野蠻增長的時代,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業勞動力需求的降低,廣大農村家庭中沒有繼承權的次子、三子紛紛前往遍地是機會的城市。

在bling bling的80年代,日本的汽車和半導體產量甚至超過了美國,東京證券交易所指數突破1萬日元變成了日常,眼看就要成為世界經濟的執牛耳者。日本經濟的快速增長甚至連一部分美國人都開始擔心日本在經濟層面征服美國的可能。從1985年以後,美國人開始作出反擊,x迅速簽訂了新的貿易協定,並且美元與日元的匯率也從1比250跌倒了1比120,這顯然使得日本的出口貿易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其經濟的重心開始從製造業轉向了股票和房產,經濟的泡沫就此越滾越大。1983年,日經平均股價還在8000日元左右;到了1987年受到日本政府經濟政策的影響竟然漲到了27000日元;甚至在1989年末,更是快看到了40000日元的紅線。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日本時代鉅變下,《海女》人物的去留選擇

可惜好景不長,1990年1月4日,牛頓從天堂請了假遛彎到了日本,那個已經高高飄向天際的股票泡沫狠狠的砸在了牛頓頭上,東京的證券交易所全線飄綠,到了十月,日經平均股價已經縮水到了最高值時期的一半。

而《海女》中春子隻身前往東京追尋歌手夢想的1984年正處於日本經濟黃金時代的尾巴,這個時代充斥著夢想、野心、奮鬥、遠方等字眼,每一個人都按捺不住心中的活力。就連搭載著春子離開的北鐵也是偏遠鄉下對於振興的希望,在那個時代,那個車廂數字都不能用幾去形容的北鐵火車也承載了留在家鄉的春子好友——大吉對未來的期待,似乎有了老家附近的這個小站臺,去到哪裡都不是難事。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可惜20多年的經濟停滯,使得這個小站喪失了最初的活力,大都市對人的臉色也不再友善。而同時,當故鄉的人們比如足立結衣(橋本愛飾)的哥哥足立洋(小池徹平飾)難以適應大城市的生活落荒而逃時,春子也漸漸在東京迷失了自己,婚姻的不鹹不淡,事業的不痛不癢,想離開而又心有不甘,想堅持而又傷痕累累,這種掙扎的心理想必不僅會出現在春子心裡,也會出現在所有心有所圖卻迷茫不知方向的城市遊民心中。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小泉今日子版春子

《海女》中的鐵路意味著什麼

當春子和秋搭乘著北鐵回到故鄉後,這種心理迷霧漸漸消失,不僅春子和夏的母女關係漸漸修復,就連秋也找到了人生的目標,成為海女,成為地方偶像,回到東京出道,最終又在大地震後為了振興故鄉回到了北三陸,這一連串事件中都有北鐵的身影,似乎那鐵道線就就連接了許許多多的夢想。

而在最後的終章,象徵著希望和未來的北鐵在原有線路——袖濱海岸重開外,更是從北三陸開通到了畑野。重新奔馳在北鐵線上的宴會列車——“浪濤聲永恆回憶號”引來了大量的觀光遊客,一首《追憶如潮》唱的是秋和結衣對未來的期許,其實更是對回不去故鄉的人的勸慰,對身在老家的人的鼓勵。

"

2013年的日本紅白歌會中,有一部劇竟然獲得了一段接近半小時的特別企劃時間,它既不是當年最為火爆的堺雅人的《半澤直樹》,也不是擁有一臉高知相的福山雅治的《神探伽利略2》,而是一部每集僅有15分鐘的晨間劇——《海女》。為此它的主要演員們都得到了足夠多的機會,在有日本春晚之稱的紅白上蹦躂了好一會。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當然能年犬的青春活力,日本北國的歷史人文,精巧的劇情,節奏良好的剪輯構成了《海女》大火的基本元素,不過除此之外類似於逃離北上廣的情緒更加能感染到那些被城市的鋼筋混凝土森林,被張開了大嘴的格子間所吞噬的渺小個體。

局部發展的霓虹,佔地14%的三大都市圈,住了超過一半的日本人

我們知道日本是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早在2005年它的城市化水平就已經達到了86.3%,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而為這個數字貢獻最大就是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截止到2018年,日本總人口達到1.265億(數據來自世界銀行),相比於戰後百廢待興的1955年,增加了3642萬,而三大都市圈的人口則從1955年的3321萬增加到了6618萬,也就是說在這60多年裡,日本總人口的增量中有90.5%是土地面積僅佔全國14.4%的三大都市圈貢獻的。

即是在三大都市圈內部,其人口分佈也是高度集中的,在不到70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了超過5000萬的人。而且在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中,GDP超過平均值的僅有12個,不在三大都市圈的僅有北海道(面積大)、福岡縣(九州地區的扛把子)、廣島縣(帝國時代就已經是重要軍港)這三個地方。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

也正是這種資源嚴重向三大都市圈的傾斜,才造成了《海女》中的矛盾主線——城市和故鄉的選擇。

進不去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

在亞洲沿海地區,尤其是高緯度的日韓沿海地區,將不帶輔助呼吸裝置、隻身潛入海底捕撈龍蝦、扇貝、鮑魚、海螺、海膽等海產品的女性稱為海女。而故事就從老一代海女夏婆婆與女兒天野春子(小泉今日子飾,少女時期由有村架純飾演),就留在村子裡成為下一代海女還是前往東京追夢的爭執開始,而後在這個基礎上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故事線。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村花版的春子

當離家24年的春子因為被小時候的好友大吉告知母親病危再度踏上了北三陸的土地後,她那個長在東京的女兒秋(能年玲奈飾)也從此與海女這個名字產生了聯繫。從中產生的故事恰恰催生了作為看客的日本人對到底是選擇老家的山水靜好,還是東京大阪的人生夢想的思考。

一邊是艱難卻可以追逐絢爛的花火,一邊是穩定卻能看到盡頭的人生之路,許多人也往往會在各種各樣因素的推動下,作出春子一般的選擇,去東京、去北京、去紐約,目的地雖然不同,目的卻是類似的。而背後的父母雖然會迎來長久的寂寞,卻往往也會像夏婆婆一般用去者不追的態度表達默默的支持。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傲嬌的夏婆婆在海邊為去往遠方的春子加油

三大都市圈形成的背後藏著日本的黃金時代

日本戰後這種大規模人口聚集其實也是伴隨著日本經濟的恢復和爆發性增長密切相關,《海女》裡面也暗藏了日本不同時代的故事,80年代的日本處於昭和晚期,是日本經濟坐二望一,野蠻增長的時代,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業勞動力需求的降低,廣大農村家庭中沒有繼承權的次子、三子紛紛前往遍地是機會的城市。

在bling bling的80年代,日本的汽車和半導體產量甚至超過了美國,東京證券交易所指數突破1萬日元變成了日常,眼看就要成為世界經濟的執牛耳者。日本經濟的快速增長甚至連一部分美國人都開始擔心日本在經濟層面征服美國的可能。從1985年以後,美國人開始作出反擊,x迅速簽訂了新的貿易協定,並且美元與日元的匯率也從1比250跌倒了1比120,這顯然使得日本的出口貿易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其經濟的重心開始從製造業轉向了股票和房產,經濟的泡沫就此越滾越大。1983年,日經平均股價還在8000日元左右;到了1987年受到日本政府經濟政策的影響竟然漲到了27000日元;甚至在1989年末,更是快看到了40000日元的紅線。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日本時代鉅變下,《海女》人物的去留選擇

可惜好景不長,1990年1月4日,牛頓從天堂請了假遛彎到了日本,那個已經高高飄向天際的股票泡沫狠狠的砸在了牛頓頭上,東京的證券交易所全線飄綠,到了十月,日經平均股價已經縮水到了最高值時期的一半。

而《海女》中春子隻身前往東京追尋歌手夢想的1984年正處於日本經濟黃金時代的尾巴,這個時代充斥著夢想、野心、奮鬥、遠方等字眼,每一個人都按捺不住心中的活力。就連搭載著春子離開的北鐵也是偏遠鄉下對於振興的希望,在那個時代,那個車廂數字都不能用幾去形容的北鐵火車也承載了留在家鄉的春子好友——大吉對未來的期待,似乎有了老家附近的這個小站臺,去到哪裡都不是難事。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可惜20多年的經濟停滯,使得這個小站喪失了最初的活力,大都市對人的臉色也不再友善。而同時,當故鄉的人們比如足立結衣(橋本愛飾)的哥哥足立洋(小池徹平飾)難以適應大城市的生活落荒而逃時,春子也漸漸在東京迷失了自己,婚姻的不鹹不淡,事業的不痛不癢,想離開而又心有不甘,想堅持而又傷痕累累,這種掙扎的心理想必不僅會出現在春子心裡,也會出現在所有心有所圖卻迷茫不知方向的城市遊民心中。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小泉今日子版春子

《海女》中的鐵路意味著什麼

當春子和秋搭乘著北鐵回到故鄉後,這種心理迷霧漸漸消失,不僅春子和夏的母女關係漸漸修復,就連秋也找到了人生的目標,成為海女,成為地方偶像,回到東京出道,最終又在大地震後為了振興故鄉回到了北三陸,這一連串事件中都有北鐵的身影,似乎那鐵道線就就連接了許許多多的夢想。

而在最後的終章,象徵著希望和未來的北鐵在原有線路——袖濱海岸重開外,更是從北三陸開通到了畑野。重新奔馳在北鐵線上的宴會列車——“浪濤聲永恆回憶號”引來了大量的觀光遊客,一首《追憶如潮》唱的是秋和結衣對未來的期許,其實更是對回不去故鄉的人的勸慰,對身在老家的人的鼓勵。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整部劇中,北鐵的身影一直存在,故事由它的開通而始,又由它的重開而結,前後二十多年,打通了故鄉和城市,跨越了兩個時代,串聯起了前後三代人的內心,無形間成了故事的最大象徵物。

糾結在哪登陸的美軍會告訴你日本的路不好走

為什麼短小簡陋的北鐵能有這麼大的作用,我們可以把時間推的遠一點,從美軍當初執行日本登陸計劃前對登陸戰的陣亡預估中得出一點線索。當時美國的參謀總部經過推演認為光是登陸戰役就可以耗費100萬枚紫心勳章(一種專門授予作戰中負傷的軍人,也可授予陣亡者的最近親屬的軍功章),而在東京的巷戰中美軍的傷亡預計將達到200-400萬,如果對這組預估的數字沒有實感,可以瞭解一下美軍在二戰中的總傷亡數字也只是107萬。造成這種可能性的正是日本的複雜地形。

我們知道,自從凱末爾將協約國的干涉軍從灘頭陣地趕回了地中海以後,登陸戰役就進入了在第一時間阻擊登陸敵人的時代,這就意味著以往海軍從容下錨,以日為單位登陸整隊再尋找遠處防守的敵軍進行決戰的策略被徹底拋棄,更快的節奏要求登陸方尋找有足夠戰略縱深的平原地帶執行作戰計劃,寬闊平坦的地形這不僅降低了防守方的優勢,還能使得機械化部隊能夠快速部署運轉。

"

2013年的日本紅白歌會中,有一部劇竟然獲得了一段接近半小時的特別企劃時間,它既不是當年最為火爆的堺雅人的《半澤直樹》,也不是擁有一臉高知相的福山雅治的《神探伽利略2》,而是一部每集僅有15分鐘的晨間劇——《海女》。為此它的主要演員們都得到了足夠多的機會,在有日本春晚之稱的紅白上蹦躂了好一會。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當然能年犬的青春活力,日本北國的歷史人文,精巧的劇情,節奏良好的剪輯構成了《海女》大火的基本元素,不過除此之外類似於逃離北上廣的情緒更加能感染到那些被城市的鋼筋混凝土森林,被張開了大嘴的格子間所吞噬的渺小個體。

局部發展的霓虹,佔地14%的三大都市圈,住了超過一半的日本人

我們知道日本是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早在2005年它的城市化水平就已經達到了86.3%,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而為這個數字貢獻最大就是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截止到2018年,日本總人口達到1.265億(數據來自世界銀行),相比於戰後百廢待興的1955年,增加了3642萬,而三大都市圈的人口則從1955年的3321萬增加到了6618萬,也就是說在這60多年裡,日本總人口的增量中有90.5%是土地面積僅佔全國14.4%的三大都市圈貢獻的。

即是在三大都市圈內部,其人口分佈也是高度集中的,在不到70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了超過5000萬的人。而且在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中,GDP超過平均值的僅有12個,不在三大都市圈的僅有北海道(面積大)、福岡縣(九州地區的扛把子)、廣島縣(帝國時代就已經是重要軍港)這三個地方。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

也正是這種資源嚴重向三大都市圈的傾斜,才造成了《海女》中的矛盾主線——城市和故鄉的選擇。

進不去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

在亞洲沿海地區,尤其是高緯度的日韓沿海地區,將不帶輔助呼吸裝置、隻身潛入海底捕撈龍蝦、扇貝、鮑魚、海螺、海膽等海產品的女性稱為海女。而故事就從老一代海女夏婆婆與女兒天野春子(小泉今日子飾,少女時期由有村架純飾演),就留在村子裡成為下一代海女還是前往東京追夢的爭執開始,而後在這個基礎上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故事線。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村花版的春子

當離家24年的春子因為被小時候的好友大吉告知母親病危再度踏上了北三陸的土地後,她那個長在東京的女兒秋(能年玲奈飾)也從此與海女這個名字產生了聯繫。從中產生的故事恰恰催生了作為看客的日本人對到底是選擇老家的山水靜好,還是東京大阪的人生夢想的思考。

一邊是艱難卻可以追逐絢爛的花火,一邊是穩定卻能看到盡頭的人生之路,許多人也往往會在各種各樣因素的推動下,作出春子一般的選擇,去東京、去北京、去紐約,目的地雖然不同,目的卻是類似的。而背後的父母雖然會迎來長久的寂寞,卻往往也會像夏婆婆一般用去者不追的態度表達默默的支持。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傲嬌的夏婆婆在海邊為去往遠方的春子加油

三大都市圈形成的背後藏著日本的黃金時代

日本戰後這種大規模人口聚集其實也是伴隨著日本經濟的恢復和爆發性增長密切相關,《海女》裡面也暗藏了日本不同時代的故事,80年代的日本處於昭和晚期,是日本經濟坐二望一,野蠻增長的時代,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業勞動力需求的降低,廣大農村家庭中沒有繼承權的次子、三子紛紛前往遍地是機會的城市。

在bling bling的80年代,日本的汽車和半導體產量甚至超過了美國,東京證券交易所指數突破1萬日元變成了日常,眼看就要成為世界經濟的執牛耳者。日本經濟的快速增長甚至連一部分美國人都開始擔心日本在經濟層面征服美國的可能。從1985年以後,美國人開始作出反擊,x迅速簽訂了新的貿易協定,並且美元與日元的匯率也從1比250跌倒了1比120,這顯然使得日本的出口貿易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其經濟的重心開始從製造業轉向了股票和房產,經濟的泡沫就此越滾越大。1983年,日經平均股價還在8000日元左右;到了1987年受到日本政府經濟政策的影響竟然漲到了27000日元;甚至在1989年末,更是快看到了40000日元的紅線。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日本時代鉅變下,《海女》人物的去留選擇

可惜好景不長,1990年1月4日,牛頓從天堂請了假遛彎到了日本,那個已經高高飄向天際的股票泡沫狠狠的砸在了牛頓頭上,東京的證券交易所全線飄綠,到了十月,日經平均股價已經縮水到了最高值時期的一半。

而《海女》中春子隻身前往東京追尋歌手夢想的1984年正處於日本經濟黃金時代的尾巴,這個時代充斥著夢想、野心、奮鬥、遠方等字眼,每一個人都按捺不住心中的活力。就連搭載著春子離開的北鐵也是偏遠鄉下對於振興的希望,在那個時代,那個車廂數字都不能用幾去形容的北鐵火車也承載了留在家鄉的春子好友——大吉對未來的期待,似乎有了老家附近的這個小站臺,去到哪裡都不是難事。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可惜20多年的經濟停滯,使得這個小站喪失了最初的活力,大都市對人的臉色也不再友善。而同時,當故鄉的人們比如足立結衣(橋本愛飾)的哥哥足立洋(小池徹平飾)難以適應大城市的生活落荒而逃時,春子也漸漸在東京迷失了自己,婚姻的不鹹不淡,事業的不痛不癢,想離開而又心有不甘,想堅持而又傷痕累累,這種掙扎的心理想必不僅會出現在春子心裡,也會出現在所有心有所圖卻迷茫不知方向的城市遊民心中。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小泉今日子版春子

《海女》中的鐵路意味著什麼

當春子和秋搭乘著北鐵回到故鄉後,這種心理迷霧漸漸消失,不僅春子和夏的母女關係漸漸修復,就連秋也找到了人生的目標,成為海女,成為地方偶像,回到東京出道,最終又在大地震後為了振興故鄉回到了北三陸,這一連串事件中都有北鐵的身影,似乎那鐵道線就就連接了許許多多的夢想。

而在最後的終章,象徵著希望和未來的北鐵在原有線路——袖濱海岸重開外,更是從北三陸開通到了畑野。重新奔馳在北鐵線上的宴會列車——“浪濤聲永恆回憶號”引來了大量的觀光遊客,一首《追憶如潮》唱的是秋和結衣對未來的期許,其實更是對回不去故鄉的人的勸慰,對身在老家的人的鼓勵。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整部劇中,北鐵的身影一直存在,故事由它的開通而始,又由它的重開而結,前後二十多年,打通了故鄉和城市,跨越了兩個時代,串聯起了前後三代人的內心,無形間成了故事的最大象徵物。

糾結在哪登陸的美軍會告訴你日本的路不好走

為什麼短小簡陋的北鐵能有這麼大的作用,我們可以把時間推的遠一點,從美軍當初執行日本登陸計劃前對登陸戰的陣亡預估中得出一點線索。當時美國的參謀總部經過推演認為光是登陸戰役就可以耗費100萬枚紫心勳章(一種專門授予作戰中負傷的軍人,也可授予陣亡者的最近親屬的軍功章),而在東京的巷戰中美軍的傷亡預計將達到200-400萬,如果對這組預估的數字沒有實感,可以瞭解一下美軍在二戰中的總傷亡數字也只是107萬。造成這種可能性的正是日本的複雜地形。

我們知道,自從凱末爾將協約國的干涉軍從灘頭陣地趕回了地中海以後,登陸戰役就進入了在第一時間阻擊登陸敵人的時代,這就意味著以往海軍從容下錨,以日為單位登陸整隊再尋找遠處防守的敵軍進行決戰的策略被徹底拋棄,更快的節奏要求登陸方尋找有足夠戰略縱深的平原地帶執行作戰計劃,寬闊平坦的地形這不僅降低了防守方的優勢,還能使得機械化部隊能夠快速部署運轉。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當時美軍初步框定了六個登陸地點,但其中有很多是湊數的,九州的北側是當年元軍選擇的登陸點,但是對於現代戰爭而言,大量的機械化部隊要從九州南側一路穿過中國、近畿、關東進而撕裂日本也以為著要撕裂沿途複雜的山地地形,因此從一開始包括鹿兒島和宮崎在內的幾個地點都是優先級較低的選擇。

四國的高知被放棄也是因為同樣的道理,美軍在這裡出發除了要面對多變的山地地形,更有茂密的叢林在前頭等著,不僅能夠鍛鍊山地部隊,還能對叢林部隊進行一下強化訓練。

"

2013年的日本紅白歌會中,有一部劇竟然獲得了一段接近半小時的特別企劃時間,它既不是當年最為火爆的堺雅人的《半澤直樹》,也不是擁有一臉高知相的福山雅治的《神探伽利略2》,而是一部每集僅有15分鐘的晨間劇——《海女》。為此它的主要演員們都得到了足夠多的機會,在有日本春晚之稱的紅白上蹦躂了好一會。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當然能年犬的青春活力,日本北國的歷史人文,精巧的劇情,節奏良好的剪輯構成了《海女》大火的基本元素,不過除此之外類似於逃離北上廣的情緒更加能感染到那些被城市的鋼筋混凝土森林,被張開了大嘴的格子間所吞噬的渺小個體。

局部發展的霓虹,佔地14%的三大都市圈,住了超過一半的日本人

我們知道日本是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早在2005年它的城市化水平就已經達到了86.3%,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而為這個數字貢獻最大就是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截止到2018年,日本總人口達到1.265億(數據來自世界銀行),相比於戰後百廢待興的1955年,增加了3642萬,而三大都市圈的人口則從1955年的3321萬增加到了6618萬,也就是說在這60多年裡,日本總人口的增量中有90.5%是土地面積僅佔全國14.4%的三大都市圈貢獻的。

即是在三大都市圈內部,其人口分佈也是高度集中的,在不到70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了超過5000萬的人。而且在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中,GDP超過平均值的僅有12個,不在三大都市圈的僅有北海道(面積大)、福岡縣(九州地區的扛把子)、廣島縣(帝國時代就已經是重要軍港)這三個地方。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

也正是這種資源嚴重向三大都市圈的傾斜,才造成了《海女》中的矛盾主線——城市和故鄉的選擇。

進不去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

在亞洲沿海地區,尤其是高緯度的日韓沿海地區,將不帶輔助呼吸裝置、隻身潛入海底捕撈龍蝦、扇貝、鮑魚、海螺、海膽等海產品的女性稱為海女。而故事就從老一代海女夏婆婆與女兒天野春子(小泉今日子飾,少女時期由有村架純飾演),就留在村子裡成為下一代海女還是前往東京追夢的爭執開始,而後在這個基礎上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故事線。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村花版的春子

當離家24年的春子因為被小時候的好友大吉告知母親病危再度踏上了北三陸的土地後,她那個長在東京的女兒秋(能年玲奈飾)也從此與海女這個名字產生了聯繫。從中產生的故事恰恰催生了作為看客的日本人對到底是選擇老家的山水靜好,還是東京大阪的人生夢想的思考。

一邊是艱難卻可以追逐絢爛的花火,一邊是穩定卻能看到盡頭的人生之路,許多人也往往會在各種各樣因素的推動下,作出春子一般的選擇,去東京、去北京、去紐約,目的地雖然不同,目的卻是類似的。而背後的父母雖然會迎來長久的寂寞,卻往往也會像夏婆婆一般用去者不追的態度表達默默的支持。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傲嬌的夏婆婆在海邊為去往遠方的春子加油

三大都市圈形成的背後藏著日本的黃金時代

日本戰後這種大規模人口聚集其實也是伴隨著日本經濟的恢復和爆發性增長密切相關,《海女》裡面也暗藏了日本不同時代的故事,80年代的日本處於昭和晚期,是日本經濟坐二望一,野蠻增長的時代,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業勞動力需求的降低,廣大農村家庭中沒有繼承權的次子、三子紛紛前往遍地是機會的城市。

在bling bling的80年代,日本的汽車和半導體產量甚至超過了美國,東京證券交易所指數突破1萬日元變成了日常,眼看就要成為世界經濟的執牛耳者。日本經濟的快速增長甚至連一部分美國人都開始擔心日本在經濟層面征服美國的可能。從1985年以後,美國人開始作出反擊,x迅速簽訂了新的貿易協定,並且美元與日元的匯率也從1比250跌倒了1比120,這顯然使得日本的出口貿易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其經濟的重心開始從製造業轉向了股票和房產,經濟的泡沫就此越滾越大。1983年,日經平均股價還在8000日元左右;到了1987年受到日本政府經濟政策的影響竟然漲到了27000日元;甚至在1989年末,更是快看到了40000日元的紅線。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日本時代鉅變下,《海女》人物的去留選擇

可惜好景不長,1990年1月4日,牛頓從天堂請了假遛彎到了日本,那個已經高高飄向天際的股票泡沫狠狠的砸在了牛頓頭上,東京的證券交易所全線飄綠,到了十月,日經平均股價已經縮水到了最高值時期的一半。

而《海女》中春子隻身前往東京追尋歌手夢想的1984年正處於日本經濟黃金時代的尾巴,這個時代充斥著夢想、野心、奮鬥、遠方等字眼,每一個人都按捺不住心中的活力。就連搭載著春子離開的北鐵也是偏遠鄉下對於振興的希望,在那個時代,那個車廂數字都不能用幾去形容的北鐵火車也承載了留在家鄉的春子好友——大吉對未來的期待,似乎有了老家附近的這個小站臺,去到哪裡都不是難事。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可惜20多年的經濟停滯,使得這個小站喪失了最初的活力,大都市對人的臉色也不再友善。而同時,當故鄉的人們比如足立結衣(橋本愛飾)的哥哥足立洋(小池徹平飾)難以適應大城市的生活落荒而逃時,春子也漸漸在東京迷失了自己,婚姻的不鹹不淡,事業的不痛不癢,想離開而又心有不甘,想堅持而又傷痕累累,這種掙扎的心理想必不僅會出現在春子心裡,也會出現在所有心有所圖卻迷茫不知方向的城市遊民心中。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小泉今日子版春子

《海女》中的鐵路意味著什麼

當春子和秋搭乘著北鐵回到故鄉後,這種心理迷霧漸漸消失,不僅春子和夏的母女關係漸漸修復,就連秋也找到了人生的目標,成為海女,成為地方偶像,回到東京出道,最終又在大地震後為了振興故鄉回到了北三陸,這一連串事件中都有北鐵的身影,似乎那鐵道線就就連接了許許多多的夢想。

而在最後的終章,象徵著希望和未來的北鐵在原有線路——袖濱海岸重開外,更是從北三陸開通到了畑野。重新奔馳在北鐵線上的宴會列車——“浪濤聲永恆回憶號”引來了大量的觀光遊客,一首《追憶如潮》唱的是秋和結衣對未來的期許,其實更是對回不去故鄉的人的勸慰,對身在老家的人的鼓勵。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整部劇中,北鐵的身影一直存在,故事由它的開通而始,又由它的重開而結,前後二十多年,打通了故鄉和城市,跨越了兩個時代,串聯起了前後三代人的內心,無形間成了故事的最大象徵物。

糾結在哪登陸的美軍會告訴你日本的路不好走

為什麼短小簡陋的北鐵能有這麼大的作用,我們可以把時間推的遠一點,從美軍當初執行日本登陸計劃前對登陸戰的陣亡預估中得出一點線索。當時美國的參謀總部經過推演認為光是登陸戰役就可以耗費100萬枚紫心勳章(一種專門授予作戰中負傷的軍人,也可授予陣亡者的最近親屬的軍功章),而在東京的巷戰中美軍的傷亡預計將達到200-400萬,如果對這組預估的數字沒有實感,可以瞭解一下美軍在二戰中的總傷亡數字也只是107萬。造成這種可能性的正是日本的複雜地形。

我們知道,自從凱末爾將協約國的干涉軍從灘頭陣地趕回了地中海以後,登陸戰役就進入了在第一時間阻擊登陸敵人的時代,這就意味著以往海軍從容下錨,以日為單位登陸整隊再尋找遠處防守的敵軍進行決戰的策略被徹底拋棄,更快的節奏要求登陸方尋找有足夠戰略縱深的平原地帶執行作戰計劃,寬闊平坦的地形這不僅降低了防守方的優勢,還能使得機械化部隊能夠快速部署運轉。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當時美軍初步框定了六個登陸地點,但其中有很多是湊數的,九州的北側是當年元軍選擇的登陸點,但是對於現代戰爭而言,大量的機械化部隊要從九州南側一路穿過中國、近畿、關東進而撕裂日本也以為著要撕裂沿途複雜的山地地形,因此從一開始包括鹿兒島和宮崎在內的幾個地點都是優先級較低的選擇。

四國的高知被放棄也是因為同樣的道理,美軍在這裡出發除了要面對多變的山地地形,更有茂密的叢林在前頭等著,不僅能夠鍛鍊山地部隊,還能對叢林部隊進行一下強化訓練。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而在另外三大沿海平原上的都市圈中,大阪和名古屋都有半島拱衛並不是理想的登陸地點,也只有關東平原可供一試。因此剩下的唯二選擇也就是關東的千葉和神奈川,但這些地方在當時也是人口最密集軍事佈防最嚴密的核心區域,從這裡登陸就好比盟軍剛完成了諾曼底登陸後就要經歷好幾場蘇軍在柏林遭遇到的激烈城市巷戰,那時候軍事裝備上的優勢將會被極大淡化,大規模的消耗在所難免。

"

2013年的日本紅白歌會中,有一部劇竟然獲得了一段接近半小時的特別企劃時間,它既不是當年最為火爆的堺雅人的《半澤直樹》,也不是擁有一臉高知相的福山雅治的《神探伽利略2》,而是一部每集僅有15分鐘的晨間劇——《海女》。為此它的主要演員們都得到了足夠多的機會,在有日本春晚之稱的紅白上蹦躂了好一會。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當然能年犬的青春活力,日本北國的歷史人文,精巧的劇情,節奏良好的剪輯構成了《海女》大火的基本元素,不過除此之外類似於逃離北上廣的情緒更加能感染到那些被城市的鋼筋混凝土森林,被張開了大嘴的格子間所吞噬的渺小個體。

局部發展的霓虹,佔地14%的三大都市圈,住了超過一半的日本人

我們知道日本是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早在2005年它的城市化水平就已經達到了86.3%,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而為這個數字貢獻最大就是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截止到2018年,日本總人口達到1.265億(數據來自世界銀行),相比於戰後百廢待興的1955年,增加了3642萬,而三大都市圈的人口則從1955年的3321萬增加到了6618萬,也就是說在這60多年裡,日本總人口的增量中有90.5%是土地面積僅佔全國14.4%的三大都市圈貢獻的。

即是在三大都市圈內部,其人口分佈也是高度集中的,在不到70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了超過5000萬的人。而且在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中,GDP超過平均值的僅有12個,不在三大都市圈的僅有北海道(面積大)、福岡縣(九州地區的扛把子)、廣島縣(帝國時代就已經是重要軍港)這三個地方。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

也正是這種資源嚴重向三大都市圈的傾斜,才造成了《海女》中的矛盾主線——城市和故鄉的選擇。

進不去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

在亞洲沿海地區,尤其是高緯度的日韓沿海地區,將不帶輔助呼吸裝置、隻身潛入海底捕撈龍蝦、扇貝、鮑魚、海螺、海膽等海產品的女性稱為海女。而故事就從老一代海女夏婆婆與女兒天野春子(小泉今日子飾,少女時期由有村架純飾演),就留在村子裡成為下一代海女還是前往東京追夢的爭執開始,而後在這個基礎上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故事線。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村花版的春子

當離家24年的春子因為被小時候的好友大吉告知母親病危再度踏上了北三陸的土地後,她那個長在東京的女兒秋(能年玲奈飾)也從此與海女這個名字產生了聯繫。從中產生的故事恰恰催生了作為看客的日本人對到底是選擇老家的山水靜好,還是東京大阪的人生夢想的思考。

一邊是艱難卻可以追逐絢爛的花火,一邊是穩定卻能看到盡頭的人生之路,許多人也往往會在各種各樣因素的推動下,作出春子一般的選擇,去東京、去北京、去紐約,目的地雖然不同,目的卻是類似的。而背後的父母雖然會迎來長久的寂寞,卻往往也會像夏婆婆一般用去者不追的態度表達默默的支持。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傲嬌的夏婆婆在海邊為去往遠方的春子加油

三大都市圈形成的背後藏著日本的黃金時代

日本戰後這種大規模人口聚集其實也是伴隨著日本經濟的恢復和爆發性增長密切相關,《海女》裡面也暗藏了日本不同時代的故事,80年代的日本處於昭和晚期,是日本經濟坐二望一,野蠻增長的時代,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業勞動力需求的降低,廣大農村家庭中沒有繼承權的次子、三子紛紛前往遍地是機會的城市。

在bling bling的80年代,日本的汽車和半導體產量甚至超過了美國,東京證券交易所指數突破1萬日元變成了日常,眼看就要成為世界經濟的執牛耳者。日本經濟的快速增長甚至連一部分美國人都開始擔心日本在經濟層面征服美國的可能。從1985年以後,美國人開始作出反擊,x迅速簽訂了新的貿易協定,並且美元與日元的匯率也從1比250跌倒了1比120,這顯然使得日本的出口貿易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其經濟的重心開始從製造業轉向了股票和房產,經濟的泡沫就此越滾越大。1983年,日經平均股價還在8000日元左右;到了1987年受到日本政府經濟政策的影響竟然漲到了27000日元;甚至在1989年末,更是快看到了40000日元的紅線。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日本時代鉅變下,《海女》人物的去留選擇

可惜好景不長,1990年1月4日,牛頓從天堂請了假遛彎到了日本,那個已經高高飄向天際的股票泡沫狠狠的砸在了牛頓頭上,東京的證券交易所全線飄綠,到了十月,日經平均股價已經縮水到了最高值時期的一半。

而《海女》中春子隻身前往東京追尋歌手夢想的1984年正處於日本經濟黃金時代的尾巴,這個時代充斥著夢想、野心、奮鬥、遠方等字眼,每一個人都按捺不住心中的活力。就連搭載著春子離開的北鐵也是偏遠鄉下對於振興的希望,在那個時代,那個車廂數字都不能用幾去形容的北鐵火車也承載了留在家鄉的春子好友——大吉對未來的期待,似乎有了老家附近的這個小站臺,去到哪裡都不是難事。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可惜20多年的經濟停滯,使得這個小站喪失了最初的活力,大都市對人的臉色也不再友善。而同時,當故鄉的人們比如足立結衣(橋本愛飾)的哥哥足立洋(小池徹平飾)難以適應大城市的生活落荒而逃時,春子也漸漸在東京迷失了自己,婚姻的不鹹不淡,事業的不痛不癢,想離開而又心有不甘,想堅持而又傷痕累累,這種掙扎的心理想必不僅會出現在春子心裡,也會出現在所有心有所圖卻迷茫不知方向的城市遊民心中。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小泉今日子版春子

《海女》中的鐵路意味著什麼

當春子和秋搭乘著北鐵回到故鄉後,這種心理迷霧漸漸消失,不僅春子和夏的母女關係漸漸修復,就連秋也找到了人生的目標,成為海女,成為地方偶像,回到東京出道,最終又在大地震後為了振興故鄉回到了北三陸,這一連串事件中都有北鐵的身影,似乎那鐵道線就就連接了許許多多的夢想。

而在最後的終章,象徵著希望和未來的北鐵在原有線路——袖濱海岸重開外,更是從北三陸開通到了畑野。重新奔馳在北鐵線上的宴會列車——“浪濤聲永恆回憶號”引來了大量的觀光遊客,一首《追憶如潮》唱的是秋和結衣對未來的期許,其實更是對回不去故鄉的人的勸慰,對身在老家的人的鼓勵。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整部劇中,北鐵的身影一直存在,故事由它的開通而始,又由它的重開而結,前後二十多年,打通了故鄉和城市,跨越了兩個時代,串聯起了前後三代人的內心,無形間成了故事的最大象徵物。

糾結在哪登陸的美軍會告訴你日本的路不好走

為什麼短小簡陋的北鐵能有這麼大的作用,我們可以把時間推的遠一點,從美軍當初執行日本登陸計劃前對登陸戰的陣亡預估中得出一點線索。當時美國的參謀總部經過推演認為光是登陸戰役就可以耗費100萬枚紫心勳章(一種專門授予作戰中負傷的軍人,也可授予陣亡者的最近親屬的軍功章),而在東京的巷戰中美軍的傷亡預計將達到200-400萬,如果對這組預估的數字沒有實感,可以瞭解一下美軍在二戰中的總傷亡數字也只是107萬。造成這種可能性的正是日本的複雜地形。

我們知道,自從凱末爾將協約國的干涉軍從灘頭陣地趕回了地中海以後,登陸戰役就進入了在第一時間阻擊登陸敵人的時代,這就意味著以往海軍從容下錨,以日為單位登陸整隊再尋找遠處防守的敵軍進行決戰的策略被徹底拋棄,更快的節奏要求登陸方尋找有足夠戰略縱深的平原地帶執行作戰計劃,寬闊平坦的地形這不僅降低了防守方的優勢,還能使得機械化部隊能夠快速部署運轉。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當時美軍初步框定了六個登陸地點,但其中有很多是湊數的,九州的北側是當年元軍選擇的登陸點,但是對於現代戰爭而言,大量的機械化部隊要從九州南側一路穿過中國、近畿、關東進而撕裂日本也以為著要撕裂沿途複雜的山地地形,因此從一開始包括鹿兒島和宮崎在內的幾個地點都是優先級較低的選擇。

四國的高知被放棄也是因為同樣的道理,美軍在這裡出發除了要面對多變的山地地形,更有茂密的叢林在前頭等著,不僅能夠鍛鍊山地部隊,還能對叢林部隊進行一下強化訓練。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而在另外三大沿海平原上的都市圈中,大阪和名古屋都有半島拱衛並不是理想的登陸地點,也只有關東平原可供一試。因此剩下的唯二選擇也就是關東的千葉和神奈川,但這些地方在當時也是人口最密集軍事佈防最嚴密的核心區域,從這裡登陸就好比盟軍剛完成了諾曼底登陸後就要經歷好幾場蘇軍在柏林遭遇到的激烈城市巷戰,那時候軍事裝備上的優勢將會被極大淡化,大規模的消耗在所難免。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你問為什麼不在日本的西海岸找登陸地點,沒辦法,畢竟日本的平原就是這麼少,整個日本的西側幾乎就沒有什麼像樣的平原,這也是如今日本新興的城市聚落多數沿著太平海岸線分佈的原因,在這裡心疼上杉謙信一秒鐘,你這地理條件能夠上洛成功,跟武田信玄耗了這麼久也是難為你了(雖然武田信玄也是山裡的孩子)。

複雜的地形和聯通彼此的鐵路加速了都市圈的形成

日本的複雜地形不僅限制了美軍的進攻選擇,也在戰後影響了人口的遷移和經濟的發展。作為一個75%以上的國土都是山地丘陵地形的國家,它的人口和城市不得不聚集在狹小的山間盆地及平原地帶裡。

當你知道這些為數不多的盆地、平原地形中還有一大部分來自日本第二大島——北海道時,你就知道日本大藏省官員內心的呵呵了,畢竟佔日本五分之一面積的北海道雖然有近40%的土地屬於沿岸平原,卻因為活火山眾多和惡劣的氣候難以兌現全部價值。

"

2013年的日本紅白歌會中,有一部劇竟然獲得了一段接近半小時的特別企劃時間,它既不是當年最為火爆的堺雅人的《半澤直樹》,也不是擁有一臉高知相的福山雅治的《神探伽利略2》,而是一部每集僅有15分鐘的晨間劇——《海女》。為此它的主要演員們都得到了足夠多的機會,在有日本春晚之稱的紅白上蹦躂了好一會。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當然能年犬的青春活力,日本北國的歷史人文,精巧的劇情,節奏良好的剪輯構成了《海女》大火的基本元素,不過除此之外類似於逃離北上廣的情緒更加能感染到那些被城市的鋼筋混凝土森林,被張開了大嘴的格子間所吞噬的渺小個體。

局部發展的霓虹,佔地14%的三大都市圈,住了超過一半的日本人

我們知道日本是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早在2005年它的城市化水平就已經達到了86.3%,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而為這個數字貢獻最大就是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截止到2018年,日本總人口達到1.265億(數據來自世界銀行),相比於戰後百廢待興的1955年,增加了3642萬,而三大都市圈的人口則從1955年的3321萬增加到了6618萬,也就是說在這60多年裡,日本總人口的增量中有90.5%是土地面積僅佔全國14.4%的三大都市圈貢獻的。

即是在三大都市圈內部,其人口分佈也是高度集中的,在不到70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了超過5000萬的人。而且在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中,GDP超過平均值的僅有12個,不在三大都市圈的僅有北海道(面積大)、福岡縣(九州地區的扛把子)、廣島縣(帝國時代就已經是重要軍港)這三個地方。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

也正是這種資源嚴重向三大都市圈的傾斜,才造成了《海女》中的矛盾主線——城市和故鄉的選擇。

進不去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

在亞洲沿海地區,尤其是高緯度的日韓沿海地區,將不帶輔助呼吸裝置、隻身潛入海底捕撈龍蝦、扇貝、鮑魚、海螺、海膽等海產品的女性稱為海女。而故事就從老一代海女夏婆婆與女兒天野春子(小泉今日子飾,少女時期由有村架純飾演),就留在村子裡成為下一代海女還是前往東京追夢的爭執開始,而後在這個基礎上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故事線。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村花版的春子

當離家24年的春子因為被小時候的好友大吉告知母親病危再度踏上了北三陸的土地後,她那個長在東京的女兒秋(能年玲奈飾)也從此與海女這個名字產生了聯繫。從中產生的故事恰恰催生了作為看客的日本人對到底是選擇老家的山水靜好,還是東京大阪的人生夢想的思考。

一邊是艱難卻可以追逐絢爛的花火,一邊是穩定卻能看到盡頭的人生之路,許多人也往往會在各種各樣因素的推動下,作出春子一般的選擇,去東京、去北京、去紐約,目的地雖然不同,目的卻是類似的。而背後的父母雖然會迎來長久的寂寞,卻往往也會像夏婆婆一般用去者不追的態度表達默默的支持。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傲嬌的夏婆婆在海邊為去往遠方的春子加油

三大都市圈形成的背後藏著日本的黃金時代

日本戰後這種大規模人口聚集其實也是伴隨著日本經濟的恢復和爆發性增長密切相關,《海女》裡面也暗藏了日本不同時代的故事,80年代的日本處於昭和晚期,是日本經濟坐二望一,野蠻增長的時代,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業勞動力需求的降低,廣大農村家庭中沒有繼承權的次子、三子紛紛前往遍地是機會的城市。

在bling bling的80年代,日本的汽車和半導體產量甚至超過了美國,東京證券交易所指數突破1萬日元變成了日常,眼看就要成為世界經濟的執牛耳者。日本經濟的快速增長甚至連一部分美國人都開始擔心日本在經濟層面征服美國的可能。從1985年以後,美國人開始作出反擊,x迅速簽訂了新的貿易協定,並且美元與日元的匯率也從1比250跌倒了1比120,這顯然使得日本的出口貿易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其經濟的重心開始從製造業轉向了股票和房產,經濟的泡沫就此越滾越大。1983年,日經平均股價還在8000日元左右;到了1987年受到日本政府經濟政策的影響竟然漲到了27000日元;甚至在1989年末,更是快看到了40000日元的紅線。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日本時代鉅變下,《海女》人物的去留選擇

可惜好景不長,1990年1月4日,牛頓從天堂請了假遛彎到了日本,那個已經高高飄向天際的股票泡沫狠狠的砸在了牛頓頭上,東京的證券交易所全線飄綠,到了十月,日經平均股價已經縮水到了最高值時期的一半。

而《海女》中春子隻身前往東京追尋歌手夢想的1984年正處於日本經濟黃金時代的尾巴,這個時代充斥著夢想、野心、奮鬥、遠方等字眼,每一個人都按捺不住心中的活力。就連搭載著春子離開的北鐵也是偏遠鄉下對於振興的希望,在那個時代,那個車廂數字都不能用幾去形容的北鐵火車也承載了留在家鄉的春子好友——大吉對未來的期待,似乎有了老家附近的這個小站臺,去到哪裡都不是難事。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可惜20多年的經濟停滯,使得這個小站喪失了最初的活力,大都市對人的臉色也不再友善。而同時,當故鄉的人們比如足立結衣(橋本愛飾)的哥哥足立洋(小池徹平飾)難以適應大城市的生活落荒而逃時,春子也漸漸在東京迷失了自己,婚姻的不鹹不淡,事業的不痛不癢,想離開而又心有不甘,想堅持而又傷痕累累,這種掙扎的心理想必不僅會出現在春子心裡,也會出現在所有心有所圖卻迷茫不知方向的城市遊民心中。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小泉今日子版春子

《海女》中的鐵路意味著什麼

當春子和秋搭乘著北鐵回到故鄉後,這種心理迷霧漸漸消失,不僅春子和夏的母女關係漸漸修復,就連秋也找到了人生的目標,成為海女,成為地方偶像,回到東京出道,最終又在大地震後為了振興故鄉回到了北三陸,這一連串事件中都有北鐵的身影,似乎那鐵道線就就連接了許許多多的夢想。

而在最後的終章,象徵著希望和未來的北鐵在原有線路——袖濱海岸重開外,更是從北三陸開通到了畑野。重新奔馳在北鐵線上的宴會列車——“浪濤聲永恆回憶號”引來了大量的觀光遊客,一首《追憶如潮》唱的是秋和結衣對未來的期許,其實更是對回不去故鄉的人的勸慰,對身在老家的人的鼓勵。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整部劇中,北鐵的身影一直存在,故事由它的開通而始,又由它的重開而結,前後二十多年,打通了故鄉和城市,跨越了兩個時代,串聯起了前後三代人的內心,無形間成了故事的最大象徵物。

糾結在哪登陸的美軍會告訴你日本的路不好走

為什麼短小簡陋的北鐵能有這麼大的作用,我們可以把時間推的遠一點,從美軍當初執行日本登陸計劃前對登陸戰的陣亡預估中得出一點線索。當時美國的參謀總部經過推演認為光是登陸戰役就可以耗費100萬枚紫心勳章(一種專門授予作戰中負傷的軍人,也可授予陣亡者的最近親屬的軍功章),而在東京的巷戰中美軍的傷亡預計將達到200-400萬,如果對這組預估的數字沒有實感,可以瞭解一下美軍在二戰中的總傷亡數字也只是107萬。造成這種可能性的正是日本的複雜地形。

我們知道,自從凱末爾將協約國的干涉軍從灘頭陣地趕回了地中海以後,登陸戰役就進入了在第一時間阻擊登陸敵人的時代,這就意味著以往海軍從容下錨,以日為單位登陸整隊再尋找遠處防守的敵軍進行決戰的策略被徹底拋棄,更快的節奏要求登陸方尋找有足夠戰略縱深的平原地帶執行作戰計劃,寬闊平坦的地形這不僅降低了防守方的優勢,還能使得機械化部隊能夠快速部署運轉。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當時美軍初步框定了六個登陸地點,但其中有很多是湊數的,九州的北側是當年元軍選擇的登陸點,但是對於現代戰爭而言,大量的機械化部隊要從九州南側一路穿過中國、近畿、關東進而撕裂日本也以為著要撕裂沿途複雜的山地地形,因此從一開始包括鹿兒島和宮崎在內的幾個地點都是優先級較低的選擇。

四國的高知被放棄也是因為同樣的道理,美軍在這裡出發除了要面對多變的山地地形,更有茂密的叢林在前頭等著,不僅能夠鍛鍊山地部隊,還能對叢林部隊進行一下強化訓練。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而在另外三大沿海平原上的都市圈中,大阪和名古屋都有半島拱衛並不是理想的登陸地點,也只有關東平原可供一試。因此剩下的唯二選擇也就是關東的千葉和神奈川,但這些地方在當時也是人口最密集軍事佈防最嚴密的核心區域,從這裡登陸就好比盟軍剛完成了諾曼底登陸後就要經歷好幾場蘇軍在柏林遭遇到的激烈城市巷戰,那時候軍事裝備上的優勢將會被極大淡化,大規模的消耗在所難免。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你問為什麼不在日本的西海岸找登陸地點,沒辦法,畢竟日本的平原就是這麼少,整個日本的西側幾乎就沒有什麼像樣的平原,這也是如今日本新興的城市聚落多數沿著太平海岸線分佈的原因,在這裡心疼上杉謙信一秒鐘,你這地理條件能夠上洛成功,跟武田信玄耗了這麼久也是難為你了(雖然武田信玄也是山裡的孩子)。

複雜的地形和聯通彼此的鐵路加速了都市圈的形成

日本的複雜地形不僅限制了美軍的進攻選擇,也在戰後影響了人口的遷移和經濟的發展。作為一個75%以上的國土都是山地丘陵地形的國家,它的人口和城市不得不聚集在狹小的山間盆地及平原地帶裡。

當你知道這些為數不多的盆地、平原地形中還有一大部分來自日本第二大島——北海道時,你就知道日本大藏省官員內心的呵呵了,畢竟佔日本五分之一面積的北海道雖然有近40%的土地屬於沿岸平原,卻因為活火山眾多和惡劣的氣候難以兌現全部價值。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貫穿日本本土的中央山地同樣阻隔了東西海岸間的交流,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幕府時代的羽州運往江戶的糧食會放棄在地圖上看著直線距離更短的陸路而選擇兜上一個大圈,沿著海岸線走海路。

所以我們可以想象當鐵路穿過山地,穿過叢林來到那些偏遠地區時對當地居民來說將會造成多麼大的影響,北三陸的人也不例外。

"

2013年的日本紅白歌會中,有一部劇竟然獲得了一段接近半小時的特別企劃時間,它既不是當年最為火爆的堺雅人的《半澤直樹》,也不是擁有一臉高知相的福山雅治的《神探伽利略2》,而是一部每集僅有15分鐘的晨間劇——《海女》。為此它的主要演員們都得到了足夠多的機會,在有日本春晚之稱的紅白上蹦躂了好一會。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當然能年犬的青春活力,日本北國的歷史人文,精巧的劇情,節奏良好的剪輯構成了《海女》大火的基本元素,不過除此之外類似於逃離北上廣的情緒更加能感染到那些被城市的鋼筋混凝土森林,被張開了大嘴的格子間所吞噬的渺小個體。

局部發展的霓虹,佔地14%的三大都市圈,住了超過一半的日本人

我們知道日本是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早在2005年它的城市化水平就已經達到了86.3%,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而為這個數字貢獻最大就是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截止到2018年,日本總人口達到1.265億(數據來自世界銀行),相比於戰後百廢待興的1955年,增加了3642萬,而三大都市圈的人口則從1955年的3321萬增加到了6618萬,也就是說在這60多年裡,日本總人口的增量中有90.5%是土地面積僅佔全國14.4%的三大都市圈貢獻的。

即是在三大都市圈內部,其人口分佈也是高度集中的,在不到70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了超過5000萬的人。而且在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中,GDP超過平均值的僅有12個,不在三大都市圈的僅有北海道(面積大)、福岡縣(九州地區的扛把子)、廣島縣(帝國時代就已經是重要軍港)這三個地方。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

也正是這種資源嚴重向三大都市圈的傾斜,才造成了《海女》中的矛盾主線——城市和故鄉的選擇。

進不去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

在亞洲沿海地區,尤其是高緯度的日韓沿海地區,將不帶輔助呼吸裝置、隻身潛入海底捕撈龍蝦、扇貝、鮑魚、海螺、海膽等海產品的女性稱為海女。而故事就從老一代海女夏婆婆與女兒天野春子(小泉今日子飾,少女時期由有村架純飾演),就留在村子裡成為下一代海女還是前往東京追夢的爭執開始,而後在這個基礎上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故事線。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村花版的春子

當離家24年的春子因為被小時候的好友大吉告知母親病危再度踏上了北三陸的土地後,她那個長在東京的女兒秋(能年玲奈飾)也從此與海女這個名字產生了聯繫。從中產生的故事恰恰催生了作為看客的日本人對到底是選擇老家的山水靜好,還是東京大阪的人生夢想的思考。

一邊是艱難卻可以追逐絢爛的花火,一邊是穩定卻能看到盡頭的人生之路,許多人也往往會在各種各樣因素的推動下,作出春子一般的選擇,去東京、去北京、去紐約,目的地雖然不同,目的卻是類似的。而背後的父母雖然會迎來長久的寂寞,卻往往也會像夏婆婆一般用去者不追的態度表達默默的支持。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傲嬌的夏婆婆在海邊為去往遠方的春子加油

三大都市圈形成的背後藏著日本的黃金時代

日本戰後這種大規模人口聚集其實也是伴隨著日本經濟的恢復和爆發性增長密切相關,《海女》裡面也暗藏了日本不同時代的故事,80年代的日本處於昭和晚期,是日本經濟坐二望一,野蠻增長的時代,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業勞動力需求的降低,廣大農村家庭中沒有繼承權的次子、三子紛紛前往遍地是機會的城市。

在bling bling的80年代,日本的汽車和半導體產量甚至超過了美國,東京證券交易所指數突破1萬日元變成了日常,眼看就要成為世界經濟的執牛耳者。日本經濟的快速增長甚至連一部分美國人都開始擔心日本在經濟層面征服美國的可能。從1985年以後,美國人開始作出反擊,x迅速簽訂了新的貿易協定,並且美元與日元的匯率也從1比250跌倒了1比120,這顯然使得日本的出口貿易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其經濟的重心開始從製造業轉向了股票和房產,經濟的泡沫就此越滾越大。1983年,日經平均股價還在8000日元左右;到了1987年受到日本政府經濟政策的影響竟然漲到了27000日元;甚至在1989年末,更是快看到了40000日元的紅線。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日本時代鉅變下,《海女》人物的去留選擇

可惜好景不長,1990年1月4日,牛頓從天堂請了假遛彎到了日本,那個已經高高飄向天際的股票泡沫狠狠的砸在了牛頓頭上,東京的證券交易所全線飄綠,到了十月,日經平均股價已經縮水到了最高值時期的一半。

而《海女》中春子隻身前往東京追尋歌手夢想的1984年正處於日本經濟黃金時代的尾巴,這個時代充斥著夢想、野心、奮鬥、遠方等字眼,每一個人都按捺不住心中的活力。就連搭載著春子離開的北鐵也是偏遠鄉下對於振興的希望,在那個時代,那個車廂數字都不能用幾去形容的北鐵火車也承載了留在家鄉的春子好友——大吉對未來的期待,似乎有了老家附近的這個小站臺,去到哪裡都不是難事。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可惜20多年的經濟停滯,使得這個小站喪失了最初的活力,大都市對人的臉色也不再友善。而同時,當故鄉的人們比如足立結衣(橋本愛飾)的哥哥足立洋(小池徹平飾)難以適應大城市的生活落荒而逃時,春子也漸漸在東京迷失了自己,婚姻的不鹹不淡,事業的不痛不癢,想離開而又心有不甘,想堅持而又傷痕累累,這種掙扎的心理想必不僅會出現在春子心裡,也會出現在所有心有所圖卻迷茫不知方向的城市遊民心中。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小泉今日子版春子

《海女》中的鐵路意味著什麼

當春子和秋搭乘著北鐵回到故鄉後,這種心理迷霧漸漸消失,不僅春子和夏的母女關係漸漸修復,就連秋也找到了人生的目標,成為海女,成為地方偶像,回到東京出道,最終又在大地震後為了振興故鄉回到了北三陸,這一連串事件中都有北鐵的身影,似乎那鐵道線就就連接了許許多多的夢想。

而在最後的終章,象徵著希望和未來的北鐵在原有線路——袖濱海岸重開外,更是從北三陸開通到了畑野。重新奔馳在北鐵線上的宴會列車——“浪濤聲永恆回憶號”引來了大量的觀光遊客,一首《追憶如潮》唱的是秋和結衣對未來的期許,其實更是對回不去故鄉的人的勸慰,對身在老家的人的鼓勵。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整部劇中,北鐵的身影一直存在,故事由它的開通而始,又由它的重開而結,前後二十多年,打通了故鄉和城市,跨越了兩個時代,串聯起了前後三代人的內心,無形間成了故事的最大象徵物。

糾結在哪登陸的美軍會告訴你日本的路不好走

為什麼短小簡陋的北鐵能有這麼大的作用,我們可以把時間推的遠一點,從美軍當初執行日本登陸計劃前對登陸戰的陣亡預估中得出一點線索。當時美國的參謀總部經過推演認為光是登陸戰役就可以耗費100萬枚紫心勳章(一種專門授予作戰中負傷的軍人,也可授予陣亡者的最近親屬的軍功章),而在東京的巷戰中美軍的傷亡預計將達到200-400萬,如果對這組預估的數字沒有實感,可以瞭解一下美軍在二戰中的總傷亡數字也只是107萬。造成這種可能性的正是日本的複雜地形。

我們知道,自從凱末爾將協約國的干涉軍從灘頭陣地趕回了地中海以後,登陸戰役就進入了在第一時間阻擊登陸敵人的時代,這就意味著以往海軍從容下錨,以日為單位登陸整隊再尋找遠處防守的敵軍進行決戰的策略被徹底拋棄,更快的節奏要求登陸方尋找有足夠戰略縱深的平原地帶執行作戰計劃,寬闊平坦的地形這不僅降低了防守方的優勢,還能使得機械化部隊能夠快速部署運轉。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當時美軍初步框定了六個登陸地點,但其中有很多是湊數的,九州的北側是當年元軍選擇的登陸點,但是對於現代戰爭而言,大量的機械化部隊要從九州南側一路穿過中國、近畿、關東進而撕裂日本也以為著要撕裂沿途複雜的山地地形,因此從一開始包括鹿兒島和宮崎在內的幾個地點都是優先級較低的選擇。

四國的高知被放棄也是因為同樣的道理,美軍在這裡出發除了要面對多變的山地地形,更有茂密的叢林在前頭等著,不僅能夠鍛鍊山地部隊,還能對叢林部隊進行一下強化訓練。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而在另外三大沿海平原上的都市圈中,大阪和名古屋都有半島拱衛並不是理想的登陸地點,也只有關東平原可供一試。因此剩下的唯二選擇也就是關東的千葉和神奈川,但這些地方在當時也是人口最密集軍事佈防最嚴密的核心區域,從這裡登陸就好比盟軍剛完成了諾曼底登陸後就要經歷好幾場蘇軍在柏林遭遇到的激烈城市巷戰,那時候軍事裝備上的優勢將會被極大淡化,大規模的消耗在所難免。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你問為什麼不在日本的西海岸找登陸地點,沒辦法,畢竟日本的平原就是這麼少,整個日本的西側幾乎就沒有什麼像樣的平原,這也是如今日本新興的城市聚落多數沿著太平海岸線分佈的原因,在這裡心疼上杉謙信一秒鐘,你這地理條件能夠上洛成功,跟武田信玄耗了這麼久也是難為你了(雖然武田信玄也是山裡的孩子)。

複雜的地形和聯通彼此的鐵路加速了都市圈的形成

日本的複雜地形不僅限制了美軍的進攻選擇,也在戰後影響了人口的遷移和經濟的發展。作為一個75%以上的國土都是山地丘陵地形的國家,它的人口和城市不得不聚集在狹小的山間盆地及平原地帶裡。

當你知道這些為數不多的盆地、平原地形中還有一大部分來自日本第二大島——北海道時,你就知道日本大藏省官員內心的呵呵了,畢竟佔日本五分之一面積的北海道雖然有近40%的土地屬於沿岸平原,卻因為活火山眾多和惡劣的氣候難以兌現全部價值。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貫穿日本本土的中央山地同樣阻隔了東西海岸間的交流,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幕府時代的羽州運往江戶的糧食會放棄在地圖上看著直線距離更短的陸路而選擇兜上一個大圈,沿著海岸線走海路。

所以我們可以想象當鐵路穿過山地,穿過叢林來到那些偏遠地區時對當地居民來說將會造成多麼大的影響,北三陸的人也不例外。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在日本動畫中,鐵路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簡單的站臺離生活的地方是這麼的近,以至於會有一種錯覺,在日本沒有一個地方是鐵路不能抵達的,而這種感覺也在現實中變成了對生活的希望,這種希望將對世界心懷好奇的人從各地源源不斷的帶往了城市。地形上的阻隔雖然限制了城市的聚集範圍,但也更有效率的將社會發展的源動力——人帶到了更加緊湊的都市圈,在城市繁榮的時候會有春子一樣的人帶著對未知的嚮往前往東京,也會在困頓迷茫時讓人有機會在故鄉找到人生的意義。這也是《海女》中對於日本經濟時代的變遷,對於故鄉城市的抉擇所做的思考和解讀。

"

2013年的日本紅白歌會中,有一部劇竟然獲得了一段接近半小時的特別企劃時間,它既不是當年最為火爆的堺雅人的《半澤直樹》,也不是擁有一臉高知相的福山雅治的《神探伽利略2》,而是一部每集僅有15分鐘的晨間劇——《海女》。為此它的主要演員們都得到了足夠多的機會,在有日本春晚之稱的紅白上蹦躂了好一會。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當然能年犬的青春活力,日本北國的歷史人文,精巧的劇情,節奏良好的剪輯構成了《海女》大火的基本元素,不過除此之外類似於逃離北上廣的情緒更加能感染到那些被城市的鋼筋混凝土森林,被張開了大嘴的格子間所吞噬的渺小個體。

局部發展的霓虹,佔地14%的三大都市圈,住了超過一半的日本人

我們知道日本是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早在2005年它的城市化水平就已經達到了86.3%,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而為這個數字貢獻最大就是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截止到2018年,日本總人口達到1.265億(數據來自世界銀行),相比於戰後百廢待興的1955年,增加了3642萬,而三大都市圈的人口則從1955年的3321萬增加到了6618萬,也就是說在這60多年裡,日本總人口的增量中有90.5%是土地面積僅佔全國14.4%的三大都市圈貢獻的。

即是在三大都市圈內部,其人口分佈也是高度集中的,在不到70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了超過5000萬的人。而且在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中,GDP超過平均值的僅有12個,不在三大都市圈的僅有北海道(面積大)、福岡縣(九州地區的扛把子)、廣島縣(帝國時代就已經是重要軍港)這三個地方。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

也正是這種資源嚴重向三大都市圈的傾斜,才造成了《海女》中的矛盾主線——城市和故鄉的選擇。

進不去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

在亞洲沿海地區,尤其是高緯度的日韓沿海地區,將不帶輔助呼吸裝置、隻身潛入海底捕撈龍蝦、扇貝、鮑魚、海螺、海膽等海產品的女性稱為海女。而故事就從老一代海女夏婆婆與女兒天野春子(小泉今日子飾,少女時期由有村架純飾演),就留在村子裡成為下一代海女還是前往東京追夢的爭執開始,而後在這個基礎上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故事線。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村花版的春子

當離家24年的春子因為被小時候的好友大吉告知母親病危再度踏上了北三陸的土地後,她那個長在東京的女兒秋(能年玲奈飾)也從此與海女這個名字產生了聯繫。從中產生的故事恰恰催生了作為看客的日本人對到底是選擇老家的山水靜好,還是東京大阪的人生夢想的思考。

一邊是艱難卻可以追逐絢爛的花火,一邊是穩定卻能看到盡頭的人生之路,許多人也往往會在各種各樣因素的推動下,作出春子一般的選擇,去東京、去北京、去紐約,目的地雖然不同,目的卻是類似的。而背後的父母雖然會迎來長久的寂寞,卻往往也會像夏婆婆一般用去者不追的態度表達默默的支持。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傲嬌的夏婆婆在海邊為去往遠方的春子加油

三大都市圈形成的背後藏著日本的黃金時代

日本戰後這種大規模人口聚集其實也是伴隨著日本經濟的恢復和爆發性增長密切相關,《海女》裡面也暗藏了日本不同時代的故事,80年代的日本處於昭和晚期,是日本經濟坐二望一,野蠻增長的時代,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業勞動力需求的降低,廣大農村家庭中沒有繼承權的次子、三子紛紛前往遍地是機會的城市。

在bling bling的80年代,日本的汽車和半導體產量甚至超過了美國,東京證券交易所指數突破1萬日元變成了日常,眼看就要成為世界經濟的執牛耳者。日本經濟的快速增長甚至連一部分美國人都開始擔心日本在經濟層面征服美國的可能。從1985年以後,美國人開始作出反擊,x迅速簽訂了新的貿易協定,並且美元與日元的匯率也從1比250跌倒了1比120,這顯然使得日本的出口貿易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其經濟的重心開始從製造業轉向了股票和房產,經濟的泡沫就此越滾越大。1983年,日經平均股價還在8000日元左右;到了1987年受到日本政府經濟政策的影響竟然漲到了27000日元;甚至在1989年末,更是快看到了40000日元的紅線。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日本時代鉅變下,《海女》人物的去留選擇

可惜好景不長,1990年1月4日,牛頓從天堂請了假遛彎到了日本,那個已經高高飄向天際的股票泡沫狠狠的砸在了牛頓頭上,東京的證券交易所全線飄綠,到了十月,日經平均股價已經縮水到了最高值時期的一半。

而《海女》中春子隻身前往東京追尋歌手夢想的1984年正處於日本經濟黃金時代的尾巴,這個時代充斥著夢想、野心、奮鬥、遠方等字眼,每一個人都按捺不住心中的活力。就連搭載著春子離開的北鐵也是偏遠鄉下對於振興的希望,在那個時代,那個車廂數字都不能用幾去形容的北鐵火車也承載了留在家鄉的春子好友——大吉對未來的期待,似乎有了老家附近的這個小站臺,去到哪裡都不是難事。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可惜20多年的經濟停滯,使得這個小站喪失了最初的活力,大都市對人的臉色也不再友善。而同時,當故鄉的人們比如足立結衣(橋本愛飾)的哥哥足立洋(小池徹平飾)難以適應大城市的生活落荒而逃時,春子也漸漸在東京迷失了自己,婚姻的不鹹不淡,事業的不痛不癢,想離開而又心有不甘,想堅持而又傷痕累累,這種掙扎的心理想必不僅會出現在春子心裡,也會出現在所有心有所圖卻迷茫不知方向的城市遊民心中。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小泉今日子版春子

《海女》中的鐵路意味著什麼

當春子和秋搭乘著北鐵回到故鄉後,這種心理迷霧漸漸消失,不僅春子和夏的母女關係漸漸修復,就連秋也找到了人生的目標,成為海女,成為地方偶像,回到東京出道,最終又在大地震後為了振興故鄉回到了北三陸,這一連串事件中都有北鐵的身影,似乎那鐵道線就就連接了許許多多的夢想。

而在最後的終章,象徵著希望和未來的北鐵在原有線路——袖濱海岸重開外,更是從北三陸開通到了畑野。重新奔馳在北鐵線上的宴會列車——“浪濤聲永恆回憶號”引來了大量的觀光遊客,一首《追憶如潮》唱的是秋和結衣對未來的期許,其實更是對回不去故鄉的人的勸慰,對身在老家的人的鼓勵。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整部劇中,北鐵的身影一直存在,故事由它的開通而始,又由它的重開而結,前後二十多年,打通了故鄉和城市,跨越了兩個時代,串聯起了前後三代人的內心,無形間成了故事的最大象徵物。

糾結在哪登陸的美軍會告訴你日本的路不好走

為什麼短小簡陋的北鐵能有這麼大的作用,我們可以把時間推的遠一點,從美軍當初執行日本登陸計劃前對登陸戰的陣亡預估中得出一點線索。當時美國的參謀總部經過推演認為光是登陸戰役就可以耗費100萬枚紫心勳章(一種專門授予作戰中負傷的軍人,也可授予陣亡者的最近親屬的軍功章),而在東京的巷戰中美軍的傷亡預計將達到200-400萬,如果對這組預估的數字沒有實感,可以瞭解一下美軍在二戰中的總傷亡數字也只是107萬。造成這種可能性的正是日本的複雜地形。

我們知道,自從凱末爾將協約國的干涉軍從灘頭陣地趕回了地中海以後,登陸戰役就進入了在第一時間阻擊登陸敵人的時代,這就意味著以往海軍從容下錨,以日為單位登陸整隊再尋找遠處防守的敵軍進行決戰的策略被徹底拋棄,更快的節奏要求登陸方尋找有足夠戰略縱深的平原地帶執行作戰計劃,寬闊平坦的地形這不僅降低了防守方的優勢,還能使得機械化部隊能夠快速部署運轉。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當時美軍初步框定了六個登陸地點,但其中有很多是湊數的,九州的北側是當年元軍選擇的登陸點,但是對於現代戰爭而言,大量的機械化部隊要從九州南側一路穿過中國、近畿、關東進而撕裂日本也以為著要撕裂沿途複雜的山地地形,因此從一開始包括鹿兒島和宮崎在內的幾個地點都是優先級較低的選擇。

四國的高知被放棄也是因為同樣的道理,美軍在這裡出發除了要面對多變的山地地形,更有茂密的叢林在前頭等著,不僅能夠鍛鍊山地部隊,還能對叢林部隊進行一下強化訓練。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而在另外三大沿海平原上的都市圈中,大阪和名古屋都有半島拱衛並不是理想的登陸地點,也只有關東平原可供一試。因此剩下的唯二選擇也就是關東的千葉和神奈川,但這些地方在當時也是人口最密集軍事佈防最嚴密的核心區域,從這裡登陸就好比盟軍剛完成了諾曼底登陸後就要經歷好幾場蘇軍在柏林遭遇到的激烈城市巷戰,那時候軍事裝備上的優勢將會被極大淡化,大規模的消耗在所難免。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你問為什麼不在日本的西海岸找登陸地點,沒辦法,畢竟日本的平原就是這麼少,整個日本的西側幾乎就沒有什麼像樣的平原,這也是如今日本新興的城市聚落多數沿著太平海岸線分佈的原因,在這裡心疼上杉謙信一秒鐘,你這地理條件能夠上洛成功,跟武田信玄耗了這麼久也是難為你了(雖然武田信玄也是山裡的孩子)。

複雜的地形和聯通彼此的鐵路加速了都市圈的形成

日本的複雜地形不僅限制了美軍的進攻選擇,也在戰後影響了人口的遷移和經濟的發展。作為一個75%以上的國土都是山地丘陵地形的國家,它的人口和城市不得不聚集在狹小的山間盆地及平原地帶裡。

當你知道這些為數不多的盆地、平原地形中還有一大部分來自日本第二大島——北海道時,你就知道日本大藏省官員內心的呵呵了,畢竟佔日本五分之一面積的北海道雖然有近40%的土地屬於沿岸平原,卻因為活火山眾多和惡劣的氣候難以兌現全部價值。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貫穿日本本土的中央山地同樣阻隔了東西海岸間的交流,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幕府時代的羽州運往江戶的糧食會放棄在地圖上看著直線距離更短的陸路而選擇兜上一個大圈,沿著海岸線走海路。

所以我們可以想象當鐵路穿過山地,穿過叢林來到那些偏遠地區時對當地居民來說將會造成多麼大的影響,北三陸的人也不例外。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在日本動畫中,鐵路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簡單的站臺離生活的地方是這麼的近,以至於會有一種錯覺,在日本沒有一個地方是鐵路不能抵達的,而這種感覺也在現實中變成了對生活的希望,這種希望將對世界心懷好奇的人從各地源源不斷的帶往了城市。地形上的阻隔雖然限制了城市的聚集範圍,但也更有效率的將社會發展的源動力——人帶到了更加緊湊的都市圈,在城市繁榮的時候會有春子一樣的人帶著對未知的嚮往前往東京,也會在困頓迷茫時讓人有機會在故鄉找到人生的意義。這也是《海女》中對於日本經濟時代的變遷,對於故鄉城市的抉擇所做的思考和解讀。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當然,能年犬不用面臨這種選擇的煩惱,畢竟能年犬想當海女就能當上海女,想當偶像就能當上偶像,就算退了團回到故鄉還能在餐車上實現演藝生涯又一春,重振地震後千瘡百孔的家鄉,做啥成啥完全不用考慮學業考試,也不受所謂城市故鄉之間的落差影響,對於這種人生贏家,洋氣一點我們叫她位面之子,土一點,我們可以叫他東海道第一錦鯉。

"

2013年的日本紅白歌會中,有一部劇竟然獲得了一段接近半小時的特別企劃時間,它既不是當年最為火爆的堺雅人的《半澤直樹》,也不是擁有一臉高知相的福山雅治的《神探伽利略2》,而是一部每集僅有15分鐘的晨間劇——《海女》。為此它的主要演員們都得到了足夠多的機會,在有日本春晚之稱的紅白上蹦躂了好一會。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當然能年犬的青春活力,日本北國的歷史人文,精巧的劇情,節奏良好的剪輯構成了《海女》大火的基本元素,不過除此之外類似於逃離北上廣的情緒更加能感染到那些被城市的鋼筋混凝土森林,被張開了大嘴的格子間所吞噬的渺小個體。

局部發展的霓虹,佔地14%的三大都市圈,住了超過一半的日本人

我們知道日本是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早在2005年它的城市化水平就已經達到了86.3%,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而為這個數字貢獻最大就是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截止到2018年,日本總人口達到1.265億(數據來自世界銀行),相比於戰後百廢待興的1955年,增加了3642萬,而三大都市圈的人口則從1955年的3321萬增加到了6618萬,也就是說在這60多年裡,日本總人口的增量中有90.5%是土地面積僅佔全國14.4%的三大都市圈貢獻的。

即是在三大都市圈內部,其人口分佈也是高度集中的,在不到70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了超過5000萬的人。而且在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中,GDP超過平均值的僅有12個,不在三大都市圈的僅有北海道(面積大)、福岡縣(九州地區的扛把子)、廣島縣(帝國時代就已經是重要軍港)這三個地方。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

也正是這種資源嚴重向三大都市圈的傾斜,才造成了《海女》中的矛盾主線——城市和故鄉的選擇。

進不去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

在亞洲沿海地區,尤其是高緯度的日韓沿海地區,將不帶輔助呼吸裝置、隻身潛入海底捕撈龍蝦、扇貝、鮑魚、海螺、海膽等海產品的女性稱為海女。而故事就從老一代海女夏婆婆與女兒天野春子(小泉今日子飾,少女時期由有村架純飾演),就留在村子裡成為下一代海女還是前往東京追夢的爭執開始,而後在這個基礎上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故事線。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村花版的春子

當離家24年的春子因為被小時候的好友大吉告知母親病危再度踏上了北三陸的土地後,她那個長在東京的女兒秋(能年玲奈飾)也從此與海女這個名字產生了聯繫。從中產生的故事恰恰催生了作為看客的日本人對到底是選擇老家的山水靜好,還是東京大阪的人生夢想的思考。

一邊是艱難卻可以追逐絢爛的花火,一邊是穩定卻能看到盡頭的人生之路,許多人也往往會在各種各樣因素的推動下,作出春子一般的選擇,去東京、去北京、去紐約,目的地雖然不同,目的卻是類似的。而背後的父母雖然會迎來長久的寂寞,卻往往也會像夏婆婆一般用去者不追的態度表達默默的支持。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傲嬌的夏婆婆在海邊為去往遠方的春子加油

三大都市圈形成的背後藏著日本的黃金時代

日本戰後這種大規模人口聚集其實也是伴隨著日本經濟的恢復和爆發性增長密切相關,《海女》裡面也暗藏了日本不同時代的故事,80年代的日本處於昭和晚期,是日本經濟坐二望一,野蠻增長的時代,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業勞動力需求的降低,廣大農村家庭中沒有繼承權的次子、三子紛紛前往遍地是機會的城市。

在bling bling的80年代,日本的汽車和半導體產量甚至超過了美國,東京證券交易所指數突破1萬日元變成了日常,眼看就要成為世界經濟的執牛耳者。日本經濟的快速增長甚至連一部分美國人都開始擔心日本在經濟層面征服美國的可能。從1985年以後,美國人開始作出反擊,x迅速簽訂了新的貿易協定,並且美元與日元的匯率也從1比250跌倒了1比120,這顯然使得日本的出口貿易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其經濟的重心開始從製造業轉向了股票和房產,經濟的泡沫就此越滾越大。1983年,日經平均股價還在8000日元左右;到了1987年受到日本政府經濟政策的影響竟然漲到了27000日元;甚至在1989年末,更是快看到了40000日元的紅線。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日本時代鉅變下,《海女》人物的去留選擇

可惜好景不長,1990年1月4日,牛頓從天堂請了假遛彎到了日本,那個已經高高飄向天際的股票泡沫狠狠的砸在了牛頓頭上,東京的證券交易所全線飄綠,到了十月,日經平均股價已經縮水到了最高值時期的一半。

而《海女》中春子隻身前往東京追尋歌手夢想的1984年正處於日本經濟黃金時代的尾巴,這個時代充斥著夢想、野心、奮鬥、遠方等字眼,每一個人都按捺不住心中的活力。就連搭載著春子離開的北鐵也是偏遠鄉下對於振興的希望,在那個時代,那個車廂數字都不能用幾去形容的北鐵火車也承載了留在家鄉的春子好友——大吉對未來的期待,似乎有了老家附近的這個小站臺,去到哪裡都不是難事。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可惜20多年的經濟停滯,使得這個小站喪失了最初的活力,大都市對人的臉色也不再友善。而同時,當故鄉的人們比如足立結衣(橋本愛飾)的哥哥足立洋(小池徹平飾)難以適應大城市的生活落荒而逃時,春子也漸漸在東京迷失了自己,婚姻的不鹹不淡,事業的不痛不癢,想離開而又心有不甘,想堅持而又傷痕累累,這種掙扎的心理想必不僅會出現在春子心裡,也會出現在所有心有所圖卻迷茫不知方向的城市遊民心中。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小泉今日子版春子

《海女》中的鐵路意味著什麼

當春子和秋搭乘著北鐵回到故鄉後,這種心理迷霧漸漸消失,不僅春子和夏的母女關係漸漸修復,就連秋也找到了人生的目標,成為海女,成為地方偶像,回到東京出道,最終又在大地震後為了振興故鄉回到了北三陸,這一連串事件中都有北鐵的身影,似乎那鐵道線就就連接了許許多多的夢想。

而在最後的終章,象徵著希望和未來的北鐵在原有線路——袖濱海岸重開外,更是從北三陸開通到了畑野。重新奔馳在北鐵線上的宴會列車——“浪濤聲永恆回憶號”引來了大量的觀光遊客,一首《追憶如潮》唱的是秋和結衣對未來的期許,其實更是對回不去故鄉的人的勸慰,對身在老家的人的鼓勵。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整部劇中,北鐵的身影一直存在,故事由它的開通而始,又由它的重開而結,前後二十多年,打通了故鄉和城市,跨越了兩個時代,串聯起了前後三代人的內心,無形間成了故事的最大象徵物。

糾結在哪登陸的美軍會告訴你日本的路不好走

為什麼短小簡陋的北鐵能有這麼大的作用,我們可以把時間推的遠一點,從美軍當初執行日本登陸計劃前對登陸戰的陣亡預估中得出一點線索。當時美國的參謀總部經過推演認為光是登陸戰役就可以耗費100萬枚紫心勳章(一種專門授予作戰中負傷的軍人,也可授予陣亡者的最近親屬的軍功章),而在東京的巷戰中美軍的傷亡預計將達到200-400萬,如果對這組預估的數字沒有實感,可以瞭解一下美軍在二戰中的總傷亡數字也只是107萬。造成這種可能性的正是日本的複雜地形。

我們知道,自從凱末爾將協約國的干涉軍從灘頭陣地趕回了地中海以後,登陸戰役就進入了在第一時間阻擊登陸敵人的時代,這就意味著以往海軍從容下錨,以日為單位登陸整隊再尋找遠處防守的敵軍進行決戰的策略被徹底拋棄,更快的節奏要求登陸方尋找有足夠戰略縱深的平原地帶執行作戰計劃,寬闊平坦的地形這不僅降低了防守方的優勢,還能使得機械化部隊能夠快速部署運轉。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當時美軍初步框定了六個登陸地點,但其中有很多是湊數的,九州的北側是當年元軍選擇的登陸點,但是對於現代戰爭而言,大量的機械化部隊要從九州南側一路穿過中國、近畿、關東進而撕裂日本也以為著要撕裂沿途複雜的山地地形,因此從一開始包括鹿兒島和宮崎在內的幾個地點都是優先級較低的選擇。

四國的高知被放棄也是因為同樣的道理,美軍在這裡出發除了要面對多變的山地地形,更有茂密的叢林在前頭等著,不僅能夠鍛鍊山地部隊,還能對叢林部隊進行一下強化訓練。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而在另外三大沿海平原上的都市圈中,大阪和名古屋都有半島拱衛並不是理想的登陸地點,也只有關東平原可供一試。因此剩下的唯二選擇也就是關東的千葉和神奈川,但這些地方在當時也是人口最密集軍事佈防最嚴密的核心區域,從這裡登陸就好比盟軍剛完成了諾曼底登陸後就要經歷好幾場蘇軍在柏林遭遇到的激烈城市巷戰,那時候軍事裝備上的優勢將會被極大淡化,大規模的消耗在所難免。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你問為什麼不在日本的西海岸找登陸地點,沒辦法,畢竟日本的平原就是這麼少,整個日本的西側幾乎就沒有什麼像樣的平原,這也是如今日本新興的城市聚落多數沿著太平海岸線分佈的原因,在這裡心疼上杉謙信一秒鐘,你這地理條件能夠上洛成功,跟武田信玄耗了這麼久也是難為你了(雖然武田信玄也是山裡的孩子)。

複雜的地形和聯通彼此的鐵路加速了都市圈的形成

日本的複雜地形不僅限制了美軍的進攻選擇,也在戰後影響了人口的遷移和經濟的發展。作為一個75%以上的國土都是山地丘陵地形的國家,它的人口和城市不得不聚集在狹小的山間盆地及平原地帶裡。

當你知道這些為數不多的盆地、平原地形中還有一大部分來自日本第二大島——北海道時,你就知道日本大藏省官員內心的呵呵了,畢竟佔日本五分之一面積的北海道雖然有近40%的土地屬於沿岸平原,卻因為活火山眾多和惡劣的氣候難以兌現全部價值。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貫穿日本本土的中央山地同樣阻隔了東西海岸間的交流,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幕府時代的羽州運往江戶的糧食會放棄在地圖上看著直線距離更短的陸路而選擇兜上一個大圈,沿著海岸線走海路。

所以我們可以想象當鐵路穿過山地,穿過叢林來到那些偏遠地區時對當地居民來說將會造成多麼大的影響,北三陸的人也不例外。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在日本動畫中,鐵路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簡單的站臺離生活的地方是這麼的近,以至於會有一種錯覺,在日本沒有一個地方是鐵路不能抵達的,而這種感覺也在現實中變成了對生活的希望,這種希望將對世界心懷好奇的人從各地源源不斷的帶往了城市。地形上的阻隔雖然限制了城市的聚集範圍,但也更有效率的將社會發展的源動力——人帶到了更加緊湊的都市圈,在城市繁榮的時候會有春子一樣的人帶著對未知的嚮往前往東京,也會在困頓迷茫時讓人有機會在故鄉找到人生的意義。這也是《海女》中對於日本經濟時代的變遷,對於故鄉城市的抉擇所做的思考和解讀。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當然,能年犬不用面臨這種選擇的煩惱,畢竟能年犬想當海女就能當上海女,想當偶像就能當上偶像,就算退了團回到故鄉還能在餐車上實現演藝生涯又一春,重振地震後千瘡百孔的家鄉,做啥成啥完全不用考慮學業考試,也不受所謂城市故鄉之間的落差影響,對於這種人生贏家,洋氣一點我們叫她位面之子,土一點,我們可以叫他東海道第一錦鯉。

能年玲奈、有村架純、小泉今日子在《海女》中的去留選擇為何不同

更多內容請點擊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