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評:當年日本“恐美”妥協,結果換來了什麼?'

""海外網評:當年日本“恐美”妥協,結果換來了什麼?

在上世紀日美貿易戰期間,兩名美國人砸爛日本車以表達不滿。(圖源:產經新聞)

自2018年3月以來,美國單方面挑起中美經貿摩擦,中國不得不採取必要的反制措施來捍衛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面對美方反覆的出爾反爾、極限施壓,中方採取了有理、有利、有節的反制措施。這既反映出美方的種種舉措對中國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又表明了中國完全有能力奉陪到底的意志和決心。

然而,在這一過程中,社會上出現了一些“恐美”言論,認為中國不應與美國對抗,反而應儘可能滿足美方要求,換取美方的“豁免”。這樣的言論雖然只是小眾範圍的,成不了大氣候,但卻反映出了一些人極度不自信、對中美經貿摩擦的嚴重錯誤認知。

這些人不妨想一想:中國如果委曲求全、妥協退讓的話,就真能換來美國的“豁免”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回顧發生於20世紀60至80年代的日美貿易戰不難發現,本的一再退讓,換來的只是美國的變本加厲,最終致使自身經濟崩盤。

1955年,日本與美國在紡織品領域首次出現貿易摩擦,但並未引起太多的關注。此後,日本從1960年代開始進入經濟高速增長期,當1968年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日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日益增多。儘管日本商品在這一時期大量銷往美國,但並沒有對美國構成明顯的威脅,所以美國彼時對日本相對“溫和”。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日美之間的經貿摩擦開始蔓延到鋼鐵、家電、汽車以及半導體等領域,由此導致美國加強了對日本的打壓。以汽車為例,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發生之後,由於日本汽車省油、小型、耐用,所以深受美國消費者的青睞。根據日本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1975年日本對美出口的汽車不足100萬輛,此後一直保持快速增長,到1985年增加至將近350萬輛。越來越多的美國消費者選擇日本汽車本無可厚非,但美國政府確認為這嚴重威脅了美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於是發動了“301條款”,對豐田等日本汽車加徵高額關稅。

面對美國的打壓,日本沒有進行任何反抗,反而主動配合美國。比如,日本政府要求汽車企業自主限制對美出口、鼓勵日本汽車企業在美國投資建廠、鼓勵國民購買美國汽車等。日本的妥協做法是為了儘早“息事”,但不代表就能獲得美國的“豁免”,反而令美國更加肆無忌憚,增加了在半導體、鋼鐵等領域對日本進行打壓的“底氣”。特別是1985年,日本迫於美國的壓力,最終簽署了“廣場協定”,日元兌美元匯率大幅升值。這也為此後日本經濟崩盤,深陷“失去的二十年”埋下了伏筆。

時至今日,很多國內外學者大多從經濟結構、日美關係等角度來分析日美貿易戰,但卻忽視了當時日本社會從上到下潛在的“恐美”心理。

一方面,戰後日美同盟關係的不平衡導致日本政府高層始終“恐美”。1951年,日美兩國政府代表在舊金山簽署《日美安保條約》,由此開啟了戰後至今的日美同盟關係,但日美同盟始終是不平衡的。日美經貿摩擦從開始到結束,一直處於冷戰時期。在這一時期,日本的自衛能力遠不如今天,亟需美國提供的保護。因此,日本寧可犧牲經濟利益,也要維護好與美國的軍事同盟關係,唯恐美國將其“拋棄”。與此同時,戰後美國在日本政界、經濟界、知識界扶植了大量“親美”人士,而這也就意味著日本政府的政策制訂很難不受到左右。

另一方面,二戰戰敗經歷令日本人一直有“恐美”記憶。1945年,美國投下的兩枚原子彈在加速二戰結束進程的同時,也讓日本人感受到了與美國之間的差距,這或許是戰後日本人“恐美”的起源。戰後,伴隨著日本經濟的發展,日本人確實希望與美國人一爭高下,但似乎又不希望激怒美國人,不希望再次發生日美戰爭。這或許正是日本民眾能夠容忍政府對美妥協退讓的原因。

而且更讓人無法忽視的是,20世紀60年至80年代的日美經貿摩擦雖然最終以日本的妥協退讓而結束,但美國對日本的打壓並沒有因此戛然而止,至今依然持續。日美兩國政府於8月26日就經貿談判達成了原則性的共識,被迫購買美國武器、戰鬥機的日本還得繼續買美國賣不出去的玉米,而特朗普總統在日本人最在意的汽車關稅問題上依然沒有鬆口。

保全國家,從來都是通過鬥爭贏得的,“委屈”並不能“求全”。日本的教訓已經足夠給人以警醒:當嚴峻形勢和鬥爭任務擺在面前時,骨頭軟了沒有任何退路。敢於出擊,敢戰能勝,才是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根本之道。(海外網評論員 陳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