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任正非學口才,更學思維、格局

如果有人,創辦的私企,在引領高科技,竟然引起大國高度關注,這個人是不是特別牛?

他面對各種各樣的記者,侃侃而談,話語裡意味深長,這個人是不是特別牛?

說到這裡,你應該明白他是誰了。

向任正非學口才,更學思維、格局

他是關注教育的任正非,絕對沒想到,任正非給母校捐款卻提出一個苛刻的條件,捐錢可以,說清楚校訓是什麼。

校長答不上來,沒人想這個事。

老任跟校長說:“如果你不把校訓搞清楚,不講清楚為什麼要辦學校?怎麼樣辦學校?辦成什麼樣的學校?你不說清楚這個事,那我不能給你錢。”

校長也說不清楚。於是老任告訴校長:“你要說不清楚,我來幫你說清楚,我找朋友來幫你說清楚,然後你們都認可,就按這樣做,我就支持你。”

於是有了馮侖參加的四合院會議。

向任正非學口才,更學思維、格局

任正飛讓大家看中國著名學校的校訓,甚至還有民國時候的校訓。還給播了一段視頻,講的是一中的歷史。最後任正非讓大家把意見都寫在紙上,認真蒐集起來,說他回去跟學校再研究。過了一段日子,任正非還把這事情的結果跟大家做了反饋,把最終定好的校訓告訴了大家。

最後他告訴大家,校訓是六個:立志、崇實、擔當。

校訓的凝鍊,是校園文化的靈魂!三流的學校講分數,二流的學校講知識,一流的學校講文化!

布魯納認為,“純粹認知取向的教育觀存在著嚴重不足,它脫離社會文化的發展,抽象地、孤立地考慮教育,將教育簡化為學校,再將學校化簡為課程;依照這種簡化主義的認識論,教育變成了學校的專利,學校變成了一座脫離了社會的孤島”(程鋼. 從《教育過程》到《教育文化》——布魯納教育文化觀述評[J]. 中國大學教學,2005(5):21-24.)

人類的心理、精神活動並非是一場拒斥文化內容與社會實踐的心靈獨角戲;文化通過主體經驗形塑心智,為人類的認知活動與智力發展提供豐富的工具包。

文化不僅在微觀層面上為心靈活動提供了豐富的生活內容與學習資源,並且還在宏觀體系上為我們建構關於世界與自我的意義供給了工具性支架與社會性經驗( TAKAYA K. Jerome Bruner's theory of education: from early Bruner to later )

深刻理解“教育”之文化屬性的基礎上幫助學習者建構各種不同的具有自我行事、與意義生成、功能的情境脈絡。

任正非之所以能重視教育、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在於他的大格局。

馮侖說:那次和任正非聊天,印象就一個字,大。第一個,塊挺大,他個子高,身形比較大。第二個,格局大。我們做房地產那會兒,只盯著一塊地,一件事,他說的是全世界的事。第三個,視野大。他講事情橫著講、縱著講,講了很多歷史,也講了很多國外見聞。

他講的事,跟別人聊天不一樣。很多時候碰到企業家也好,商人也好,做買賣的也好,聊的事都小,比如說說自己怎麼賺了錢,怎麼牛。任正非講得很寬,喜歡談一些遼遠、空曠的事,或者說縱向垂直很深的事。

親愛的家長、同學們,立志、崇實、擔當,是有大格局的任正非認可的教育觀、學生觀、人才觀!

立志,志當存高遠。

如果你想射太陽,就會射中飛鳥,如果想射飛鳥就會射中石頭。在樹立遠大志向時,立踮起腳尖夠得著的志向。

今天看到華為被美國封殺的第8天,淡定發佈最新短片:願你永不知天高地厚。永遠不知天高地厚,不忘初心,尋找未來。

向任正非學口才,更學思維、格局

崇實,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光想不做只能是空想,光說不做,只是吹牛。所以任正非才會說,為國家多生產一個土豆,就是多國家的貢獻。多說一句,浪費人家的耳朵。

擔當,對於個人、家庭、社會、人類都要有擔當!

個人有長遠發展計劃,能想清楚對於家庭的社會的、人類的責任,有大局意識,大氣才能成大器。

向任正非學口才,更學思維、格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