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摘自《牛津的6堂自我精進課》,作者:岡田昭人

"

本文摘自《牛津的6堂自我精進課》,作者:岡田昭人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不僅下圍棋打敗了人類,還在應用到更多領域,比如無人駕駛汽車、無人酒店、無人餐廳等等。

那麼,面對很多程序性、重複性工作被人工智能搶佔,你拿什麼拼職場呢

提升創造力,這是人工智能所無法取代的

1

“創造力”是從0產生的

“創造力”到底是從哪裡產生的?在大腦生理學等尖端科學領域,盛行有關創造性的討論,在哲學和教育學領域也經常有相關話題出現。

從很久以前開始,歷史上知名的天才與偉人輩出於牛津大學。

"

本文摘自《牛津的6堂自我精進課》,作者:岡田昭人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不僅下圍棋打敗了人類,還在應用到更多領域,比如無人駕駛汽車、無人酒店、無人餐廳等等。

那麼,面對很多程序性、重複性工作被人工智能搶佔,你拿什麼拼職場呢

提升創造力,這是人工智能所無法取代的

1

“創造力”是從0產生的

“創造力”到底是從哪裡產生的?在大腦生理學等尖端科學領域,盛行有關創造性的討論,在哲學和教育學領域也經常有相關話題出現。

從很久以前開始,歷史上知名的天才與偉人輩出於牛津大學。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如電影《指環王》原著小說《魔戒》的作者J.R.R.托爾金、外號是“奇異的博士”的哲學家羅傑·培根、被稱為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鐵娘子”政治家瑪格麗特·撒切爾、理論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等都是牛津大學畢業生。

牛津大學的教育是,對於任何事實,重要的是首先對其有所懷疑、持有批判精神

也就是說,相對於缺乏懷疑和批判能力的秀才,牛津大學更推崇雖然成績稍差,但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我在閱讀與牛津大學相關的文獻時,注意到許多在歷史上留名的人都具備以上能力。這與沒有懷疑和批判精神、只是認真聽老師的話並取得好成績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實際上,想要成為有創造力的人,只擁有豐富的知識是不夠的。也就是說,不需要一開始就知道很多知識,即使是“0”也沒有關係

重要的是對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抱有興趣,具備果斷採取行動的習慣。在此基礎上收集、分析各種各樣的信息,在整理思考的同時形成邏輯思考這一基本的思考模式。

學會基本的思考模式,發現新的事物併產生興趣,漸漸就會產生創造力。

2

試著改變行不通的方法

無論是學業還是商業,不可能總是用同樣的方法。需要根據當時的情況採取各種應對方法,但人總是太過固執於自己已經習慣的方法,從而導致失敗。像這樣的失敗經驗持續下去,很容易就會扼殺新創造的萌芽。

印度獨立之父莫罕達斯·甘地曾留下一句名言:“如果希望世界有所改變,你必須首先改變自身。”如果一個職場人想要成為捲起“變化”之風的人物,那麼首先要從創造討論的機會開始,討論怎樣通過改變自身來創造新的性格特點

另外,還需要知道自己的思考習慣(傾向)。不論是一直樂觀看待事物的人,還是悲觀看待事物的人,其思考方式中都有一種習慣存在。

"

本文摘自《牛津的6堂自我精進課》,作者:岡田昭人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不僅下圍棋打敗了人類,還在應用到更多領域,比如無人駕駛汽車、無人酒店、無人餐廳等等。

那麼,面對很多程序性、重複性工作被人工智能搶佔,你拿什麼拼職場呢

提升創造力,這是人工智能所無法取代的

1

“創造力”是從0產生的

“創造力”到底是從哪裡產生的?在大腦生理學等尖端科學領域,盛行有關創造性的討論,在哲學和教育學領域也經常有相關話題出現。

從很久以前開始,歷史上知名的天才與偉人輩出於牛津大學。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如電影《指環王》原著小說《魔戒》的作者J.R.R.托爾金、外號是“奇異的博士”的哲學家羅傑·培根、被稱為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鐵娘子”政治家瑪格麗特·撒切爾、理論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等都是牛津大學畢業生。

牛津大學的教育是,對於任何事實,重要的是首先對其有所懷疑、持有批判精神

也就是說,相對於缺乏懷疑和批判能力的秀才,牛津大學更推崇雖然成績稍差,但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我在閱讀與牛津大學相關的文獻時,注意到許多在歷史上留名的人都具備以上能力。這與沒有懷疑和批判精神、只是認真聽老師的話並取得好成績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實際上,想要成為有創造力的人,只擁有豐富的知識是不夠的。也就是說,不需要一開始就知道很多知識,即使是“0”也沒有關係

重要的是對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抱有興趣,具備果斷採取行動的習慣。在此基礎上收集、分析各種各樣的信息,在整理思考的同時形成邏輯思考這一基本的思考模式。

學會基本的思考模式,發現新的事物併產生興趣,漸漸就會產生創造力。

2

試著改變行不通的方法

無論是學業還是商業,不可能總是用同樣的方法。需要根據當時的情況採取各種應對方法,但人總是太過固執於自己已經習慣的方法,從而導致失敗。像這樣的失敗經驗持續下去,很容易就會扼殺新創造的萌芽。

印度獨立之父莫罕達斯·甘地曾留下一句名言:“如果希望世界有所改變,你必須首先改變自身。”如果一個職場人想要成為捲起“變化”之風的人物,那麼首先要從創造討論的機會開始,討論怎樣通過改變自身來創造新的性格特點

另外,還需要知道自己的思考習慣(傾向)。不論是一直樂觀看待事物的人,還是悲觀看待事物的人,其思考方式中都有一種習慣存在。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比如說,好天氣下,有人會想“晴天最好了”,也有人會想“太陽晒得真受不了”。請把實際發生的“事實”,用不同的思考習慣解釋。儘管對所有人來說,“好天氣”都是事實,但如果過於用自己的思考習慣解釋,將看不到事物的本質。

為了改變思考方法、認識思考習慣,要嘗試與平常不太交流的人進行談話,閱讀以前不曾涉獵的書,嘗試學習新的東西,即使是同樣的工作也要試著改變方法,這對於培養創造力是很重要的。

3

簡單易用的創造力培養方法

牛津大學中,不論專業,在教育與學習中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態度:

①製作將信息統一化處理的“儲蓄罐”筆記

只儲存大量信息而不加以整理,是無法有效利用的。應將想到的事情與留有印象的文章都總結在一本筆記中。儘管現在電子產品很發達,然而我們更需要將筆記本放在身邊,隨時進行記錄。

"

本文摘自《牛津的6堂自我精進課》,作者:岡田昭人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不僅下圍棋打敗了人類,還在應用到更多領域,比如無人駕駛汽車、無人酒店、無人餐廳等等。

那麼,面對很多程序性、重複性工作被人工智能搶佔,你拿什麼拼職場呢

提升創造力,這是人工智能所無法取代的

1

“創造力”是從0產生的

“創造力”到底是從哪裡產生的?在大腦生理學等尖端科學領域,盛行有關創造性的討論,在哲學和教育學領域也經常有相關話題出現。

從很久以前開始,歷史上知名的天才與偉人輩出於牛津大學。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如電影《指環王》原著小說《魔戒》的作者J.R.R.托爾金、外號是“奇異的博士”的哲學家羅傑·培根、被稱為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鐵娘子”政治家瑪格麗特·撒切爾、理論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等都是牛津大學畢業生。

牛津大學的教育是,對於任何事實,重要的是首先對其有所懷疑、持有批判精神

也就是說,相對於缺乏懷疑和批判能力的秀才,牛津大學更推崇雖然成績稍差,但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我在閱讀與牛津大學相關的文獻時,注意到許多在歷史上留名的人都具備以上能力。這與沒有懷疑和批判精神、只是認真聽老師的話並取得好成績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實際上,想要成為有創造力的人,只擁有豐富的知識是不夠的。也就是說,不需要一開始就知道很多知識,即使是“0”也沒有關係

重要的是對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抱有興趣,具備果斷採取行動的習慣。在此基礎上收集、分析各種各樣的信息,在整理思考的同時形成邏輯思考這一基本的思考模式。

學會基本的思考模式,發現新的事物併產生興趣,漸漸就會產生創造力。

2

試著改變行不通的方法

無論是學業還是商業,不可能總是用同樣的方法。需要根據當時的情況採取各種應對方法,但人總是太過固執於自己已經習慣的方法,從而導致失敗。像這樣的失敗經驗持續下去,很容易就會扼殺新創造的萌芽。

印度獨立之父莫罕達斯·甘地曾留下一句名言:“如果希望世界有所改變,你必須首先改變自身。”如果一個職場人想要成為捲起“變化”之風的人物,那麼首先要從創造討論的機會開始,討論怎樣通過改變自身來創造新的性格特點

另外,還需要知道自己的思考習慣(傾向)。不論是一直樂觀看待事物的人,還是悲觀看待事物的人,其思考方式中都有一種習慣存在。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比如說,好天氣下,有人會想“晴天最好了”,也有人會想“太陽晒得真受不了”。請把實際發生的“事實”,用不同的思考習慣解釋。儘管對所有人來說,“好天氣”都是事實,但如果過於用自己的思考習慣解釋,將看不到事物的本質。

為了改變思考方法、認識思考習慣,要嘗試與平常不太交流的人進行談話,閱讀以前不曾涉獵的書,嘗試學習新的東西,即使是同樣的工作也要試著改變方法,這對於培養創造力是很重要的。

3

簡單易用的創造力培養方法

牛津大學中,不論專業,在教育與學習中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態度:

①製作將信息統一化處理的“儲蓄罐”筆記

只儲存大量信息而不加以整理,是無法有效利用的。應將想到的事情與留有印象的文章都總結在一本筆記中。儘管現在電子產品很發達,然而我們更需要將筆記本放在身邊,隨時進行記錄。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②先寫出來,再向他人進行說明

如果只是在頭腦中進行思考的話,就會停留在“覺得自己在思考”的階段。要訓練自己將思考的事情寫出來,以他人可以理解的語言進行說明。寫出來就可以對想法進行客觀審視,而向他人說明則可以整理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產生新的想法。

③不要以句號作為結束,以“+α”結束

將新的想法總結並寫下來的時候,不能以結論將其束縛住,而是要對之後能有怎樣的展開進行預測,思考哪些部分有所欠缺,將這些“+α”的內容寫下來很重要。

通過寫“+α”內容,當產生下一個想法的時候,就可以從更進一步的地方開始。研究論文在最後一部分經常會寫“今後的展望”,就是因為有這樣的作用。

④“複製粘貼”會成為創造的障礙

新的創造只有從自己頭腦中產生,才能稱為“原創”。盜用別人寫成、做成的東西是不可以的。反覆複製粘貼會喪失自我思考、將想法轉化為文字的能力。

你可能會認為擁有“創造力”是很困難的,自己無論如何也辦不到,但其實它可以從日常中簡單的、不自覺的行為中鍛鍊產生。

4

無聊的獨處時間培育出創造力

現代人總是非常忙的。忙於工作、家庭、人際關係,經常透支身體和大腦。處於這樣的狀態下,幾乎沒有時間醞釀優秀的想法。

英國的終身教育研究者特蕾薩·貝爾頓採訪了許多著名的科學家、藝術家、運動員,其中很多人都說小時候“獨處的時間”“無聊的時間”對孕育自身的創造力很有幫助

"

本文摘自《牛津的6堂自我精進課》,作者:岡田昭人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不僅下圍棋打敗了人類,還在應用到更多領域,比如無人駕駛汽車、無人酒店、無人餐廳等等。

那麼,面對很多程序性、重複性工作被人工智能搶佔,你拿什麼拼職場呢

提升創造力,這是人工智能所無法取代的

1

“創造力”是從0產生的

“創造力”到底是從哪裡產生的?在大腦生理學等尖端科學領域,盛行有關創造性的討論,在哲學和教育學領域也經常有相關話題出現。

從很久以前開始,歷史上知名的天才與偉人輩出於牛津大學。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如電影《指環王》原著小說《魔戒》的作者J.R.R.托爾金、外號是“奇異的博士”的哲學家羅傑·培根、被稱為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鐵娘子”政治家瑪格麗特·撒切爾、理論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等都是牛津大學畢業生。

牛津大學的教育是,對於任何事實,重要的是首先對其有所懷疑、持有批判精神

也就是說,相對於缺乏懷疑和批判能力的秀才,牛津大學更推崇雖然成績稍差,但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我在閱讀與牛津大學相關的文獻時,注意到許多在歷史上留名的人都具備以上能力。這與沒有懷疑和批判精神、只是認真聽老師的話並取得好成績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實際上,想要成為有創造力的人,只擁有豐富的知識是不夠的。也就是說,不需要一開始就知道很多知識,即使是“0”也沒有關係

重要的是對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抱有興趣,具備果斷採取行動的習慣。在此基礎上收集、分析各種各樣的信息,在整理思考的同時形成邏輯思考這一基本的思考模式。

學會基本的思考模式,發現新的事物併產生興趣,漸漸就會產生創造力。

2

試著改變行不通的方法

無論是學業還是商業,不可能總是用同樣的方法。需要根據當時的情況採取各種應對方法,但人總是太過固執於自己已經習慣的方法,從而導致失敗。像這樣的失敗經驗持續下去,很容易就會扼殺新創造的萌芽。

印度獨立之父莫罕達斯·甘地曾留下一句名言:“如果希望世界有所改變,你必須首先改變自身。”如果一個職場人想要成為捲起“變化”之風的人物,那麼首先要從創造討論的機會開始,討論怎樣通過改變自身來創造新的性格特點

另外,還需要知道自己的思考習慣(傾向)。不論是一直樂觀看待事物的人,還是悲觀看待事物的人,其思考方式中都有一種習慣存在。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比如說,好天氣下,有人會想“晴天最好了”,也有人會想“太陽晒得真受不了”。請把實際發生的“事實”,用不同的思考習慣解釋。儘管對所有人來說,“好天氣”都是事實,但如果過於用自己的思考習慣解釋,將看不到事物的本質。

為了改變思考方法、認識思考習慣,要嘗試與平常不太交流的人進行談話,閱讀以前不曾涉獵的書,嘗試學習新的東西,即使是同樣的工作也要試著改變方法,這對於培養創造力是很重要的。

3

簡單易用的創造力培養方法

牛津大學中,不論專業,在教育與學習中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態度:

①製作將信息統一化處理的“儲蓄罐”筆記

只儲存大量信息而不加以整理,是無法有效利用的。應將想到的事情與留有印象的文章都總結在一本筆記中。儘管現在電子產品很發達,然而我們更需要將筆記本放在身邊,隨時進行記錄。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②先寫出來,再向他人進行說明

如果只是在頭腦中進行思考的話,就會停留在“覺得自己在思考”的階段。要訓練自己將思考的事情寫出來,以他人可以理解的語言進行說明。寫出來就可以對想法進行客觀審視,而向他人說明則可以整理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產生新的想法。

③不要以句號作為結束,以“+α”結束

將新的想法總結並寫下來的時候,不能以結論將其束縛住,而是要對之後能有怎樣的展開進行預測,思考哪些部分有所欠缺,將這些“+α”的內容寫下來很重要。

通過寫“+α”內容,當產生下一個想法的時候,就可以從更進一步的地方開始。研究論文在最後一部分經常會寫“今後的展望”,就是因為有這樣的作用。

④“複製粘貼”會成為創造的障礙

新的創造只有從自己頭腦中產生,才能稱為“原創”。盜用別人寫成、做成的東西是不可以的。反覆複製粘貼會喪失自我思考、將想法轉化為文字的能力。

你可能會認為擁有“創造力”是很困難的,自己無論如何也辦不到,但其實它可以從日常中簡單的、不自覺的行為中鍛鍊產生。

4

無聊的獨處時間培育出創造力

現代人總是非常忙的。忙於工作、家庭、人際關係,經常透支身體和大腦。處於這樣的狀態下,幾乎沒有時間醞釀優秀的想法。

英國的終身教育研究者特蕾薩·貝爾頓採訪了許多著名的科學家、藝術家、運動員,其中很多人都說小時候“獨處的時間”“無聊的時間”對孕育自身的創造力很有幫助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貝爾頓根據其研究,提倡要從孩提時期給予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鼓勵他們培養創造力。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是不會產生創造力的。我認為這個想法不僅適用於孩子,同樣適合大人。

我在牛津大學讀書時,經常在寫論文時感到寫不下去。無論在桌子前坐幾個小時、讀多少本書,也一行字都寫不出來。

我將這件事告訴了來自馬來西亞的同學、數學老師優素福。他聽了便說:“散一下步就好了。一邊走路一邊思考,好想法就會浮現出來。”

儘管我半信半疑地想“怎麼可能散散步就能有好想法”,最終還是開始散步了。

所幸在牛津市的街頭巷尾,適合散步的場所非常多。草地上花草盛開,野鳥交錯飛過,洋溢著中世紀氛圍的街道,整修得非常漂亮的園藝花園,走在其中的人們會錯以為自己步入了畫中。只要願意多走一點路,便能走到擁有蜂蜜色建築的美麗古城科茨沃爾德(Cotswolds),這裡最適合散步。

"

本文摘自《牛津的6堂自我精進課》,作者:岡田昭人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不僅下圍棋打敗了人類,還在應用到更多領域,比如無人駕駛汽車、無人酒店、無人餐廳等等。

那麼,面對很多程序性、重複性工作被人工智能搶佔,你拿什麼拼職場呢

提升創造力,這是人工智能所無法取代的

1

“創造力”是從0產生的

“創造力”到底是從哪裡產生的?在大腦生理學等尖端科學領域,盛行有關創造性的討論,在哲學和教育學領域也經常有相關話題出現。

從很久以前開始,歷史上知名的天才與偉人輩出於牛津大學。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如電影《指環王》原著小說《魔戒》的作者J.R.R.托爾金、外號是“奇異的博士”的哲學家羅傑·培根、被稱為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鐵娘子”政治家瑪格麗特·撒切爾、理論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等都是牛津大學畢業生。

牛津大學的教育是,對於任何事實,重要的是首先對其有所懷疑、持有批判精神

也就是說,相對於缺乏懷疑和批判能力的秀才,牛津大學更推崇雖然成績稍差,但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我在閱讀與牛津大學相關的文獻時,注意到許多在歷史上留名的人都具備以上能力。這與沒有懷疑和批判精神、只是認真聽老師的話並取得好成績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實際上,想要成為有創造力的人,只擁有豐富的知識是不夠的。也就是說,不需要一開始就知道很多知識,即使是“0”也沒有關係

重要的是對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抱有興趣,具備果斷採取行動的習慣。在此基礎上收集、分析各種各樣的信息,在整理思考的同時形成邏輯思考這一基本的思考模式。

學會基本的思考模式,發現新的事物併產生興趣,漸漸就會產生創造力。

2

試著改變行不通的方法

無論是學業還是商業,不可能總是用同樣的方法。需要根據當時的情況採取各種應對方法,但人總是太過固執於自己已經習慣的方法,從而導致失敗。像這樣的失敗經驗持續下去,很容易就會扼殺新創造的萌芽。

印度獨立之父莫罕達斯·甘地曾留下一句名言:“如果希望世界有所改變,你必須首先改變自身。”如果一個職場人想要成為捲起“變化”之風的人物,那麼首先要從創造討論的機會開始,討論怎樣通過改變自身來創造新的性格特點

另外,還需要知道自己的思考習慣(傾向)。不論是一直樂觀看待事物的人,還是悲觀看待事物的人,其思考方式中都有一種習慣存在。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比如說,好天氣下,有人會想“晴天最好了”,也有人會想“太陽晒得真受不了”。請把實際發生的“事實”,用不同的思考習慣解釋。儘管對所有人來說,“好天氣”都是事實,但如果過於用自己的思考習慣解釋,將看不到事物的本質。

為了改變思考方法、認識思考習慣,要嘗試與平常不太交流的人進行談話,閱讀以前不曾涉獵的書,嘗試學習新的東西,即使是同樣的工作也要試著改變方法,這對於培養創造力是很重要的。

3

簡單易用的創造力培養方法

牛津大學中,不論專業,在教育與學習中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態度:

①製作將信息統一化處理的“儲蓄罐”筆記

只儲存大量信息而不加以整理,是無法有效利用的。應將想到的事情與留有印象的文章都總結在一本筆記中。儘管現在電子產品很發達,然而我們更需要將筆記本放在身邊,隨時進行記錄。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②先寫出來,再向他人進行說明

如果只是在頭腦中進行思考的話,就會停留在“覺得自己在思考”的階段。要訓練自己將思考的事情寫出來,以他人可以理解的語言進行說明。寫出來就可以對想法進行客觀審視,而向他人說明則可以整理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產生新的想法。

③不要以句號作為結束,以“+α”結束

將新的想法總結並寫下來的時候,不能以結論將其束縛住,而是要對之後能有怎樣的展開進行預測,思考哪些部分有所欠缺,將這些“+α”的內容寫下來很重要。

通過寫“+α”內容,當產生下一個想法的時候,就可以從更進一步的地方開始。研究論文在最後一部分經常會寫“今後的展望”,就是因為有這樣的作用。

④“複製粘貼”會成為創造的障礙

新的創造只有從自己頭腦中產生,才能稱為“原創”。盜用別人寫成、做成的東西是不可以的。反覆複製粘貼會喪失自我思考、將想法轉化為文字的能力。

你可能會認為擁有“創造力”是很困難的,自己無論如何也辦不到,但其實它可以從日常中簡單的、不自覺的行為中鍛鍊產生。

4

無聊的獨處時間培育出創造力

現代人總是非常忙的。忙於工作、家庭、人際關係,經常透支身體和大腦。處於這樣的狀態下,幾乎沒有時間醞釀優秀的想法。

英國的終身教育研究者特蕾薩·貝爾頓採訪了許多著名的科學家、藝術家、運動員,其中很多人都說小時候“獨處的時間”“無聊的時間”對孕育自身的創造力很有幫助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貝爾頓根據其研究,提倡要從孩提時期給予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鼓勵他們培養創造力。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是不會產生創造力的。我認為這個想法不僅適用於孩子,同樣適合大人。

我在牛津大學讀書時,經常在寫論文時感到寫不下去。無論在桌子前坐幾個小時、讀多少本書,也一行字都寫不出來。

我將這件事告訴了來自馬來西亞的同學、數學老師優素福。他聽了便說:“散一下步就好了。一邊走路一邊思考,好想法就會浮現出來。”

儘管我半信半疑地想“怎麼可能散散步就能有好想法”,最終還是開始散步了。

所幸在牛津市的街頭巷尾,適合散步的場所非常多。草地上花草盛開,野鳥交錯飛過,洋溢著中世紀氛圍的街道,整修得非常漂亮的園藝花園,走在其中的人們會錯以為自己步入了畫中。只要願意多走一點路,便能走到擁有蜂蜜色建築的美麗古城科茨沃爾德(Cotswolds),這裡最適合散步。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你猜結果怎麼樣!真是意外中的意外,相比呆坐在桌前,散步後的心情明顯放鬆了,思考力也提升了。

5

“為了思考的散步”

實際上,許多科學研究證明,散步和郊遊有利於身心健康。因此,也請大家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出合適的時間段,每天至少花20~30分鐘時間散步。

我將散步分為3種,分別是放鬆的散步(沒有目的的散步)、有目的的散步(減肥或者遛狗等),還有為了思考的散步(在試圖進行思考的時候)。

"

本文摘自《牛津的6堂自我精進課》,作者:岡田昭人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不僅下圍棋打敗了人類,還在應用到更多領域,比如無人駕駛汽車、無人酒店、無人餐廳等等。

那麼,面對很多程序性、重複性工作被人工智能搶佔,你拿什麼拼職場呢

提升創造力,這是人工智能所無法取代的

1

“創造力”是從0產生的

“創造力”到底是從哪裡產生的?在大腦生理學等尖端科學領域,盛行有關創造性的討論,在哲學和教育學領域也經常有相關話題出現。

從很久以前開始,歷史上知名的天才與偉人輩出於牛津大學。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如電影《指環王》原著小說《魔戒》的作者J.R.R.托爾金、外號是“奇異的博士”的哲學家羅傑·培根、被稱為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鐵娘子”政治家瑪格麗特·撒切爾、理論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等都是牛津大學畢業生。

牛津大學的教育是,對於任何事實,重要的是首先對其有所懷疑、持有批判精神

也就是說,相對於缺乏懷疑和批判能力的秀才,牛津大學更推崇雖然成績稍差,但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我在閱讀與牛津大學相關的文獻時,注意到許多在歷史上留名的人都具備以上能力。這與沒有懷疑和批判精神、只是認真聽老師的話並取得好成績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實際上,想要成為有創造力的人,只擁有豐富的知識是不夠的。也就是說,不需要一開始就知道很多知識,即使是“0”也沒有關係

重要的是對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抱有興趣,具備果斷採取行動的習慣。在此基礎上收集、分析各種各樣的信息,在整理思考的同時形成邏輯思考這一基本的思考模式。

學會基本的思考模式,發現新的事物併產生興趣,漸漸就會產生創造力。

2

試著改變行不通的方法

無論是學業還是商業,不可能總是用同樣的方法。需要根據當時的情況採取各種應對方法,但人總是太過固執於自己已經習慣的方法,從而導致失敗。像這樣的失敗經驗持續下去,很容易就會扼殺新創造的萌芽。

印度獨立之父莫罕達斯·甘地曾留下一句名言:“如果希望世界有所改變,你必須首先改變自身。”如果一個職場人想要成為捲起“變化”之風的人物,那麼首先要從創造討論的機會開始,討論怎樣通過改變自身來創造新的性格特點

另外,還需要知道自己的思考習慣(傾向)。不論是一直樂觀看待事物的人,還是悲觀看待事物的人,其思考方式中都有一種習慣存在。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比如說,好天氣下,有人會想“晴天最好了”,也有人會想“太陽晒得真受不了”。請把實際發生的“事實”,用不同的思考習慣解釋。儘管對所有人來說,“好天氣”都是事實,但如果過於用自己的思考習慣解釋,將看不到事物的本質。

為了改變思考方法、認識思考習慣,要嘗試與平常不太交流的人進行談話,閱讀以前不曾涉獵的書,嘗試學習新的東西,即使是同樣的工作也要試著改變方法,這對於培養創造力是很重要的。

3

簡單易用的創造力培養方法

牛津大學中,不論專業,在教育與學習中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態度:

①製作將信息統一化處理的“儲蓄罐”筆記

只儲存大量信息而不加以整理,是無法有效利用的。應將想到的事情與留有印象的文章都總結在一本筆記中。儘管現在電子產品很發達,然而我們更需要將筆記本放在身邊,隨時進行記錄。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②先寫出來,再向他人進行說明

如果只是在頭腦中進行思考的話,就會停留在“覺得自己在思考”的階段。要訓練自己將思考的事情寫出來,以他人可以理解的語言進行說明。寫出來就可以對想法進行客觀審視,而向他人說明則可以整理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產生新的想法。

③不要以句號作為結束,以“+α”結束

將新的想法總結並寫下來的時候,不能以結論將其束縛住,而是要對之後能有怎樣的展開進行預測,思考哪些部分有所欠缺,將這些“+α”的內容寫下來很重要。

通過寫“+α”內容,當產生下一個想法的時候,就可以從更進一步的地方開始。研究論文在最後一部分經常會寫“今後的展望”,就是因為有這樣的作用。

④“複製粘貼”會成為創造的障礙

新的創造只有從自己頭腦中產生,才能稱為“原創”。盜用別人寫成、做成的東西是不可以的。反覆複製粘貼會喪失自我思考、將想法轉化為文字的能力。

你可能會認為擁有“創造力”是很困難的,自己無論如何也辦不到,但其實它可以從日常中簡單的、不自覺的行為中鍛鍊產生。

4

無聊的獨處時間培育出創造力

現代人總是非常忙的。忙於工作、家庭、人際關係,經常透支身體和大腦。處於這樣的狀態下,幾乎沒有時間醞釀優秀的想法。

英國的終身教育研究者特蕾薩·貝爾頓採訪了許多著名的科學家、藝術家、運動員,其中很多人都說小時候“獨處的時間”“無聊的時間”對孕育自身的創造力很有幫助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貝爾頓根據其研究,提倡要從孩提時期給予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鼓勵他們培養創造力。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是不會產生創造力的。我認為這個想法不僅適用於孩子,同樣適合大人。

我在牛津大學讀書時,經常在寫論文時感到寫不下去。無論在桌子前坐幾個小時、讀多少本書,也一行字都寫不出來。

我將這件事告訴了來自馬來西亞的同學、數學老師優素福。他聽了便說:“散一下步就好了。一邊走路一邊思考,好想法就會浮現出來。”

儘管我半信半疑地想“怎麼可能散散步就能有好想法”,最終還是開始散步了。

所幸在牛津市的街頭巷尾,適合散步的場所非常多。草地上花草盛開,野鳥交錯飛過,洋溢著中世紀氛圍的街道,整修得非常漂亮的園藝花園,走在其中的人們會錯以為自己步入了畫中。只要願意多走一點路,便能走到擁有蜂蜜色建築的美麗古城科茨沃爾德(Cotswolds),這裡最適合散步。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你猜結果怎麼樣!真是意外中的意外,相比呆坐在桌前,散步後的心情明顯放鬆了,思考力也提升了。

5

“為了思考的散步”

實際上,許多科學研究證明,散步和郊遊有利於身心健康。因此,也請大家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出合適的時間段,每天至少花20~30分鐘時間散步。

我將散步分為3種,分別是放鬆的散步(沒有目的的散步)、有目的的散步(減肥或者遛狗等),還有為了思考的散步(在試圖進行思考的時候)。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對於“為了思考的散步”,我有以下心得體會:

①不要用力,慢慢地散步

在試著慢慢散步後我才察覺到,平常自己總是很焦急,不知不覺就小步快走起來。如果不在意周圍,只是慢慢走,就可以保持住自己的節奏了。

②欣賞周圍的景色

在行走中慢慢欣賞周圍的景色。不要只是看景色,有時候可以觸摸河裡的水,也可以聞一聞草木的氣味,請把人的五感都運用起來。接觸多種多樣的風景,只集中於一點的思考漸漸就會舒展開來,心情也會變得很愉悅。

③在散步中尋找30件以上讓自己感覺愉快的事情

我曾經讀到一篇文章,說散步中注意尋找至少30件以上讓自己感覺愉快的事情比較好。例如“小花頑強地盛開著”“能聽到孩子們歡快的聲音”,等等。這樣可以養成將事物往好的方面想的習慣,最終讓好想法浮現出來。

"

本文摘自《牛津的6堂自我精進課》,作者:岡田昭人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不僅下圍棋打敗了人類,還在應用到更多領域,比如無人駕駛汽車、無人酒店、無人餐廳等等。

那麼,面對很多程序性、重複性工作被人工智能搶佔,你拿什麼拼職場呢

提升創造力,這是人工智能所無法取代的

1

“創造力”是從0產生的

“創造力”到底是從哪裡產生的?在大腦生理學等尖端科學領域,盛行有關創造性的討論,在哲學和教育學領域也經常有相關話題出現。

從很久以前開始,歷史上知名的天才與偉人輩出於牛津大學。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如電影《指環王》原著小說《魔戒》的作者J.R.R.托爾金、外號是“奇異的博士”的哲學家羅傑·培根、被稱為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鐵娘子”政治家瑪格麗特·撒切爾、理論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等都是牛津大學畢業生。

牛津大學的教育是,對於任何事實,重要的是首先對其有所懷疑、持有批判精神

也就是說,相對於缺乏懷疑和批判能力的秀才,牛津大學更推崇雖然成績稍差,但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我在閱讀與牛津大學相關的文獻時,注意到許多在歷史上留名的人都具備以上能力。這與沒有懷疑和批判精神、只是認真聽老師的話並取得好成績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實際上,想要成為有創造力的人,只擁有豐富的知識是不夠的。也就是說,不需要一開始就知道很多知識,即使是“0”也沒有關係

重要的是對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抱有興趣,具備果斷採取行動的習慣。在此基礎上收集、分析各種各樣的信息,在整理思考的同時形成邏輯思考這一基本的思考模式。

學會基本的思考模式,發現新的事物併產生興趣,漸漸就會產生創造力。

2

試著改變行不通的方法

無論是學業還是商業,不可能總是用同樣的方法。需要根據當時的情況採取各種應對方法,但人總是太過固執於自己已經習慣的方法,從而導致失敗。像這樣的失敗經驗持續下去,很容易就會扼殺新創造的萌芽。

印度獨立之父莫罕達斯·甘地曾留下一句名言:“如果希望世界有所改變,你必須首先改變自身。”如果一個職場人想要成為捲起“變化”之風的人物,那麼首先要從創造討論的機會開始,討論怎樣通過改變自身來創造新的性格特點

另外,還需要知道自己的思考習慣(傾向)。不論是一直樂觀看待事物的人,還是悲觀看待事物的人,其思考方式中都有一種習慣存在。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比如說,好天氣下,有人會想“晴天最好了”,也有人會想“太陽晒得真受不了”。請把實際發生的“事實”,用不同的思考習慣解釋。儘管對所有人來說,“好天氣”都是事實,但如果過於用自己的思考習慣解釋,將看不到事物的本質。

為了改變思考方法、認識思考習慣,要嘗試與平常不太交流的人進行談話,閱讀以前不曾涉獵的書,嘗試學習新的東西,即使是同樣的工作也要試著改變方法,這對於培養創造力是很重要的。

3

簡單易用的創造力培養方法

牛津大學中,不論專業,在教育與學習中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態度:

①製作將信息統一化處理的“儲蓄罐”筆記

只儲存大量信息而不加以整理,是無法有效利用的。應將想到的事情與留有印象的文章都總結在一本筆記中。儘管現在電子產品很發達,然而我們更需要將筆記本放在身邊,隨時進行記錄。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②先寫出來,再向他人進行說明

如果只是在頭腦中進行思考的話,就會停留在“覺得自己在思考”的階段。要訓練自己將思考的事情寫出來,以他人可以理解的語言進行說明。寫出來就可以對想法進行客觀審視,而向他人說明則可以整理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產生新的想法。

③不要以句號作為結束,以“+α”結束

將新的想法總結並寫下來的時候,不能以結論將其束縛住,而是要對之後能有怎樣的展開進行預測,思考哪些部分有所欠缺,將這些“+α”的內容寫下來很重要。

通過寫“+α”內容,當產生下一個想法的時候,就可以從更進一步的地方開始。研究論文在最後一部分經常會寫“今後的展望”,就是因為有這樣的作用。

④“複製粘貼”會成為創造的障礙

新的創造只有從自己頭腦中產生,才能稱為“原創”。盜用別人寫成、做成的東西是不可以的。反覆複製粘貼會喪失自我思考、將想法轉化為文字的能力。

你可能會認為擁有“創造力”是很困難的,自己無論如何也辦不到,但其實它可以從日常中簡單的、不自覺的行為中鍛鍊產生。

4

無聊的獨處時間培育出創造力

現代人總是非常忙的。忙於工作、家庭、人際關係,經常透支身體和大腦。處於這樣的狀態下,幾乎沒有時間醞釀優秀的想法。

英國的終身教育研究者特蕾薩·貝爾頓採訪了許多著名的科學家、藝術家、運動員,其中很多人都說小時候“獨處的時間”“無聊的時間”對孕育自身的創造力很有幫助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貝爾頓根據其研究,提倡要從孩提時期給予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鼓勵他們培養創造力。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是不會產生創造力的。我認為這個想法不僅適用於孩子,同樣適合大人。

我在牛津大學讀書時,經常在寫論文時感到寫不下去。無論在桌子前坐幾個小時、讀多少本書,也一行字都寫不出來。

我將這件事告訴了來自馬來西亞的同學、數學老師優素福。他聽了便說:“散一下步就好了。一邊走路一邊思考,好想法就會浮現出來。”

儘管我半信半疑地想“怎麼可能散散步就能有好想法”,最終還是開始散步了。

所幸在牛津市的街頭巷尾,適合散步的場所非常多。草地上花草盛開,野鳥交錯飛過,洋溢著中世紀氛圍的街道,整修得非常漂亮的園藝花園,走在其中的人們會錯以為自己步入了畫中。只要願意多走一點路,便能走到擁有蜂蜜色建築的美麗古城科茨沃爾德(Cotswolds),這裡最適合散步。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你猜結果怎麼樣!真是意外中的意外,相比呆坐在桌前,散步後的心情明顯放鬆了,思考力也提升了。

5

“為了思考的散步”

實際上,許多科學研究證明,散步和郊遊有利於身心健康。因此,也請大家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出合適的時間段,每天至少花20~30分鐘時間散步。

我將散步分為3種,分別是放鬆的散步(沒有目的的散步)、有目的的散步(減肥或者遛狗等),還有為了思考的散步(在試圖進行思考的時候)。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對於“為了思考的散步”,我有以下心得體會:

①不要用力,慢慢地散步

在試著慢慢散步後我才察覺到,平常自己總是很焦急,不知不覺就小步快走起來。如果不在意周圍,只是慢慢走,就可以保持住自己的節奏了。

②欣賞周圍的景色

在行走中慢慢欣賞周圍的景色。不要只是看景色,有時候可以觸摸河裡的水,也可以聞一聞草木的氣味,請把人的五感都運用起來。接觸多種多樣的風景,只集中於一點的思考漸漸就會舒展開來,心情也會變得很愉悅。

③在散步中尋找30件以上讓自己感覺愉快的事情

我曾經讀到一篇文章,說散步中注意尋找至少30件以上讓自己感覺愉快的事情比較好。例如“小花頑強地盛開著”“能聽到孩子們歡快的聲音”,等等。這樣可以養成將事物往好的方面想的習慣,最終讓好想法浮現出來。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Focus生活家的粉絲福利

留言談談,

生活中哪些事物激發了你的“創造力”

隨機贈送1本

《牛津的6堂自我精進課》

"

本文摘自《牛津的6堂自我精進課》,作者:岡田昭人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不僅下圍棋打敗了人類,還在應用到更多領域,比如無人駕駛汽車、無人酒店、無人餐廳等等。

那麼,面對很多程序性、重複性工作被人工智能搶佔,你拿什麼拼職場呢

提升創造力,這是人工智能所無法取代的

1

“創造力”是從0產生的

“創造力”到底是從哪裡產生的?在大腦生理學等尖端科學領域,盛行有關創造性的討論,在哲學和教育學領域也經常有相關話題出現。

從很久以前開始,歷史上知名的天才與偉人輩出於牛津大學。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如電影《指環王》原著小說《魔戒》的作者J.R.R.托爾金、外號是“奇異的博士”的哲學家羅傑·培根、被稱為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鐵娘子”政治家瑪格麗特·撒切爾、理論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等都是牛津大學畢業生。

牛津大學的教育是,對於任何事實,重要的是首先對其有所懷疑、持有批判精神

也就是說,相對於缺乏懷疑和批判能力的秀才,牛津大學更推崇雖然成績稍差,但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我在閱讀與牛津大學相關的文獻時,注意到許多在歷史上留名的人都具備以上能力。這與沒有懷疑和批判精神、只是認真聽老師的話並取得好成績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實際上,想要成為有創造力的人,只擁有豐富的知識是不夠的。也就是說,不需要一開始就知道很多知識,即使是“0”也沒有關係

重要的是對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抱有興趣,具備果斷採取行動的習慣。在此基礎上收集、分析各種各樣的信息,在整理思考的同時形成邏輯思考這一基本的思考模式。

學會基本的思考模式,發現新的事物併產生興趣,漸漸就會產生創造力。

2

試著改變行不通的方法

無論是學業還是商業,不可能總是用同樣的方法。需要根據當時的情況採取各種應對方法,但人總是太過固執於自己已經習慣的方法,從而導致失敗。像這樣的失敗經驗持續下去,很容易就會扼殺新創造的萌芽。

印度獨立之父莫罕達斯·甘地曾留下一句名言:“如果希望世界有所改變,你必須首先改變自身。”如果一個職場人想要成為捲起“變化”之風的人物,那麼首先要從創造討論的機會開始,討論怎樣通過改變自身來創造新的性格特點

另外,還需要知道自己的思考習慣(傾向)。不論是一直樂觀看待事物的人,還是悲觀看待事物的人,其思考方式中都有一種習慣存在。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比如說,好天氣下,有人會想“晴天最好了”,也有人會想“太陽晒得真受不了”。請把實際發生的“事實”,用不同的思考習慣解釋。儘管對所有人來說,“好天氣”都是事實,但如果過於用自己的思考習慣解釋,將看不到事物的本質。

為了改變思考方法、認識思考習慣,要嘗試與平常不太交流的人進行談話,閱讀以前不曾涉獵的書,嘗試學習新的東西,即使是同樣的工作也要試著改變方法,這對於培養創造力是很重要的。

3

簡單易用的創造力培養方法

牛津大學中,不論專業,在教育與學習中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態度:

①製作將信息統一化處理的“儲蓄罐”筆記

只儲存大量信息而不加以整理,是無法有效利用的。應將想到的事情與留有印象的文章都總結在一本筆記中。儘管現在電子產品很發達,然而我們更需要將筆記本放在身邊,隨時進行記錄。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②先寫出來,再向他人進行說明

如果只是在頭腦中進行思考的話,就會停留在“覺得自己在思考”的階段。要訓練自己將思考的事情寫出來,以他人可以理解的語言進行說明。寫出來就可以對想法進行客觀審視,而向他人說明則可以整理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產生新的想法。

③不要以句號作為結束,以“+α”結束

將新的想法總結並寫下來的時候,不能以結論將其束縛住,而是要對之後能有怎樣的展開進行預測,思考哪些部分有所欠缺,將這些“+α”的內容寫下來很重要。

通過寫“+α”內容,當產生下一個想法的時候,就可以從更進一步的地方開始。研究論文在最後一部分經常會寫“今後的展望”,就是因為有這樣的作用。

④“複製粘貼”會成為創造的障礙

新的創造只有從自己頭腦中產生,才能稱為“原創”。盜用別人寫成、做成的東西是不可以的。反覆複製粘貼會喪失自我思考、將想法轉化為文字的能力。

你可能會認為擁有“創造力”是很困難的,自己無論如何也辦不到,但其實它可以從日常中簡單的、不自覺的行為中鍛鍊產生。

4

無聊的獨處時間培育出創造力

現代人總是非常忙的。忙於工作、家庭、人際關係,經常透支身體和大腦。處於這樣的狀態下,幾乎沒有時間醞釀優秀的想法。

英國的終身教育研究者特蕾薩·貝爾頓採訪了許多著名的科學家、藝術家、運動員,其中很多人都說小時候“獨處的時間”“無聊的時間”對孕育自身的創造力很有幫助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貝爾頓根據其研究,提倡要從孩提時期給予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鼓勵他們培養創造力。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是不會產生創造力的。我認為這個想法不僅適用於孩子,同樣適合大人。

我在牛津大學讀書時,經常在寫論文時感到寫不下去。無論在桌子前坐幾個小時、讀多少本書,也一行字都寫不出來。

我將這件事告訴了來自馬來西亞的同學、數學老師優素福。他聽了便說:“散一下步就好了。一邊走路一邊思考,好想法就會浮現出來。”

儘管我半信半疑地想“怎麼可能散散步就能有好想法”,最終還是開始散步了。

所幸在牛津市的街頭巷尾,適合散步的場所非常多。草地上花草盛開,野鳥交錯飛過,洋溢著中世紀氛圍的街道,整修得非常漂亮的園藝花園,走在其中的人們會錯以為自己步入了畫中。只要願意多走一點路,便能走到擁有蜂蜜色建築的美麗古城科茨沃爾德(Cotswolds),這裡最適合散步。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你猜結果怎麼樣!真是意外中的意外,相比呆坐在桌前,散步後的心情明顯放鬆了,思考力也提升了。

5

“為了思考的散步”

實際上,許多科學研究證明,散步和郊遊有利於身心健康。因此,也請大家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出合適的時間段,每天至少花20~30分鐘時間散步。

我將散步分為3種,分別是放鬆的散步(沒有目的的散步)、有目的的散步(減肥或者遛狗等),還有為了思考的散步(在試圖進行思考的時候)。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對於“為了思考的散步”,我有以下心得體會:

①不要用力,慢慢地散步

在試著慢慢散步後我才察覺到,平常自己總是很焦急,不知不覺就小步快走起來。如果不在意周圍,只是慢慢走,就可以保持住自己的節奏了。

②欣賞周圍的景色

在行走中慢慢欣賞周圍的景色。不要只是看景色,有時候可以觸摸河裡的水,也可以聞一聞草木的氣味,請把人的五感都運用起來。接觸多種多樣的風景,只集中於一點的思考漸漸就會舒展開來,心情也會變得很愉悅。

③在散步中尋找30件以上讓自己感覺愉快的事情

我曾經讀到一篇文章,說散步中注意尋找至少30件以上讓自己感覺愉快的事情比較好。例如“小花頑強地盛開著”“能聽到孩子們歡快的聲音”,等等。這樣可以養成將事物往好的方面想的習慣,最終讓好想法浮現出來。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Focus生活家的粉絲福利

留言談談,

生活中哪些事物激發了你的“創造力”

隨機贈送1本

《牛津的6堂自我精進課》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本文摘自《牛津的6堂自我精進課》,作者:岡田昭人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不僅下圍棋打敗了人類,還在應用到更多領域,比如無人駕駛汽車、無人酒店、無人餐廳等等。

那麼,面對很多程序性、重複性工作被人工智能搶佔,你拿什麼拼職場呢

提升創造力,這是人工智能所無法取代的

1

“創造力”是從0產生的

“創造力”到底是從哪裡產生的?在大腦生理學等尖端科學領域,盛行有關創造性的討論,在哲學和教育學領域也經常有相關話題出現。

從很久以前開始,歷史上知名的天才與偉人輩出於牛津大學。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如電影《指環王》原著小說《魔戒》的作者J.R.R.托爾金、外號是“奇異的博士”的哲學家羅傑·培根、被稱為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鐵娘子”政治家瑪格麗特·撒切爾、理論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等都是牛津大學畢業生。

牛津大學的教育是,對於任何事實,重要的是首先對其有所懷疑、持有批判精神

也就是說,相對於缺乏懷疑和批判能力的秀才,牛津大學更推崇雖然成績稍差,但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我在閱讀與牛津大學相關的文獻時,注意到許多在歷史上留名的人都具備以上能力。這與沒有懷疑和批判精神、只是認真聽老師的話並取得好成績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實際上,想要成為有創造力的人,只擁有豐富的知識是不夠的。也就是說,不需要一開始就知道很多知識,即使是“0”也沒有關係

重要的是對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抱有興趣,具備果斷採取行動的習慣。在此基礎上收集、分析各種各樣的信息,在整理思考的同時形成邏輯思考這一基本的思考模式。

學會基本的思考模式,發現新的事物併產生興趣,漸漸就會產生創造力。

2

試著改變行不通的方法

無論是學業還是商業,不可能總是用同樣的方法。需要根據當時的情況採取各種應對方法,但人總是太過固執於自己已經習慣的方法,從而導致失敗。像這樣的失敗經驗持續下去,很容易就會扼殺新創造的萌芽。

印度獨立之父莫罕達斯·甘地曾留下一句名言:“如果希望世界有所改變,你必須首先改變自身。”如果一個職場人想要成為捲起“變化”之風的人物,那麼首先要從創造討論的機會開始,討論怎樣通過改變自身來創造新的性格特點

另外,還需要知道自己的思考習慣(傾向)。不論是一直樂觀看待事物的人,還是悲觀看待事物的人,其思考方式中都有一種習慣存在。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比如說,好天氣下,有人會想“晴天最好了”,也有人會想“太陽晒得真受不了”。請把實際發生的“事實”,用不同的思考習慣解釋。儘管對所有人來說,“好天氣”都是事實,但如果過於用自己的思考習慣解釋,將看不到事物的本質。

為了改變思考方法、認識思考習慣,要嘗試與平常不太交流的人進行談話,閱讀以前不曾涉獵的書,嘗試學習新的東西,即使是同樣的工作也要試著改變方法,這對於培養創造力是很重要的。

3

簡單易用的創造力培養方法

牛津大學中,不論專業,在教育與學習中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態度:

①製作將信息統一化處理的“儲蓄罐”筆記

只儲存大量信息而不加以整理,是無法有效利用的。應將想到的事情與留有印象的文章都總結在一本筆記中。儘管現在電子產品很發達,然而我們更需要將筆記本放在身邊,隨時進行記錄。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②先寫出來,再向他人進行說明

如果只是在頭腦中進行思考的話,就會停留在“覺得自己在思考”的階段。要訓練自己將思考的事情寫出來,以他人可以理解的語言進行說明。寫出來就可以對想法進行客觀審視,而向他人說明則可以整理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產生新的想法。

③不要以句號作為結束,以“+α”結束

將新的想法總結並寫下來的時候,不能以結論將其束縛住,而是要對之後能有怎樣的展開進行預測,思考哪些部分有所欠缺,將這些“+α”的內容寫下來很重要。

通過寫“+α”內容,當產生下一個想法的時候,就可以從更進一步的地方開始。研究論文在最後一部分經常會寫“今後的展望”,就是因為有這樣的作用。

④“複製粘貼”會成為創造的障礙

新的創造只有從自己頭腦中產生,才能稱為“原創”。盜用別人寫成、做成的東西是不可以的。反覆複製粘貼會喪失自我思考、將想法轉化為文字的能力。

你可能會認為擁有“創造力”是很困難的,自己無論如何也辦不到,但其實它可以從日常中簡單的、不自覺的行為中鍛鍊產生。

4

無聊的獨處時間培育出創造力

現代人總是非常忙的。忙於工作、家庭、人際關係,經常透支身體和大腦。處於這樣的狀態下,幾乎沒有時間醞釀優秀的想法。

英國的終身教育研究者特蕾薩·貝爾頓採訪了許多著名的科學家、藝術家、運動員,其中很多人都說小時候“獨處的時間”“無聊的時間”對孕育自身的創造力很有幫助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貝爾頓根據其研究,提倡要從孩提時期給予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鼓勵他們培養創造力。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是不會產生創造力的。我認為這個想法不僅適用於孩子,同樣適合大人。

我在牛津大學讀書時,經常在寫論文時感到寫不下去。無論在桌子前坐幾個小時、讀多少本書,也一行字都寫不出來。

我將這件事告訴了來自馬來西亞的同學、數學老師優素福。他聽了便說:“散一下步就好了。一邊走路一邊思考,好想法就會浮現出來。”

儘管我半信半疑地想“怎麼可能散散步就能有好想法”,最終還是開始散步了。

所幸在牛津市的街頭巷尾,適合散步的場所非常多。草地上花草盛開,野鳥交錯飛過,洋溢著中世紀氛圍的街道,整修得非常漂亮的園藝花園,走在其中的人們會錯以為自己步入了畫中。只要願意多走一點路,便能走到擁有蜂蜜色建築的美麗古城科茨沃爾德(Cotswolds),這裡最適合散步。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你猜結果怎麼樣!真是意外中的意外,相比呆坐在桌前,散步後的心情明顯放鬆了,思考力也提升了。

5

“為了思考的散步”

實際上,許多科學研究證明,散步和郊遊有利於身心健康。因此,也請大家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出合適的時間段,每天至少花20~30分鐘時間散步。

我將散步分為3種,分別是放鬆的散步(沒有目的的散步)、有目的的散步(減肥或者遛狗等),還有為了思考的散步(在試圖進行思考的時候)。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對於“為了思考的散步”,我有以下心得體會:

①不要用力,慢慢地散步

在試著慢慢散步後我才察覺到,平常自己總是很焦急,不知不覺就小步快走起來。如果不在意周圍,只是慢慢走,就可以保持住自己的節奏了。

②欣賞周圍的景色

在行走中慢慢欣賞周圍的景色。不要只是看景色,有時候可以觸摸河裡的水,也可以聞一聞草木的氣味,請把人的五感都運用起來。接觸多種多樣的風景,只集中於一點的思考漸漸就會舒展開來,心情也會變得很愉悅。

③在散步中尋找30件以上讓自己感覺愉快的事情

我曾經讀到一篇文章,說散步中注意尋找至少30件以上讓自己感覺愉快的事情比較好。例如“小花頑強地盛開著”“能聽到孩子們歡快的聲音”,等等。這樣可以養成將事物往好的方面想的習慣,最終讓好想法浮現出來。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Focus生活家的粉絲福利

留言談談,

生活中哪些事物激發了你的“創造力”

隨機贈送1本

《牛津的6堂自我精進課》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你拿什麼拼職場?|週末贈書

延伸閱讀

消費主義,更多是一種負擔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