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海州的孔廟

清朝 孔廟 嘉慶 建築 流淚的魚兒 2017-06-19

江蘇連雲港的海州歷史悠久,秦代即有道教活動,漢代佛教傳入,東魏置海州後,佛教逐步發展。明、清之際,海州成為海屬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地理位置重要,“南蔽江淮、北控齊魯”成為淮北名郡。特別是清代“康乾盛世”期間,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佛教寺、庵、道觀和祭神的廟、宮遍佈海州治所的域內外,清末更有“九庵十八廟”之說,文廟就在其中。

連雲港海州的孔廟

文廟,也稱孔廟、先師廟、聖廟。海州文廟始建於唐貞觀4年(公元630年),當時作為專門祭祀孔子的廟堂。宋朝慶曆年間(公元1041—1049年),朝廷詔令全國各地設立學宮,時任海州知州的祖無擇首建學宮,學宮的設置從此在全國推開,當時的海州學宮,是我國最早的學宮之一。此後,全國各府州縣都設立學宮,府稱府學,縣稱縣學,通稱儒學或學宮,即今天的學校。明弘治5年(公元1492年),海州知州重修文廟時,開始增修齋舍(讀書室)和號房(學子宿舍),並將學宮建在文廟裡。

連雲港海州的孔廟

海州歷代州官都把修葺、維護好文廟作為自己從政的主要任務,有記載的海州文廟大修,明代12次,清代11次。經過歷代的增修擴建,到清嘉慶10年(公元1805年),知州唐仲冕帶頭捐俸祿,發動地方官紳出資進行一次大規模的維修擴建後(學正翁鹹封負責修建),形成了文廟最盛時的佈局:廟址南至城基,北至現在的新建路,東至隍廟巷,西至儒學巷。據瞭解,當時的文廟,東有城隍廟,西有大慈寺,是古海州城中心儒釋道三家祭祀場所建築群中氣勢最為雄偉、面積最大的一組建築。今天遺存下來的文廟建築是由清代嘉慶年間海州學正翁鹹封修建的。

連雲港海州的孔廟

文廟以正門為中軸線,門前東西向中大街將中軸線上的建築群分為南北兩部分。中大街以北為文廟的主體部分,依次建有櫺星門、泮池、狀元橋、戟門、大成殿、祭祠、尊經閣和崇聖宮;中大街以南為文廟配套建築部分,建有隱壁、外泮池及東西兩側的牌坊。

據瞭解,海州古城的清代建築中,保存比較完好的就是位於中大街的海州區中心幼兒園(原中大街小學)院內的戟門,這裡是古海州文廟所在地。記者走進園內,發現戟門雖歷經數百年的風雨,但從其厚實的墻體與粗壯的木柱及堅實的房樑仍然可以看出,當年修建它的時候,用料之講究,用心之細緻。

據知情人講,文廟在清嘉慶最盛之後便一蹶不振,清末民初僅餘現中大街中心幼兒園的規模。倒是隱壁牆南側的馬路口,形成了說書唱戲、占卜算命、花鳥蟲魚、特色小吃等綜合性的商業市場,頗似南京的夫子廟。民國年間,櫺星門年久失修,改為石柱華表加鐵柵欄為大門的建築式樣,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過街牌坊和隱壁牆被拆除,1959年拆除了作為中大街小學大禮堂的大成殿和作為教室的東西兩廡,“文革”中又拆除了櫺星門、狀元橋,填平了泮池。目前,僅餘五間戟門和嵌在園內東圍牆內的明代《鄉貢進士題名碑》以及躺在它旁邊的“皇明學訓”殘碑。另外還存有一塊橫在大門內西側、民國年間的《東海重修孔廟碑記》碑,其餘已無蹤跡可尋。

連雲港海州的孔廟

翁鹹封,字子晉,江蘇常熟人,乾隆舉人。嘉慶三年(1798)來到海州擔任學正。當時正值黃河奪淮河的水道入海,致使海州周邊連年水患,流民遍地。由於災荒影響,海州的文化教育更顯落後。翁鹹封上任以後,積極協助知州唐仲冕賑濟災民,解決老百姓的實際困難。為了保證賑災錢糧如數發到災民的手中,他不顧個人的安危,親自率人深入災區查看民情。有一次船翻了,他掉進水中,幾乎喪命,順水衝了數裡,才被群眾救上岸來。

他為了振興海州的教育,興辦了石室書院。在知州唐仲冕的主持下,翁鹹封帶著地方文化名人許喬林、許桂林等人一起編纂了《海州嘉慶直隸州州志》,這是有史以來海州資料最為完備、圖例最為準確的地方史志。

翁鹹封在海州文廟生活了整整十年,嘉慶十三年(1808年),翁鹹封在海州去世。他去世以後,海州百姓非常懷念他,呼籲要把他的名字列入海州的名宦祠。按照清朝的規定,這樣的官吏沒有入祀名宦祠的例子,老百姓多次請求都被駁回。到了道光十三年(1813年),兩江總督陶澍、江蘇巡撫林則徐,又應海州百姓的請求,聯銜上奏。道光皇帝終於俯順民情,答應了海州老百姓的要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