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

清政府在地方行政級別上設置了省、道、府、州、縣等,其中州又可以分為直隸州和散州,直隸州直接歸省管轄,它跟府的級別相等,兩者是平行的,而散州是隸屬於府的,跟縣是一個級別的。清代的江蘇省,共設置了3個直隸州,前段時間我們已經探討過了最南端的太倉州的歷史和發展,這次就講講最北端的州吧。

清代的江蘇省設置了太倉州、通州和海州3個直隸州。海州就是連雲港的前身,也是連雲港文化的源頭和發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12年在此建立朐縣,因其位於帝國的最東端,被成為"秦東門"。

"

清政府在地方行政級別上設置了省、道、府、州、縣等,其中州又可以分為直隸州和散州,直隸州直接歸省管轄,它跟府的級別相等,兩者是平行的,而散州是隸屬於府的,跟縣是一個級別的。清代的江蘇省,共設置了3個直隸州,前段時間我們已經探討過了最南端的太倉州的歷史和發展,這次就講講最北端的州吧。

清代的江蘇省設置了太倉州、通州和海州3個直隸州。海州就是連雲港的前身,也是連雲港文化的源頭和發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12年在此建立朐縣,因其位於帝國的最東端,被成為"秦東門"。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由於海州在秦代地位重要,而且此地風光秀麗,秦始皇對此喜愛不已,其五次東巡,三次途徑並駐足朐縣。秦漢時期,朐縣是當時唯一對海外開放的門戶。往來的商船多有停靠,商貿雲集,造就了古海州的繁榮。

"

清政府在地方行政級別上設置了省、道、府、州、縣等,其中州又可以分為直隸州和散州,直隸州直接歸省管轄,它跟府的級別相等,兩者是平行的,而散州是隸屬於府的,跟縣是一個級別的。清代的江蘇省,共設置了3個直隸州,前段時間我們已經探討過了最南端的太倉州的歷史和發展,這次就講講最北端的州吧。

清代的江蘇省設置了太倉州、通州和海州3個直隸州。海州就是連雲港的前身,也是連雲港文化的源頭和發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12年在此建立朐縣,因其位於帝國的最東端,被成為"秦東門"。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由於海州在秦代地位重要,而且此地風光秀麗,秦始皇對此喜愛不已,其五次東巡,三次途徑並駐足朐縣。秦漢時期,朐縣是當時唯一對海外開放的門戶。往來的商船多有停靠,商貿雲集,造就了古海州的繁榮。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

清政府在地方行政級別上設置了省、道、府、州、縣等,其中州又可以分為直隸州和散州,直隸州直接歸省管轄,它跟府的級別相等,兩者是平行的,而散州是隸屬於府的,跟縣是一個級別的。清代的江蘇省,共設置了3個直隸州,前段時間我們已經探討過了最南端的太倉州的歷史和發展,這次就講講最北端的州吧。

清代的江蘇省設置了太倉州、通州和海州3個直隸州。海州就是連雲港的前身,也是連雲港文化的源頭和發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12年在此建立朐縣,因其位於帝國的最東端,被成為"秦東門"。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由於海州在秦代地位重要,而且此地風光秀麗,秦始皇對此喜愛不已,其五次東巡,三次途徑並駐足朐縣。秦漢時期,朐縣是當時唯一對海外開放的門戶。往來的商船多有停靠,商貿雲集,造就了古海州的繁榮。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東魏武定七年(公元512年) 古朐縣始稱海州。明代海州屬淮安府,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海州升為直隸州,劃出淮安府與其平級,下轄海州、贛榆、沐陽等縣。民國元年(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裁州存縣,改海州直隸州為東海縣,治海州城內,析東海縣東南境11鎮置灌雲縣。

"

清政府在地方行政級別上設置了省、道、府、州、縣等,其中州又可以分為直隸州和散州,直隸州直接歸省管轄,它跟府的級別相等,兩者是平行的,而散州是隸屬於府的,跟縣是一個級別的。清代的江蘇省,共設置了3個直隸州,前段時間我們已經探討過了最南端的太倉州的歷史和發展,這次就講講最北端的州吧。

清代的江蘇省設置了太倉州、通州和海州3個直隸州。海州就是連雲港的前身,也是連雲港文化的源頭和發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12年在此建立朐縣,因其位於帝國的最東端,被成為"秦東門"。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由於海州在秦代地位重要,而且此地風光秀麗,秦始皇對此喜愛不已,其五次東巡,三次途徑並駐足朐縣。秦漢時期,朐縣是當時唯一對海外開放的門戶。往來的商船多有停靠,商貿雲集,造就了古海州的繁榮。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東魏武定七年(公元512年) 古朐縣始稱海州。明代海州屬淮安府,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海州升為直隸州,劃出淮安府與其平級,下轄海州、贛榆、沐陽等縣。民國元年(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裁州存縣,改海州直隸州為東海縣,治海州城內,析東海縣東南境11鎮置灌雲縣。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

清政府在地方行政級別上設置了省、道、府、州、縣等,其中州又可以分為直隸州和散州,直隸州直接歸省管轄,它跟府的級別相等,兩者是平行的,而散州是隸屬於府的,跟縣是一個級別的。清代的江蘇省,共設置了3個直隸州,前段時間我們已經探討過了最南端的太倉州的歷史和發展,這次就講講最北端的州吧。

清代的江蘇省設置了太倉州、通州和海州3個直隸州。海州就是連雲港的前身,也是連雲港文化的源頭和發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12年在此建立朐縣,因其位於帝國的最東端,被成為"秦東門"。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由於海州在秦代地位重要,而且此地風光秀麗,秦始皇對此喜愛不已,其五次東巡,三次途徑並駐足朐縣。秦漢時期,朐縣是當時唯一對海外開放的門戶。往來的商船多有停靠,商貿雲集,造就了古海州的繁榮。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東魏武定七年(公元512年) 古朐縣始稱海州。明代海州屬淮安府,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海州升為直隸州,劃出淮安府與其平級,下轄海州、贛榆、沐陽等縣。民國元年(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裁州存縣,改海州直隸州為東海縣,治海州城內,析東海縣東南境11鎮置灌雲縣。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1949年,解放軍進駐海州後,將海州、新浦及連雲市合併成立新海連特區,後又成立以海州城為中心的錦屏區。1952年7月,錦屏區易名為海州區,1961年9月,新海連市改稱連雲港市。1983年6月,並海州、新浦兩區為新海區,3年後海州、新浦兩區又拆開分治。

"

清政府在地方行政級別上設置了省、道、府、州、縣等,其中州又可以分為直隸州和散州,直隸州直接歸省管轄,它跟府的級別相等,兩者是平行的,而散州是隸屬於府的,跟縣是一個級別的。清代的江蘇省,共設置了3個直隸州,前段時間我們已經探討過了最南端的太倉州的歷史和發展,這次就講講最北端的州吧。

清代的江蘇省設置了太倉州、通州和海州3個直隸州。海州就是連雲港的前身,也是連雲港文化的源頭和發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12年在此建立朐縣,因其位於帝國的最東端,被成為"秦東門"。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由於海州在秦代地位重要,而且此地風光秀麗,秦始皇對此喜愛不已,其五次東巡,三次途徑並駐足朐縣。秦漢時期,朐縣是當時唯一對海外開放的門戶。往來的商船多有停靠,商貿雲集,造就了古海州的繁榮。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東魏武定七年(公元512年) 古朐縣始稱海州。明代海州屬淮安府,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海州升為直隸州,劃出淮安府與其平級,下轄海州、贛榆、沐陽等縣。民國元年(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裁州存縣,改海州直隸州為東海縣,治海州城內,析東海縣東南境11鎮置灌雲縣。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1949年,解放軍進駐海州後,將海州、新浦及連雲市合併成立新海連特區,後又成立以海州城為中心的錦屏區。1952年7月,錦屏區易名為海州區,1961年9月,新海連市改稱連雲港市。1983年6月,並海州、新浦兩區為新海區,3年後海州、新浦兩區又拆開分治。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說到海州,就不能不說海州古城。海州古城最早建於梁武帝天監十一年 (512年),距今有1500多年了,它位於錦屏山北面,距市區僅5公里。宋紹興23年(1162年),宋軍為抗金兵對海州城進行加築,並把原城外的制高點白虎山一起修入進城中。明末,為防患倭寇入侵,又對城池加以修補,到隆慶六年城牆已厚達一丈九尺。

"

清政府在地方行政級別上設置了省、道、府、州、縣等,其中州又可以分為直隸州和散州,直隸州直接歸省管轄,它跟府的級別相等,兩者是平行的,而散州是隸屬於府的,跟縣是一個級別的。清代的江蘇省,共設置了3個直隸州,前段時間我們已經探討過了最南端的太倉州的歷史和發展,這次就講講最北端的州吧。

清代的江蘇省設置了太倉州、通州和海州3個直隸州。海州就是連雲港的前身,也是連雲港文化的源頭和發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12年在此建立朐縣,因其位於帝國的最東端,被成為"秦東門"。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由於海州在秦代地位重要,而且此地風光秀麗,秦始皇對此喜愛不已,其五次東巡,三次途徑並駐足朐縣。秦漢時期,朐縣是當時唯一對海外開放的門戶。往來的商船多有停靠,商貿雲集,造就了古海州的繁榮。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東魏武定七年(公元512年) 古朐縣始稱海州。明代海州屬淮安府,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海州升為直隸州,劃出淮安府與其平級,下轄海州、贛榆、沐陽等縣。民國元年(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裁州存縣,改海州直隸州為東海縣,治海州城內,析東海縣東南境11鎮置灌雲縣。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1949年,解放軍進駐海州後,將海州、新浦及連雲市合併成立新海連特區,後又成立以海州城為中心的錦屏區。1952年7月,錦屏區易名為海州區,1961年9月,新海連市改稱連雲港市。1983年6月,並海州、新浦兩區為新海區,3年後海州、新浦兩區又拆開分治。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說到海州,就不能不說海州古城。海州古城最早建於梁武帝天監十一年 (512年),距今有1500多年了,它位於錦屏山北面,距市區僅5公里。宋紹興23年(1162年),宋軍為抗金兵對海州城進行加築,並把原城外的制高點白虎山一起修入進城中。明末,為防患倭寇入侵,又對城池加以修補,到隆慶六年城牆已厚達一丈九尺。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在修築之時,古城也遭遇了多次大難。特別是康熙七年的郯城地震,海州城倒十分之二三。抗戰時期,日軍對海州城輪番轟炸致使海州城內大型建築無一完整,古城變為一片焦土。但是最嚴重的的還是5、6十年代的破舊,歷經千年戰亂、災難的古城遭遇劫數,古海州文化幾乎被連根拔起。

"

清政府在地方行政級別上設置了省、道、府、州、縣等,其中州又可以分為直隸州和散州,直隸州直接歸省管轄,它跟府的級別相等,兩者是平行的,而散州是隸屬於府的,跟縣是一個級別的。清代的江蘇省,共設置了3個直隸州,前段時間我們已經探討過了最南端的太倉州的歷史和發展,這次就講講最北端的州吧。

清代的江蘇省設置了太倉州、通州和海州3個直隸州。海州就是連雲港的前身,也是連雲港文化的源頭和發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12年在此建立朐縣,因其位於帝國的最東端,被成為"秦東門"。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由於海州在秦代地位重要,而且此地風光秀麗,秦始皇對此喜愛不已,其五次東巡,三次途徑並駐足朐縣。秦漢時期,朐縣是當時唯一對海外開放的門戶。往來的商船多有停靠,商貿雲集,造就了古海州的繁榮。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東魏武定七年(公元512年) 古朐縣始稱海州。明代海州屬淮安府,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海州升為直隸州,劃出淮安府與其平級,下轄海州、贛榆、沐陽等縣。民國元年(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裁州存縣,改海州直隸州為東海縣,治海州城內,析東海縣東南境11鎮置灌雲縣。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1949年,解放軍進駐海州後,將海州、新浦及連雲市合併成立新海連特區,後又成立以海州城為中心的錦屏區。1952年7月,錦屏區易名為海州區,1961年9月,新海連市改稱連雲港市。1983年6月,並海州、新浦兩區為新海區,3年後海州、新浦兩區又拆開分治。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說到海州,就不能不說海州古城。海州古城最早建於梁武帝天監十一年 (512年),距今有1500多年了,它位於錦屏山北面,距市區僅5公里。宋紹興23年(1162年),宋軍為抗金兵對海州城進行加築,並把原城外的制高點白虎山一起修入進城中。明末,為防患倭寇入侵,又對城池加以修補,到隆慶六年城牆已厚達一丈九尺。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在修築之時,古城也遭遇了多次大難。特別是康熙七年的郯城地震,海州城倒十分之二三。抗戰時期,日軍對海州城輪番轟炸致使海州城內大型建築無一完整,古城變為一片焦土。但是最嚴重的的還是5、6十年代的破舊,歷經千年戰亂、災難的古城遭遇劫數,古海州文化幾乎被連根拔起。

這個區曾經是清代江蘇省的3個直隸州之一,是連雲港的前身和源頭

海州是連雲港的源頭和發端,是這一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唐貞觀四年(630年),建立海州文廟,作為當時專門祭祀孔子的廟堂。宋朝慶曆年間又海州學宮,是我國最早的學宮之一。海州在歷史上一直是對外開放的門戶,開放在繁榮商貿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文化,廟、寺、庵、道觀、宮、祠堂等遍佈海州,香火興旺。因經商、求學、傳教等從各地遷徙而來的名人、大戶也雲集於此,生根繁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