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縣令,明代的為何不怕督撫,而清代的卻如同老鼠見了貓?

清朝 明朝 于成龍 嘉慶 左都御史 2018-11-29

知縣是明清兩朝地方最低一級的行政官員,除了兩京的個別“京縣”以外,大多數品秩為七品。可是這兩個朝代的知縣卻有很大的區別。相對來說,清代的知縣權力更加集中,政治地位也要高一些。

同樣是縣令,明代的為何不怕督撫,而清代的卻如同老鼠見了貓?

首先,明代的知縣是多頭領導,而清代知縣則基本是單頭領導。明代的知縣上面有十幾個上司,如各省布政使、參政、參議,按察使、副使,僉事,又有巡撫、巡按、中使等。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同的上司發出不同的指令,就會使得地方政令不一,也會讓知縣有一種無所適從的感覺。

清代的知縣在名義上也接受藩、臬、道、府的節制,但他們卻是直接向督撫負責,是督撫的屬員。也就說,一方知縣如果得到督撫的庇護,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其次,在官吏設置上不同。明代的縣官設置本著主官負責、佐貳官輔助的原則,雖然這種正佐輔助監督的機制在明中期後逐漸被弱化,但在制度上還是維持這種機制的。也就是說,知縣並不能為所欲為,必須接受縣丞等屬官的監督。

同樣是縣令,明代的為何不怕督撫,而清代的卻如同老鼠見了貓?

《大明律·吏律》中有明確規定:“凡內外各衙門印信,長官收掌,同僚佐貳官用紙與印面上封記,俱各畫字。”意思是,知縣雖然掌管衙門印信,但在一些重大的文件中若是沒有佐貳官的簽字認可,是沒有法律效力的。

按理說,知縣在本縣的領導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而實際上,知縣的權威並不如想象中的那樣不可動搖。在他身邊的佐貳官、左右手無不在窺測他的短處,更有欲謀取而代之者。在這種情況下,知縣的一舉一動都在嚴密的監視之下,不但施政不能放開手腳,而且增加了防範左右的心理。

而清代不同,完全實行的是主官負責制,注重的是自上而下的監督制。這樣一來,知縣就是說一不二的土皇帝了。雖然在典章制度中也規定設立佐貳官,但不是全都設置。《光緒會典》中記載,全國共有縣1314個,而縣丞只有345人。也就是說,大部分縣都不設佐貳官。

《大明律·吏律》中有明確規定:“凡內外各衙門印信,長官收掌,同僚佐貳官用紙與印面上封記,俱各畫字。”意思是,知縣雖然掌管衙門印信,但在一些重大的文件中若是沒有佐貳官的簽字認可,是沒有法律效力的。

按理說,知縣在本縣的領導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而實際上,知縣的權威並不如想象中的那樣不可動搖。在他身邊的佐貳官、左右手無不在窺測他的短處,更有欲謀取而代之者。在這種情況下,知縣的一舉一動都在嚴密的監視之下,不但施政不能放開手腳,而且增加了防範左右的心理。

而清代不同,完全實行的是主官負責制,注重的是自上而下的監督制。這樣一來,知縣就是說一不二的土皇帝了。雖然在典章制度中也規定設立佐貳官,但不是全都設置。《光緒會典》中記載,全國共有縣1314個,而縣丞只有345人。也就是說,大部分縣都不設佐貳官。

同樣是縣令,明代的為何不怕督撫,而清代的卻如同老鼠見了貓?

沒有佐貳官的牽制也會帶來一個嚴峻的問題,因為縣事繁雜,知縣一人並不能打理。於是便出現的了龐大的家丁和幕僚集團,依靠這些人來辦理政務。久而久之,清代的幕僚和書吏便成了弄權舞弊的集中代表。對地方的政治影響也最為顯著,以至於嘉慶帝說“本朝與胥吏共天下”。

最後,明代的知縣正官有中央任命,領取官憑後便可直接赴任。知縣得到任命以後,即可走馬赴任。在這種情況下,知縣是奉朝廷之命而來,雖然也要和上司打交道,拜訪投稟,不乏恭維。可畢竟是朝廷任命的實任官員,各上司無權,也不可能將其隨意處置。

同樣是縣令,明代的為何不怕督撫,而清代的卻如同老鼠見了貓?

清代知縣雖然也是吏部任命,但大多是把知縣分到各省去聽候任用。這種任命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知縣的施政方式。知縣分發到各省以後,能不能得到實缺,這還要看督撫的態度,因此督撫就成了直接的頂頭上司。雖然知縣也會致力於編織自己的政治關係網,但最主要的還是盡力去迎合督撫,若得到督撫看中,則會被視為紅人。

如康熙朝的于成龍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他在廣西任羅城知縣時,被巡撫看中。巡撫讓藩、臬兩司舉薦于成龍,如果不舉薦,他就單獨上折向朝廷保舉。如此一說,兩司還不乖乖聽命,使于成龍此後青雲直上。這樣的例子很多,也有的是不得督撫喜愛,被革職回籍的。

同樣是縣令,明代的為何不怕督撫,而清代的卻如同老鼠見了貓?

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對比,就會得出結論。同樣是七品知縣,明代的知縣雖然會少受一點督撫的氣,但平日裡施政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壓力和難題;而清代知縣,雖惟督撫馬首是從,可幹起事情來卻能更放開手腳,有利於地方的管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