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晚清中國人會認為與日本人是“同文同種”?'

"

“同文同種,一衣帶水“,是過去經常用來形容中日兩個民族的詞語,今天的中國人聽到未免會有些詫異,”一衣帶水“指中日之間距離近,只隔了一條衣帶那麼寬的河流還勉強說得過去,可”同文同種“又是怎麼回事?

“同種”之說在基因時代不值一駁,而中日“同文”之說,最早是曾國藩提出的。後來成為清末中國人的一大誤解。

"

“同文同種,一衣帶水“,是過去經常用來形容中日兩個民族的詞語,今天的中國人聽到未免會有些詫異,”一衣帶水“指中日之間距離近,只隔了一條衣帶那麼寬的河流還勉強說得過去,可”同文同種“又是怎麼回事?

“同種”之說在基因時代不值一駁,而中日“同文”之說,最早是曾國藩提出的。後來成為清末中國人的一大誤解。

為何晚清中國人會認為與日本人是“同文同種”?

1870年,已經開始明治維新的日本向中國提出建立近代外交關係,當時清朝朝野對於是否應該同意存在不同意見。

曾國藩提出,當時清朝已經和歐美列強建立了近代外交關係,而日本“自詡為強大之邦,同文之國”,如果中國仍然不放棄過去的宗藩思想,日本人會深感是種侮辱,由此會導致中日不斷衝突。

因為日本當時的知識分子熟悉漢字,能用漢字作詩,能看懂清朝的奏摺和邸報。所以曾國藩認為日本人不那麼好糊弄,不能像對付西方人那樣用文字把戲糊弄過去。

曾國藩的這種“同文”其實是指受過儒家教育的日本人可以看懂中國。從這方面來說是沒錯的。

但反過來問一句,當時只受過儒家教育的中國人,能看懂日本嗎?

"

“同文同種,一衣帶水“,是過去經常用來形容中日兩個民族的詞語,今天的中國人聽到未免會有些詫異,”一衣帶水“指中日之間距離近,只隔了一條衣帶那麼寬的河流還勉強說得過去,可”同文同種“又是怎麼回事?

“同種”之說在基因時代不值一駁,而中日“同文”之說,最早是曾國藩提出的。後來成為清末中國人的一大誤解。

為何晚清中國人會認為與日本人是“同文同種”?

1870年,已經開始明治維新的日本向中國提出建立近代外交關係,當時清朝朝野對於是否應該同意存在不同意見。

曾國藩提出,當時清朝已經和歐美列強建立了近代外交關係,而日本“自詡為強大之邦,同文之國”,如果中國仍然不放棄過去的宗藩思想,日本人會深感是種侮辱,由此會導致中日不斷衝突。

因為日本當時的知識分子熟悉漢字,能用漢字作詩,能看懂清朝的奏摺和邸報。所以曾國藩認為日本人不那麼好糊弄,不能像對付西方人那樣用文字把戲糊弄過去。

曾國藩的這種“同文”其實是指受過儒家教育的日本人可以看懂中國。從這方面來說是沒錯的。

但反過來問一句,當時只受過儒家教育的中國人,能看懂日本嗎?

為何晚清中國人會認為與日本人是“同文同種”?

激安這個詞只有日本漢字裡有

1877年,中國第一次在日本東京設立外交使館,但讓今天人感覺詫異的一個事實是:整個使團裡沒有懂日語的人!

這是因為當時的中國人真的認為日本是同文之國,根本不需要翻譯,所以派遣去的使團就根本沒考慮到語言溝通的問題。

沒錯,中國人看日本報紙,可以靠上面的漢字瞭解大致意思。但外交上需要的是講究對異國文化的精深和準確理解。不懂對方語言,就只能接受對方想讓你知道的信息。通俗的說:對方罵你你說不定都只有點頭稱是,更別提騙你了。

這個道理今天的中國人明白,而清代中國人卻茫然無知。

清朝最早的赴日使團在東京鬧了不少笑話後,終於承認“沒有翻譯是不行的”,於是只有僱傭了一個懂漢語的日本人救急。當時的赴日公使何如璋向國內訴苦,說請立即招募適齡孩童到日本學習日語,以備將來所用。

"

“同文同種,一衣帶水“,是過去經常用來形容中日兩個民族的詞語,今天的中國人聽到未免會有些詫異,”一衣帶水“指中日之間距離近,只隔了一條衣帶那麼寬的河流還勉強說得過去,可”同文同種“又是怎麼回事?

“同種”之說在基因時代不值一駁,而中日“同文”之說,最早是曾國藩提出的。後來成為清末中國人的一大誤解。

為何晚清中國人會認為與日本人是“同文同種”?

1870年,已經開始明治維新的日本向中國提出建立近代外交關係,當時清朝朝野對於是否應該同意存在不同意見。

曾國藩提出,當時清朝已經和歐美列強建立了近代外交關係,而日本“自詡為強大之邦,同文之國”,如果中國仍然不放棄過去的宗藩思想,日本人會深感是種侮辱,由此會導致中日不斷衝突。

因為日本當時的知識分子熟悉漢字,能用漢字作詩,能看懂清朝的奏摺和邸報。所以曾國藩認為日本人不那麼好糊弄,不能像對付西方人那樣用文字把戲糊弄過去。

曾國藩的這種“同文”其實是指受過儒家教育的日本人可以看懂中國。從這方面來說是沒錯的。

但反過來問一句,當時只受過儒家教育的中國人,能看懂日本嗎?

為何晚清中國人會認為與日本人是“同文同種”?

激安這個詞只有日本漢字裡有

1877年,中國第一次在日本東京設立外交使館,但讓今天人感覺詫異的一個事實是:整個使團裡沒有懂日語的人!

這是因為當時的中國人真的認為日本是同文之國,根本不需要翻譯,所以派遣去的使團就根本沒考慮到語言溝通的問題。

沒錯,中國人看日本報紙,可以靠上面的漢字瞭解大致意思。但外交上需要的是講究對異國文化的精深和準確理解。不懂對方語言,就只能接受對方想讓你知道的信息。通俗的說:對方罵你你說不定都只有點頭稱是,更別提騙你了。

這個道理今天的中國人明白,而清代中國人卻茫然無知。

清朝最早的赴日使團在東京鬧了不少笑話後,終於承認“沒有翻譯是不行的”,於是只有僱傭了一個懂漢語的日本人救急。當時的赴日公使何如璋向國內訴苦,說請立即招募適齡孩童到日本學習日語,以備將來所用。

為何晚清中國人會認為與日本人是“同文同種”?

第一批赴日外交官

由此可見,所謂的近代所謂的中日“同文”,很大程度上是方便日本人瞭解中國,對於中國人瞭解日本卻沒太大用,所以我們看後來歷史,日本有那麼多的“中國通”,換身衣服就可以在中國城鄉到處轉悠收集情報,而近代中國的“日本通”你找得出幾個來?

雖然赴日使館在切身體會裡明白了這個道理,但大部分人還是茫然無知的。

康有為在變法失敗以前沒去過日本,僅僅讀過別人翻譯的日本書籍,但他卻敢在1897年大言不慚的說“日本文字猶吾文字也,但稍雜空海之伊呂波文十之三耳”。

"

“同文同種,一衣帶水“,是過去經常用來形容中日兩個民族的詞語,今天的中國人聽到未免會有些詫異,”一衣帶水“指中日之間距離近,只隔了一條衣帶那麼寬的河流還勉強說得過去,可”同文同種“又是怎麼回事?

“同種”之說在基因時代不值一駁,而中日“同文”之說,最早是曾國藩提出的。後來成為清末中國人的一大誤解。

為何晚清中國人會認為與日本人是“同文同種”?

1870年,已經開始明治維新的日本向中國提出建立近代外交關係,當時清朝朝野對於是否應該同意存在不同意見。

曾國藩提出,當時清朝已經和歐美列強建立了近代外交關係,而日本“自詡為強大之邦,同文之國”,如果中國仍然不放棄過去的宗藩思想,日本人會深感是種侮辱,由此會導致中日不斷衝突。

因為日本當時的知識分子熟悉漢字,能用漢字作詩,能看懂清朝的奏摺和邸報。所以曾國藩認為日本人不那麼好糊弄,不能像對付西方人那樣用文字把戲糊弄過去。

曾國藩的這種“同文”其實是指受過儒家教育的日本人可以看懂中國。從這方面來說是沒錯的。

但反過來問一句,當時只受過儒家教育的中國人,能看懂日本嗎?

為何晚清中國人會認為與日本人是“同文同種”?

激安這個詞只有日本漢字裡有

1877年,中國第一次在日本東京設立外交使館,但讓今天人感覺詫異的一個事實是:整個使團裡沒有懂日語的人!

這是因為當時的中國人真的認為日本是同文之國,根本不需要翻譯,所以派遣去的使團就根本沒考慮到語言溝通的問題。

沒錯,中國人看日本報紙,可以靠上面的漢字瞭解大致意思。但外交上需要的是講究對異國文化的精深和準確理解。不懂對方語言,就只能接受對方想讓你知道的信息。通俗的說:對方罵你你說不定都只有點頭稱是,更別提騙你了。

這個道理今天的中國人明白,而清代中國人卻茫然無知。

清朝最早的赴日使團在東京鬧了不少笑話後,終於承認“沒有翻譯是不行的”,於是只有僱傭了一個懂漢語的日本人救急。當時的赴日公使何如璋向國內訴苦,說請立即招募適齡孩童到日本學習日語,以備將來所用。

為何晚清中國人會認為與日本人是“同文同種”?

第一批赴日外交官

由此可見,所謂的近代所謂的中日“同文”,很大程度上是方便日本人瞭解中國,對於中國人瞭解日本卻沒太大用,所以我們看後來歷史,日本有那麼多的“中國通”,換身衣服就可以在中國城鄉到處轉悠收集情報,而近代中國的“日本通”你找得出幾個來?

雖然赴日使館在切身體會裡明白了這個道理,但大部分人還是茫然無知的。

康有為在變法失敗以前沒去過日本,僅僅讀過別人翻譯的日本書籍,但他卻敢在1897年大言不慚的說“日本文字猶吾文字也,但稍雜空海之伊呂波文十之三耳”。

為何晚清中國人會認為與日本人是“同文同種”?

康有為有學問,但也愛說大話

從今天來看康有為根本是胡扯,雖然日語中的常用漢字有那麼一二千個,但很多漢字的含義已經發生了改變,中國人雖然能認識,卻完全不明白是什麼意思。而日常生活裡不寫漢字完全寫片假名的日本人也大有人在。

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期前幾年,清朝大量向日本派遣留學生,提出的口號就是“同文,路近,費省,時短”。

"

“同文同種,一衣帶水“,是過去經常用來形容中日兩個民族的詞語,今天的中國人聽到未免會有些詫異,”一衣帶水“指中日之間距離近,只隔了一條衣帶那麼寬的河流還勉強說得過去,可”同文同種“又是怎麼回事?

“同種”之說在基因時代不值一駁,而中日“同文”之說,最早是曾國藩提出的。後來成為清末中國人的一大誤解。

為何晚清中國人會認為與日本人是“同文同種”?

1870年,已經開始明治維新的日本向中國提出建立近代外交關係,當時清朝朝野對於是否應該同意存在不同意見。

曾國藩提出,當時清朝已經和歐美列強建立了近代外交關係,而日本“自詡為強大之邦,同文之國”,如果中國仍然不放棄過去的宗藩思想,日本人會深感是種侮辱,由此會導致中日不斷衝突。

因為日本當時的知識分子熟悉漢字,能用漢字作詩,能看懂清朝的奏摺和邸報。所以曾國藩認為日本人不那麼好糊弄,不能像對付西方人那樣用文字把戲糊弄過去。

曾國藩的這種“同文”其實是指受過儒家教育的日本人可以看懂中國。從這方面來說是沒錯的。

但反過來問一句,當時只受過儒家教育的中國人,能看懂日本嗎?

為何晚清中國人會認為與日本人是“同文同種”?

激安這個詞只有日本漢字裡有

1877年,中國第一次在日本東京設立外交使館,但讓今天人感覺詫異的一個事實是:整個使團裡沒有懂日語的人!

這是因為當時的中國人真的認為日本是同文之國,根本不需要翻譯,所以派遣去的使團就根本沒考慮到語言溝通的問題。

沒錯,中國人看日本報紙,可以靠上面的漢字瞭解大致意思。但外交上需要的是講究對異國文化的精深和準確理解。不懂對方語言,就只能接受對方想讓你知道的信息。通俗的說:對方罵你你說不定都只有點頭稱是,更別提騙你了。

這個道理今天的中國人明白,而清代中國人卻茫然無知。

清朝最早的赴日使團在東京鬧了不少笑話後,終於承認“沒有翻譯是不行的”,於是只有僱傭了一個懂漢語的日本人救急。當時的赴日公使何如璋向國內訴苦,說請立即招募適齡孩童到日本學習日語,以備將來所用。

為何晚清中國人會認為與日本人是“同文同種”?

第一批赴日外交官

由此可見,所謂的近代所謂的中日“同文”,很大程度上是方便日本人瞭解中國,對於中國人瞭解日本卻沒太大用,所以我們看後來歷史,日本有那麼多的“中國通”,換身衣服就可以在中國城鄉到處轉悠收集情報,而近代中國的“日本通”你找得出幾個來?

雖然赴日使館在切身體會裡明白了這個道理,但大部分人還是茫然無知的。

康有為在變法失敗以前沒去過日本,僅僅讀過別人翻譯的日本書籍,但他卻敢在1897年大言不慚的說“日本文字猶吾文字也,但稍雜空海之伊呂波文十之三耳”。

為何晚清中國人會認為與日本人是“同文同種”?

康有為有學問,但也愛說大話

從今天來看康有為根本是胡扯,雖然日語中的常用漢字有那麼一二千個,但很多漢字的含義已經發生了改變,中國人雖然能認識,卻完全不明白是什麼意思。而日常生活裡不寫漢字完全寫片假名的日本人也大有人在。

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期前幾年,清朝大量向日本派遣留學生,提出的口號就是“同文,路近,費省,時短”。

為何晚清中國人會認為與日本人是“同文同種”?

今天赴日留學生去日本,往往要在語言學校裡學習半年到二年時間再開始專業部分的學習。而清末赴日留學生完全沒有語言基礎,在日本一共就待三個月或半年不到,這麼短時間,連日語都沒法掌握,更別提能學到什麼東西了。

而由於語言不通,對日本的異國文化也無法理解,無論衣食住行都存在交流障礙,除了少數以外,大部分清朝留學生在日本的生活一般都不那麼愉快。

而大部分日本人其實也不認為和中國是“同文同種”。日本現代政治家大平正芳認為:中日兩國人民文化的表現方法,和生活方式其實是相似點少於相同點”。

少數認同“同文同種”的日本人大多是別有目的,比如為日本控制大陸出謀劃策的“東亞同文會”曾在1898年明確提出“日本和支那同文同種”,但其目的卻是為了日本的擴張做理論建設。

清朝人認為與日本“同文同種”,其實表現了內心對日本文化的一種輕視,覺得日本沒什麼自己的文化,都是中國傳入的,但實際上日本獨立發展多年,世界各國都承認日本發展出獨立的文化,已經遠遠不同於中華文化圈。我們看後來的歷史,寫出第一本日本研究專著的,是美國<菊與刀》,今天海外研究日本的中心也在歐洲。

而對於中國來說,一直沒有好好認識過日本。

在清末甲午戰爭之前,中國人對日本的認識,仍然停留在徐福東渡的那個時代,而即使到了21世紀的今天,對於我們這個“一衣帶水”的鄰居,我們同樣在網絡上看得到不少人對日本的輕視,認為”小日本的東西沒什麼值得了解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