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想征服清朝,最後卻被康熙征服

17世紀早期的中國正處於明清易代時期,經過多年戰亂,很多百姓流離失所,民生凋敝。然而到了康熙年間,康熙皇帝嚴於律己,勵精圖治,一舉扭轉了中國因戰亂變得破敗蕭條的局面,國家經濟全面復甦,開啟了康乾盛世的早期格局。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想征服清朝,最後卻被康熙征服

中國的文化,商品也在這一時期席捲歐洲,歐洲的百姓們用著中國的商品,國王們穿著中國的絲綢,坐著轎子在他的大臣面前招搖過市,而文人們也是用著景德鎮的瓷器喝著中國的茶葉,看著中國的書籍。這一切的引領者不是別人,正是有著太陽王之稱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那麼路易十四為何會如此崇拜中國文化呢?

路易十四和康熙的經歷很類似,他五歲繼位,在位七十二年。他的一生有兩個最大的愛好,一是花錢,二是打仗。當時的法國是歐洲最大的陸上強國。路易十四自認為已在歐洲打遍天下無敵手,急劇膨脹的自信心讓他把目光投向了富饒的東方。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想征服清朝,最後卻被康熙征服

路易十四心想,如果能征服強大的清朝,那自己才是名副其實的太陽王。但他又知道此時的清朝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絕不是法國能打敗的。所以他想了一個計策,擒賊先擒王,他準備先拿下康熙皇帝,到時清朝就盡在掌中了。於是1684年路易十四派出了法國傳教士白晉作為外交大使前往清朝朝見康熙皇帝,此行的主要任務就是把康熙發展成天主教徒,到那時就可以用宗教的力量,不費吹灰之力的拿下這個東方強國了。

路易十四打著如意算盤,不由的笑出了聲。然而他也太小看康熙了,康熙作為大國君主,一向崇拜中華文化,視四方諸國為番邦蠻夷,怎麼會聽信一個番邦使者的幾句話就改投天主教,這無異於痴人說夢。

白晉到達中國後,被康熙留在了北京任職。白晉不斷把歐洲先進儀器學術向康熙進獻,希望把康熙發展成上帝的信徒。只是沒想到,在和康熙相處了幾年之後,白晉卻深深的被康熙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他自己寫的書中,對康熙公正廉潔,愛護臣民的品格大加讚頌。就這樣,白晉經過了康熙的改造,叛法投清,成了康熙的忠實信徒,於1687年代表清朝出使法國,去宣揚中國文化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想征服清朝,最後卻被康熙征服

當中國繁榮富強的盛名傳到歐洲,立即掀起了一股從上到下崇拜東方的浪潮,還有人為此提出了一句口號:上有天堂,下有大清。路易十四也被白晉忽悠的暈頭轉向,從此被中國的文化所折服,他特別喜歡中國的絲綢和瓷磚,此後他的凡爾賽宮裡貼的全是中國進口的瓷磚,出席晚宴穿的是中國進口的絲綢服飾,甚至出行坐的都是中國轎子。

路易十四本想征服清朝,沒想到最後,被康熙征服,其實這並不是因為康熙有多麼厲害,康熙只是依靠了中國厚重的歷史積澱和強大的中華文化,以中華文化為後盾,足以讓康熙抵擋住任何傳教士的滲透,可見征服一個國家未必要用武力,強大的文化才是制勝的關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