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髮易服”並非清朝專利,歷史上的這個政權也曾這樣幹過

清朝在入關之初,為了能強化自己的統治,相繼頒佈了“剃髮令”和“易服令”,凡有不遵從者,殺無赦。不過,“剃髮易服”這個極不人道的法令卻並非清朝獨創,早在公元十一世紀的時候,有一個政權就幹過這樣的事情,這個政權就是在宋朝時期雄踞西北的“西夏”。

“剃髮易服”並非清朝專利,歷史上的這個政權也曾這樣幹過

西夏是由党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一個政權。在建國之前,党項人經歷了長達數百年漫長而又艱難的生存考驗。經過數次遷徙,党項人逐漸集中到甘肅東部、陝西北部一帶生活。

唐朝末年,党項部落首領拓跋思恭因幫助唐朝鎮壓黃巢起義有功,被賜予李姓,封定難軍節度使。自此,拓跋思恭更名為李思恭,他的同族兄弟以及後代子孫也皆以唐朝國姓“李”作為姓氏。

在此後長達百年的時間裡,中原地區幾次易主。党項人在李氏一族首領的帶領下,一面向中原王朝俯首稱臣,一面也在不斷集聚自身的實力。

“剃髮易服”並非清朝專利,歷史上的這個政權也曾這樣幹過

到了宋朝初期,党項人的實力逐漸壯大。當時已被遼國冊封為夏國王的党項首領李繼遷開始不斷侵擾宋境。宋朝皇帝派五路大軍前往討伐,結果竟大敗而歸。最後宋朝以割讓夏、綏、銀、宥(陝西靖邊)、靜(陝西米脂)等地作為代價,換取了党項人名義上的臣服。

公元1038年,党項首領李元昊繼夏國公之位。同年,李元昊宣佈稱帝,建國號“大夏”,史稱“西夏”。李元昊是一位具有雄心壯志的領袖,他意在讓西夏能成為與宋朝、遼國分庭抗禮的政權。因此在建立了西夏之後,他立即開始著手內部建設。

“剃髮易服”並非清朝專利,歷史上的這個政權也曾這樣幹過

李元昊放棄了李姓改為党項姓氏“嵬名”,同時他還接受了“兀卒”的頭銜,這個詞語在党項語中相當於皇帝或可汗。不久,嵬名元昊又推出了一系列去漢化的舉措,其中最著名的事件是關於剃髮的法令。據史料記載“初制禿髮令,元昊先自禿髮,及令國人皆禿髮,三日不從令,許殺之。”這項法令和後來清朝的“留髮不留頭”如出一轍,不過李元昊針對的是自己人,而清朝統治者則是強迫其他民族的人接受自己民族的特色。

除了剃髮外,嵬名元昊還頒佈了關於服飾的規定,文武官員和庶民百姓各有所服。從現存的一些壁畫上可以看出,西夏人的服飾跟當時的吐蕃、回鶻人非常接近,和漢人服飾則有明顯區別。

“剃髮易服”並非清朝專利,歷史上的這個政權也曾這樣幹過

與“剃髮易服”這些事情比起來,李元昊命大臣野利仁榮創制了“西夏文”就更是一件了不起的創舉了。西夏文共有五千多字,結構仿漢字,但又具備自己的特點。後來隨著西夏被滅國,西夏文曾一度被淹沒在歷史的迷霧之中。直到近代考古工作不斷取得進展,用西夏文記錄的大量文獻典籍才得以重新面世,為現代人研究西夏文化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幫助。

此外,李元昊在軍事、行政領域的改革奠定了西夏國家政治架構的基礎。在李元昊統治的鼎盛時期,西夏軍隊人數達到了30萬之眾。後來宋朝、遼國都相繼對西夏發動過戰爭,然而這個夾在兩大強國中間小國卻多次打敗了對手。遼國於1125年滅亡,北宋於1127年滅亡,但西夏卻頑強的生存到了1227年,最後才被不可一世的蒙古大軍所征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