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島市棧橋一帶向西南張望,最近的距離應屬西海岸的甘水灣村,兩地隔著一灣海水彼此呼應。青島以繁花的都市景色吸引著五湖四海的旅遊者,對岸的甘水灣村則以僻靜及原生態的風光,招徠著尋芳探幽的觀光客。

甘甜的甘水灣

(與青島市區相望)

《村名來歷》

甘水灣村,位於薛家島街道辦事處駐地以東9公里處,東瀕黃海,與青島老市區隔海相望,最近處僅2.26海里;西、北面依窟窿山,與後岔灣村一山之隔;南依馬攔山,三面環山,一面瀕海。2006年,全村有128戶,368口人;居民有代、唐、郭、薛等姓氏,皆為漢族。

據老人說,清道光年間,代姓人從平度遷至後岔灣村居住,後又從後岔灣村遷至本村張託。清道光年間,薛姓人從附近原北莊村遷來。清光緒年間,唐姓人從現膠南靈山衛南街遷來。清光緒年間,郭姓人從鄰村後岔灣村遷來,住在本村泉促子。

據清光緒年間的基墓碑記載,早年,本村前有一大溝,溝內有一泓清泉,俗稱甘水灣。泉水清澈甘冽,長年噴湧,大旱不竭。村民們常年從甘水灣取水飲用,本村故名甘水灣村。本村解放前屬原北莊村所轄,1947年解放初期屬北莊二村。1980年從北莊二村分出,成為獨立的行政村。

20世紀40年代以前,全村有張託、泉促子、窟窿山、南山、西山、西北山、甘水灣七個居民點。建國後,村裡進行舊村改造,實行集中居住。20世紀80年代初,分散居住的村民逐漸向甘水灣和張託集中,至1992年遷畢。如今,甘水灣與張託兩地已連成一體。20世紀

90年代,人們逐漸將古老的“海帶葉子屋”拆除,沿山勢建成排排寬敞明亮、水泥磚石結構的大瓦房。如今村內有東西、南北街共四條,大街小巷均進行了硬化。村裡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景色優美。人們形容這裡為:“落日帶煙生碧霧,斷霞映水散紅光。”

早年,先人們將窟窿山東部荊棘從生的山坡溝崖開墾成層層梯田,逐步用筏子、木帆船出海捕魚。春季在竹岔島、大公島、靈山島、董家口以及江蘇連雲港等廣闊海域“放流”、或“打圓網”。秋季,在村周圍海域或大公島、竹岔島近海“釣鉤”、“下底線”。本村婦女歷來就有參加勞動的習俗,她們“挑土打擔”,耕地收割,中幗不讓鬚眉。男人出海捕撈,婦女在家種地。

《關帝廟與象頭嘴》

關帝廟,位於窟窿山山坳處,距村西300米,

建立於明朝。有廟堂三間,內供“千秋忠義”

的關聖帝君及其扈從神像。廟院內有兩棵參天的銀杏樹,直徑均約2米,樹齡達六百餘年。1947年,廟內神像被毀。建國後,廟堂被改建為民宅。1958年秋,薛家島公社建立海帶養殖場時,將兩棵銀杏樹砍伐,用於修船。20世紀80年代中期,廟堂被拆除。

窟窿山,東與青島老市區隔海相望,是風凰島旅遊度假區內最東端的一處景點。象頭,又名象嘴,位於村東北部,面積0.1平方公里,海拔18.7米。象頭是窟窿山向東伸入黃海0.3公里的一個岬角,形似象頭,故名。

甘甜的甘水灣

(圖中的半島即為象嘴或象頭)

傳說,古時有一頭大象到這裡飲水,見景色優美樂不思歸,化為此岬角。另據傳說,古時附近海面曾有大魚把守。每當風浪驟起之時,大魚就會擋浪斷流,千舟得以平穩通過。

象頭東、南、北三面群礁環繞,驚濤拍岸,景色甚為壯觀。當日麗雲淡之時,若踏上象頭極目遠眺,影影綽綽的青島老市區即位於海天相接處。故人們常來此地“登象觀海”。這裡有眾多天然形成的平臺,是垂釣、遊樂的好地方。20世紀90年代,中國釣魚基金協會在象頭上建設了“達阪城遊樂園”。

《甘水灣碼頭》

象頭南部海灣,俗稱甘水灣海灣,東瀕膠州灣口,南至左披嘴,北至象嘴,南北長約300米,為薛家島山裡東面的優良港灣。灣內水清灘平,風平浪靜。

1949年6月,薛家島第三次解放時、國民黨軍殘部在薛家島各村強抓壯丁600餘人,從這裡乘船潰退臺灣。

1983年,村裡自籌資金,於海灣南岸建立了一座漁港碼頭,長約80米,可停泊150至180馬力的漁輪數只,結束了漁船長期停靠在村外海灣的歷史。2001年,“中國・青島金沙灘文化旅遊節”期間,橫渡膠州灣的游泳健兒們從青島棧橋海濱下水,遊至該碼頭上岸。如今,這座碼頭不僅可停泊船隻,也成為水產品交易場所。

《豐富的海產品》

本村的海岸線蜿蜒曲折,長達2.5公里。附近坡陡水深,海域寬闊。這些海域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生長著海蔘、鮑魚、黃魚、鰻魚、海螺、牡蠣、紅角蟹、石花菜、裙帶、海菜等多種海產品。

20世紀70年代中期,本村開始購買機械化漁船,原來的木帆船逐漸被淘汰。人們多采用“拖網”的方式,在近海及遠洋開展捕撈作業。除夏季休漁期外,春、秋、冬三季均出海。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充分利用淺海灘塗進行海水養殖,先後辦起了水貂養殖場、海帶養殖場。20世紀90年代以來,人們廣造漁船,大搞海水養殖。漁船由小到大,從20馬力發展到120馬力。1980年,全村僅有機動船3只。如今有船隻55只。人們採用網養、池養技術養殖海蔘、鮑魚、石夾魚、黑頭魚等海珍品。這裡出產的海珍品因量大、質優而聞名遐邇。其中,甘水灣海蔘已於2003年註冊了商標。

甘甜的甘水灣

20世紀70年代,薛家島公社截窟隆山東面山澗之水,於村西修建了容水量達3萬立方米的“甘水灣水庫”。1994年,村裡投資在村西修建了一座容水約2000立方米的大口井,村民們隨之用上了自來水。2003,年村裡投資截馬攔山之水,於村南修建了一座容水2000方米的大口井,增加了水源供應。

20世紀90年代末,北莊至甘水灣的道路進行了硬化,開通了公交車。2001年,新修的旅遊環島路由村中穿過,便利了交通。

《薛清明救險》

1990年冬,一漁船在膠州灣口外海遇險,村民薛清明等發現後,冒著風浪駕船前去營救,使其安全脫險歸岸。黃島區政府為薛清明榮記了三等功,青島邊防部隊授予他三級勳章一枚。

甘甜的甘水灣

近年來,人們漁農並舉,大力發展水產品加工和務工經商等多種經營。隨著環島路的建成和風島旅遊度假區的不斷髮展,本村的旅遊、飲食服務等產業發展迅速,現有酒店、旅社10餘家。如今,有線電視、電話已普及全村,還建立了老年人活動中心、門球場等設施。

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8200萬元,人均純收入7391元。

編者按:所有資料截至2006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