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

七世祖以下歷代祖先的簡略記敘

陳昌五撰 李吟屏校注

【校注者前言】

1990年2月我回到老家甘肅甘谷縣大石鄉,這是自1954年我離家進新疆36年後第一次踏上祖輩生息的土地。在此期間,我順便又重回母親的家鄉榆樹川。在訪親探友的過程中於一個舅舅(外三爺之子)家,發現外二爺陳昌五生前手寫的《七世祖以下歷代祖先的簡略記敘》手稿。我展閱之際,發現此文文筆精煉,文采斐然,非同一般,在此地農民中難覓出其右者。鑑於此文不但記錄了母親家族的簡史,而且頗有文學價值,我便借到手連夜抄錄在自己的日記本上。

此文作者陳昌五,是我外爺大弟。村裡人說,他雖上學不多,但文才出眾,不但在大石鄉有名,而且名氣遠播縣裡。果然我在牛川、貫寺一帶與好讀書的人說起大石讀書人,他們同舉陳昌五之名,我說他是我外二爺,我的好讀書之性格可能即傳自陳家吧,他們均嘖嘖稱奇。

據百度百科《甘谷大石鄉榆樹川》介紹,我母親的家族“染房內”“一直比較重視教育,先輩陳?孜孜以求學業,曾取得‘貢爺’(恩貢)頭銜,由於家裡窮,曾將職務賣給外地人(後輩說是隴西人)。其兒子輩陳?(老大)、陳昌五(老二)也都從事教育工作,很有文化素養,被當地尊稱為‘大師父、二師父’。陳昌五為晚清秀才,學識淵博,古漢語功底紮實,寫得一手好文章,遠近聞名,人稱"二師父"。經常被人請去寫祭文,當禮賓先生。先生最初在大石鎮學校任教,為大石小學校門編寫了四條對聯,受到省市教育部門領導的讚揚。先生一生從教,桃李滿天下。”又稱:“陳昌五(?-?)(教師出身,已故),大石鄉小學校門校訓: ‘教育為立國之基,這般事業豈可輕放不做;學校乃成才之本,此等地位須得慘淡經營’,辦學宗旨:‘讀古今書,原不在尋章摘句徒誇美富,做學問事,還須得參中酌外順應潮流’。這些都出自他的手筆。陳昌五的哥哥——大師父即我的外公陳思敬(民國師範生),我母即陳思敬的小女兒陳玉秀(玉娃),我是他的外孫,也算是陳昌五的外孫。陳昌五和其子陳玉章精於書法,尤其陳玉章書畫兼工,童年時代母親帶著我回孃家時,我每每去他們家索取書畫,回家貼在牆上。我與玉章舅常在一起玩,但因我是小孩,昌五爺與我說話不多。他青壯年時代以教書為業,桃李滿天下,晚年回家務農。大約在上個世紀80年代去世。玉章舅生前曾對我講,昌五爺去世前夕,似有預感,遂通知子女、學生前來訣別。去世前自己淨身並穿好壽衣,從容臥炕目視眾人,漸漸入睡而終。其學生送他的對聯最為人稱道者有“八十載歷經滄桑飯菽飲水品學夙為鄉里重;四旬年設教杏壇耳提面命後懿仍沾誨諭恩。”出於對他和我母親家族的紀念,我把外爺的遺作整理校對出來,借現代網絡刊佈於世。昌五爺於1974年10月完成此稿,他在文末說當時自己已“行年七十多歲了。”我如今也虛歲七十有四,真是歲月無常,人生苦短!昌五爺在文中曾希望陳姓後人在他的記敘後“詳盡的(地)接敘”,不知染坊裡陳姓家族中有擔此任者乎?我的校注一是改正個別錯別字,在錯別字、異體字以及俗體字後加括號給出通用的正確字;二是對個別一般讀者不知的地名、官名、學位、紀年和典故等作出註釋。對文字不作改動。特此說明。

"

七世祖以下歷代祖先的簡略記敘

陳昌五撰 李吟屏校注

【校注者前言】

1990年2月我回到老家甘肅甘谷縣大石鄉,這是自1954年我離家進新疆36年後第一次踏上祖輩生息的土地。在此期間,我順便又重回母親的家鄉榆樹川。在訪親探友的過程中於一個舅舅(外三爺之子)家,發現外二爺陳昌五生前手寫的《七世祖以下歷代祖先的簡略記敘》手稿。我展閱之際,發現此文文筆精煉,文采斐然,非同一般,在此地農民中難覓出其右者。鑑於此文不但記錄了母親家族的簡史,而且頗有文學價值,我便借到手連夜抄錄在自己的日記本上。

此文作者陳昌五,是我外爺大弟。村裡人說,他雖上學不多,但文才出眾,不但在大石鄉有名,而且名氣遠播縣裡。果然我在牛川、貫寺一帶與好讀書的人說起大石讀書人,他們同舉陳昌五之名,我說他是我外二爺,我的好讀書之性格可能即傳自陳家吧,他們均嘖嘖稱奇。

據百度百科《甘谷大石鄉榆樹川》介紹,我母親的家族“染房內”“一直比較重視教育,先輩陳?孜孜以求學業,曾取得‘貢爺’(恩貢)頭銜,由於家裡窮,曾將職務賣給外地人(後輩說是隴西人)。其兒子輩陳?(老大)、陳昌五(老二)也都從事教育工作,很有文化素養,被當地尊稱為‘大師父、二師父’。陳昌五為晚清秀才,學識淵博,古漢語功底紮實,寫得一手好文章,遠近聞名,人稱"二師父"。經常被人請去寫祭文,當禮賓先生。先生最初在大石鎮學校任教,為大石小學校門編寫了四條對聯,受到省市教育部門領導的讚揚。先生一生從教,桃李滿天下。”又稱:“陳昌五(?-?)(教師出身,已故),大石鄉小學校門校訓: ‘教育為立國之基,這般事業豈可輕放不做;學校乃成才之本,此等地位須得慘淡經營’,辦學宗旨:‘讀古今書,原不在尋章摘句徒誇美富,做學問事,還須得參中酌外順應潮流’。這些都出自他的手筆。陳昌五的哥哥——大師父即我的外公陳思敬(民國師範生),我母即陳思敬的小女兒陳玉秀(玉娃),我是他的外孫,也算是陳昌五的外孫。陳昌五和其子陳玉章精於書法,尤其陳玉章書畫兼工,童年時代母親帶著我回孃家時,我每每去他們家索取書畫,回家貼在牆上。我與玉章舅常在一起玩,但因我是小孩,昌五爺與我說話不多。他青壯年時代以教書為業,桃李滿天下,晚年回家務農。大約在上個世紀80年代去世。玉章舅生前曾對我講,昌五爺去世前夕,似有預感,遂通知子女、學生前來訣別。去世前自己淨身並穿好壽衣,從容臥炕目視眾人,漸漸入睡而終。其學生送他的對聯最為人稱道者有“八十載歷經滄桑飯菽飲水品學夙為鄉里重;四旬年設教杏壇耳提面命後懿仍沾誨諭恩。”出於對他和我母親家族的紀念,我把外爺的遺作整理校對出來,借現代網絡刊佈於世。昌五爺於1974年10月完成此稿,他在文末說當時自己已“行年七十多歲了。”我如今也虛歲七十有四,真是歲月無常,人生苦短!昌五爺在文中曾希望陳姓後人在他的記敘後“詳盡的(地)接敘”,不知染坊裡陳姓家族中有擔此任者乎?我的校注一是改正個別錯別字,在錯別字、異體字以及俗體字後加括號給出通用的正確字;二是對個別一般讀者不知的地名、官名、學位、紀年和典故等作出註釋。對文字不作改動。特此說明。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七世祖以下歷代祖先的簡略記敘

七世祖諱舉,清貢生,木主上面書著兩當訓導①。他的生死的年月日俱無可考。因祖先的木主年代久遠的,都已經埋回墓土故也。祖妣賈氏,生嗣君三人,曰連登、曰蘭②升、曰蘭映。祖公逝世後,歸葬禮辛之賈家坪。

七世祖一生遺蹟頗多,如書籍、詩文等類,其年份都在乾隆年間。大約他是乾隆初年從老莊上遷來的。現在我們榆川上半莊人都是他的子孫。從前我族曾祖重修始祖的傳文時,是始祖的十世孫,那麼我們的七世祖就是始祖的七世孫了。下面我夾敘始祖的一點事蹟:

始祖諱綱,字維菴,明萬曆年間人,距今已三百多年,近四百年了。子孫繁衍,散處各地,已不知有多少戶數,多少人口。老家陳家莊,有始祖的祠堂,並有始祖的傳文,寫成軸屏,掛在祠堂內③。早先我年輕的時候,始祖的祠堂內,我曾去過一次,並讀過傳文,可是那時候,我對這方面不大注意,所以一過輒忘。傳文上面說了些什麼話,我都記不清楚,我只約略記得始祖的兩項事蹟:

一、明朝滅亡,滿清初入關的時候,國內還沒有十分平靖,有清兵駐守洛門、禮辛一帶的軍糧,始祖負責運輸,在某些時候,陰雨連綿,路上泥濘難行,而始祖運糧無衍期,營裡的軍官,看見始祖的相貌魁偉,氣宇非凡,而且作事認真,諱篤可嘉,乃給始祖分配以什麼軍職,令其隨軍而行。始祖以家貧親老,辭不就職,軍官感其孝,曾表揚其門第。

二、時有所謂麻逆者(或許匪首姓麻)乘機叛亂,搶掠燒殺,勢甚猖獗,曾圍攻禮辛堡,始祖與合堡人晝夜嚴密防守。一日,始祖窺賊不備,有懈可擊,即率眾出擊賊,賊看見始祖的英偉氣概,已知大鋒不可當,即潰退,相率引去,保全了一堡人身(生)命財產。里人鹹感配他,對始祖無不敬仰。以上兩項,出我約略記得的一點事蹟,其餘的一切事項,什麼都記不清了。

七世祖的詩文,有稿本,有真本。稿本多半是張齊齡④閱過的,批語很多,如“白燕低飛舞惠風”的七律,有“翅穿柳葉微映綠,喙沾花蕊乍添紅”之句。(批語是“不即不離,白字隱躍其中。”)⑤又如“落花怨”的七古,有“人生百歲如梭擲,能向樽前醉幾場”之句。(批語是“君正英發,不宜作此衰颯語,悉甚不取。”)張齊齡不知是什麼人,大約出自那時候的一位老前輩,他有時候還自己作幾首詩,或許是給我祖公示範的。我記得他的“黃菊七律”,有“飛英獨佔中央色,昂首遙輝太守堂”之句。至今讀之,猶令人悠然神往,想見其為人。七世祖的詩文遺本,早先我都慎重保存,可惜現都失遺了。七世祖在通渭常河周圍書寫的匾額對聯很多。常河有文昌宮,上面有“文峰天啟”四個字的一面匾額,是七世祖寫的。祖公的名字是用辛紅書寫,所以代遠年湮,字跡猶新。從前我去常河,輒上文昌宮觀覽。我曾這樣說過:“非關此地林泉勝,只為先人手澤新。”現在也已經沒有了。我小的時候,父親曾對我講過關於祖公的兩件故事:一,祖公一位姓劉的朋友,他的鬍鬚很好。有一天,祖公曾對他戲出對句雲:“立夏節剪羖驢,留鬍子。”那人即對雲:“六月裡割韭菜,成老棍。”說罷相與大笑。蓋此時不但祖公已成貢生,而他的長嗣君連登公亦已成貢生了。⑥故當時人有老貢、小貢的稱呼。二,祖父在西安下科場時,路上遇一善畫者,相與同行、同寓,氣味相投。有一天,在路上一人騎馬在前,一人推車在後,而祖公騎驢在中間。祖公即口占一絕雲:“他騎駿馬我騎驢,將驢比馬自不如,回頭一望推車汗(漢),比上不足下有餘。”⑦善畫者即照此情景,畫了一個小屏贈祖公。在我小的時候,我記得這個小屏風還存在,可是已經破爛不堪了。

六世祖諱連登,字中山。木主上寫著是乾隆二十年生,是乾隆辛已歲貢⑦。他有嗣君四人,曰圖、曰簠、曰簋、曰植。他一生的事蹟,除了取功名的八股文章而外,再沒有什麼詩文的遺蹟。從前祖先留下的書籍很多,我在當中從沒有看到過。他逝世後,葬於高家地之新塋,就是現在我們的老塋。這墳塋內,現在已經葬了六輩人,連登公算是首一輩了。

蘭映公是行四,因為他的木主在不久以前還存在。內主寫著行四,他是乾隆三十一年的人。他逝世後,葬於老墳灣,是現在老墳灣祖塋之首位。他有嗣君四人,曰梅、曰乾、曰會、曰同,現在我們莊上有所謂圈牆來(裡)的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長房梅祖公的後代。底下地來(裡)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二房乾祖公的後代。莊背後的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三房會祖公的後代。油房門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四房同祖公的後代,已佔(佔)滿了上半莊。

蘭淑公,根據蘭字,可能是行三,但現在我們莊上並沒有他老人家的後代。聽老人的傳說:我們的祖先有遷到通渭去的幾個人(小地名是漥地溝、雙井兒、木家營)。這位老人家一定是遷到通渭去的頭一個人,但不知在什麼地方。

蘭映公的內主寫著是行四,可知一定還有行二,但七世祖舉公的木主上沒有書寫他的名字,可知一定不是早亡,就是過繼。又聽老人家的傳說:舉公與弟弟某分家時,弟弟說:一切財產我都同意,只有你的兒子多,我兒子少,我心裡不遂意,舉公就把他的一個兒子給過了。如果真有此時,可能就是這一位,但都是臆想,而已經無從證實了。

高祖考諱圖,他是中山祖德長嗣君,他的功名是庠生,他的三弟名¨⑧者,又名崑崙,也是庠生⑨。兄弟二人,都是那時的秀才。崑崙祖早年有子一人,小名鎖娃,先其父而逝。崑崙祖晚年無子,即要了我曾祖,名保元者繼承。保元公是道光三年七月二十四日生,逝於同治八年六月二十九日,元配李氏,是道光九年七月十九日生,逝於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三。他有子二人,長諱延齡⑩,字子壽,晚年公舉鄉飲耆賓⑪。他生於咸豐八年八月初三日,在民國六年正月二十六日逝世,無子。我小的時候,父親即令我承祧,次諱殿傑,早逝。

高祖二房名簠者,現在我們莊上,也沒有他的後代子孫。可能是遷居通渭什麼地方的一個人。聽老人們的傳說:遷居通渭的祖先,在早先的時候,有時還來上墳,有時還來認親房,在親房家盤旋幾日,但以後就漸漸疏遠,永遠不來往了。

高祖四房名桓者,從前他的主上面,無妻無子。無妻的原因或出家貧,或是本身有什麼缺陷,都是無從稽考的事了。

曾祖考 諱憲周,字文軒,是高祖諱圖的長嗣君。弟兄五人,他是道光年間的秀才。他在青年的時候,因為家貧,曾賣過饅頭,趕過集場,在進學以後,即專心岐黃之術,鑽研醫學,常為人治病,風雨晦明,不辭勞瘁。從前本村關帝廟中,有“與天地參”四個字的一面匾額,是曾祖公遺留的墨跡,到現在上面沒有了。

二曾祖諱福繼,無子。三曾祖諱福臨,現在的陳玉珊幾家人,都是其直系子孫。望以後即於此處詳盡的(地)接敘。四曾祖的一生,我不知究竟,聽老人家說:他給地主作長工,被地主家折磨死了。五曾祖諱保元,即繼承三高祖崑崙公者。

祖考 諱麒,出曾祖文軒公之長嗣君,他生於道光十一年二月初三日,逝於光緒二十年 年 月日。祖妣王氏,生於道光 年 月 日,逝於民國元年正月初三日。弟兄三人,次諱麟,有子一人,他壯年早逝,隨後子又繼歿。祖妣丁氏,因父亡子喪,悲傷哀慟得死而復活者幾次,以後即得瘋狂之疾。每病犯時,即不飲不食,無分晝夜的,有時笑罵,有時歌哭,悽慘之狀令人目不忍睹,耳不忍聞,就那樣可憐的(地)過了一生。三祖考諱詔,現在陳玉振幾家人,是其直系子孫,望以後即於此處詳細的(地)接敘。祖考弟兄三人,雖讀過書,都沒有功名,或務農,或經商,因此家道蒸蒸日上,一變從前艱難困苦之狀,而家有瓦屋,圈有牛羊。由此可見祖先以來,一味重視功名而忽於生計,亦或許不是十全的良策。

先考諱九如,字子陽,號樂天,清末庚戌貢生⑫。生於同治五年六月廿五日,逝於民國九年十一月初七日。先妣張孺人,生於同治四年正月十一日,逝於民國十七年十二月十七日。

回憶我的父母,一生艱難困苦,而人生之幸福從沒有享受過一點。生在現時代的人,個個人有飯吃,有衣穿,不但穿得溫暖,而且穿得很體面,錦繡羅綺,所在多有,不足珍異。而我父母一生,我記得終身沒有穿過棉褲,雖隆冬盛寒,而下身只是單衣。及其歿也,而衣衾棺木俱極簡略,生不得盡其養,死不得盡其諱,追思往昔,抱痛曷極。父親有弟一人,在十數歲時即歿,父親曾寫過夜夢亡弟的詩。其詩云:“自與亡弟別,形神不再睹。如何十載餘,夢魂猶入戶。慼慼望顏色,顏色一何苦。迴看身上衣,衣尚非貧寠。問爾職何業,答言從行伍。關山千萬重,依依來庭宇。宛轉聆其言,其言吞復吐。瞬時翻警散,一散不復聚。嗟兄猶為人,弟已長作古。歷憶夢時情,枕上淚如雨。”“語摯情真,當與少陵夢李白詩並讀可也。”楊保亭評語。楊保亭是通渭一名舉人,光緒末年本村一家宦人曾請來教自家子弟。當時父親在自家設私塾,他們二人常相與論文和詩。茲把他們唱和的詩寫兩首在下面:

一、久旱聞夜雨依枕誌茲 【七絕】

“好風吹雨過牆陰,好雨和風一夜沉。一陣風聲一陣雨,一聲一滴到人心。”楊老先生作。先父和作雲:“好雨催詩過壁陰,興來寒夜苦沉吟,詩成看雨晴偏早,枉費騷人點綴心。”

二、遊登山堡寨遠眺 【七律】

“廢堞荒垣古戰場,當年烽燧靜巖疆,千家村舍如碁布,四野桑麻樂歲穰,風浪高擎邊地耕,日華愁蕩渡洋船,承平已久君知否,倦擲青山下晚陽。”楊老先生作。

先父和作雲:

“數載不遊翰墨場,登高強賦望封疆,參差繍壤連雲布,老稚狂歌識歲穰,淑氣饒添黃卷外,風光遠動綠波航,年華方富君須愛,莫待途窮送夕陽。”楊老先生有寫成屏幅給我父親贈的一首詩,題目是“訪陳子陽林下”,其詩云:“入世不厭潔,立身不厭高,大鵬海上來,一顧只羽毛,落落子陽甫,青年辭華瞴,遺經自吟哦,臯比談訓詁,我來訪人師,行行至林圃,高人走相迎,手中把李杜,自言不能詩,素懷耽調古,鑿池清可濯,淪漪絕網罟,旁有隙地開,好花爭媚舞,椒桂藩其籬,香風來縷縷,一自遠塵羅,雅與群芳伍,坐罷長嘆息,悵然日過午,人生在宇宙,奚必縈青俎。”

民國五六年間,父親在禮辛完小當教員,在校的教員們曾成立了詩壇,經常吟詠和詩,我把他們大家作的詩及先父一生作的詩,曾合併起來,集成一本,可惜現在都沒有了。我只寫兩首在下面:先父起初到校時,寫了一首七言絕句,詩題是“六月菊”,其詩云:“共說黃花晚節香,應須六月且含章,孤芳獨抱無人賞,樂與繁花戰一場。”最後的一首七言律,其詩云:“諸君歌罷我還歌,興盡徒傷老大何。桃李逢春花自茂,桑榆已晚景無多(先父以後即逝世,有人說是詩讖)。千秋盛業及時建,一寸光陰莫浪過。慚末髦期勤已倦,優遊庶足樂天和。”先父逝世後,楊先生保亭有追悼的詩云:“柏陰閣(在常氏親戚家)畔晤群仙,十載分離君最憐,詩骨任埋埋亦幻,玉樓赴詔信多緣。”又有,“先生厭閱人世間,只向西風哭舊閭”之句。時代進化,愈趨愈新,而祖先的這些風流文采,文章詩詞,已不適於今日的新時代了。以上我寫先人的這一點詩詞,並不是教後人學習,只作永久的紀念罷了。父母生我兄弟姊妹七人,我的四個姊姊都艱於子嗣,現在只有姓陳的男甥一人,他們都已先後物故,悉登鬼錄,而我猶碌碌人世,苟延餘生,今已行年七十多歲了。

七世孫昌五敬敘於一九七四年十月

"

七世祖以下歷代祖先的簡略記敘

陳昌五撰 李吟屏校注

【校注者前言】

1990年2月我回到老家甘肅甘谷縣大石鄉,這是自1954年我離家進新疆36年後第一次踏上祖輩生息的土地。在此期間,我順便又重回母親的家鄉榆樹川。在訪親探友的過程中於一個舅舅(外三爺之子)家,發現外二爺陳昌五生前手寫的《七世祖以下歷代祖先的簡略記敘》手稿。我展閱之際,發現此文文筆精煉,文采斐然,非同一般,在此地農民中難覓出其右者。鑑於此文不但記錄了母親家族的簡史,而且頗有文學價值,我便借到手連夜抄錄在自己的日記本上。

此文作者陳昌五,是我外爺大弟。村裡人說,他雖上學不多,但文才出眾,不但在大石鄉有名,而且名氣遠播縣裡。果然我在牛川、貫寺一帶與好讀書的人說起大石讀書人,他們同舉陳昌五之名,我說他是我外二爺,我的好讀書之性格可能即傳自陳家吧,他們均嘖嘖稱奇。

據百度百科《甘谷大石鄉榆樹川》介紹,我母親的家族“染房內”“一直比較重視教育,先輩陳?孜孜以求學業,曾取得‘貢爺’(恩貢)頭銜,由於家裡窮,曾將職務賣給外地人(後輩說是隴西人)。其兒子輩陳?(老大)、陳昌五(老二)也都從事教育工作,很有文化素養,被當地尊稱為‘大師父、二師父’。陳昌五為晚清秀才,學識淵博,古漢語功底紮實,寫得一手好文章,遠近聞名,人稱"二師父"。經常被人請去寫祭文,當禮賓先生。先生最初在大石鎮學校任教,為大石小學校門編寫了四條對聯,受到省市教育部門領導的讚揚。先生一生從教,桃李滿天下。”又稱:“陳昌五(?-?)(教師出身,已故),大石鄉小學校門校訓: ‘教育為立國之基,這般事業豈可輕放不做;學校乃成才之本,此等地位須得慘淡經營’,辦學宗旨:‘讀古今書,原不在尋章摘句徒誇美富,做學問事,還須得參中酌外順應潮流’。這些都出自他的手筆。陳昌五的哥哥——大師父即我的外公陳思敬(民國師範生),我母即陳思敬的小女兒陳玉秀(玉娃),我是他的外孫,也算是陳昌五的外孫。陳昌五和其子陳玉章精於書法,尤其陳玉章書畫兼工,童年時代母親帶著我回孃家時,我每每去他們家索取書畫,回家貼在牆上。我與玉章舅常在一起玩,但因我是小孩,昌五爺與我說話不多。他青壯年時代以教書為業,桃李滿天下,晚年回家務農。大約在上個世紀80年代去世。玉章舅生前曾對我講,昌五爺去世前夕,似有預感,遂通知子女、學生前來訣別。去世前自己淨身並穿好壽衣,從容臥炕目視眾人,漸漸入睡而終。其學生送他的對聯最為人稱道者有“八十載歷經滄桑飯菽飲水品學夙為鄉里重;四旬年設教杏壇耳提面命後懿仍沾誨諭恩。”出於對他和我母親家族的紀念,我把外爺的遺作整理校對出來,借現代網絡刊佈於世。昌五爺於1974年10月完成此稿,他在文末說當時自己已“行年七十多歲了。”我如今也虛歲七十有四,真是歲月無常,人生苦短!昌五爺在文中曾希望陳姓後人在他的記敘後“詳盡的(地)接敘”,不知染坊裡陳姓家族中有擔此任者乎?我的校注一是改正個別錯別字,在錯別字、異體字以及俗體字後加括號給出通用的正確字;二是對個別一般讀者不知的地名、官名、學位、紀年和典故等作出註釋。對文字不作改動。特此說明。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七世祖以下歷代祖先的簡略記敘

七世祖諱舉,清貢生,木主上面書著兩當訓導①。他的生死的年月日俱無可考。因祖先的木主年代久遠的,都已經埋回墓土故也。祖妣賈氏,生嗣君三人,曰連登、曰蘭②升、曰蘭映。祖公逝世後,歸葬禮辛之賈家坪。

七世祖一生遺蹟頗多,如書籍、詩文等類,其年份都在乾隆年間。大約他是乾隆初年從老莊上遷來的。現在我們榆川上半莊人都是他的子孫。從前我族曾祖重修始祖的傳文時,是始祖的十世孫,那麼我們的七世祖就是始祖的七世孫了。下面我夾敘始祖的一點事蹟:

始祖諱綱,字維菴,明萬曆年間人,距今已三百多年,近四百年了。子孫繁衍,散處各地,已不知有多少戶數,多少人口。老家陳家莊,有始祖的祠堂,並有始祖的傳文,寫成軸屏,掛在祠堂內③。早先我年輕的時候,始祖的祠堂內,我曾去過一次,並讀過傳文,可是那時候,我對這方面不大注意,所以一過輒忘。傳文上面說了些什麼話,我都記不清楚,我只約略記得始祖的兩項事蹟:

一、明朝滅亡,滿清初入關的時候,國內還沒有十分平靖,有清兵駐守洛門、禮辛一帶的軍糧,始祖負責運輸,在某些時候,陰雨連綿,路上泥濘難行,而始祖運糧無衍期,營裡的軍官,看見始祖的相貌魁偉,氣宇非凡,而且作事認真,諱篤可嘉,乃給始祖分配以什麼軍職,令其隨軍而行。始祖以家貧親老,辭不就職,軍官感其孝,曾表揚其門第。

二、時有所謂麻逆者(或許匪首姓麻)乘機叛亂,搶掠燒殺,勢甚猖獗,曾圍攻禮辛堡,始祖與合堡人晝夜嚴密防守。一日,始祖窺賊不備,有懈可擊,即率眾出擊賊,賊看見始祖的英偉氣概,已知大鋒不可當,即潰退,相率引去,保全了一堡人身(生)命財產。里人鹹感配他,對始祖無不敬仰。以上兩項,出我約略記得的一點事蹟,其餘的一切事項,什麼都記不清了。

七世祖的詩文,有稿本,有真本。稿本多半是張齊齡④閱過的,批語很多,如“白燕低飛舞惠風”的七律,有“翅穿柳葉微映綠,喙沾花蕊乍添紅”之句。(批語是“不即不離,白字隱躍其中。”)⑤又如“落花怨”的七古,有“人生百歲如梭擲,能向樽前醉幾場”之句。(批語是“君正英發,不宜作此衰颯語,悉甚不取。”)張齊齡不知是什麼人,大約出自那時候的一位老前輩,他有時候還自己作幾首詩,或許是給我祖公示範的。我記得他的“黃菊七律”,有“飛英獨佔中央色,昂首遙輝太守堂”之句。至今讀之,猶令人悠然神往,想見其為人。七世祖的詩文遺本,早先我都慎重保存,可惜現都失遺了。七世祖在通渭常河周圍書寫的匾額對聯很多。常河有文昌宮,上面有“文峰天啟”四個字的一面匾額,是七世祖寫的。祖公的名字是用辛紅書寫,所以代遠年湮,字跡猶新。從前我去常河,輒上文昌宮觀覽。我曾這樣說過:“非關此地林泉勝,只為先人手澤新。”現在也已經沒有了。我小的時候,父親曾對我講過關於祖公的兩件故事:一,祖公一位姓劉的朋友,他的鬍鬚很好。有一天,祖公曾對他戲出對句雲:“立夏節剪羖驢,留鬍子。”那人即對雲:“六月裡割韭菜,成老棍。”說罷相與大笑。蓋此時不但祖公已成貢生,而他的長嗣君連登公亦已成貢生了。⑥故當時人有老貢、小貢的稱呼。二,祖父在西安下科場時,路上遇一善畫者,相與同行、同寓,氣味相投。有一天,在路上一人騎馬在前,一人推車在後,而祖公騎驢在中間。祖公即口占一絕雲:“他騎駿馬我騎驢,將驢比馬自不如,回頭一望推車汗(漢),比上不足下有餘。”⑦善畫者即照此情景,畫了一個小屏贈祖公。在我小的時候,我記得這個小屏風還存在,可是已經破爛不堪了。

六世祖諱連登,字中山。木主上寫著是乾隆二十年生,是乾隆辛已歲貢⑦。他有嗣君四人,曰圖、曰簠、曰簋、曰植。他一生的事蹟,除了取功名的八股文章而外,再沒有什麼詩文的遺蹟。從前祖先留下的書籍很多,我在當中從沒有看到過。他逝世後,葬於高家地之新塋,就是現在我們的老塋。這墳塋內,現在已經葬了六輩人,連登公算是首一輩了。

蘭映公是行四,因為他的木主在不久以前還存在。內主寫著行四,他是乾隆三十一年的人。他逝世後,葬於老墳灣,是現在老墳灣祖塋之首位。他有嗣君四人,曰梅、曰乾、曰會、曰同,現在我們莊上有所謂圈牆來(裡)的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長房梅祖公的後代。底下地來(裡)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二房乾祖公的後代。莊背後的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三房會祖公的後代。油房門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四房同祖公的後代,已佔(佔)滿了上半莊。

蘭淑公,根據蘭字,可能是行三,但現在我們莊上並沒有他老人家的後代。聽老人的傳說:我們的祖先有遷到通渭去的幾個人(小地名是漥地溝、雙井兒、木家營)。這位老人家一定是遷到通渭去的頭一個人,但不知在什麼地方。

蘭映公的內主寫著是行四,可知一定還有行二,但七世祖舉公的木主上沒有書寫他的名字,可知一定不是早亡,就是過繼。又聽老人家的傳說:舉公與弟弟某分家時,弟弟說:一切財產我都同意,只有你的兒子多,我兒子少,我心裡不遂意,舉公就把他的一個兒子給過了。如果真有此時,可能就是這一位,但都是臆想,而已經無從證實了。

高祖考諱圖,他是中山祖德長嗣君,他的功名是庠生,他的三弟名¨⑧者,又名崑崙,也是庠生⑨。兄弟二人,都是那時的秀才。崑崙祖早年有子一人,小名鎖娃,先其父而逝。崑崙祖晚年無子,即要了我曾祖,名保元者繼承。保元公是道光三年七月二十四日生,逝於同治八年六月二十九日,元配李氏,是道光九年七月十九日生,逝於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三。他有子二人,長諱延齡⑩,字子壽,晚年公舉鄉飲耆賓⑪。他生於咸豐八年八月初三日,在民國六年正月二十六日逝世,無子。我小的時候,父親即令我承祧,次諱殿傑,早逝。

高祖二房名簠者,現在我們莊上,也沒有他的後代子孫。可能是遷居通渭什麼地方的一個人。聽老人們的傳說:遷居通渭的祖先,在早先的時候,有時還來上墳,有時還來認親房,在親房家盤旋幾日,但以後就漸漸疏遠,永遠不來往了。

高祖四房名桓者,從前他的主上面,無妻無子。無妻的原因或出家貧,或是本身有什麼缺陷,都是無從稽考的事了。

曾祖考 諱憲周,字文軒,是高祖諱圖的長嗣君。弟兄五人,他是道光年間的秀才。他在青年的時候,因為家貧,曾賣過饅頭,趕過集場,在進學以後,即專心岐黃之術,鑽研醫學,常為人治病,風雨晦明,不辭勞瘁。從前本村關帝廟中,有“與天地參”四個字的一面匾額,是曾祖公遺留的墨跡,到現在上面沒有了。

二曾祖諱福繼,無子。三曾祖諱福臨,現在的陳玉珊幾家人,都是其直系子孫。望以後即於此處詳盡的(地)接敘。四曾祖的一生,我不知究竟,聽老人家說:他給地主作長工,被地主家折磨死了。五曾祖諱保元,即繼承三高祖崑崙公者。

祖考 諱麒,出曾祖文軒公之長嗣君,他生於道光十一年二月初三日,逝於光緒二十年 年 月日。祖妣王氏,生於道光 年 月 日,逝於民國元年正月初三日。弟兄三人,次諱麟,有子一人,他壯年早逝,隨後子又繼歿。祖妣丁氏,因父亡子喪,悲傷哀慟得死而復活者幾次,以後即得瘋狂之疾。每病犯時,即不飲不食,無分晝夜的,有時笑罵,有時歌哭,悽慘之狀令人目不忍睹,耳不忍聞,就那樣可憐的(地)過了一生。三祖考諱詔,現在陳玉振幾家人,是其直系子孫,望以後即於此處詳細的(地)接敘。祖考弟兄三人,雖讀過書,都沒有功名,或務農,或經商,因此家道蒸蒸日上,一變從前艱難困苦之狀,而家有瓦屋,圈有牛羊。由此可見祖先以來,一味重視功名而忽於生計,亦或許不是十全的良策。

先考諱九如,字子陽,號樂天,清末庚戌貢生⑫。生於同治五年六月廿五日,逝於民國九年十一月初七日。先妣張孺人,生於同治四年正月十一日,逝於民國十七年十二月十七日。

回憶我的父母,一生艱難困苦,而人生之幸福從沒有享受過一點。生在現時代的人,個個人有飯吃,有衣穿,不但穿得溫暖,而且穿得很體面,錦繡羅綺,所在多有,不足珍異。而我父母一生,我記得終身沒有穿過棉褲,雖隆冬盛寒,而下身只是單衣。及其歿也,而衣衾棺木俱極簡略,生不得盡其養,死不得盡其諱,追思往昔,抱痛曷極。父親有弟一人,在十數歲時即歿,父親曾寫過夜夢亡弟的詩。其詩云:“自與亡弟別,形神不再睹。如何十載餘,夢魂猶入戶。慼慼望顏色,顏色一何苦。迴看身上衣,衣尚非貧寠。問爾職何業,答言從行伍。關山千萬重,依依來庭宇。宛轉聆其言,其言吞復吐。瞬時翻警散,一散不復聚。嗟兄猶為人,弟已長作古。歷憶夢時情,枕上淚如雨。”“語摯情真,當與少陵夢李白詩並讀可也。”楊保亭評語。楊保亭是通渭一名舉人,光緒末年本村一家宦人曾請來教自家子弟。當時父親在自家設私塾,他們二人常相與論文和詩。茲把他們唱和的詩寫兩首在下面:

一、久旱聞夜雨依枕誌茲 【七絕】

“好風吹雨過牆陰,好雨和風一夜沉。一陣風聲一陣雨,一聲一滴到人心。”楊老先生作。先父和作雲:“好雨催詩過壁陰,興來寒夜苦沉吟,詩成看雨晴偏早,枉費騷人點綴心。”

二、遊登山堡寨遠眺 【七律】

“廢堞荒垣古戰場,當年烽燧靜巖疆,千家村舍如碁布,四野桑麻樂歲穰,風浪高擎邊地耕,日華愁蕩渡洋船,承平已久君知否,倦擲青山下晚陽。”楊老先生作。

先父和作雲:

“數載不遊翰墨場,登高強賦望封疆,參差繍壤連雲布,老稚狂歌識歲穰,淑氣饒添黃卷外,風光遠動綠波航,年華方富君須愛,莫待途窮送夕陽。”楊老先生有寫成屏幅給我父親贈的一首詩,題目是“訪陳子陽林下”,其詩云:“入世不厭潔,立身不厭高,大鵬海上來,一顧只羽毛,落落子陽甫,青年辭華瞴,遺經自吟哦,臯比談訓詁,我來訪人師,行行至林圃,高人走相迎,手中把李杜,自言不能詩,素懷耽調古,鑿池清可濯,淪漪絕網罟,旁有隙地開,好花爭媚舞,椒桂藩其籬,香風來縷縷,一自遠塵羅,雅與群芳伍,坐罷長嘆息,悵然日過午,人生在宇宙,奚必縈青俎。”

民國五六年間,父親在禮辛完小當教員,在校的教員們曾成立了詩壇,經常吟詠和詩,我把他們大家作的詩及先父一生作的詩,曾合併起來,集成一本,可惜現在都沒有了。我只寫兩首在下面:先父起初到校時,寫了一首七言絕句,詩題是“六月菊”,其詩云:“共說黃花晚節香,應須六月且含章,孤芳獨抱無人賞,樂與繁花戰一場。”最後的一首七言律,其詩云:“諸君歌罷我還歌,興盡徒傷老大何。桃李逢春花自茂,桑榆已晚景無多(先父以後即逝世,有人說是詩讖)。千秋盛業及時建,一寸光陰莫浪過。慚末髦期勤已倦,優遊庶足樂天和。”先父逝世後,楊先生保亭有追悼的詩云:“柏陰閣(在常氏親戚家)畔晤群仙,十載分離君最憐,詩骨任埋埋亦幻,玉樓赴詔信多緣。”又有,“先生厭閱人世間,只向西風哭舊閭”之句。時代進化,愈趨愈新,而祖先的這些風流文采,文章詩詞,已不適於今日的新時代了。以上我寫先人的這一點詩詞,並不是教後人學習,只作永久的紀念罷了。父母生我兄弟姊妹七人,我的四個姊姊都艱於子嗣,現在只有姓陳的男甥一人,他們都已先後物故,悉登鬼錄,而我猶碌碌人世,苟延餘生,今已行年七十多歲了。

七世孫昌五敬敘於一九七四年十月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註釋】

① 兩當,地名,現為縣,隸屬於甘肅省隴南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市東北部。兩當古稱故道、固道,秦惠文王年間置故道縣,北魏始置固道郡兩當縣,因境內有兩當河而得名,沿用至今。1985年後劃歸隴南地區、隴南市管轄。 訓導,官名。明清地方學校之學官。清代儒學設此官,在府學,為教授之副,從八品;在州學,為學正之副;在縣學為教諭之副。掌訓導訓導學校學生,並幫助學政評定學生品行優劣。

② 此字手稿上或作草字頭下一蘭字,或作蘭字,現統一作規範的蘭字。

③ 據百度百科《甘谷大石鄉榆樹川》說,“清光緒年間,其(陳綱)第十一世孫陳協華高中舉人,請州、縣官員及文人為其立傳、寫序,修建祠堂。今祠堂已毀,傳文十二條屏由村人保留。”可見條屏尚在。據傳,陳維庵公祖瑩在圓咀,他有四子十八孫,其中的部分子孫後來從禮辛圓咀村搬遷至榆樹川定居。

④加原字寫成“止”下一“令”字,估計是齡的俗體字,故改用“齡”字。

⑤ 原文批語無句號,句號為校注者所加。

⑥ 在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這些讀書人統稱為貢生,意為貢獻給皇帝的人才。明清兩代,貢生有不同的稱呼:明代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納貢;清代有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和例貢。明清時,每年或每兩三年從各府、州、縣學中選送生員升入國子監就讀,這稱為歲貢,如此錄用的讀書人便是“歲貢生”。按陳舉與其子陳連登均收入1999年版杜鬆奇主編《甘谷縣志》“未仕貢生名錄”中,但陳舉屬入仕者,應列名該志“歷代貢生簡表”(均為入仕者)。

⑦ 此詩或脫胎於清代《行路歌》:“別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回頭只一看,又有挑腳漢。”見清人樑晉竹《兩般秋雨盦隨筆》。往上溯,其母本應為明代《增廣賢文》中的詩:“別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等我回頭看,還有挑腳漢。”再往上溯,從唐詩中可尋到其源頭。唐人王梵志有首打油詩云:“他人騎大馬,我獨騎驢子,回顧擔柴漢,心中較些子。”較些子,意為心裡覺得比較好些了。七世祖有可能讀過清人和流傳較廣的《增廣賢文》中的詩歌,估計冷僻的這首唐詩則不一定讀到。

⑧ 此年代可能有誤。查乾隆辛已歲是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六世祖生於乾隆二十(公元1755年),他不可能在6歲時便選為歲貢。

⑨ 此字寫成上“䇯”,下“皿”,查各種詞典無此字,可能是從前老文人自創的什麼俗體字,姑存疑。

⑩古代學校稱庠,故學生稱庠生,為明清科舉制度中府、州、縣學生員的別稱。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學校,明清時期叫州縣學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時自稱庠生、生員等。

⑪ 此字情況同注④,原字寫成“止”下一“令”字,估計是齡的俗體字,故改用“齡”字。

⑫ 清制,每歲由各州縣遴訪年高有聲望的士紳,一人為賓,次為介,又次為眾賓,詳報督撫,舉行鄉飲酒禮。所舉賓介姓名籍貫,造冊報部,稱為鄉飲耆賓。有朝廷發給頂戴、官服,核准乘坐轎子的品級。“耆賓”的社會地位高於讀書出身的舉人,舉人不入仕者沒有頂戴官服,入仕者或許可做知縣銜的官員。“耆賓”的榮譽職銜可達知州知府,其社會地位也高於花錢捐官且閒賦在家的同職銜的人。對於鄉紳賢達由縣、州、省府官員舉薦的“鄉飲耆賓”,每年仲秋節前後要參加省裡舉辦的鄉飲酒會。參加由地方官吏主持的“鄉飲酒禮”的待遇,是一種尊老敬老的宴樂活動。宴會當天,各路“耆賓”在儒學講堂依次坐好,主持官吏依次飲酒,互相禮拜,以這種獨特的尊老儀式達到官方教化民眾“為臣盡忠,為子盡孝,長幼有序,兄友弟恭,內睦宗族,外和鄉里”的目的。

⑬ 1999年版杜宋琦主編《甘谷縣志》“未仕貢生名錄”失載陳九如。

⑭ 此處遺落雙引號,引號為校注者所加。


"

七世祖以下歷代祖先的簡略記敘

陳昌五撰 李吟屏校注

【校注者前言】

1990年2月我回到老家甘肅甘谷縣大石鄉,這是自1954年我離家進新疆36年後第一次踏上祖輩生息的土地。在此期間,我順便又重回母親的家鄉榆樹川。在訪親探友的過程中於一個舅舅(外三爺之子)家,發現外二爺陳昌五生前手寫的《七世祖以下歷代祖先的簡略記敘》手稿。我展閱之際,發現此文文筆精煉,文采斐然,非同一般,在此地農民中難覓出其右者。鑑於此文不但記錄了母親家族的簡史,而且頗有文學價值,我便借到手連夜抄錄在自己的日記本上。

此文作者陳昌五,是我外爺大弟。村裡人說,他雖上學不多,但文才出眾,不但在大石鄉有名,而且名氣遠播縣裡。果然我在牛川、貫寺一帶與好讀書的人說起大石讀書人,他們同舉陳昌五之名,我說他是我外二爺,我的好讀書之性格可能即傳自陳家吧,他們均嘖嘖稱奇。

據百度百科《甘谷大石鄉榆樹川》介紹,我母親的家族“染房內”“一直比較重視教育,先輩陳?孜孜以求學業,曾取得‘貢爺’(恩貢)頭銜,由於家裡窮,曾將職務賣給外地人(後輩說是隴西人)。其兒子輩陳?(老大)、陳昌五(老二)也都從事教育工作,很有文化素養,被當地尊稱為‘大師父、二師父’。陳昌五為晚清秀才,學識淵博,古漢語功底紮實,寫得一手好文章,遠近聞名,人稱"二師父"。經常被人請去寫祭文,當禮賓先生。先生最初在大石鎮學校任教,為大石小學校門編寫了四條對聯,受到省市教育部門領導的讚揚。先生一生從教,桃李滿天下。”又稱:“陳昌五(?-?)(教師出身,已故),大石鄉小學校門校訓: ‘教育為立國之基,這般事業豈可輕放不做;學校乃成才之本,此等地位須得慘淡經營’,辦學宗旨:‘讀古今書,原不在尋章摘句徒誇美富,做學問事,還須得參中酌外順應潮流’。這些都出自他的手筆。陳昌五的哥哥——大師父即我的外公陳思敬(民國師範生),我母即陳思敬的小女兒陳玉秀(玉娃),我是他的外孫,也算是陳昌五的外孫。陳昌五和其子陳玉章精於書法,尤其陳玉章書畫兼工,童年時代母親帶著我回孃家時,我每每去他們家索取書畫,回家貼在牆上。我與玉章舅常在一起玩,但因我是小孩,昌五爺與我說話不多。他青壯年時代以教書為業,桃李滿天下,晚年回家務農。大約在上個世紀80年代去世。玉章舅生前曾對我講,昌五爺去世前夕,似有預感,遂通知子女、學生前來訣別。去世前自己淨身並穿好壽衣,從容臥炕目視眾人,漸漸入睡而終。其學生送他的對聯最為人稱道者有“八十載歷經滄桑飯菽飲水品學夙為鄉里重;四旬年設教杏壇耳提面命後懿仍沾誨諭恩。”出於對他和我母親家族的紀念,我把外爺的遺作整理校對出來,借現代網絡刊佈於世。昌五爺於1974年10月完成此稿,他在文末說當時自己已“行年七十多歲了。”我如今也虛歲七十有四,真是歲月無常,人生苦短!昌五爺在文中曾希望陳姓後人在他的記敘後“詳盡的(地)接敘”,不知染坊裡陳姓家族中有擔此任者乎?我的校注一是改正個別錯別字,在錯別字、異體字以及俗體字後加括號給出通用的正確字;二是對個別一般讀者不知的地名、官名、學位、紀年和典故等作出註釋。對文字不作改動。特此說明。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七世祖以下歷代祖先的簡略記敘

七世祖諱舉,清貢生,木主上面書著兩當訓導①。他的生死的年月日俱無可考。因祖先的木主年代久遠的,都已經埋回墓土故也。祖妣賈氏,生嗣君三人,曰連登、曰蘭②升、曰蘭映。祖公逝世後,歸葬禮辛之賈家坪。

七世祖一生遺蹟頗多,如書籍、詩文等類,其年份都在乾隆年間。大約他是乾隆初年從老莊上遷來的。現在我們榆川上半莊人都是他的子孫。從前我族曾祖重修始祖的傳文時,是始祖的十世孫,那麼我們的七世祖就是始祖的七世孫了。下面我夾敘始祖的一點事蹟:

始祖諱綱,字維菴,明萬曆年間人,距今已三百多年,近四百年了。子孫繁衍,散處各地,已不知有多少戶數,多少人口。老家陳家莊,有始祖的祠堂,並有始祖的傳文,寫成軸屏,掛在祠堂內③。早先我年輕的時候,始祖的祠堂內,我曾去過一次,並讀過傳文,可是那時候,我對這方面不大注意,所以一過輒忘。傳文上面說了些什麼話,我都記不清楚,我只約略記得始祖的兩項事蹟:

一、明朝滅亡,滿清初入關的時候,國內還沒有十分平靖,有清兵駐守洛門、禮辛一帶的軍糧,始祖負責運輸,在某些時候,陰雨連綿,路上泥濘難行,而始祖運糧無衍期,營裡的軍官,看見始祖的相貌魁偉,氣宇非凡,而且作事認真,諱篤可嘉,乃給始祖分配以什麼軍職,令其隨軍而行。始祖以家貧親老,辭不就職,軍官感其孝,曾表揚其門第。

二、時有所謂麻逆者(或許匪首姓麻)乘機叛亂,搶掠燒殺,勢甚猖獗,曾圍攻禮辛堡,始祖與合堡人晝夜嚴密防守。一日,始祖窺賊不備,有懈可擊,即率眾出擊賊,賊看見始祖的英偉氣概,已知大鋒不可當,即潰退,相率引去,保全了一堡人身(生)命財產。里人鹹感配他,對始祖無不敬仰。以上兩項,出我約略記得的一點事蹟,其餘的一切事項,什麼都記不清了。

七世祖的詩文,有稿本,有真本。稿本多半是張齊齡④閱過的,批語很多,如“白燕低飛舞惠風”的七律,有“翅穿柳葉微映綠,喙沾花蕊乍添紅”之句。(批語是“不即不離,白字隱躍其中。”)⑤又如“落花怨”的七古,有“人生百歲如梭擲,能向樽前醉幾場”之句。(批語是“君正英發,不宜作此衰颯語,悉甚不取。”)張齊齡不知是什麼人,大約出自那時候的一位老前輩,他有時候還自己作幾首詩,或許是給我祖公示範的。我記得他的“黃菊七律”,有“飛英獨佔中央色,昂首遙輝太守堂”之句。至今讀之,猶令人悠然神往,想見其為人。七世祖的詩文遺本,早先我都慎重保存,可惜現都失遺了。七世祖在通渭常河周圍書寫的匾額對聯很多。常河有文昌宮,上面有“文峰天啟”四個字的一面匾額,是七世祖寫的。祖公的名字是用辛紅書寫,所以代遠年湮,字跡猶新。從前我去常河,輒上文昌宮觀覽。我曾這樣說過:“非關此地林泉勝,只為先人手澤新。”現在也已經沒有了。我小的時候,父親曾對我講過關於祖公的兩件故事:一,祖公一位姓劉的朋友,他的鬍鬚很好。有一天,祖公曾對他戲出對句雲:“立夏節剪羖驢,留鬍子。”那人即對雲:“六月裡割韭菜,成老棍。”說罷相與大笑。蓋此時不但祖公已成貢生,而他的長嗣君連登公亦已成貢生了。⑥故當時人有老貢、小貢的稱呼。二,祖父在西安下科場時,路上遇一善畫者,相與同行、同寓,氣味相投。有一天,在路上一人騎馬在前,一人推車在後,而祖公騎驢在中間。祖公即口占一絕雲:“他騎駿馬我騎驢,將驢比馬自不如,回頭一望推車汗(漢),比上不足下有餘。”⑦善畫者即照此情景,畫了一個小屏贈祖公。在我小的時候,我記得這個小屏風還存在,可是已經破爛不堪了。

六世祖諱連登,字中山。木主上寫著是乾隆二十年生,是乾隆辛已歲貢⑦。他有嗣君四人,曰圖、曰簠、曰簋、曰植。他一生的事蹟,除了取功名的八股文章而外,再沒有什麼詩文的遺蹟。從前祖先留下的書籍很多,我在當中從沒有看到過。他逝世後,葬於高家地之新塋,就是現在我們的老塋。這墳塋內,現在已經葬了六輩人,連登公算是首一輩了。

蘭映公是行四,因為他的木主在不久以前還存在。內主寫著行四,他是乾隆三十一年的人。他逝世後,葬於老墳灣,是現在老墳灣祖塋之首位。他有嗣君四人,曰梅、曰乾、曰會、曰同,現在我們莊上有所謂圈牆來(裡)的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長房梅祖公的後代。底下地來(裡)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二房乾祖公的後代。莊背後的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三房會祖公的後代。油房門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四房同祖公的後代,已佔(佔)滿了上半莊。

蘭淑公,根據蘭字,可能是行三,但現在我們莊上並沒有他老人家的後代。聽老人的傳說:我們的祖先有遷到通渭去的幾個人(小地名是漥地溝、雙井兒、木家營)。這位老人家一定是遷到通渭去的頭一個人,但不知在什麼地方。

蘭映公的內主寫著是行四,可知一定還有行二,但七世祖舉公的木主上沒有書寫他的名字,可知一定不是早亡,就是過繼。又聽老人家的傳說:舉公與弟弟某分家時,弟弟說:一切財產我都同意,只有你的兒子多,我兒子少,我心裡不遂意,舉公就把他的一個兒子給過了。如果真有此時,可能就是這一位,但都是臆想,而已經無從證實了。

高祖考諱圖,他是中山祖德長嗣君,他的功名是庠生,他的三弟名¨⑧者,又名崑崙,也是庠生⑨。兄弟二人,都是那時的秀才。崑崙祖早年有子一人,小名鎖娃,先其父而逝。崑崙祖晚年無子,即要了我曾祖,名保元者繼承。保元公是道光三年七月二十四日生,逝於同治八年六月二十九日,元配李氏,是道光九年七月十九日生,逝於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三。他有子二人,長諱延齡⑩,字子壽,晚年公舉鄉飲耆賓⑪。他生於咸豐八年八月初三日,在民國六年正月二十六日逝世,無子。我小的時候,父親即令我承祧,次諱殿傑,早逝。

高祖二房名簠者,現在我們莊上,也沒有他的後代子孫。可能是遷居通渭什麼地方的一個人。聽老人們的傳說:遷居通渭的祖先,在早先的時候,有時還來上墳,有時還來認親房,在親房家盤旋幾日,但以後就漸漸疏遠,永遠不來往了。

高祖四房名桓者,從前他的主上面,無妻無子。無妻的原因或出家貧,或是本身有什麼缺陷,都是無從稽考的事了。

曾祖考 諱憲周,字文軒,是高祖諱圖的長嗣君。弟兄五人,他是道光年間的秀才。他在青年的時候,因為家貧,曾賣過饅頭,趕過集場,在進學以後,即專心岐黃之術,鑽研醫學,常為人治病,風雨晦明,不辭勞瘁。從前本村關帝廟中,有“與天地參”四個字的一面匾額,是曾祖公遺留的墨跡,到現在上面沒有了。

二曾祖諱福繼,無子。三曾祖諱福臨,現在的陳玉珊幾家人,都是其直系子孫。望以後即於此處詳盡的(地)接敘。四曾祖的一生,我不知究竟,聽老人家說:他給地主作長工,被地主家折磨死了。五曾祖諱保元,即繼承三高祖崑崙公者。

祖考 諱麒,出曾祖文軒公之長嗣君,他生於道光十一年二月初三日,逝於光緒二十年 年 月日。祖妣王氏,生於道光 年 月 日,逝於民國元年正月初三日。弟兄三人,次諱麟,有子一人,他壯年早逝,隨後子又繼歿。祖妣丁氏,因父亡子喪,悲傷哀慟得死而復活者幾次,以後即得瘋狂之疾。每病犯時,即不飲不食,無分晝夜的,有時笑罵,有時歌哭,悽慘之狀令人目不忍睹,耳不忍聞,就那樣可憐的(地)過了一生。三祖考諱詔,現在陳玉振幾家人,是其直系子孫,望以後即於此處詳細的(地)接敘。祖考弟兄三人,雖讀過書,都沒有功名,或務農,或經商,因此家道蒸蒸日上,一變從前艱難困苦之狀,而家有瓦屋,圈有牛羊。由此可見祖先以來,一味重視功名而忽於生計,亦或許不是十全的良策。

先考諱九如,字子陽,號樂天,清末庚戌貢生⑫。生於同治五年六月廿五日,逝於民國九年十一月初七日。先妣張孺人,生於同治四年正月十一日,逝於民國十七年十二月十七日。

回憶我的父母,一生艱難困苦,而人生之幸福從沒有享受過一點。生在現時代的人,個個人有飯吃,有衣穿,不但穿得溫暖,而且穿得很體面,錦繡羅綺,所在多有,不足珍異。而我父母一生,我記得終身沒有穿過棉褲,雖隆冬盛寒,而下身只是單衣。及其歿也,而衣衾棺木俱極簡略,生不得盡其養,死不得盡其諱,追思往昔,抱痛曷極。父親有弟一人,在十數歲時即歿,父親曾寫過夜夢亡弟的詩。其詩云:“自與亡弟別,形神不再睹。如何十載餘,夢魂猶入戶。慼慼望顏色,顏色一何苦。迴看身上衣,衣尚非貧寠。問爾職何業,答言從行伍。關山千萬重,依依來庭宇。宛轉聆其言,其言吞復吐。瞬時翻警散,一散不復聚。嗟兄猶為人,弟已長作古。歷憶夢時情,枕上淚如雨。”“語摯情真,當與少陵夢李白詩並讀可也。”楊保亭評語。楊保亭是通渭一名舉人,光緒末年本村一家宦人曾請來教自家子弟。當時父親在自家設私塾,他們二人常相與論文和詩。茲把他們唱和的詩寫兩首在下面:

一、久旱聞夜雨依枕誌茲 【七絕】

“好風吹雨過牆陰,好雨和風一夜沉。一陣風聲一陣雨,一聲一滴到人心。”楊老先生作。先父和作雲:“好雨催詩過壁陰,興來寒夜苦沉吟,詩成看雨晴偏早,枉費騷人點綴心。”

二、遊登山堡寨遠眺 【七律】

“廢堞荒垣古戰場,當年烽燧靜巖疆,千家村舍如碁布,四野桑麻樂歲穰,風浪高擎邊地耕,日華愁蕩渡洋船,承平已久君知否,倦擲青山下晚陽。”楊老先生作。

先父和作雲:

“數載不遊翰墨場,登高強賦望封疆,參差繍壤連雲布,老稚狂歌識歲穰,淑氣饒添黃卷外,風光遠動綠波航,年華方富君須愛,莫待途窮送夕陽。”楊老先生有寫成屏幅給我父親贈的一首詩,題目是“訪陳子陽林下”,其詩云:“入世不厭潔,立身不厭高,大鵬海上來,一顧只羽毛,落落子陽甫,青年辭華瞴,遺經自吟哦,臯比談訓詁,我來訪人師,行行至林圃,高人走相迎,手中把李杜,自言不能詩,素懷耽調古,鑿池清可濯,淪漪絕網罟,旁有隙地開,好花爭媚舞,椒桂藩其籬,香風來縷縷,一自遠塵羅,雅與群芳伍,坐罷長嘆息,悵然日過午,人生在宇宙,奚必縈青俎。”

民國五六年間,父親在禮辛完小當教員,在校的教員們曾成立了詩壇,經常吟詠和詩,我把他們大家作的詩及先父一生作的詩,曾合併起來,集成一本,可惜現在都沒有了。我只寫兩首在下面:先父起初到校時,寫了一首七言絕句,詩題是“六月菊”,其詩云:“共說黃花晚節香,應須六月且含章,孤芳獨抱無人賞,樂與繁花戰一場。”最後的一首七言律,其詩云:“諸君歌罷我還歌,興盡徒傷老大何。桃李逢春花自茂,桑榆已晚景無多(先父以後即逝世,有人說是詩讖)。千秋盛業及時建,一寸光陰莫浪過。慚末髦期勤已倦,優遊庶足樂天和。”先父逝世後,楊先生保亭有追悼的詩云:“柏陰閣(在常氏親戚家)畔晤群仙,十載分離君最憐,詩骨任埋埋亦幻,玉樓赴詔信多緣。”又有,“先生厭閱人世間,只向西風哭舊閭”之句。時代進化,愈趨愈新,而祖先的這些風流文采,文章詩詞,已不適於今日的新時代了。以上我寫先人的這一點詩詞,並不是教後人學習,只作永久的紀念罷了。父母生我兄弟姊妹七人,我的四個姊姊都艱於子嗣,現在只有姓陳的男甥一人,他們都已先後物故,悉登鬼錄,而我猶碌碌人世,苟延餘生,今已行年七十多歲了。

七世孫昌五敬敘於一九七四年十月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註釋】

① 兩當,地名,現為縣,隸屬於甘肅省隴南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市東北部。兩當古稱故道、固道,秦惠文王年間置故道縣,北魏始置固道郡兩當縣,因境內有兩當河而得名,沿用至今。1985年後劃歸隴南地區、隴南市管轄。 訓導,官名。明清地方學校之學官。清代儒學設此官,在府學,為教授之副,從八品;在州學,為學正之副;在縣學為教諭之副。掌訓導訓導學校學生,並幫助學政評定學生品行優劣。

② 此字手稿上或作草字頭下一蘭字,或作蘭字,現統一作規範的蘭字。

③ 據百度百科《甘谷大石鄉榆樹川》說,“清光緒年間,其(陳綱)第十一世孫陳協華高中舉人,請州、縣官員及文人為其立傳、寫序,修建祠堂。今祠堂已毀,傳文十二條屏由村人保留。”可見條屏尚在。據傳,陳維庵公祖瑩在圓咀,他有四子十八孫,其中的部分子孫後來從禮辛圓咀村搬遷至榆樹川定居。

④加原字寫成“止”下一“令”字,估計是齡的俗體字,故改用“齡”字。

⑤ 原文批語無句號,句號為校注者所加。

⑥ 在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這些讀書人統稱為貢生,意為貢獻給皇帝的人才。明清兩代,貢生有不同的稱呼:明代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納貢;清代有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和例貢。明清時,每年或每兩三年從各府、州、縣學中選送生員升入國子監就讀,這稱為歲貢,如此錄用的讀書人便是“歲貢生”。按陳舉與其子陳連登均收入1999年版杜鬆奇主編《甘谷縣志》“未仕貢生名錄”中,但陳舉屬入仕者,應列名該志“歷代貢生簡表”(均為入仕者)。

⑦ 此詩或脫胎於清代《行路歌》:“別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回頭只一看,又有挑腳漢。”見清人樑晉竹《兩般秋雨盦隨筆》。往上溯,其母本應為明代《增廣賢文》中的詩:“別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等我回頭看,還有挑腳漢。”再往上溯,從唐詩中可尋到其源頭。唐人王梵志有首打油詩云:“他人騎大馬,我獨騎驢子,回顧擔柴漢,心中較些子。”較些子,意為心裡覺得比較好些了。七世祖有可能讀過清人和流傳較廣的《增廣賢文》中的詩歌,估計冷僻的這首唐詩則不一定讀到。

⑧ 此年代可能有誤。查乾隆辛已歲是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六世祖生於乾隆二十(公元1755年),他不可能在6歲時便選為歲貢。

⑨ 此字寫成上“䇯”,下“皿”,查各種詞典無此字,可能是從前老文人自創的什麼俗體字,姑存疑。

⑩古代學校稱庠,故學生稱庠生,為明清科舉制度中府、州、縣學生員的別稱。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學校,明清時期叫州縣學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時自稱庠生、生員等。

⑪ 此字情況同注④,原字寫成“止”下一“令”字,估計是齡的俗體字,故改用“齡”字。

⑫ 清制,每歲由各州縣遴訪年高有聲望的士紳,一人為賓,次為介,又次為眾賓,詳報督撫,舉行鄉飲酒禮。所舉賓介姓名籍貫,造冊報部,稱為鄉飲耆賓。有朝廷發給頂戴、官服,核准乘坐轎子的品級。“耆賓”的社會地位高於讀書出身的舉人,舉人不入仕者沒有頂戴官服,入仕者或許可做知縣銜的官員。“耆賓”的榮譽職銜可達知州知府,其社會地位也高於花錢捐官且閒賦在家的同職銜的人。對於鄉紳賢達由縣、州、省府官員舉薦的“鄉飲耆賓”,每年仲秋節前後要參加省裡舉辦的鄉飲酒會。參加由地方官吏主持的“鄉飲酒禮”的待遇,是一種尊老敬老的宴樂活動。宴會當天,各路“耆賓”在儒學講堂依次坐好,主持官吏依次飲酒,互相禮拜,以這種獨特的尊老儀式達到官方教化民眾“為臣盡忠,為子盡孝,長幼有序,兄友弟恭,內睦宗族,外和鄉里”的目的。

⑬ 1999年版杜宋琦主編《甘谷縣志》“未仕貢生名錄”失載陳九如。

⑭ 此處遺落雙引號,引號為校注者所加。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附圖(均為校注者本人拍攝):


"

七世祖以下歷代祖先的簡略記敘

陳昌五撰 李吟屏校注

【校注者前言】

1990年2月我回到老家甘肅甘谷縣大石鄉,這是自1954年我離家進新疆36年後第一次踏上祖輩生息的土地。在此期間,我順便又重回母親的家鄉榆樹川。在訪親探友的過程中於一個舅舅(外三爺之子)家,發現外二爺陳昌五生前手寫的《七世祖以下歷代祖先的簡略記敘》手稿。我展閱之際,發現此文文筆精煉,文采斐然,非同一般,在此地農民中難覓出其右者。鑑於此文不但記錄了母親家族的簡史,而且頗有文學價值,我便借到手連夜抄錄在自己的日記本上。

此文作者陳昌五,是我外爺大弟。村裡人說,他雖上學不多,但文才出眾,不但在大石鄉有名,而且名氣遠播縣裡。果然我在牛川、貫寺一帶與好讀書的人說起大石讀書人,他們同舉陳昌五之名,我說他是我外二爺,我的好讀書之性格可能即傳自陳家吧,他們均嘖嘖稱奇。

據百度百科《甘谷大石鄉榆樹川》介紹,我母親的家族“染房內”“一直比較重視教育,先輩陳?孜孜以求學業,曾取得‘貢爺’(恩貢)頭銜,由於家裡窮,曾將職務賣給外地人(後輩說是隴西人)。其兒子輩陳?(老大)、陳昌五(老二)也都從事教育工作,很有文化素養,被當地尊稱為‘大師父、二師父’。陳昌五為晚清秀才,學識淵博,古漢語功底紮實,寫得一手好文章,遠近聞名,人稱"二師父"。經常被人請去寫祭文,當禮賓先生。先生最初在大石鎮學校任教,為大石小學校門編寫了四條對聯,受到省市教育部門領導的讚揚。先生一生從教,桃李滿天下。”又稱:“陳昌五(?-?)(教師出身,已故),大石鄉小學校門校訓: ‘教育為立國之基,這般事業豈可輕放不做;學校乃成才之本,此等地位須得慘淡經營’,辦學宗旨:‘讀古今書,原不在尋章摘句徒誇美富,做學問事,還須得參中酌外順應潮流’。這些都出自他的手筆。陳昌五的哥哥——大師父即我的外公陳思敬(民國師範生),我母即陳思敬的小女兒陳玉秀(玉娃),我是他的外孫,也算是陳昌五的外孫。陳昌五和其子陳玉章精於書法,尤其陳玉章書畫兼工,童年時代母親帶著我回孃家時,我每每去他們家索取書畫,回家貼在牆上。我與玉章舅常在一起玩,但因我是小孩,昌五爺與我說話不多。他青壯年時代以教書為業,桃李滿天下,晚年回家務農。大約在上個世紀80年代去世。玉章舅生前曾對我講,昌五爺去世前夕,似有預感,遂通知子女、學生前來訣別。去世前自己淨身並穿好壽衣,從容臥炕目視眾人,漸漸入睡而終。其學生送他的對聯最為人稱道者有“八十載歷經滄桑飯菽飲水品學夙為鄉里重;四旬年設教杏壇耳提面命後懿仍沾誨諭恩。”出於對他和我母親家族的紀念,我把外爺的遺作整理校對出來,借現代網絡刊佈於世。昌五爺於1974年10月完成此稿,他在文末說當時自己已“行年七十多歲了。”我如今也虛歲七十有四,真是歲月無常,人生苦短!昌五爺在文中曾希望陳姓後人在他的記敘後“詳盡的(地)接敘”,不知染坊裡陳姓家族中有擔此任者乎?我的校注一是改正個別錯別字,在錯別字、異體字以及俗體字後加括號給出通用的正確字;二是對個別一般讀者不知的地名、官名、學位、紀年和典故等作出註釋。對文字不作改動。特此說明。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七世祖以下歷代祖先的簡略記敘

七世祖諱舉,清貢生,木主上面書著兩當訓導①。他的生死的年月日俱無可考。因祖先的木主年代久遠的,都已經埋回墓土故也。祖妣賈氏,生嗣君三人,曰連登、曰蘭②升、曰蘭映。祖公逝世後,歸葬禮辛之賈家坪。

七世祖一生遺蹟頗多,如書籍、詩文等類,其年份都在乾隆年間。大約他是乾隆初年從老莊上遷來的。現在我們榆川上半莊人都是他的子孫。從前我族曾祖重修始祖的傳文時,是始祖的十世孫,那麼我們的七世祖就是始祖的七世孫了。下面我夾敘始祖的一點事蹟:

始祖諱綱,字維菴,明萬曆年間人,距今已三百多年,近四百年了。子孫繁衍,散處各地,已不知有多少戶數,多少人口。老家陳家莊,有始祖的祠堂,並有始祖的傳文,寫成軸屏,掛在祠堂內③。早先我年輕的時候,始祖的祠堂內,我曾去過一次,並讀過傳文,可是那時候,我對這方面不大注意,所以一過輒忘。傳文上面說了些什麼話,我都記不清楚,我只約略記得始祖的兩項事蹟:

一、明朝滅亡,滿清初入關的時候,國內還沒有十分平靖,有清兵駐守洛門、禮辛一帶的軍糧,始祖負責運輸,在某些時候,陰雨連綿,路上泥濘難行,而始祖運糧無衍期,營裡的軍官,看見始祖的相貌魁偉,氣宇非凡,而且作事認真,諱篤可嘉,乃給始祖分配以什麼軍職,令其隨軍而行。始祖以家貧親老,辭不就職,軍官感其孝,曾表揚其門第。

二、時有所謂麻逆者(或許匪首姓麻)乘機叛亂,搶掠燒殺,勢甚猖獗,曾圍攻禮辛堡,始祖與合堡人晝夜嚴密防守。一日,始祖窺賊不備,有懈可擊,即率眾出擊賊,賊看見始祖的英偉氣概,已知大鋒不可當,即潰退,相率引去,保全了一堡人身(生)命財產。里人鹹感配他,對始祖無不敬仰。以上兩項,出我約略記得的一點事蹟,其餘的一切事項,什麼都記不清了。

七世祖的詩文,有稿本,有真本。稿本多半是張齊齡④閱過的,批語很多,如“白燕低飛舞惠風”的七律,有“翅穿柳葉微映綠,喙沾花蕊乍添紅”之句。(批語是“不即不離,白字隱躍其中。”)⑤又如“落花怨”的七古,有“人生百歲如梭擲,能向樽前醉幾場”之句。(批語是“君正英發,不宜作此衰颯語,悉甚不取。”)張齊齡不知是什麼人,大約出自那時候的一位老前輩,他有時候還自己作幾首詩,或許是給我祖公示範的。我記得他的“黃菊七律”,有“飛英獨佔中央色,昂首遙輝太守堂”之句。至今讀之,猶令人悠然神往,想見其為人。七世祖的詩文遺本,早先我都慎重保存,可惜現都失遺了。七世祖在通渭常河周圍書寫的匾額對聯很多。常河有文昌宮,上面有“文峰天啟”四個字的一面匾額,是七世祖寫的。祖公的名字是用辛紅書寫,所以代遠年湮,字跡猶新。從前我去常河,輒上文昌宮觀覽。我曾這樣說過:“非關此地林泉勝,只為先人手澤新。”現在也已經沒有了。我小的時候,父親曾對我講過關於祖公的兩件故事:一,祖公一位姓劉的朋友,他的鬍鬚很好。有一天,祖公曾對他戲出對句雲:“立夏節剪羖驢,留鬍子。”那人即對雲:“六月裡割韭菜,成老棍。”說罷相與大笑。蓋此時不但祖公已成貢生,而他的長嗣君連登公亦已成貢生了。⑥故當時人有老貢、小貢的稱呼。二,祖父在西安下科場時,路上遇一善畫者,相與同行、同寓,氣味相投。有一天,在路上一人騎馬在前,一人推車在後,而祖公騎驢在中間。祖公即口占一絕雲:“他騎駿馬我騎驢,將驢比馬自不如,回頭一望推車汗(漢),比上不足下有餘。”⑦善畫者即照此情景,畫了一個小屏贈祖公。在我小的時候,我記得這個小屏風還存在,可是已經破爛不堪了。

六世祖諱連登,字中山。木主上寫著是乾隆二十年生,是乾隆辛已歲貢⑦。他有嗣君四人,曰圖、曰簠、曰簋、曰植。他一生的事蹟,除了取功名的八股文章而外,再沒有什麼詩文的遺蹟。從前祖先留下的書籍很多,我在當中從沒有看到過。他逝世後,葬於高家地之新塋,就是現在我們的老塋。這墳塋內,現在已經葬了六輩人,連登公算是首一輩了。

蘭映公是行四,因為他的木主在不久以前還存在。內主寫著行四,他是乾隆三十一年的人。他逝世後,葬於老墳灣,是現在老墳灣祖塋之首位。他有嗣君四人,曰梅、曰乾、曰會、曰同,現在我們莊上有所謂圈牆來(裡)的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長房梅祖公的後代。底下地來(裡)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二房乾祖公的後代。莊背後的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三房會祖公的後代。油房門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四房同祖公的後代,已佔(佔)滿了上半莊。

蘭淑公,根據蘭字,可能是行三,但現在我們莊上並沒有他老人家的後代。聽老人的傳說:我們的祖先有遷到通渭去的幾個人(小地名是漥地溝、雙井兒、木家營)。這位老人家一定是遷到通渭去的頭一個人,但不知在什麼地方。

蘭映公的內主寫著是行四,可知一定還有行二,但七世祖舉公的木主上沒有書寫他的名字,可知一定不是早亡,就是過繼。又聽老人家的傳說:舉公與弟弟某分家時,弟弟說:一切財產我都同意,只有你的兒子多,我兒子少,我心裡不遂意,舉公就把他的一個兒子給過了。如果真有此時,可能就是這一位,但都是臆想,而已經無從證實了。

高祖考諱圖,他是中山祖德長嗣君,他的功名是庠生,他的三弟名¨⑧者,又名崑崙,也是庠生⑨。兄弟二人,都是那時的秀才。崑崙祖早年有子一人,小名鎖娃,先其父而逝。崑崙祖晚年無子,即要了我曾祖,名保元者繼承。保元公是道光三年七月二十四日生,逝於同治八年六月二十九日,元配李氏,是道光九年七月十九日生,逝於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三。他有子二人,長諱延齡⑩,字子壽,晚年公舉鄉飲耆賓⑪。他生於咸豐八年八月初三日,在民國六年正月二十六日逝世,無子。我小的時候,父親即令我承祧,次諱殿傑,早逝。

高祖二房名簠者,現在我們莊上,也沒有他的後代子孫。可能是遷居通渭什麼地方的一個人。聽老人們的傳說:遷居通渭的祖先,在早先的時候,有時還來上墳,有時還來認親房,在親房家盤旋幾日,但以後就漸漸疏遠,永遠不來往了。

高祖四房名桓者,從前他的主上面,無妻無子。無妻的原因或出家貧,或是本身有什麼缺陷,都是無從稽考的事了。

曾祖考 諱憲周,字文軒,是高祖諱圖的長嗣君。弟兄五人,他是道光年間的秀才。他在青年的時候,因為家貧,曾賣過饅頭,趕過集場,在進學以後,即專心岐黃之術,鑽研醫學,常為人治病,風雨晦明,不辭勞瘁。從前本村關帝廟中,有“與天地參”四個字的一面匾額,是曾祖公遺留的墨跡,到現在上面沒有了。

二曾祖諱福繼,無子。三曾祖諱福臨,現在的陳玉珊幾家人,都是其直系子孫。望以後即於此處詳盡的(地)接敘。四曾祖的一生,我不知究竟,聽老人家說:他給地主作長工,被地主家折磨死了。五曾祖諱保元,即繼承三高祖崑崙公者。

祖考 諱麒,出曾祖文軒公之長嗣君,他生於道光十一年二月初三日,逝於光緒二十年 年 月日。祖妣王氏,生於道光 年 月 日,逝於民國元年正月初三日。弟兄三人,次諱麟,有子一人,他壯年早逝,隨後子又繼歿。祖妣丁氏,因父亡子喪,悲傷哀慟得死而復活者幾次,以後即得瘋狂之疾。每病犯時,即不飲不食,無分晝夜的,有時笑罵,有時歌哭,悽慘之狀令人目不忍睹,耳不忍聞,就那樣可憐的(地)過了一生。三祖考諱詔,現在陳玉振幾家人,是其直系子孫,望以後即於此處詳細的(地)接敘。祖考弟兄三人,雖讀過書,都沒有功名,或務農,或經商,因此家道蒸蒸日上,一變從前艱難困苦之狀,而家有瓦屋,圈有牛羊。由此可見祖先以來,一味重視功名而忽於生計,亦或許不是十全的良策。

先考諱九如,字子陽,號樂天,清末庚戌貢生⑫。生於同治五年六月廿五日,逝於民國九年十一月初七日。先妣張孺人,生於同治四年正月十一日,逝於民國十七年十二月十七日。

回憶我的父母,一生艱難困苦,而人生之幸福從沒有享受過一點。生在現時代的人,個個人有飯吃,有衣穿,不但穿得溫暖,而且穿得很體面,錦繡羅綺,所在多有,不足珍異。而我父母一生,我記得終身沒有穿過棉褲,雖隆冬盛寒,而下身只是單衣。及其歿也,而衣衾棺木俱極簡略,生不得盡其養,死不得盡其諱,追思往昔,抱痛曷極。父親有弟一人,在十數歲時即歿,父親曾寫過夜夢亡弟的詩。其詩云:“自與亡弟別,形神不再睹。如何十載餘,夢魂猶入戶。慼慼望顏色,顏色一何苦。迴看身上衣,衣尚非貧寠。問爾職何業,答言從行伍。關山千萬重,依依來庭宇。宛轉聆其言,其言吞復吐。瞬時翻警散,一散不復聚。嗟兄猶為人,弟已長作古。歷憶夢時情,枕上淚如雨。”“語摯情真,當與少陵夢李白詩並讀可也。”楊保亭評語。楊保亭是通渭一名舉人,光緒末年本村一家宦人曾請來教自家子弟。當時父親在自家設私塾,他們二人常相與論文和詩。茲把他們唱和的詩寫兩首在下面:

一、久旱聞夜雨依枕誌茲 【七絕】

“好風吹雨過牆陰,好雨和風一夜沉。一陣風聲一陣雨,一聲一滴到人心。”楊老先生作。先父和作雲:“好雨催詩過壁陰,興來寒夜苦沉吟,詩成看雨晴偏早,枉費騷人點綴心。”

二、遊登山堡寨遠眺 【七律】

“廢堞荒垣古戰場,當年烽燧靜巖疆,千家村舍如碁布,四野桑麻樂歲穰,風浪高擎邊地耕,日華愁蕩渡洋船,承平已久君知否,倦擲青山下晚陽。”楊老先生作。

先父和作雲:

“數載不遊翰墨場,登高強賦望封疆,參差繍壤連雲布,老稚狂歌識歲穰,淑氣饒添黃卷外,風光遠動綠波航,年華方富君須愛,莫待途窮送夕陽。”楊老先生有寫成屏幅給我父親贈的一首詩,題目是“訪陳子陽林下”,其詩云:“入世不厭潔,立身不厭高,大鵬海上來,一顧只羽毛,落落子陽甫,青年辭華瞴,遺經自吟哦,臯比談訓詁,我來訪人師,行行至林圃,高人走相迎,手中把李杜,自言不能詩,素懷耽調古,鑿池清可濯,淪漪絕網罟,旁有隙地開,好花爭媚舞,椒桂藩其籬,香風來縷縷,一自遠塵羅,雅與群芳伍,坐罷長嘆息,悵然日過午,人生在宇宙,奚必縈青俎。”

民國五六年間,父親在禮辛完小當教員,在校的教員們曾成立了詩壇,經常吟詠和詩,我把他們大家作的詩及先父一生作的詩,曾合併起來,集成一本,可惜現在都沒有了。我只寫兩首在下面:先父起初到校時,寫了一首七言絕句,詩題是“六月菊”,其詩云:“共說黃花晚節香,應須六月且含章,孤芳獨抱無人賞,樂與繁花戰一場。”最後的一首七言律,其詩云:“諸君歌罷我還歌,興盡徒傷老大何。桃李逢春花自茂,桑榆已晚景無多(先父以後即逝世,有人說是詩讖)。千秋盛業及時建,一寸光陰莫浪過。慚末髦期勤已倦,優遊庶足樂天和。”先父逝世後,楊先生保亭有追悼的詩云:“柏陰閣(在常氏親戚家)畔晤群仙,十載分離君最憐,詩骨任埋埋亦幻,玉樓赴詔信多緣。”又有,“先生厭閱人世間,只向西風哭舊閭”之句。時代進化,愈趨愈新,而祖先的這些風流文采,文章詩詞,已不適於今日的新時代了。以上我寫先人的這一點詩詞,並不是教後人學習,只作永久的紀念罷了。父母生我兄弟姊妹七人,我的四個姊姊都艱於子嗣,現在只有姓陳的男甥一人,他們都已先後物故,悉登鬼錄,而我猶碌碌人世,苟延餘生,今已行年七十多歲了。

七世孫昌五敬敘於一九七四年十月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註釋】

① 兩當,地名,現為縣,隸屬於甘肅省隴南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市東北部。兩當古稱故道、固道,秦惠文王年間置故道縣,北魏始置固道郡兩當縣,因境內有兩當河而得名,沿用至今。1985年後劃歸隴南地區、隴南市管轄。 訓導,官名。明清地方學校之學官。清代儒學設此官,在府學,為教授之副,從八品;在州學,為學正之副;在縣學為教諭之副。掌訓導訓導學校學生,並幫助學政評定學生品行優劣。

② 此字手稿上或作草字頭下一蘭字,或作蘭字,現統一作規範的蘭字。

③ 據百度百科《甘谷大石鄉榆樹川》說,“清光緒年間,其(陳綱)第十一世孫陳協華高中舉人,請州、縣官員及文人為其立傳、寫序,修建祠堂。今祠堂已毀,傳文十二條屏由村人保留。”可見條屏尚在。據傳,陳維庵公祖瑩在圓咀,他有四子十八孫,其中的部分子孫後來從禮辛圓咀村搬遷至榆樹川定居。

④加原字寫成“止”下一“令”字,估計是齡的俗體字,故改用“齡”字。

⑤ 原文批語無句號,句號為校注者所加。

⑥ 在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這些讀書人統稱為貢生,意為貢獻給皇帝的人才。明清兩代,貢生有不同的稱呼:明代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納貢;清代有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和例貢。明清時,每年或每兩三年從各府、州、縣學中選送生員升入國子監就讀,這稱為歲貢,如此錄用的讀書人便是“歲貢生”。按陳舉與其子陳連登均收入1999年版杜鬆奇主編《甘谷縣志》“未仕貢生名錄”中,但陳舉屬入仕者,應列名該志“歷代貢生簡表”(均為入仕者)。

⑦ 此詩或脫胎於清代《行路歌》:“別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回頭只一看,又有挑腳漢。”見清人樑晉竹《兩般秋雨盦隨筆》。往上溯,其母本應為明代《增廣賢文》中的詩:“別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等我回頭看,還有挑腳漢。”再往上溯,從唐詩中可尋到其源頭。唐人王梵志有首打油詩云:“他人騎大馬,我獨騎驢子,回顧擔柴漢,心中較些子。”較些子,意為心裡覺得比較好些了。七世祖有可能讀過清人和流傳較廣的《增廣賢文》中的詩歌,估計冷僻的這首唐詩則不一定讀到。

⑧ 此年代可能有誤。查乾隆辛已歲是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六世祖生於乾隆二十(公元1755年),他不可能在6歲時便選為歲貢。

⑨ 此字寫成上“䇯”,下“皿”,查各種詞典無此字,可能是從前老文人自創的什麼俗體字,姑存疑。

⑩古代學校稱庠,故學生稱庠生,為明清科舉制度中府、州、縣學生員的別稱。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學校,明清時期叫州縣學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時自稱庠生、生員等。

⑪ 此字情況同注④,原字寫成“止”下一“令”字,估計是齡的俗體字,故改用“齡”字。

⑫ 清制,每歲由各州縣遴訪年高有聲望的士紳,一人為賓,次為介,又次為眾賓,詳報督撫,舉行鄉飲酒禮。所舉賓介姓名籍貫,造冊報部,稱為鄉飲耆賓。有朝廷發給頂戴、官服,核准乘坐轎子的品級。“耆賓”的社會地位高於讀書出身的舉人,舉人不入仕者沒有頂戴官服,入仕者或許可做知縣銜的官員。“耆賓”的榮譽職銜可達知州知府,其社會地位也高於花錢捐官且閒賦在家的同職銜的人。對於鄉紳賢達由縣、州、省府官員舉薦的“鄉飲耆賓”,每年仲秋節前後要參加省裡舉辦的鄉飲酒會。參加由地方官吏主持的“鄉飲酒禮”的待遇,是一種尊老敬老的宴樂活動。宴會當天,各路“耆賓”在儒學講堂依次坐好,主持官吏依次飲酒,互相禮拜,以這種獨特的尊老儀式達到官方教化民眾“為臣盡忠,為子盡孝,長幼有序,兄友弟恭,內睦宗族,外和鄉里”的目的。

⑬ 1999年版杜宋琦主編《甘谷縣志》“未仕貢生名錄”失載陳九如。

⑭ 此處遺落雙引號,引號為校注者所加。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附圖(均為校注者本人拍攝):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圖一:榆樹川全景。


"

七世祖以下歷代祖先的簡略記敘

陳昌五撰 李吟屏校注

【校注者前言】

1990年2月我回到老家甘肅甘谷縣大石鄉,這是自1954年我離家進新疆36年後第一次踏上祖輩生息的土地。在此期間,我順便又重回母親的家鄉榆樹川。在訪親探友的過程中於一個舅舅(外三爺之子)家,發現外二爺陳昌五生前手寫的《七世祖以下歷代祖先的簡略記敘》手稿。我展閱之際,發現此文文筆精煉,文采斐然,非同一般,在此地農民中難覓出其右者。鑑於此文不但記錄了母親家族的簡史,而且頗有文學價值,我便借到手連夜抄錄在自己的日記本上。

此文作者陳昌五,是我外爺大弟。村裡人說,他雖上學不多,但文才出眾,不但在大石鄉有名,而且名氣遠播縣裡。果然我在牛川、貫寺一帶與好讀書的人說起大石讀書人,他們同舉陳昌五之名,我說他是我外二爺,我的好讀書之性格可能即傳自陳家吧,他們均嘖嘖稱奇。

據百度百科《甘谷大石鄉榆樹川》介紹,我母親的家族“染房內”“一直比較重視教育,先輩陳?孜孜以求學業,曾取得‘貢爺’(恩貢)頭銜,由於家裡窮,曾將職務賣給外地人(後輩說是隴西人)。其兒子輩陳?(老大)、陳昌五(老二)也都從事教育工作,很有文化素養,被當地尊稱為‘大師父、二師父’。陳昌五為晚清秀才,學識淵博,古漢語功底紮實,寫得一手好文章,遠近聞名,人稱"二師父"。經常被人請去寫祭文,當禮賓先生。先生最初在大石鎮學校任教,為大石小學校門編寫了四條對聯,受到省市教育部門領導的讚揚。先生一生從教,桃李滿天下。”又稱:“陳昌五(?-?)(教師出身,已故),大石鄉小學校門校訓: ‘教育為立國之基,這般事業豈可輕放不做;學校乃成才之本,此等地位須得慘淡經營’,辦學宗旨:‘讀古今書,原不在尋章摘句徒誇美富,做學問事,還須得參中酌外順應潮流’。這些都出自他的手筆。陳昌五的哥哥——大師父即我的外公陳思敬(民國師範生),我母即陳思敬的小女兒陳玉秀(玉娃),我是他的外孫,也算是陳昌五的外孫。陳昌五和其子陳玉章精於書法,尤其陳玉章書畫兼工,童年時代母親帶著我回孃家時,我每每去他們家索取書畫,回家貼在牆上。我與玉章舅常在一起玩,但因我是小孩,昌五爺與我說話不多。他青壯年時代以教書為業,桃李滿天下,晚年回家務農。大約在上個世紀80年代去世。玉章舅生前曾對我講,昌五爺去世前夕,似有預感,遂通知子女、學生前來訣別。去世前自己淨身並穿好壽衣,從容臥炕目視眾人,漸漸入睡而終。其學生送他的對聯最為人稱道者有“八十載歷經滄桑飯菽飲水品學夙為鄉里重;四旬年設教杏壇耳提面命後懿仍沾誨諭恩。”出於對他和我母親家族的紀念,我把外爺的遺作整理校對出來,借現代網絡刊佈於世。昌五爺於1974年10月完成此稿,他在文末說當時自己已“行年七十多歲了。”我如今也虛歲七十有四,真是歲月無常,人生苦短!昌五爺在文中曾希望陳姓後人在他的記敘後“詳盡的(地)接敘”,不知染坊裡陳姓家族中有擔此任者乎?我的校注一是改正個別錯別字,在錯別字、異體字以及俗體字後加括號給出通用的正確字;二是對個別一般讀者不知的地名、官名、學位、紀年和典故等作出註釋。對文字不作改動。特此說明。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七世祖以下歷代祖先的簡略記敘

七世祖諱舉,清貢生,木主上面書著兩當訓導①。他的生死的年月日俱無可考。因祖先的木主年代久遠的,都已經埋回墓土故也。祖妣賈氏,生嗣君三人,曰連登、曰蘭②升、曰蘭映。祖公逝世後,歸葬禮辛之賈家坪。

七世祖一生遺蹟頗多,如書籍、詩文等類,其年份都在乾隆年間。大約他是乾隆初年從老莊上遷來的。現在我們榆川上半莊人都是他的子孫。從前我族曾祖重修始祖的傳文時,是始祖的十世孫,那麼我們的七世祖就是始祖的七世孫了。下面我夾敘始祖的一點事蹟:

始祖諱綱,字維菴,明萬曆年間人,距今已三百多年,近四百年了。子孫繁衍,散處各地,已不知有多少戶數,多少人口。老家陳家莊,有始祖的祠堂,並有始祖的傳文,寫成軸屏,掛在祠堂內③。早先我年輕的時候,始祖的祠堂內,我曾去過一次,並讀過傳文,可是那時候,我對這方面不大注意,所以一過輒忘。傳文上面說了些什麼話,我都記不清楚,我只約略記得始祖的兩項事蹟:

一、明朝滅亡,滿清初入關的時候,國內還沒有十分平靖,有清兵駐守洛門、禮辛一帶的軍糧,始祖負責運輸,在某些時候,陰雨連綿,路上泥濘難行,而始祖運糧無衍期,營裡的軍官,看見始祖的相貌魁偉,氣宇非凡,而且作事認真,諱篤可嘉,乃給始祖分配以什麼軍職,令其隨軍而行。始祖以家貧親老,辭不就職,軍官感其孝,曾表揚其門第。

二、時有所謂麻逆者(或許匪首姓麻)乘機叛亂,搶掠燒殺,勢甚猖獗,曾圍攻禮辛堡,始祖與合堡人晝夜嚴密防守。一日,始祖窺賊不備,有懈可擊,即率眾出擊賊,賊看見始祖的英偉氣概,已知大鋒不可當,即潰退,相率引去,保全了一堡人身(生)命財產。里人鹹感配他,對始祖無不敬仰。以上兩項,出我約略記得的一點事蹟,其餘的一切事項,什麼都記不清了。

七世祖的詩文,有稿本,有真本。稿本多半是張齊齡④閱過的,批語很多,如“白燕低飛舞惠風”的七律,有“翅穿柳葉微映綠,喙沾花蕊乍添紅”之句。(批語是“不即不離,白字隱躍其中。”)⑤又如“落花怨”的七古,有“人生百歲如梭擲,能向樽前醉幾場”之句。(批語是“君正英發,不宜作此衰颯語,悉甚不取。”)張齊齡不知是什麼人,大約出自那時候的一位老前輩,他有時候還自己作幾首詩,或許是給我祖公示範的。我記得他的“黃菊七律”,有“飛英獨佔中央色,昂首遙輝太守堂”之句。至今讀之,猶令人悠然神往,想見其為人。七世祖的詩文遺本,早先我都慎重保存,可惜現都失遺了。七世祖在通渭常河周圍書寫的匾額對聯很多。常河有文昌宮,上面有“文峰天啟”四個字的一面匾額,是七世祖寫的。祖公的名字是用辛紅書寫,所以代遠年湮,字跡猶新。從前我去常河,輒上文昌宮觀覽。我曾這樣說過:“非關此地林泉勝,只為先人手澤新。”現在也已經沒有了。我小的時候,父親曾對我講過關於祖公的兩件故事:一,祖公一位姓劉的朋友,他的鬍鬚很好。有一天,祖公曾對他戲出對句雲:“立夏節剪羖驢,留鬍子。”那人即對雲:“六月裡割韭菜,成老棍。”說罷相與大笑。蓋此時不但祖公已成貢生,而他的長嗣君連登公亦已成貢生了。⑥故當時人有老貢、小貢的稱呼。二,祖父在西安下科場時,路上遇一善畫者,相與同行、同寓,氣味相投。有一天,在路上一人騎馬在前,一人推車在後,而祖公騎驢在中間。祖公即口占一絕雲:“他騎駿馬我騎驢,將驢比馬自不如,回頭一望推車汗(漢),比上不足下有餘。”⑦善畫者即照此情景,畫了一個小屏贈祖公。在我小的時候,我記得這個小屏風還存在,可是已經破爛不堪了。

六世祖諱連登,字中山。木主上寫著是乾隆二十年生,是乾隆辛已歲貢⑦。他有嗣君四人,曰圖、曰簠、曰簋、曰植。他一生的事蹟,除了取功名的八股文章而外,再沒有什麼詩文的遺蹟。從前祖先留下的書籍很多,我在當中從沒有看到過。他逝世後,葬於高家地之新塋,就是現在我們的老塋。這墳塋內,現在已經葬了六輩人,連登公算是首一輩了。

蘭映公是行四,因為他的木主在不久以前還存在。內主寫著行四,他是乾隆三十一年的人。他逝世後,葬於老墳灣,是現在老墳灣祖塋之首位。他有嗣君四人,曰梅、曰乾、曰會、曰同,現在我們莊上有所謂圈牆來(裡)的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長房梅祖公的後代。底下地來(裡)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二房乾祖公的後代。莊背後的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三房會祖公的後代。油房門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四房同祖公的後代,已佔(佔)滿了上半莊。

蘭淑公,根據蘭字,可能是行三,但現在我們莊上並沒有他老人家的後代。聽老人的傳說:我們的祖先有遷到通渭去的幾個人(小地名是漥地溝、雙井兒、木家營)。這位老人家一定是遷到通渭去的頭一個人,但不知在什麼地方。

蘭映公的內主寫著是行四,可知一定還有行二,但七世祖舉公的木主上沒有書寫他的名字,可知一定不是早亡,就是過繼。又聽老人家的傳說:舉公與弟弟某分家時,弟弟說:一切財產我都同意,只有你的兒子多,我兒子少,我心裡不遂意,舉公就把他的一個兒子給過了。如果真有此時,可能就是這一位,但都是臆想,而已經無從證實了。

高祖考諱圖,他是中山祖德長嗣君,他的功名是庠生,他的三弟名¨⑧者,又名崑崙,也是庠生⑨。兄弟二人,都是那時的秀才。崑崙祖早年有子一人,小名鎖娃,先其父而逝。崑崙祖晚年無子,即要了我曾祖,名保元者繼承。保元公是道光三年七月二十四日生,逝於同治八年六月二十九日,元配李氏,是道光九年七月十九日生,逝於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三。他有子二人,長諱延齡⑩,字子壽,晚年公舉鄉飲耆賓⑪。他生於咸豐八年八月初三日,在民國六年正月二十六日逝世,無子。我小的時候,父親即令我承祧,次諱殿傑,早逝。

高祖二房名簠者,現在我們莊上,也沒有他的後代子孫。可能是遷居通渭什麼地方的一個人。聽老人們的傳說:遷居通渭的祖先,在早先的時候,有時還來上墳,有時還來認親房,在親房家盤旋幾日,但以後就漸漸疏遠,永遠不來往了。

高祖四房名桓者,從前他的主上面,無妻無子。無妻的原因或出家貧,或是本身有什麼缺陷,都是無從稽考的事了。

曾祖考 諱憲周,字文軒,是高祖諱圖的長嗣君。弟兄五人,他是道光年間的秀才。他在青年的時候,因為家貧,曾賣過饅頭,趕過集場,在進學以後,即專心岐黃之術,鑽研醫學,常為人治病,風雨晦明,不辭勞瘁。從前本村關帝廟中,有“與天地參”四個字的一面匾額,是曾祖公遺留的墨跡,到現在上面沒有了。

二曾祖諱福繼,無子。三曾祖諱福臨,現在的陳玉珊幾家人,都是其直系子孫。望以後即於此處詳盡的(地)接敘。四曾祖的一生,我不知究竟,聽老人家說:他給地主作長工,被地主家折磨死了。五曾祖諱保元,即繼承三高祖崑崙公者。

祖考 諱麒,出曾祖文軒公之長嗣君,他生於道光十一年二月初三日,逝於光緒二十年 年 月日。祖妣王氏,生於道光 年 月 日,逝於民國元年正月初三日。弟兄三人,次諱麟,有子一人,他壯年早逝,隨後子又繼歿。祖妣丁氏,因父亡子喪,悲傷哀慟得死而復活者幾次,以後即得瘋狂之疾。每病犯時,即不飲不食,無分晝夜的,有時笑罵,有時歌哭,悽慘之狀令人目不忍睹,耳不忍聞,就那樣可憐的(地)過了一生。三祖考諱詔,現在陳玉振幾家人,是其直系子孫,望以後即於此處詳細的(地)接敘。祖考弟兄三人,雖讀過書,都沒有功名,或務農,或經商,因此家道蒸蒸日上,一變從前艱難困苦之狀,而家有瓦屋,圈有牛羊。由此可見祖先以來,一味重視功名而忽於生計,亦或許不是十全的良策。

先考諱九如,字子陽,號樂天,清末庚戌貢生⑫。生於同治五年六月廿五日,逝於民國九年十一月初七日。先妣張孺人,生於同治四年正月十一日,逝於民國十七年十二月十七日。

回憶我的父母,一生艱難困苦,而人生之幸福從沒有享受過一點。生在現時代的人,個個人有飯吃,有衣穿,不但穿得溫暖,而且穿得很體面,錦繡羅綺,所在多有,不足珍異。而我父母一生,我記得終身沒有穿過棉褲,雖隆冬盛寒,而下身只是單衣。及其歿也,而衣衾棺木俱極簡略,生不得盡其養,死不得盡其諱,追思往昔,抱痛曷極。父親有弟一人,在十數歲時即歿,父親曾寫過夜夢亡弟的詩。其詩云:“自與亡弟別,形神不再睹。如何十載餘,夢魂猶入戶。慼慼望顏色,顏色一何苦。迴看身上衣,衣尚非貧寠。問爾職何業,答言從行伍。關山千萬重,依依來庭宇。宛轉聆其言,其言吞復吐。瞬時翻警散,一散不復聚。嗟兄猶為人,弟已長作古。歷憶夢時情,枕上淚如雨。”“語摯情真,當與少陵夢李白詩並讀可也。”楊保亭評語。楊保亭是通渭一名舉人,光緒末年本村一家宦人曾請來教自家子弟。當時父親在自家設私塾,他們二人常相與論文和詩。茲把他們唱和的詩寫兩首在下面:

一、久旱聞夜雨依枕誌茲 【七絕】

“好風吹雨過牆陰,好雨和風一夜沉。一陣風聲一陣雨,一聲一滴到人心。”楊老先生作。先父和作雲:“好雨催詩過壁陰,興來寒夜苦沉吟,詩成看雨晴偏早,枉費騷人點綴心。”

二、遊登山堡寨遠眺 【七律】

“廢堞荒垣古戰場,當年烽燧靜巖疆,千家村舍如碁布,四野桑麻樂歲穰,風浪高擎邊地耕,日華愁蕩渡洋船,承平已久君知否,倦擲青山下晚陽。”楊老先生作。

先父和作雲:

“數載不遊翰墨場,登高強賦望封疆,參差繍壤連雲布,老稚狂歌識歲穰,淑氣饒添黃卷外,風光遠動綠波航,年華方富君須愛,莫待途窮送夕陽。”楊老先生有寫成屏幅給我父親贈的一首詩,題目是“訪陳子陽林下”,其詩云:“入世不厭潔,立身不厭高,大鵬海上來,一顧只羽毛,落落子陽甫,青年辭華瞴,遺經自吟哦,臯比談訓詁,我來訪人師,行行至林圃,高人走相迎,手中把李杜,自言不能詩,素懷耽調古,鑿池清可濯,淪漪絕網罟,旁有隙地開,好花爭媚舞,椒桂藩其籬,香風來縷縷,一自遠塵羅,雅與群芳伍,坐罷長嘆息,悵然日過午,人生在宇宙,奚必縈青俎。”

民國五六年間,父親在禮辛完小當教員,在校的教員們曾成立了詩壇,經常吟詠和詩,我把他們大家作的詩及先父一生作的詩,曾合併起來,集成一本,可惜現在都沒有了。我只寫兩首在下面:先父起初到校時,寫了一首七言絕句,詩題是“六月菊”,其詩云:“共說黃花晚節香,應須六月且含章,孤芳獨抱無人賞,樂與繁花戰一場。”最後的一首七言律,其詩云:“諸君歌罷我還歌,興盡徒傷老大何。桃李逢春花自茂,桑榆已晚景無多(先父以後即逝世,有人說是詩讖)。千秋盛業及時建,一寸光陰莫浪過。慚末髦期勤已倦,優遊庶足樂天和。”先父逝世後,楊先生保亭有追悼的詩云:“柏陰閣(在常氏親戚家)畔晤群仙,十載分離君最憐,詩骨任埋埋亦幻,玉樓赴詔信多緣。”又有,“先生厭閱人世間,只向西風哭舊閭”之句。時代進化,愈趨愈新,而祖先的這些風流文采,文章詩詞,已不適於今日的新時代了。以上我寫先人的這一點詩詞,並不是教後人學習,只作永久的紀念罷了。父母生我兄弟姊妹七人,我的四個姊姊都艱於子嗣,現在只有姓陳的男甥一人,他們都已先後物故,悉登鬼錄,而我猶碌碌人世,苟延餘生,今已行年七十多歲了。

七世孫昌五敬敘於一九七四年十月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註釋】

① 兩當,地名,現為縣,隸屬於甘肅省隴南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市東北部。兩當古稱故道、固道,秦惠文王年間置故道縣,北魏始置固道郡兩當縣,因境內有兩當河而得名,沿用至今。1985年後劃歸隴南地區、隴南市管轄。 訓導,官名。明清地方學校之學官。清代儒學設此官,在府學,為教授之副,從八品;在州學,為學正之副;在縣學為教諭之副。掌訓導訓導學校學生,並幫助學政評定學生品行優劣。

② 此字手稿上或作草字頭下一蘭字,或作蘭字,現統一作規範的蘭字。

③ 據百度百科《甘谷大石鄉榆樹川》說,“清光緒年間,其(陳綱)第十一世孫陳協華高中舉人,請州、縣官員及文人為其立傳、寫序,修建祠堂。今祠堂已毀,傳文十二條屏由村人保留。”可見條屏尚在。據傳,陳維庵公祖瑩在圓咀,他有四子十八孫,其中的部分子孫後來從禮辛圓咀村搬遷至榆樹川定居。

④加原字寫成“止”下一“令”字,估計是齡的俗體字,故改用“齡”字。

⑤ 原文批語無句號,句號為校注者所加。

⑥ 在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這些讀書人統稱為貢生,意為貢獻給皇帝的人才。明清兩代,貢生有不同的稱呼:明代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納貢;清代有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和例貢。明清時,每年或每兩三年從各府、州、縣學中選送生員升入國子監就讀,這稱為歲貢,如此錄用的讀書人便是“歲貢生”。按陳舉與其子陳連登均收入1999年版杜鬆奇主編《甘谷縣志》“未仕貢生名錄”中,但陳舉屬入仕者,應列名該志“歷代貢生簡表”(均為入仕者)。

⑦ 此詩或脫胎於清代《行路歌》:“別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回頭只一看,又有挑腳漢。”見清人樑晉竹《兩般秋雨盦隨筆》。往上溯,其母本應為明代《增廣賢文》中的詩:“別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等我回頭看,還有挑腳漢。”再往上溯,從唐詩中可尋到其源頭。唐人王梵志有首打油詩云:“他人騎大馬,我獨騎驢子,回顧擔柴漢,心中較些子。”較些子,意為心裡覺得比較好些了。七世祖有可能讀過清人和流傳較廣的《增廣賢文》中的詩歌,估計冷僻的這首唐詩則不一定讀到。

⑧ 此年代可能有誤。查乾隆辛已歲是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六世祖生於乾隆二十(公元1755年),他不可能在6歲時便選為歲貢。

⑨ 此字寫成上“䇯”,下“皿”,查各種詞典無此字,可能是從前老文人自創的什麼俗體字,姑存疑。

⑩古代學校稱庠,故學生稱庠生,為明清科舉制度中府、州、縣學生員的別稱。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學校,明清時期叫州縣學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時自稱庠生、生員等。

⑪ 此字情況同注④,原字寫成“止”下一“令”字,估計是齡的俗體字,故改用“齡”字。

⑫ 清制,每歲由各州縣遴訪年高有聲望的士紳,一人為賓,次為介,又次為眾賓,詳報督撫,舉行鄉飲酒禮。所舉賓介姓名籍貫,造冊報部,稱為鄉飲耆賓。有朝廷發給頂戴、官服,核准乘坐轎子的品級。“耆賓”的社會地位高於讀書出身的舉人,舉人不入仕者沒有頂戴官服,入仕者或許可做知縣銜的官員。“耆賓”的榮譽職銜可達知州知府,其社會地位也高於花錢捐官且閒賦在家的同職銜的人。對於鄉紳賢達由縣、州、省府官員舉薦的“鄉飲耆賓”,每年仲秋節前後要參加省裡舉辦的鄉飲酒會。參加由地方官吏主持的“鄉飲酒禮”的待遇,是一種尊老敬老的宴樂活動。宴會當天,各路“耆賓”在儒學講堂依次坐好,主持官吏依次飲酒,互相禮拜,以這種獨特的尊老儀式達到官方教化民眾“為臣盡忠,為子盡孝,長幼有序,兄友弟恭,內睦宗族,外和鄉里”的目的。

⑬ 1999年版杜宋琦主編《甘谷縣志》“未仕貢生名錄”失載陳九如。

⑭ 此處遺落雙引號,引號為校注者所加。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附圖(均為校注者本人拍攝):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圖一:榆樹川全景。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圖二:校注者(右)與我的外公陳思敬(大師父)的孫子之一陳金平在榆樹川染房裡家族大院門口留念合影。門楣上的“廉讓居”三字即出自我外公之手,當地常有人來拓印此字,供自家複製使用。“廉讓”可能是外公的人生理念。


"

七世祖以下歷代祖先的簡略記敘

陳昌五撰 李吟屏校注

【校注者前言】

1990年2月我回到老家甘肅甘谷縣大石鄉,這是自1954年我離家進新疆36年後第一次踏上祖輩生息的土地。在此期間,我順便又重回母親的家鄉榆樹川。在訪親探友的過程中於一個舅舅(外三爺之子)家,發現外二爺陳昌五生前手寫的《七世祖以下歷代祖先的簡略記敘》手稿。我展閱之際,發現此文文筆精煉,文采斐然,非同一般,在此地農民中難覓出其右者。鑑於此文不但記錄了母親家族的簡史,而且頗有文學價值,我便借到手連夜抄錄在自己的日記本上。

此文作者陳昌五,是我外爺大弟。村裡人說,他雖上學不多,但文才出眾,不但在大石鄉有名,而且名氣遠播縣裡。果然我在牛川、貫寺一帶與好讀書的人說起大石讀書人,他們同舉陳昌五之名,我說他是我外二爺,我的好讀書之性格可能即傳自陳家吧,他們均嘖嘖稱奇。

據百度百科《甘谷大石鄉榆樹川》介紹,我母親的家族“染房內”“一直比較重視教育,先輩陳?孜孜以求學業,曾取得‘貢爺’(恩貢)頭銜,由於家裡窮,曾將職務賣給外地人(後輩說是隴西人)。其兒子輩陳?(老大)、陳昌五(老二)也都從事教育工作,很有文化素養,被當地尊稱為‘大師父、二師父’。陳昌五為晚清秀才,學識淵博,古漢語功底紮實,寫得一手好文章,遠近聞名,人稱"二師父"。經常被人請去寫祭文,當禮賓先生。先生最初在大石鎮學校任教,為大石小學校門編寫了四條對聯,受到省市教育部門領導的讚揚。先生一生從教,桃李滿天下。”又稱:“陳昌五(?-?)(教師出身,已故),大石鄉小學校門校訓: ‘教育為立國之基,這般事業豈可輕放不做;學校乃成才之本,此等地位須得慘淡經營’,辦學宗旨:‘讀古今書,原不在尋章摘句徒誇美富,做學問事,還須得參中酌外順應潮流’。這些都出自他的手筆。陳昌五的哥哥——大師父即我的外公陳思敬(民國師範生),我母即陳思敬的小女兒陳玉秀(玉娃),我是他的外孫,也算是陳昌五的外孫。陳昌五和其子陳玉章精於書法,尤其陳玉章書畫兼工,童年時代母親帶著我回孃家時,我每每去他們家索取書畫,回家貼在牆上。我與玉章舅常在一起玩,但因我是小孩,昌五爺與我說話不多。他青壯年時代以教書為業,桃李滿天下,晚年回家務農。大約在上個世紀80年代去世。玉章舅生前曾對我講,昌五爺去世前夕,似有預感,遂通知子女、學生前來訣別。去世前自己淨身並穿好壽衣,從容臥炕目視眾人,漸漸入睡而終。其學生送他的對聯最為人稱道者有“八十載歷經滄桑飯菽飲水品學夙為鄉里重;四旬年設教杏壇耳提面命後懿仍沾誨諭恩。”出於對他和我母親家族的紀念,我把外爺的遺作整理校對出來,借現代網絡刊佈於世。昌五爺於1974年10月完成此稿,他在文末說當時自己已“行年七十多歲了。”我如今也虛歲七十有四,真是歲月無常,人生苦短!昌五爺在文中曾希望陳姓後人在他的記敘後“詳盡的(地)接敘”,不知染坊裡陳姓家族中有擔此任者乎?我的校注一是改正個別錯別字,在錯別字、異體字以及俗體字後加括號給出通用的正確字;二是對個別一般讀者不知的地名、官名、學位、紀年和典故等作出註釋。對文字不作改動。特此說明。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七世祖以下歷代祖先的簡略記敘

七世祖諱舉,清貢生,木主上面書著兩當訓導①。他的生死的年月日俱無可考。因祖先的木主年代久遠的,都已經埋回墓土故也。祖妣賈氏,生嗣君三人,曰連登、曰蘭②升、曰蘭映。祖公逝世後,歸葬禮辛之賈家坪。

七世祖一生遺蹟頗多,如書籍、詩文等類,其年份都在乾隆年間。大約他是乾隆初年從老莊上遷來的。現在我們榆川上半莊人都是他的子孫。從前我族曾祖重修始祖的傳文時,是始祖的十世孫,那麼我們的七世祖就是始祖的七世孫了。下面我夾敘始祖的一點事蹟:

始祖諱綱,字維菴,明萬曆年間人,距今已三百多年,近四百年了。子孫繁衍,散處各地,已不知有多少戶數,多少人口。老家陳家莊,有始祖的祠堂,並有始祖的傳文,寫成軸屏,掛在祠堂內③。早先我年輕的時候,始祖的祠堂內,我曾去過一次,並讀過傳文,可是那時候,我對這方面不大注意,所以一過輒忘。傳文上面說了些什麼話,我都記不清楚,我只約略記得始祖的兩項事蹟:

一、明朝滅亡,滿清初入關的時候,國內還沒有十分平靖,有清兵駐守洛門、禮辛一帶的軍糧,始祖負責運輸,在某些時候,陰雨連綿,路上泥濘難行,而始祖運糧無衍期,營裡的軍官,看見始祖的相貌魁偉,氣宇非凡,而且作事認真,諱篤可嘉,乃給始祖分配以什麼軍職,令其隨軍而行。始祖以家貧親老,辭不就職,軍官感其孝,曾表揚其門第。

二、時有所謂麻逆者(或許匪首姓麻)乘機叛亂,搶掠燒殺,勢甚猖獗,曾圍攻禮辛堡,始祖與合堡人晝夜嚴密防守。一日,始祖窺賊不備,有懈可擊,即率眾出擊賊,賊看見始祖的英偉氣概,已知大鋒不可當,即潰退,相率引去,保全了一堡人身(生)命財產。里人鹹感配他,對始祖無不敬仰。以上兩項,出我約略記得的一點事蹟,其餘的一切事項,什麼都記不清了。

七世祖的詩文,有稿本,有真本。稿本多半是張齊齡④閱過的,批語很多,如“白燕低飛舞惠風”的七律,有“翅穿柳葉微映綠,喙沾花蕊乍添紅”之句。(批語是“不即不離,白字隱躍其中。”)⑤又如“落花怨”的七古,有“人生百歲如梭擲,能向樽前醉幾場”之句。(批語是“君正英發,不宜作此衰颯語,悉甚不取。”)張齊齡不知是什麼人,大約出自那時候的一位老前輩,他有時候還自己作幾首詩,或許是給我祖公示範的。我記得他的“黃菊七律”,有“飛英獨佔中央色,昂首遙輝太守堂”之句。至今讀之,猶令人悠然神往,想見其為人。七世祖的詩文遺本,早先我都慎重保存,可惜現都失遺了。七世祖在通渭常河周圍書寫的匾額對聯很多。常河有文昌宮,上面有“文峰天啟”四個字的一面匾額,是七世祖寫的。祖公的名字是用辛紅書寫,所以代遠年湮,字跡猶新。從前我去常河,輒上文昌宮觀覽。我曾這樣說過:“非關此地林泉勝,只為先人手澤新。”現在也已經沒有了。我小的時候,父親曾對我講過關於祖公的兩件故事:一,祖公一位姓劉的朋友,他的鬍鬚很好。有一天,祖公曾對他戲出對句雲:“立夏節剪羖驢,留鬍子。”那人即對雲:“六月裡割韭菜,成老棍。”說罷相與大笑。蓋此時不但祖公已成貢生,而他的長嗣君連登公亦已成貢生了。⑥故當時人有老貢、小貢的稱呼。二,祖父在西安下科場時,路上遇一善畫者,相與同行、同寓,氣味相投。有一天,在路上一人騎馬在前,一人推車在後,而祖公騎驢在中間。祖公即口占一絕雲:“他騎駿馬我騎驢,將驢比馬自不如,回頭一望推車汗(漢),比上不足下有餘。”⑦善畫者即照此情景,畫了一個小屏贈祖公。在我小的時候,我記得這個小屏風還存在,可是已經破爛不堪了。

六世祖諱連登,字中山。木主上寫著是乾隆二十年生,是乾隆辛已歲貢⑦。他有嗣君四人,曰圖、曰簠、曰簋、曰植。他一生的事蹟,除了取功名的八股文章而外,再沒有什麼詩文的遺蹟。從前祖先留下的書籍很多,我在當中從沒有看到過。他逝世後,葬於高家地之新塋,就是現在我們的老塋。這墳塋內,現在已經葬了六輩人,連登公算是首一輩了。

蘭映公是行四,因為他的木主在不久以前還存在。內主寫著行四,他是乾隆三十一年的人。他逝世後,葬於老墳灣,是現在老墳灣祖塋之首位。他有嗣君四人,曰梅、曰乾、曰會、曰同,現在我們莊上有所謂圈牆來(裡)的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長房梅祖公的後代。底下地來(裡)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二房乾祖公的後代。莊背後的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三房會祖公的後代。油房門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四房同祖公的後代,已佔(佔)滿了上半莊。

蘭淑公,根據蘭字,可能是行三,但現在我們莊上並沒有他老人家的後代。聽老人的傳說:我們的祖先有遷到通渭去的幾個人(小地名是漥地溝、雙井兒、木家營)。這位老人家一定是遷到通渭去的頭一個人,但不知在什麼地方。

蘭映公的內主寫著是行四,可知一定還有行二,但七世祖舉公的木主上沒有書寫他的名字,可知一定不是早亡,就是過繼。又聽老人家的傳說:舉公與弟弟某分家時,弟弟說:一切財產我都同意,只有你的兒子多,我兒子少,我心裡不遂意,舉公就把他的一個兒子給過了。如果真有此時,可能就是這一位,但都是臆想,而已經無從證實了。

高祖考諱圖,他是中山祖德長嗣君,他的功名是庠生,他的三弟名¨⑧者,又名崑崙,也是庠生⑨。兄弟二人,都是那時的秀才。崑崙祖早年有子一人,小名鎖娃,先其父而逝。崑崙祖晚年無子,即要了我曾祖,名保元者繼承。保元公是道光三年七月二十四日生,逝於同治八年六月二十九日,元配李氏,是道光九年七月十九日生,逝於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三。他有子二人,長諱延齡⑩,字子壽,晚年公舉鄉飲耆賓⑪。他生於咸豐八年八月初三日,在民國六年正月二十六日逝世,無子。我小的時候,父親即令我承祧,次諱殿傑,早逝。

高祖二房名簠者,現在我們莊上,也沒有他的後代子孫。可能是遷居通渭什麼地方的一個人。聽老人們的傳說:遷居通渭的祖先,在早先的時候,有時還來上墳,有時還來認親房,在親房家盤旋幾日,但以後就漸漸疏遠,永遠不來往了。

高祖四房名桓者,從前他的主上面,無妻無子。無妻的原因或出家貧,或是本身有什麼缺陷,都是無從稽考的事了。

曾祖考 諱憲周,字文軒,是高祖諱圖的長嗣君。弟兄五人,他是道光年間的秀才。他在青年的時候,因為家貧,曾賣過饅頭,趕過集場,在進學以後,即專心岐黃之術,鑽研醫學,常為人治病,風雨晦明,不辭勞瘁。從前本村關帝廟中,有“與天地參”四個字的一面匾額,是曾祖公遺留的墨跡,到現在上面沒有了。

二曾祖諱福繼,無子。三曾祖諱福臨,現在的陳玉珊幾家人,都是其直系子孫。望以後即於此處詳盡的(地)接敘。四曾祖的一生,我不知究竟,聽老人家說:他給地主作長工,被地主家折磨死了。五曾祖諱保元,即繼承三高祖崑崙公者。

祖考 諱麒,出曾祖文軒公之長嗣君,他生於道光十一年二月初三日,逝於光緒二十年 年 月日。祖妣王氏,生於道光 年 月 日,逝於民國元年正月初三日。弟兄三人,次諱麟,有子一人,他壯年早逝,隨後子又繼歿。祖妣丁氏,因父亡子喪,悲傷哀慟得死而復活者幾次,以後即得瘋狂之疾。每病犯時,即不飲不食,無分晝夜的,有時笑罵,有時歌哭,悽慘之狀令人目不忍睹,耳不忍聞,就那樣可憐的(地)過了一生。三祖考諱詔,現在陳玉振幾家人,是其直系子孫,望以後即於此處詳細的(地)接敘。祖考弟兄三人,雖讀過書,都沒有功名,或務農,或經商,因此家道蒸蒸日上,一變從前艱難困苦之狀,而家有瓦屋,圈有牛羊。由此可見祖先以來,一味重視功名而忽於生計,亦或許不是十全的良策。

先考諱九如,字子陽,號樂天,清末庚戌貢生⑫。生於同治五年六月廿五日,逝於民國九年十一月初七日。先妣張孺人,生於同治四年正月十一日,逝於民國十七年十二月十七日。

回憶我的父母,一生艱難困苦,而人生之幸福從沒有享受過一點。生在現時代的人,個個人有飯吃,有衣穿,不但穿得溫暖,而且穿得很體面,錦繡羅綺,所在多有,不足珍異。而我父母一生,我記得終身沒有穿過棉褲,雖隆冬盛寒,而下身只是單衣。及其歿也,而衣衾棺木俱極簡略,生不得盡其養,死不得盡其諱,追思往昔,抱痛曷極。父親有弟一人,在十數歲時即歿,父親曾寫過夜夢亡弟的詩。其詩云:“自與亡弟別,形神不再睹。如何十載餘,夢魂猶入戶。慼慼望顏色,顏色一何苦。迴看身上衣,衣尚非貧寠。問爾職何業,答言從行伍。關山千萬重,依依來庭宇。宛轉聆其言,其言吞復吐。瞬時翻警散,一散不復聚。嗟兄猶為人,弟已長作古。歷憶夢時情,枕上淚如雨。”“語摯情真,當與少陵夢李白詩並讀可也。”楊保亭評語。楊保亭是通渭一名舉人,光緒末年本村一家宦人曾請來教自家子弟。當時父親在自家設私塾,他們二人常相與論文和詩。茲把他們唱和的詩寫兩首在下面:

一、久旱聞夜雨依枕誌茲 【七絕】

“好風吹雨過牆陰,好雨和風一夜沉。一陣風聲一陣雨,一聲一滴到人心。”楊老先生作。先父和作雲:“好雨催詩過壁陰,興來寒夜苦沉吟,詩成看雨晴偏早,枉費騷人點綴心。”

二、遊登山堡寨遠眺 【七律】

“廢堞荒垣古戰場,當年烽燧靜巖疆,千家村舍如碁布,四野桑麻樂歲穰,風浪高擎邊地耕,日華愁蕩渡洋船,承平已久君知否,倦擲青山下晚陽。”楊老先生作。

先父和作雲:

“數載不遊翰墨場,登高強賦望封疆,參差繍壤連雲布,老稚狂歌識歲穰,淑氣饒添黃卷外,風光遠動綠波航,年華方富君須愛,莫待途窮送夕陽。”楊老先生有寫成屏幅給我父親贈的一首詩,題目是“訪陳子陽林下”,其詩云:“入世不厭潔,立身不厭高,大鵬海上來,一顧只羽毛,落落子陽甫,青年辭華瞴,遺經自吟哦,臯比談訓詁,我來訪人師,行行至林圃,高人走相迎,手中把李杜,自言不能詩,素懷耽調古,鑿池清可濯,淪漪絕網罟,旁有隙地開,好花爭媚舞,椒桂藩其籬,香風來縷縷,一自遠塵羅,雅與群芳伍,坐罷長嘆息,悵然日過午,人生在宇宙,奚必縈青俎。”

民國五六年間,父親在禮辛完小當教員,在校的教員們曾成立了詩壇,經常吟詠和詩,我把他們大家作的詩及先父一生作的詩,曾合併起來,集成一本,可惜現在都沒有了。我只寫兩首在下面:先父起初到校時,寫了一首七言絕句,詩題是“六月菊”,其詩云:“共說黃花晚節香,應須六月且含章,孤芳獨抱無人賞,樂與繁花戰一場。”最後的一首七言律,其詩云:“諸君歌罷我還歌,興盡徒傷老大何。桃李逢春花自茂,桑榆已晚景無多(先父以後即逝世,有人說是詩讖)。千秋盛業及時建,一寸光陰莫浪過。慚末髦期勤已倦,優遊庶足樂天和。”先父逝世後,楊先生保亭有追悼的詩云:“柏陰閣(在常氏親戚家)畔晤群仙,十載分離君最憐,詩骨任埋埋亦幻,玉樓赴詔信多緣。”又有,“先生厭閱人世間,只向西風哭舊閭”之句。時代進化,愈趨愈新,而祖先的這些風流文采,文章詩詞,已不適於今日的新時代了。以上我寫先人的這一點詩詞,並不是教後人學習,只作永久的紀念罷了。父母生我兄弟姊妹七人,我的四個姊姊都艱於子嗣,現在只有姓陳的男甥一人,他們都已先後物故,悉登鬼錄,而我猶碌碌人世,苟延餘生,今已行年七十多歲了。

七世孫昌五敬敘於一九七四年十月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註釋】

① 兩當,地名,現為縣,隸屬於甘肅省隴南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市東北部。兩當古稱故道、固道,秦惠文王年間置故道縣,北魏始置固道郡兩當縣,因境內有兩當河而得名,沿用至今。1985年後劃歸隴南地區、隴南市管轄。 訓導,官名。明清地方學校之學官。清代儒學設此官,在府學,為教授之副,從八品;在州學,為學正之副;在縣學為教諭之副。掌訓導訓導學校學生,並幫助學政評定學生品行優劣。

② 此字手稿上或作草字頭下一蘭字,或作蘭字,現統一作規範的蘭字。

③ 據百度百科《甘谷大石鄉榆樹川》說,“清光緒年間,其(陳綱)第十一世孫陳協華高中舉人,請州、縣官員及文人為其立傳、寫序,修建祠堂。今祠堂已毀,傳文十二條屏由村人保留。”可見條屏尚在。據傳,陳維庵公祖瑩在圓咀,他有四子十八孫,其中的部分子孫後來從禮辛圓咀村搬遷至榆樹川定居。

④加原字寫成“止”下一“令”字,估計是齡的俗體字,故改用“齡”字。

⑤ 原文批語無句號,句號為校注者所加。

⑥ 在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這些讀書人統稱為貢生,意為貢獻給皇帝的人才。明清兩代,貢生有不同的稱呼:明代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納貢;清代有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和例貢。明清時,每年或每兩三年從各府、州、縣學中選送生員升入國子監就讀,這稱為歲貢,如此錄用的讀書人便是“歲貢生”。按陳舉與其子陳連登均收入1999年版杜鬆奇主編《甘谷縣志》“未仕貢生名錄”中,但陳舉屬入仕者,應列名該志“歷代貢生簡表”(均為入仕者)。

⑦ 此詩或脫胎於清代《行路歌》:“別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回頭只一看,又有挑腳漢。”見清人樑晉竹《兩般秋雨盦隨筆》。往上溯,其母本應為明代《增廣賢文》中的詩:“別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等我回頭看,還有挑腳漢。”再往上溯,從唐詩中可尋到其源頭。唐人王梵志有首打油詩云:“他人騎大馬,我獨騎驢子,回顧擔柴漢,心中較些子。”較些子,意為心裡覺得比較好些了。七世祖有可能讀過清人和流傳較廣的《增廣賢文》中的詩歌,估計冷僻的這首唐詩則不一定讀到。

⑧ 此年代可能有誤。查乾隆辛已歲是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六世祖生於乾隆二十(公元1755年),他不可能在6歲時便選為歲貢。

⑨ 此字寫成上“䇯”,下“皿”,查各種詞典無此字,可能是從前老文人自創的什麼俗體字,姑存疑。

⑩古代學校稱庠,故學生稱庠生,為明清科舉制度中府、州、縣學生員的別稱。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學校,明清時期叫州縣學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時自稱庠生、生員等。

⑪ 此字情況同注④,原字寫成“止”下一“令”字,估計是齡的俗體字,故改用“齡”字。

⑫ 清制,每歲由各州縣遴訪年高有聲望的士紳,一人為賓,次為介,又次為眾賓,詳報督撫,舉行鄉飲酒禮。所舉賓介姓名籍貫,造冊報部,稱為鄉飲耆賓。有朝廷發給頂戴、官服,核准乘坐轎子的品級。“耆賓”的社會地位高於讀書出身的舉人,舉人不入仕者沒有頂戴官服,入仕者或許可做知縣銜的官員。“耆賓”的榮譽職銜可達知州知府,其社會地位也高於花錢捐官且閒賦在家的同職銜的人。對於鄉紳賢達由縣、州、省府官員舉薦的“鄉飲耆賓”,每年仲秋節前後要參加省裡舉辦的鄉飲酒會。參加由地方官吏主持的“鄉飲酒禮”的待遇,是一種尊老敬老的宴樂活動。宴會當天,各路“耆賓”在儒學講堂依次坐好,主持官吏依次飲酒,互相禮拜,以這種獨特的尊老儀式達到官方教化民眾“為臣盡忠,為子盡孝,長幼有序,兄友弟恭,內睦宗族,外和鄉里”的目的。

⑬ 1999年版杜宋琦主編《甘谷縣志》“未仕貢生名錄”失載陳九如。

⑭ 此處遺落雙引號,引號為校注者所加。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附圖(均為校注者本人拍攝):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圖一:榆樹川全景。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圖二:校注者(右)與我的外公陳思敬(大師父)的孫子之一陳金平在榆樹川染房裡家族大院門口留念合影。門楣上的“廉讓居”三字即出自我外公之手,當地常有人來拓印此字,供自家複製使用。“廉讓”可能是外公的人生理念。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圖三:校注者(左數2)與我二外爺陳昌五(二師父)的長子書畫家玉章舅(已故)及其妻女在蘭州合影留念。

"

七世祖以下歷代祖先的簡略記敘

陳昌五撰 李吟屏校注

【校注者前言】

1990年2月我回到老家甘肅甘谷縣大石鄉,這是自1954年我離家進新疆36年後第一次踏上祖輩生息的土地。在此期間,我順便又重回母親的家鄉榆樹川。在訪親探友的過程中於一個舅舅(外三爺之子)家,發現外二爺陳昌五生前手寫的《七世祖以下歷代祖先的簡略記敘》手稿。我展閱之際,發現此文文筆精煉,文采斐然,非同一般,在此地農民中難覓出其右者。鑑於此文不但記錄了母親家族的簡史,而且頗有文學價值,我便借到手連夜抄錄在自己的日記本上。

此文作者陳昌五,是我外爺大弟。村裡人說,他雖上學不多,但文才出眾,不但在大石鄉有名,而且名氣遠播縣裡。果然我在牛川、貫寺一帶與好讀書的人說起大石讀書人,他們同舉陳昌五之名,我說他是我外二爺,我的好讀書之性格可能即傳自陳家吧,他們均嘖嘖稱奇。

據百度百科《甘谷大石鄉榆樹川》介紹,我母親的家族“染房內”“一直比較重視教育,先輩陳?孜孜以求學業,曾取得‘貢爺’(恩貢)頭銜,由於家裡窮,曾將職務賣給外地人(後輩說是隴西人)。其兒子輩陳?(老大)、陳昌五(老二)也都從事教育工作,很有文化素養,被當地尊稱為‘大師父、二師父’。陳昌五為晚清秀才,學識淵博,古漢語功底紮實,寫得一手好文章,遠近聞名,人稱"二師父"。經常被人請去寫祭文,當禮賓先生。先生最初在大石鎮學校任教,為大石小學校門編寫了四條對聯,受到省市教育部門領導的讚揚。先生一生從教,桃李滿天下。”又稱:“陳昌五(?-?)(教師出身,已故),大石鄉小學校門校訓: ‘教育為立國之基,這般事業豈可輕放不做;學校乃成才之本,此等地位須得慘淡經營’,辦學宗旨:‘讀古今書,原不在尋章摘句徒誇美富,做學問事,還須得參中酌外順應潮流’。這些都出自他的手筆。陳昌五的哥哥——大師父即我的外公陳思敬(民國師範生),我母即陳思敬的小女兒陳玉秀(玉娃),我是他的外孫,也算是陳昌五的外孫。陳昌五和其子陳玉章精於書法,尤其陳玉章書畫兼工,童年時代母親帶著我回孃家時,我每每去他們家索取書畫,回家貼在牆上。我與玉章舅常在一起玩,但因我是小孩,昌五爺與我說話不多。他青壯年時代以教書為業,桃李滿天下,晚年回家務農。大約在上個世紀80年代去世。玉章舅生前曾對我講,昌五爺去世前夕,似有預感,遂通知子女、學生前來訣別。去世前自己淨身並穿好壽衣,從容臥炕目視眾人,漸漸入睡而終。其學生送他的對聯最為人稱道者有“八十載歷經滄桑飯菽飲水品學夙為鄉里重;四旬年設教杏壇耳提面命後懿仍沾誨諭恩。”出於對他和我母親家族的紀念,我把外爺的遺作整理校對出來,借現代網絡刊佈於世。昌五爺於1974年10月完成此稿,他在文末說當時自己已“行年七十多歲了。”我如今也虛歲七十有四,真是歲月無常,人生苦短!昌五爺在文中曾希望陳姓後人在他的記敘後“詳盡的(地)接敘”,不知染坊裡陳姓家族中有擔此任者乎?我的校注一是改正個別錯別字,在錯別字、異體字以及俗體字後加括號給出通用的正確字;二是對個別一般讀者不知的地名、官名、學位、紀年和典故等作出註釋。對文字不作改動。特此說明。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七世祖以下歷代祖先的簡略記敘

七世祖諱舉,清貢生,木主上面書著兩當訓導①。他的生死的年月日俱無可考。因祖先的木主年代久遠的,都已經埋回墓土故也。祖妣賈氏,生嗣君三人,曰連登、曰蘭②升、曰蘭映。祖公逝世後,歸葬禮辛之賈家坪。

七世祖一生遺蹟頗多,如書籍、詩文等類,其年份都在乾隆年間。大約他是乾隆初年從老莊上遷來的。現在我們榆川上半莊人都是他的子孫。從前我族曾祖重修始祖的傳文時,是始祖的十世孫,那麼我們的七世祖就是始祖的七世孫了。下面我夾敘始祖的一點事蹟:

始祖諱綱,字維菴,明萬曆年間人,距今已三百多年,近四百年了。子孫繁衍,散處各地,已不知有多少戶數,多少人口。老家陳家莊,有始祖的祠堂,並有始祖的傳文,寫成軸屏,掛在祠堂內③。早先我年輕的時候,始祖的祠堂內,我曾去過一次,並讀過傳文,可是那時候,我對這方面不大注意,所以一過輒忘。傳文上面說了些什麼話,我都記不清楚,我只約略記得始祖的兩項事蹟:

一、明朝滅亡,滿清初入關的時候,國內還沒有十分平靖,有清兵駐守洛門、禮辛一帶的軍糧,始祖負責運輸,在某些時候,陰雨連綿,路上泥濘難行,而始祖運糧無衍期,營裡的軍官,看見始祖的相貌魁偉,氣宇非凡,而且作事認真,諱篤可嘉,乃給始祖分配以什麼軍職,令其隨軍而行。始祖以家貧親老,辭不就職,軍官感其孝,曾表揚其門第。

二、時有所謂麻逆者(或許匪首姓麻)乘機叛亂,搶掠燒殺,勢甚猖獗,曾圍攻禮辛堡,始祖與合堡人晝夜嚴密防守。一日,始祖窺賊不備,有懈可擊,即率眾出擊賊,賊看見始祖的英偉氣概,已知大鋒不可當,即潰退,相率引去,保全了一堡人身(生)命財產。里人鹹感配他,對始祖無不敬仰。以上兩項,出我約略記得的一點事蹟,其餘的一切事項,什麼都記不清了。

七世祖的詩文,有稿本,有真本。稿本多半是張齊齡④閱過的,批語很多,如“白燕低飛舞惠風”的七律,有“翅穿柳葉微映綠,喙沾花蕊乍添紅”之句。(批語是“不即不離,白字隱躍其中。”)⑤又如“落花怨”的七古,有“人生百歲如梭擲,能向樽前醉幾場”之句。(批語是“君正英發,不宜作此衰颯語,悉甚不取。”)張齊齡不知是什麼人,大約出自那時候的一位老前輩,他有時候還自己作幾首詩,或許是給我祖公示範的。我記得他的“黃菊七律”,有“飛英獨佔中央色,昂首遙輝太守堂”之句。至今讀之,猶令人悠然神往,想見其為人。七世祖的詩文遺本,早先我都慎重保存,可惜現都失遺了。七世祖在通渭常河周圍書寫的匾額對聯很多。常河有文昌宮,上面有“文峰天啟”四個字的一面匾額,是七世祖寫的。祖公的名字是用辛紅書寫,所以代遠年湮,字跡猶新。從前我去常河,輒上文昌宮觀覽。我曾這樣說過:“非關此地林泉勝,只為先人手澤新。”現在也已經沒有了。我小的時候,父親曾對我講過關於祖公的兩件故事:一,祖公一位姓劉的朋友,他的鬍鬚很好。有一天,祖公曾對他戲出對句雲:“立夏節剪羖驢,留鬍子。”那人即對雲:“六月裡割韭菜,成老棍。”說罷相與大笑。蓋此時不但祖公已成貢生,而他的長嗣君連登公亦已成貢生了。⑥故當時人有老貢、小貢的稱呼。二,祖父在西安下科場時,路上遇一善畫者,相與同行、同寓,氣味相投。有一天,在路上一人騎馬在前,一人推車在後,而祖公騎驢在中間。祖公即口占一絕雲:“他騎駿馬我騎驢,將驢比馬自不如,回頭一望推車汗(漢),比上不足下有餘。”⑦善畫者即照此情景,畫了一個小屏贈祖公。在我小的時候,我記得這個小屏風還存在,可是已經破爛不堪了。

六世祖諱連登,字中山。木主上寫著是乾隆二十年生,是乾隆辛已歲貢⑦。他有嗣君四人,曰圖、曰簠、曰簋、曰植。他一生的事蹟,除了取功名的八股文章而外,再沒有什麼詩文的遺蹟。從前祖先留下的書籍很多,我在當中從沒有看到過。他逝世後,葬於高家地之新塋,就是現在我們的老塋。這墳塋內,現在已經葬了六輩人,連登公算是首一輩了。

蘭映公是行四,因為他的木主在不久以前還存在。內主寫著行四,他是乾隆三十一年的人。他逝世後,葬於老墳灣,是現在老墳灣祖塋之首位。他有嗣君四人,曰梅、曰乾、曰會、曰同,現在我們莊上有所謂圈牆來(裡)的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長房梅祖公的後代。底下地來(裡)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二房乾祖公的後代。莊背後的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三房會祖公的後代。油房門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四房同祖公的後代,已佔(佔)滿了上半莊。

蘭淑公,根據蘭字,可能是行三,但現在我們莊上並沒有他老人家的後代。聽老人的傳說:我們的祖先有遷到通渭去的幾個人(小地名是漥地溝、雙井兒、木家營)。這位老人家一定是遷到通渭去的頭一個人,但不知在什麼地方。

蘭映公的內主寫著是行四,可知一定還有行二,但七世祖舉公的木主上沒有書寫他的名字,可知一定不是早亡,就是過繼。又聽老人家的傳說:舉公與弟弟某分家時,弟弟說:一切財產我都同意,只有你的兒子多,我兒子少,我心裡不遂意,舉公就把他的一個兒子給過了。如果真有此時,可能就是這一位,但都是臆想,而已經無從證實了。

高祖考諱圖,他是中山祖德長嗣君,他的功名是庠生,他的三弟名¨⑧者,又名崑崙,也是庠生⑨。兄弟二人,都是那時的秀才。崑崙祖早年有子一人,小名鎖娃,先其父而逝。崑崙祖晚年無子,即要了我曾祖,名保元者繼承。保元公是道光三年七月二十四日生,逝於同治八年六月二十九日,元配李氏,是道光九年七月十九日生,逝於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三。他有子二人,長諱延齡⑩,字子壽,晚年公舉鄉飲耆賓⑪。他生於咸豐八年八月初三日,在民國六年正月二十六日逝世,無子。我小的時候,父親即令我承祧,次諱殿傑,早逝。

高祖二房名簠者,現在我們莊上,也沒有他的後代子孫。可能是遷居通渭什麼地方的一個人。聽老人們的傳說:遷居通渭的祖先,在早先的時候,有時還來上墳,有時還來認親房,在親房家盤旋幾日,但以後就漸漸疏遠,永遠不來往了。

高祖四房名桓者,從前他的主上面,無妻無子。無妻的原因或出家貧,或是本身有什麼缺陷,都是無從稽考的事了。

曾祖考 諱憲周,字文軒,是高祖諱圖的長嗣君。弟兄五人,他是道光年間的秀才。他在青年的時候,因為家貧,曾賣過饅頭,趕過集場,在進學以後,即專心岐黃之術,鑽研醫學,常為人治病,風雨晦明,不辭勞瘁。從前本村關帝廟中,有“與天地參”四個字的一面匾額,是曾祖公遺留的墨跡,到現在上面沒有了。

二曾祖諱福繼,無子。三曾祖諱福臨,現在的陳玉珊幾家人,都是其直系子孫。望以後即於此處詳盡的(地)接敘。四曾祖的一生,我不知究竟,聽老人家說:他給地主作長工,被地主家折磨死了。五曾祖諱保元,即繼承三高祖崑崙公者。

祖考 諱麒,出曾祖文軒公之長嗣君,他生於道光十一年二月初三日,逝於光緒二十年 年 月日。祖妣王氏,生於道光 年 月 日,逝於民國元年正月初三日。弟兄三人,次諱麟,有子一人,他壯年早逝,隨後子又繼歿。祖妣丁氏,因父亡子喪,悲傷哀慟得死而復活者幾次,以後即得瘋狂之疾。每病犯時,即不飲不食,無分晝夜的,有時笑罵,有時歌哭,悽慘之狀令人目不忍睹,耳不忍聞,就那樣可憐的(地)過了一生。三祖考諱詔,現在陳玉振幾家人,是其直系子孫,望以後即於此處詳細的(地)接敘。祖考弟兄三人,雖讀過書,都沒有功名,或務農,或經商,因此家道蒸蒸日上,一變從前艱難困苦之狀,而家有瓦屋,圈有牛羊。由此可見祖先以來,一味重視功名而忽於生計,亦或許不是十全的良策。

先考諱九如,字子陽,號樂天,清末庚戌貢生⑫。生於同治五年六月廿五日,逝於民國九年十一月初七日。先妣張孺人,生於同治四年正月十一日,逝於民國十七年十二月十七日。

回憶我的父母,一生艱難困苦,而人生之幸福從沒有享受過一點。生在現時代的人,個個人有飯吃,有衣穿,不但穿得溫暖,而且穿得很體面,錦繡羅綺,所在多有,不足珍異。而我父母一生,我記得終身沒有穿過棉褲,雖隆冬盛寒,而下身只是單衣。及其歿也,而衣衾棺木俱極簡略,生不得盡其養,死不得盡其諱,追思往昔,抱痛曷極。父親有弟一人,在十數歲時即歿,父親曾寫過夜夢亡弟的詩。其詩云:“自與亡弟別,形神不再睹。如何十載餘,夢魂猶入戶。慼慼望顏色,顏色一何苦。迴看身上衣,衣尚非貧寠。問爾職何業,答言從行伍。關山千萬重,依依來庭宇。宛轉聆其言,其言吞復吐。瞬時翻警散,一散不復聚。嗟兄猶為人,弟已長作古。歷憶夢時情,枕上淚如雨。”“語摯情真,當與少陵夢李白詩並讀可也。”楊保亭評語。楊保亭是通渭一名舉人,光緒末年本村一家宦人曾請來教自家子弟。當時父親在自家設私塾,他們二人常相與論文和詩。茲把他們唱和的詩寫兩首在下面:

一、久旱聞夜雨依枕誌茲 【七絕】

“好風吹雨過牆陰,好雨和風一夜沉。一陣風聲一陣雨,一聲一滴到人心。”楊老先生作。先父和作雲:“好雨催詩過壁陰,興來寒夜苦沉吟,詩成看雨晴偏早,枉費騷人點綴心。”

二、遊登山堡寨遠眺 【七律】

“廢堞荒垣古戰場,當年烽燧靜巖疆,千家村舍如碁布,四野桑麻樂歲穰,風浪高擎邊地耕,日華愁蕩渡洋船,承平已久君知否,倦擲青山下晚陽。”楊老先生作。

先父和作雲:

“數載不遊翰墨場,登高強賦望封疆,參差繍壤連雲布,老稚狂歌識歲穰,淑氣饒添黃卷外,風光遠動綠波航,年華方富君須愛,莫待途窮送夕陽。”楊老先生有寫成屏幅給我父親贈的一首詩,題目是“訪陳子陽林下”,其詩云:“入世不厭潔,立身不厭高,大鵬海上來,一顧只羽毛,落落子陽甫,青年辭華瞴,遺經自吟哦,臯比談訓詁,我來訪人師,行行至林圃,高人走相迎,手中把李杜,自言不能詩,素懷耽調古,鑿池清可濯,淪漪絕網罟,旁有隙地開,好花爭媚舞,椒桂藩其籬,香風來縷縷,一自遠塵羅,雅與群芳伍,坐罷長嘆息,悵然日過午,人生在宇宙,奚必縈青俎。”

民國五六年間,父親在禮辛完小當教員,在校的教員們曾成立了詩壇,經常吟詠和詩,我把他們大家作的詩及先父一生作的詩,曾合併起來,集成一本,可惜現在都沒有了。我只寫兩首在下面:先父起初到校時,寫了一首七言絕句,詩題是“六月菊”,其詩云:“共說黃花晚節香,應須六月且含章,孤芳獨抱無人賞,樂與繁花戰一場。”最後的一首七言律,其詩云:“諸君歌罷我還歌,興盡徒傷老大何。桃李逢春花自茂,桑榆已晚景無多(先父以後即逝世,有人說是詩讖)。千秋盛業及時建,一寸光陰莫浪過。慚末髦期勤已倦,優遊庶足樂天和。”先父逝世後,楊先生保亭有追悼的詩云:“柏陰閣(在常氏親戚家)畔晤群仙,十載分離君最憐,詩骨任埋埋亦幻,玉樓赴詔信多緣。”又有,“先生厭閱人世間,只向西風哭舊閭”之句。時代進化,愈趨愈新,而祖先的這些風流文采,文章詩詞,已不適於今日的新時代了。以上我寫先人的這一點詩詞,並不是教後人學習,只作永久的紀念罷了。父母生我兄弟姊妹七人,我的四個姊姊都艱於子嗣,現在只有姓陳的男甥一人,他們都已先後物故,悉登鬼錄,而我猶碌碌人世,苟延餘生,今已行年七十多歲了。

七世孫昌五敬敘於一九七四年十月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註釋】

① 兩當,地名,現為縣,隸屬於甘肅省隴南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市東北部。兩當古稱故道、固道,秦惠文王年間置故道縣,北魏始置固道郡兩當縣,因境內有兩當河而得名,沿用至今。1985年後劃歸隴南地區、隴南市管轄。 訓導,官名。明清地方學校之學官。清代儒學設此官,在府學,為教授之副,從八品;在州學,為學正之副;在縣學為教諭之副。掌訓導訓導學校學生,並幫助學政評定學生品行優劣。

② 此字手稿上或作草字頭下一蘭字,或作蘭字,現統一作規範的蘭字。

③ 據百度百科《甘谷大石鄉榆樹川》說,“清光緒年間,其(陳綱)第十一世孫陳協華高中舉人,請州、縣官員及文人為其立傳、寫序,修建祠堂。今祠堂已毀,傳文十二條屏由村人保留。”可見條屏尚在。據傳,陳維庵公祖瑩在圓咀,他有四子十八孫,其中的部分子孫後來從禮辛圓咀村搬遷至榆樹川定居。

④加原字寫成“止”下一“令”字,估計是齡的俗體字,故改用“齡”字。

⑤ 原文批語無句號,句號為校注者所加。

⑥ 在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這些讀書人統稱為貢生,意為貢獻給皇帝的人才。明清兩代,貢生有不同的稱呼:明代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納貢;清代有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和例貢。明清時,每年或每兩三年從各府、州、縣學中選送生員升入國子監就讀,這稱為歲貢,如此錄用的讀書人便是“歲貢生”。按陳舉與其子陳連登均收入1999年版杜鬆奇主編《甘谷縣志》“未仕貢生名錄”中,但陳舉屬入仕者,應列名該志“歷代貢生簡表”(均為入仕者)。

⑦ 此詩或脫胎於清代《行路歌》:“別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回頭只一看,又有挑腳漢。”見清人樑晉竹《兩般秋雨盦隨筆》。往上溯,其母本應為明代《增廣賢文》中的詩:“別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等我回頭看,還有挑腳漢。”再往上溯,從唐詩中可尋到其源頭。唐人王梵志有首打油詩云:“他人騎大馬,我獨騎驢子,回顧擔柴漢,心中較些子。”較些子,意為心裡覺得比較好些了。七世祖有可能讀過清人和流傳較廣的《增廣賢文》中的詩歌,估計冷僻的這首唐詩則不一定讀到。

⑧ 此年代可能有誤。查乾隆辛已歲是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六世祖生於乾隆二十(公元1755年),他不可能在6歲時便選為歲貢。

⑨ 此字寫成上“䇯”,下“皿”,查各種詞典無此字,可能是從前老文人自創的什麼俗體字,姑存疑。

⑩古代學校稱庠,故學生稱庠生,為明清科舉制度中府、州、縣學生員的別稱。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學校,明清時期叫州縣學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時自稱庠生、生員等。

⑪ 此字情況同注④,原字寫成“止”下一“令”字,估計是齡的俗體字,故改用“齡”字。

⑫ 清制,每歲由各州縣遴訪年高有聲望的士紳,一人為賓,次為介,又次為眾賓,詳報督撫,舉行鄉飲酒禮。所舉賓介姓名籍貫,造冊報部,稱為鄉飲耆賓。有朝廷發給頂戴、官服,核准乘坐轎子的品級。“耆賓”的社會地位高於讀書出身的舉人,舉人不入仕者沒有頂戴官服,入仕者或許可做知縣銜的官員。“耆賓”的榮譽職銜可達知州知府,其社會地位也高於花錢捐官且閒賦在家的同職銜的人。對於鄉紳賢達由縣、州、省府官員舉薦的“鄉飲耆賓”,每年仲秋節前後要參加省裡舉辦的鄉飲酒會。參加由地方官吏主持的“鄉飲酒禮”的待遇,是一種尊老敬老的宴樂活動。宴會當天,各路“耆賓”在儒學講堂依次坐好,主持官吏依次飲酒,互相禮拜,以這種獨特的尊老儀式達到官方教化民眾“為臣盡忠,為子盡孝,長幼有序,兄友弟恭,內睦宗族,外和鄉里”的目的。

⑬ 1999年版杜宋琦主編《甘谷縣志》“未仕貢生名錄”失載陳九如。

⑭ 此處遺落雙引號,引號為校注者所加。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附圖(均為校注者本人拍攝):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圖一:榆樹川全景。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圖二:校注者(右)與我的外公陳思敬(大師父)的孫子之一陳金平在榆樹川染房裡家族大院門口留念合影。門楣上的“廉讓居”三字即出自我外公之手,當地常有人來拓印此字,供自家複製使用。“廉讓”可能是外公的人生理念。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圖三:校注者(左數2)與我二外爺陳昌五(二師父)的長子書畫家玉章舅(已故)及其妻女在蘭州合影留念。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圖四:校注者(後排右第一人)在二外爺陳昌五舊居與其小兒子(中坐者,已故)及其妻子、兒女們的合影紀念照。

【走近作者李吟屏】

"

七世祖以下歷代祖先的簡略記敘

陳昌五撰 李吟屏校注

【校注者前言】

1990年2月我回到老家甘肅甘谷縣大石鄉,這是自1954年我離家進新疆36年後第一次踏上祖輩生息的土地。在此期間,我順便又重回母親的家鄉榆樹川。在訪親探友的過程中於一個舅舅(外三爺之子)家,發現外二爺陳昌五生前手寫的《七世祖以下歷代祖先的簡略記敘》手稿。我展閱之際,發現此文文筆精煉,文采斐然,非同一般,在此地農民中難覓出其右者。鑑於此文不但記錄了母親家族的簡史,而且頗有文學價值,我便借到手連夜抄錄在自己的日記本上。

此文作者陳昌五,是我外爺大弟。村裡人說,他雖上學不多,但文才出眾,不但在大石鄉有名,而且名氣遠播縣裡。果然我在牛川、貫寺一帶與好讀書的人說起大石讀書人,他們同舉陳昌五之名,我說他是我外二爺,我的好讀書之性格可能即傳自陳家吧,他們均嘖嘖稱奇。

據百度百科《甘谷大石鄉榆樹川》介紹,我母親的家族“染房內”“一直比較重視教育,先輩陳?孜孜以求學業,曾取得‘貢爺’(恩貢)頭銜,由於家裡窮,曾將職務賣給外地人(後輩說是隴西人)。其兒子輩陳?(老大)、陳昌五(老二)也都從事教育工作,很有文化素養,被當地尊稱為‘大師父、二師父’。陳昌五為晚清秀才,學識淵博,古漢語功底紮實,寫得一手好文章,遠近聞名,人稱"二師父"。經常被人請去寫祭文,當禮賓先生。先生最初在大石鎮學校任教,為大石小學校門編寫了四條對聯,受到省市教育部門領導的讚揚。先生一生從教,桃李滿天下。”又稱:“陳昌五(?-?)(教師出身,已故),大石鄉小學校門校訓: ‘教育為立國之基,這般事業豈可輕放不做;學校乃成才之本,此等地位須得慘淡經營’,辦學宗旨:‘讀古今書,原不在尋章摘句徒誇美富,做學問事,還須得參中酌外順應潮流’。這些都出自他的手筆。陳昌五的哥哥——大師父即我的外公陳思敬(民國師範生),我母即陳思敬的小女兒陳玉秀(玉娃),我是他的外孫,也算是陳昌五的外孫。陳昌五和其子陳玉章精於書法,尤其陳玉章書畫兼工,童年時代母親帶著我回孃家時,我每每去他們家索取書畫,回家貼在牆上。我與玉章舅常在一起玩,但因我是小孩,昌五爺與我說話不多。他青壯年時代以教書為業,桃李滿天下,晚年回家務農。大約在上個世紀80年代去世。玉章舅生前曾對我講,昌五爺去世前夕,似有預感,遂通知子女、學生前來訣別。去世前自己淨身並穿好壽衣,從容臥炕目視眾人,漸漸入睡而終。其學生送他的對聯最為人稱道者有“八十載歷經滄桑飯菽飲水品學夙為鄉里重;四旬年設教杏壇耳提面命後懿仍沾誨諭恩。”出於對他和我母親家族的紀念,我把外爺的遺作整理校對出來,借現代網絡刊佈於世。昌五爺於1974年10月完成此稿,他在文末說當時自己已“行年七十多歲了。”我如今也虛歲七十有四,真是歲月無常,人生苦短!昌五爺在文中曾希望陳姓後人在他的記敘後“詳盡的(地)接敘”,不知染坊裡陳姓家族中有擔此任者乎?我的校注一是改正個別錯別字,在錯別字、異體字以及俗體字後加括號給出通用的正確字;二是對個別一般讀者不知的地名、官名、學位、紀年和典故等作出註釋。對文字不作改動。特此說明。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七世祖以下歷代祖先的簡略記敘

七世祖諱舉,清貢生,木主上面書著兩當訓導①。他的生死的年月日俱無可考。因祖先的木主年代久遠的,都已經埋回墓土故也。祖妣賈氏,生嗣君三人,曰連登、曰蘭②升、曰蘭映。祖公逝世後,歸葬禮辛之賈家坪。

七世祖一生遺蹟頗多,如書籍、詩文等類,其年份都在乾隆年間。大約他是乾隆初年從老莊上遷來的。現在我們榆川上半莊人都是他的子孫。從前我族曾祖重修始祖的傳文時,是始祖的十世孫,那麼我們的七世祖就是始祖的七世孫了。下面我夾敘始祖的一點事蹟:

始祖諱綱,字維菴,明萬曆年間人,距今已三百多年,近四百年了。子孫繁衍,散處各地,已不知有多少戶數,多少人口。老家陳家莊,有始祖的祠堂,並有始祖的傳文,寫成軸屏,掛在祠堂內③。早先我年輕的時候,始祖的祠堂內,我曾去過一次,並讀過傳文,可是那時候,我對這方面不大注意,所以一過輒忘。傳文上面說了些什麼話,我都記不清楚,我只約略記得始祖的兩項事蹟:

一、明朝滅亡,滿清初入關的時候,國內還沒有十分平靖,有清兵駐守洛門、禮辛一帶的軍糧,始祖負責運輸,在某些時候,陰雨連綿,路上泥濘難行,而始祖運糧無衍期,營裡的軍官,看見始祖的相貌魁偉,氣宇非凡,而且作事認真,諱篤可嘉,乃給始祖分配以什麼軍職,令其隨軍而行。始祖以家貧親老,辭不就職,軍官感其孝,曾表揚其門第。

二、時有所謂麻逆者(或許匪首姓麻)乘機叛亂,搶掠燒殺,勢甚猖獗,曾圍攻禮辛堡,始祖與合堡人晝夜嚴密防守。一日,始祖窺賊不備,有懈可擊,即率眾出擊賊,賊看見始祖的英偉氣概,已知大鋒不可當,即潰退,相率引去,保全了一堡人身(生)命財產。里人鹹感配他,對始祖無不敬仰。以上兩項,出我約略記得的一點事蹟,其餘的一切事項,什麼都記不清了。

七世祖的詩文,有稿本,有真本。稿本多半是張齊齡④閱過的,批語很多,如“白燕低飛舞惠風”的七律,有“翅穿柳葉微映綠,喙沾花蕊乍添紅”之句。(批語是“不即不離,白字隱躍其中。”)⑤又如“落花怨”的七古,有“人生百歲如梭擲,能向樽前醉幾場”之句。(批語是“君正英發,不宜作此衰颯語,悉甚不取。”)張齊齡不知是什麼人,大約出自那時候的一位老前輩,他有時候還自己作幾首詩,或許是給我祖公示範的。我記得他的“黃菊七律”,有“飛英獨佔中央色,昂首遙輝太守堂”之句。至今讀之,猶令人悠然神往,想見其為人。七世祖的詩文遺本,早先我都慎重保存,可惜現都失遺了。七世祖在通渭常河周圍書寫的匾額對聯很多。常河有文昌宮,上面有“文峰天啟”四個字的一面匾額,是七世祖寫的。祖公的名字是用辛紅書寫,所以代遠年湮,字跡猶新。從前我去常河,輒上文昌宮觀覽。我曾這樣說過:“非關此地林泉勝,只為先人手澤新。”現在也已經沒有了。我小的時候,父親曾對我講過關於祖公的兩件故事:一,祖公一位姓劉的朋友,他的鬍鬚很好。有一天,祖公曾對他戲出對句雲:“立夏節剪羖驢,留鬍子。”那人即對雲:“六月裡割韭菜,成老棍。”說罷相與大笑。蓋此時不但祖公已成貢生,而他的長嗣君連登公亦已成貢生了。⑥故當時人有老貢、小貢的稱呼。二,祖父在西安下科場時,路上遇一善畫者,相與同行、同寓,氣味相投。有一天,在路上一人騎馬在前,一人推車在後,而祖公騎驢在中間。祖公即口占一絕雲:“他騎駿馬我騎驢,將驢比馬自不如,回頭一望推車汗(漢),比上不足下有餘。”⑦善畫者即照此情景,畫了一個小屏贈祖公。在我小的時候,我記得這個小屏風還存在,可是已經破爛不堪了。

六世祖諱連登,字中山。木主上寫著是乾隆二十年生,是乾隆辛已歲貢⑦。他有嗣君四人,曰圖、曰簠、曰簋、曰植。他一生的事蹟,除了取功名的八股文章而外,再沒有什麼詩文的遺蹟。從前祖先留下的書籍很多,我在當中從沒有看到過。他逝世後,葬於高家地之新塋,就是現在我們的老塋。這墳塋內,現在已經葬了六輩人,連登公算是首一輩了。

蘭映公是行四,因為他的木主在不久以前還存在。內主寫著行四,他是乾隆三十一年的人。他逝世後,葬於老墳灣,是現在老墳灣祖塋之首位。他有嗣君四人,曰梅、曰乾、曰會、曰同,現在我們莊上有所謂圈牆來(裡)的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長房梅祖公的後代。底下地來(裡)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二房乾祖公的後代。莊背後的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三房會祖公的後代。油房門一頭人,他們的遠近親屬,是四房同祖公的後代,已佔(佔)滿了上半莊。

蘭淑公,根據蘭字,可能是行三,但現在我們莊上並沒有他老人家的後代。聽老人的傳說:我們的祖先有遷到通渭去的幾個人(小地名是漥地溝、雙井兒、木家營)。這位老人家一定是遷到通渭去的頭一個人,但不知在什麼地方。

蘭映公的內主寫著是行四,可知一定還有行二,但七世祖舉公的木主上沒有書寫他的名字,可知一定不是早亡,就是過繼。又聽老人家的傳說:舉公與弟弟某分家時,弟弟說:一切財產我都同意,只有你的兒子多,我兒子少,我心裡不遂意,舉公就把他的一個兒子給過了。如果真有此時,可能就是這一位,但都是臆想,而已經無從證實了。

高祖考諱圖,他是中山祖德長嗣君,他的功名是庠生,他的三弟名¨⑧者,又名崑崙,也是庠生⑨。兄弟二人,都是那時的秀才。崑崙祖早年有子一人,小名鎖娃,先其父而逝。崑崙祖晚年無子,即要了我曾祖,名保元者繼承。保元公是道光三年七月二十四日生,逝於同治八年六月二十九日,元配李氏,是道光九年七月十九日生,逝於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三。他有子二人,長諱延齡⑩,字子壽,晚年公舉鄉飲耆賓⑪。他生於咸豐八年八月初三日,在民國六年正月二十六日逝世,無子。我小的時候,父親即令我承祧,次諱殿傑,早逝。

高祖二房名簠者,現在我們莊上,也沒有他的後代子孫。可能是遷居通渭什麼地方的一個人。聽老人們的傳說:遷居通渭的祖先,在早先的時候,有時還來上墳,有時還來認親房,在親房家盤旋幾日,但以後就漸漸疏遠,永遠不來往了。

高祖四房名桓者,從前他的主上面,無妻無子。無妻的原因或出家貧,或是本身有什麼缺陷,都是無從稽考的事了。

曾祖考 諱憲周,字文軒,是高祖諱圖的長嗣君。弟兄五人,他是道光年間的秀才。他在青年的時候,因為家貧,曾賣過饅頭,趕過集場,在進學以後,即專心岐黃之術,鑽研醫學,常為人治病,風雨晦明,不辭勞瘁。從前本村關帝廟中,有“與天地參”四個字的一面匾額,是曾祖公遺留的墨跡,到現在上面沒有了。

二曾祖諱福繼,無子。三曾祖諱福臨,現在的陳玉珊幾家人,都是其直系子孫。望以後即於此處詳盡的(地)接敘。四曾祖的一生,我不知究竟,聽老人家說:他給地主作長工,被地主家折磨死了。五曾祖諱保元,即繼承三高祖崑崙公者。

祖考 諱麒,出曾祖文軒公之長嗣君,他生於道光十一年二月初三日,逝於光緒二十年 年 月日。祖妣王氏,生於道光 年 月 日,逝於民國元年正月初三日。弟兄三人,次諱麟,有子一人,他壯年早逝,隨後子又繼歿。祖妣丁氏,因父亡子喪,悲傷哀慟得死而復活者幾次,以後即得瘋狂之疾。每病犯時,即不飲不食,無分晝夜的,有時笑罵,有時歌哭,悽慘之狀令人目不忍睹,耳不忍聞,就那樣可憐的(地)過了一生。三祖考諱詔,現在陳玉振幾家人,是其直系子孫,望以後即於此處詳細的(地)接敘。祖考弟兄三人,雖讀過書,都沒有功名,或務農,或經商,因此家道蒸蒸日上,一變從前艱難困苦之狀,而家有瓦屋,圈有牛羊。由此可見祖先以來,一味重視功名而忽於生計,亦或許不是十全的良策。

先考諱九如,字子陽,號樂天,清末庚戌貢生⑫。生於同治五年六月廿五日,逝於民國九年十一月初七日。先妣張孺人,生於同治四年正月十一日,逝於民國十七年十二月十七日。

回憶我的父母,一生艱難困苦,而人生之幸福從沒有享受過一點。生在現時代的人,個個人有飯吃,有衣穿,不但穿得溫暖,而且穿得很體面,錦繡羅綺,所在多有,不足珍異。而我父母一生,我記得終身沒有穿過棉褲,雖隆冬盛寒,而下身只是單衣。及其歿也,而衣衾棺木俱極簡略,生不得盡其養,死不得盡其諱,追思往昔,抱痛曷極。父親有弟一人,在十數歲時即歿,父親曾寫過夜夢亡弟的詩。其詩云:“自與亡弟別,形神不再睹。如何十載餘,夢魂猶入戶。慼慼望顏色,顏色一何苦。迴看身上衣,衣尚非貧寠。問爾職何業,答言從行伍。關山千萬重,依依來庭宇。宛轉聆其言,其言吞復吐。瞬時翻警散,一散不復聚。嗟兄猶為人,弟已長作古。歷憶夢時情,枕上淚如雨。”“語摯情真,當與少陵夢李白詩並讀可也。”楊保亭評語。楊保亭是通渭一名舉人,光緒末年本村一家宦人曾請來教自家子弟。當時父親在自家設私塾,他們二人常相與論文和詩。茲把他們唱和的詩寫兩首在下面:

一、久旱聞夜雨依枕誌茲 【七絕】

“好風吹雨過牆陰,好雨和風一夜沉。一陣風聲一陣雨,一聲一滴到人心。”楊老先生作。先父和作雲:“好雨催詩過壁陰,興來寒夜苦沉吟,詩成看雨晴偏早,枉費騷人點綴心。”

二、遊登山堡寨遠眺 【七律】

“廢堞荒垣古戰場,當年烽燧靜巖疆,千家村舍如碁布,四野桑麻樂歲穰,風浪高擎邊地耕,日華愁蕩渡洋船,承平已久君知否,倦擲青山下晚陽。”楊老先生作。

先父和作雲:

“數載不遊翰墨場,登高強賦望封疆,參差繍壤連雲布,老稚狂歌識歲穰,淑氣饒添黃卷外,風光遠動綠波航,年華方富君須愛,莫待途窮送夕陽。”楊老先生有寫成屏幅給我父親贈的一首詩,題目是“訪陳子陽林下”,其詩云:“入世不厭潔,立身不厭高,大鵬海上來,一顧只羽毛,落落子陽甫,青年辭華瞴,遺經自吟哦,臯比談訓詁,我來訪人師,行行至林圃,高人走相迎,手中把李杜,自言不能詩,素懷耽調古,鑿池清可濯,淪漪絕網罟,旁有隙地開,好花爭媚舞,椒桂藩其籬,香風來縷縷,一自遠塵羅,雅與群芳伍,坐罷長嘆息,悵然日過午,人生在宇宙,奚必縈青俎。”

民國五六年間,父親在禮辛完小當教員,在校的教員們曾成立了詩壇,經常吟詠和詩,我把他們大家作的詩及先父一生作的詩,曾合併起來,集成一本,可惜現在都沒有了。我只寫兩首在下面:先父起初到校時,寫了一首七言絕句,詩題是“六月菊”,其詩云:“共說黃花晚節香,應須六月且含章,孤芳獨抱無人賞,樂與繁花戰一場。”最後的一首七言律,其詩云:“諸君歌罷我還歌,興盡徒傷老大何。桃李逢春花自茂,桑榆已晚景無多(先父以後即逝世,有人說是詩讖)。千秋盛業及時建,一寸光陰莫浪過。慚末髦期勤已倦,優遊庶足樂天和。”先父逝世後,楊先生保亭有追悼的詩云:“柏陰閣(在常氏親戚家)畔晤群仙,十載分離君最憐,詩骨任埋埋亦幻,玉樓赴詔信多緣。”又有,“先生厭閱人世間,只向西風哭舊閭”之句。時代進化,愈趨愈新,而祖先的這些風流文采,文章詩詞,已不適於今日的新時代了。以上我寫先人的這一點詩詞,並不是教後人學習,只作永久的紀念罷了。父母生我兄弟姊妹七人,我的四個姊姊都艱於子嗣,現在只有姓陳的男甥一人,他們都已先後物故,悉登鬼錄,而我猶碌碌人世,苟延餘生,今已行年七十多歲了。

七世孫昌五敬敘於一九七四年十月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註釋】

① 兩當,地名,現為縣,隸屬於甘肅省隴南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市東北部。兩當古稱故道、固道,秦惠文王年間置故道縣,北魏始置固道郡兩當縣,因境內有兩當河而得名,沿用至今。1985年後劃歸隴南地區、隴南市管轄。 訓導,官名。明清地方學校之學官。清代儒學設此官,在府學,為教授之副,從八品;在州學,為學正之副;在縣學為教諭之副。掌訓導訓導學校學生,並幫助學政評定學生品行優劣。

② 此字手稿上或作草字頭下一蘭字,或作蘭字,現統一作規範的蘭字。

③ 據百度百科《甘谷大石鄉榆樹川》說,“清光緒年間,其(陳綱)第十一世孫陳協華高中舉人,請州、縣官員及文人為其立傳、寫序,修建祠堂。今祠堂已毀,傳文十二條屏由村人保留。”可見條屏尚在。據傳,陳維庵公祖瑩在圓咀,他有四子十八孫,其中的部分子孫後來從禮辛圓咀村搬遷至榆樹川定居。

④加原字寫成“止”下一“令”字,估計是齡的俗體字,故改用“齡”字。

⑤ 原文批語無句號,句號為校注者所加。

⑥ 在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這些讀書人統稱為貢生,意為貢獻給皇帝的人才。明清兩代,貢生有不同的稱呼:明代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納貢;清代有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和例貢。明清時,每年或每兩三年從各府、州、縣學中選送生員升入國子監就讀,這稱為歲貢,如此錄用的讀書人便是“歲貢生”。按陳舉與其子陳連登均收入1999年版杜鬆奇主編《甘谷縣志》“未仕貢生名錄”中,但陳舉屬入仕者,應列名該志“歷代貢生簡表”(均為入仕者)。

⑦ 此詩或脫胎於清代《行路歌》:“別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回頭只一看,又有挑腳漢。”見清人樑晉竹《兩般秋雨盦隨筆》。往上溯,其母本應為明代《增廣賢文》中的詩:“別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等我回頭看,還有挑腳漢。”再往上溯,從唐詩中可尋到其源頭。唐人王梵志有首打油詩云:“他人騎大馬,我獨騎驢子,回顧擔柴漢,心中較些子。”較些子,意為心裡覺得比較好些了。七世祖有可能讀過清人和流傳較廣的《增廣賢文》中的詩歌,估計冷僻的這首唐詩則不一定讀到。

⑧ 此年代可能有誤。查乾隆辛已歲是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六世祖生於乾隆二十(公元1755年),他不可能在6歲時便選為歲貢。

⑨ 此字寫成上“䇯”,下“皿”,查各種詞典無此字,可能是從前老文人自創的什麼俗體字,姑存疑。

⑩古代學校稱庠,故學生稱庠生,為明清科舉制度中府、州、縣學生員的別稱。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學校,明清時期叫州縣學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時自稱庠生、生員等。

⑪ 此字情況同注④,原字寫成“止”下一“令”字,估計是齡的俗體字,故改用“齡”字。

⑫ 清制,每歲由各州縣遴訪年高有聲望的士紳,一人為賓,次為介,又次為眾賓,詳報督撫,舉行鄉飲酒禮。所舉賓介姓名籍貫,造冊報部,稱為鄉飲耆賓。有朝廷發給頂戴、官服,核准乘坐轎子的品級。“耆賓”的社會地位高於讀書出身的舉人,舉人不入仕者沒有頂戴官服,入仕者或許可做知縣銜的官員。“耆賓”的榮譽職銜可達知州知府,其社會地位也高於花錢捐官且閒賦在家的同職銜的人。對於鄉紳賢達由縣、州、省府官員舉薦的“鄉飲耆賓”,每年仲秋節前後要參加省裡舉辦的鄉飲酒會。參加由地方官吏主持的“鄉飲酒禮”的待遇,是一種尊老敬老的宴樂活動。宴會當天,各路“耆賓”在儒學講堂依次坐好,主持官吏依次飲酒,互相禮拜,以這種獨特的尊老儀式達到官方教化民眾“為臣盡忠,為子盡孝,長幼有序,兄友弟恭,內睦宗族,外和鄉里”的目的。

⑬ 1999年版杜宋琦主編《甘谷縣志》“未仕貢生名錄”失載陳九如。

⑭ 此處遺落雙引號,引號為校注者所加。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附圖(均為校注者本人拍攝):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圖一:榆樹川全景。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圖二:校注者(右)與我的外公陳思敬(大師父)的孫子之一陳金平在榆樹川染房裡家族大院門口留念合影。門楣上的“廉讓居”三字即出自我外公之手,當地常有人來拓印此字,供自家複製使用。“廉讓”可能是外公的人生理念。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圖三:校注者(左數2)與我二外爺陳昌五(二師父)的長子書畫家玉章舅(已故)及其妻女在蘭州合影留念。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圖四:校注者(後排右第一人)在二外爺陳昌五舊居與其小兒子(中坐者,已故)及其妻子、兒女們的合影紀念照。

【走近作者李吟屏】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大石鄉榆川村一部珍貴家族史面世

作者簡介

李吟屏,原名李銀平,漢族,1946年12月出生,甘肅甘谷人。1954年隨母進疆,先後就讀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農四師子弟學校、農四師五零農場(今66團)子校、農四師中學、和田二中、洛浦縣黨校翻譯班、新疆大學歷史系考古班。曾任和田地區文物管理所副所長,是該所(含博物館,現為文物局)的創始人之一。職稱副研究館員。曾兼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七屆政協委員、和田地區錢幣學會常務副會長。退休後被陝西師範大學中國西部邊疆研究院聘任為特邀研究員。出版《佛國於闐》《和田史話》《和田考古記》及《和田春秋》等四部專著,在中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在各種雜誌、報刊上發表各類文章490多篇,發表譯文(俄文、維文譯漢文)10萬餘字,發表攝影作品數百幅,有多篇論文獲獎和入選文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