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農曆七月七日的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是中國人最浪漫的傳統節日,也是難得以女性為主體的節慶。

七夕起源於牛郎與織女之間悽美動人的愛情神話,牛郎、織女早在周朝《詩經》就有記載,不過當時老祖先看到的是銀河兩端,各有牽牛、織女兩個星座遙遙相對,雖然已經神格化,但還是沒有發展成為愛情故事。


"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農曆七月七日的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是中國人最浪漫的傳統節日,也是難得以女性為主體的節慶。

七夕起源於牛郎與織女之間悽美動人的愛情神話,牛郎、織女早在周朝《詩經》就有記載,不過當時老祖先看到的是銀河兩端,各有牽牛、織女兩個星座遙遙相對,雖然已經神格化,但還是沒有發展成為愛情故事。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根據北宋《太平御覽》記載,七月正值秋收,“七”又是陽數,因此七月七日自漢代以後成為慶賀秋收的好日子,並開始有了拜織女“乞巧”的習俗。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牛郎、織女兩個星座,已經從戀愛進而結為夫妻,並只能在每年的七夕相會,七夕節至此也發展成形。

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傳誦兩千多年,發展出許多版本。臺灣因為以前是農業社會,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情節,就頗有警示年輕男女談情說愛之餘,仍要以勤奮工作為重。故事是說,織女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公主,不但長得最漂亮,還有一雙巧手,每天為天庭編織雲錦,也就是美麗的雲彩;牛郎則是牧牛耕種的男神。


"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農曆七月七日的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是中國人最浪漫的傳統節日,也是難得以女性為主體的節慶。

七夕起源於牛郎與織女之間悽美動人的愛情神話,牛郎、織女早在周朝《詩經》就有記載,不過當時老祖先看到的是銀河兩端,各有牽牛、織女兩個星座遙遙相對,雖然已經神格化,但還是沒有發展成為愛情故事。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根據北宋《太平御覽》記載,七月正值秋收,“七”又是陽數,因此七月七日自漢代以後成為慶賀秋收的好日子,並開始有了拜織女“乞巧”的習俗。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牛郎、織女兩個星座,已經從戀愛進而結為夫妻,並只能在每年的七夕相會,七夕節至此也發展成形。

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傳誦兩千多年,發展出許多版本。臺灣因為以前是農業社會,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情節,就頗有警示年輕男女談情說愛之餘,仍要以勤奮工作為重。故事是說,織女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公主,不但長得最漂亮,還有一雙巧手,每天為天庭編織雲錦,也就是美麗的雲彩;牛郎則是牧牛耕種的男神。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玉皇大帝因為看到牛郎工作勤奮,就把織女許配給他,但是兩人婚後因為耽於戀愛而逐漸廢弛工作,於是便派喜鵲轉告二人,今後要每隔七天才可以相聚一次,其餘日子都要專心工作。但粗心大意的喜鵲卻傳錯話,跟牛郎、織女說每天可以相聚一次,兩人因此更為恩愛,把工作拋在一旁。

玉皇大帝得知後大為震怒,下令牛郎、織女今後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聚一次,並用髮簪在天空劃出一道境界,把兩人分隔東西,那道境界就是銀河。為了處罰粗心的喜鵲,玉皇大帝就命令喜鵲在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召集同類,在銀河上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可以相聚。從此,牛郎、織女每年只能在天空的兩端遙望,等到七夕才能相會互訴衷情。

七夕的愛情故事反映在節慶的習俗上,並不像現代情人節那般的男歡女愛,反而是以少女為主體。她們在七夕當晚向織女祭拜,祈求自己也能擁有一雙靈活的巧手,這就是“乞巧”。

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在七夕都會舉行“乞巧”的儀式,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就記載:“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諭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因此,“穿針乞巧”是必有的儀式,少女拿綵線和七根針,只要順利穿過就是巧手了。


"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農曆七月七日的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是中國人最浪漫的傳統節日,也是難得以女性為主體的節慶。

七夕起源於牛郎與織女之間悽美動人的愛情神話,牛郎、織女早在周朝《詩經》就有記載,不過當時老祖先看到的是銀河兩端,各有牽牛、織女兩個星座遙遙相對,雖然已經神格化,但還是沒有發展成為愛情故事。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根據北宋《太平御覽》記載,七月正值秋收,“七”又是陽數,因此七月七日自漢代以後成為慶賀秋收的好日子,並開始有了拜織女“乞巧”的習俗。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牛郎、織女兩個星座,已經從戀愛進而結為夫妻,並只能在每年的七夕相會,七夕節至此也發展成形。

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傳誦兩千多年,發展出許多版本。臺灣因為以前是農業社會,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情節,就頗有警示年輕男女談情說愛之餘,仍要以勤奮工作為重。故事是說,織女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公主,不但長得最漂亮,還有一雙巧手,每天為天庭編織雲錦,也就是美麗的雲彩;牛郎則是牧牛耕種的男神。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玉皇大帝因為看到牛郎工作勤奮,就把織女許配給他,但是兩人婚後因為耽於戀愛而逐漸廢弛工作,於是便派喜鵲轉告二人,今後要每隔七天才可以相聚一次,其餘日子都要專心工作。但粗心大意的喜鵲卻傳錯話,跟牛郎、織女說每天可以相聚一次,兩人因此更為恩愛,把工作拋在一旁。

玉皇大帝得知後大為震怒,下令牛郎、織女今後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聚一次,並用髮簪在天空劃出一道境界,把兩人分隔東西,那道境界就是銀河。為了處罰粗心的喜鵲,玉皇大帝就命令喜鵲在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召集同類,在銀河上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可以相聚。從此,牛郎、織女每年只能在天空的兩端遙望,等到七夕才能相會互訴衷情。

七夕的愛情故事反映在節慶的習俗上,並不像現代情人節那般的男歡女愛,反而是以少女為主體。她們在七夕當晚向織女祭拜,祈求自己也能擁有一雙靈活的巧手,這就是“乞巧”。

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在七夕都會舉行“乞巧”的儀式,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就記載:“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諭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因此,“穿針乞巧”是必有的儀式,少女拿綵線和七根針,只要順利穿過就是巧手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此外,乞巧會還有發展出“投針驗巧”、“喜蛛應巧”和“巧菜秀巧”等儀式。除了穿針線,少女們也會做手工藝或燒菜比巧手。供奉給織女的瓜果,如果能放到隔天有蜘蛛結網,那就代表織女應驗了。

織女在臺灣被稱為“七孃媽”,七夕要拜七孃媽乞巧,相傳“床母”的生日也是七月七日,因此所有十六歲以下的孩童,傍晚以後都要在床前燒金紙,並以雞酒油飯供奉床母,感謝她的保佑。

在臺南,因為七孃媽被視為孩童的保護神,所以七夕還有“七孃媽生,做十六歲”的特殊習俗。凡是當年,剛好滿十六歲,就要在七夕舉行“脫”的儀式,祭拜七孃媽以後,先鑽過紙糊的“七孃媽亭”,再把七孃媽亭燒掉,這樣就是“出婆祖間”,算成年了。

中國人逢年過節總少不了吃的,七夕節也有特殊的應景食品:


"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農曆七月七日的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是中國人最浪漫的傳統節日,也是難得以女性為主體的節慶。

七夕起源於牛郎與織女之間悽美動人的愛情神話,牛郎、織女早在周朝《詩經》就有記載,不過當時老祖先看到的是銀河兩端,各有牽牛、織女兩個星座遙遙相對,雖然已經神格化,但還是沒有發展成為愛情故事。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根據北宋《太平御覽》記載,七月正值秋收,“七”又是陽數,因此七月七日自漢代以後成為慶賀秋收的好日子,並開始有了拜織女“乞巧”的習俗。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牛郎、織女兩個星座,已經從戀愛進而結為夫妻,並只能在每年的七夕相會,七夕節至此也發展成形。

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傳誦兩千多年,發展出許多版本。臺灣因為以前是農業社會,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情節,就頗有警示年輕男女談情說愛之餘,仍要以勤奮工作為重。故事是說,織女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公主,不但長得最漂亮,還有一雙巧手,每天為天庭編織雲錦,也就是美麗的雲彩;牛郎則是牧牛耕種的男神。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玉皇大帝因為看到牛郎工作勤奮,就把織女許配給他,但是兩人婚後因為耽於戀愛而逐漸廢弛工作,於是便派喜鵲轉告二人,今後要每隔七天才可以相聚一次,其餘日子都要專心工作。但粗心大意的喜鵲卻傳錯話,跟牛郎、織女說每天可以相聚一次,兩人因此更為恩愛,把工作拋在一旁。

玉皇大帝得知後大為震怒,下令牛郎、織女今後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聚一次,並用髮簪在天空劃出一道境界,把兩人分隔東西,那道境界就是銀河。為了處罰粗心的喜鵲,玉皇大帝就命令喜鵲在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召集同類,在銀河上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可以相聚。從此,牛郎、織女每年只能在天空的兩端遙望,等到七夕才能相會互訴衷情。

七夕的愛情故事反映在節慶的習俗上,並不像現代情人節那般的男歡女愛,反而是以少女為主體。她們在七夕當晚向織女祭拜,祈求自己也能擁有一雙靈活的巧手,這就是“乞巧”。

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在七夕都會舉行“乞巧”的儀式,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就記載:“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諭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因此,“穿針乞巧”是必有的儀式,少女拿綵線和七根針,只要順利穿過就是巧手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此外,乞巧會還有發展出“投針驗巧”、“喜蛛應巧”和“巧菜秀巧”等儀式。除了穿針線,少女們也會做手工藝或燒菜比巧手。供奉給織女的瓜果,如果能放到隔天有蜘蛛結網,那就代表織女應驗了。

織女在臺灣被稱為“七孃媽”,七夕要拜七孃媽乞巧,相傳“床母”的生日也是七月七日,因此所有十六歲以下的孩童,傍晚以後都要在床前燒金紙,並以雞酒油飯供奉床母,感謝她的保佑。

在臺南,因為七孃媽被視為孩童的保護神,所以七夕還有“七孃媽生,做十六歲”的特殊習俗。凡是當年,剛好滿十六歲,就要在七夕舉行“脫”的儀式,祭拜七孃媽以後,先鑽過紙糊的“七孃媽亭”,再把七孃媽亭燒掉,這樣就是“出婆祖間”,算成年了。

中國人逢年過節總少不了吃的,七夕節也有特殊的應景食品: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巧果:巧果是“乞巧果子”的簡稱,顧名思義,它是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北宋孟元老所著的《東京夢華錄》,就有詳述巧果的做法與各種口味。書中還指出,當時人們如果買一斤的巧果,會把半斤投到屋上給織女享用,剩下才分食。

巧果的基本材料是油、麵粉、糖,做法是先把白糖放入鍋中融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一般會加芝麻更香。一起拌勻後,先在工作臺撒點麵粉以免粘連,再以面棍擀成薄皮,越薄會越好吃。接著再切割折成梭形,然後放入油鍋炸到色呈金黃即可起鍋,等到冷卻後再食用,真是香脆可口極了。


"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農曆七月七日的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是中國人最浪漫的傳統節日,也是難得以女性為主體的節慶。

七夕起源於牛郎與織女之間悽美動人的愛情神話,牛郎、織女早在周朝《詩經》就有記載,不過當時老祖先看到的是銀河兩端,各有牽牛、織女兩個星座遙遙相對,雖然已經神格化,但還是沒有發展成為愛情故事。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根據北宋《太平御覽》記載,七月正值秋收,“七”又是陽數,因此七月七日自漢代以後成為慶賀秋收的好日子,並開始有了拜織女“乞巧”的習俗。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牛郎、織女兩個星座,已經從戀愛進而結為夫妻,並只能在每年的七夕相會,七夕節至此也發展成形。

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傳誦兩千多年,發展出許多版本。臺灣因為以前是農業社會,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情節,就頗有警示年輕男女談情說愛之餘,仍要以勤奮工作為重。故事是說,織女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公主,不但長得最漂亮,還有一雙巧手,每天為天庭編織雲錦,也就是美麗的雲彩;牛郎則是牧牛耕種的男神。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玉皇大帝因為看到牛郎工作勤奮,就把織女許配給他,但是兩人婚後因為耽於戀愛而逐漸廢弛工作,於是便派喜鵲轉告二人,今後要每隔七天才可以相聚一次,其餘日子都要專心工作。但粗心大意的喜鵲卻傳錯話,跟牛郎、織女說每天可以相聚一次,兩人因此更為恩愛,把工作拋在一旁。

玉皇大帝得知後大為震怒,下令牛郎、織女今後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聚一次,並用髮簪在天空劃出一道境界,把兩人分隔東西,那道境界就是銀河。為了處罰粗心的喜鵲,玉皇大帝就命令喜鵲在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召集同類,在銀河上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可以相聚。從此,牛郎、織女每年只能在天空的兩端遙望,等到七夕才能相會互訴衷情。

七夕的愛情故事反映在節慶的習俗上,並不像現代情人節那般的男歡女愛,反而是以少女為主體。她們在七夕當晚向織女祭拜,祈求自己也能擁有一雙靈活的巧手,這就是“乞巧”。

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在七夕都會舉行“乞巧”的儀式,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就記載:“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諭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因此,“穿針乞巧”是必有的儀式,少女拿綵線和七根針,只要順利穿過就是巧手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此外,乞巧會還有發展出“投針驗巧”、“喜蛛應巧”和“巧菜秀巧”等儀式。除了穿針線,少女們也會做手工藝或燒菜比巧手。供奉給織女的瓜果,如果能放到隔天有蜘蛛結網,那就代表織女應驗了。

織女在臺灣被稱為“七孃媽”,七夕要拜七孃媽乞巧,相傳“床母”的生日也是七月七日,因此所有十六歲以下的孩童,傍晚以後都要在床前燒金紙,並以雞酒油飯供奉床母,感謝她的保佑。

在臺南,因為七孃媽被視為孩童的保護神,所以七夕還有“七孃媽生,做十六歲”的特殊習俗。凡是當年,剛好滿十六歲,就要在七夕舉行“脫”的儀式,祭拜七孃媽以後,先鑽過紙糊的“七孃媽亭”,再把七孃媽亭燒掉,這樣就是“出婆祖間”,算成年了。

中國人逢年過節總少不了吃的,七夕節也有特殊的應景食品: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巧果:巧果是“乞巧果子”的簡稱,顧名思義,它是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北宋孟元老所著的《東京夢華錄》,就有詳述巧果的做法與各種口味。書中還指出,當時人們如果買一斤的巧果,會把半斤投到屋上給織女享用,剩下才分食。

巧果的基本材料是油、麵粉、糖,做法是先把白糖放入鍋中融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一般會加芝麻更香。一起拌勻後,先在工作臺撒點麵粉以免粘連,再以面棍擀成薄皮,越薄會越好吃。接著再切割折成梭形,然後放入油鍋炸到色呈金黃即可起鍋,等到冷卻後再食用,真是香脆可口極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軟粿:軟粿是臺灣在七夕祭拜七孃媽的特有食品,以糯米搓成,與湯圓極為相近,但要大一兩倍;搓好後要先壓成扁圓形,中間再用大拇指壓出一個凹。為什麼呢?因為牛郎、織女一年才見一次面,所以才以象徵一家團圓的湯圓為基礎,中間的凹則是給織女裝眼淚用的。所以,軟粿還有一個別名叫作“不情願粿”,因為牛郎、織女是被拆散的。

我們的老祖先創造出七夕這麼浪漫又饒富趣味的節慶,可惜的是傳到了現代,大多數年輕人只過西方情人節,七夕也淪為商業炒作的節日,傳統的習俗反而式微了。



《七夕》——楊樸

未會牽牛意若何

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

不道人間巧已多


"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農曆七月七日的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是中國人最浪漫的傳統節日,也是難得以女性為主體的節慶。

七夕起源於牛郎與織女之間悽美動人的愛情神話,牛郎、織女早在周朝《詩經》就有記載,不過當時老祖先看到的是銀河兩端,各有牽牛、織女兩個星座遙遙相對,雖然已經神格化,但還是沒有發展成為愛情故事。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根據北宋《太平御覽》記載,七月正值秋收,“七”又是陽數,因此七月七日自漢代以後成為慶賀秋收的好日子,並開始有了拜織女“乞巧”的習俗。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牛郎、織女兩個星座,已經從戀愛進而結為夫妻,並只能在每年的七夕相會,七夕節至此也發展成形。

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傳誦兩千多年,發展出許多版本。臺灣因為以前是農業社會,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情節,就頗有警示年輕男女談情說愛之餘,仍要以勤奮工作為重。故事是說,織女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公主,不但長得最漂亮,還有一雙巧手,每天為天庭編織雲錦,也就是美麗的雲彩;牛郎則是牧牛耕種的男神。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玉皇大帝因為看到牛郎工作勤奮,就把織女許配給他,但是兩人婚後因為耽於戀愛而逐漸廢弛工作,於是便派喜鵲轉告二人,今後要每隔七天才可以相聚一次,其餘日子都要專心工作。但粗心大意的喜鵲卻傳錯話,跟牛郎、織女說每天可以相聚一次,兩人因此更為恩愛,把工作拋在一旁。

玉皇大帝得知後大為震怒,下令牛郎、織女今後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聚一次,並用髮簪在天空劃出一道境界,把兩人分隔東西,那道境界就是銀河。為了處罰粗心的喜鵲,玉皇大帝就命令喜鵲在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召集同類,在銀河上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可以相聚。從此,牛郎、織女每年只能在天空的兩端遙望,等到七夕才能相會互訴衷情。

七夕的愛情故事反映在節慶的習俗上,並不像現代情人節那般的男歡女愛,反而是以少女為主體。她們在七夕當晚向織女祭拜,祈求自己也能擁有一雙靈活的巧手,這就是“乞巧”。

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在七夕都會舉行“乞巧”的儀式,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就記載:“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諭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因此,“穿針乞巧”是必有的儀式,少女拿綵線和七根針,只要順利穿過就是巧手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此外,乞巧會還有發展出“投針驗巧”、“喜蛛應巧”和“巧菜秀巧”等儀式。除了穿針線,少女們也會做手工藝或燒菜比巧手。供奉給織女的瓜果,如果能放到隔天有蜘蛛結網,那就代表織女應驗了。

織女在臺灣被稱為“七孃媽”,七夕要拜七孃媽乞巧,相傳“床母”的生日也是七月七日,因此所有十六歲以下的孩童,傍晚以後都要在床前燒金紙,並以雞酒油飯供奉床母,感謝她的保佑。

在臺南,因為七孃媽被視為孩童的保護神,所以七夕還有“七孃媽生,做十六歲”的特殊習俗。凡是當年,剛好滿十六歲,就要在七夕舉行“脫”的儀式,祭拜七孃媽以後,先鑽過紙糊的“七孃媽亭”,再把七孃媽亭燒掉,這樣就是“出婆祖間”,算成年了。

中國人逢年過節總少不了吃的,七夕節也有特殊的應景食品: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巧果:巧果是“乞巧果子”的簡稱,顧名思義,它是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北宋孟元老所著的《東京夢華錄》,就有詳述巧果的做法與各種口味。書中還指出,當時人們如果買一斤的巧果,會把半斤投到屋上給織女享用,剩下才分食。

巧果的基本材料是油、麵粉、糖,做法是先把白糖放入鍋中融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一般會加芝麻更香。一起拌勻後,先在工作臺撒點麵粉以免粘連,再以面棍擀成薄皮,越薄會越好吃。接著再切割折成梭形,然後放入油鍋炸到色呈金黃即可起鍋,等到冷卻後再食用,真是香脆可口極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軟粿:軟粿是臺灣在七夕祭拜七孃媽的特有食品,以糯米搓成,與湯圓極為相近,但要大一兩倍;搓好後要先壓成扁圓形,中間再用大拇指壓出一個凹。為什麼呢?因為牛郎、織女一年才見一次面,所以才以象徵一家團圓的湯圓為基礎,中間的凹則是給織女裝眼淚用的。所以,軟粿還有一個別名叫作“不情願粿”,因為牛郎、織女是被拆散的。

我們的老祖先創造出七夕這麼浪漫又饒富趣味的節慶,可惜的是傳到了現代,大多數年輕人只過西方情人節,七夕也淪為商業炒作的節日,傳統的習俗反而式微了。



《七夕》——楊樸

未會牽牛意若何

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

不道人間巧已多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七夕巧果的製作:

在上海看到的巧果,是把麵糰翻折,用小刀劃一下,再左右翻折,成為有框框的八字形。還有一些地方是用模子做的,基本上都是油炸小點心。

臺灣則是片平狀且加了芝麻。這個點心,好像上初中以後的家政課都會學的。

材料是中筋麵粉一百一十克,糖三十克,蛋一個,黑芝麻三十克,豆腐七十五克。將以上材料打散揉成團,用擀麵棍擀平,切成長條狀,用熱油小火炸到酥黃即可起鍋。

我年輕時著迷於看瓊瑤小說,她那唯美的愛情,確實影響著無知的一群。愛情可以當飯吃,只要有愛,就可以衝破所有的困境。我有個朋友沉溺於追尋瓊瑤所敘述的愛情故事,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傷痕累累,三十幾年過去,只有不勝唏噓。


"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農曆七月七日的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是中國人最浪漫的傳統節日,也是難得以女性為主體的節慶。

七夕起源於牛郎與織女之間悽美動人的愛情神話,牛郎、織女早在周朝《詩經》就有記載,不過當時老祖先看到的是銀河兩端,各有牽牛、織女兩個星座遙遙相對,雖然已經神格化,但還是沒有發展成為愛情故事。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根據北宋《太平御覽》記載,七月正值秋收,“七”又是陽數,因此七月七日自漢代以後成為慶賀秋收的好日子,並開始有了拜織女“乞巧”的習俗。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牛郎、織女兩個星座,已經從戀愛進而結為夫妻,並只能在每年的七夕相會,七夕節至此也發展成形。

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傳誦兩千多年,發展出許多版本。臺灣因為以前是農業社會,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情節,就頗有警示年輕男女談情說愛之餘,仍要以勤奮工作為重。故事是說,織女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公主,不但長得最漂亮,還有一雙巧手,每天為天庭編織雲錦,也就是美麗的雲彩;牛郎則是牧牛耕種的男神。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玉皇大帝因為看到牛郎工作勤奮,就把織女許配給他,但是兩人婚後因為耽於戀愛而逐漸廢弛工作,於是便派喜鵲轉告二人,今後要每隔七天才可以相聚一次,其餘日子都要專心工作。但粗心大意的喜鵲卻傳錯話,跟牛郎、織女說每天可以相聚一次,兩人因此更為恩愛,把工作拋在一旁。

玉皇大帝得知後大為震怒,下令牛郎、織女今後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聚一次,並用髮簪在天空劃出一道境界,把兩人分隔東西,那道境界就是銀河。為了處罰粗心的喜鵲,玉皇大帝就命令喜鵲在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召集同類,在銀河上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可以相聚。從此,牛郎、織女每年只能在天空的兩端遙望,等到七夕才能相會互訴衷情。

七夕的愛情故事反映在節慶的習俗上,並不像現代情人節那般的男歡女愛,反而是以少女為主體。她們在七夕當晚向織女祭拜,祈求自己也能擁有一雙靈活的巧手,這就是“乞巧”。

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在七夕都會舉行“乞巧”的儀式,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就記載:“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諭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因此,“穿針乞巧”是必有的儀式,少女拿綵線和七根針,只要順利穿過就是巧手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此外,乞巧會還有發展出“投針驗巧”、“喜蛛應巧”和“巧菜秀巧”等儀式。除了穿針線,少女們也會做手工藝或燒菜比巧手。供奉給織女的瓜果,如果能放到隔天有蜘蛛結網,那就代表織女應驗了。

織女在臺灣被稱為“七孃媽”,七夕要拜七孃媽乞巧,相傳“床母”的生日也是七月七日,因此所有十六歲以下的孩童,傍晚以後都要在床前燒金紙,並以雞酒油飯供奉床母,感謝她的保佑。

在臺南,因為七孃媽被視為孩童的保護神,所以七夕還有“七孃媽生,做十六歲”的特殊習俗。凡是當年,剛好滿十六歲,就要在七夕舉行“脫”的儀式,祭拜七孃媽以後,先鑽過紙糊的“七孃媽亭”,再把七孃媽亭燒掉,這樣就是“出婆祖間”,算成年了。

中國人逢年過節總少不了吃的,七夕節也有特殊的應景食品: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巧果:巧果是“乞巧果子”的簡稱,顧名思義,它是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北宋孟元老所著的《東京夢華錄》,就有詳述巧果的做法與各種口味。書中還指出,當時人們如果買一斤的巧果,會把半斤投到屋上給織女享用,剩下才分食。

巧果的基本材料是油、麵粉、糖,做法是先把白糖放入鍋中融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一般會加芝麻更香。一起拌勻後,先在工作臺撒點麵粉以免粘連,再以面棍擀成薄皮,越薄會越好吃。接著再切割折成梭形,然後放入油鍋炸到色呈金黃即可起鍋,等到冷卻後再食用,真是香脆可口極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軟粿:軟粿是臺灣在七夕祭拜七孃媽的特有食品,以糯米搓成,與湯圓極為相近,但要大一兩倍;搓好後要先壓成扁圓形,中間再用大拇指壓出一個凹。為什麼呢?因為牛郎、織女一年才見一次面,所以才以象徵一家團圓的湯圓為基礎,中間的凹則是給織女裝眼淚用的。所以,軟粿還有一個別名叫作“不情願粿”,因為牛郎、織女是被拆散的。

我們的老祖先創造出七夕這麼浪漫又饒富趣味的節慶,可惜的是傳到了現代,大多數年輕人只過西方情人節,七夕也淪為商業炒作的節日,傳統的習俗反而式微了。



《七夕》——楊樸

未會牽牛意若何

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

不道人間巧已多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七夕巧果的製作:

在上海看到的巧果,是把麵糰翻折,用小刀劃一下,再左右翻折,成為有框框的八字形。還有一些地方是用模子做的,基本上都是油炸小點心。

臺灣則是片平狀且加了芝麻。這個點心,好像上初中以後的家政課都會學的。

材料是中筋麵粉一百一十克,糖三十克,蛋一個,黑芝麻三十克,豆腐七十五克。將以上材料打散揉成團,用擀麵棍擀平,切成長條狀,用熱油小火炸到酥黃即可起鍋。

我年輕時著迷於看瓊瑤小說,她那唯美的愛情,確實影響著無知的一群。愛情可以當飯吃,只要有愛,就可以衝破所有的困境。我有個朋友沉溺於追尋瓊瑤所敘述的愛情故事,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傷痕累累,三十幾年過去,只有不勝唏噓。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瓊瑤小說出版的時間點,正是臺灣穩定發展中的一代孩子們的成長期,她那本《窗外》,我是躲在被窩裡看完的。我有個同班同學受到那種情感的影響,也愛上我們的數學老師,因為無法自拔,最後被迫轉學。

2009年龍應臺基金會請林青霞回臺北演講,也放映她年輕時主演卻從未公開放映的電影《窗外》。劇情中最關鍵的愛情對話,當年可是賺足了我們的眼淚,時隔三十多年,卻讓現場觀眾捧腹大笑,連林青霞自己也無法剋制地大笑。多麼強烈的對比啊──那年頭的純情對白,現代人看起來卻是滑稽可笑。那年代的性教育更是封閉,很多女生真的以為與男生接吻後就會生出小孩。然而也就在那種封閉的環境裡,不少情竇初開的少女演出了轟轟烈烈、不顧一切結婚的故事。至於是否幸福美滿,那就另當別論了。


"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農曆七月七日的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是中國人最浪漫的傳統節日,也是難得以女性為主體的節慶。

七夕起源於牛郎與織女之間悽美動人的愛情神話,牛郎、織女早在周朝《詩經》就有記載,不過當時老祖先看到的是銀河兩端,各有牽牛、織女兩個星座遙遙相對,雖然已經神格化,但還是沒有發展成為愛情故事。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根據北宋《太平御覽》記載,七月正值秋收,“七”又是陽數,因此七月七日自漢代以後成為慶賀秋收的好日子,並開始有了拜織女“乞巧”的習俗。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牛郎、織女兩個星座,已經從戀愛進而結為夫妻,並只能在每年的七夕相會,七夕節至此也發展成形。

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傳誦兩千多年,發展出許多版本。臺灣因為以前是農業社會,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情節,就頗有警示年輕男女談情說愛之餘,仍要以勤奮工作為重。故事是說,織女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公主,不但長得最漂亮,還有一雙巧手,每天為天庭編織雲錦,也就是美麗的雲彩;牛郎則是牧牛耕種的男神。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玉皇大帝因為看到牛郎工作勤奮,就把織女許配給他,但是兩人婚後因為耽於戀愛而逐漸廢弛工作,於是便派喜鵲轉告二人,今後要每隔七天才可以相聚一次,其餘日子都要專心工作。但粗心大意的喜鵲卻傳錯話,跟牛郎、織女說每天可以相聚一次,兩人因此更為恩愛,把工作拋在一旁。

玉皇大帝得知後大為震怒,下令牛郎、織女今後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聚一次,並用髮簪在天空劃出一道境界,把兩人分隔東西,那道境界就是銀河。為了處罰粗心的喜鵲,玉皇大帝就命令喜鵲在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召集同類,在銀河上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可以相聚。從此,牛郎、織女每年只能在天空的兩端遙望,等到七夕才能相會互訴衷情。

七夕的愛情故事反映在節慶的習俗上,並不像現代情人節那般的男歡女愛,反而是以少女為主體。她們在七夕當晚向織女祭拜,祈求自己也能擁有一雙靈活的巧手,這就是“乞巧”。

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在七夕都會舉行“乞巧”的儀式,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就記載:“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諭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因此,“穿針乞巧”是必有的儀式,少女拿綵線和七根針,只要順利穿過就是巧手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此外,乞巧會還有發展出“投針驗巧”、“喜蛛應巧”和“巧菜秀巧”等儀式。除了穿針線,少女們也會做手工藝或燒菜比巧手。供奉給織女的瓜果,如果能放到隔天有蜘蛛結網,那就代表織女應驗了。

織女在臺灣被稱為“七孃媽”,七夕要拜七孃媽乞巧,相傳“床母”的生日也是七月七日,因此所有十六歲以下的孩童,傍晚以後都要在床前燒金紙,並以雞酒油飯供奉床母,感謝她的保佑。

在臺南,因為七孃媽被視為孩童的保護神,所以七夕還有“七孃媽生,做十六歲”的特殊習俗。凡是當年,剛好滿十六歲,就要在七夕舉行“脫”的儀式,祭拜七孃媽以後,先鑽過紙糊的“七孃媽亭”,再把七孃媽亭燒掉,這樣就是“出婆祖間”,算成年了。

中國人逢年過節總少不了吃的,七夕節也有特殊的應景食品: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巧果:巧果是“乞巧果子”的簡稱,顧名思義,它是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北宋孟元老所著的《東京夢華錄》,就有詳述巧果的做法與各種口味。書中還指出,當時人們如果買一斤的巧果,會把半斤投到屋上給織女享用,剩下才分食。

巧果的基本材料是油、麵粉、糖,做法是先把白糖放入鍋中融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一般會加芝麻更香。一起拌勻後,先在工作臺撒點麵粉以免粘連,再以面棍擀成薄皮,越薄會越好吃。接著再切割折成梭形,然後放入油鍋炸到色呈金黃即可起鍋,等到冷卻後再食用,真是香脆可口極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軟粿:軟粿是臺灣在七夕祭拜七孃媽的特有食品,以糯米搓成,與湯圓極為相近,但要大一兩倍;搓好後要先壓成扁圓形,中間再用大拇指壓出一個凹。為什麼呢?因為牛郎、織女一年才見一次面,所以才以象徵一家團圓的湯圓為基礎,中間的凹則是給織女裝眼淚用的。所以,軟粿還有一個別名叫作“不情願粿”,因為牛郎、織女是被拆散的。

我們的老祖先創造出七夕這麼浪漫又饒富趣味的節慶,可惜的是傳到了現代,大多數年輕人只過西方情人節,七夕也淪為商業炒作的節日,傳統的習俗反而式微了。



《七夕》——楊樸

未會牽牛意若何

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

不道人間巧已多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七夕巧果的製作:

在上海看到的巧果,是把麵糰翻折,用小刀劃一下,再左右翻折,成為有框框的八字形。還有一些地方是用模子做的,基本上都是油炸小點心。

臺灣則是片平狀且加了芝麻。這個點心,好像上初中以後的家政課都會學的。

材料是中筋麵粉一百一十克,糖三十克,蛋一個,黑芝麻三十克,豆腐七十五克。將以上材料打散揉成團,用擀麵棍擀平,切成長條狀,用熱油小火炸到酥黃即可起鍋。

我年輕時著迷於看瓊瑤小說,她那唯美的愛情,確實影響著無知的一群。愛情可以當飯吃,只要有愛,就可以衝破所有的困境。我有個朋友沉溺於追尋瓊瑤所敘述的愛情故事,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傷痕累累,三十幾年過去,只有不勝唏噓。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瓊瑤小說出版的時間點,正是臺灣穩定發展中的一代孩子們的成長期,她那本《窗外》,我是躲在被窩裡看完的。我有個同班同學受到那種情感的影響,也愛上我們的數學老師,因為無法自拔,最後被迫轉學。

2009年龍應臺基金會請林青霞回臺北演講,也放映她年輕時主演卻從未公開放映的電影《窗外》。劇情中最關鍵的愛情對話,當年可是賺足了我們的眼淚,時隔三十多年,卻讓現場觀眾捧腹大笑,連林青霞自己也無法剋制地大笑。多麼強烈的對比啊──那年頭的純情對白,現代人看起來卻是滑稽可笑。那年代的性教育更是封閉,很多女生真的以為與男生接吻後就會生出小孩。然而也就在那種封閉的環境裡,不少情竇初開的少女演出了轟轟烈烈、不顧一切結婚的故事。至於是否幸福美滿,那就另當別論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出身上海名門世家的張愛玲,她小說裡的愛情卻大多千瘡百孔,冷酷滄桑。那些因現實無法扭轉或因人性無法相合導致的悲劇性結局,卻讓大群女性清醒地回到了現實:愛要問值得不值得。快樂的已結束,不快樂的,想起來永遠傷心,誰還那麼傻下去呀。冷眼輕嘆之後,她們的日子過得格外的硬朗公平。


"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農曆七月七日的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是中國人最浪漫的傳統節日,也是難得以女性為主體的節慶。

七夕起源於牛郎與織女之間悽美動人的愛情神話,牛郎、織女早在周朝《詩經》就有記載,不過當時老祖先看到的是銀河兩端,各有牽牛、織女兩個星座遙遙相對,雖然已經神格化,但還是沒有發展成為愛情故事。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根據北宋《太平御覽》記載,七月正值秋收,“七”又是陽數,因此七月七日自漢代以後成為慶賀秋收的好日子,並開始有了拜織女“乞巧”的習俗。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牛郎、織女兩個星座,已經從戀愛進而結為夫妻,並只能在每年的七夕相會,七夕節至此也發展成形。

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傳誦兩千多年,發展出許多版本。臺灣因為以前是農業社會,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情節,就頗有警示年輕男女談情說愛之餘,仍要以勤奮工作為重。故事是說,織女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公主,不但長得最漂亮,還有一雙巧手,每天為天庭編織雲錦,也就是美麗的雲彩;牛郎則是牧牛耕種的男神。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玉皇大帝因為看到牛郎工作勤奮,就把織女許配給他,但是兩人婚後因為耽於戀愛而逐漸廢弛工作,於是便派喜鵲轉告二人,今後要每隔七天才可以相聚一次,其餘日子都要專心工作。但粗心大意的喜鵲卻傳錯話,跟牛郎、織女說每天可以相聚一次,兩人因此更為恩愛,把工作拋在一旁。

玉皇大帝得知後大為震怒,下令牛郎、織女今後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聚一次,並用髮簪在天空劃出一道境界,把兩人分隔東西,那道境界就是銀河。為了處罰粗心的喜鵲,玉皇大帝就命令喜鵲在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召集同類,在銀河上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可以相聚。從此,牛郎、織女每年只能在天空的兩端遙望,等到七夕才能相會互訴衷情。

七夕的愛情故事反映在節慶的習俗上,並不像現代情人節那般的男歡女愛,反而是以少女為主體。她們在七夕當晚向織女祭拜,祈求自己也能擁有一雙靈活的巧手,這就是“乞巧”。

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在七夕都會舉行“乞巧”的儀式,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就記載:“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諭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因此,“穿針乞巧”是必有的儀式,少女拿綵線和七根針,只要順利穿過就是巧手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此外,乞巧會還有發展出“投針驗巧”、“喜蛛應巧”和“巧菜秀巧”等儀式。除了穿針線,少女們也會做手工藝或燒菜比巧手。供奉給織女的瓜果,如果能放到隔天有蜘蛛結網,那就代表織女應驗了。

織女在臺灣被稱為“七孃媽”,七夕要拜七孃媽乞巧,相傳“床母”的生日也是七月七日,因此所有十六歲以下的孩童,傍晚以後都要在床前燒金紙,並以雞酒油飯供奉床母,感謝她的保佑。

在臺南,因為七孃媽被視為孩童的保護神,所以七夕還有“七孃媽生,做十六歲”的特殊習俗。凡是當年,剛好滿十六歲,就要在七夕舉行“脫”的儀式,祭拜七孃媽以後,先鑽過紙糊的“七孃媽亭”,再把七孃媽亭燒掉,這樣就是“出婆祖間”,算成年了。

中國人逢年過節總少不了吃的,七夕節也有特殊的應景食品: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巧果:巧果是“乞巧果子”的簡稱,顧名思義,它是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北宋孟元老所著的《東京夢華錄》,就有詳述巧果的做法與各種口味。書中還指出,當時人們如果買一斤的巧果,會把半斤投到屋上給織女享用,剩下才分食。

巧果的基本材料是油、麵粉、糖,做法是先把白糖放入鍋中融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一般會加芝麻更香。一起拌勻後,先在工作臺撒點麵粉以免粘連,再以面棍擀成薄皮,越薄會越好吃。接著再切割折成梭形,然後放入油鍋炸到色呈金黃即可起鍋,等到冷卻後再食用,真是香脆可口極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軟粿:軟粿是臺灣在七夕祭拜七孃媽的特有食品,以糯米搓成,與湯圓極為相近,但要大一兩倍;搓好後要先壓成扁圓形,中間再用大拇指壓出一個凹。為什麼呢?因為牛郎、織女一年才見一次面,所以才以象徵一家團圓的湯圓為基礎,中間的凹則是給織女裝眼淚用的。所以,軟粿還有一個別名叫作“不情願粿”,因為牛郎、織女是被拆散的。

我們的老祖先創造出七夕這麼浪漫又饒富趣味的節慶,可惜的是傳到了現代,大多數年輕人只過西方情人節,七夕也淪為商業炒作的節日,傳統的習俗反而式微了。



《七夕》——楊樸

未會牽牛意若何

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

不道人間巧已多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七夕巧果的製作:

在上海看到的巧果,是把麵糰翻折,用小刀劃一下,再左右翻折,成為有框框的八字形。還有一些地方是用模子做的,基本上都是油炸小點心。

臺灣則是片平狀且加了芝麻。這個點心,好像上初中以後的家政課都會學的。

材料是中筋麵粉一百一十克,糖三十克,蛋一個,黑芝麻三十克,豆腐七十五克。將以上材料打散揉成團,用擀麵棍擀平,切成長條狀,用熱油小火炸到酥黃即可起鍋。

我年輕時著迷於看瓊瑤小說,她那唯美的愛情,確實影響著無知的一群。愛情可以當飯吃,只要有愛,就可以衝破所有的困境。我有個朋友沉溺於追尋瓊瑤所敘述的愛情故事,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傷痕累累,三十幾年過去,只有不勝唏噓。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瓊瑤小說出版的時間點,正是臺灣穩定發展中的一代孩子們的成長期,她那本《窗外》,我是躲在被窩裡看完的。我有個同班同學受到那種情感的影響,也愛上我們的數學老師,因為無法自拔,最後被迫轉學。

2009年龍應臺基金會請林青霞回臺北演講,也放映她年輕時主演卻從未公開放映的電影《窗外》。劇情中最關鍵的愛情對話,當年可是賺足了我們的眼淚,時隔三十多年,卻讓現場觀眾捧腹大笑,連林青霞自己也無法剋制地大笑。多麼強烈的對比啊──那年頭的純情對白,現代人看起來卻是滑稽可笑。那年代的性教育更是封閉,很多女生真的以為與男生接吻後就會生出小孩。然而也就在那種封閉的環境裡,不少情竇初開的少女演出了轟轟烈烈、不顧一切結婚的故事。至於是否幸福美滿,那就另當別論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出身上海名門世家的張愛玲,她小說裡的愛情卻大多千瘡百孔,冷酷滄桑。那些因現實無法扭轉或因人性無法相合導致的悲劇性結局,卻讓大群女性清醒地回到了現實:愛要問值得不值得。快樂的已結束,不快樂的,想起來永遠傷心,誰還那麼傻下去呀。冷眼輕嘆之後,她們的日子過得格外的硬朗公平。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詩人徐志摩那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明明跟愛情沒有直接的關係,卻讓當年的我給愛情穿上件雪紡紗衣,而“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記”也啟開我對愛情的一種灑脫的態度。


"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農曆七月七日的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是中國人最浪漫的傳統節日,也是難得以女性為主體的節慶。

七夕起源於牛郎與織女之間悽美動人的愛情神話,牛郎、織女早在周朝《詩經》就有記載,不過當時老祖先看到的是銀河兩端,各有牽牛、織女兩個星座遙遙相對,雖然已經神格化,但還是沒有發展成為愛情故事。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根據北宋《太平御覽》記載,七月正值秋收,“七”又是陽數,因此七月七日自漢代以後成為慶賀秋收的好日子,並開始有了拜織女“乞巧”的習俗。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牛郎、織女兩個星座,已經從戀愛進而結為夫妻,並只能在每年的七夕相會,七夕節至此也發展成形。

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傳誦兩千多年,發展出許多版本。臺灣因為以前是農業社會,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情節,就頗有警示年輕男女談情說愛之餘,仍要以勤奮工作為重。故事是說,織女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公主,不但長得最漂亮,還有一雙巧手,每天為天庭編織雲錦,也就是美麗的雲彩;牛郎則是牧牛耕種的男神。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玉皇大帝因為看到牛郎工作勤奮,就把織女許配給他,但是兩人婚後因為耽於戀愛而逐漸廢弛工作,於是便派喜鵲轉告二人,今後要每隔七天才可以相聚一次,其餘日子都要專心工作。但粗心大意的喜鵲卻傳錯話,跟牛郎、織女說每天可以相聚一次,兩人因此更為恩愛,把工作拋在一旁。

玉皇大帝得知後大為震怒,下令牛郎、織女今後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聚一次,並用髮簪在天空劃出一道境界,把兩人分隔東西,那道境界就是銀河。為了處罰粗心的喜鵲,玉皇大帝就命令喜鵲在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召集同類,在銀河上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可以相聚。從此,牛郎、織女每年只能在天空的兩端遙望,等到七夕才能相會互訴衷情。

七夕的愛情故事反映在節慶的習俗上,並不像現代情人節那般的男歡女愛,反而是以少女為主體。她們在七夕當晚向織女祭拜,祈求自己也能擁有一雙靈活的巧手,這就是“乞巧”。

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在七夕都會舉行“乞巧”的儀式,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就記載:“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諭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因此,“穿針乞巧”是必有的儀式,少女拿綵線和七根針,只要順利穿過就是巧手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此外,乞巧會還有發展出“投針驗巧”、“喜蛛應巧”和“巧菜秀巧”等儀式。除了穿針線,少女們也會做手工藝或燒菜比巧手。供奉給織女的瓜果,如果能放到隔天有蜘蛛結網,那就代表織女應驗了。

織女在臺灣被稱為“七孃媽”,七夕要拜七孃媽乞巧,相傳“床母”的生日也是七月七日,因此所有十六歲以下的孩童,傍晚以後都要在床前燒金紙,並以雞酒油飯供奉床母,感謝她的保佑。

在臺南,因為七孃媽被視為孩童的保護神,所以七夕還有“七孃媽生,做十六歲”的特殊習俗。凡是當年,剛好滿十六歲,就要在七夕舉行“脫”的儀式,祭拜七孃媽以後,先鑽過紙糊的“七孃媽亭”,再把七孃媽亭燒掉,這樣就是“出婆祖間”,算成年了。

中國人逢年過節總少不了吃的,七夕節也有特殊的應景食品: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巧果:巧果是“乞巧果子”的簡稱,顧名思義,它是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北宋孟元老所著的《東京夢華錄》,就有詳述巧果的做法與各種口味。書中還指出,當時人們如果買一斤的巧果,會把半斤投到屋上給織女享用,剩下才分食。

巧果的基本材料是油、麵粉、糖,做法是先把白糖放入鍋中融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一般會加芝麻更香。一起拌勻後,先在工作臺撒點麵粉以免粘連,再以面棍擀成薄皮,越薄會越好吃。接著再切割折成梭形,然後放入油鍋炸到色呈金黃即可起鍋,等到冷卻後再食用,真是香脆可口極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軟粿:軟粿是臺灣在七夕祭拜七孃媽的特有食品,以糯米搓成,與湯圓極為相近,但要大一兩倍;搓好後要先壓成扁圓形,中間再用大拇指壓出一個凹。為什麼呢?因為牛郎、織女一年才見一次面,所以才以象徵一家團圓的湯圓為基礎,中間的凹則是給織女裝眼淚用的。所以,軟粿還有一個別名叫作“不情願粿”,因為牛郎、織女是被拆散的。

我們的老祖先創造出七夕這麼浪漫又饒富趣味的節慶,可惜的是傳到了現代,大多數年輕人只過西方情人節,七夕也淪為商業炒作的節日,傳統的習俗反而式微了。



《七夕》——楊樸

未會牽牛意若何

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

不道人間巧已多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七夕巧果的製作:

在上海看到的巧果,是把麵糰翻折,用小刀劃一下,再左右翻折,成為有框框的八字形。還有一些地方是用模子做的,基本上都是油炸小點心。

臺灣則是片平狀且加了芝麻。這個點心,好像上初中以後的家政課都會學的。

材料是中筋麵粉一百一十克,糖三十克,蛋一個,黑芝麻三十克,豆腐七十五克。將以上材料打散揉成團,用擀麵棍擀平,切成長條狀,用熱油小火炸到酥黃即可起鍋。

我年輕時著迷於看瓊瑤小說,她那唯美的愛情,確實影響著無知的一群。愛情可以當飯吃,只要有愛,就可以衝破所有的困境。我有個朋友沉溺於追尋瓊瑤所敘述的愛情故事,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傷痕累累,三十幾年過去,只有不勝唏噓。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瓊瑤小說出版的時間點,正是臺灣穩定發展中的一代孩子們的成長期,她那本《窗外》,我是躲在被窩裡看完的。我有個同班同學受到那種情感的影響,也愛上我們的數學老師,因為無法自拔,最後被迫轉學。

2009年龍應臺基金會請林青霞回臺北演講,也放映她年輕時主演卻從未公開放映的電影《窗外》。劇情中最關鍵的愛情對話,當年可是賺足了我們的眼淚,時隔三十多年,卻讓現場觀眾捧腹大笑,連林青霞自己也無法剋制地大笑。多麼強烈的對比啊──那年頭的純情對白,現代人看起來卻是滑稽可笑。那年代的性教育更是封閉,很多女生真的以為與男生接吻後就會生出小孩。然而也就在那種封閉的環境裡,不少情竇初開的少女演出了轟轟烈烈、不顧一切結婚的故事。至於是否幸福美滿,那就另當別論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出身上海名門世家的張愛玲,她小說裡的愛情卻大多千瘡百孔,冷酷滄桑。那些因現實無法扭轉或因人性無法相合導致的悲劇性結局,卻讓大群女性清醒地回到了現實:愛要問值得不值得。快樂的已結束,不快樂的,想起來永遠傷心,誰還那麼傻下去呀。冷眼輕嘆之後,她們的日子過得格外的硬朗公平。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詩人徐志摩那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明明跟愛情沒有直接的關係,卻讓當年的我給愛情穿上件雪紡紗衣,而“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記”也啟開我對愛情的一種灑脫的態度。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浪漫的三毛,許多人都記得她那齊肩的長髮,飄逸地蕩在撒哈拉沙漠的風沙裡。“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那種異國情調的愛情與熱情,可真讓我大開眼界,羨慕不已。人活著,不就是為了要赴那一場生生世世的約會嗎?


"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農曆七月七日的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是中國人最浪漫的傳統節日,也是難得以女性為主體的節慶。

七夕起源於牛郎與織女之間悽美動人的愛情神話,牛郎、織女早在周朝《詩經》就有記載,不過當時老祖先看到的是銀河兩端,各有牽牛、織女兩個星座遙遙相對,雖然已經神格化,但還是沒有發展成為愛情故事。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根據北宋《太平御覽》記載,七月正值秋收,“七”又是陽數,因此七月七日自漢代以後成為慶賀秋收的好日子,並開始有了拜織女“乞巧”的習俗。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牛郎、織女兩個星座,已經從戀愛進而結為夫妻,並只能在每年的七夕相會,七夕節至此也發展成形。

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傳誦兩千多年,發展出許多版本。臺灣因為以前是農業社會,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情節,就頗有警示年輕男女談情說愛之餘,仍要以勤奮工作為重。故事是說,織女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公主,不但長得最漂亮,還有一雙巧手,每天為天庭編織雲錦,也就是美麗的雲彩;牛郎則是牧牛耕種的男神。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玉皇大帝因為看到牛郎工作勤奮,就把織女許配給他,但是兩人婚後因為耽於戀愛而逐漸廢弛工作,於是便派喜鵲轉告二人,今後要每隔七天才可以相聚一次,其餘日子都要專心工作。但粗心大意的喜鵲卻傳錯話,跟牛郎、織女說每天可以相聚一次,兩人因此更為恩愛,把工作拋在一旁。

玉皇大帝得知後大為震怒,下令牛郎、織女今後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聚一次,並用髮簪在天空劃出一道境界,把兩人分隔東西,那道境界就是銀河。為了處罰粗心的喜鵲,玉皇大帝就命令喜鵲在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召集同類,在銀河上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可以相聚。從此,牛郎、織女每年只能在天空的兩端遙望,等到七夕才能相會互訴衷情。

七夕的愛情故事反映在節慶的習俗上,並不像現代情人節那般的男歡女愛,反而是以少女為主體。她們在七夕當晚向織女祭拜,祈求自己也能擁有一雙靈活的巧手,這就是“乞巧”。

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在七夕都會舉行“乞巧”的儀式,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就記載:“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諭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因此,“穿針乞巧”是必有的儀式,少女拿綵線和七根針,只要順利穿過就是巧手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此外,乞巧會還有發展出“投針驗巧”、“喜蛛應巧”和“巧菜秀巧”等儀式。除了穿針線,少女們也會做手工藝或燒菜比巧手。供奉給織女的瓜果,如果能放到隔天有蜘蛛結網,那就代表織女應驗了。

織女在臺灣被稱為“七孃媽”,七夕要拜七孃媽乞巧,相傳“床母”的生日也是七月七日,因此所有十六歲以下的孩童,傍晚以後都要在床前燒金紙,並以雞酒油飯供奉床母,感謝她的保佑。

在臺南,因為七孃媽被視為孩童的保護神,所以七夕還有“七孃媽生,做十六歲”的特殊習俗。凡是當年,剛好滿十六歲,就要在七夕舉行“脫”的儀式,祭拜七孃媽以後,先鑽過紙糊的“七孃媽亭”,再把七孃媽亭燒掉,這樣就是“出婆祖間”,算成年了。

中國人逢年過節總少不了吃的,七夕節也有特殊的應景食品: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巧果:巧果是“乞巧果子”的簡稱,顧名思義,它是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北宋孟元老所著的《東京夢華錄》,就有詳述巧果的做法與各種口味。書中還指出,當時人們如果買一斤的巧果,會把半斤投到屋上給織女享用,剩下才分食。

巧果的基本材料是油、麵粉、糖,做法是先把白糖放入鍋中融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一般會加芝麻更香。一起拌勻後,先在工作臺撒點麵粉以免粘連,再以面棍擀成薄皮,越薄會越好吃。接著再切割折成梭形,然後放入油鍋炸到色呈金黃即可起鍋,等到冷卻後再食用,真是香脆可口極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軟粿:軟粿是臺灣在七夕祭拜七孃媽的特有食品,以糯米搓成,與湯圓極為相近,但要大一兩倍;搓好後要先壓成扁圓形,中間再用大拇指壓出一個凹。為什麼呢?因為牛郎、織女一年才見一次面,所以才以象徵一家團圓的湯圓為基礎,中間的凹則是給織女裝眼淚用的。所以,軟粿還有一個別名叫作“不情願粿”,因為牛郎、織女是被拆散的。

我們的老祖先創造出七夕這麼浪漫又饒富趣味的節慶,可惜的是傳到了現代,大多數年輕人只過西方情人節,七夕也淪為商業炒作的節日,傳統的習俗反而式微了。



《七夕》——楊樸

未會牽牛意若何

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

不道人間巧已多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七夕巧果的製作:

在上海看到的巧果,是把麵糰翻折,用小刀劃一下,再左右翻折,成為有框框的八字形。還有一些地方是用模子做的,基本上都是油炸小點心。

臺灣則是片平狀且加了芝麻。這個點心,好像上初中以後的家政課都會學的。

材料是中筋麵粉一百一十克,糖三十克,蛋一個,黑芝麻三十克,豆腐七十五克。將以上材料打散揉成團,用擀麵棍擀平,切成長條狀,用熱油小火炸到酥黃即可起鍋。

我年輕時著迷於看瓊瑤小說,她那唯美的愛情,確實影響著無知的一群。愛情可以當飯吃,只要有愛,就可以衝破所有的困境。我有個朋友沉溺於追尋瓊瑤所敘述的愛情故事,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傷痕累累,三十幾年過去,只有不勝唏噓。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瓊瑤小說出版的時間點,正是臺灣穩定發展中的一代孩子們的成長期,她那本《窗外》,我是躲在被窩裡看完的。我有個同班同學受到那種情感的影響,也愛上我們的數學老師,因為無法自拔,最後被迫轉學。

2009年龍應臺基金會請林青霞回臺北演講,也放映她年輕時主演卻從未公開放映的電影《窗外》。劇情中最關鍵的愛情對話,當年可是賺足了我們的眼淚,時隔三十多年,卻讓現場觀眾捧腹大笑,連林青霞自己也無法剋制地大笑。多麼強烈的對比啊──那年頭的純情對白,現代人看起來卻是滑稽可笑。那年代的性教育更是封閉,很多女生真的以為與男生接吻後就會生出小孩。然而也就在那種封閉的環境裡,不少情竇初開的少女演出了轟轟烈烈、不顧一切結婚的故事。至於是否幸福美滿,那就另當別論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出身上海名門世家的張愛玲,她小說裡的愛情卻大多千瘡百孔,冷酷滄桑。那些因現實無法扭轉或因人性無法相合導致的悲劇性結局,卻讓大群女性清醒地回到了現實:愛要問值得不值得。快樂的已結束,不快樂的,想起來永遠傷心,誰還那麼傻下去呀。冷眼輕嘆之後,她們的日子過得格外的硬朗公平。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詩人徐志摩那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明明跟愛情沒有直接的關係,卻讓當年的我給愛情穿上件雪紡紗衣,而“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記”也啟開我對愛情的一種灑脫的態度。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浪漫的三毛,許多人都記得她那齊肩的長髮,飄逸地蕩在撒哈拉沙漠的風沙裡。“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那種異國情調的愛情與熱情,可真讓我大開眼界,羨慕不已。人活著,不就是為了要赴那一場生生世世的約會嗎?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武俠名家金庸筆下的楊過與小龍女,脫俗的愛情可以穿越時空,隨時都經得起考驗,竟然到現在都還可以撫慰一把年紀的我。感覺到自己好似可以在楊過與小龍女幾次的離合之間慢慢成長一般。


"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農曆七月七日的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是中國人最浪漫的傳統節日,也是難得以女性為主體的節慶。

七夕起源於牛郎與織女之間悽美動人的愛情神話,牛郎、織女早在周朝《詩經》就有記載,不過當時老祖先看到的是銀河兩端,各有牽牛、織女兩個星座遙遙相對,雖然已經神格化,但還是沒有發展成為愛情故事。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根據北宋《太平御覽》記載,七月正值秋收,“七”又是陽數,因此七月七日自漢代以後成為慶賀秋收的好日子,並開始有了拜織女“乞巧”的習俗。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牛郎、織女兩個星座,已經從戀愛進而結為夫妻,並只能在每年的七夕相會,七夕節至此也發展成形。

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傳誦兩千多年,發展出許多版本。臺灣因為以前是農業社會,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情節,就頗有警示年輕男女談情說愛之餘,仍要以勤奮工作為重。故事是說,織女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公主,不但長得最漂亮,還有一雙巧手,每天為天庭編織雲錦,也就是美麗的雲彩;牛郎則是牧牛耕種的男神。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玉皇大帝因為看到牛郎工作勤奮,就把織女許配給他,但是兩人婚後因為耽於戀愛而逐漸廢弛工作,於是便派喜鵲轉告二人,今後要每隔七天才可以相聚一次,其餘日子都要專心工作。但粗心大意的喜鵲卻傳錯話,跟牛郎、織女說每天可以相聚一次,兩人因此更為恩愛,把工作拋在一旁。

玉皇大帝得知後大為震怒,下令牛郎、織女今後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聚一次,並用髮簪在天空劃出一道境界,把兩人分隔東西,那道境界就是銀河。為了處罰粗心的喜鵲,玉皇大帝就命令喜鵲在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召集同類,在銀河上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可以相聚。從此,牛郎、織女每年只能在天空的兩端遙望,等到七夕才能相會互訴衷情。

七夕的愛情故事反映在節慶的習俗上,並不像現代情人節那般的男歡女愛,反而是以少女為主體。她們在七夕當晚向織女祭拜,祈求自己也能擁有一雙靈活的巧手,這就是“乞巧”。

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在七夕都會舉行“乞巧”的儀式,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就記載:“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諭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因此,“穿針乞巧”是必有的儀式,少女拿綵線和七根針,只要順利穿過就是巧手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此外,乞巧會還有發展出“投針驗巧”、“喜蛛應巧”和“巧菜秀巧”等儀式。除了穿針線,少女們也會做手工藝或燒菜比巧手。供奉給織女的瓜果,如果能放到隔天有蜘蛛結網,那就代表織女應驗了。

織女在臺灣被稱為“七孃媽”,七夕要拜七孃媽乞巧,相傳“床母”的生日也是七月七日,因此所有十六歲以下的孩童,傍晚以後都要在床前燒金紙,並以雞酒油飯供奉床母,感謝她的保佑。

在臺南,因為七孃媽被視為孩童的保護神,所以七夕還有“七孃媽生,做十六歲”的特殊習俗。凡是當年,剛好滿十六歲,就要在七夕舉行“脫”的儀式,祭拜七孃媽以後,先鑽過紙糊的“七孃媽亭”,再把七孃媽亭燒掉,這樣就是“出婆祖間”,算成年了。

中國人逢年過節總少不了吃的,七夕節也有特殊的應景食品: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巧果:巧果是“乞巧果子”的簡稱,顧名思義,它是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北宋孟元老所著的《東京夢華錄》,就有詳述巧果的做法與各種口味。書中還指出,當時人們如果買一斤的巧果,會把半斤投到屋上給織女享用,剩下才分食。

巧果的基本材料是油、麵粉、糖,做法是先把白糖放入鍋中融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一般會加芝麻更香。一起拌勻後,先在工作臺撒點麵粉以免粘連,再以面棍擀成薄皮,越薄會越好吃。接著再切割折成梭形,然後放入油鍋炸到色呈金黃即可起鍋,等到冷卻後再食用,真是香脆可口極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軟粿:軟粿是臺灣在七夕祭拜七孃媽的特有食品,以糯米搓成,與湯圓極為相近,但要大一兩倍;搓好後要先壓成扁圓形,中間再用大拇指壓出一個凹。為什麼呢?因為牛郎、織女一年才見一次面,所以才以象徵一家團圓的湯圓為基礎,中間的凹則是給織女裝眼淚用的。所以,軟粿還有一個別名叫作“不情願粿”,因為牛郎、織女是被拆散的。

我們的老祖先創造出七夕這麼浪漫又饒富趣味的節慶,可惜的是傳到了現代,大多數年輕人只過西方情人節,七夕也淪為商業炒作的節日,傳統的習俗反而式微了。



《七夕》——楊樸

未會牽牛意若何

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

不道人間巧已多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七夕巧果的製作:

在上海看到的巧果,是把麵糰翻折,用小刀劃一下,再左右翻折,成為有框框的八字形。還有一些地方是用模子做的,基本上都是油炸小點心。

臺灣則是片平狀且加了芝麻。這個點心,好像上初中以後的家政課都會學的。

材料是中筋麵粉一百一十克,糖三十克,蛋一個,黑芝麻三十克,豆腐七十五克。將以上材料打散揉成團,用擀麵棍擀平,切成長條狀,用熱油小火炸到酥黃即可起鍋。

我年輕時著迷於看瓊瑤小說,她那唯美的愛情,確實影響著無知的一群。愛情可以當飯吃,只要有愛,就可以衝破所有的困境。我有個朋友沉溺於追尋瓊瑤所敘述的愛情故事,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傷痕累累,三十幾年過去,只有不勝唏噓。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瓊瑤小說出版的時間點,正是臺灣穩定發展中的一代孩子們的成長期,她那本《窗外》,我是躲在被窩裡看完的。我有個同班同學受到那種情感的影響,也愛上我們的數學老師,因為無法自拔,最後被迫轉學。

2009年龍應臺基金會請林青霞回臺北演講,也放映她年輕時主演卻從未公開放映的電影《窗外》。劇情中最關鍵的愛情對話,當年可是賺足了我們的眼淚,時隔三十多年,卻讓現場觀眾捧腹大笑,連林青霞自己也無法剋制地大笑。多麼強烈的對比啊──那年頭的純情對白,現代人看起來卻是滑稽可笑。那年代的性教育更是封閉,很多女生真的以為與男生接吻後就會生出小孩。然而也就在那種封閉的環境裡,不少情竇初開的少女演出了轟轟烈烈、不顧一切結婚的故事。至於是否幸福美滿,那就另當別論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出身上海名門世家的張愛玲,她小說裡的愛情卻大多千瘡百孔,冷酷滄桑。那些因現實無法扭轉或因人性無法相合導致的悲劇性結局,卻讓大群女性清醒地回到了現實:愛要問值得不值得。快樂的已結束,不快樂的,想起來永遠傷心,誰還那麼傻下去呀。冷眼輕嘆之後,她們的日子過得格外的硬朗公平。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詩人徐志摩那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明明跟愛情沒有直接的關係,卻讓當年的我給愛情穿上件雪紡紗衣,而“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記”也啟開我對愛情的一種灑脫的態度。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浪漫的三毛,許多人都記得她那齊肩的長髮,飄逸地蕩在撒哈拉沙漠的風沙裡。“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那種異國情調的愛情與熱情,可真讓我大開眼界,羨慕不已。人活著,不就是為了要赴那一場生生世世的約會嗎?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武俠名家金庸筆下的楊過與小龍女,脫俗的愛情可以穿越時空,隨時都經得起考驗,竟然到現在都還可以撫慰一把年紀的我。感覺到自己好似可以在楊過與小龍女幾次的離合之間慢慢成長一般。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朱德庸的漫畫《雙響炮》與《醋溜族》,簡短的幾句對白,往往一語道破愛情的真相與男女之間的張力,令人拍案叫絕。

我的香港朋友則說,香港女作家亦舒、張小嫻比較喜歡寫女人自力更生的故事,能幹的女人多半對愛情要有掌控的權力,也都以“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的態度,對香港女性影響較多。我的上海的朋友則說:王小波、王朔、王安憶、莫言、蘇童、嚴歌苓、餘華、張潔等,是影響大陸愛情觀念的作家。

我成長的年代,電視只有三個臺,大的報紙只有兩三家,雜誌也是有控制的質與量,而現在電視有一百多臺,收音機有衛星收音機,國外作家像偶像一樣地作秀,雜誌更是針對不同的族群出現,網絡作家之外,還出現網絡美女作家。美國肥皂劇的滲透,韓劇的來勢洶洶,好萊塢大卡司的電影宣傳,情歌的無所不在,大膽與露骨的表白……這一切的改變,也不過是三十多年的時間罷了。


"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農曆七月七日的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是中國人最浪漫的傳統節日,也是難得以女性為主體的節慶。

七夕起源於牛郎與織女之間悽美動人的愛情神話,牛郎、織女早在周朝《詩經》就有記載,不過當時老祖先看到的是銀河兩端,各有牽牛、織女兩個星座遙遙相對,雖然已經神格化,但還是沒有發展成為愛情故事。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根據北宋《太平御覽》記載,七月正值秋收,“七”又是陽數,因此七月七日自漢代以後成為慶賀秋收的好日子,並開始有了拜織女“乞巧”的習俗。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牛郎、織女兩個星座,已經從戀愛進而結為夫妻,並只能在每年的七夕相會,七夕節至此也發展成形。

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傳誦兩千多年,發展出許多版本。臺灣因為以前是農業社會,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情節,就頗有警示年輕男女談情說愛之餘,仍要以勤奮工作為重。故事是說,織女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公主,不但長得最漂亮,還有一雙巧手,每天為天庭編織雲錦,也就是美麗的雲彩;牛郎則是牧牛耕種的男神。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玉皇大帝因為看到牛郎工作勤奮,就把織女許配給他,但是兩人婚後因為耽於戀愛而逐漸廢弛工作,於是便派喜鵲轉告二人,今後要每隔七天才可以相聚一次,其餘日子都要專心工作。但粗心大意的喜鵲卻傳錯話,跟牛郎、織女說每天可以相聚一次,兩人因此更為恩愛,把工作拋在一旁。

玉皇大帝得知後大為震怒,下令牛郎、織女今後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聚一次,並用髮簪在天空劃出一道境界,把兩人分隔東西,那道境界就是銀河。為了處罰粗心的喜鵲,玉皇大帝就命令喜鵲在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召集同類,在銀河上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可以相聚。從此,牛郎、織女每年只能在天空的兩端遙望,等到七夕才能相會互訴衷情。

七夕的愛情故事反映在節慶的習俗上,並不像現代情人節那般的男歡女愛,反而是以少女為主體。她們在七夕當晚向織女祭拜,祈求自己也能擁有一雙靈活的巧手,這就是“乞巧”。

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在七夕都會舉行“乞巧”的儀式,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就記載:“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諭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因此,“穿針乞巧”是必有的儀式,少女拿綵線和七根針,只要順利穿過就是巧手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此外,乞巧會還有發展出“投針驗巧”、“喜蛛應巧”和“巧菜秀巧”等儀式。除了穿針線,少女們也會做手工藝或燒菜比巧手。供奉給織女的瓜果,如果能放到隔天有蜘蛛結網,那就代表織女應驗了。

織女在臺灣被稱為“七孃媽”,七夕要拜七孃媽乞巧,相傳“床母”的生日也是七月七日,因此所有十六歲以下的孩童,傍晚以後都要在床前燒金紙,並以雞酒油飯供奉床母,感謝她的保佑。

在臺南,因為七孃媽被視為孩童的保護神,所以七夕還有“七孃媽生,做十六歲”的特殊習俗。凡是當年,剛好滿十六歲,就要在七夕舉行“脫”的儀式,祭拜七孃媽以後,先鑽過紙糊的“七孃媽亭”,再把七孃媽亭燒掉,這樣就是“出婆祖間”,算成年了。

中國人逢年過節總少不了吃的,七夕節也有特殊的應景食品: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巧果:巧果是“乞巧果子”的簡稱,顧名思義,它是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北宋孟元老所著的《東京夢華錄》,就有詳述巧果的做法與各種口味。書中還指出,當時人們如果買一斤的巧果,會把半斤投到屋上給織女享用,剩下才分食。

巧果的基本材料是油、麵粉、糖,做法是先把白糖放入鍋中融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一般會加芝麻更香。一起拌勻後,先在工作臺撒點麵粉以免粘連,再以面棍擀成薄皮,越薄會越好吃。接著再切割折成梭形,然後放入油鍋炸到色呈金黃即可起鍋,等到冷卻後再食用,真是香脆可口極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軟粿:軟粿是臺灣在七夕祭拜七孃媽的特有食品,以糯米搓成,與湯圓極為相近,但要大一兩倍;搓好後要先壓成扁圓形,中間再用大拇指壓出一個凹。為什麼呢?因為牛郎、織女一年才見一次面,所以才以象徵一家團圓的湯圓為基礎,中間的凹則是給織女裝眼淚用的。所以,軟粿還有一個別名叫作“不情願粿”,因為牛郎、織女是被拆散的。

我們的老祖先創造出七夕這麼浪漫又饒富趣味的節慶,可惜的是傳到了現代,大多數年輕人只過西方情人節,七夕也淪為商業炒作的節日,傳統的習俗反而式微了。



《七夕》——楊樸

未會牽牛意若何

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

不道人間巧已多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七夕巧果的製作:

在上海看到的巧果,是把麵糰翻折,用小刀劃一下,再左右翻折,成為有框框的八字形。還有一些地方是用模子做的,基本上都是油炸小點心。

臺灣則是片平狀且加了芝麻。這個點心,好像上初中以後的家政課都會學的。

材料是中筋麵粉一百一十克,糖三十克,蛋一個,黑芝麻三十克,豆腐七十五克。將以上材料打散揉成團,用擀麵棍擀平,切成長條狀,用熱油小火炸到酥黃即可起鍋。

我年輕時著迷於看瓊瑤小說,她那唯美的愛情,確實影響著無知的一群。愛情可以當飯吃,只要有愛,就可以衝破所有的困境。我有個朋友沉溺於追尋瓊瑤所敘述的愛情故事,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傷痕累累,三十幾年過去,只有不勝唏噓。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瓊瑤小說出版的時間點,正是臺灣穩定發展中的一代孩子們的成長期,她那本《窗外》,我是躲在被窩裡看完的。我有個同班同學受到那種情感的影響,也愛上我們的數學老師,因為無法自拔,最後被迫轉學。

2009年龍應臺基金會請林青霞回臺北演講,也放映她年輕時主演卻從未公開放映的電影《窗外》。劇情中最關鍵的愛情對話,當年可是賺足了我們的眼淚,時隔三十多年,卻讓現場觀眾捧腹大笑,連林青霞自己也無法剋制地大笑。多麼強烈的對比啊──那年頭的純情對白,現代人看起來卻是滑稽可笑。那年代的性教育更是封閉,很多女生真的以為與男生接吻後就會生出小孩。然而也就在那種封閉的環境裡,不少情竇初開的少女演出了轟轟烈烈、不顧一切結婚的故事。至於是否幸福美滿,那就另當別論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出身上海名門世家的張愛玲,她小說裡的愛情卻大多千瘡百孔,冷酷滄桑。那些因現實無法扭轉或因人性無法相合導致的悲劇性結局,卻讓大群女性清醒地回到了現實:愛要問值得不值得。快樂的已結束,不快樂的,想起來永遠傷心,誰還那麼傻下去呀。冷眼輕嘆之後,她們的日子過得格外的硬朗公平。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詩人徐志摩那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明明跟愛情沒有直接的關係,卻讓當年的我給愛情穿上件雪紡紗衣,而“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記”也啟開我對愛情的一種灑脫的態度。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浪漫的三毛,許多人都記得她那齊肩的長髮,飄逸地蕩在撒哈拉沙漠的風沙裡。“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那種異國情調的愛情與熱情,可真讓我大開眼界,羨慕不已。人活著,不就是為了要赴那一場生生世世的約會嗎?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武俠名家金庸筆下的楊過與小龍女,脫俗的愛情可以穿越時空,隨時都經得起考驗,竟然到現在都還可以撫慰一把年紀的我。感覺到自己好似可以在楊過與小龍女幾次的離合之間慢慢成長一般。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朱德庸的漫畫《雙響炮》與《醋溜族》,簡短的幾句對白,往往一語道破愛情的真相與男女之間的張力,令人拍案叫絕。

我的香港朋友則說,香港女作家亦舒、張小嫻比較喜歡寫女人自力更生的故事,能幹的女人多半對愛情要有掌控的權力,也都以“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的態度,對香港女性影響較多。我的上海的朋友則說:王小波、王朔、王安憶、莫言、蘇童、嚴歌苓、餘華、張潔等,是影響大陸愛情觀念的作家。

我成長的年代,電視只有三個臺,大的報紙只有兩三家,雜誌也是有控制的質與量,而現在電視有一百多臺,收音機有衛星收音機,國外作家像偶像一樣地作秀,雜誌更是針對不同的族群出現,網絡作家之外,還出現網絡美女作家。美國肥皂劇的滲透,韓劇的來勢洶洶,好萊塢大卡司的電影宣傳,情歌的無所不在,大膽與露骨的表白……這一切的改變,也不過是三十多年的時間罷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三十多年後,我們這一群五六十年代的人,對於現在年輕人的愛情態度(不能說是愛情觀念),大多是不敢恭維的。張愛玲曾寫過:“年輕人,三年五載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如果她還在世,大概會說“三週五週就可以是一生一世”。我問十七歲的兒子:“你有沒有看過什麼書或是電影而影響你對愛情的概念或觀念?”他不解地回答說:“為什麼要由別人來影響呢?不是都從交往的經驗中自己建立的嗎?”也許這就是時代的差別。我們父母親那一代,十七歲時對於什麼是愛情、什麼是異性完全不知道,戰時是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而我公公說天天在軍事訓練,哪裡有空談愛情?更何況愛情觀念了。我們這一代有著無數歷史歌頌的衣缽,最後卻在建立自主的過程中,回過頭來細想:究竟是誰影響了我的愛情觀?


"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農曆七月七日的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是中國人最浪漫的傳統節日,也是難得以女性為主體的節慶。

七夕起源於牛郎與織女之間悽美動人的愛情神話,牛郎、織女早在周朝《詩經》就有記載,不過當時老祖先看到的是銀河兩端,各有牽牛、織女兩個星座遙遙相對,雖然已經神格化,但還是沒有發展成為愛情故事。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根據北宋《太平御覽》記載,七月正值秋收,“七”又是陽數,因此七月七日自漢代以後成為慶賀秋收的好日子,並開始有了拜織女“乞巧”的習俗。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牛郎、織女兩個星座,已經從戀愛進而結為夫妻,並只能在每年的七夕相會,七夕節至此也發展成形。

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傳誦兩千多年,發展出許多版本。臺灣因為以前是農業社會,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情節,就頗有警示年輕男女談情說愛之餘,仍要以勤奮工作為重。故事是說,織女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公主,不但長得最漂亮,還有一雙巧手,每天為天庭編織雲錦,也就是美麗的雲彩;牛郎則是牧牛耕種的男神。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玉皇大帝因為看到牛郎工作勤奮,就把織女許配給他,但是兩人婚後因為耽於戀愛而逐漸廢弛工作,於是便派喜鵲轉告二人,今後要每隔七天才可以相聚一次,其餘日子都要專心工作。但粗心大意的喜鵲卻傳錯話,跟牛郎、織女說每天可以相聚一次,兩人因此更為恩愛,把工作拋在一旁。

玉皇大帝得知後大為震怒,下令牛郎、織女今後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聚一次,並用髮簪在天空劃出一道境界,把兩人分隔東西,那道境界就是銀河。為了處罰粗心的喜鵲,玉皇大帝就命令喜鵲在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召集同類,在銀河上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可以相聚。從此,牛郎、織女每年只能在天空的兩端遙望,等到七夕才能相會互訴衷情。

七夕的愛情故事反映在節慶的習俗上,並不像現代情人節那般的男歡女愛,反而是以少女為主體。她們在七夕當晚向織女祭拜,祈求自己也能擁有一雙靈活的巧手,這就是“乞巧”。

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在七夕都會舉行“乞巧”的儀式,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就記載:“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諭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因此,“穿針乞巧”是必有的儀式,少女拿綵線和七根針,只要順利穿過就是巧手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此外,乞巧會還有發展出“投針驗巧”、“喜蛛應巧”和“巧菜秀巧”等儀式。除了穿針線,少女們也會做手工藝或燒菜比巧手。供奉給織女的瓜果,如果能放到隔天有蜘蛛結網,那就代表織女應驗了。

織女在臺灣被稱為“七孃媽”,七夕要拜七孃媽乞巧,相傳“床母”的生日也是七月七日,因此所有十六歲以下的孩童,傍晚以後都要在床前燒金紙,並以雞酒油飯供奉床母,感謝她的保佑。

在臺南,因為七孃媽被視為孩童的保護神,所以七夕還有“七孃媽生,做十六歲”的特殊習俗。凡是當年,剛好滿十六歲,就要在七夕舉行“脫”的儀式,祭拜七孃媽以後,先鑽過紙糊的“七孃媽亭”,再把七孃媽亭燒掉,這樣就是“出婆祖間”,算成年了。

中國人逢年過節總少不了吃的,七夕節也有特殊的應景食品: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巧果:巧果是“乞巧果子”的簡稱,顧名思義,它是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北宋孟元老所著的《東京夢華錄》,就有詳述巧果的做法與各種口味。書中還指出,當時人們如果買一斤的巧果,會把半斤投到屋上給織女享用,剩下才分食。

巧果的基本材料是油、麵粉、糖,做法是先把白糖放入鍋中融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一般會加芝麻更香。一起拌勻後,先在工作臺撒點麵粉以免粘連,再以面棍擀成薄皮,越薄會越好吃。接著再切割折成梭形,然後放入油鍋炸到色呈金黃即可起鍋,等到冷卻後再食用,真是香脆可口極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軟粿:軟粿是臺灣在七夕祭拜七孃媽的特有食品,以糯米搓成,與湯圓極為相近,但要大一兩倍;搓好後要先壓成扁圓形,中間再用大拇指壓出一個凹。為什麼呢?因為牛郎、織女一年才見一次面,所以才以象徵一家團圓的湯圓為基礎,中間的凹則是給織女裝眼淚用的。所以,軟粿還有一個別名叫作“不情願粿”,因為牛郎、織女是被拆散的。

我們的老祖先創造出七夕這麼浪漫又饒富趣味的節慶,可惜的是傳到了現代,大多數年輕人只過西方情人節,七夕也淪為商業炒作的節日,傳統的習俗反而式微了。



《七夕》——楊樸

未會牽牛意若何

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

不道人間巧已多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七夕巧果的製作:

在上海看到的巧果,是把麵糰翻折,用小刀劃一下,再左右翻折,成為有框框的八字形。還有一些地方是用模子做的,基本上都是油炸小點心。

臺灣則是片平狀且加了芝麻。這個點心,好像上初中以後的家政課都會學的。

材料是中筋麵粉一百一十克,糖三十克,蛋一個,黑芝麻三十克,豆腐七十五克。將以上材料打散揉成團,用擀麵棍擀平,切成長條狀,用熱油小火炸到酥黃即可起鍋。

我年輕時著迷於看瓊瑤小說,她那唯美的愛情,確實影響著無知的一群。愛情可以當飯吃,只要有愛,就可以衝破所有的困境。我有個朋友沉溺於追尋瓊瑤所敘述的愛情故事,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傷痕累累,三十幾年過去,只有不勝唏噓。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瓊瑤小說出版的時間點,正是臺灣穩定發展中的一代孩子們的成長期,她那本《窗外》,我是躲在被窩裡看完的。我有個同班同學受到那種情感的影響,也愛上我們的數學老師,因為無法自拔,最後被迫轉學。

2009年龍應臺基金會請林青霞回臺北演講,也放映她年輕時主演卻從未公開放映的電影《窗外》。劇情中最關鍵的愛情對話,當年可是賺足了我們的眼淚,時隔三十多年,卻讓現場觀眾捧腹大笑,連林青霞自己也無法剋制地大笑。多麼強烈的對比啊──那年頭的純情對白,現代人看起來卻是滑稽可笑。那年代的性教育更是封閉,很多女生真的以為與男生接吻後就會生出小孩。然而也就在那種封閉的環境裡,不少情竇初開的少女演出了轟轟烈烈、不顧一切結婚的故事。至於是否幸福美滿,那就另當別論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出身上海名門世家的張愛玲,她小說裡的愛情卻大多千瘡百孔,冷酷滄桑。那些因現實無法扭轉或因人性無法相合導致的悲劇性結局,卻讓大群女性清醒地回到了現實:愛要問值得不值得。快樂的已結束,不快樂的,想起來永遠傷心,誰還那麼傻下去呀。冷眼輕嘆之後,她們的日子過得格外的硬朗公平。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詩人徐志摩那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明明跟愛情沒有直接的關係,卻讓當年的我給愛情穿上件雪紡紗衣,而“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記”也啟開我對愛情的一種灑脫的態度。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浪漫的三毛,許多人都記得她那齊肩的長髮,飄逸地蕩在撒哈拉沙漠的風沙裡。“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那種異國情調的愛情與熱情,可真讓我大開眼界,羨慕不已。人活著,不就是為了要赴那一場生生世世的約會嗎?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武俠名家金庸筆下的楊過與小龍女,脫俗的愛情可以穿越時空,隨時都經得起考驗,竟然到現在都還可以撫慰一把年紀的我。感覺到自己好似可以在楊過與小龍女幾次的離合之間慢慢成長一般。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朱德庸的漫畫《雙響炮》與《醋溜族》,簡短的幾句對白,往往一語道破愛情的真相與男女之間的張力,令人拍案叫絕。

我的香港朋友則說,香港女作家亦舒、張小嫻比較喜歡寫女人自力更生的故事,能幹的女人多半對愛情要有掌控的權力,也都以“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的態度,對香港女性影響較多。我的上海的朋友則說:王小波、王朔、王安憶、莫言、蘇童、嚴歌苓、餘華、張潔等,是影響大陸愛情觀念的作家。

我成長的年代,電視只有三個臺,大的報紙只有兩三家,雜誌也是有控制的質與量,而現在電視有一百多臺,收音機有衛星收音機,國外作家像偶像一樣地作秀,雜誌更是針對不同的族群出現,網絡作家之外,還出現網絡美女作家。美國肥皂劇的滲透,韓劇的來勢洶洶,好萊塢大卡司的電影宣傳,情歌的無所不在,大膽與露骨的表白……這一切的改變,也不過是三十多年的時間罷了。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三十多年後,我們這一群五六十年代的人,對於現在年輕人的愛情態度(不能說是愛情觀念),大多是不敢恭維的。張愛玲曾寫過:“年輕人,三年五載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如果她還在世,大概會說“三週五週就可以是一生一世”。我問十七歲的兒子:“你有沒有看過什麼書或是電影而影響你對愛情的概念或觀念?”他不解地回答說:“為什麼要由別人來影響呢?不是都從交往的經驗中自己建立的嗎?”也許這就是時代的差別。我們父母親那一代,十七歲時對於什麼是愛情、什麼是異性完全不知道,戰時是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而我公公說天天在軍事訓練,哪裡有空談愛情?更何況愛情觀念了。我們這一代有著無數歷史歌頌的衣缽,最後卻在建立自主的過程中,回過頭來細想:究竟是誰影響了我的愛情觀?


薦讀 | 《傳家》書摘之:七夕的傳統


孩子們這一代有自主而沒有衣缽,時刻靠自我的體會調整愛情的態度。我小兒子在美國學校上中文課時,老師要他們學寫新詩,他寫了一首《愛情是……》,看起來愛情之於他們,並沒有“從此,公主與王子就過著快樂幸福的日子了”的童話假象。我也不懂為什麼中國歷史上美好的愛情都不持久,例如牛郎織女一年只有七夕見一面,而我們還硬要說那是美麗的愛情呢。牛郎織女的故事說給孩子們聽,他們會調侃地說,可能一年見一次面才能維持那個叫“愛情”的東西吧?

來源:《傳家》——節選

圖片來源:網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