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與貧血,不得不說的那些事

貧血 糖尿病 葉酸 藥品 月經不調 海帶 癌症 ?? 動物 糖醫生控糖團隊 2019-04-17
糖尿病人與貧血,不得不說的那些事

趙女士,今年60歲,糖尿病5、6年,平常血糖一直不錯。最近1年來感覺渾身無力、頭暈頭昏,精力明顯不濟,家人發現她面色也不好看,到醫院抽血檢查,結果證實是巨幼紅細胞性貧血(中度),醫生在排除其他原因後,結合她目前的用藥情況,考慮其貧血與她所用的降糖藥物有關。#清風計劃#

臨床上,像趙女士這樣合併貧血的糖尿病人並不少見,其原因有多種可能,有些與同時合併的其它疾病(如消化性潰瘍、痔瘡、甲狀腺功能減退等)有關,有些則與患者的飲食、用藥以及糖尿病腎病有關。下面,我們就來談談關於糖尿病與貧血的那些事。

糖尿病人與貧血,不得不說的那些事

貧血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貧血主要是指單位容積血液中紅細胞計數或血紅蛋白(Hb)濃度低於同齡、同性別健康人的正常值下限。成人男子的血紅蛋白低於120g/L,成人女子的血紅蛋白低於110g/L即為貧血。血紅蛋白90~110g/L為輕度貧血,60~90g/L為中度貧血,30~60g/L為重度貧血,低於30g/L為極重度貧血。

貧血的症狀輕重及有無主要取決於貧血的程度及其發生速度,同時也與病人的年齡、有無其它心肺疾病以及心血管系統的代償功能有關。貧血發生緩慢、無心臟疾病、機體代償能力較強,即使血紅蛋白低達80g/L,也可無症狀,有時低達60g/L以下,才會引起病人注意。反之,急性溶血,雖然有時候貧血不很嚴重,由於進展較快,機體來不及代償,症狀就很明顯。

糖尿病人與貧血,不得不說的那些事

貧血的症狀表現主要有:皮膚黏膜、口脣以及甲床蒼白、疲乏無力、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心慌氣短、食慾不振、性慾減退、閉經等等。如果患者有上述症狀表現,一定要注意查查血常規。

糖尿病人貧血的原因:不當飲食、藥物、腎病等

"貧血"並非一個具體疾病的名稱,而是由多種疾病或不同病因所致的一種臨床綜合徵。換句話說,"貧血"只是一種臨床現象,還需要病人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貧血的病因及類型。

貧血的發病機制無外乎紅細胞生成減少,或是紅細胞破壞增加及失血。前者如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後者如溶血性貧血、失血性貧血等等。導致貧血的病因有長期營養不良、各種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結核、各種感染等)、惡性腫瘤、腎功能衰竭、某些內分泌疾病(如甲減、糖尿病)、女性月經過多、慢性消化道疾病(如消化性潰瘍)等等。

糖尿病人與貧血,不得不說的那些事

導致糖尿病人貧血的原因有很多,下面著重談的主要是與糖尿病直接相關的貧血病因:

1、飲食不當所致的貧血

糖尿病由於過度節食及偏食,特別是富含葉酸、維生素B12及鐵質的瘦肉、雞蛋、牛奶及新鮮果蔬攝入不足,導致營養不良或是貧血。

糖尿病人與貧血,不得不說的那些事

2、降糖藥物所致的貧血

長期服用某些降糖藥物,也可引發貧血。儘管這種情況臨床上不是特別常見,但也應引起足夠重視,簡述如下:

①雙胍類藥物:此類藥物可以影響維生素B12和葉酸在腸道的吸收,導致DNA合成障礙,引起"巨幼細胞性貧血"。因此,長期服用二甲雙胍的患者,要注意補充維生素B12。

糖尿病人與貧血,不得不說的那些事

②α-糖苷酶抑制劑:個別患者服用後會發生體重下降、缺鐵性貧血,可能與該藥影響鐵在腸道的吸收有關。

③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常用藥物有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一般認為是由於此類藥物的體液瀦留作用導致血液稀釋所致(稀釋性貧血)

④磺脲類藥物:服用甲苯磺丁脲(D860)、格列苯脲(優降糖)等降糖藥物的患者偶可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極個別患者可產生骨髓抑制,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

3、慢性腎病所致的貧血

糖尿病腎病患者由於腎臟病變導致體內無法生成足夠的促紅細胞生成素,致使紅細胞缺少,引發貧血。

糖尿病人與貧血,不得不說的那些事

糖尿病人貧血的治療

糖尿病患者發生貧血時,首先要明確導致貧血的病因是什麼?是由於合併的其它系統疾病所致,還是由於糖尿病本身抑或降糖藥物引起?然後針對原發病因及貧血類型給予相應的治療。

1、積極治療引起貧血的原發疾病,如抗感染、抗結核、治療消化性潰瘍及月經不調等等。

2、調整飲食結構及降糖藥物,適當增加蛋白質及新鮮蔬菜的攝入,可以找專業營養師幫忙,如能確定貧血與服用某種降糖藥物(如二甲雙胍)有關,則應及時換用其他降糖藥物或胰島素。

糖尿病人與貧血,不得不說的那些事

3、根據貧血的不同類型給予針對性治療

①缺鐵性貧血 患者平時可適當增加動物肝臟、瘦肉、動物血製品(如豬血、鴨血)、蛋、奶、黑木耳、海帶、紫菜、香菇、豆類的攝入,必要時,可以補充鐵劑,如硫酸亞鐵,0.2~0.3g,口服,3次/日。

②巨幼細胞性貧血 可以補充維生素B12及葉酸,如葉酸5~10mg, 3次/日;維生素B12100ug,肌注,1次/日。飲食中適當增加富含葉酸及維生素B12的食品,如肉類、肝、蛋黃、綠葉菜等。

③腎性貧血 採用促紅細胞生成素(EPO)每週80~120U/kg(約6000 U),分2~3次皮下注射。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學習新知識~

對於這篇文章您有疑問什麼疑問或者想法呢?歡迎添加我們控糖教練-馮方方(微信:tys2807)進行諮詢,進入糖友群,一起分享學習吧~


作者:王建華

版權:糖醫生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全部或部分文章內容

關注公眾號:糖醫生健康管理(Diabetes_doctor),獲取更多可靠、實用的糖尿病知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