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們認識了,赫伯特·西蒙提出的,人的有限理性理論。

這篇,我們就人的有限理性理論,作進一步的思考。這就要提到,最近幾年才進入大眾視野的行為經濟學。

行為經濟學定義很多,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心理學與經濟分析相結合的產物。今天介紹兩位行為經濟學的奠基人,丹尼爾·卡尼曼(1934.3.5-至今)和理查德·塞勒(1945.9.12-至今)。

他們都是猶太人,都極其聰明,都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卡尼曼你一定不陌生,我們都通過他的那本暢銷書《思考,快與慢》,對他有了一定的認識。

他其實是個心理學家。誤打誤撞成為行為經濟學的開創者。他一直算是經濟學的局外人。

2002年,他得獎時,非常意外。據說,因為他太過激動,居然不小心把自己鎖在辦公室外,鬧了個大笑話。

塞勒呢,算是把行為經濟學開枝散葉的新一代。

如果你看過2015年,好萊塢熱門電影《大空頭》,他在裡面有出鏡。有興趣,你可以去看一看。多年學術路上,他都被認為非主流。據說,法律經濟學創始人波斯納,聽了賽勒演講抗議說,這完全違反科學嘛。

卡尼曼評價賽勒,說他最大的優點就是很懶。

別以為這不好。如果你熟悉思想史,就知道很多創新,基本是懶人推動的。

塞勒的朋友評價他說,賽勒私下是個非常風趣的人,有點冷幽默,也敢提尖銳問題。

我認為這些性格,反而成就了他。在別人眼裡,他有點離經叛道,並且一直勇敢挑戰傳統經濟學。2017年他獲得諾獎,表示行為經濟學正式登堂入室。

框架效應---如何從經濟學解釋生活中的非理性價值?

行為經濟學的挑戰

可見,行為經濟學得到承認,其實是這不到二十年的事。為什麼那麼慢呢?

斯密奠定了經濟人或者說理性人基礎。這成為主流經濟學或者說理性主義者的出發點,且深入人心。

行為經濟學的爆發,在於它對這一存在兩百年的基礎,發起了挑戰,面對的困難,相信你可以想象得出來。

直到1985年,雙方有了第一次諾獎級別的“辯論賽”。

地點在芝加哥大學。雙方辯手都是你熟知的,經濟學諾獎的獲得者,行為經濟學陣營,由赫伯特·西蒙、特沃斯基和卡尼曼帶領,肯尼斯·阿羅友情支持。

理性主義者的陣營,是羅伯特·盧卡斯、默頓·米勒領隊。

不僅如此,就連觀眾中,都有六七位後來的諾獎得主。

但是,大家爭來爭去,其實也各說各話。

賽勒當時還只是毛頭青年,決定來點幽默感。

他向大家提出兩個命題,第一,理性模型是無用的,第二,所有行為都是理性的。

這兩個命題,顯然雙方都同意是錯誤的。

他問大家,那麼,為什麼還要浪費時間反駁彼此?

話雖如此,但雙方後來還是各持己見。我認可一種評價,賽勒得獎代表經濟學新範式的興起。範式就是思維框架。

一個範式的興起,往往意味著,它可以解釋很多以前覺得沒法解釋的問題。

但是,等它成為權威範式,往往又會有了惰性。開始阻礙新的範式取代他。

框架效應---如何從經濟學解釋生活中的非理性價值?

比如,大家習慣地心說的時候,最早提出日心說的哥白尼。即使更正確,也會被認為是異端。

經濟人,指的是理性地追求自我利益的人。但你看下你身邊,就感覺不太對。無論如何定義,人並不總是理性的。比如很多利他行為,《哈利·波特》作者羅琳。這位單身母親曾經窮困失業。成功後,她捐出1500萬美元。

而更多的人,是在默默捐款。更不說,人類總是做出一些明顯不理性的決策。金融市場上的追漲殺跌,就不說了。還有各種在泡沫頂端衝入市場的,或者相信騙局的。

當然,主流經濟學也不是視而不見。通過信息短缺啊、價格粘性啊、金融摩擦啊這些理論,希望完善主流模型,用來解釋這些行為。

結果,看似能自圓其說。但是隨著行為經濟學的興起,傳統上的很多解釋,遭遇了新的挑戰。卡尼曼和塞勒的研究,就極大地刷新了對於理性人的認知。他們提出的前景理論、心理賬戶等詞語,已經在很多領域應用廣泛。

框架效應---如何從經濟學解釋生活中的非理性價值?

框架效應

卡尼曼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叫框架效應,框架效應說的是,面對同一個問題的時候,人們會因為表述方式的不同,導致最終採取的決策也不同。

卡尼曼用一個試驗來說明這一點,相信你很熟悉,不妨重溫一下。

這個試驗假設,美國正在面對一種異常的疾病,這種疾病可能導致600人死亡。有兩種治療方案:A方案,可能救治200人;B方案,1/3的概率能救治600人,2/3的概率無人獲救。

參與試驗的人種,有72%的人選擇了A方案。

卡尼曼又嘗試變換了一下表述,假設面對這種異常疾病的時候,現在有另外兩種治療方案:C方案,死亡400人;D方案,1/3的概率沒有人死,2/3的概率600人全部死亡。

這回有78%的人選擇了方案D。

其實相信你已經看出來了,方案ABCD最終導致的結果其實是一樣的。

但就是因為表述的不同,讓人們採取了不同的決策。這也說明,人並非理性的。

塞勒對經濟人認知的崩潰

賽勒對經濟人認知,也有過一次崩潰。和他剛做老師的經歷有關。他教微觀經濟學。

也算盡心盡力。但學生不滿意。倒不是課上得不好,而是成績不高。總分為100 分的考試,全班平均分只有72 。

學生覺得不好看。他覺得不太能理解。因為最終成績是以A、B、C、D劃分的。

考試分數,其實不影響大家等級。解釋了半天,學生對於72的平均分,還是很憤怒。

年輕老師惹學生不高興,就是個飯碗問題了。賽勒做了彌補。怎麼辦?

把考試總分從100 分提高至137 分。學生答對其中70% 問題,就是96 分。

相當於平均分是96分。這樣一來,皆大歡喜。

當然,學生們也知道滿分是137。但是137不容易與百分制直接換算,看到自己分數接近或超過100 。

大家欣喜若狂,也懶得去想。其實,成績沒啥變化。

你可能說,這些大學生真傻。但這種犯傻的行為,在現實世界中到處都是。類似案例,行為經濟學裡很多。

簡直像人類蠢事傻事大集合。大跌眼鏡之餘,我們也可以思考更多。看似錯誤的行為,對於刷新認知有什麼作用?

人,不具有主流經濟學理想中的理性。至少生活中大部分情況不是。

甚至,在做關鍵決策時候也並不是。說白了,人的理性具有有限性,人天生具有非理性傾向。這不是全然顛覆主流經濟學,而是拓展經濟學對於人性的認知。經濟人的模型,存在有限性。

框架效應---如何從經濟學解釋生活中的非理性價值?

人的非理性價值

大家都說,這是人工智能時代。人的優勢在哪裡?理性,可能拼不過機器人。

這時,人的非理性其實有了更多價值。

人類進化到今天,絕不僅僅是理性的結果,也是非理性的結果。在有利於人類生存的意義上講,有些非理性比理性更有利。

比如卡尼曼的案例,後來的行為科學家又有了新發現。如果實驗人數不是600,而是60。那麼多數人的決策,並不會受到表述不同的影響。

其原因就在於,原始人的社交範圍往往是在100人以內。在這個數字範圍之內,人類大腦可以正確地處理信息,不會受到表述方式變化的影響。也就是說,人類的認知能力是由進化決定的。非理性,其實很多時候是進化的結果。

有一種權威觀點指出,結合人的進化本能,人並不是理性人,而是理性動物。有理性的一面,也有動物性的本能。經濟人與理性動物的概念,並非對立,是左手和右手的關係。

換一種進化的眼光,便可以多一種視角,更好地解釋人類的思維與行為的關係。

經濟人概念,來自《國富論》。我個人很喜歡,專欄和公號都叫《徐瑾經濟人》。我認可一種說法,是說人們經常忽視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與《國富論》的關聯 。

《道德情操論》也是斯密很重要的著作,談了不少談同情心等感性因素。這其實就是經濟人的另一面。今天回到經濟思想,可以看出理性人定義,原本可能是很豐滿的。

行為經濟學的興起,也可以看成,對更全面經濟人概念的迴歸。

框架效應---如何從經濟學解釋生活中的非理性價值?

有一個大學畢業生去基層實習,遇到了洪災就寫了一個報告,上面寫著因為洪災糧食減產一層。這個報告領導看過之後就說,事實沒有問題,但是立場有問題。

然後領導就把報告改了一下,洪災發生通過努力之後糧食保住了九層。

雖然描述的事實都是一樣,但是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這也是為什麼當學生的得分都很低的時候,感覺受到了傷害。就是因為人是有思維,有情感,有意識的。

對於環境會產生不同的轉化,當一個事情沒有按照人的意識方向發展,人就會感到無奈和沮喪。這也是為什麼經濟學家永遠也無法用數學模型來預測市場,就是因為人會隨著環境,人群,思維,見識,認知等等方面快速的變化。

這也是為什麼人們會相信股市的漲跌和裙襬理論有相關性,相信股市是有規律的等等。

創辦企業時,沒有人會說自己是不理性的。

而在現實中,外部影響企業發展的因素很多,你是理性改變還是非理性堅守,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隨著變化而變化。

有些企業不能變化也是身不由己,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被谷歌在移動通訊時代的安卓替代和超越,英特爾處理器被arm替代,PC中國老大聯想的移動電話夢想被華為小米等超越。

他們不是不想改變,而是利益衝突,力不從心。

這些事實清楚的表明,我們人有時是理性的,有時又是非理性的。

事物的發展和我們的認知都是在理性和非理性中自我選擇和轉變,沒有一成不變的理性,也沒有絕對的非理性

總結:你對人的非理性,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希望能夠幫助你,在審視自己和他人決策的時候,有更專業的視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