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小孩潛能?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自信的成長'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位叫桃子的家長最近和我們分享了她孩子學習興趣班的事情。孩子對很多事情都比較感興趣,舞蹈想學,美術也想學,但是總是學幾節課就開始不想去了。媽媽覺得她總是一時興起,沒幾天就覺得無聊了。

所以在孩子想要學其他的課程的時候桃子就先讓孩子做了解,和桃子溝通之後,我們發現每次孩子選擇興趣班之後,回家和媽媽分享的時候,她都沒有十分關注,幾乎都忘記孩子做了些什麼。

顯然桃子對孩子學習課程的關注度並不高,對於孩子的分享她並沒有做過多的瞭解,那就更不用提給孩子鼓勵了。

孩子在這一過程當中沒有受到外界給予他的力量,作為一個專注度還在處於發展階段的孩子,很容易在這種情況下對一件事感到無聊。所以說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母給予他們的鼓勵和期望也是至關重要的。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位叫桃子的家長最近和我們分享了她孩子學習興趣班的事情。孩子對很多事情都比較感興趣,舞蹈想學,美術也想學,但是總是學幾節課就開始不想去了。媽媽覺得她總是一時興起,沒幾天就覺得無聊了。

所以在孩子想要學其他的課程的時候桃子就先讓孩子做了解,和桃子溝通之後,我們發現每次孩子選擇興趣班之後,回家和媽媽分享的時候,她都沒有十分關注,幾乎都忘記孩子做了些什麼。

顯然桃子對孩子學習課程的關注度並不高,對於孩子的分享她並沒有做過多的瞭解,那就更不用提給孩子鼓勵了。

孩子在這一過程當中沒有受到外界給予他的力量,作為一個專注度還在處於發展階段的孩子,很容易在這種情況下對一件事感到無聊。所以說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母給予他們的鼓勵和期望也是至關重要的。

如何激發小孩潛能?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自信的成長

皮格馬利翁效應是什麼?

  • 希臘故事的由來

其實這個效應最初源於一個希臘神話故事。傳說有一位叫皮格馬利翁的國王,他從出生就被母親拋棄,終於和一個女孩子相戀了,但卻慘遭背叛,皮格馬利翁因此十分悲痛,發誓終身不娶。在之後的生活中他夢到一位少女,他想辦法雕刻出了她的樣子,皮格馬利翁愛上了他的作品,將自己的心血全部注入這個雕塑上。最後受打動的愛神賦予了雕像生命,國王和擁有生命的少女結為夫妻。

意思是當我們對某件事抱有強烈期望時,常常會伴隨著皮格馬利翁效應。

  • 皮格馬利翁的延續

兩位心理學家曾在一所小學做了一個實驗。他們對學生進行分組抽樣,並且向校方謊稱他們對這些學生進行了調查,認為他們具有極高的天賦。八個月後,他們再次來到同一所學校進行智商測試,發現那些隨機抽取的孩子他們的成績均有明顯提高。顯然外界對於他們的暗示使得他們在學習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都表現得更加優秀。這個實驗就是我們常常說到的羅森塔爾效應。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位叫桃子的家長最近和我們分享了她孩子學習興趣班的事情。孩子對很多事情都比較感興趣,舞蹈想學,美術也想學,但是總是學幾節課就開始不想去了。媽媽覺得她總是一時興起,沒幾天就覺得無聊了。

所以在孩子想要學其他的課程的時候桃子就先讓孩子做了解,和桃子溝通之後,我們發現每次孩子選擇興趣班之後,回家和媽媽分享的時候,她都沒有十分關注,幾乎都忘記孩子做了些什麼。

顯然桃子對孩子學習課程的關注度並不高,對於孩子的分享她並沒有做過多的瞭解,那就更不用提給孩子鼓勵了。

孩子在這一過程當中沒有受到外界給予他的力量,作為一個專注度還在處於發展階段的孩子,很容易在這種情況下對一件事感到無聊。所以說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母給予他們的鼓勵和期望也是至關重要的。

如何激發小孩潛能?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自信的成長

皮格馬利翁效應是什麼?

  • 希臘故事的由來

其實這個效應最初源於一個希臘神話故事。傳說有一位叫皮格馬利翁的國王,他從出生就被母親拋棄,終於和一個女孩子相戀了,但卻慘遭背叛,皮格馬利翁因此十分悲痛,發誓終身不娶。在之後的生活中他夢到一位少女,他想辦法雕刻出了她的樣子,皮格馬利翁愛上了他的作品,將自己的心血全部注入這個雕塑上。最後受打動的愛神賦予了雕像生命,國王和擁有生命的少女結為夫妻。

意思是當我們對某件事抱有強烈期望時,常常會伴隨著皮格馬利翁效應。

  • 皮格馬利翁的延續

兩位心理學家曾在一所小學做了一個實驗。他們對學生進行分組抽樣,並且向校方謊稱他們對這些學生進行了調查,認為他們具有極高的天賦。八個月後,他們再次來到同一所學校進行智商測試,發現那些隨機抽取的孩子他們的成績均有明顯提高。顯然外界對於他們的暗示使得他們在學習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都表現得更加優秀。這個實驗就是我們常常說到的羅森塔爾效應。

如何激發小孩潛能?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自信的成長

  • 為什麼皮格馬利翁效應能夠幫助孩子呢?

其實這是一種心理暗示,當我們對一件事情有所期待的時候。那麼為了讓這件事能夠順利完成,我們會從最初的計劃和預測便對整件事情做出宏觀的瞭解。在做具體事項的時候也會傾盡更多的專注。

因為內心的期待使得我們更加完善一些細節。同時由於我們準備充分而在過程當中會更加自信,整體來說會取得一個比較不錯的成績。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如果最初認為自己是可以的,那麼他們也會逐步付出努力,最終取得不錯的成果。

這就意味著,如果我們開始便對這件事情不報與希望。那麼往往一些心理暗示就會導致事件處理不到位,一些細節影響最終的發展。

皮格馬利翁效應實行的誤區

  • 鼓勵不應僅僅是簡單的誇獎

有些家長覺得既然這樣可以對孩子產生激勵作用,他們便開始不斷地鼓勵並且獎勵孩子更多,以便讓孩子能有一個穩定的目標。但其實用這種方式並沒有對孩子有一種強烈的期待,也不會讓孩子感覺到他是相信孩子的。而一旦孩子進入了大學階段,失去了家長的鼓勵和獎賞,那麼他們往往會一蹶不振,遠離課堂。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位叫桃子的家長最近和我們分享了她孩子學習興趣班的事情。孩子對很多事情都比較感興趣,舞蹈想學,美術也想學,但是總是學幾節課就開始不想去了。媽媽覺得她總是一時興起,沒幾天就覺得無聊了。

所以在孩子想要學其他的課程的時候桃子就先讓孩子做了解,和桃子溝通之後,我們發現每次孩子選擇興趣班之後,回家和媽媽分享的時候,她都沒有十分關注,幾乎都忘記孩子做了些什麼。

顯然桃子對孩子學習課程的關注度並不高,對於孩子的分享她並沒有做過多的瞭解,那就更不用提給孩子鼓勵了。

孩子在這一過程當中沒有受到外界給予他的力量,作為一個專注度還在處於發展階段的孩子,很容易在這種情況下對一件事感到無聊。所以說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母給予他們的鼓勵和期望也是至關重要的。

如何激發小孩潛能?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自信的成長

皮格馬利翁效應是什麼?

  • 希臘故事的由來

其實這個效應最初源於一個希臘神話故事。傳說有一位叫皮格馬利翁的國王,他從出生就被母親拋棄,終於和一個女孩子相戀了,但卻慘遭背叛,皮格馬利翁因此十分悲痛,發誓終身不娶。在之後的生活中他夢到一位少女,他想辦法雕刻出了她的樣子,皮格馬利翁愛上了他的作品,將自己的心血全部注入這個雕塑上。最後受打動的愛神賦予了雕像生命,國王和擁有生命的少女結為夫妻。

意思是當我們對某件事抱有強烈期望時,常常會伴隨著皮格馬利翁效應。

  • 皮格馬利翁的延續

兩位心理學家曾在一所小學做了一個實驗。他們對學生進行分組抽樣,並且向校方謊稱他們對這些學生進行了調查,認為他們具有極高的天賦。八個月後,他們再次來到同一所學校進行智商測試,發現那些隨機抽取的孩子他們的成績均有明顯提高。顯然外界對於他們的暗示使得他們在學習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都表現得更加優秀。這個實驗就是我們常常說到的羅森塔爾效應。

如何激發小孩潛能?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自信的成長

  • 為什麼皮格馬利翁效應能夠幫助孩子呢?

其實這是一種心理暗示,當我們對一件事情有所期待的時候。那麼為了讓這件事能夠順利完成,我們會從最初的計劃和預測便對整件事情做出宏觀的瞭解。在做具體事項的時候也會傾盡更多的專注。

因為內心的期待使得我們更加完善一些細節。同時由於我們準備充分而在過程當中會更加自信,整體來說會取得一個比較不錯的成績。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如果最初認為自己是可以的,那麼他們也會逐步付出努力,最終取得不錯的成果。

這就意味著,如果我們開始便對這件事情不報與希望。那麼往往一些心理暗示就會導致事件處理不到位,一些細節影響最終的發展。

皮格馬利翁效應實行的誤區

  • 鼓勵不應僅僅是簡單的誇獎

有些家長覺得既然這樣可以對孩子產生激勵作用,他們便開始不斷地鼓勵並且獎勵孩子更多,以便讓孩子能有一個穩定的目標。但其實用這種方式並沒有對孩子有一種強烈的期待,也不會讓孩子感覺到他是相信孩子的。而一旦孩子進入了大學階段,失去了家長的鼓勵和獎賞,那麼他們往往會一蹶不振,遠離課堂。

如何激發小孩潛能?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自信的成長

  • 對孩子的期待需要有度量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期待並不僅僅限於孩子的能力範圍內。他們認為孩子可以完成他所制定的目標,但是往往過高的目標會給孩子巨大的壓力,一些家長僅僅在自己的角度去考察這件事兒,完全沒有判斷和感受到孩子日常的能力差異。所以有時過高的要求甚至會使孩子產生退縮行為,逃避這個現實。

  • 切忌給孩子貼上錯誤的標籤

有些孩子他對事物的理解較為緩慢,他們需要逐步的去練習和嘗試,才能加深記憶。但是短期的成績往往在老師和家長的眼中,是代替孩子這個階段的能力表現的。一些老師和家長認為孩子這一階段的成績並不好,所以就會嚴厲的督促孩子,甚至會有一些暗示孩子表現不好的行為。

而往往這些暗示都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理解,認為自己是一個學習不好的孩子。

皮格馬利翁效應雖然可以讓大家在一個期待的環境當中不斷努力。但是如果錯誤的運用也會給孩子帶來錯誤的指導。所以家長和老師在運用這個技巧的時候要適度。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位叫桃子的家長最近和我們分享了她孩子學習興趣班的事情。孩子對很多事情都比較感興趣,舞蹈想學,美術也想學,但是總是學幾節課就開始不想去了。媽媽覺得她總是一時興起,沒幾天就覺得無聊了。

所以在孩子想要學其他的課程的時候桃子就先讓孩子做了解,和桃子溝通之後,我們發現每次孩子選擇興趣班之後,回家和媽媽分享的時候,她都沒有十分關注,幾乎都忘記孩子做了些什麼。

顯然桃子對孩子學習課程的關注度並不高,對於孩子的分享她並沒有做過多的瞭解,那就更不用提給孩子鼓勵了。

孩子在這一過程當中沒有受到外界給予他的力量,作為一個專注度還在處於發展階段的孩子,很容易在這種情況下對一件事感到無聊。所以說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母給予他們的鼓勵和期望也是至關重要的。

如何激發小孩潛能?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自信的成長

皮格馬利翁效應是什麼?

  • 希臘故事的由來

其實這個效應最初源於一個希臘神話故事。傳說有一位叫皮格馬利翁的國王,他從出生就被母親拋棄,終於和一個女孩子相戀了,但卻慘遭背叛,皮格馬利翁因此十分悲痛,發誓終身不娶。在之後的生活中他夢到一位少女,他想辦法雕刻出了她的樣子,皮格馬利翁愛上了他的作品,將自己的心血全部注入這個雕塑上。最後受打動的愛神賦予了雕像生命,國王和擁有生命的少女結為夫妻。

意思是當我們對某件事抱有強烈期望時,常常會伴隨著皮格馬利翁效應。

  • 皮格馬利翁的延續

兩位心理學家曾在一所小學做了一個實驗。他們對學生進行分組抽樣,並且向校方謊稱他們對這些學生進行了調查,認為他們具有極高的天賦。八個月後,他們再次來到同一所學校進行智商測試,發現那些隨機抽取的孩子他們的成績均有明顯提高。顯然外界對於他們的暗示使得他們在學習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都表現得更加優秀。這個實驗就是我們常常說到的羅森塔爾效應。

如何激發小孩潛能?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自信的成長

  • 為什麼皮格馬利翁效應能夠幫助孩子呢?

其實這是一種心理暗示,當我們對一件事情有所期待的時候。那麼為了讓這件事能夠順利完成,我們會從最初的計劃和預測便對整件事情做出宏觀的瞭解。在做具體事項的時候也會傾盡更多的專注。

因為內心的期待使得我們更加完善一些細節。同時由於我們準備充分而在過程當中會更加自信,整體來說會取得一個比較不錯的成績。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如果最初認為自己是可以的,那麼他們也會逐步付出努力,最終取得不錯的成果。

這就意味著,如果我們開始便對這件事情不報與希望。那麼往往一些心理暗示就會導致事件處理不到位,一些細節影響最終的發展。

皮格馬利翁效應實行的誤區

  • 鼓勵不應僅僅是簡單的誇獎

有些家長覺得既然這樣可以對孩子產生激勵作用,他們便開始不斷地鼓勵並且獎勵孩子更多,以便讓孩子能有一個穩定的目標。但其實用這種方式並沒有對孩子有一種強烈的期待,也不會讓孩子感覺到他是相信孩子的。而一旦孩子進入了大學階段,失去了家長的鼓勵和獎賞,那麼他們往往會一蹶不振,遠離課堂。

如何激發小孩潛能?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自信的成長

  • 對孩子的期待需要有度量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期待並不僅僅限於孩子的能力範圍內。他們認為孩子可以完成他所制定的目標,但是往往過高的目標會給孩子巨大的壓力,一些家長僅僅在自己的角度去考察這件事兒,完全沒有判斷和感受到孩子日常的能力差異。所以有時過高的要求甚至會使孩子產生退縮行為,逃避這個現實。

  • 切忌給孩子貼上錯誤的標籤

有些孩子他對事物的理解較為緩慢,他們需要逐步的去練習和嘗試,才能加深記憶。但是短期的成績往往在老師和家長的眼中,是代替孩子這個階段的能力表現的。一些老師和家長認為孩子這一階段的成績並不好,所以就會嚴厲的督促孩子,甚至會有一些暗示孩子表現不好的行為。

而往往這些暗示都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理解,認為自己是一個學習不好的孩子。

皮格馬利翁效應雖然可以讓大家在一個期待的環境當中不斷努力。但是如果錯誤的運用也會給孩子帶來錯誤的指導。所以家長和老師在運用這個技巧的時候要適度。

如何激發小孩潛能?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自信的成長

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激發孩子潛能

  • 營造信任的環境

相信與期待是可以賦予孩子力量的方式,但是家長的表達是否發自內心,往往取決於自己日常對孩子的關注和與孩子的互動方式。如果平時對孩子的許諾並沒有及時兌現,那麼往往會使孩子對自己的信任產生嫌隙。

所以在鼓勵孩子的時候儘量要用詳細的表達方式讓孩子明白自己哪裡做的好、哪裡有進步、作為家長對於孩子的期待是哪些。這些往往能夠讓孩子去思考,並且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一些進步。

  • 增加孩子積極自我價值感

當我們發現孩子在某個方面有突出的表現的時候。我們可以為孩子制定一些小目標,當孩子逐個完成的時候,那麼他們會主動挑戰更具有難度的任務。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們會獲得更豐富的成就感。

同時家長也可以經常請求孩子幫忙,這樣可以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需要的,這些方式都可以增加孩子自我價值感的體驗。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位叫桃子的家長最近和我們分享了她孩子學習興趣班的事情。孩子對很多事情都比較感興趣,舞蹈想學,美術也想學,但是總是學幾節課就開始不想去了。媽媽覺得她總是一時興起,沒幾天就覺得無聊了。

所以在孩子想要學其他的課程的時候桃子就先讓孩子做了解,和桃子溝通之後,我們發現每次孩子選擇興趣班之後,回家和媽媽分享的時候,她都沒有十分關注,幾乎都忘記孩子做了些什麼。

顯然桃子對孩子學習課程的關注度並不高,對於孩子的分享她並沒有做過多的瞭解,那就更不用提給孩子鼓勵了。

孩子在這一過程當中沒有受到外界給予他的力量,作為一個專注度還在處於發展階段的孩子,很容易在這種情況下對一件事感到無聊。所以說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母給予他們的鼓勵和期望也是至關重要的。

如何激發小孩潛能?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自信的成長

皮格馬利翁效應是什麼?

  • 希臘故事的由來

其實這個效應最初源於一個希臘神話故事。傳說有一位叫皮格馬利翁的國王,他從出生就被母親拋棄,終於和一個女孩子相戀了,但卻慘遭背叛,皮格馬利翁因此十分悲痛,發誓終身不娶。在之後的生活中他夢到一位少女,他想辦法雕刻出了她的樣子,皮格馬利翁愛上了他的作品,將自己的心血全部注入這個雕塑上。最後受打動的愛神賦予了雕像生命,國王和擁有生命的少女結為夫妻。

意思是當我們對某件事抱有強烈期望時,常常會伴隨著皮格馬利翁效應。

  • 皮格馬利翁的延續

兩位心理學家曾在一所小學做了一個實驗。他們對學生進行分組抽樣,並且向校方謊稱他們對這些學生進行了調查,認為他們具有極高的天賦。八個月後,他們再次來到同一所學校進行智商測試,發現那些隨機抽取的孩子他們的成績均有明顯提高。顯然外界對於他們的暗示使得他們在學習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都表現得更加優秀。這個實驗就是我們常常說到的羅森塔爾效應。

如何激發小孩潛能?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自信的成長

  • 為什麼皮格馬利翁效應能夠幫助孩子呢?

其實這是一種心理暗示,當我們對一件事情有所期待的時候。那麼為了讓這件事能夠順利完成,我們會從最初的計劃和預測便對整件事情做出宏觀的瞭解。在做具體事項的時候也會傾盡更多的專注。

因為內心的期待使得我們更加完善一些細節。同時由於我們準備充分而在過程當中會更加自信,整體來說會取得一個比較不錯的成績。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如果最初認為自己是可以的,那麼他們也會逐步付出努力,最終取得不錯的成果。

這就意味著,如果我們開始便對這件事情不報與希望。那麼往往一些心理暗示就會導致事件處理不到位,一些細節影響最終的發展。

皮格馬利翁效應實行的誤區

  • 鼓勵不應僅僅是簡單的誇獎

有些家長覺得既然這樣可以對孩子產生激勵作用,他們便開始不斷地鼓勵並且獎勵孩子更多,以便讓孩子能有一個穩定的目標。但其實用這種方式並沒有對孩子有一種強烈的期待,也不會讓孩子感覺到他是相信孩子的。而一旦孩子進入了大學階段,失去了家長的鼓勵和獎賞,那麼他們往往會一蹶不振,遠離課堂。

如何激發小孩潛能?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自信的成長

  • 對孩子的期待需要有度量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期待並不僅僅限於孩子的能力範圍內。他們認為孩子可以完成他所制定的目標,但是往往過高的目標會給孩子巨大的壓力,一些家長僅僅在自己的角度去考察這件事兒,完全沒有判斷和感受到孩子日常的能力差異。所以有時過高的要求甚至會使孩子產生退縮行為,逃避這個現實。

  • 切忌給孩子貼上錯誤的標籤

有些孩子他對事物的理解較為緩慢,他們需要逐步的去練習和嘗試,才能加深記憶。但是短期的成績往往在老師和家長的眼中,是代替孩子這個階段的能力表現的。一些老師和家長認為孩子這一階段的成績並不好,所以就會嚴厲的督促孩子,甚至會有一些暗示孩子表現不好的行為。

而往往這些暗示都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理解,認為自己是一個學習不好的孩子。

皮格馬利翁效應雖然可以讓大家在一個期待的環境當中不斷努力。但是如果錯誤的運用也會給孩子帶來錯誤的指導。所以家長和老師在運用這個技巧的時候要適度。

如何激發小孩潛能?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自信的成長

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激發孩子潛能

  • 營造信任的環境

相信與期待是可以賦予孩子力量的方式,但是家長的表達是否發自內心,往往取決於自己日常對孩子的關注和與孩子的互動方式。如果平時對孩子的許諾並沒有及時兌現,那麼往往會使孩子對自己的信任產生嫌隙。

所以在鼓勵孩子的時候儘量要用詳細的表達方式讓孩子明白自己哪裡做的好、哪裡有進步、作為家長對於孩子的期待是哪些。這些往往能夠讓孩子去思考,並且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一些進步。

  • 增加孩子積極自我價值感

當我們發現孩子在某個方面有突出的表現的時候。我們可以為孩子制定一些小目標,當孩子逐個完成的時候,那麼他們會主動挑戰更具有難度的任務。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們會獲得更豐富的成就感。

同時家長也可以經常請求孩子幫忙,這樣可以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需要的,這些方式都可以增加孩子自我價值感的體驗。

如何激發小孩潛能?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自信的成長

  • 孩子犯錯的時候要積極應對

我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當然他也會存在一些弱點。我們不需要把精力集中在攻克那些薄弱的區域,更多的是希望提高孩子有天賦的那些部分。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我們也要用正面積極的態度和孩子一起分析,不要用打擊孩子的語氣來影響他們的積極性。

總得來說皮格馬利翁效應能給家長的最大啟示就是要讓孩子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當中,培養孩子自信獨立的能力,讓他們能夠有毅力面對困難和挑戰。

互動話題:今天的內容是否讓你對皮革馬利翁效應有一個全新的瞭解呢?對於如何運用這一效應你有其他的想法嗎?歡迎你在評論區和我們探討交流這一話題。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位叫桃子的家長最近和我們分享了她孩子學習興趣班的事情。孩子對很多事情都比較感興趣,舞蹈想學,美術也想學,但是總是學幾節課就開始不想去了。媽媽覺得她總是一時興起,沒幾天就覺得無聊了。

所以在孩子想要學其他的課程的時候桃子就先讓孩子做了解,和桃子溝通之後,我們發現每次孩子選擇興趣班之後,回家和媽媽分享的時候,她都沒有十分關注,幾乎都忘記孩子做了些什麼。

顯然桃子對孩子學習課程的關注度並不高,對於孩子的分享她並沒有做過多的瞭解,那就更不用提給孩子鼓勵了。

孩子在這一過程當中沒有受到外界給予他的力量,作為一個專注度還在處於發展階段的孩子,很容易在這種情況下對一件事感到無聊。所以說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母給予他們的鼓勵和期望也是至關重要的。

如何激發小孩潛能?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自信的成長

皮格馬利翁效應是什麼?

  • 希臘故事的由來

其實這個效應最初源於一個希臘神話故事。傳說有一位叫皮格馬利翁的國王,他從出生就被母親拋棄,終於和一個女孩子相戀了,但卻慘遭背叛,皮格馬利翁因此十分悲痛,發誓終身不娶。在之後的生活中他夢到一位少女,他想辦法雕刻出了她的樣子,皮格馬利翁愛上了他的作品,將自己的心血全部注入這個雕塑上。最後受打動的愛神賦予了雕像生命,國王和擁有生命的少女結為夫妻。

意思是當我們對某件事抱有強烈期望時,常常會伴隨著皮格馬利翁效應。

  • 皮格馬利翁的延續

兩位心理學家曾在一所小學做了一個實驗。他們對學生進行分組抽樣,並且向校方謊稱他們對這些學生進行了調查,認為他們具有極高的天賦。八個月後,他們再次來到同一所學校進行智商測試,發現那些隨機抽取的孩子他們的成績均有明顯提高。顯然外界對於他們的暗示使得他們在學習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都表現得更加優秀。這個實驗就是我們常常說到的羅森塔爾效應。

如何激發小孩潛能?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自信的成長

  • 為什麼皮格馬利翁效應能夠幫助孩子呢?

其實這是一種心理暗示,當我們對一件事情有所期待的時候。那麼為了讓這件事能夠順利完成,我們會從最初的計劃和預測便對整件事情做出宏觀的瞭解。在做具體事項的時候也會傾盡更多的專注。

因為內心的期待使得我們更加完善一些細節。同時由於我們準備充分而在過程當中會更加自信,整體來說會取得一個比較不錯的成績。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如果最初認為自己是可以的,那麼他們也會逐步付出努力,最終取得不錯的成果。

這就意味著,如果我們開始便對這件事情不報與希望。那麼往往一些心理暗示就會導致事件處理不到位,一些細節影響最終的發展。

皮格馬利翁效應實行的誤區

  • 鼓勵不應僅僅是簡單的誇獎

有些家長覺得既然這樣可以對孩子產生激勵作用,他們便開始不斷地鼓勵並且獎勵孩子更多,以便讓孩子能有一個穩定的目標。但其實用這種方式並沒有對孩子有一種強烈的期待,也不會讓孩子感覺到他是相信孩子的。而一旦孩子進入了大學階段,失去了家長的鼓勵和獎賞,那麼他們往往會一蹶不振,遠離課堂。

如何激發小孩潛能?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自信的成長

  • 對孩子的期待需要有度量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期待並不僅僅限於孩子的能力範圍內。他們認為孩子可以完成他所制定的目標,但是往往過高的目標會給孩子巨大的壓力,一些家長僅僅在自己的角度去考察這件事兒,完全沒有判斷和感受到孩子日常的能力差異。所以有時過高的要求甚至會使孩子產生退縮行為,逃避這個現實。

  • 切忌給孩子貼上錯誤的標籤

有些孩子他對事物的理解較為緩慢,他們需要逐步的去練習和嘗試,才能加深記憶。但是短期的成績往往在老師和家長的眼中,是代替孩子這個階段的能力表現的。一些老師和家長認為孩子這一階段的成績並不好,所以就會嚴厲的督促孩子,甚至會有一些暗示孩子表現不好的行為。

而往往這些暗示都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理解,認為自己是一個學習不好的孩子。

皮格馬利翁效應雖然可以讓大家在一個期待的環境當中不斷努力。但是如果錯誤的運用也會給孩子帶來錯誤的指導。所以家長和老師在運用這個技巧的時候要適度。

如何激發小孩潛能?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自信的成長

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激發孩子潛能

  • 營造信任的環境

相信與期待是可以賦予孩子力量的方式,但是家長的表達是否發自內心,往往取決於自己日常對孩子的關注和與孩子的互動方式。如果平時對孩子的許諾並沒有及時兌現,那麼往往會使孩子對自己的信任產生嫌隙。

所以在鼓勵孩子的時候儘量要用詳細的表達方式讓孩子明白自己哪裡做的好、哪裡有進步、作為家長對於孩子的期待是哪些。這些往往能夠讓孩子去思考,並且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一些進步。

  • 增加孩子積極自我價值感

當我們發現孩子在某個方面有突出的表現的時候。我們可以為孩子制定一些小目標,當孩子逐個完成的時候,那麼他們會主動挑戰更具有難度的任務。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們會獲得更豐富的成就感。

同時家長也可以經常請求孩子幫忙,這樣可以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需要的,這些方式都可以增加孩子自我價值感的體驗。

如何激發小孩潛能?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自信的成長

  • 孩子犯錯的時候要積極應對

我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當然他也會存在一些弱點。我們不需要把精力集中在攻克那些薄弱的區域,更多的是希望提高孩子有天賦的那些部分。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我們也要用正面積極的態度和孩子一起分析,不要用打擊孩子的語氣來影響他們的積極性。

總得來說皮格馬利翁效應能給家長的最大啟示就是要讓孩子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當中,培養孩子自信獨立的能力,讓他們能夠有毅力面對困難和挑戰。

互動話題:今天的內容是否讓你對皮革馬利翁效應有一個全新的瞭解呢?對於如何運用這一效應你有其他的想法嗎?歡迎你在評論區和我們探討交流這一話題。

如何激發小孩潛能?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自信的成長

我是小C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