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遭遇首下滑,新能源汽車拐點或將至'

"

日前,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簡稱“乘聯會”)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先後發佈7月汽車市場的銷量數據情況。數據顯示,7月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出現首次下滑,產量也出現了下滑。

無論是從7月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表現, 還是此前中汽協下調今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預測,似乎都在說明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速將大幅度放緩。“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主要是6月底補貼退坡,導致銷售成本大幅上漲,產銷各個環節很難快速適應成本的上漲。”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表示,“但隨著產品的更新換代,新能源汽車市場在經歷短期下滑後會逐漸迴歸增長。”

"

日前,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簡稱“乘聯會”)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先後發佈7月汽車市場的銷量數據情況。數據顯示,7月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出現首次下滑,產量也出現了下滑。

無論是從7月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表現, 還是此前中汽協下調今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預測,似乎都在說明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速將大幅度放緩。“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主要是6月底補貼退坡,導致銷售成本大幅上漲,產銷各個環節很難快速適應成本的上漲。”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表示,“但隨著產品的更新換代,新能源汽車市場在經歷短期下滑後會逐漸迴歸增長。”

銷量遭遇首下滑,新能源汽車拐點或將至

新能源汽車產銷首下滑

8月9日,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狹義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6.88萬輛,環比下降48%,同比下降4.2%。隨後8月12日,中汽協發佈的數據又顯示,7月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都出現下滑,分別為8.4萬輛和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6.9%和4.7%,環比分別下降37.2%和47.5%。在維持多年的高速增長的週期中,本就基數還不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首次出現負增長。

具體來看,今年7月純電動汽車的產量為6.5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8%,銷量完成6.1萬輛,同比增長1.6%;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7月的產量和銷量分別為2萬輛和1.9萬輛,同比分別下滑13.2%和20.6%。

雖然7月新能源汽車市場下滑,但今年1-7月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產銷實現了雙增長,產量為70.1萬輛,同比增長了39.1%;累計銷量達到69.9萬輛,同比增長40.9%。雖然1-7月的新能源汽車增速保持增長,但從增幅上來看已經比1-6月的增速有所回落。

實際上,業內普遍認為,7月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量下滑以及前7個月的增速放緩基本在預料範圍之內,主要原因就在於補貼的退坡。

7月或是新能源的拐點

今年3月26日,財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聯合發佈通知,表示分階段釋放壓力,降低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新能源貨車的補貼標準。從補貼政策上來看,2019年的補貼在2018年的基礎上平均退坡50%。

業內有觀點認為,2019年是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真正的過渡期,補貼退坡,但新的新能源汽車扶持、刺激政策還未出爐,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會受到影響,市場的轉型也面臨難度和壓力。因此,從某種角度來看,連續增長後的首次下滑的7月或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一個拐點,在此後的一段時間裡,新能源汽車市場或將難以呈現以往高速增長的狀態,增速會逐漸放緩。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佈7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數據之前,中汽協下調了關於2019年整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的預期,從年初的160萬輛下調至150萬輛。在中汽協下調銷量預測之後,2019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長率也從27.4%直接降為19.4%。從這一預測數字來看,增長速度遠遠低於此前。

而業內認為之所以會下調整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預測,除了補貼下滑,合資品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的發力也會對自主品牌造成一定的壓力,但合資品牌尚處於發力期,故而市場銷量會受到直接影響;最後則是因為新能源汽車本身存在的安全隱患,也會成為影響消費者購車的主要原因之一。

後補貼時代探索路徑避免“陣痛”

補貼退坡給新能源汽車市場和車企、甚至是經銷商都帶了一定的影響和前所未有的壓力。對於車企而言,補貼退坡後部分車企為防止補貼退坡帶來的銷量下滑,選擇自掏腰包進行補貼,雖然保證了銷量但也降低了車企的利潤率,導致業績下滑。對於經銷商而言,補貼退坡導致銷量的下滑,經銷商的利潤將直接受到影響。

面對補貼的退坡,為避免市場的下滑,工信部此前就表示正在制定新的刺激政策。另外,日前發改委等三部委再次提出要推廣車電分離以降低購車成本,實際上這已經是三部委今年第二次強調車電分離。在補貼退坡後,銷售成本增加,因此降低成本至關重要,車電分離是探索降低成本的途徑之一;但隨著車企、行業對於技術的研究,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必然會有更多解決購車成本過高的途徑。

今年關於新能源汽車自燃、安全存有隱患的新聞逐漸增多,新能源汽車的質量問題也隨之被推上風口浪尖,工信部也表示安全是新能源汽車的重中之重,因此對於車企而言,下半場想要避免被“陣痛”干擾,如何保證產品的質量自然也是十分重要的。

業內還認為,外資車企在中國新能源佈局帶來了壓力,車企需要獨立面對市場變化,而創新就是尤為重要的。 補貼退坡後,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回歸市場驅動,高性能、高品質的產品生存空間自然就會加大,那些以往依靠補貼的車企生存空間會進一步縮小。

新京報記者 王琳琳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編輯 李文娣 校對 危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