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環江將舉辦第三屆世界自然遺產文化旅遊節

民俗 儺戲 環境保護 旅遊 人民網 2017-05-09

人民網南寧5月8日電(記者龐革平)記者今天從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在南寧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5月28日至5月30日,2017年廣西環江·毛南族分龍節暨第三屆世界自然遺產文化旅遊節將在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隆重舉行。

本屆分龍節暨文化旅遊節以“世遺環江 神祕毛南”為主題,通過舉辦毛南族分龍節納牛儀式、毛南族分龍節祈福儀式、毛南族“分龍”民間傳說演繹、龍舟挑戰賽、獨竹漂比賽、神祕毛南儺面舞匯、遊客自由體驗項目等活動,全面展示環江的自然、文化、民俗的獨特魅力,進一步挖掘、傳承和弘揚神祕的毛南族文化,構建“環江世界自然遺產旅遊度假區”戰略,提升環江世遺旅遊品牌和毛南族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促進環江經濟文化全面發展。

本屆分龍節將堅持 “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還戲於民、還遊於民、還樂於民”的辦節思路,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和“隆重、熱烈、節儉、求實”的原則,弘揚民族文化,深入打造毛南族分龍節文化品牌和環江世界自然遺產旅遊品牌,推動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環江將毛南族分龍節與世界自然遺產文化旅遊節“聯姻”,並以神祕毛南文化和世界自然遺產風貌兩大王牌為契機,搭建起高品質、高視野的旅遊產業規劃,進一步加大環江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加快推薦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環江“世遺時代”與“高鐵時代”兩大超級引擎,將環江社會的綜合發展推進快車道。

環江位於廣西西北部,雲貴高原東南麓,隸屬河池市,生態環境良好,境內有九萬山久仁和木論喀斯特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4年6月23日,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喀斯特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環江喀斯特與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天然連成一體,保存了從高原喀斯特逐漸過渡到低山丘陵喀斯特構成的完整形態譜系,其間展布了峰叢、峰林、窪地、谷地、洞穴等類型的喀斯特景觀,反映了一個完整而獨特的喀斯特演化過程,具有不可估量的美學價值、科學價值。

2015年,因世界自然遺產這一殊榮,環江成功獲得了“首屆國際地學遺產大會”舉辦權,極大地提高了環江的知名度;環江緊緊依託“世遺”品牌,全面圍繞“建設生態宜居、休閒養生、文化絢麗的區域性國際性旅遊目的地”的發展定位,唱響世界自然遺產和神祕毛南文化兩大品牌,深入實施旅遊基礎設施攻堅戰。環江是毛南族發祥地和全國唯一的毛南族自治縣,全國10萬毛南族人口有6萬居住在環江,毛南族風情獨特,文化神祕迷人。毛南族分龍節是毛南族最古老、最盛大、最重要的節日。廣西環江•毛南族分龍節自2009年舉辦第一屆以來,已成功舉辦八屆,被評為“中國品牌節慶示範基地”、“中國最具特色的民族節慶”,是廣西十大民族節慶品牌之一。

“分龍節”,又叫“五月廟節”,是毛南族特有的節日,在陰曆的“分龍”日前兩天開始舉行,主要是祭祀神靈與祖先,全村男女以及外嫁的女子和遠道的親友都趕來參加,隆重而熱烈。過分龍節時,家家戶戶都要蒸五色糯米飯和粉蒸肉,還要烤香豬。折回柳枝插在中堂,把五色糯米飯捏成小團團的,密密麻麻地粘在柳枝上,以表示碩果豐收,祈望五穀豐登。毛南族儺文化誕生於毛南族的“還願”儀式,在環江當地,毛南族稱之為“肥套”,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而“肥套”裡的表現出來的儺文化,主要以儺舞、儺歌、儺樂、儺戲、儺面及樂器和服飾等體現,有較高的藝術觀賞價值。毛南族經典大戲“儺面舞(肥套)”因其神祕性、民族性、原生態與唯一性而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世代傳承的毛南族花竹帽也因其民俗性、藝術性、觀賞性和稀缺性也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現在的分龍節,不但保留了毛南族的傳統,更增加了文體競賽和其他更多民族狂歡活動。古老的分龍節,結合環江世界自然遺產文化,被賦予了新的內容與意義,蓬髮出新的生機或活力,在廣西、在世界的影響力逐步增強,成為環江旅遊發展的一張名片。(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