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秦漢之後強大的中原漢人政權屢次被北方少數民族滅亡

明朝 中國古代史 漢朝 宋朝 新知傳習閣 2017-03-26

為什麼秦漢之後強大的中原漢人政權屢次被北方少數民族滅亡

漢武帝攻擊匈奴

三國後期,司馬氏代魏,建立晉朝,史稱西晉。沒過多少年,在八王之亂後,五胡亂中華,北方的少數民族滅掉西晉王朝。

唐朝之後,五代十國時,中原地區的國家同樣被北方少數民族欺負,甚至石敬塘還向少數民族稱父親,割讓幽雲十六州。

宋朝中期,金人南下,攻下汴梁,北宋滅亡。

明朝後期,後金入關,李自成兵敗,明朝基本宣告熄火。沒幾年,清軍南下,攻下南京,清政府統一全國。

為什麼秦漢時期,中原軍隊可以打敗北方少數民族,比如戰國時期的趙國燕國秦國都對北方少數民族呈現壓倒優勢,然而到了後來卻屢次被滅國呢?

為什麼秦漢之後強大的中原漢人政權屢次被北方少數民族滅亡

北宋二帝被金人綁走

我們首先要注意到這個時間節點上,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什麼大事。

漢武帝時期推出了“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在春秋戰國時期根本得不到重視的儒家成了顯學,成為國教。

儒家的思想經過幾百年改造,已成為一個邪教。

有人說,你為什麼這麼說呢?往後看。

儒家的思想內核就是重視精神和正統思想,那什麼是他們的思想重點呢?

就是他們時時強調的“是非對錯”,整天為了一件事爭吵,爭吵的重點不是做事,而是強調是非對錯。

在爭吵中,國家分裂了,時機錯過了,朝代滅亡了!

北宋時期,金人南下,北宋中央官員在戰和之間動搖,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中央的大員天天在爭論是非對錯,我們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而沒有從當時的力量對比做出了形勢分析,並做出對策。

其實當時和戰本身沒有對錯,重點是就是要和也要立足於戰,只有能阻擊金兵南下,才有和的可能。

也就是和與戰根本不是重點,重點是要動員全國軍民抗擊金兵。

然而在幾個月的爭論中,沒有鞏固城防,沒有做充分的戰爭準備,北宋滅亡了。

為什麼秦漢之後強大的中原漢人政權屢次被北方少數民族滅亡

明亡國前的官場鬥爭

再回頭看明朝。

明朝有近兩百萬軍隊,上億的人口。而後金只有十幾萬人口,幾萬軍隊。

當時的明朝中央的官員們卻在爭論,李自成逼近北京,要不要遷都。

許多官員清流,站在道德制高點,反對遷都。

更多的官員還在進行內鬥,對李自成和後金軍隊沒有清醒認識。

先是李自成進北京,後是滿族入關,於是明朝滅亡了。

就算是清兵入關時,長江以南還是上百萬明軍,北方民間的漢人還是反抗後金。

然而南方的南明王朝的官員還在爭論是非對錯,再一次陷入內亂。百萬軍隊開始內鬥,清軍稱機南下打下南京。

為什麼秦漢之後強大的中原漢人政權屢次被北方少數民族滅亡

也許有人會問,是非對錯談不得,那應該談什麼呢?

應該談“得失成敗”。

秦國滅亡後,劉邦先入關中,項羽隨後大兵壓境。

鴻門宴上,劉邦聲稱自己沒有二心,永遠效忠項羽。造成這個局面定是有小人挑撥。

作為貴族的項羽自然也要講是非對錯,不好意思的對劉邦說,是你的小弟出賣了你,不是我有意的。

站在當時的立場上,不管劉邦有沒有錯,都是一個威脅,如果項羽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殺他不需要理由。

後來楚河漢界時,項羽以殺劉邦父親為要挾,做為流氓的劉邦自然敢調侃項羽:殺吧,然後分我點肉吃。項羽再一次敗在劉邦的心理戰上。

強者只講得失成敗,只有心理上的弱者才講是非成敗。

強者為了得和成,可以不講道德,不顧一切;而心理上的弱者,卻走不出自我的限制,最後只能失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