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之間那個被遺忘的王朝:漢高祖劉邦為什麼要祭祀​陳勝​?'

"

戰國後期最強大的諸侯國也就是秦齊楚,北方的齊國因當年樂毅之戰,國力基本上處於恢復階段,沒有跟秦國紛爭的能力,趙國在長平之戰中國力大損,已經不可能成為秦國東進的阻礙。北方的格局為秦國一家獨大,而南方的楚國是疆域最大的諸侯國,有人甚至預測楚國將成為結束紛爭之世的諸侯國,楚國的影響力非常之大。秦國在發動攻滅楚國戰爭的時候,曾經還出現過是否傾舉國之主力的爭論。

"

戰國後期最強大的諸侯國也就是秦齊楚,北方的齊國因當年樂毅之戰,國力基本上處於恢復階段,沒有跟秦國紛爭的能力,趙國在長平之戰中國力大損,已經不可能成為秦國東進的阻礙。北方的格局為秦國一家獨大,而南方的楚國是疆域最大的諸侯國,有人甚至預測楚國將成為結束紛爭之世的諸侯國,楚國的影響力非常之大。秦國在發動攻滅楚國戰爭的時候,曾經還出現過是否傾舉國之主力的爭論。

秦漢之間那個被遺忘的王朝:漢高祖劉邦為什麼要祭祀​陳勝​?

《史記》載:”李信曰:‘不過用二十萬人。’始皇問王翦,王翦曰:‘非六十萬人不可。’”這場爭論的結果,就是嬴政認為“王將軍老矣,何怯也!李將軍果勢壯勇,其言是也”,派遣李信與蒙恬率領二十萬大軍南下,結果為楚國打敗。此後王翦出山,率秦軍六十萬精銳攻破楚國。這種規模的戰爭,再往前面看,則是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

秦趙之間自秦穆公時代就頻繁結親,尤其是在秦孝公前後整個秦國的後宮大約全部都是來自楚國的女子,還有秦宣太后壟斷秦國朝政數十年的事情,可說秦國與楚國的聯姻,將當時天下最強大的兩個諸侯國的血緣進行了融合,所謂強強聯合,自秦孝公而後,整個秦國的大進之勢就勢不可當,此後的數年之間即攻滅六國。秦國的軍功章上,有秦國文臣武將們的一半功勞,另一半則還有楚國優質血統的功勞。

秦楚之間的淵源極深,而且在秦國統一天下後,楚國人還常年流傳著“亡秦必楚”的謠言,後來就有陳勝吳廣起義在楚國舊地陳地建立張楚政權,復立楚國之社稷,說明楚國人在當時的影響力是非常深的。史書中記載陳勝說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可陳勝還說過一句有名的話:“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什麼意思呢?就是反正都是死,為個人而死,不如為國家而死。這個國家是什麼國呢?當然不可能是秦國,分析後來他們建立"張楚”來看,這個國很有可能就是楚國。

"

戰國後期最強大的諸侯國也就是秦齊楚,北方的齊國因當年樂毅之戰,國力基本上處於恢復階段,沒有跟秦國紛爭的能力,趙國在長平之戰中國力大損,已經不可能成為秦國東進的阻礙。北方的格局為秦國一家獨大,而南方的楚國是疆域最大的諸侯國,有人甚至預測楚國將成為結束紛爭之世的諸侯國,楚國的影響力非常之大。秦國在發動攻滅楚國戰爭的時候,曾經還出現過是否傾舉國之主力的爭論。

秦漢之間那個被遺忘的王朝:漢高祖劉邦為什麼要祭祀​陳勝​?

《史記》載:”李信曰:‘不過用二十萬人。’始皇問王翦,王翦曰:‘非六十萬人不可。’”這場爭論的結果,就是嬴政認為“王將軍老矣,何怯也!李將軍果勢壯勇,其言是也”,派遣李信與蒙恬率領二十萬大軍南下,結果為楚國打敗。此後王翦出山,率秦軍六十萬精銳攻破楚國。這種規模的戰爭,再往前面看,則是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

秦趙之間自秦穆公時代就頻繁結親,尤其是在秦孝公前後整個秦國的後宮大約全部都是來自楚國的女子,還有秦宣太后壟斷秦國朝政數十年的事情,可說秦國與楚國的聯姻,將當時天下最強大的兩個諸侯國的血緣進行了融合,所謂強強聯合,自秦孝公而後,整個秦國的大進之勢就勢不可當,此後的數年之間即攻滅六國。秦國的軍功章上,有秦國文臣武將們的一半功勞,另一半則還有楚國優質血統的功勞。

秦楚之間的淵源極深,而且在秦國統一天下後,楚國人還常年流傳著“亡秦必楚”的謠言,後來就有陳勝吳廣起義在楚國舊地陳地建立張楚政權,復立楚國之社稷,說明楚國人在當時的影響力是非常深的。史書中記載陳勝說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可陳勝還說過一句有名的話:“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什麼意思呢?就是反正都是死,為個人而死,不如為國家而死。這個國家是什麼國呢?當然不可能是秦國,分析後來他們建立"張楚”來看,這個國很有可能就是楚國。

秦漢之間那個被遺忘的王朝:漢高祖劉邦為什麼要祭祀​陳勝​?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有“秦楚之際”,據我們所知的是,秦漢之間的陳勝吳廣到楚漢之爭的一段時間,都沒有正名為王朝,而是被後世正史認定為農民起義軍的亂戰時代。可是漢朝建立而後,漢高祖劉邦專門安排三十戶為陳勝祭祀,史載“使其勿絕”,這即是繼承了上古至春秋戰國以來的風格。春秋戰國時代的戰爭,往往有著“亡其國不絕其祀”的傳統,就連秦始皇攻滅衛國而後,也是將衛國國君遷徙到其他地方,保存了其家族傳承,更別說西周建國而後曾經分封前朝貴族的事情。

對於陳勝吳廣的楚國存在過的事實,在史書中還有更為準確的記載,即是在陳勝吳廣戰死而後,張楚政權的大將項梁扶持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王,這位熊心為承繼當年楚懷王的霸業和為楚懷王復仇,也自名為楚懷王,這場由陳勝吳廣所發動起來的農民起義戰爭遂有了更為正統的名義,六國的貴族們也便蜂擁至其麾下。而劉邦後來攻破咸陽城的時候,也不過是楚懷王軍中的碭郡長。

"

戰國後期最強大的諸侯國也就是秦齊楚,北方的齊國因當年樂毅之戰,國力基本上處於恢復階段,沒有跟秦國紛爭的能力,趙國在長平之戰中國力大損,已經不可能成為秦國東進的阻礙。北方的格局為秦國一家獨大,而南方的楚國是疆域最大的諸侯國,有人甚至預測楚國將成為結束紛爭之世的諸侯國,楚國的影響力非常之大。秦國在發動攻滅楚國戰爭的時候,曾經還出現過是否傾舉國之主力的爭論。

秦漢之間那個被遺忘的王朝:漢高祖劉邦為什麼要祭祀​陳勝​?

《史記》載:”李信曰:‘不過用二十萬人。’始皇問王翦,王翦曰:‘非六十萬人不可。’”這場爭論的結果,就是嬴政認為“王將軍老矣,何怯也!李將軍果勢壯勇,其言是也”,派遣李信與蒙恬率領二十萬大軍南下,結果為楚國打敗。此後王翦出山,率秦軍六十萬精銳攻破楚國。這種規模的戰爭,再往前面看,則是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

秦趙之間自秦穆公時代就頻繁結親,尤其是在秦孝公前後整個秦國的後宮大約全部都是來自楚國的女子,還有秦宣太后壟斷秦國朝政數十年的事情,可說秦國與楚國的聯姻,將當時天下最強大的兩個諸侯國的血緣進行了融合,所謂強強聯合,自秦孝公而後,整個秦國的大進之勢就勢不可當,此後的數年之間即攻滅六國。秦國的軍功章上,有秦國文臣武將們的一半功勞,另一半則還有楚國優質血統的功勞。

秦楚之間的淵源極深,而且在秦國統一天下後,楚國人還常年流傳著“亡秦必楚”的謠言,後來就有陳勝吳廣起義在楚國舊地陳地建立張楚政權,復立楚國之社稷,說明楚國人在當時的影響力是非常深的。史書中記載陳勝說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可陳勝還說過一句有名的話:“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什麼意思呢?就是反正都是死,為個人而死,不如為國家而死。這個國家是什麼國呢?當然不可能是秦國,分析後來他們建立"張楚”來看,這個國很有可能就是楚國。

秦漢之間那個被遺忘的王朝:漢高祖劉邦為什麼要祭祀​陳勝​?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有“秦楚之際”,據我們所知的是,秦漢之間的陳勝吳廣到楚漢之爭的一段時間,都沒有正名為王朝,而是被後世正史認定為農民起義軍的亂戰時代。可是漢朝建立而後,漢高祖劉邦專門安排三十戶為陳勝祭祀,史載“使其勿絕”,這即是繼承了上古至春秋戰國以來的風格。春秋戰國時代的戰爭,往往有著“亡其國不絕其祀”的傳統,就連秦始皇攻滅衛國而後,也是將衛國國君遷徙到其他地方,保存了其家族傳承,更別說西周建國而後曾經分封前朝貴族的事情。

對於陳勝吳廣的楚國存在過的事實,在史書中還有更為準確的記載,即是在陳勝吳廣戰死而後,張楚政權的大將項梁扶持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王,這位熊心為承繼當年楚懷王的霸業和為楚懷王復仇,也自名為楚懷王,這場由陳勝吳廣所發動起來的農民起義戰爭遂有了更為正統的名義,六國的貴族們也便蜂擁至其麾下。而劉邦後來攻破咸陽城的時候,也不過是楚懷王軍中的碭郡長。

秦漢之間那個被遺忘的王朝:漢高祖劉邦為什麼要祭祀​陳勝​?

碭郡這個地方有個芒碭山,而芒碭山就是陳勝的墳墓所在處,楚懷王封劉邦為此地郡守,也就是讓劉邦在此地守墓而已。但是劉邦並不以此而墮落,反倒是主動帶領軍隊西出函谷,成為大爭之世的英雄人物。碭郡作為劉邦的發跡之地,劉邦是有著深厚感情的,即便最後劉邦所建立的大漢王朝將楚懷王和項羽的楚國政權攻滅,但對這個“楚國”,劉邦還是有所認同的,因此劉邦要祭祀陳勝,也在理所當然。

有趣的是後來司馬遷可能對大漢的皇帝們沒有什麼好感,但是又不敢明說,在寫到秦漢之際的張楚政權時,不能說張楚政權的正統性,但在描述陳勝吳廣項羽等等與秦國作戰時的文字,是非常精彩的,而劉邦的經典戰役卻只寥寥,就算是成名之戰,攻破咸陽城也是秦人開城投降而已。秦漢之間有個時期非常受到人們的推崇,其間出了很多人才,沒有死的都成了漢朝的開國功臣,死的都成了英雄式的人物,而他們的起源正是陳勝吳廣,這兩位的作用可謂是非同凡響。

"

相關推薦

推薦中...